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常用药物
耳鼻喉科所需设备药品汇总

耳鼻喉科所需设备药品汇总1. 设备
1.1 喉镜
- 用途:检查喉部病变
- 型号:可采用常规喉镜或柔性喉镜
- 数量:至少备有多个喉镜,以备不同患者使用
1.2 鼻镜
- 用途:检查鼻腔问题
- 型号:可采用常规鼻镜或柔性鼻镜
- 数量:至少备有多个鼻镜,以备不同患者使用
1.3 乳突针
- 用途:治疗乳突炎
- 型号:可采用常规乳突针或微创乳突针
- 数量:至少备有多个乳突针,以备不同患者使用1.4 吸引器
- 用途:清理耳鼻喉部分泌物或异物
- 型号:可采用手持式或台式吸引器
- 数量:至少备有多个吸引器,以备不同患者使用2. 药品
2.1 抗生素
- 用途:治疗感染性耳鼻喉疾病
- 常用药物: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处方合理使用
2.2 抗过敏药物
- 用途:缓解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症状
- 常用药物:抗组胺药物、类固醇鼻喷剂等
-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
2.3 止痛药
- 用途:缓解耳鼻喉疾病引起的疼痛
- 常用药物:非甾体消炎药、麻醉药等
-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处方合理使用
2.4 消炎药
- 用途:减轻耳鼻喉部炎症
- 常用药物:类固醇、非甾体消炎药等
-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
2.5 清洁剂
- 用途:清洁耳道、鼻腔等部位
- 常用药物:生理盐水、酒精溶液等
-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
以上是耳鼻喉科所需的设备和药品汇总,具体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使用。
耳鼻喉专科常用药物课件

薄荷与樟脑等配成液体石蜡溶液,用于发炎黏 膜,可刺激腺体分泌,减轻鼻腔干燥结痂
– 用途: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及鼻出血等。 – 用法:滴鼻,3次/天。
鼻黏膜保护药
• 氯己定鱼肝油
– 药理:氯己定为双胍类表面活性剂型的杀菌剂; 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须的物 质,鱼肝油有保护黏膜,防止上皮干燥结痂的 作用。 – 适应症:用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 用法:滴鼻 tid
• 注意:鼻中隔不可对烧,不可流至健康组 织处
咽喉疾病用药
• 主要包括含漱液、喉症片、液体喷雾剂和 中成药等。
含漱液
• 含漱液一般采用药物的水溶液。一日多次, 一次含入约10 ml,仰头含漱大约1分钟后吐 出。 • 也可用温开水制成含盐漱口水,一日多次 漱口,直到不舒服和肿胀消退。 • 常用:
– 复方硼砂溶液(Dobell液,朵贝氏液) – 新唑
腐蚀药
• 硝酸银
– 作用机制:是银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抑制酶系统,破 坏细胞核,使细菌蛋白质凝固而死亡。 – 作用:消毒防腐药。具有杀菌、收敛和促进创面愈合 的作用 – 用法:10%的用于鼻前庭炎皲裂;30%~50%用于鼻粘膜 烧灼止血,烧灼出血点至出现腐蚀性白膜为止
特点:无味,患者易于接受。
• 30%~50%三氯醋酸
用法:喷鼻,2次/天。 注意事项:6岁以下慎用
用法:喷鼻,1次/天。 注意事项:3岁以上 可用
鼻用抗过敏喷剂- H1受体拮抗药
• 机理:强效H1受体拮抗药,可减轻由组胺引起的 局部损害
• 特点:起效快,患者耐受性好(无味、无刺激), 可与表面激素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更佳。 • 注意事项:吸收性好,通过肾排泄,儿童慎用, 连续使用不能超过6个月,以免肾功能损害?
