肺炎按致病菌分型和药物的选择

合集下载

2011年呼吸系统第3讲: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笔记

2011年呼吸系统第3讲: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笔记

大苗老师1月12日笔记第五节:肺炎一、概述1.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炎:肺实质炎症,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也叫肺炎球菌肺炎。

(2)小叶性肺炎: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也叫葡萄球菌肺炎。

(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包括: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等。

2.按病因分类(6类):1).细菌性。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特点:没有细胞壁,不能用B内酰胺类,主要用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

3.患病环境分类:(1)院外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G+多见,常见的有肺炎球菌;在院外(院外获得性肺炎)踢足球(肺炎球菌)(2)院内获得性肺炎:G-杆菌最常见,包括: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属等一个老伯(克雷白杆菌),在院子里钟绿色(绿脓杆菌)蔬菜。

老伯是板砖(砖红色胶冻样痰)的.A.无感染因素:以球流感为代表。

无感球流感B.有感染高危因素:有感金铜杆(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注意:1.进行性呼吸困难就是ARDS(呼吸窘迫综合症),氧疗不管用,只能用PEEP(呼吸末正压通气)2.肺炎导致的呼吸困难,由于缺氧,不是动静脉分流。

3.三代头孢:曲松,噻肟。

4.空洞-小叶。

有“脓”字—金葡菌,可忽略年龄。

厌氧菌—“臭”字。

5. 头孢分代:第一代:头孢噻吩钠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硫脒头孢克罗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头孢替唑第二代: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孟多头孢呋辛钠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丙烯头孢尼西第三代: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匹胺头孢替坦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地秦头孢噻腾头孢地尼头孢特仑头孢拉奈拉氧头孢头孢布烯头孢米诺头孢罗齐第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唑南6.肺炎链球菌只侵犯肺泡,不侵犯支气管,因此不会出现支气管炎的并发症7. 阵发性干咳,刺激性呛咳-----如果是儿童就是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

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一、青霉素类青霉素G类氨基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指绿脓杆菌青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青霉素V 羟氢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替卡西林氧哌嗪青霉素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第一代(1962年)奈啶酸仅用于尿路感染。

第二代(1970年)吡哌酸可用于尿路、肠道感染。

第三代(1980年)氟喹诺酮类可用于各系统感染的治疗。

新氟喹诺酮类,可用于厌氧菌治疗。

临床如何选择抗菌药物主要根据1、病变部位2、病原菌的药敏3、病情的轻重(一)横隔以上的感染:主要为G+球菌,首选青霉素G,严重感染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金葡菌首选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美唑MRSA:首选万古霉素(二)横隔以下的感染:“ 可选哌拉西林,第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腹腔感染:要考虑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胆道感染:可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泌尿道感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消化道感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1)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 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第1或2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2)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 第2代头孢菌素-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3)需要住院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复合菌(包括厌氧菌),需氧G-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

抗菌药物选择:(1)第2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2)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3)新喹诺酮类或新大环内酯类;(4)青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和抗生素选择

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和抗生素选择

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和抗生素选择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

它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了解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以及合适的抗生素选择对于有效治疗和预防此类感染至关重要。

一、常见肺部感染的病原体1. 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在肺部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大孢杆菌。

- 肺炎链球菌:它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

一般而言,对青霉素敏感且能通过多数β-内酰胺酶测试。

- 金黄色葡萄球菌:它是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

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限制了许多常规抗生素的选择。

- 嗜麦芽窄大孢杆菌:它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CAP)的常见致病菌,对多数β-内酰胺酶敏感。

2. 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在肺部感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等。

- 肺炎克雷伯菌:它通常导致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而且耐药性较高。

对于他们,通常会选择具有延迟效应的碳青霉烯类药物,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愈率。

- 铜绿假单胞菌:它是耐药细菌,是导致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由于其耐药特点,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耐药性和致病菌敏感性。

- 肠杆菌科:肠杆菌科的一些属,如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和粪肠球菌等也是常见的导致医院获得性或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目前对于这些菌株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选择抗生素时需根据耐药性和致病菌敏感性进行评估。

3. 真菌:在一些情况下,真菌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最常见的是念珠菌属(如白色念珠菌)和曲霉属(如曲霉)。

- 白色念珠菌:它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之一,在特定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患有COPD等)中引起可以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感染。

- 曲霉:由于其分枝孢子形式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骨髓移植或恶性肿瘤等)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肺炎的护理评估

肺炎的护理评估

肺炎的护理评估一、概述(一)疾病概述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在抗菌药物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抗菌药物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

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和有效的疫苗,肺炎总的病死率却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二)肺炎分类肺炎可按解剖、病因或患病环境加以分类。

