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2011-3-30 中国投资咨询网

【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关闭】

中投顾问提示: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新石油天然气周刊欢迎下载!>>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有“能源超级大国”之称,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10和1/3,油气工的生产潜力巨大。20世纪90年代,当俄罗斯所有经济部门生产急剧下滑,各个生产环节遭受灾难性破坏的时候,只有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活动运转正常,虽然生产形势和油气产量与80年代无法相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上油气价格的日益攀升,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形势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和出口量屡创新高。作为俄罗斯经济运行中最稳定的生产部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以其不断增长的产量既保障了国家对能源燃料的基本需求,又为其他工业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财政基础。目前,强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俄罗斯实施能源外交的雄厚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实施。

·2011-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一、俄罗斯石油工业的生产现状

俄罗斯是欧佩克组织以外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巨大的原油生产潜力。俄罗斯的石油工业包括寻找、勘探新油田、油井设施建设、原油开采与运输、原油深加工和油品销售、采油设备与原油加工设备的生产和维修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中心,这里集聚了全俄53%以上的原油资源。从80年代中期开始,西西伯利亚的原油产量就占全俄原油总产量的67-72%,其中汉特-曼西自治区不仅是西西伯利亚产油区的产油中心,也是俄罗斯最大的产油区,该地区的原油产量占西西伯利亚产油区总产量的80%,全俄原油开采总量的57%,世界原油开采总量的 5.8%[1].俄罗斯的其他大型石油产区有伏尔加-乌拉尔产区、季曼-伯朝拉产区、北高加索油气省;东西伯利亚和海洋大陆架是俄罗斯未来最具前景的原油生产区。目前俄罗斯国内共有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内的10家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还有150家石油开采企业。其中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的原油开采量约占俄罗斯原油开采总量的90%.

1.原油生产

在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中,原油生产与加工一直是燃料动力工业的主要产业,其产值约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在1985年至1991年前苏联原油生产的高峰时期,原油产量曾经高达6.25亿吨,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21%,居世界首位,其中俄罗斯的原油产量为5.687亿吨,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9%[2],为历史最高水平。然而,由于1990~1995年俄罗斯经济

持续危机,国内原油需求量减少了40%以上,造成石油市场供大于求,加之国内石油工业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对石油产业的投资减少,一些大型油田处于自然消耗期,致使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在1988~1998年十年间减少了近一半,从每天的1100万桶减少到600万桶,1996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下降到3.01亿吨,落到沙特和美国之后,排在了第三位。直到1999年,在经历了1998年国际市场油价低迷之后,俄罗斯的原油产量才重新开始呈增长之势。

进入21世纪,受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和俄罗斯石油工业重组结束等利好因素的积极影响,俄罗斯原油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2003年,俄罗斯原油产量的年增长率平均为9.1%,2003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为4.21亿吨,超过了沙特阿拉伯,重新回到世界第一产油国的位置。2004年俄罗斯原油产量再创新高,达到了4.59亿吨,比2003年增长了9%.不过,从2005年起,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仅比2004年增长了2.4%,为4.70196亿吨;2006年的原油产量为4.81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2.1%,是自1999年以来原油产量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2007年俄罗斯原油生产继续保持小幅稳定增长态势,原油产量为4.9145亿吨,同比增长了2.3%,甚至比俄罗斯工业能源部的预测指数还降低了近0.1%[4].至此,俄罗斯原油产量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在2%的水平上徘徊。

当前,俄罗斯的原油产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日产原油976.3万桶;沙特阿拉伯居第二位,日产原油898.2万桶,日产量比俄罗斯低8.7%;欧佩克国家日产原油3198.6万桶。从原油产区的开采情况上来看,截至2006年以前,汉特-曼西自治区的原油产量一直占全俄原油产量的60%左右,托木斯克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原油产量的增速最快。但是2007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俄罗斯原油主产区--乌拉尔联邦区原油产量从2006年占全国总产量68%的比重降至66%,与此同时,远东联邦区原油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增加了2.3倍;西北联邦区的原油产量同比增加了4.7%;伏尔加河流域的原油产量增加了2.1%;南部联邦区的原油产量则相对减少。

从俄罗斯官方公布的2006年各大石油公司原油生产统计资料来看,卢克石油股份公司在俄罗斯各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中的原油产量排名第一,为9040万吨(不包括海外项目产量),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则以8160万吨位居第二。由于秋明-BP油气股份公司当年卖掉了“乌德穆尔特石油”,从而使产量下降了4%,为7240万吨,苏尔古特油气公司的产量则从6390万吨增加到6550万吨,但低于此前预计的6700万吨。此外,尤科斯石油公司的产量同比下降了4%,为2150万吨,.鞑靼石油股份公司的原油产量继续保持原来水平,为2540万吨。

2007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的原油产量在全俄排名第一,其次是卢克石油股份公司,秋明-BP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和天然气工业石油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原油产量占全国总原油产量的75%.

