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zer 3库尔特颗粒计数及粒度分析仪说明书
MS3颗粒计数器操作规程

MS3颗粒计数器操作规程1 制样采用勺取法:用小勺多点取样,勺取时应将进入小勺中的样品全部留用,不得抖出一部分,保留一部分。
可根据需要加入分散剂并进行外置超声,确保样品能充分分散。
禁止由于制样方式不当而导致的加入样品与实际产品不完全一致。
2 分析样品2.1运行前参数设置2.1.1改变标准操作方法(SOM).点击Change在Status Panel 的SOM子菜单中,或在主菜单条中点击Settings,点击Change SOM.,选择总颗粒数,运行次数。
2.1.2点击Measuring Noise Level.,仪器通过测量噪声水平来获得最低的合适的门槛。
2.1.3点击Current &Gain,点击Auto Set,调节电流和增益。
2.1.4转换脉冲到粒径的设定,点击Settings,点击Convert Pulses to Size Settings。
设定选择∙Size Bins.数据通道数可在4到300之间选择,通道数越多解析度越高。
∙Bin Spacing.当X轴单位是对数时选择对数,当X轴单位是线性时选择线性,当X 轴单位是直径时选择直径,当X轴单位是体积时选择体积。
∙From-To 输入向要分析的范围,范围可以从门槛到小孔直径。
注:尺寸分布在小孔直径的2%到60%范围内是确保线性的。
∙Multisizer Ⅱ Edit.这个功能和Multisizer Ⅱe是类似的,它是用来修正非垂直通过小孔管的微粒导致的误差。
只在窄粒径分布时选用。
2.2运行背景背景就是一个没有样品的电解液的分析;也可以称之为“空白分析”。
建议对于一天内的每一批的样品用同样的电解液运行背景。
4.3.2.1.选择与分析样品时同样的设置和参数。
4.3.2.2.在分析部分中放上有清洁电解液的氧品杯。
4.3.2.3在状态面板中点击Start。
2.3运行样品2.3.1.将有样品的样品杯放置在分析部分中,调节泵的转数为25-35之间,加入适量分析样品,状态面板中点击Preview,浓度控制在5%-10%左右,待浓度显示条上出现OK,点击Start,开始分析。
粒度测定仪器使用说明书

粒度测定仪器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粒度测定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料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的设备。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粒度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用户正确、有效地操作和维护该设备。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粒度测定仪器前,确保已经熟悉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确保设备通电前电源线连接正常、无损坏。
避免使用受潮、受损或不符合标准的电源线。
3. 注意防滑。
操作人员应保持干燥的手部,以防止在操作中出现滑脱或其他意外伤害。
4. 使用设备时,禁止携带杂质进入测量空间。
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5. 在测量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设备设置或触摸内部部件。
如需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请联系专业技术人员。
6. 使用设备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源线。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器线路和电源连接。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粒度测定仪器放置在平稳、干燥的操作台上。
b) 检查仪器内部是否干净,如有异物应清除干净。
c) 将待测样品准备好,并确保样品完全干燥。
d) 将合适的分析网筛安装到仪器上。
2. 启动设备a) 确保设备已连接到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b) 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调整和设置测量参数。
c) 按下启动按钮,设备开始工作。
3. 进行测量a) 将待测样品放入仪器中,并根据需要调整仪器的测量时间。
b) 等待测量完成后,仪器会自动停止运行。
c) 打开仪器,取出测量完成的样品。
四、设备维护1. 每次使用后,将仪器内部清洁干净,特别是测量腔和筛网部分。
请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和溶剂。
2. 定期检查仪器电器线路和电源连接是否正常,如发现损坏或异常情况应及时修理。
3. 切勿随意拆卸或更换仪器内部零部件,如有需要,请联系售后服务中心。
4. 存放设备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避免阳光直射。
五、常见问题与解答Q: 为什么测量结果出现误差?A: 可能是样品质量或仪器设置参数不准确导致的。
请检查样品是否完全干燥,并重新设置仪器参数进行测量。
粒度仪使用方法

粒度仪使用方法一、概述粒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物料颗粒大小分布的仪器。
它通过将样品放入仪器中,并利用粒子在流体中的运动特性,测量和分析颗粒的直径大小。
本文将介绍粒度仪的使用方法,包括样品准备、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二、样品准备在使用粒度仪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应根据测试目的和测试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样品包括颗粒物、粉末、液体悬浮物等。