最新耳鼻喉专科常用药物final2幻灯片

鼻用抗过敏喷剂-表面激素
• 特点:
– 全身利用率低,全身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 – 起效较慢,5~7小时起效,数天达到最大疗效,持续作
用时间较长 – 注意喷鼻方式:左手右鼻,右手左鼻
• 常用于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
• 常用药物:雷诺考特、辅舒良、内舒拿
表面激素喷雾剂
用法:喷鼻,2次/天。 注意事项:6岁以下慎用
含片
• 机理: 将药片含在口中,待逐渐溶化后咽 下,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口腔及喉咽部黏膜 发挥其药理作用。
• 常用药物:
– 复方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西地碘含片、 清咽滴丸等
• 复方草珊瑚含片
– 成分:草珊瑚浸膏、薄荷油等。 – 作用:消肿止痛、清利咽喉。 – 用途: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 用法:含服,1~2片/次,每日数次。
血管收缩/减充血剂
0.5~2%盐酸麻黄碱滴鼻液
特点:与肾上腺素相比,收缩血管较为温和, 持续时间较长。
使用:0.5%可用于儿童 1%应用于成人 2%可用于鼻腔收缩检查、止血
血管收缩/减充血剂
• 1%麻黄素油
– 作用:收缩鼻腔、止血 – 用途:鼻出血止血、鼻腔填塞后使用 – 用法:滴鼻,3次/天。
• 常用:
– 复方硼砂溶液(Dobell液,朵贝氏液) – 新唑
含漱液
• 复方硼砂溶液(Dobell液,朵贝氏液)
– 成分:硼砂、碳酸氢钠、甘油、苯酚等。 – 机理:硼砂遇甘油生成酸性较强的甘油硼酸,再与碳
酸氢钠反应,生成甘油硼酸钠,呈碱性,有除去酸性 细菌分泌物作用,清洁口腔并杀菌,少量苯酚具有轻 微的局部麻醉和抑菌作用, – 作用:消毒、防腐、抗菌及消炎。
鼻黏膜保护药
• 复方薄荷油
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引言:耳鼻喉科疾病是指那些影响耳朵、鼻子和喉咙的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药物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耳鼻喉科疾病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及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1. 中耳炎的药物治疗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此外,还可以辅助应用消炎药、退热药等。
2. 鼻窦炎的药物治疗鼻窦炎是鼻部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生素和辅助药物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取决于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情况,常用的包括头孢菌素类、阿莫西林等。
3. 扁桃体炎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是咽喉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治疗较为复杂。
药物治疗可通过抗生素、退热药等进行辅助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需要根据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来确定,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4. 嗓音疾病的药物治疗嗓音疾病包括声带息肉、喉镜等,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炎、解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布地奈德、盐酸雷尼替丁等。
二、耳鼻喉科疾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 注意用药剂量与用法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托正确使用,特别是耳鼻喉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切勿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法。
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2. 注意过敏反应某些耳鼻喉科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对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过敏的患者,需特别警惕。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药物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3.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耳鼻喉科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干扰其疗效或加重不良反应。
在服用耳鼻喉科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4. 注意药物的保存耳鼻喉科药物的保存要注意放置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潮湿以及直接阳光照射。
此外,一些药物在保存时间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如过期药物严禁使用。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一. 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等。
