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标准)

合集下载

挂面的执行标准

挂面的执行标准

挂面的执行标准
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其执行标准如下:
1. 原材料:采用优质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制面配方、和面、挂面、晾干等工序。

2. 尺寸规格:常见的规格有宽1-1.2毫米、长15-25厘米。

3. 色泽:挂面的色泽自然、纯净,无杂质,无色差。

4. 味道:挂面应具有小麦的清香味、柔韧劲道的口感。

5. 包装要求:采用无毒、无污染的塑料袋或纸袋包装,包装密封完好,表面干净无油污。

6. 贮存要求:挂面要存放在通风、干燥、清洁、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光、防潮、防鼠蛀。

7. 熟制方法:将挂面放入开水中煮熟,加盐或其他调料调味即可食用。

注意:不合格品种应按《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杂粮挂面执行标准

杂粮挂面执行标准

杂粮挂面是以杂粮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淀粉、食盐、油等辅料,经过搅拌、揉捏、挂面、烘烤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食品。

二、材料
(1)主料:杂粮粉,淀粉,食盐,油。

(2)辅料:酵母,糖,香料等。

三、工艺
(1)搅拌:将杂粮粉、淀粉、食盐、油等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酵母、糖、香料等辅料,搅拌均匀,形成面团。

(2)揉捏:将面团揉捏均匀,使其变得柔软,并形成光滑的表面。

(3)挂面:将面团放入挂面机中,按照规定的厚度挂面,使其成为一定的形状。

(4)烘烤:将挂好的面条放入烤箱中,烘烤至表面金黄,即可出炉。

四、检验
(1)外观检验:检查杂粮挂面的外观,表面应光滑,色泽金黄,无破损。

(2)口感检验:检查杂粮挂面的口感,口感应软硬适中,无异味。

(3)安全检验:检查杂粮挂面的安全性,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杂粮挂面应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潮湿、变质、腐烂等。

六、储存
杂粮挂面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变质。

五谷杂粮挂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五谷杂粮挂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4 技术要求
1
Q/LBW0007S—2017
4.1 原料和辅料
4.1.1 原料 4.1.1.1 小麦粉:应符合GB 1355的规定。 4.1.1.2 莜麦:应符合GB/T 13359的规定。 4.1.1.3 荞麦:应符合GB/T 10458的规定。 4.1.1.4 豌豆:应符合GB/T 10460的规定。 4.1.2 辅料 4.1.2.1 食盐:应符合 GB 2721 的规定。 4.1.2.2 碳酸钠:应符合 GB 1886.1 的规定。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24个月。
4
6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 GB 13122 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同一班次、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生产的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
7.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6袋,3袋检验,3袋
留样。 7.3 出厂检验 7.3.1 产品出厂前,应由公司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签发检验 合格证(或成品放行单),方可出厂。 7.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水份、酸度及烹调损失为每批必检项目。 7.4 型式检验 7.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b)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 生产主要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变化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4.2 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4.2~4.5全部项目。 7.5 判定规则 7.5.1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7.5.2 检验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 格。
项目
水分,g/100g ≤ 酸度,mL/10g ≤ 熟断条率,g/100g ≤ 烹调损失,g/100g ≤

手工挂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手工挂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手工挂面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手工挂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原料,辅以荞麦粉、胡萝卜、菠菜、番茄、食用盐、植物油,蔬菜经清洗、破碎、打浆,再经配料、和面、压面、开条、搓条、醒面、抻面、晾晒、切面、包装等工序制成的手工挂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355 小麦粉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35028 荞麦粉LS/T 3212 挂面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按配方不同分为全麦手工挂面和荞面手工挂面、胡萝卜手工挂面、西红柿手工挂面、菠菜手工挂面。

3.1 全麦手工挂面:以小麦粉为原料,辅以食用盐、植物油,经配料、和面、压面、开条、搓条、醒面、抻面、晾晒、切面、包装等工序制成。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中国好粮油挂面是国内一种重要的粮食制品,其检测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从挂面的原材料、加工工艺、产品标签及质量要求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好粮油挂面的检测标准。

