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课件第二章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要PPT课件

➢ 五是用地结构、功能区的划分和线路组织。 ➢ 六是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七是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
➢ 八是旅游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规划。 ➢ 九是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 十是从业人员培训计划。 ➢ 十一是旅游信息网络规划。 ➢ 十二是分期规划和投资效益估算。 ➢ 十三是旅游管理规划。 ➢ 十四是旅游规划的图件。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二、水体自然景观
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 现象,我们都可视为水体旅游资源。
我国水域风光资源非常丰富,有烟波浩渺的大海,银装素裹的 雪山,奔放勇猛的瀑布,轻柔幽静的湖泊,平和从容的河流,不仅 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能调节 气候,而且为旅游事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资源。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二)风景名山
我国的著名山岳:
1.花岗岩名山——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 盘山等 2.石英砂岩名山——武陵源风景区等 3.流纹岩名山——雁荡山等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三)五岳名山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也就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居于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五座大山。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根据管理级别进行的分类
➢ (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被权威国际组织批准设立的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 地质公园等。
旅游地理 第二章华北旅游区 河南省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 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 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 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 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 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 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 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在漫长的历史长 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 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 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 三个(洛阳、开封、安阳)。
鸡公山图片
万国建筑博物馆——鸡公山
在1930—1936年间,先后有20多个 帝国主义国家的传教士、商贾等在 这里建有500多幢别墅,这里成为 内陆少有的“公共租界“, “桃 源真有新天地,十里风飘九国旗” 就是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 真实写照。 今仍存212幢别墅。这些风格殊异、 错落有致的别墅,缀满了山峦,真 可谓清凉世界、建筑奇观,被誉为 “世界建筑博物馆”。 图:颐庐别墅
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应天书院 (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 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 西九江庐山) 2010 年 3 月 9 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 2010 年国务院确定的 中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 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 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建于 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 僧待多达数百人。
嵖岈山
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
八年级地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优秀课件

B. 中游
C. 下游
A 2.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 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 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 C. 下游加固大堤
D. 中下游疏浚河道
C 3. 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源头
黄河的忧患
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易受侵蚀 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严重
黄河的治理
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黄河的忧患
地 上 河〔悬河〕
水
河
地上河
面
床
面
`
地 面(华北平原)
黄河的治理
清理淤沙,疏通河道,固堤分流。
一年一度的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
中游专家组
下游专家组
黄河的忧患
上游地区荒漠化严重
资料一: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多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干旱少雨,以 及人为破坏植被〔如过度放牧、开荒种 地、乱砍滥伐〕等造成大片土壤生产力 下降或者丧失的现象。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黄河流经干湿区: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河口
上游
中游
下游
桃花峪
黄河主要的支流:
湟水 洮河
渭河
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灌溉水源
塞上江南
水能资源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旅游资源
九曲黄壶河口第瀑一布湾
中国地理课件《黄河》 (共88张PPT)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 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 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思 考:松潘沼泽的形成原因?
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 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