注意:1.尽量明确致病菌类别,最好行细菌培养加药敏。
2.药物的过敏反应。
3.耳毒性。
4.控制预防用药。
5.联合用药的适应症及配伍禁忌。
二. 激素:地塞米松5mg/支。
注意:1.大剂量突击疗法,一般不超3天。
2.中剂量短程疗法,及时减量或停药。
3.小剂量替代疗法掌握适应症。
4.诱发的不良反应。
三. 抗组胺药:氨苯那敏(扑尔敏)、西替利嗪(昔利)、开瑞坦(录雷他定)、苟地录雷他定等。
注意:1. 不良反应。
2.婴幼及老人慎用,孕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3.避免危险作业。
四. 中成药:口服液、胶囊、片剂、丸剂、喷剂等。
注意:1.慢性病用药时间较长。
2.孕妇禁忌。
五. 用药特点:鼻部:滴剂、喷剂,中成药。
注意:1.鼻腔血管收缩剂不宜长期应用(1周内)。
2.多品种、多剂型交替应用。
咽喉部:含片、喷剂、含漱液、中成药。
注意:慢性病坚持较长时间用药。
耳部:滴耳液、洗耳液、中成药。
注意:1.用药前清洁外耳道。
2.鼓膜穿孔者禁用耳毒性、刺激性药物。
3.慎用粉剂。
4.慢性感染久治不愈,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时调整抗生素。
六. 粘膜表面麻醉剂:1%地卡因、2%盐酸利多卡因、1%地麻液。
注意:1.老人、婴幼、过敏体质者慎用。
2.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脉搏、呼吸等。
过敏和中毒症状:头昏胸闷、眩晕眼花、面色苍白,重者可有瞳孔散大、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浅而不规则等。
抢救:1.静注地塞米松5mg,脱敏、抑制中毒反应。
2.镇静剂,静注地西泮5-10 mg。
3.平卧头低位,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呼吸、心跳、血压、神志等。
4.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吸氧等。
耳鼻喉科常用操作一.鼻腔滴药:前鼻孔朝上,3-5滴,2-3分钟。
二.滴耳液:病耳朝上,耳廓后上方牵拉,3-5滴,按压耳屏,耳浴5-10分钟。
三.鼓膜穿刺:治疗鼓室积液。
鼓膜前下方,7号去尖针头,无菌操作,1-2周可重复。
中成药学-第28章-耳鼻喉科常用中成药

用于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急性鼻炎、 鼻窦炎者。
风热上攻、热毒蕴肺所致的鼻塞、鼻流 清涕或浊涕、发热、头痛;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神经性头痛。
风热犯肺、湿热内蕴所致的鼻塞不通、 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者。
治鼻病类
名称 散风通 辛芩颗粒 窍
鼻渊舒胶囊
香菊胶囊
组成
功效
细辛、黄芩、荆芥、防风、白芷、黄 益气固表,祛 芪、白术、桂枝、石菖蒲、苍耳子 风通窍。
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黄芩、 疏风清热,祛 栀子、柴胡、细辛、川芎、黄芪、川 湿通窍
二、通窍耳聋丸
【收载】《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处方】龙胆、黄苓、栀子 (姜炙)、芦荟、青黛、天南星(矶 炙)、当归、熟地 黄、柴胡、 木香、青 皮(醋炙)、陈皮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所致的耳鸣耳聋、听力下降、耳底肿痛、头 目眩晕、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君药:龙胆:苦寒沉降,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清肝经湿热 臣药:黄芩、姜栀子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以加强君药清热除湿之功。 佐药:芦荟苦寒,清肝泻火,泻下通便;青黛咸寒,善清肝火;
芳香化浊,清 热通窍。
辛夷、薄荷、紫苏叶、甘草、广藿香、祛风宣窍、清 苍耳子、鹅不食草、板蓝根、山白芷、热解毒。
防风、鱼腥草、菊花、三叉苦
辛夷、荆芥、薄荷、桔梗、竹叶柴胡、疏散风热,清
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 热利湿,宣通
茯苓、川木通、黄芪、龙胆草
鼻窍。
主治
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 致的鼻塞,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 续鼻塞,味觉迟钝;急慢性鼻炎,急慢 性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1.鼻用药1.1 鼻腔减充血剂鼻腔减充血剂用于缓解鼻塞症状,提供快速的舒缓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鼻腔减充血剂:___拉明:能迅速收缩鼻黏膜血管,缓解鼻塞,但使用过量可能导致失眠、心悸等副作用。
羟甲基糠酸盐:对鼻腔黏膜具有收缩作用,能够迅速减轻鼻塞,但长期使用会引起鼻黏膜萎缩。
1.2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能够缓解过敏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作用持久,副作用较少。
马来酸氯苯那敏:常用于缓解打喷嚏、流涕和鼻塞等过敏反应。
2.喉用药2.1 喉咽炎药物喉咽炎是喉部黏膜发炎导致的疾病,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口腔含片:常含有抗菌和消炎成分,可以直接接触到炎症部位,起到缓解喉咽炎症状的作用。
咳嗽糖浆:帮助缓解咳嗽和喉咽疼痛,可以使用抗炎药物、镇咳药物等成分。
2.2 声带保护药物对于需要大量使用声音的人,声带保护药物可以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
