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视频讲座52集
杨式太极宗亲嫡传赵幼斌、“太极之花”邱慧芳武当幽下传太极——

十了 式 动 作的 规 范和 要 义 ;对 动 作 的基本 劲 点 、劲法 I 太 J
国 家 备式 竞赛 太极 拳及 传统杨 式太 极拳 。
教 学 目标 :本 次教 学 对动 作 的基 本劲 点 、劲法 涵 有 清晰 的认 识 和了 解 .帮助 拳 友步 入到 正确 的太 极拳 练 法 上米 .进 一 步规 范动 作标 准 备 .提 高功 架练 习 的 质 量 .并使学 者达 到 自修的 目的
一
一
第 十 五期 中华 内家拳 名 家讲 坛 启 事
2 O l 年l 《 ) 月2 6I = 1 一 圳) I : t , 第六 描武 当 际 演武 大 会将 于 家 南 水北 中线 工程 源头 城 市 丹江 u隆 重 举办 与此 l J J 时 ,作 为 第六 武 当 国际 演武 大 会重 要组 成 部分 .与本 J 日 j 演 武 大 会 期 地 举 办的 第 十五 期 中华 家拳 名家 讲坛 ,也 将 与此 问 同时 举行 ,可 旧 交相辉 映 本 期 阱坛 特 邀 杨式 太 极 宗 亲 嫡传 赵 幼 斌 、赵亮 父子 ,干 u 素有 “ 太 极之 花 ” 美 誉 的世 太 极拳 冠 军 邱慧 芳 担 主
邱 慧芳 班
主 授 内容 :4 2 式 太极 拳 主 讲 :邱 慧 芳一一 武 英级 运动 员 .太极 拳 际级 裁
年 杨 氏太 极拳 学 会 会长 .杨 氏太 极拳 第五 代嫡传 ,中闰
武 术八 段 赵亮一 一 杨 式 太极 拳 大家 赵 斌嫡 孙 ,太 极拳 名家 赵
赵幼斌85式第一段分解教学

赵幼斌85式第一段分解教学赵幼斌85式太极拳是由赵幼斌先生借鉴了许多太极名家的经验,并以自己的经验、认识、审美和造诣为基础,结合实战经验和科学理论制定而成。
全套动作共分为三段,每段动作皆以赵家太极拳的特色为基底,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变化,动作流畅优美,结构紧凑,步伐稳健,有极大的实战价值。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85式太极拳第一段的分解教学。
一、起式1.步法起势,两手抱球位于腰际,身体微曲,头顶悬吊,双眼平视前方,调气诱引,为练太极拳做好准备。
2.原地左右步,两手交互开合,沉橄榄球,运气,准备进入下一个动作。
二、云手1.欲开始动作,向右进一步,左手慢慢向前伸直,掌心向下,右手则向上拨起,掌心向上,腰部转动,以十字为轴选择左脚继续向前,左右互换,直至两手在身前相对。
2.转体换步,以十字为轴,右手向前,左手抬至小腹,右腿向右一个大步,左脚跟抬起,身体向左转动45度,右手势如搅拌,左手沉橄榄球。
3.再次以十字为轴选择右腿向前迈步,两臂继续相对,左右交替,练至一组后,回到原地。
三、单鞭1.从云手换至单鞭,以十字为轴,左脚向右迈步,右手抬起,面向右侧,左手沿膝盖下滑至小腹处,眼视右手,形成单鞭姿势。
2.随后左手向身前推展,右手向下拦折,步伐互换,完成一组单鞭。
四、高探马1.高探马通过腰部的转动和左右腿的交替,使功力和气势达到迸放的境地。
2.高探马的动作包括三个部分,先由左前方与右后方组成“丁字”型,再由右前方与左后方组成“丁字”型,最后以“ev2014武尊CBA大专队负责咨询” 姿势结束。
3.左手伸直,右手向外分势,形成一个斜角,脚步随右手的动作向前迈进,左脚与右脚互换。
五、白鹤亮翅1.白鹤亮翅是一种仰盼着前方,令最高点达到头顶,吐气强劲时推平胸前平台,新组成动作,执行起来更神秘优美。
2.右手自划一弧线向下,左手则以伸出的姿态掌面向前,右脚向前小步,随后左脚跨开,半转为左鹤式,右臂上方划平。
3.最后再右鹤式时,换脚方向,右脚向前,左脚向右。
太极拳 85式 口令