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 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 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 溉,水量有所减少
探究: 黄河下游断流产生
哪些危害?
A.对沿岸生态环境危害大: 1.河道干涸,河床抬升易发洪涝; 2.沙化严重; 3.三角洲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盐碱 化加快,地下水质变差;
4.下游河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 B.对沿岸人类活动影响:工农业损失大,粮
食减产。
第一关——选择题
1、我国古籍中有“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句子,它最有可 能描述的河流是(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大家谈]黄河的忧患
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断流、凌汛
2、探究黄河各段忧患的成因
忧 [患探究1篇]草地退化、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原因: 过牧、过垦、过樵、过度开采地下水
凌汛
探究2]黃河凌汛的形成
什么是凌汛
定 义: 河流因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 。
发生条件:流向:由低纬流向高纬气候:冬季 结冰河道:上游宽,下游窄
的冲刷特别严重植被破坏严重。
(4)黄河下游是世界闻名的“地上河”,它形成的原因是
___黄__河_下__游__流_经__华__北_平__原__,_落__差__小_,__水__流_缓__慢__,_泥__沙__大_量__淤__积_在__河______ __ 床中,年复一年,成为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5)黄河下游为什么流没域有 面积很小? 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黄黄土河高下原游上开有展支水流土吗保?持、__综__合__治;理为工什作 么? _上__、_中__游__两_岸__无__节_制__地__用_水_。
第六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6.3.3 齐鲁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l)济南: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 2)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3)烟台:芝罘岛、蓬莱 4)成山头
6.3.4 冀北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1)承德: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 2)秦皇岛-北戴河
6.3.5 内蒙古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l)呼和浩特:大召、万部华严经塔、昭君墓、
那么,在历史长河中,华北平原-中华民族 的大舞台是如何创造出让世界震惊的灿烂辉煌的 文明史呢?请同学们随着本章的学习来了解。
6.1概述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包括京、津、冀、豫、鲁、 晋和内蒙古四省一区二市,面积187万平方千 米。本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本区旅 游资源的丰富性和旅游区位的优越性,是全 国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为全国最发达的旅 游区。
l)栈桥
2)鲁迅公园
3)海滨浴场
4)八大关
6.3旅游线路与旅游活动
6.3.1 中原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l)郑州:郑州黄河游览区、二七广场、嵩阳书
院 2)开封:开封铁塔、相国寺、龙亭、鼓楼夜市 3)安阳:殷墟、文峰塔 4)鸡公山
6.3.2 山西盆地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1)大同: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 2)太原:晋祠、双塔寺 3)平遥古城
6.2.3洛阳市 洛阳市位居豫西伊洛盆地,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兴
建于公元前11世纪。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先后有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 后唐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900多年,素以九 朝古都称誉。洛阳名胜古迹甚多,著名的有龙门石 窟、白马寺、关林、汉魏洛阳古城、齐云塔、西汉 壁画墓、白居易墓等。近年来又兴建了古墓博物馆 和民俗博物馆。
1)龙门石窟 2)关林 3)古墓博物馆 4)洛阳牡丹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优课黄河PPT

黄河的“凌汛之痛”
上游
河口镇
桃花峪
下游
活动第四站:救黄河
黄河的危害与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
上游
草地退化, 荒漠化严重
中游 水土流失 下游 地上河
原因
措施
气候干旱,植被破坏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黄土疏松、植被破坏、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泥沙淤积
加固黄河大堤
源流概况(发源地、注入海、分界点、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流经 的地形区)
黄河
黄河的奉献(塑造平原、水能丰富、旅游观光)
黄河的危害与治理
危害(凌汛、地上河)
治理(上游保护生态;中游保持水土;加固大堤)
1、课堂大练兵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
注入
海。
(2)上、中游的分界①是
,中、下
游的分界②是
。
(3)黄河泥沙来自
游的
高原。
(4)③是 平原,④是
平原。
黄河的贡献
塑造平原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灌溉 引黄济青工程
东雷抽黄工程
黄河的贡献
灌溉水源
黄河的贡献
水能资源
九曲第一湾 壶口瀑布
黄河的贡献
旅游观光
沙坡头 乾坤湾
黄河的贡献
塑造平原
农业灌溉
水力发电
文明起源
旅游观光
活动第三站:忧黄河
黄河的“荒漠化之痛”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草地退化严重
土地沙漠化
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探秘
找一找黄 河干流的主要 水电站。
观察这些 水电站主要建 在哪些河段, 为什么?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郑州商城城墙遗址
19
3、石窟艺术遗存
窟
耳
(1)云岗石窟
洞 中
第20窟正中为释迦佛露天造像,
释
着右袒袈裟,结痂趺坐,高13.7
迦
米,脸形丰满圆润,双耳垂肩,
牟
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
尼
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坐
像
云冈石窟入口处
(2)龙门石窟
左侧老僧迦叶严谨持重,虚怀谦虚。护法二天王足 踏夜叉,威风凛凛金刚二力士刚强威猛,袒胸赤膊, 雄武有力,咄咄逼人。这组雕像充分显示了盛唐艺术 的至高境界。
现代西安人口有200多 万,市区以钟楼为中心棋 盘式的道路,宽畅整齐, 高楼林立,故都新貌,吸 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陕西法门寺 西安钟楼
5、名城胜览
(2)洛阳市
因洛阳“处天下之中,┈ 盖四方必争之地也”。从东 周起,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此 建都,故有“九朝古都”之 称。洛阳开发了以东周王城 地下文物旧址为内容的王城 公园。后魏古城遗址、白马 寺和龙门石窟等都是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牡丹 一向有甲天下之称。品种多 有大面积的观赏园,每当开 花时节,有人如织,成为该 市一项重要的游览观赏活动。
明代五彩琉璃镶砌的九龙壁 大同火山群之一
(5)济南市