咽喉喷剂:含有舒缓咽喉疼痛的成分,也包括保护声带的药物。
3.耳用药3.1 消炎药物耳道感染或炎症常需要使用消炎药物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耳用消炎药物:氟喹诺酮类:具有广谱抗生素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耳道感染。
糖皮质激素滴耳剂:用于耳道炎症、肿胀等问题,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3.2 耳鸣药物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类似嗡嗡声等听觉异常。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缓解耳鸣的药物:耳鸣中成药: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可以起到改善耳鸣症状的作用。
镇静剂:可以缓解情绪紧张和焦虑,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以上是耳鼻喉科常用药物的一些简要介绍,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该文档共 457 字。
如需增加字数,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

耳鼻喉科常用药物耳鼻喉科是一个广泛的医学领域,涵盖了耳朵、鼻子和喉咙的多种疾病和症状。
在治疗这些问题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常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耳鼻喉科药物及其作用。
1. 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耳鼻喉感染的常用药物。
耳朵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喉咙感染等都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Amoxicillin)和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它们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减轻炎症和感染症状。
2. 鼻腔喷剂鼻腔喷剂用于缓解鼻腔充血和鼻塞。
其中最常见的是去除鼻部炎症的鼻腔类固醇喷雾剂,如氯雷他定(Fluticasone)和酮替芬(Beclomethasone)。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鼻腔内炎症并减轻过敏引起的鼻症状。
3.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常用于治疗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少鼻腔内的血管扩张和减少流涕。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Cetirizine)和那普度(Loratadine)。
4. 消炎药消炎药可以减轻耳鼻喉疾病的炎症和肿胀。
盐酸雷洛昔明(Lornoxicam)和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常见的非处方消炎药,常用于治疗轻度疼痛和炎症。
5.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耳鼻喉感染。
例如,希罗达(Oseltamivir)常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并可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6.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道疾病。
其中,沙丁胺醇(Salbutamol)是常用的快速缓解药物,可以舒张呼吸道平滑肌,减轻痉挛和呼吸困难。
7.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通常用于手术或疼痛管理。
在耳鼻喉科手术中,利多卡因(Lidocaine)和普鲁卡因(Procaine)常用于麻醉局部区域,帮助减轻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只是耳鼻喉科常用药物的代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法:洗耳、每日2-3次
▪ (三).0.25%氯霉素滴耳液
▪
作用:对革兰氏阳性杆菌效果较好。
▪
用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用法:滴耳,每日三次。
编辑版ppt
11
▪ (四). 1.25%氯霉素甘油
▪
作用:对革兰氏阳性杆菌效果较好
▪
用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用法:滴耳,每日3次。
▪ (五).1-3%酚甘油滴耳液
▪ (七). 金嗓灵二号(金嗓利咽丸)
▪
作用:健脾化湿,疏肝理气。
▪
用途:慢性咽炎,咽异感症。
▪
用法: 每次60粒,每日二次,孕妇慎服。
▪ (八).金嗓灵三号(金嗓开音丸)
▪
作用: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
用途:急性、亚急性咽、喉炎。
▪
用法: 每次60粒,每日二次,孕妇慎服。
编辑版ppt
8
(九).金嗓灵四号(金嗓清音丸)
编辑版ppt
5
▪ 二.咽喉疾病用药
▪ (一). 复方硼砂溶液(朵贝氏溶液)
▪
成分:硼砂1.5克,碳酸氢钠1.5克,石炭酸0.2毫升,甘油3.5毫升,
蒸馏水加至100毫升。
▪
作用:为硷性溶液,有防腐、抗菌、消毒、收敛作用。
▪
用途: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作清洁口腔作用。
▪
用法:稀释后漱口,每日数次。
▪