样品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例如筛分、干燥等。
样品准备完成后,将其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以防止外界杂质的干扰。
三、仪器操作1. 打开仪器电源,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 调整仪器参数。
根据样品特性和测试要求,设置仪器的相关参数,例如流体介质、搅拌速度等。
3. 校准仪器。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将样品放入仪器中。
打开仪器的样品槽,将预处理好的样品倒入槽中,注意避免样品溢出。
5. 启动测量程序。
根据仪器的操作界面指引,选择合适的测量程序,并启动测量过程。
6. 观察测量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通过仪器的显示屏或计算机界面实时观察到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7. 完成测量。
待测量过程结束后,关闭仪器,并将样品取出。
四、数据分析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统计分析。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颗粒的平均直径、颗粒分布的偏度和峰度等统计参数。
2. 绘制粒度分布曲线。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颗粒大小与颗粒数量的关系曲线,以直观地展示颗粒的粒度分布情况。
3. 比较分析。
将不同样品或不同批次的样品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样品之间的差异或变化趋势。
4. 结果解释。
根据测量结果和数据分析,对样品的粒度特征进行解释和评价,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五、注意事项1. 样品的选择应符合实际测试要求,避免错误或无意义的测量。
2. 在操作仪器时,要遵循操作手册中的要求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粒度与粒度分布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粒度与粒度分布测定标准操作规程粒度系指颗粒的粗细程度及粗细的分布,用于测定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粒子大小或粒度分布。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Ⅸ E“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项下列有三种不同的测定方法,第一法(显微镜法)、第二法(筛分法)和第三法(光散射法),其中第一、第二法用于测定药物制剂的粒子大小或限度,第三法用于测定原料药或药物制剂的粒度分布。
第一法显微镜法1 简述1.1 本法中的粒度,系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长度表示。
1.2 本法适用于混悬型眼用制剂、混悬型软膏剂、混悬型凝胶剂等制剂以及品种项下规定的粒度检查。
2 仪器与用具2.1 显微镜。
2.2 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直尺式)。
2.3 盖、载波片。
2.4 计数器3 操作方法3.1 目镜测微尺的标定用以确定使用同一显微镜及特定倍数的物镜、目镜和镜筒长度时,目镜测微尺上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标定时,将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对光调焦,并移动测微尺使物象于视野中央,取下目镜,旋下接目镜的目镜盖,将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筒中部的光栏上(正面向上),旋上目镜盖后返置镜筒上,此时在视野中可同时观察到镜台测微尺的像及目镜测微尺的分度小格,移动镜台测微尺和旋转目镜,使两种量尺的刻度平行,并使左边的“0”刻度重合;然后再寻找第二条刻度,记录两条刻度的读数,并根据比值计算出目镜测微尺每小格在该物镜条件下所相当的长度(µm)。
由于镜台测微尺每格相当于10µm,故目镜测微尺每一小格的长度为:10×相重合区间镜台测微尺的格数÷相重合区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例如:镜台测微尺15格和目镜测微尺34格完全重合,则目镜测微尺在该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下,每小格的长度即为4.4µm(10×15÷34=4.4)。
当测定时要用两种放大倍数(即该目镜与不同物镜组合)时,应分别标定。
3.2 测定法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用力摇匀,黏度较大这可按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加适量甘油溶液(1→2)稀释,使颗粒分散均匀,照高剂型或品种项下的规定,量取供试品,置载玻片上,盖以盖玻片(注意防止气泡混入),轻压使颗粒分布均匀;半固体可直接涂在载玻片上,立即在50~100倍显微镜下检视盖玻片全部视野,应无凝聚现象,并不得检出超过该剂型或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大颗粒,再在200~500倍的显微镜下检视,并用计数器记录该品种规定的视野内的总粒数及规定大小的粒数,并计算其百分率。