2.原油加工

俄罗斯的炼油产业比较发达,全国共有27个大型炼油厂和46个小型炼油厂,2个凝析油冶炼厂,年原油加工能力2.73亿吨。俄罗斯的所有大型炼油厂(巴什基尔集团炼油厂除外)和绝大部分小型炼油厂均隶属于各大石油公司,这些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占国内原油加工总量的75%.此外,位于独联体和东欧,如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立陶宛等国境内的许多炼油厂的资产也都属于俄罗斯垂直一体石油公司所有。当前,俄罗斯各大石油公司的油品批发和零售经销网络遍布俄罗斯全国,独联体各国、东欧与中欧和美国。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各大炼油厂加工规模和加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原油一次加工量的增长速度也逐步加快。2000年俄罗斯原油一次加工量为1.73亿吨,2007年增加到2.29亿吨,比2000年提高了32.4%,其中2000~2004年的年增长率都在2%~4%之间。从2005年起,俄罗斯原油一次加工量的增长速度加快,2005年的原油一次加工量为2.08亿吨,比2004年增长了6.7%;2006年的原油加工量为2.2亿吨,增幅略低于2005年,为5.8%,但仍旧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卢克石油公司的原油加工量位居第一,达到了3949.47万吨,同比增长了6%,占俄国内原油一次加工总量的18%;前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原油一次加工量位居第二,为3429.67万吨,同比增长了5.4%,占俄国内原油一次加工量的15.6%.2006年俄罗斯原油一次加工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05年刚刚成立的俄罗斯石油工业公司,其原油一次加工量的增幅高达12.2%.

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07年俄罗斯的原油一次加工量为2.29亿吨,比2006年(2.20亿吨)增长了4.1%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施宇200915035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 施宇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915035)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社会主义转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上也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俄罗斯政治制度。本文把“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作为俄罗斯政治制度一个特点加以说明,政党制度和联邦制度作为另外两个特点加以说明。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制度;总统;政党;权利;联邦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方向由社会主义急转为资本主义,确立了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形成了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三权分立和赋予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度。但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个人专制政治和当前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俄罗斯政治制度运行带上了以总统为权力中心的强烈的个人威权色彩,一般而言,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近年来俄罗斯政党制度逐渐演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也在变化,因此还需加上“政权党”和“单一制联邦”才能更完整描述俄罗斯政治制度特征。 一、“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格局 1、强大的总统 在地位上,俄罗斯总统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保证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协调行使职能;确定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 在权力上,俄罗斯总统类似于法国总统,集内政、外交、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于一身,除了和法国总统享有相同的权力,如对对议会和政府的解散权力、对政府、司法、军事机构的人事任免、重大会议的主持权、大政方针的决策权、赦免权等之外,俄罗斯总统还享有更大的权力: 第一,根据宪法,俄罗斯总统可以“根据联邦宪法性法律规定的程序确定公决”,而宪法中没有显示其他机构也有公决权,也就是说提请公决是俄罗斯总统独享的权力。 第二,顺利的任命政府总理的权力。在俄罗斯,总统可以在国家杜马三次否决总统的提名的候选人资格后,仍然任命总理并解散杜马。就政府信任问题上,总统拥有裁决解散政府还是解散杜马的权力。 第三,俄罗斯联邦总统有权提名任命和解职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在司法体系中,除了法院系统,俄罗斯还有一套检察机关。 由弹劾总统程序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总统地位稳固,宪法规定对总统的弹劾只能是因为叛国罪或其他重大犯罪,由两院提出指控,再由联邦宪法法院做出裁决。但俄罗斯宪法同时又规定“联邦委员会关于罢免俄罗斯联邦总统职务的决定应在国家杜马对总统提出指控后的3个月内作出。如果联邦委员会在这段期间内没有作出决定,对总统的指控即为废除。”此外在俄罗斯,总统几乎不用考虑公决后果。早在1992年年底和1993年3月,叶利钦发动了两次公决试图解决“府院之争”,其结果严格来说都失败了,但叶利钦不仅没有辞职,反而动用武力,最后还通过公决通过了对总统集权有利的宪法。因此,公决无法约束总统。 2、孱弱的议会 俄罗斯议会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 从宪法文本上就可以体现俄罗斯议会的孱弱,首先议会权力被其他权力机构分割,权利范围受限。例如立法动议权被总统、政府、各主体立法机关、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和俄罗斯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所分割。法律须经总统签署和公布。在权力范围