解剖分类1. 大叶性(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

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X 线胸片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2. 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

其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军团菌等。

支气管腔内有分泌物,故常可闻及湿啰音,无实变的体征。

X线显示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肺下叶常受累。

3. 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累及支气管壁以及支气管周围,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因病变仅在肺间质,故呼吸道症状较轻,异常体征较少。

X线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可呈网状,其间可有小片肺不张阴影。

病因分类1. 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等。

2.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3. 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及其预后差异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及其预后差异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及其预后差异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一种以支气管和肺泡的感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该病具有多种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不同类型和分型的支气管肺炎在预后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类型、临床分型以及预后差异进行探讨。

一、病理类型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腺病毒肺炎、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1. 腺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理类型。

该类型的支气管肺炎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受损、肺泡炎症反应明显,病灶呈现灰白色。

腺病毒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2.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支气管肺炎病理类型之一,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细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是肺泡间质充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支气管肺炎病理类型。

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等。

真菌性肺炎在肺组织内形成孢子,导致局部组织出现坏死和空洞等病理变化。

4.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支气管肺炎病理类型。

常见的病毒感染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是肺泡壁水肿,肺泡腔内可见病毒感染细胞。

二、临床分型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型主要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两种。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社区环境中感染上的肺炎。

其中,按病原体进行分型可分为细菌性CAP、病毒性CAP、混合感染性CAP等。

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胸痛、气促等。

2.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上的肺炎。

该类型的支气管肺炎通常是由医院内的耐药菌引起的,在病原菌多样性较高。

肺炎的抗菌药物选择

肺炎的抗菌药物选择

0 100.0
红霉素
97.4 1.5
98.1 1.0
81.8 15.9
克林霉素
96.6 3.4
97.2 2.8
81.3 18.7
莫西沙星
0.0 99.8
0.0 100.0
0.0 100.0
左氧氟沙星
0.9 98.7
0.0 1胺
0.0 100.0
0.0 100.0
0.0
儿童PSSP、PISP和PRSP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成人 儿童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低于成人株
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5
10
15
20
HAP常见病原菌
病原体的鉴定
经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 ≥105cfu/ml (半定量++)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 : ≥104cfu/ml(+~++) 放污染样本毛刷(PSB) : ≥103cfu/ml (+) 经皮细针抽吸 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痰: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
住院患者 - ICU
CDC
IDSA
CIDS-CTS
ATS
BTS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
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¾ 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 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谱和 当时 、 当地 的细菌耐药情况 。故提 高临床医师病原微生 物送检 意识 , 动态监测致病 菌群 和药敏变 化 . 以作 为该地 可 区临床经验用药 的依据 。
51 .
由表 3可见 ,革兰 阳性球菌 耐药率较 低的为万古霉 素、
利奈唑烷 、 呋喃妥因 、 莫西沙星 、 旋氧氟沙 星等 , 左 而对 头孢
唑啉 、 复方新诺 明 、 克林霉素等则有较高 的耐药率。呋 喃妥 因
并 非胆道感染 的常规治疗用药 。利奈唑烷为新型的化学合成
3 汪丽 , 王峰. 陈瑜.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卫 生检验杂 志 .0 8 1 ( )1 1— 8 8 2 0 .8 9 :8 6 1 1.
变化 的研究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05.5 2 : — 8 20 2 ( ) 6 8 . 8
原因, 本组未做厌 氧菌培养 , 而文献 [3 1 ] 1 ,4 报道胆道感染 中 有较 高的厌氧菌感染率。但厌氧菌一般并不单独 引起胆道感 染, 而总是与需氧 菌共 同存 在 引起 混合感 染 ]其累计检 出 , 率 可达 5 . 4 病情 越复杂 , 25 ] %n , 混合感染 的 比例就越 高 , 以 并
抗生素 , 主要用 于耐多药 的革 兰 阳性 球菌感染 , 包括耐 甲氧
西林 的金 黄 色葡 萄 球 菌 ( S ,耐万 古 霉 素 的肠 球 菌 MR A) (R ) V E 和耐青霉 素的肺炎链球菌[] 1。故对革兰 阳性球菌感染 2 者 , 中症可选用莫西沙星 、 轻 左氧氟沙 星等 喹诺 酮类药物 , 重 症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可选择万古霉素 、 利奈唑烷等 。 由于培养技术 、 鉴定分 离方法及培养周期较 长等多方面

82 ・ 4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下呼吸道感染通常是指肺炎和支气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其病情重、危害性大,同时致病原分布与上呼吸道感染也有很大的区别,病毒感染相对较少,基于以上特点抗菌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致病菌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所获得的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最重要的致病细菌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两者合计大约占到40 %~80 %。