纳米粒度分析仪的使用指南

纳米粒度分析仪的使用指南纳米粒度分析仪使用指南引言纳米科技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纳米粒子的粒度分析对于了解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粒度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纳米颗粒尺寸的仪器,在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纳米粒度分析仪的使用指南,帮助读者了解该仪器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解读,以及仪器调试和维护的相关知识。
一、纳米粒度分析仪的原理纳米粒度分析仪主要通过光学或声学的方式,测量并分析样品中的纳米颗粒尺寸。
光学纳米粒度分析仪利用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性来推测粒子的直径,并结合洛伦兹-玛尔多纳散射理论进行进一步计算得出结果。
声学纳米粒度分析仪则通过声波散射的方式来测量粒子的尺寸。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二、纳米粒度分析仪的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将待测试的纳米颗粒样品适当稀释,并充分摇匀,确保样品中的颗粒均匀分散。
2. 仪器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设置,并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校准: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将样品置于纳米粒度分析仪中,开始测量。
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操作和参数调整。
5. 数据分析:通过软件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和相关统计数据。
6.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样品的纳米颗粒尺寸以及分布情况进行解读和分析,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相应的判断和调整。
三、纳米粒度分析仪数据解读纳米粒度分析仪测量得到的数据通常包括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图、样品稳定性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样品中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情况,进而判断样品的质量和性能。
1. 平均粒径:反映样品中颗粒尺寸的平均水平。
较小的平均粒径通常意味着样品中的颗粒越细小,而较大的平均粒径则意味着样品中的颗粒越粗大。
2. 粒径分布图:将样品中的粒径大小进行统计和分布显示,常见的有累积粒径分布图和数频率粒径分布图。
粒度分析仪操作指南说明书

粒度分析仪操作指南说明书一、概述粒度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料粒度分布的仪器设备,通过对物料进行颗粒大小的测量和分析,帮助用户了解物料的粒度分布情况。
本操作指南旨在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粒度分析仪的指导,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二、仪器准备1. 检查设备:确保粒度分析仪设备完好无损,各部件正常运转。
2. 校准仪器: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准备物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料,并将其准备好以供测试使用。
三、操作步骤1. 打开仪器:按照仪器的启动流程,将粒度分析仪打开,并等待其初始化。
2. 准备样品:将待测物料放入样品容器中,并确保样品容器干净,无杂质。
3. 安装样品容器:将样品容器放置在仪器的测试位置,并确保样品容器与仪器的接触良好。
4. 设置测试参数:根据测试的需求,设置仪器的测试参数,如测试时间、震荡幅度等。
5. 开始测试: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启动测试程序,让仪器开始进行粒度分析。
6. 等待测试完成:在测试过程中,耐心等待仪器完成测试,并确保不要干扰仪器的运行状态。
7. 结果分析:测试完成后,根据仪器提供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物料的粒度分布情况。
8. 数据记录: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使用。
9. 清洁维护:测试结束后,将样品容器清理干净,并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仪器的长期可靠使用。
四、注意事项1.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形态符合测试要求,避免样品中出现杂质或颗粒结团现象。
2. 参数设置: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和测试要求,合理设置测试参数,以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3. 仪器维护:定期对粒度分析仪进行维护,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转状态。
