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工人因工作原因导致身体受伤或者患病的事件。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1.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雇主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工作场所危(wei)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自救方法等。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为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雇主应提供适当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

例如,对于高处作业,应提供安全带和安全网;对于有害物质接触的工作,应提供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同时,雇主还应确保这些设备和用品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3. 工作环境改善改善工作环境也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雇主应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及时修复和消除安全隐患。

例如,清理工作场所的杂物和障碍物,修复破损的地板和楼梯,确保通道畅通等。

此外,雇主还应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和充足的照明,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

4. 规范作业程序制定和执行规范的作业程序对于预防工伤事故至关重要。

雇主应详细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

同时,雇主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减少操作错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应急预案和演练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匡助员工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雇主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演练可以包括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场景,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定期健康检查雇主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职业病和劳动能力下降等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治疗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7. 建立安全文化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对于预防工伤事故起到重要的作用。

雇主应鼓励员工主动参预安全管理,提倡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导致工人受伤或致死的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伤事故预防措施,以帮助企业和雇主降低工伤事故的风险。

1. 提供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员工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企业应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这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意识培训、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演习、使用和维护工作设备的培训等。

通过提供适当的培训,员工将能够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危险,从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 实施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并实施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这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和程序、建立安全责任制、设立安全委员会等。

安全管理制度应涵盖工作场所的各个方面,包括设备维护、紧急救援、危险品管理等。

通过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3.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给员工使用。

这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员工在进行潜在危险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场所的设备和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安全检查应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紧急设施的有效性、防火措施的完善等。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工伤事故的风险。

5. 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处理工伤事故。

当工伤事故发生时,员工应立即报告,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建立员工参与机制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工伤事故预防工作。

员工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参与安全培训和演习、参与安全检查等。

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7. 加强危险品管理对于涉及危险品的行业,企业应加强危险品的管理。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工人因工作原因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1. 安全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雇主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知识、职业病防护等方面。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作环境的危(wei)险性,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设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安全设备的配置和维护雇主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提供适当的安全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例如,为高空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和安全网,为化工厂工人提供防护服和呼吸器等。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以提供有效的保护。

3. 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雇主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检查制度等。

工作场所应清洁整齐,通道畅通,设备正常运行,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4. 职业病防护措施对于易患职业病的工种,雇主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应配备防毒面具和通风设备;长期接触噪音的员工,应佩戴耳塞或者耳罩。

此外,雇主还应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

5. 应急救援预案雇主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

预案包括应急疏散路线、紧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的配置等。

员工应熟悉预案内容,掌握应急处理方法,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伤害和损失。

6. 工伤事故的记录和分析雇主应建立健全的工伤事故记录和分析制度。

对工伤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伤害情况等。

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员工参预和反馈机制雇主应鼓励员工参预工伤事故预防工作,并建立员工反馈机制。

工伤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一、工伤事故预防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人身伤害或者职业疾病的事件。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是企业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预防工伤事故的措施:1. 进行安全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职工的安全行为习惯,避免因为职工个人的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工伤事故的发生。

2.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职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保证在生产活动中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3. 配备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具和设施企业应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为职工配备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具和设施,如安全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强制要求职工使用劳动保护用具和设施。

4. 进行应急演练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职工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程序,增强职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工伤事故应急措施发生工伤事故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和避免伤害和财产损失,是保障职工安全的前提和重要措施。

以下是工伤事故应急措施:1. 紧急救治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应迅速做好现场救治工作,采取救援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企业应该依据应急预案,及时启动救援机制,组织专业的救护队伍前往现场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 报告程序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如人社局、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尽快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处理相关法律责任。

3. 整改措施根据事故原因,企业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加强安全监管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4. 事故记录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记录制度,做好事故的记录工作,分析并总结事故原因,及时推进相应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及预防更多类似的工伤事故的发生。

结论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和加强应急措施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引言概述: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给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采取工伤事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1 制定并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1.2 设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1.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1.4 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1.5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记录和处理工伤事故2. 加强工作场所安全管理2.1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好2.2 安装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事项2.3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2.4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2.5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提供紧急救援服务3. 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3.1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3.2 设立设备使用规范,明确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3.3 配备安全保护装置,如安全防护网、安全开关等3.4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5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4. 加强危(wei)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4.1 建立危(wei)险化学品台账,明确危(wei)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4.2 设立危(wei)险化学品存放区域,确保危(wei)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4.3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爆柜、防毒面具等4.4 加强危(wei)险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防止泄漏和误用4.5 定期进行危(wei)险化学品的检查和更新,确保其安全使用5.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5.1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5.2 组织摹拟演练,培养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5.3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和讲座,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5.4 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预安全工作5.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工伤事故的预防工作总结:工伤事故的预防是企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引言概述:工伤事故是在工作场所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给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采取工伤事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工伤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1 制定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劳动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明确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确保安全管理的全面实施。

