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1. 引言在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中,电子元器件作为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地识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正常工作状态,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故障排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个人的电子技术水平,我参加了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并撰写本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实习目标和背景电子元器件是我所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识别不同种类、型号和参数的电子元器件一直是我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因此,我参加该实习的目标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检测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了解电子元器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工作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习内容和方法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中,我学习了使用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工具和设备,包括数字万用表、示波器、替代电路分析仪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熟悉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外观特征、引脚功能和常见的连接方式。
同时,我还学习了使用电子元器件参数测量仪器,如电阻测量仪、电容测量仪和电感测量仪等,来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包括电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一系列的实验和项目,例如:通过测量电阻值来识别电子元器件的型号、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来判断电路的运行状态、使用特定设备来测试电容器的容量等。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不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首先,我对于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外观特征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过,实习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其次,我学会了使用各种电子元器件识别工具和设备。
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自操作了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替代电路分析仪等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项目,我提高了自己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检测能力。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精品资料电阻值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欧姆(1.2.1根据国家标准电阻和电位器的型号由3部分或4部分组成精品资料贴片式电阻器的型号命名一般由6部分组成1.2.21.电阻在电路中长时间连续工作而不损坏,或不显著改变其性能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称为电阻的额定功率。
2.标称阻值通常是指电阻体表面上标注的电阻值,简称阻根据国家标准,常用的标称电阻值系列有1.2.3电阻的阻值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直标法直标法就是将电阻的阻值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直接标在电阻体上。
2.文字符号法就是将电阻的标称值和误差用数字和文字符号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标识在电阻体上。
3.色标法是将电阻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三种标法。
快速识别色环电阻的要点是熟记色环所代表的数字含16尾环金银为误差,数字应为色环电阻无论是采用三色环,还是四色环、五色环,三色环电阻的色环表示标称电阻值(允许误差均为20%10102Ω 1.0k20%四色环电阻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二位有效数1510315k5%五色环电阻的色环表示标称值(三位有效数275104 2.75M1%一般四色环和五色环电阻表示允许误差的色环4.数码法是在电阻体的表面用三位数字或两位数字加(1)标注为“103”的电阻其阻值为10×103=10kΩR标注法的电阻其电阻值为5.1Ω(3)标注为9R1的电阻其阻值为9.1Ω)四位数字标注法标注为5232 的电阻其阻值为523×102=52.3 KΩ1.2.41.阻值变化特性是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常见的电型)三种形式,三种电位器转角与阻值的变化规律如图1.37所示。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基本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信息技术、通讯等领域,因此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是电子产业的基本技能。
下面将根据常见的电子元
器件,介绍其识别与检测方法。
1. 电容器
电容器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常见的有电解电容器和陶瓷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的极性
明显,阳极和阴极可以通过外观识别,用万用表可以测试容值和损耗等参数。
而陶瓷电容
器的极性不明显,对其进行测试需要在检测时注意新旧电容的区别,使用万用表或LCR表
可以测试其容值、Q值等参数。
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通常使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阻器通常会有一个色环编码,按照编码对其颜色进行判断可以知道电阻值。
此外,电阻
器的品质检测需要检查其温度系数等参数。
3. 二极管