4. 安全操作:在操作仪器时,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故障排除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仪器的电源供应是否正常,排除电源问题。
2. 测试结果异常:检查样品准备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3. 仪器异常响声:检查仪器的零件是否松动或磨损,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粒度分析仪使用指南

粒度分析仪使用指南一、简介粒度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颗粒的尺寸和形状的仪器。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工、制药、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指南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操作粒度分析仪,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二、仪器准备1.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并接通电源。
2. 检查仪器内部的配件和部件是否齐全,并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
三、样品准备1. 将待测样品进行充分混合,确保样品的均匀性。
2. 取适量样品放入测试容器中,注意不要溢出或过量。
四、操作步骤1. 启动仪器并根据具体仪器型号选择相应的测试程序。
2. 将测试容器放入仪器中,并调整参数设置,如时间、速度等。
3. 点击开始测试按钮,仪器开始进行测试过程。
4. 等待测试过程完成,仪器会自动停止并显示测试结果。
5. 将测试容器取出,清洁干净并准备下一次测试。
五、注意事项1. 操作前请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避免样品污染和交叉污染,每次测试后及时清洁测试容器。
4. 注意个人安全,避免与仪器产生直接接触。
六、维护保养1.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清洁仪器表面和附件,并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
2. 及时更换磨损的配件和部件,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3. 注意仪器的存放和使用环境,避免受潮、高温等影响。
七、故障排除1. 如果发现仪器存在异常或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进行维修。
2. 请勿自行拆解或修理仪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坏。
八、总结通过本指南,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操作粒度分析仪。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长期使用。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
祝您工作顺利!。
库尔特颗粒分析仪操作程序

库尔特颗粒分析仪操作规程在正式操作之前,请确认仪器的各个管道、容器组件、计算机、打印机连接良好,并按MS3、计算机和打印机的顺序将电源打开。
操作步骤:1、连接MS3主机选中检查框Connect to Multisizer3,点击OK来运行控制序。
一旦连接完成,一系列的状态信息表明了分析模块的初始化过程,初始化完成之后,状态信息会变成Ready。
2、装入小孔管3、设置小孔管在此之前,请确认下列条件已具备:(1)电解液瓶足够满(2)废液瓶是空的在主菜单中点击Run→Change Aperture Wizard,向导会带领你完成全过程:A、在样品台上放置一杯清洁的电解液,然后用同一种电解液充满电解液瓶B、将样品台升上合适的高度,关上样品间的门C、选择适合要分析的样品的小孔管:D、Fill system充满系统→Metering pump调节测量泵E、Set current and gain,自动设定电流与增益F、Measure noise level,测量噪声电平4、准备校验品在烧杯中加入数滴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的校验品,点击Preview,在浓度显示条上,确认浓度显示为OK;尝试将浓度控制在5%-10%。
假如浓度太高,会导致不正确的校验;假如浓度太低,检验会花去更长的时间。
假如必要的话,调节浓度。
完成以后,点击Cancel5、运行校验品以获得准确的Kd值:点击Calibrate(第一次校验小孔管),输入标准样品的数值,然后点击Start,Kd值会自动计算出来。
Verify(重复使用小孔管),对校对出来的Kd值进行验证。
6、样品分析在进行分析之前,仪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整个系统已由电解液充满。
(2)安装了正确的小孔管。
(3)一个放满清洁电解液的样品杯已放置在样品台上。
(4)小孔浸没在反应杯的电解液中。
(5)电解液瓶足够满(足够升起液面传感器)。
(6)废液瓶是空的(足够容纳液面传感器)。
(7)Multisizer3和计算机都已经打开并已运行应用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或微粒计数。
通过使用最新的数字脉冲测量技术,一个完整的分析结果(可能含有数以万计的微粒脉
冲)可以保存在内存或磁盘上,以供重新调用和再分析。这种技术第一次实现了:通过改变所
感兴趣的粒径范围而实时的成百倍的增加分析结果的解析度,而不用再度分析样品。通过软件