首先,挂面是由小麦制成的主食之一,其主要原材料是小麦粉。

检测标准需要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安全和合格。

小麦粉的检测项目包括水分、面筋度、粗蛋白、筋力指数、泛酸值等。

水分是判断小麦粉是否潮湿的指标,过高的水分可能导致面粉发霉、变质。

面筋度和粗蛋白是判断面粉蓬松韧性的重要指标,它们直接影响挂面的口感和质地。

筋力指数则表明小麦粉的黏性和延展性,是判断面条弹性好坏的指标。

泛酸值是判断小麦粉质量的重要依据,高泛酸值可能暗示面粉发酸,降低挂面的口感和品质。

其次,挂面的制作过程也需要严格把控。

挂面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制粉、和面、延展和烘干等环节。

制粉需要使用专业的面粉加工设备,确保小麦粉的纯净度和加工效果。

和面过程需要控制水粉比,确保挂面的韧性和口感。

延展过程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挂面的形状和长度一致。

烘干过程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挂面内部受热均匀,保持挂面的良好口感。

此外,产品的标签信息也是检测标准的重要部分。

产品标签上需要包含挂面的品牌、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

同时,产品标签上还需要标明挂面的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等,帮助消费者选择和使用。

最后,挂面的质量检测要求是检测标准的核心部分。

其中,挂面的外观、色泽、气味、滋味等方面是最直观的检测项目,需要确保挂面的色泽鲜艳、光滑、无异味。

另外,挂面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过氧化值、酸挥发物等也是重要的检测项目。

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是判断挂面保存期限和品质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含量可能会导致挂面变质。

过氧化值和酸挥发物则是判断挂面氧化程度和新鲜度的重要依据。

总结而言,中国好粮油挂面的检测标准包括原材料的品质、加工工艺、产品标签和质量要求等多个方面。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一、原料检测1. 挂面原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高品质小麦粉、饮用水和食用盐等,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

2. 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3. 对原料进行检验和验收时,应关注小麦粉的品质、杂质、水分、粗细度、面筋质含量、酸度等指标,以及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和化学成分等。

二、感官指标1. 挂面色泽应呈金黄色或淡黄色,有光泽,无明显色差。

2. 挂面口感应筋道、滑爽、有弹性,无酸味、霉味及其它异味。

3. 挂面形态应规则、整齐,断面有层次感,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三、理化指标1. 水分含量:挂面水分含量应不高于14.5%。

2. 粗细度:挂面粗细度应符合产品品种要求,一般而言,特制一等挂面的粗细度为(695.0~770.0)μm(B型),普通挂面的粗细度为(790.0~825.0)μm(A型)。

3. 酸度:挂面酸度应不高于14.0。

4. 面筋质含量:挂面面筋质含量应不低于22.0%。

5. 熟断条率:煮后面条熟断条率应不大于8.0%。

6. 烹调损失率:烹调损失率应不大于11.0%。

四、卫生指标1.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如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均不得检出。

2. 食品添加剂:挂面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检出过量使用。

3. 污染物限量:挂面中的铅、镉等污染物限量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4. 农药残留量:挂面中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5. 真菌毒素限量:挂面中的黄曲霉毒素B1等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6. 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挂面所使用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7. 食品接触表面:挂面生产过程中食品接触表面应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8. 贮存和运输:挂面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受潮和污染等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同时,应定期检查库房的清洁卫生情况,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

挂面(标准)

挂面(标准)

挂面LS/T3212-199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挂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或添加适量食用盐、食用碱等品质改良剂),经机制加工制成的挂面。

2引用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5517粮食酸度测定方法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3技术要求3.1规格长度180,200,220,240㎜(±8㎜)厚度0.6-1.4㎜宽度0.8-10.0㎜3.2净重偏差≦±2.0%3.3感官要求3.3.1色泽:正常,均匀一致。

3.3.2气味:正常,无酸味、霉味及其它异味。

3.3.3烹调性:3.4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3.5卫生指标3.5.1无杂质、无虫害、无污染。

3.5.2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4试验方法4.1规格4.1.1仪器A直尺(1㎜)B测厚规(0.01㎜)4.1.2步骤从样品中任意抽取挂面10根,用直尺、测厚规分别测量其长度、宽度及厚度,计算算术平均值。

