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分类

合集下载

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及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

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及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

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及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肺炎是指肺组织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及分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本文将对肺炎的病因与分类进行探讨,并介绍我国对重症肺炎的标准。

一、肺炎的病因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等。

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此外,肺炎还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卧床、嗜酒、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肺炎的分类根据致病菌的不同,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几种类型。

以下将对各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1.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治疗方面,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2.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病毒性肺炎的症状与细菌性肺炎相似,但严重程度较轻。

目前,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有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等。

真菌性肺炎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例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和艾滋病患者等。

治疗方面,抗真菌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三、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为了对重症肺炎进行有效管理和治疗,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我国重症肺炎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氧合下降等重要影像学改变。

2. 影像学特征重症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双肺浸润性病变。

3. 实验室检查重症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异常降低。

4. 并发症重症肺炎患者可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如休克、心脏功能不全等。

总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及分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在临床实践中,对肺炎的病因和分类的准确判断,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国对于重症肺炎的定义及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准确诊断和管理重症肺炎患者。

肺炎的分类

肺炎的分类

肺炎的分类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实质炎症,目前仍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WHO 的统计资料表明,肺炎高居诸多感染性疾病之首。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以及较少见的原虫、吸虫、绦虫等多种寄生虫,其中细菌性肺炎占全部肺炎的 50% 左右。

肺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主要由病原体因素(毒力、菌量)和宿主因素之间的平衡决定。

分类和临床表现(一)分类1.按解剖分类肺炎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粟粒性肺炎。

2.按病因分类(1)细菌性肺炎。

(2)真菌性肺炎。

(3)病毒性肺炎。

(4)非典型病原体肺炎。

(5)其他。

例如,卡氏肺孢子虫常在免疫力低下的宿主中引起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直接致死原因。

3.按获病方式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

(二)临床表现1.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细菌感染者常伴有咳痰。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非典型致病源感染常表现为干咳、少痰。

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深吸气时加重。

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多提示病变范围较大,病情较重,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或心功能不全等。

2.发热发热是最常见的全身症状,常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可伴有寒战或畏寒,部分危重患者表现为低体温。

其他伴随非特异症状包括头痛、乏力、食欲缺乏、腹泻、呕吐、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

细菌感染患者常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部分患者白细胞减少。

细菌感染时出现显著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是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征象。

支原体和衣原体所致的肺炎白细胞很少升高。

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往往缺乏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可无发热和咳嗽,全身症状较突出,常表现为精神不振、神志改变、食欲下降、活动能力减退等,需引起警惕。

3.体征发热患者常呈急性面容,重症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时可有呼吸窘迫、发绀,合并感染性休克时可有低血压、四肢末梢湿冷。

上述症状是肺炎的共同表现,但随着病因、起病急缓和并发症等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

肺炎的护理常规ppt课件(1)可修改文字

肺炎的护理常规ppt课件(1)可修改文字

治疗要点
抗感染+对症+支持
肺炎治疗 最主要环节
护 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致病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有 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道分泌物多、痰 液黏稠、胸痛、咳嗽无力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体温过高
1.休息与生活护理 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 饮水1-2L/d;心脏病
温水擦浴:32-34℃温水,2/3满 物理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冷湿敷:3-5min换一次,持续15-20min
药物降温
来比林
双氯芬酸钠栓
糖皮质激素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衣物干燥; 监测体温和血压,预防脱水休克; 鼓励患者补充电解质,钾和钠等; 如需补液,年老者注意补液速度; 用药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作好记录
痰标本: 留取下呼吸道标本,防污染 1) 晨起清水漱口3次 2) 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3) 无菌容器加盖 4) 2小时内送检 5) 无痰患者,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导痰 6) 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或更换)前 进行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病情监测
抢救配合:1.体位:中凹卧位 2.吸氧:中高流量
(PO2>60mmHg)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一般护理:环境,饮食 有效排痰 用药护理 病情观察:咳嗽,咳痰,正确搜集痰标本
有效排痰
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胸背部叩击法★ 吸入疗法:湿化和雾化吸入★
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坐位,身体稍前倾 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
屏气3~5秒 连续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使痰液排出 用手按压上腹部,也可帮助拍痰
二、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也称院外肺炎,是指在 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病 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传播途径 为吸入飞沫、空气或血源传播。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

肺炎的定义与分类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导致肺组织发炎。

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了解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是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肺炎的定义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导致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的侵袭和感染。

炎症的发生通常会导致肺泡充血、渗出和肺实质损伤。

肺炎的严重程度根据导致炎症的病原体类型、病情和患者的免疫状态而有所不同。

二、肺炎的分类根据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肺炎可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1. 细菌性肺炎细菌是引起最常见肺炎的病原体之一。