二极管是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
通过外观和标识可以判断二极管的正
负极,通过万用表可以测试其导通电压和反向电压等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二极管具
有低压降和高压降等不同类型,需要对其类型进行识别。
5.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可以包含多种电子元件。
其品牌、型号、批次等
信息通过外观可以判断,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可以测试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集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比如其工作温度和供电电流等等。
总之,对于以上所介绍的电子元件,识别和检测是电子产业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有效
的识别和检测方法可以将故障排查时间缩短,提升生产效率。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V1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V1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本科学习期间,本人参加了一次关于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方面的实习,实习地点在某电子公司,实习时间为一周。
二、实习内容1. 学习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征及作用:在实习开始前,公司安排了几节课程,介绍了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外观特征及作用,包括电阻、电容、三极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等。
2. 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参数:在了解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后,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包括电阻、电容、导通状态等,同时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信号波形。
3. 学习使用印刷电路板(PCB)技术:我们学习了制作PCB所需的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制作了一个简单的PCB电路板。
这让我了解了PCB板的制作流程,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4. 进行元器件检测实验:在了解了电子元器件的特征和使用方法后,我们进行了元器件的检测实验。
通过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设备,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和分析,如检测二极管的正负极,并通过观察其信号波形判断元器件是否正常工作。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也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检测技能,这对我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此外,这次实习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组装电路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交流、合作,才能尽快完成任务。
我也懂得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与协调,这不仅对于电子行业而言,对于其他领域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四、实习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认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检测技能。
可以参观一些大型电子公司,了解他们的制造流程和质量检验流程,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技能。
同时,学习软件技能也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学习更多的电子软件,例如仿真软件、PCB制作软件等,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总之,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1、课程性质和任务《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具有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具有对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模拟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维护的能力。
本课程不仅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为培养再学习能力服务,而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2、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模拟电子技术是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以分立放大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采用分模块教学方法,并根据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
如分立放大电路,掌握二极管与三极管的应用;会分析和测试放大电路性能指标;能区别各种放大电路;以及会分析各种反馈电路,并能用仿真技术验证分析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授课形式,以问题导向学习为重要手段,通过贯穿始终的交流讨论等交际教学表现形式,引导、启发学生以形成自主知识建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
同时,尽可能多地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
3、课程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了“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基础、突出重点、够用为度”的原则。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以提升每个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为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电子线路有了感性认识;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有了基本理解;学会了电子职业的部分操作技能;对行业标准和规范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形成对电子线路和电子设备的整体认识;能够制作、分析和调试简单的模拟电子技术。