石油工业概论answer精编

一讲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1单选(2分)我国古代哪项发明被称为继我国古代第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 D ) A.康盆采气术 B.木制管道 C.猛火油术 D.顿钻 2单选(2分)战争史上第一次利用汽车大规模机动兵力发生在( C ) A.伦敦 B.纽约 C.巴黎 D.莫斯科 3多选(3分)为什么德雷克井成为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标志?AC A.这口井迅速带动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B.是近代世界钻出的第一口油井。 C.是第一口用机器钻成、用机器采油的井。 D.德雷克是第一代的钻井公司经理。 4多选(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导致石油成为战略物资的原因( AD ) A.飞机的出现 B.机枪大炮的出现 C.火箭的出现 D.坦克的出现 5判断(2分)唐朝时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炼油车间——“猛火油作”。A A.错 B.对 6判断(2分)坦克是由英国人发明的。A A.对B错 7填空(2分)我国古代在石油科技领域拥有顿钻、康盆采气术、()、猛火油术四大发明。 正确答案:木制管道

1单选(2分)我国古代哪项发明被称为继我国古代第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B ) A.木制管道 B.顿钻 C.猛火油术 D.康盆采气术 2单选(2分)( D )公司首创通过开办娱乐节目来促进油品销售。 A.英国石油公司 B.埃克森石油公司 C.海湾石油公司 D.德士古石油公司 3多选(3分)石油工业的上游指的是( AB ) A.开发石油部门 B.勘探石油部门 C.石油化工部门 D.炼制石油部分 4多选(3分)为什么德雷克井成为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标志?AC A.这口井迅速带动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B.是近代世界钻出的第一口油井。 C.是第一口用机器钻成、用机器采油的井。 D.德雷克是第一代的钻井公司经理。 5判断(2分)唐朝时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炼油车间——“猛火油作”。B A.对 B.错 6判断(2分)坦克是由英国人发明的。A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2011-3-30 中国投资咨询网 【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关闭】 中投顾问提示: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新石油天然气周刊欢迎下载!>>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有“能源超级大国”之称,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10和1/3,油气工的生产潜力巨大。20世纪90年代,当俄罗斯所有经济部门生产急剧下滑,各个生产环节遭受灾难性破坏的时候,只有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活动运转正常,虽然生产形势和油气产量与80年代无法相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上油气价格的日益攀升,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形势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和出口量屡创新高。作为俄罗斯经济运行中最稳定的生产部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以其不断增长的产量既保障了国家对能源燃料的基本需求,又为其他工业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财政基础。目前,强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俄罗斯实施能源外交的雄厚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实施。 ·2011-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一、俄罗斯石油工业的生产现状 俄罗斯是欧佩克组织以外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巨大的原油生产潜力。俄罗斯的石油工业包括寻找、勘探新油田、油井设施建设、原油开采与运输、原油深加工和油品销售、采油设备与原油加工设备的生产和维修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中心,这里集聚了全俄53%以上的原油资源。从80年代中期开始,西西伯利亚的原油产量就占全俄原油总产量的67-72%,其中汉特-曼西自治区不仅是西西伯利亚产油区的产油中心,也是俄罗斯最大的产油区,该地区的原油产量占西西伯利亚产油区总产量的80%,全俄原油开采总量的57%,世界原油开采总量的 5.8%[1].俄罗斯的其他大型石油产区有伏尔加-乌拉尔产区、季曼-伯朝拉产区、北高加索油气省;东西伯利亚和海洋大陆架是俄罗斯未来最具前景的原油生产区。目前俄罗斯国内共有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内的10家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还有150家石油开采企业。其中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的原油开采量约占俄罗斯原油开采总量的90%. 1.原油生产 在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中,原油生产与加工一直是燃料动力工业的主要产业,其产值约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在1985年至1991年前苏联原油生产的高峰时期,原油产量曾经高达6.25亿吨,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21%,居世界首位,其中俄罗斯的原油产量为5.687亿吨,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9%[2],为历史最高水平。然而,由于1990~1995年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俄汉对照1