其中,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

其他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引起肺炎的发生。

2. 病毒性肺炎病毒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相对较少见,主要是指由真菌感染引发的肺炎。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士更容易患上真菌性肺炎,特别是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

4. 特殊类型肺炎除了按病原体分类外,肺炎还可以按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对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个体而言,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化疗患者等,肺炎的病因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肺炎还可以根据感染途径进行分类,如通过社区获得、医院获得等方式。

三、结语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了解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感染途径的不同,肺炎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和特殊类型肺炎等。

通过对肺炎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提高其防治水平,减少对患者的危害,保障公众的健康。

肺炎

肺炎

3.按感染环境分类: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
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的潜伏期,于 入院后48小时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社会环境中发 生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 常见病原菌 细菌是HAP最常见 的病原,约占90%, (主要为 G-杆菌) 混合感染约占 1/3 卡氏肺孢子虫和真 菌约占0 ~ 5%。
肺炎链球菌 pneumococcus
二、发病机制
人体全身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功能受损 (肺泡内繁殖) RBC 渗出) 扩散 膜)。 呼吸道防御
肺炎链球菌吸入下呼吸道 肺泡壁炎症(水肿,WBC、
经过cohn氏孔向肺的中央部分 蔓及肺段或整个肺叶(累及胸
【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典型病理改变分为四期
1. 充血水肿期Stage of congestion (第1~ 2天)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பைடு நூலகம்常规
白细胞、中性高,核左移,中毒颗粒。 有的不高(年老体弱者)。
二、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痰培养。
三、X线检查
早期:纹理增加、增粗、紊乱。 实变:大片密度高的阴影。 消散期:小斑片状阴影或肺纹理粗乱。少数纤 维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 初步诊断 确诊病原菌检查。
细菌性肺炎,约占肺炎的80%临床上最 常见的肺炎。
【概述】
含义:肺炎球菌引起的急性肺泡炎。
临床特点:突然出现的寒战、高热、胸痛、 咳嗽、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和肺实变 体征。
病理特点:实变。 发病情况:多见于轻壮年,起病急, 预后一般好。现不典型的多。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原学:90%由肺炎 链球菌引起,此菌为革 兰染色阳性,荚膜,86 个血清型,第3型素力最 强。耐干燥(数月), 怕热(52度 10分钟、阳 光(直射1h),对消毒 剂敏感。 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 抗力下降时,细菌乘虚 而入肺部。病变起始于 肺泡,迅速波及整个肺 大叶,以肺泡内渗出大 量纤维素为特点。 少数由其他化脓菌引起 。

肺炎的分类和抗生素选择原则

肺炎的分类和抗生素选择原则

肺炎的分类和抗生素选择原则一、肺炎的分类肺炎是指引起肺部炎症的一类疾病,常见呼吸道感染之一。

它可以按照病原体来源、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分类。

1.1 病原体来源根据病原体来源,肺炎可分为两种类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公共场所或家庭环境中被感染的肺部感染。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此类肺炎患者多为健康人群或无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个体。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通过医院内获得感染。

这种类型的肺炎通常发生在那些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或静脉插管治疗、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基础潜在呼吸道感染风险因素的患者。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等。

1.2 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肺炎可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

典型肺炎一般由细菌引起,其特点是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咳嗽、咳铁锈色或黄脓稠痰、胸痛等。

这些表现符合常见的典型细菌感染模式。

非典型肺炎则由一些不易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引起,例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

与典型肺炎相比,其起病缓慢,低热或无明显发热,患者可能有呼吸困难、咳嗽或乏力等一般性不适感。

1.3 影像学特征在影像学上,经X线片或CT扫描可以确定肺部实变(infiltrates)的范围和部位进而辅助分类。

二、抗生素选择原则针对肺炎患者的抗生素选择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2.1 根据临床情况选择选择抗生素时,首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体可能性和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判断。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等。

而医院获得性肺炎通常需要覆盖更广谱的抗生素,如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其他覆盖耐药菌的抗生素。

2.2 注意耐药菌感染风险针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由于其易感染耐药菌株,需考虑是否合并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小儿肺炎分类特点和鉴别诊断

小儿肺炎分类特点和鉴别诊断

小儿肺炎分类特点和鉴别诊断小儿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之一,其分类特点主要是根据病原体、病发部位和临床症状来确定。

鉴别诊断则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

关于小儿肺炎的分类特点,可以根据病原体分为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两大类。

1. 病毒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其特点是起病较急,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且一般较轻微。

2. 细菌性肺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其特点是起病较缓,常伴有高热、寒战、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且容易发生并发症。

对于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的发病情况、症状表现和既往病史等,包括最近是否接触过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患者,或者是否有其他潜在的感染源。