济南位于鲁中南丘陵和华北 平原的接触带上。济南号称 有72泉的泉城。趵突泉、黑 虎泉、珍珠泉、五龙泉等都 为名泉。济南是一个“一城 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 柳”的美丽城市。城北有大 明湖,一湖烟水,绿树蔽空, 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 有致。市南有千佛山,登山 可俯瞰济南全城。
龙门石窟奉先寺 是唐高宗和武则天 皇后所造,劈山宽 广各36米,三面陡 壁上刻出11尊大像, 主像卢舍那佛高 17.14米,规模之 大,居龙门石窟首 位。为佛教东传 700年来第一大龛。 主尊卢舍那佛头高 4米,耳长1.9米, 位居佛龛中央,丰 腴秀目,面相丰满 圆润,神态宁静安 详,双目稍向下俯 视,目光恰好和礼 佛朝拜者的仰视目 光交会,引起人们 感情交流。
黄河中下游地区

第二章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地理要素基本特征1.位置特征(1)纬度位置:暖温带(2)海陆位置:东临渤海、黄海,西接西北内陆地区。
2.地形特征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黄土分布区。
3.气候特征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多数地方7月平均气温在24℃以上,1月平均气温多在0℃以下,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干燥多风。
秋季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日照充足。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400-800mm,七、八两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量从东南及南部向西北递减。
4.河流特征流量不稳定,季节变化大,夏汛,含沙量高,冬季会结冰,有凌汛现象。
5.农业特征旱作为主的农业区;雨热同期,光照充足,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和花生,盛产苹果、梨、柿、枣等,我国最大的商品棉麦产区;水资源短缺,旱涝、盐碱、风沙、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6.其它陕西苹果概况:陕西是国家确定的苹果优势产业区,同时也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2011年陕西保有苹果面积935 万亩,年产量1 203 万吨。
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优果率在75%以上。
生产条件:地处西北内陆,海拔较高、光照充足、降雨适中、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自然条件优越。
优势和劣势:规模优势,生产成本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政策优势,科技优势;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较低。
对策:稳定生产规模,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加强基地内外部的科学管理和科学种植;建立本土品牌,增强出口贸易的品牌意识及竞争力;积极发展苹果附加产品;创建果品国际营销便捷渠道和科学模式。
二、区域内主要地形区、流域1.地形区(1)黄土高原①地形:海拔1000~2000米,世界上最大黄土覆盖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②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炎热多暴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第二章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一节 概述)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二、旅游资源特征 1.地貌形态复杂,名胜景点众多 2.人文荟萃,文物古迹引人入胜 3.大陆性季风气候典型,旅游业淡旺季明显
景泰蓝与雕漆、玉器、象牙被称为 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她是工艺美 术世界里一棵璀璨的明珠。
牙雕
牙
雕
玉雕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
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 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 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 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 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北京
1、概况 北京是我国首都,全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设 10区8县,人口1382万,为中央直辖市之一。 北京坐落在华北平原北缘的山麓地带。气候属温 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国际交往 的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其历史古迹之多,园林之美, 山水之胜世界闻名。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三)河北
2、主要游览胜地 (1).冀东北旅游区 承德避暑山庄 、外八庙、清东陵、山海关 北戴河、昌黎海岸
承德避暑山庄
山海关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三)河北
(2) .冀西南旅游区 野三坡风景名胜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 嶂石岩风景名胜区 、清西陵、白洋淀 邯郸游览区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五)山西
2、主要游览胜地 (1) .太原游览区 a.晋祠 b.天龙山石窟
c.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五)山西
(2) .大同游览区 a.云冈石窟 b.华严寺 c.佛宫寺释迦塔 d.恒山
e.五台山
(七)山东
1、概况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是东部 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 山东陆地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19 位。山东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河湖众多,气 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人口9248万,居全国 第二位。现辖17个地级市,省会为济南。 山东旅游资源丰富,有两处世界遗产,三大海 滨旅游区、六大旅游区(线)、九个 “国家AAAA 级旅游区(点)”。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2.北京市中心游览区 (2)故宫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A、前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 B、内廷:乾清殿、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东西六宫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北京
3.京西南游览区 (1)卢沟桥 (2)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 (3)十渡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二)天津
天津人文荟萃,文化亦相应繁荣,历史遗存、 遗址和文物收藏都较为丰富,已发现文化遗址、古 墓群、古建筑遗址等各类文化遗址近千处。 天津的饮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烹 饪、茶、酒饱含着数百年来天津地域文化的深厚历 史积淀和人文精神。 天津的旅游景点以人文景观为主,以自然景观 为辅。