俄罗斯联邦政府机构俄汉对照(1) 2008-01-10 00:22 I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федеральные службы 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агентства, руководство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ю которых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службы 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агентства,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этим федеральным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м 直属总统领导的联邦部门及其下属机构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внутренних де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内务部 http://www.mvdinform.ru 下属Федеральн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служба 联邦移民局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делам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обороны, чрезвычайным ситуациям и ликвидации последствий стихийных бедствий 俄罗斯联邦民防,紧急状况和消除自然灾害部(简称:МЧС 紧急状况部) https://www.360docs.net/doc/027554827.html,.ru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http://www.mid.ru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https://www.360docs.net/doc/027554827.html,.ru 下属Федеральнаяслужба по 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му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у https://www.360docs.net/doc/027554827.html,.ru/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оборонному заказу 联邦国防定单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техническому и экспортному контролю 联邦技术出口监督局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联邦特种建设局 http://www.spetsstroy.ru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юсти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http://www.minjust.ru俄罗斯联邦司法部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исполнения наказаний 联邦惩罚执行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регистрационная служба 联邦注册登记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судебных приставов 联邦法警局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фельдъегерская служб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特种通信局 Служба внешней развед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https://www.360docs.net/doc/027554827.html,.ru/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http://www.fsb.ru/ https://www.360docs.net/doc/027554827.html,.ru/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контролю за оборотом наркотиков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https://www.360docs.net/doc/027554827.html,.ru ; 俄罗斯联邦禁毒局(控制毒品流通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охра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俄罗斯联邦保卫局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специальных программ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俄罗斯联邦总统专项计划总局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елами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局http://www.udprf.ru/ II.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руководство которым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службы и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агентства,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этим федеральным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м 俄罗斯联邦政府领导的联邦部门及其下属机构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и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俄罗斯联邦卫生和社会发展部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надзору в сфере защиты прав потребителей и благополучия человека 联邦消费者权益和人权保障监督局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по надзору в сфере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и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联邦卫生和社会发展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概论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 答: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主要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有可燃性。(P1 ) 2.石油的基本性质(主要化学成分、常温常压下状态、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自然点、溶解性、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成分、比重) 答:主要以气体形式存在的石油叫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 4.天然气水合物 答:甲烷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可形成一种冰样的水合物,称为天然气水合物,亦称可燃冰。 5.液化天然气(LNG) 6.天然气分类(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干气、湿气、酸气、净气) 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 答:通常说的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P5 ) 8.对外依存度 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个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 9.储采比 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10.油气当量 二、问答题 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技术密集的行业。 2. 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P4 3. 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在哪个国家,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什么? 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美国. 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德雷克井 4. 一般认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指的那个油田?产量最高的油田?行业精神代表和人物? 答:一般认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应以1939 年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作为开端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王进喜 5. 中国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哪八大盆地? 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 6. 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九大盆地? 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7. 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能源安全原则、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能源与环保协调原则。 8. 中国可行的能源供应路线是什么?阐述其具体原因。 固体燃料----- 多元化能源---- 可再生能源为主新型能源供应路线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