1.3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加强对工作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二、加强职业健康管理2.1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应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体检、职业病筛查等,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2.2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有效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工作方法。

三、改善工作环境条件3.1 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企业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清理和消除危险物品和废弃物,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安全卫生。

3.2 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噪音、有害气体、粉尘等,减少劳动者的职业病风险。

3.3 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企业应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减少人为操作的难度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四、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4.1 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操作培训,教育劳动者正确使用工作设备和工具,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2 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企业应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失。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引言概述:工伤事故是在工作环境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工人的权益和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采取一系列的工伤事故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五个方面的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包括工作场所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监测、员工培训、安全设备的使用以及应急响应机制。

一、工作场所安全管理1.1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例如,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防止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1.2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工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例如,对危(wei)险机械设备的操作进行规范,防止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事故。

1.3 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提示牌,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例如,在危(wei)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职业健康监测2.1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

例如,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人进行职业病筛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2.2 建立职业病防护档案,记录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

例如,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记录体检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3 提供职业健康教育,增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

例如,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育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三、员工培训3.1 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wei)险。

例如,针对特定工种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3.2 培养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他们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例如,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3.3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全技能比赛,激发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例如,开展安全知识问答活动,奖励安全技能比赛的优胜者。

四、安全设备的使用4.1 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例如,根据工作环境的需要,提供安全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4.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工伤事故预防措施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导致工人受伤或身体损害的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工伤事故预防措施。

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预防工伤事故的基础。

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进行工作风险评估在进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或新工作环境的引入前,应进行工作风险评估。

通过对潜在危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工作任务的需求,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如头盔、耳塞、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员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4. 维护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

清除工作区域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通道畅通,减少绊倒和滑倒的风险。

同时,及时清理和处理危险物质和废弃物。

5. 定期设备检修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润滑。

同时,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6.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培训。

同时,组织安全演习和实地考察,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7.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记录和报告工伤事故。