作用: 有消炎、抗菌作用。
▪
用途: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
用法:含化,每日数次,每次1~2片。
▪ (四)复方草珊瑚含片
▪
成分:草珊瑚浸膏、薄荷脑、薄荷油等。
▪
作用:消肿止痛、清咽利喉。
▪
用途: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
用法:含服,每次1-2片,每日数次。
▪ (五).黄氏响声丸:
▪
成分:胖大海、蟑衣、贝母等。
▪ (二). 复方碘甘油
▪
成分:碘 1.25克,碘化钾2.5克,薄荷油0.42毫升,乙醇0.375毫
升,蒸馏水2.5毫升,甘油加至100毫升。
▪
作用:消毒、润滑及温和刺激。
▪
用途:慢性咽炎及萎缩性咽炎,也可用于萎缩性鼻炎。
▪
用法:涂于患处,每日三次。
编辑版ppt
6
▪ (三).西瓜霜润喉片。
▪
成分: 西瓜霜、冰片、薄荷脑
▪ 成分:布地奈德1.28mg
▪ 作用:抗过敏、抗组胺。
▪ 用途:变应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
▪ 用法:鼻腔喷雾
▪
一喷∕单侧,一日2次
▪ (九).鼻通
成分:1%麻黄硷,1%磺胺噻唑,0.65%樟脑。
▪ 作用:通气,抑菌。
▪ 用途: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 用法:将油膏挤入鼻腔内,每日两次。
▪
编辑版ppt
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
编辑版ppt
1
▪ 一. 鼻部疾病用药
▪ (一) 0.5% 呋喃西林麻黄素液(小儿)1%(成人用)。
▪ 作用:呋喃西林具有较强的抑菌消炎作用,麻黄碱为逆肾
▪
上腺素药。具有减轻鼻粘膜肿胀,改善鼻及鼻窦的
▪
通气引流,消炎,止血。
▪ 用途: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变应性鼻炎。
▪ 用法:滴鼻或喷入鼻腔。每日三次,每次2~3滴。
▪
4~5滴。
编辑版ppt
10
▪ 三.耳部疾病用药
▪ (一).氧氟沙星滴耳液(泰利必托滴耳液)
▪
浓度:0.3%
▪
作用: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抑菌作用。
▪
用法:滴耳,每日2-3次,连续用药4周。
▪ (二). 双氧水(3% )
▪
作用:其与脓液等有机物结成泡沫,具有清洁、消毒、除臭
▪
作用。
▪
用途:化脓性中耳炎
(十一).抗菌素(庆大霉素、青霉素)+激素液(醋酸考的松或地塞
米松)。
▪
用途:急性咽、喉炎。
▪
用法:雾化吸入,每日1-2次。
编辑版ppt
9
▪ (十二). 0.05% α-糜蛋白酶
▪ 作用:稀释分泌物,祛痰,去痂,溶
▪
解纤维蛋白,脓液和坏死组织。
▪ 用途:气管切开术 后,呼吸道分泌物
▪
量多而粘稠。
▪ 用法:每0.5~3小时气管滴入1次,每次
▪
作用:杀菌、止痛和消肿。
▪
用途: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时及外耳道炎症。
▪
用法:滴耳,每日3次。
▪ (六).4%硼酸酒精滴耳液
▪
作用:有消毒,杀菌作用。但在滴耳时可有短时间
刺痛感,应向患者说明。
▪
用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二) 麻黄素可的松滴鼻液 .
▪
成分:1%盐酸麻黄硷,0.5%醋酸考的松。
▪
用途:通气、消炎及抗过敏,使鼻粘膜水肿减轻。
(三) 麻黄素地塞米松滴鼻剂
▪ 成分:1%麻黄素 、0.5%地塞米松滴鼻剂
▪ 用途:变应性鼻炎。
▪ 用法:滴鼻,每日三次。
▪
编辑版ppt
2
▪ (四).2%色甘酸二钠滴鼻液
▪
作用:抑制变应性物质的释放。
4
▪ (十).鼻软膏
▪
成分:硼酸5克,薄荷油2毫升,石腊油40毫▪源自升,无水羊毛脂100克。▪
作用:消炎,消肿。
▪
用途:鼻前庭炎,鼻前庭疖、鼻粘膜干燥。
▪
用法:局部涂布,每日三次。
(十一)链霉素滴鼻剂(0.5%-1%)
▪
作用:消炎和抑制鼻内杆菌生长。
▪
用途: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鼻硬结病。
▪
用法:一日三次。
▪
作用:养阴清肺、化痰健脾、清音。
▪
用途:慢性咽、喉炎。
▪
用法: 每次60粒,每日二次。
(十). 六神丸
▪
成分:牛黄、珍珠、冰片、蟾酥,雄黄、麝香。
▪
作用:清热、解毒。
▪
用途: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
用法:1岁,1粒/次;4~8岁,5~6粒/次;15岁,
▪
8粒/次,成人,10粒/次,孕妇忌用。有心脏病者禁用。
▪
用途:变应性鼻炎。
▪
用法:滴鼻,每日三次。
▪ (五).复方薄荷脑滴鼻剂
▪
成分:薄荷1克,樟脑1克,石腊油加至100毫升。
▪
作用:有润滑鼻粘膜作用,能刺激神经末梢,促进鼻粘膜恢复功
▪
能。
▪
用途:萎缩性鼻炎,鼻粘膜干燥、鼻出血。
▪
用法:滴鼻,每日三次。
▪ (六). 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伯克钠)
▪ 成分:丙酸倍氯米松10mg
▪ 作用:抑制免疫球蛋白E的合成。
▪ 用途: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舒缩性鼻炎
▪ 用法:鼻腔喷雾,一日两次
▪
编辑版ppt
3
▪ (七).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
▪ 成分:丙酸氟替卡松0.05%
▪
有增强局部抗感染活性和降低全身糖皮质激素反应的作用。
▪ 用途:变应性鼻炎
▪ 用法;一日1-2次。
▪ (八).布地奈德(雷诺考特)
▪
作用: 利咽开音、清热化痰、消肿止痛。
▪
用途: 急慢性喉炎引起的声音嘶哑。。
▪
用法:口服,每次20粒,每日三次。饭后服,小儿减半。
编辑版ppt
7
▪ (六). 金嗓灵一号(金嗓散结丸)
▪
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化痰。
▪
用途: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粘膜增厚。
▪
用法: 每次60粒,每日2次,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