2. 体格检查:仔细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呼吸状况和胸部体征等。

常见的体征包括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胸骨上窝压痛等。

3. 辅助检查:如X线胸片、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等。

X线胸片可以帮助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原体检测可以通过咽拭子、鼻拭子或痰液等样本进行。

在深入讨论小儿肺炎分类特点和鉴别诊断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介绍相关的实例和补充说明。

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常见于冬春季节,多在儿童集中的学校、幼儿园等地传播。

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则常见于冬季,儿童接触患者后易感染。

此外,某些细菌性肺炎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败血症等,需要及时诊断并适当治疗。

此外,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毒性肺炎最常见于3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而细菌性肺炎则多见于3个月至5岁的幼儿。

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病因。

总结起来,小儿肺炎的分类特点基于病原体和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需要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

肺 炎

肺 炎
患者女性,72岁,主因“间断咳嗽,咳 痰,发热,胸痛两周”于2011年3月3日以 “肺炎”收住我科。 患者于入院前两周受凉后出现间断咳嗽、 咳黄白色粘痰、不易咳出,自觉发热,体温 波动于37.6-38.5℃之间,无寒战高热,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自服感冒药后症状无明 显缓解,渐出现痰中带血,铁锈色,每天量 约5-10ml,伴胸闷气短,左季肋区疼痛,
护理诊断及措施: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 稠,及 病人胸痛导致咳嗽无效有关) ①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室内通风每日2次,每 次15-30分钟,避免受到直接吹风,以免受凉。 环境保持整齐、清洁、安静和舒适。 ②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在服用肺力咳口服液 后,不宜立即饮水,应用羧甲司坦时观察有无 头晕、恶心、胃部不适、腹泻等不良反应。 ③注意患者饮食习惯,避免油腻、辛辣刺激 的食物,每天饮水1500ml以上,以利于痰液稀 释和排出。
健康教育:
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肺炎虽可治愈,但若 不注意身体,易复发。故患者后应避免淋雨、 受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 上呼吸道感。 ②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 消化饮食,一般取半流饮食,如牛奶、蛋羹类, 细软面条、鱼粥、肉弱等,多进食及多饮水。 忌食温热生痰食物,如柑橘、胡椒、龙眼肉。 ③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肺 炎
呼吸科护理查房 张婧
肺炎定义: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
肺炎的病因及分Βιβλιοθήκη :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病因,如细 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还有 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 等。 分类:肺炎可按病因、患病环境 或解剖分为三类。
一、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可分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 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等。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支原体、军团 菌、衣原体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 、 呼吸 道合胞病毒 、 流感病毒 、 麻疹病毒 、 巨细 胞病毒、 单纯疱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第十章肺炎
1、肺炎的分类:㈠病理分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㈡病因分类:①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首位,其次为腺病毒(ADV)。

②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支原体肺炎④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⑤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⑥真菌性肺炎:白色链株菌⑦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
㈢病程分类: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㈣病情分类:a、轻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b、除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亦受累,全省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
2、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五大表现”: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
湿啰音。

包括:①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②体征:呼吸增快,可见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发绀、肺部啰音③重症肺炎表现:除呼吸系统改变外,可发生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3、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4、肺炎合并心衰诊断标准(必背):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②心率>180次/分③突然极
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它合并症解释者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具备前5项即可诊断为肺炎合并心衰
5、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吸氧、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活性药物。

①利尿:可用呋塞米、
依他尼酸,剂量为1mg/(kg.次),稀释成2mg/ml,静注或加滴壶中静点;亦可口服呋塞米、依他尼酸或双氢克尿噻等。

②强心药:可使用地高辛或毛花苷丙静脉注射。

③血管活性药物:常用酚妥拉明0.5~1.0 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肌注或静注,必要时隔1~4小时重复使用;亦可用旒甲丙脯酸和硝普钠
6、支气管肺炎抗生素治疗原则:①跟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适
合的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的药物;②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③早期用药④联合用药⑤足量、足疗程。

重症患儿宜静脉联合用药。

7、支气管肺炎的鉴别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状况好,以
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

2)支气管异物: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气肿和肺不张。

3)支气管哮喘(主要与此鉴别):无明显喘息发作,主要:持续性咳嗽,肺气肿,患儿过敏体质,肺功能检查及激发舒张实验有助于鉴别。

4)肺结核: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实验阳性有助于鉴别。

8.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毒血症。

9.腺毒性肺炎:1)病因:腺病毒(ADV)感染所致,2)临床特点: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啰音出现较晚,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易合并心肌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10.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原:金葡菌,临床特点:易形成肺脓肿,脓胸等,可引起败血症及迁徙性化脓病灶,各型皮疹,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11.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临床特点:咳嗽为最突出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其特点,X线表现为游走性浸润,体征轻而X线改变明显是它另一特征。

第 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