随着国家与地区的不同,这两种致病菌的分布也有差异。

这两种细菌的生长条件要求苛刻,不易培养,如在采取标本前曾应用过抗菌药物,阳性率会明显下降,我国各医院对它们的分离率都很低。

并且,对于这两种细菌,确切流行情况、地区差异、耐药性等至今仍不清楚,是临床工作者和微生物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

最近,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的增多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在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韩国、日本、台湾、香港,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流行非常严重。

如韩国在1995年,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RSP+PISP)就已经达到了73 %。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是不同的。

澳大利亚、北欧及印度比较少见,我国与周边国家相比,也是相对少见的。

在欧洲,南欧的一些国家,耐药率普遍较高。

我国青霉素用量非常大,但细菌的耐药率却比较低。

目前对这一现象还没有找到确切原因,据估计,这可能与我国医生习惯应用高剂量的青霉素有关。

因为青霉素低剂量应用或肌注,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两年前,关于细菌耐药性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大概在20 %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在不同人群中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儿童耐药率要高于成年人,健康人所携带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要高于病人分离出的细菌。

特别是在幼儿园,儿童呼吸道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比较高,但在成人中,由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人呼吸道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耐药率不是很高。

(二)抗生素治疗我国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比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按致病菌分型和药物的选择一、肺炎的概述及典型症状:肺炎由细菌、病毒或其它各种不同的病原体及因素导致的肺实质炎症。

肺炎的通常症状表现:1、发高热,呼吸十分急促;2、持久咳嗽;3、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4、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5、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1位因素,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

有可疑便须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二、肺炎的分类:依据病原体种类肺炎可以分以下几类:⑴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

⑵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国外占首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ADV,在曾以其为主,后也以RSV占首位)等。

⑶其它: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肺曲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球孢子菌等引起的肺炎。

多见于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引起。

衣原体肺炎: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等引起。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因临床表现典型而称为典型性肺炎;相反,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常常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因为临床表现并非典型而叫做非典型性肺炎。

三、肺炎的药物治疗:对肺炎患者,如何进行药物治疗呢?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对症施药”,对肺炎进行药物治疗,就应遵循这样的原则:首先采取患者的痰、血等标本,进行致病菌培养试验,然后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前者可以帮我们比较精准的确定面对的敌人到底是哪种病原微生物,后者可以指导我们选择哪种药物最有效。

在目前还有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就是认为急性期病人应早期、短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旦确定病原体和敏感药物后,采用逐渐降级的方法达到针对性用药。

1、细菌性肺炎:⑴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原因,占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3。

肺炎球菌肺炎一般四季可见,但以冬季最多。

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球菌株,青霉素G是首选药物。

非重症患者可口服青霉素G或V250~500mg,每6小时1次。

对无并发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推荐给予水剂青霉素G50~200万u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

遗憾的是目前发现约有25%的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许多青霉素耐药菌株的特点是其不仅对青霉素对其他抗生素同样耐药。

对高度耐药菌株的治疗,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

大剂量青霉素,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大多数耐药菌株有效;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和托法沙星)是青霉素耐药菌株的常选用的药物,也可为青霉素敏感菌株治疗的可供替换的药物;万古霉素作为唯一一种具有持久活性的药物,对所有肺炎球菌均有抗菌活性,可作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伴有高耐药青霉素发生率的重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其他有效的药物包括头孢霉素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口服用药包括红霉素或林可霉素300mg,每6小时1次。

胃肠道外用药包括头孢噻肟1~2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头孢曲松1~2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头孢唑啉50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红霉素0.5~1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或克林霉素300~60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需要注意的是:①除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外,大多数第三代头孢霉素对肺炎球菌相对无抗菌活性。

②四环素类抗肺炎球菌效果的可靠性较差,病情严重的病人不应使用。

⑵葡萄球菌性肺炎:葡萄球菌性肺炎与链球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相似,主要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常选择的药物有:头孢孟多(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活性与头孢噻吩和头孢唑林相仿,肠球菌属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本品耐药)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

头孢唑啉0.5~1.0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

头孢呋辛(SFDA: 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但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李斯特菌属耐药,其他阳性球菌(包括厌氧球菌)对本品均敏感。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唑林为差)75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效果不如第一代或第二代制剂。

注意的是:本品与强利尿药合用可引起肾毒性。

林可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6~8 小时1次对90%~95%菌株有效。

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且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正在增加。