《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管道延寿推荐做法》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计划来源 本标准根据《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2]50)要求制定,计划号为20120416-T-469,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负责起草,GE Oil & Gas PII Pipeline Solutions 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参与起草。 二、制定本国家标准的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管道业核心标准GB/T 24259-2009《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在2009年的制定和发布,我国管道业标准首次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同步,这必将直接促进管道业其它各相关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众所周知,GB/T 24259-2009《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修改采用ISO 13623:2000《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实际是直接采用ISO/DIS 13623:2008。ISO/DIS 13623:2008是国家标准GB/T 24259-2009制定前获得的最新的ISO 13623版本,与正式发布的版本ISO 13623:2009不存在技术层面的差异,反映了国际管道业最新的技术水平和理念,引导着世界管道技术发展的潮流,也是ISO系列管道标准中的核心标准,ISO以其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管道标准体系,这从ISO 13623:2009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可以清楚看出。 近年来,国内外老龄管道大量增加,很多超过了管道的设计寿命,这些管道可否继续使用,还能使用多少年,是国内外管道运营公司面临的难题。同时,近期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由于设备、管道老化造成的事故频发,给管道设置一个合理的寿命势在必行。此外,对管道延寿进行评估还可以作为新建管线的项目依据,为管道运营公司废弃旧管道、新建新管线提供决策技术支持。通过管道延寿推荐做法标准的制定,将解决老龄管道运营面临的瓶颈问题,极大提升国内管道运营公司的完整性管理水平。因此建议对ISO 12747采标,制定我国管道行业的管道延寿推荐性做法的国家标准。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重要问题整理与解析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 关键词:典型的总统制总统集权制 Conflict between the president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两权之争) (苏联解体后,从一开始的经济改革的选择再到两大机关的矛盾,最后通过武力确立总统制、三权分立) (1)人民代表大会与以总统为首的执行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出现了矛盾分歧,前者主张建立议会制国家,后者主张建立总统制国家,双方都有理由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双方对立的原因:1991年底,俄罗斯独立以后,选择了休克疗法的改革方案,土地私有化,经济市场化(这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但是,这种激进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经济急转直下,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时,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苏维埃对国家权力执行机关进行批判。 (3)两权对立的加深:国家政治体制的争论。 总统一方:废除旧宪法,确立新宪法,建立总统制,取消最高委员会,把最高苏维埃转变为专业性立法的会议。 最高苏维埃:执行权力机关受最高苏维埃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决定提交全民公决(1993年3月29日),决定将有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交由全民公决。之后,总统试图解散人民代表大会,而人民代表大会也决定暂停执行总统命令。叶利钦还决定选举新的俄罗斯议会,在这期间全部以总统执行权力机关指导,切断人民代表大会的水电与对外联系。最后,炮打白宫,以流血方式确立了国家权力体制。 The features of Totalitarian Presidential system (集权主义总统制的特征) (1)总统决定俄罗斯的内外政策,而议会没有什么话语权。 (2)人事权掌握在总统手里。这样通过议会选举产生的少数党有可能进入政府,而多数党可能不能进入。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杜马通过,其他政府成员无需议会同意,由总统决定即可。政府要员的提名任命完全由总统说了算。俄联邦政府几乎成了总统的一个普通办事机构。 (3)总统拥有强有力的否决权,议会的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议会杜马通过的法案必须以总统签字后才能生效。 (4)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很难监督政府。 (5)议会很难罢免总统。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可以提前行使总统职权,让总理代行总统职权。这实际上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健康状况”界定不明。总统犯叛国罪等重罪,会议可以罢免,但程序非常复杂。 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虽然各派力量颇有微词,但修宪程序复杂,至今未曾修改过。

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特征(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最新版)

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特征(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当前,我国化学工业正向着多样化、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 1.化工产品和生产方法的多样化 化工生产所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种类繁多,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性、具腐蚀的化学危险品。而化工生产中一种主要产品可以联产或副产几种其它产品,同时,又需要多种原料和中间体来配套。同一种产品往往可以使用不同的原料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得。如苯的主要来源有四个:炼厂副产、石脑油铂重整、裂解制乙烯时的副产以及甲苯经脱烷基制取苯。而用同一种原料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如从化工基本原料乙烯开始,可以生产出多种化工产品。 2.生产规模的大型化 解放以前,我国的化学工业十分落后,以化肥为例,只有大连、南京两家工厂,合成氨年产量不过万吨左右,其它如酸碱、油脂,染

石油工业概论重点复习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它主要是以气相、液相和固相烃类为主的,并且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石油基本性质: ①主要化学成分:C和H,其中C占84%~87%,H占11%~14%。烃类化合物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②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③密度:比水轻,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 ④颜色浅的原油一般密度小,粘度低,油中含轻烃成分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少,密度小。 ⑤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质多的原油粘度较大。 ⑥凝固点:原油含蜡越多,凝点越高。 ⑦闪点、燃点、自然点:原油和成品油越轻,其闪点和燃点月底,而自燃点却越高。 ⑧溶解性: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醇等)。 ⑨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 2-C 5 烷烃成分 及非烃气体。气密度一般在0.5-0.7之间,比空气轻。 4.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冰状的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经净化处理后,通过低温冷却而成的液态产物,气体积为原气态体积1/600。 6.天然气分类: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等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量占本国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表现一个国家原油消费数量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常用来描述原油安全的程度。