4.2色泽、气味采用感官检验。

4.3水分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4.4酸度按GB5517规定的方法测定4.5净重偏差4.5.1仪器称:最大称重10㎏4.5.2步骤随机抽取样品10包,称量、计算净重偏差P=(C-J)/J×100 (1)式中:P-净重偏差,%C-样品重量,gJ-10包样品标志重量,g4.6不整齐度、自然断条率4.6.1仪器天平:感量0.1g4.6.2步骤抽取样品1.0㎏将有毛刺、疙瘩、并条扭曲和长度不足规定三分之二的挂面检出称重,计算不整齐度。

Q=MQ/G×100 (2)式中:Q-不整齐度,%MQ-不整齐面条重,gG-样品重量,g将上述不整齐度中的长度不足规定长度三分之二的挂面检出称重,计算自然断条率。

Z=MZ/G×100 (3)式中:Z-自然断条率,%MZ-检出的断挂面重,gG-样品重量,g4.7弯曲断条率抽取面条20根,截成180㎜,分别放在标有厘米制度和角度的平板上,用左手固定零位端,右手缓缓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使面条弯曲成弧形,未到规定的弯曲角度折断,即为弯曲折断率.挂面厚度(㎜) 弯曲角度﹥0.9 ≧25°≦0.9 ≧30°U=N/20×100 (4)式中:U-弯曲折断率,%N-弯曲折断的挂面根数4.8熟断条率及烹调损失4.8.1仪器A烘箱B可调式电炉:1000WC秒表D天平:感量0.1gE烧杯:1000毫升2个,250毫升2个F容量瓶:500亳升G移液管:50毫升H玻璃片2块(100×50㎜)4.8.2步骤4.8.2.1烹调时间测定抽取挂面40根,放入盛有样品重量50倍沸水的1000毫升烧杯(或铝锅)中,用可调式电炉加热,保持水的微沸状态,从2分钟开始取样,然后每隔半分钟取样一次,每次一根,用二块玻璃片压扁,观察挂面内部白硬心线,白硬心线消失时所记录的时间即为烹调时间。

挂面的执行标准及等级

挂面的执行标准及等级

挂面的执行标准及等级
挂面(又称挂面条)通常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面条。

在中国,挂面主要根据直径、平均长度、长度误差、含水量等指标进行分类。

具体的执行标准及等级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使用以及进口市场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挂面的执行标准会受到国家标准的约束或指引。

在中国,挂面可能需要符合《挂面》(GB/T 14631-2013)和《小麦制品》(GB1355-2009)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了挂面的规格、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至于挂面的等级,一般会根据产品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划分,包括了长度、硬度、含水量、色泽等。

不同的等级代表了挂面的不同品质,高等级产品要求更加严格。

需要注意的是,确切的执行标准及等级可能会因地区和国家而异。

如果您需要了解关于挂面等级和执行标准的具体信息,建议您向相关的贸易协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面条生产商进行咨询,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挂面
LS/T3212-1992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挂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或添加适量食用盐、食用碱等品质改良剂),经机制加工制成的挂面。

2引用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5517粮食酸度测定方法
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3技术要求
3.1规格
长度180,200,220,240㎜(±8㎜)
厚度0.6-1.4㎜
宽度0.8-10.0㎜
3.2净重偏差≦±2.0%
3.3感官要求
3.3.1色泽:正常,均匀一致。

3.3.2气味:正常,无酸味、霉味及其它异味。

3.3.3烹调性:
3.4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3.5卫生指标
3.5.1无杂质、无虫害、无污染。

3.5.2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规格
4.1.1仪器
A直尺(1㎜)
B测厚规(0.01㎜)
4.1.2步骤
从样品中任意抽取挂面10根,用直尺、测厚规分别测量其长度、宽度及厚度,计算算术平均值。

4.2色泽、气味
采用感官检验。

4.3水分
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
4.4酸度
按GB5517规定的方法测定
4.5净重偏差
4.5.1仪器
称:最大称重10㎏
4.5.2步骤
随机抽取样品10包,称量、计算净重偏差
P=(C-J)/J×100 (1)
式中:P-净重偏差,%
C-样品重量,g
J-10包样品标志重量,g
4.6不整齐度、自然断条率
4.6.1仪器
天平:感量0.1g
4.6.2步骤
抽取样品1.0㎏将有毛刺、疙瘩、并条扭曲和长度不足规定三分之二的挂面检出称重,计算不整齐度。