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提高工作安全性。

8. 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是工伤事故预防的重要力量。

他们应带头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9.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常见工伤事故
在搬运物品(资)时发生的工伤事故(受伤人员主要技工、保安): ➢ 搬运柜子时,造成手掌骨折。 ➢ 搬运收银台时,导致腰部扭伤。 ➢ 搬运花车时,花车玻璃突然破裂划伤手掌。
4
常见工伤事故
提供客户服务时发生的工伤事故(受伤人员主要是保安、收银员): ➢ 收银员为顾客提供服务时,与顾客发生口角,造成顾客殴打收银员。 ➢ 保安员在现场管理时,与租户或顾客发生打架事件,导致受伤。
5
工伤预防措施-电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1/6)
正确
正确
操作前应先停电
6
操作前应悬挂警示标识
工伤预防措施-电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2/6)
正确
正确
作业前应安装接地线
7
作业前应先进行隔离和悬挂标识牌
工伤预防措施-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3/6)
正确
正确
操作前应进行验电
8
操作时现场应有人监护并穿戴专用工具
1、操作前应先停机,并准备照明行灯或应急照明灯;
风柜内电机维保 2、操作应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 时应操作不当造 3、更换过滤网或设备加黄油时,应待设备完全停转后进行操作。
成人员受伤
4、清洗翘片时用选用适合的清洁剂,并用高压水枪清洗,防止手被
翘片刮伤。
3
冷却塔风机皮带 禁固时应操作不 当造成人员受伤
工伤预防措施-电焊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4/6)
正确
错误
作业期间配置了灭火器、防护器具 佩戴齐全
9
作业期间未配置灭火器和佩戴防护 器具
工伤预防措施-电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5/6)
正确
错误
停电作业后配电箱应悬挂“禁止合 闸”警示标牌
10
停电作业后未悬挂警示标识牌
工伤预防措施-电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6/6)
正确
错误
管道工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和佩 戴安全器具:警示牌、安全绳、安 全帽
16
作业前未进行安全防护
工伤预防措施-管道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3/3)
序号 事故原因
维修集水坑、管 1 道井时井盖压(
砸)伤手或脚
2
管道焊接时造成 严禁或手受伤
未经过专业培训 3 擅自操作电气设
备造成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
1、使用专用拉钩并确保拉钩有足够的强度(建议使用螺纹 钢制作); 2、操作前应先对周围进行隔离和悬挂标识牌; 3、安排足够的人员共同操作; 4、现场需要有人员监护。 1、焊接前应佩戴专用防护用品,如电焊面罩、电焊手套等 ; 2、电焊操作工应持证上岗; 3、焊接现场应进行防火清理和配置手提灭火器; 4、焊渣和废弃焊条待其热量消散后集中清理。 1、管道工未经过专业培训严禁操作电气设备,如配电箱、 电机、电源控制柜等; 2、电气设备故障时应安排专业电工进行维修。
4 维保不到位
1、制定设备年度维保计划,并按计划落实设备维保; 2、落实设备维保安全责任人。
1、严禁非电气专业人员操作电气设备;
5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随 意操作电气设备
2、设备房应全部上锁,并实行专人管理;
3、加强操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如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培训) 。
11
工伤预防措施-空调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1/3)
序号 事故原因
预防措施
1、吊顶内过滤网拆装时应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吊顶内过滤网拆 2、拆装前应停机,并准备照明行灯或应急照明灯;
1 装维保时造成人 3、进入天花内应先核实天花的承重,找到足够承重的支撑点,尽量
员高空跌落受伤
不直接踏踩在天花上。
4、操作现场应进行隔离和悬挂警示标识牌,应使用铝合金人字梯。
1、操作前应先停机,并悬挂禁止合闸标识牌; 2、准备适合的工具和防护器具(如安全带、防滑鞋),待安全带扣
紧后方可作业; 3、操作时应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14
工伤预防措施-管道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1/3)
正确
错误
作业期间设置警示和进行隔离
作业前未进行隔离和悬挂标识
15
工伤预防措施-管道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2/3)
正确
错误
外墙清洗安全绳索捆绑至指定的挂钩上
外墙清洗安全绳索不能捆绑至建筑附属物上
19
工伤预防措施-高空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2/9)
正确
错误
作业期间应穿着防滑胶鞋
20
不得穿着皮鞋上岗
工伤预防措施-高空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3/9)
工伤事故 预防措施培训资料
介绍
➢ 分析常见工伤事故 ➢ 编制预防措施培训资料
2
常见工伤事故
维修(检查)作业时发生的工伤事故(受伤人员主要是技工): ➢ 在吊顶内从事空调过滤网清洗或检修设备时,将吊顶踩踏后跌落地 面受伤。 ➢ 站在人字楼梯上检修设备、抄租户水电表时,楼梯放置位置不正确 和缺少监护人员,因楼梯倾倒导致跌落地面受伤。 ➢ 检修电气(器)设备时,因事先未进行停电和验电等必要的安全措 施,导致触电受伤。
17
工伤预防措施-管道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3/3)
序号 事故原因
预防措施
管道切割或套 1、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4
丝或打磨时应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保,及时更换损坏的切割片或打磨片; 操作不当造成 3、操作现场应进行必要的防火安全隔离;
受伤
4、操作期间因两人同时在现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序号
事故原因
预防措施
1
未经培训合格、未持证 上岗
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应全部持证上岗(如电工、空调工、电梯工、电焊工等)
2 违反操作规程
1、电气设备操作:先停电、后验电、再安装接地线、最后悬挂标识牌; 2、设备操作应先熟悉操作说明书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3 设备、器材不合格
1、应定期检测(验)设备的完好性(如验电笔、绝缘工具等); 2、设备外壳应安装接地线,移动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线; 3、购买电气设备应选用有安全标志的产品。
1、操作前应根据管道的长短、重量、安装方式等不同,安排
管道拆装时,
适合的人员参与;
5 应操作不当造 2、操作前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成人员受伤 3、管道搬运时应两人同时进行(小型管道施工除外);
4、作业前应先放干管道中的存水,并做好现场的防护措施。
18
工伤预防措施-高空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1/9)
正确
错误
冷却塔风机维保时应佩戴安全防护 器具:安全绳、安全帽
12
冷却塔风机维保时未佩戴安全防护 器具
工伤预防措施-空调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2/3)
正确
错误
过滤网维保时应佩戴安全防护器具: 安全绳、安全帽、专人监护、标识 牌
过滤网维保时未做好安全防护
13
工伤预防措施-空调工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