单一制联邦俄罗斯国家结构的法理悖论

单一制联邦:俄罗斯国家结构的法理悖论 温恒国 2011-03-17 21:02:59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3期 【内容提要】俄罗斯联邦成立之后,在国家结构上存在着邦联化的倾向。为了克服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被破坏的行政权的垂直层级隶属,进行联邦集权化改造。这一集权化的过程,让俄罗斯具有了大量的单一制特点,并且,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俄罗斯刚刚建立起来的法治基础。 【关键词】俄罗斯联邦制单一制法治 【作者简介】温恒国,1973年生,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哈尔滨150080) 联邦制曾被认为是大国最适宜的结构方式。目前在全世界国土面积前10位的国家中,联邦制国家有8个,而单一制国家只有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但每个国家面临的任务都是相似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活跃地方发展,哪一项任务都无法放弃。时至今日,联邦制国家与单一制国家区别的日益相对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中国、法国等传统的单一制国家在地方分权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让人们不仅联想到联邦制国家的某种先天优势。但是,俄罗斯的联邦制实践,或许可以告诉我们,在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联邦制所带来的麻烦一点都不比单一制少。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这个曾经的联邦中的联邦延续了它在国家结构上的传统,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有关联邦制的政策就一直在摇摆,争议也从未停止。甚至像俄罗斯究竟是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这样的问题,都无法达成共识。在有关俄罗斯联邦制问题的论述中,“悖论”这个词开始被普遍而频繁地使用。在几乎

所有的联邦制国家都在强化联邦中央权威的背景下,俄罗斯的联邦制之所以还能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是因为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它在加强集权的过程中,逾越了联邦制最基本的一条准则:联邦制国家的统一,不得依靠组织控制,而只能通过经济、法律等其他手段实现。 一早期的邦联化倾向 从联邦建立的基础来看,联邦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宪法型,即联邦基于宪法而成立,代表是美国;另一种是条约型,即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结成联邦,瑞士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现代国家来说这种区别意义不大,因为在宪法型联邦制国家中,历史上往往都签订过条约。即使美国,也在制定宪法之前,存在着北美13个州之间的联盟条约,即所谓的“邦联条款”。而条约型联邦国家现在也无一例外都有宪法,于是条约就为宪法所吸收。但单独的定约过程,对于联邦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联邦的本意就是协约。 俄罗斯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属于条约-宪法型联邦,即“也同样通过宪法建立联邦,但在制定宪法之前存在一个签署专门文件——条约(协约)的过程”[1]。因此它与条约型联邦基本是一样的,但麻烦的是,俄罗斯联邦的条约内容与宪法规定并不一致,而且,签约过程不仅发生在制定宪法之前,也存在于宪法制定之后。这种联邦起源的双重性给俄罗斯联邦制建设带来了最大的法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主权争议和不均衡性问题。 (一)主权争议 俄罗斯联邦成员即联邦主体的主权要求在苏联解体时就已经出现。当时,俄罗斯面对苏联主张自己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当俄罗斯自己的联邦主体也基于同样的理由提出主权要求时,俄罗斯联邦中央不便马上予以反驳。而在俄罗斯成立

石油工业概论重点复习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石油: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它主要是以气相、液相和固相烃类为主的,并且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石油基本性质:①主要化学成分:C和H,其中C占84%~87%,H占11%~14%。烃类化合物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②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③密度:比水轻,相对密度一般在~之间。④颜色浅的原油一般密度小,粘度低,油中含轻烃成分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少,密度小。⑤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质多的原油粘度较大。⑥凝固点:原油含蜡越多,凝点越高。⑦闪点、燃点、自然点:原油和成品油越轻,其闪点和燃点月底,而自燃点却越高。⑧溶解性: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醇等)。⑨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气密度一般在之间,比空气轻。 4.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冰状的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经净化处理后,通过低温冷却而成的液态产物,气体积为原气态体积1/600。 6.天然气分类: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等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量占本国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表现一个国家原油消费数量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常用来描述原油安全的程度。 | 9.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二问答题 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石油是深藏地下的流体矿藏,这就决定了油气勘探、生产过程必然是一个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的过程。油气勘探风险大,周期长,油田形成时间长,生产过程中投入资金大;在整个石油工农业涉及200多种专业学科。综上所述石油工业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和技术密集。 2.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石油勘探→钻井与完井→开发与开采上游