Q=MQ/G×100 (2)
式中:Q-不整齐度,%
MQ-不整齐面条重,g
G-样品重量,g
将上述不整齐度中的长度不足规定长度三分之二的挂面检出称重,计算自然断条率。

Z=MZ/G×100 (3)
式中:Z-自然断条率,%
MZ-检出的断挂面重,g
G-样品重量,g
4.7弯曲断条率
抽取面条20根,截成180㎜,分别放在标有厘米制度和角度的平板上,用左手固定零位端,右手缓缓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使面条弯曲成弧形,未到规定的弯曲角度折断,即为弯曲折断率.
挂面厚度(㎜) 弯曲角度
﹥0.9 ≧25°
≦0.9 ≧30°
U=N/20×100 (4)
式中:U-弯曲折断率,%
N-弯曲折断的挂面根数
4.8熟断条率及烹调损失
4.8.1仪器
A烘箱
B可调式电炉:1000W
C秒表
D天平:感量0.1g
E烧杯:1000毫升2个,250毫升2个
F容量瓶:500亳升
G移液管:50毫升
H玻璃片2块(100×50㎜)
4.8.2步骤
4.8.2.1烹调时间测定
抽取挂面40根,放入盛有样品重量50倍沸水的1000毫升烧杯(或铝锅)中,用可调式电炉加热,保持水的微沸状态,从2分钟开始取样,然后每隔半分钟取样一次,每次一根,用二块玻璃片压扁,观察挂面内部白硬心线,白硬心线消失时所记录的时间即为烹调时间。

4.8.2.2熟断条率检验
抽取挂面40根,放入盛有样品50倍沸水的1000毫升烧杯(或铝锅)中,用可调式电炉加热,保持水的微沸状态,达到4.8.2.1所测烹调时间后,用竹筷将面条轻轻挑出,计算熟断条率并检验烹调性。

S=NS/40×100 (5)
式中:S-熟断条率,%
NS-断面条根数
4.8.2.3烹调损失测定
称取约10g样品,精确到0.1g,放入盛有500毫升沸水(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电炉加热,保持水的微沸状态,按4.8.2.1测定的烹调时间煮熟后,用筷子挑出挂面,面汤放至常温后,转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吸50毫升面汤倒入恒重的250毫升烧杯中,放在可调式电炉上蒸发掉大部分水分后,再吸入面汤50毫升继续蒸发至干,放入105°烘箱内烘至恒重,计算烹调损失。

P=5M/G×(1-W)×100 (6)
式中:P-烹调损失,%
M-100毫升面汤中干物质,g
W-挂面水分,%
G-样品重量,g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3条,检验方法按本标准第4条规定执行,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出厂。

5.2产品按批量进行检验,以每一工班为一批在工厂库房中取样,每批量抽样5箱,并从每箱中抽样1.00㎏,
5.3产品经检验符合本标准规定,即为合格品
5.4产品应有出厂验收制度,如对质量发生异议可立即与工厂协商解决,或双方会同抽取样品送检验部门仲裁,以其结果为准。

6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6.1标志:按GB7718执行
包装上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及地址、净重(g)、生产日期及批号、商标、配料表、食用方法、保存条件、保存期限或保质期
6.2包装
6.2.1包装分纸装、塑料袋装、盒装三种形式
6.2.2包装材料须卫生、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包装材料卫生要求。

6.2.3各种包装必须整齐美观、不松散,无破损。

6.3运输
6.3.1挂面运输须用卫生要求的专用装具,不得与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6.3.2运输过程应轻拿轻放、防雨、防晒。

6.4储存
6.4.1产品应存放于通风、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库房中。

6.4.2保质期:三个月
6.4.3保存期:可根据生产季节、不同地区由生产单位自行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商业部商办工业管理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中华、徐宝朝、居然、周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2-08-14批准 1992-12-01实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