中的“脉冲到粒径的转换设置”功能,样品只要通过小孔一次,从最低解析度到最高解析度的
Pentium II 或类似的处理器)都可以获取数据,进行显示或重新分析。
Multisizer3 使用特有的不含水银的测量系统,以稳定的速度抽吸悬浮液通过小孔,并精确
的测量所抽吸的液体的体积,准确的计算出微粒的浓度。另一方面,假如液体的体积测量不重
要或不是关键的,仪器提供了连续流动测量的方式,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分析的参数,例如进样
假定微粒的表面积可以从完美球体的表面积获得,这个完美球体的 ESD 与微粒的体积的 ESD 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微粒的表面积。
在关于使用电敏感带的方法获得微粒粒径分布的国际标准中,对于使用库尔特原理进行微 粒粒径分布的测量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指导。
1.2
关于 Multisizer3 库尔特计数仪
电阻的变化产生了微小但成比例的电压变化,通过放大器,电压波动转变成足够的电压 脉冲以便能精确测量。库尔特原理认为脉冲的幅度是与产生脉冲的微粒的体积是直接成比例 的。通过在电压单位上衡量这些脉冲的高度,就能获得和显示粒度分布图。并且,如果利用定 量仪器通过小孔抽取已知量的悬浮液,那么脉冲数的统计就反映了此悬浮液中每单位体积微粒 的浓度。
通过特有的算法,我们可以对结果的数目数据和粒径分布进行校正,以抵消样品在通过 小孔的时候偶尔发生的多个微粒同时通过的情况(重合)。有一个显示条提供了实时的样品悬 浮液的浓度情况。Multisizer3 的软件提供了一个脉冲监视器的窗口,作为小孔的电性能的显
2
示。窗口的时基可以调节成为脉冲浓度或独立脉冲形状。通过最小化线宽的影响和扩大小孔敏 感带,电脉冲的编辑功能可以将相当窄的粒径分布进一步分解。
图 1.2.1
Multisizer3 系统
因为用于 Multisizer3 的前置放大器是由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特别设计的,所以不存在电压 上升的现象。用一个灵敏的示波器接在小孔电极上根本无法测得脉冲。作为代替,前置放大器 给不能通过小孔的电流提供了一个瞬间的通道。这两个电流的和,正好与没有微粒通过小孔时 的电流相等。因此流经小孔电极电路的电流总是保持恒定。
分布的表现有所提高。而提高特别感兴趣的部分的通道数会对于结果的细节部分有所增强。对
于微粒的粒径,更多的通道数提供了更多的细节。Multisizer3 先进的数字电子技术使得实时的
改变分析的通道数成为可能。而不会失去任何其它解析度所要的数据信息。
做样的结果也可以以完全处理的形式(精简格式)保存在磁盘空间上。虽然这样做会失 去原始的脉冲数据而不能以不同的解析度重新分析,但是利用软件的“缩放”功能,处理的结 果仍然可以放大,或者选择感兴趣的部分。
第一节
介绍
1.1 库尔特原理
在 1940 晚期,华来史.库尔特发明了一种技术,用于近似的记数和测量均匀分布在电解液 中的微粒,并获得了专利。最初的时候,利用该项技术的仪器仅用于血细胞的分析,但是随着 时间的流逝,该类仪器在工业界亦成为极其重要的工具。库尔特原理,亦称之为电敏感带 (ESZ)方法,是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参考,这种分析法,即基于库尔特原理的分析仪器经 常作为参考,来评估其它微粒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
报告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自主选择将分析结果和样品信息合并,产生系统报告格式,报告 格式可以单独的命名,以方便归档和调用。数字和数据的格式支持国际标准 ISO9276-1 所规定 的形式和惯例。
Multisizer3 的系统,如图 1.2.1 所示,包含了集成的液体操控和脉冲处理单元(分析模 块),和有 XVGA 监视器的个人计算机(键盘、鼠标和喷墨打印机也是系统的部分,但图中 没有显示)
在 ESZ 方法中,悬浮液通过一个小圆柱形的开口(即小孔)小孔两边有分离的电极,之 间有电流流过。虽然电流的幅度较小,(通常是 1mA),但分离电极的限制而产生的阻抗在小 孔内形成可观的电流密度,每一个微粒通过小孔(敏感带)时,排开了相当于自身体积的导电 液,即刻增加了小孔的电阻。
图 1.1.1Multisizer3 利用的库尔特原理的概略示意图
可以将数据以数目、体积、质量和表面积分布的形式图示。或者是粒径对含量的表格。 所有的显示格式可以分为微分形式和累计形式。统计和趋势分析中包含了数据精简功能。通过 磁盘文件或视窗剪贴板,可以将数据输出到文本或电子表格程序中,亦可从此类程序中输入。 通过任何与视窗平台兼容的打印机都可以打印或绘制出结果的报告。
1
在工业应用的历史上,通常以线性表格的形式来报告微粒的粒径,因此微粒的体积要转化 成等体积的球体直径(ESD),在这种情况下,微粒粒径就是等体积球体的直径。)更加习惯于使用实际的体积单位,在这些应 用当中,微粒粒径通常使用菲升或立方微米来表示(fL, µL3).
测量都有可能进行。
脉冲的高度值都被独立的保存起来,这意味着没有必要预先决定样品分析的解析度(或者
叫做“通道”或“分级”)。解析度的选择仅仅取决于分析者的判断力,在分析之前或分析之
后,甚至在分析过程当中,都可以进行解析度的选择。对于一个小孔的全部或部分可测范围,
通道数可以从 4 个到 300 个。数目较少的通道数由于结果的统计上的分散度比较小,所以粒径
Beckman Coulter Multisizer3(DPP),同时提供了范围在 0.4um 到 2000um 之间的微粒的
粒径和计数。是一台灵活的,多通道的分析仪。它应用了库尔特原理(即库尔特电阻法)和最
新发展的数字脉冲技术数据可以用特有的 DPP 电路进行处理。使用任何的装有版本为 95、
98、2000 或 NT4.0 的视窗操作系统和 Beckman Coulter Multisizer3 的操作软件的计算机(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