SYT6276-201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276-2010 石油天然气工业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旨在使组织能够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并持续改进其绩效。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各类型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组织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其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以及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因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0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健康损害(见3.20)、伤害、环境污染、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见3.19)。 3.2 审核员 auditor 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3.3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4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总体绩效(见3.26),根据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见3.17),组织不断强化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见3.15)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3.5 纠正corrective

初一地理《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教案

初一地理《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教 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工业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会简要分析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知道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工业的特点,提高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知道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工业的特点。 难点:俄罗斯各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说明一个国家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中国历来以地大物博著称于世,但事实上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远远超过中国,其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的国家。 初一地理《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教案 (二)新课教学 1.自然资源丰富 教师呈现俄罗斯的森林、水能等资源的图片,给学生介绍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教师出示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 问题: ①找出下列矿产地: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②说出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2.俄罗斯工业区: 问题: ①找出四大工业区,说出名称,在地图上指出位置。 ②说出主要的工业部门。 ③思考这些工业区和工业部门与矿产资源分布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回答,并归纳总结,填写下列表格,对比学习: 工业业区都是分布在靠近矿产资源的地区,工业部门的分布与周围的矿产资源关系密切。比如乌拉尔工业区周边分布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铁、铝土、铜等,当地发展的工业部门就主要包括石油、钢铁、机械等。 3.俄罗斯工业特点: 展示材料:“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玩具、体育用品、皮革制品,床上用品、服装、鞋类和家具等。中国的商品在俄罗斯市场很受青睐。” 初一地理《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教案

化学工业概述

化工概述 (chemical industry)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艺(chemical techno-logy)都简称为化工。化学工业包括石油化工(petrochemicals),农业化工(agrochemicals),化学医药(pharmaceuticals),高分子(polymers),涂料(paints),油脂(oleochemicals)等。它们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涵义,却又关系密切,相互渗透,具有连续性,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容。人类早期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对天然物质的直接利用。渐渐地这些物质的固有性能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各种加工技术,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天然物质转变为具有多种性能的新物质,并且逐步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上付诸实现。广义地说,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的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早期生产化学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即化学工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些生产部门,如冶金、炼油、造纸、制革等,已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从化学工业中划分出来。当大规模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工蓬勃发展之后,以化学、物理学、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工程技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共同规律,解决生产规模放大和大型化中出现的诸多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化学工程诞生并得到迅速地发展,从而将化学工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经验的或半经验的状态进入到理论和预测的新阶段。 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断地与大自然作斗争,逐步地加深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而掌握了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本领。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人类越发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并且为自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 古代人们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对天然物质的直接利用,或从中提取所需要的东西。由于这些物质的固有性能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便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全版.doc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欠平衡压力钻井 答:欠平衡钻井又叫负压钻井,是指在钻井时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底的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且循环到地面上的钻井技术。 2、酸化 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 3、矿场油气集输 答: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他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 4、油气藏 答: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所谓工业性油气藏:是指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一般用单井日产油量来衡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油气藏的驱油能量和开采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答:油藏中的流体(油、气和水)也只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才能流动。油藏的驱动力是指驱动流体并使其运动的任何力。所谓驱动方式是指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油藏中的驱油能量一般有:(1)

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2)溶解于原油中天然气的膨胀能;(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4)气顶气的膨胀能;(5)重力势能。 2、简述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1)抽油机的组成:油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 (2)抽油机工作原理: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传给曲柄轴,带曲柄轴作低速旋转;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带动游梁上下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柱作往复运动。 3、简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以及防止措施。 答:形成条件:(1)气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存在游离水;(2)有足够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温度;(3)有一定的扰动。 4、石油危机对石油工业的影响。 答: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减少石油供应和提高油价的双重产物对于石油工业是一个大的转折点,沉重的大忌了当时过于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石油产销的控制。 第二次石油危机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衰退,过高的油价使石油的需求量下降,各个国家逐步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工业开始在非欧佩克产油国大力发展。 总体来说第三次石油危机中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第三次石油危机势削弱了那些大力依赖石油发展经济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这几次石油危机的共同特征:都对处于上升循环末期、即将盛极而衰的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回顾过去发生过的石油危机,也曾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 石油危机促使西方改变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还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开发。由于各国积极开发油源,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在1982年