革命圣地——延安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五)山西
1、概况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外围有黄河流 过,而境内又有不少山脉,因而有“表里河山”的 美称,意指“外面有河,里面有山”。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大陆性气候显著,气 温低,降水少,植被稀,较干旱,属于典型的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景色也显得浑厚苍凉。 山西旅游景观特色是“古”,素有“古建筑博 物馆”之赞誉。
旅游地理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第二章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黄河中下游旅游区所辖行政区;了解北京各 大旅游景点;了解天津的三个著名游览点;通过学习 了解西岳华山的“险”,东岳泰山之“雄”、中岳嵩 山之“峻”和北岳恒山之“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思和精神,增长知识和见解。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唐代帝陵之冠”——乾陵 (3).茂陵及茂陵博物馆 (4).“关中塔庙之祖”——法门寺 (5).“天下奇险第一山”——西岳华山
乾陵
华山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黄帝陵 b.革命圣地——延安 c.黄河壶口瀑布 d.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e.阳陵 f.韩城党家村明清古建筑群
钓鱼台
世界公园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二)天津
1、概况 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现为中央直辖市之一,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天津现包括六个市区,三个滨海市区,四个郊 区和五个县,面积1.13万平方千米。地形以平原 为主,人口1001万。气候具有暖湿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特征。
第二章
泰山
趵突泉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七)山东
2、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1).东岳泰山 (2).泉城济南 (3).曲阜三孔 (4).海滨山城——青岛 (5).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 (6).日照海滨风景旅游区 (7).世界风筝之都——潍坊 (8).蒲松龄故居 (9).水泊梁山旅游区 (10).菏泽牡丹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十渡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北京 4.京西北游览区 (1)颐和园 (2)圆明园
(3)北京动物园
颐和园
圆明园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北京
5.长城十三陵旅游区 (1)长城 (2)明十三陵
长城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六)河南
1、概况 (2).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河南旅游资源大致可归纳为古(古文化)、河 (黄河)、拳(少林武术、太极拳)、根(寻根觅 祖)、花(牡丹)五大特征。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六)河南
2、主要游览地及旅游路线 (1).主要游览地 a.龙门石窟 b.白马寺 d.少林寺 e.包公祠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二)天津 2、主要游览胜地
(1).天后宫 (4).文庙
(2).文化街 (5).独乐寺
(3).水上公园 (6).盘山
天后宫
盘山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三)河北
1、概况 河北省东临渤海,面积1877万平方千米。属温 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现共辖11个地级市,全省总人 口6744万。 河北省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以煤、铁、石 油、海盐最为丰富。河北省是首都北京联结全国的 必经地带,交通运输十分发达。 河北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全 省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4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23个。
朝代更替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北京
2.北京市中心游览区
(1)天安门 (3)景山公园
(2)故宫 (4)北海公园
(5)天坛
天安门
故宫
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 东起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 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 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广场中央矗 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 念堂,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面是中 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是两 座建于l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 箭楼,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 一体、气势磅礴。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 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 浑然一体构成了天安门广场, 成为北京的一 大胜景。
关帝庙
永乐宫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五)山西
(4).运城游览区
a.尧庙、尧陵 b.丁村文化遗址市 c.关帝庙 d. 普救寺 e.永乐宫 f.太原
太原双塔
晋祠周柏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六)河南
1、概况 (1).旅游环境概述 河南省全省土地总面积约为16.7万平方千米, 位居全国第18位;全省人口9256万,居全国第一位。 全省政区共分18个省辖市,下辖89个县和20个县级 市,省会郑州。 河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过渡性强。 气候的基本格局是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河南省人文地理环境较为特殊。
明十三陵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北京
6.京西旅游区
(1)香山
(2)碧云寺 (3)卧佛寺 (4)八大处
(5)潭柘寺
香山
八大处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北京 7.其他现代人造景观 (1)亚运村 (2)钓鱼台 (3)大观园 (4)世界公园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四)陕西
2、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1).西安 a.西安城墙 b.钟鼓楼 c.大雁塔 d.小雁塔 e.陕西历史博物馆 f.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 d.骊山
钟鼓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四)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