(一)知识目标1. 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电子教案

1.触电
人体因触及带电体受到的电流作用而造成局部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 (1)电子实训中触电的形式 电子实训中触电的形式有3种,分别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悬浮电路触电。
共享:爱疯女
三、实践操作
基础知识 (一) MF50指针式万用表的外观结构、主要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指针式万用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常用测量仪表,其型号很多, 但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下面以MF50型指针式万用表为例介绍万用表 的使用。 如图2-1-1所示为MF50型指针式万用表。
图2-1-1 MF50指针式万用表
模拟电子技术技能训练 电子教案
爱疯女
目
项目一 电子装接操作安全
录
任务七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任务八 集成稳压器 任务九 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模 拟 电 子 技 术 技 能 训 练
共享:爱疯女
任务一 安全用电的常识 任务二 文明生产的要求
项目二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检测
任务一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 任务二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任务三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知识(一) ——电阻、电容、电感器 任务四 常用电子元件的知识(二) ——半导器件
项目六 HX108-2收音机装配实例
任务一 HX108-2收音机工作原理和重要部件 介绍 任务二 HX108-2收音机总装准备工序和工艺 过程 任务三 HX108-2收音机的检修常用方法和常见 故障检修
项目三
手工焊接技能
任务一 手工焊接技能(Ⅰ) ——手工焊接基本技能 任务二 手工焊接技能(Ⅱ) ——印刷电路板插装焊接和拆焊基本技能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方法大全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方法大全1.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元器件的外部特征,如封装形状、引脚数量和排列等,可以初步判断元器件的类型、性能和规格等。
2.五线谱法:使用顶针、伏打仪等测量设备,在元器件的引脚上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通过比对测试结果和标准参数来识别元器件类型。
3.输电线圈法:通过对元器件的线圈进行输入电流测量和电压测量,计算出得到元器件的电阻、电感、互感等参数,进行元器件的类型识别。
4.X射线检测法:通过使用X射线设备扫描和照射元器件,可以观察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和焊接情况,用来检测元器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焊接虚焊、焊接不良等。
5.红外线检测法: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以发现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热点、温度异常等问题,对于散热不良的元器件可以快速识别。
6.环境湿度检测法:通过检测元器件周围的湿度情况,可以判断元器件是否存在潮湿等问题,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潮而影响正常工作。
7.剩余温度检测法:通过检测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可以判断元器件是否存在过热情况,及时调整工作状态,避免元器件温度过高损坏。
8.电磁兼容性测试法: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对元器件的辐射和抗辐射能力进行测试,判断元器件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9.声音检测法:通过对元器件进行敲击、振动等操作,观察元器件的声音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元器件是否存在内部损坏情况。
10.玻璃绝热检测法:通过对元器件封装外壳的玻璃绝热特性进行检测,可以判断元器件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防止外界湿气、灰尘等物质进入并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总之,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元器件类型、性能和规格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和测试设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测,以确保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电子电路常用的元器件。
这里列举出电子行业中常用的十大电子元器件,及相关的基础概念和知识,和大家一起温习一遍。
一:电阻作为电子行业的工作者,电阻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人们都说“电阻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
”电阻,因为物质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所以称其该作用下的电阻物质。
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
没有电阻或电阻很小的物质称其为电导体,简称导体。
不能形成电流传输的物质称为电绝缘体,简称绝缘体。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0Ω(即4.7K); 104则表示100K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 x0.01 ±10金色/ x0.1 ±5黑色 0 +0 /棕色 1 x10 ±1红色2 x100 ±2橙色 3 x1000 /黄色 4 x10000 /绿色 5 x100000 ±0.5蓝色 6x1000000 ±0.2紫色7 x10000000 ±0.1灰色 8 x100000000 /白色 9x1000000000 / .二:电容电容(或电容量, Capacitance)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训练