石油天然气工业 海洋结构附加信息和指南

附加信息和指南 A.1 分项系数的校准 分项系数的推导是基于一系列设计条件进行的。可靠度会根据设计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对各个独立参数进行优化,最大程度减少不同条件下与目标可靠度的偏差。可以对独立地理位置和结构形式进行校准,或者对预期不同地理位置和结构形式进行校核。 需要对每个极限状态和L1、L2和L3各个风险等级单独校准。 分项系数的校准需指出整个结构中特殊部件的重要性,作用效应的权重组合和阻力模型。宜适当考虑基本变量的不同发生率和统计不确定性。 A.2 可靠度 A.2.1 总则 在本文件中,“可靠度”一词主要用于“结构可靠度”,也涉及人员的整体安全、环境风险和经济风险。 当可靠度度评估基于实际经验时,它们被称为“定量分析”,这意味着结果可以用来解释真正的失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不确定性(包括知识的缺失)是最小的,不会对计算或假定的可靠度水平产生实质性影响。当建模的不确定性和假设对结果有重大影响,可靠度分析被认定是定性的,意味着失效概率不一定会是真实的。最好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但有时不可能使用定量分析。 “定性”结构可靠度分析通常用于制定ULS 和FLS 标准,而“定量”风险评估在ALS 标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可靠度水平与原因、设计条件、使用的分析方法和不确定性密切相关。在设置目标可靠度水平时应根据结构、基础、地震和冰情况区分考虑。 在可能的范围内,所选择的可靠度目标应与既定现实情况保持一致,以便维持可接受的风险值。制定目标时应考虑生命安全、环境后果和经济后果。如果需要,还应考虑在设计寿命期或分析阶段参数变化对可靠度的影响。 本条款中概述的原则可用于: ——分项系数推导; ——证明通过特定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足够的安全性; ——证明通过运输、逃生、疏散、救援和海冰管理等操作程序可以获得足够安全保障。 A.2.2 可靠度和失效概率 安全可以表示为 ——指定参考期内的失效概率 ——可靠度,即在参考期内不发生失效的概率 可靠度和失效概率通常以年为单位表示,这意味着参考期为一年。这两种度量方式可以等效使用,这两个术语可经常互换。 可靠度R 和失效概率f p 之间的关系由式〔A.1〕给出: R =1?P f ………………………………………………(A.1) 有时把结构可靠度度量作为储备强度比,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除以100年极限作用的比例。同时可

什么是联邦制

联邦制1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准。 在当今世界近200个国家中,虽然只有20多个联邦制国家,可是,它们的人口总数在22亿以上,而且占了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土地。其中,领土最小的是拉美的圣基茨――尼维斯联邦,267平方公里,最大的是横跨欧亚的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公里。据笔者最近的核查,面积在200多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中, 绝大多数是联邦国家。而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中,除了中国以外,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苏丹无不实行联邦制。亚洲第二大国家——我们的邻邦印度,也是联邦国家。 这样多的大国选择了联邦制,其中是否有某种不可抗拒的规律值得我们研究呢?100多年前,当孙中山等前人致力于推翻帝制、创立共和时,曾率先提出了建立联邦共和国的主张。今天,当许多有血性的中国人渴望完成前贤未竟的自由大业时,联邦主义的呼声再度浮出了水面,这似乎并非偶然。那是一种与我们的传统迥然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一种我们不熟悉的建构政治社会的方式。无论是赞成还是拒绝,都必将是一个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命运的抉择。所以,不能不深思熟虑,慎之又慎。 选择联邦制是否会导致国家分裂?联邦制对于未来中国的自由、和平、稳定、安全与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有条件推行联邦制吗?在联邦制与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单一制之间,是否有某种中间道路可走?事实上存在的尖锐的民族矛盾、一些边疆地区人士的分离主义要求,应如何对待?有的人漠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甚至扬言“独立一块活一块”,对此我们应持什么态度?也有人说,“国家大小并不重要,只要人民幸福就行”,他们的话包含多少真理呢?联邦制可以为国家的统一与人民的自由提供最佳可能性吗? 这些问题已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思考它们不仅是我们的自由,也是我们不可挥却的责任。眼下并不是没到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而是思考得还远远不够。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推进思考与讨论。 1https://www.360docs.net/doc/027554827.html,/wenda/thread?sort=wsmopts&tid=59375343122541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