一般主张用能抗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

另一类主要药物是头孢菌素:常用的为头孢噻吩(SFDA 说明书:本品为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强,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菌对本品皆相当敏感)更要警惕的是,甲氧西林耐药菌株(MRSA),不仅对耐酶青霉素无敏感性,而且对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均有抵抗力(机制尚不明了)。

在许多医院,此类菌株占医院获得性葡萄球菌的30%~40%,而仅占社区获得性感染的5%。

如经体外药敏试验证明或怀疑对甲氧西林耐药,首选药是单用万古霉素(常用剂量为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有肾功能衰竭时适当调整用量)或者合用利福平或奈替米星。

⑶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2%,但却在医院获得性肺炎(包括致死性医院获得性肺炎)中非常多见。

其中最重要的病原菌是克雷白杆菌,其他常见的病原菌是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败血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和不动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严重后果是不管是否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死亡率达到25%~50%。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药物治疗,通常可用:头孢霉素类(如静脉注射用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具有抗菌作用。

本品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酶株)、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不动杆菌部分菌株、脆弱拟杆菌及其它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的部分菌株很敏感)或者环丙沙星等单独使用或与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或阿米卡星。

但是,一般不主张单独使用氨基糖苷类。

其他可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或其他第3代头孢霉素;抗假单孢菌的青霉素(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曲南);也可单独使用广谱的头孢霉素。

遗憾的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后果往往可导致出现耐药的危险,尤其是对绿脓杆菌耐药。

对于大多数绿脓杆菌感染患者,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用一种抗假单孢菌的青霉素,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

如疑有多种病原体,则要对这些治疗方法加以调整。

2、病毒性肺炎:肺炎可由少数病毒可引起。

相比鉴定细菌,目前鉴定病毒一般困难,但在流行期间,对重症病人非常重要,而且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医院化验室无力作病毒培养。

对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或水痘的肺部感染者,一般主张用阿昔洛韦,成人5~10mg/kg,每8小时1次,或儿童250mg/m2体表面积,每8小时1次。

有些病人,尤其是流感病人,如合并细菌感染则需抗生素治疗。

常见主要病原体是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给予抗病毒药物的同时需要依据病原体增加抗菌药物治疗。

3、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是5~35岁儿童和成人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其他年龄并不多见。

此种可传播的病原体可致流行,但由于有10~14天的潜伏期,流行扩散较慢。

本病可在密切接触或在学校,军队等人群密集的地区和家庭中传播,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可以说,支原体肺炎是非典的一种。

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包括所有β-内酰胺制剂)的抗生素无效。

常用药物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治疗可缩短发烧期限并减轻肺部浸润,从而加快症状的改善。

但抗生素并不能消灭支原体,因经治疗的病人仍持续携带支原体数周。

四、临床常用药物:1、β-内酰胺类:系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的一大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抗菌范围广等优点,共分三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β-内酰胺类。

抗菌机制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为繁殖期杀菌剂,哺乳动物、真菌、病毒、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对人类毒性小,而对真菌、病毒、支原体无效。

⑴青霉素类:①青霉素G(包括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靶分子是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通常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差。

②抗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等,对产生青霉素酶的金葡菌有效。

③广谱青霉素:主要包括氨基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

④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包括羧基青霉素如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等,用于抗绿脓杆菌,并且抗一些对氨基青霉素耐药的细菌;脲基青霉素如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用于抗绿脓杆菌,另外对克雷伯菌有效。

⑵头孢菌素类:①一代头孢有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氨苄等,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比二、三代强,如链球菌(某些青霉素耐药菌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有效;②二代头孢有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对革兰氏阳菌作用类似于一代头孢,但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明显,但对绿脓杆菌无效。

③三代头孢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对革兰氏阳菌作用不如一、二代头孢,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还有抗绿脓杆菌活性,头孢他啶为目前抗绿脓杆菌活性最强者。

三代头孢可用于治疗有生命危险的肺炎感染。

④四代头孢如头孢吡肟,可与三代头孢想比拟,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作用均强,但对某些β-内酰胺酶更稳定。

⑶其他β-内酰胺类: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一非常广谱的抗生素,特别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商品名:泰能® Tienam® )是本品的复方制剂,其组分为亚胺培南500mg和西司他丁钠(以C16H26N2O5S计)500mg。

西司他丁为二肽酶抑制剂。

在泰能的说明书中言道:本品的广谱杀菌作用是由于其具有强大的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能力,可杀灭绝大部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的需氧和厌氧病原菌。

抗菌谱包括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在内的不同种类的病原体,而这些病原体通常易对其它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本品能对抗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降解,使其能对大部分病原体,如绿脓杆菌、沙雷氏杆菌属和肠杆菌属等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而这些病原体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