➢ 本章重点、难点
➢ 1.1 常用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
➢ 实训一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毫伏表的使用
➢ 实训二 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
➢ 1.2 电阻器的测量
➢ 1.3 电容器的测量
➢ 1.4 电感器和变压器的测量
➢ 实训三 电阻、电容和电感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
2 测量交流电压 操作:将量程开关拨至“ACV”范围内的适合量程, 两只表笔的接法同上。当被测信号的频率为45-500H时, 且输入信号为正弦波,则所显示的测量值为交流电压有 效值。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3 测量直流电流
操作:将量程开关拨至“DCA”范围内的合适挡位。当被测 量电流小于200毫安时,将红表笔插入“200mA”孔,黑表笔插 入“COM”孔;当被测电流超过200毫安时,应将红表笔插入 “10A”插孔,黑表笔插入“COM”孔。将两表笔与被测电路串 联连接,显示器即显示出被测的电流值,同时显示出红表笔一 端电流极性。
4 测量交流电流
操作:将量程开关拨至“ACA”范围内的合适挡位,当被 测量电流小于200毫安时,将红表笔插入“200mA”孔,当被测 电流超过200毫安时,应将红表笔插入“10A”插孔,将黑表笔 插入“COM”孔,两表笔与被测电路串联连接,显示器即显示 被测的电流值。
5 测量电阻
操作:先将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 再将量程开关拨到“OHM”范围内的合适挡位,两表笔与被测 电阻并联,显示器将显示被测量的电阻值。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6测量二极管 操作:将量程开关拨至二极管挡。把红表笔插入 “V/Ω”孔,接二极管正极;把黑表笔插入“COM”孔, 接二极管负极。显示器将显示出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 值,单位是毫伏。若显示150-300,则被测二极管是 锗管,若显示550-700,则被测量二极管为硅管。 注意:数字万用表的红表笔是表内电池的正极, 黑表笔是电池的负极,这一点和指针式万用表相反。
7 测量三极管 操作:将量程开关拨到hFE挡,根据被测三极管的 管型选择“PNP”或“NPN” 档位,把管子的三个电极 分别插入E、B、C插孔内,若插入的极性正确,则显 示器将显示出三极管的β值,这也是鉴别三极管三个 电极的一种方法。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8 检查电路通断 操作:将量程开关拨至蜂鸣器挡(和测 量二极管一个挡),把红、黑表笔分别插入 “V/Ω”孔和“COM”孔,两表笔接被测量电 路。若被测线路的电阻值低于规定值(约 30Ω)时,蜂鸣器即发出声音,表示两表笔 间线路是通的,用这个方法检查电路板铜箔 是否断裂时很有效,并且眼睛不用看数字表 显示器。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7.三极管的测量
测量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也要分成两步:
(1)校准;(2)测量。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面板 上
的“ADJ”挡位,将两只表笔短接,调节“Ω”调零旋
钮,使表的指针对正表盘上绿色hFE刻度线的300位 置上,即为校准;再把量程开关置于面板 上的
“hFE”挡位,根据被测三极管的管型,将三极管的三 个脚插入表盘上的PNP或NPN的三个插孔内,根据
返回本节目录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三、双踪示波器
使用方法:分成基本调节、显示校准、信号测量三步骤。 1.测量信号前的基本调节 这个步骤是要使示波器出现良好的扫描基准线。开启电源, 经过约15秒的预热后,调节“辉度”和“聚焦”旋钮,使扫描基 线亮度适中,聚焦良好。再调节“X位移”和“Y位移”使基线位 于屏幕的中间位置。若基线与水平刻度线有夹角,可以用螺丝刀 调节“光迹旋转” 电位器,使基线与水平刻度线重合。 2.测量信号前的显示校准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要使扫描线的长度代表准确的时间值,使 扫描线的高度代表准确的电压值。利用示波器内的标准信号源可 以完成校准工作。将欲输入信号的通道探头(比如Y1)接到“校 准”的输出端,“电压幅度”旋钮扭到“0.5V/格”,“扫描时间” 旋钮扭到“0.5mS/格”,幅度“微调”至“校准”位置,时间 “微调”至“校准”位置,屏幕上应出现高1格、水平为两格(此 时周期为1 ms)的方波信号。若方波所占的格数不符,就应调节垂 直和水平增益旋钮,完成校准工作。
➢ 1.5 半导体分立器件的测量
➢ 1.6 集成电路的测量
➢ 实训四 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返回主目录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本章重点:电阻器的测量 电容器的测量 半导体分立元器件的测试
本章难点:半导体分立元器件的测试
返回本章目录
表的使用
指针在绿色刻度线上的位置读数,所得到的数字就
是三极管的β值。用这个方法,可以同时判断出被测
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的极性。
返回本节目录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二、数字式万用表
DT-830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1 测量直流电压 操作:将电源开关拨至“ON”(下同),将量程开关
拨至“DCV”范围内的合适量程,把红表笔插入“V/Ω”孔, 把黑表笔插入“COM”孔,将两表笔与被测源并联,数字 表在显示被测量电压数值的同时自动显示红表笔端电压 的极性。
一、指针式万用表 二、数字式万用表 三、双踪示波器 四、电子毫伏表 五、信号发生器
返回本章目录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一、指针式万用表
MF-47型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1.机械调零
使用万用表前,应注意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若有偏差,可调节表盖上的“机械零点调节旋钮”使 指针对正零点。 2.正确选择挡位和量程 3.正确读数 4.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量 5.交流电压的测量
模 拟 电 子 技 术(实训)
6.电阻的测量
测量电阻值要分成两个步骤: (1)校准; (2)测量。先选择合适的“Ω” 挡倍率,然后 将两只表笔短接,调节面板上的“Ω”调零旋钮, 使表的指针对正零Ω点;再把两只表笔接在被 测电阻的两端读取阻值。特别要注意:每当改 变“Ω”量程时,必须重新调零,否则将引入指 示误差。当旋动“Ω”调零旋钮不能使表的指针 对正“Ω”零位时,说明表内的电池电压不足, 应更换电池但如果不需要精确的读出电阻的数 值时,可不必进行校准这一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