太极拳85式口令22:41付清泉杨氏太极拳85式口令.mp4_标清guiyou267812,63007:04简化太极拳_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archer20002:18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dempsey5121:16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cornelius4320:43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音乐)(nancy)[2013] 阳阳看股70720:57乔振兴正宗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标清文竹1,06920:43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音乐)(nancy)[2013] nancy52,238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音乐)(nancy)[2013]_剪切片段-12537阳阳看股22121:30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太极高1123,86422:44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赵幼斌taoyuanhongmei64,40822:45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赵幼斌288,36823:22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赵幼斌道法自然180,98522:44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赵幼斌道法自然106,16728:34李正清带口令带字幕演练杨式85式太极拳(新编)老来乐25722:29杨式太极拳85式配乐带口令4(赵幼斌22:30) 清远21022:44杨式太极拳85式配乐带口令演示钟伟37822:47杨式太极拳85式有口令及字幕标清土老帽3,19807:18太极拳-85式杨式太极拳(口令版)(流畅)larry11623:22杨式太极拳85式配乐口令演示赵幼斌漫步游30,04507:18太极拳-85式杨式太极拳(口令版)(流畅)larry5923:22杨式太极拳85式配乐口令演示赵幼斌芦荟2,63907:18太极拳-85式杨式太极拳(口令版)(流畅)larry4203:02陈氏56式太极拳_杨氏85式太极拳口令音乐brandon13428:37李正清带口令带字幕演杨式85式太极拳老来乐61428:37李正清带口令带字幕演练杨式85式太极拳快乐女人20722:47杨式太极拳85式有口令及字幕一片绿叶30,10727:27李正清杨式85式太极拳带口令正面演练(2)__0老来乐14025:51百花魁—绿萼梅口令版(女声25 51)杨氏85式太极拳口令版配乐tjiaoy11,77203:0485式太极拳音乐口令dempsey1922:0485式太极拳音乐口令troy1422:47杨式太极拳85式有口令及字幕老花眼25959:34傅清泉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全套演练(带口令)桃花岛主2,70828:0185式杨式太极拳带口令李卓娅.&蟾兔1,72622:4485式杨式太极拳教学-杨式太极拳85式配乐带口令演示王雅丽27,01120:57李正清杨式85式太极拳背面带口令演练(3)老来乐33530:16傅清泉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带口令)全套演练dxs585686,719杨式85式太极拳(带口令)hakkai9836,61328:01带口令李卓娅85式杨式太极拳一片绿叶50,82905:0085式全套杨式太极拳(口令版)-0004QQ记得加892909601太极拳剑加qq89290960172,44222:29杨式太极拳85式配乐带口令4(赵幼斌22:30)27323:08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口令音乐)(nancy)【2012】蒲公英29,44628:0185式杨式太极拳教学-带口令李卓娅85式杨式太极拳。
杨氏85式太极拳

杨氏85式太极拳
1 预备式31 左右分脚61 提手上势
2 起势32 转身蹬脚62 白鹤亮翅
3 揽雀尾33 左右搂膝拗步63 左搂膝拗步
4 单鞭34 进步栽捶64 海底针
5 提手上势35 翻身撇身捶65 扇通背
6 白鹤亮翅36 进步搬拦捶66 转身白蛇吐信
7 左搂膝拗步37 右蹬脚67 搬拦捶
8 手挥琵琶38 左打虎式68 揽雀尾
9 左右搂膝拗步39 右打虎式69 单鞭
10 手挥琵琶40 回身右蹬脚70 云手
11 左搂膝拗步41 双峰贯耳71 单鞭
12 进步搬拦捶42 左蹬脚72 高探马带穿掌
13 如封似闭43 转身右蹬脚73 十字腿
14 十字手44 进步搬拦捶74 进步指裆捶
15 抱虎归山45 如封似闭75 上步揽雀尾
16 肘底看捶46 十字手76 单鞭
17 左右倒撵猴47 抱虎归山77 下势
18 斜飞式48 斜单鞭78 上步七星
19 提手上势49 野马分鬃79 退步跨虎
20 白鹤亮翅50 揽雀尾80 转身摆莲
21 左搂膝拗步51 单鞭81 弯弓射虎
22 海底针52 玉女穿梭82 进步搬拦捶
23 扇通背53 揽雀尾83 如封似闭
24 撇身捶54 单鞭84 十字手
25 进步搬拦捶55 云手85 收势
26 上步揽雀尾56 单鞭
27 单鞭57 下势
28 云手58 金鸡独立
29 单鞭59 左右倒撵猴
30 高探马60 斜飞式。
杨式太极拳85式用法全集,所有的诀窍都在这了(附视频)

杨式太极拳85式用法全集,所有的诀窍都在这了(附视频)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动作歌诀第1式:预备势混沌未开太极前,摄得真精顶内煎。
提神顶劲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第2式:起势沉气举手腕须平,黏缠双臂肩宜松。
按下松腹归元侯,吐尽浊气清气升。
第3式:揽雀尾左掤势:初运鸿濛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
转身左掤出左步,右采横掤任自然。
右掤势:架御敌手需用掤,意欲黏回勿近胸。
最忌板滞与偏抗,活泼全在转腰功。
捋势:顺取肘腕捋勿空,不抗不匾见真功。
本有舍己从人意,原为引人从己行。
挤势:捋势变挤顺手缠,得机发劲莫迟延。
预防敌拳又钻来,变成双掌推向前。
按势:挤若落空变按柔,自是从人无他求。
伸腰攻步为助势,左按腕节右按肘。
揽雀尾总诀: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
掤势劲点在两臂,捋势劲点在掌中。
挤势劲点在小臂,按势劲点在腰攻。
欲知此中玄妙处,勤练推手功乃成。
第4式:单鞭追魂钢鞭当胸甩,左像箭来右似弓。
近得身来劲变挒,靠肘掤按任君行。
第5式:提手上势遇敌扑来胸前吼,左截右断掀彼肘。
顺引合出挤肘靠,伸腰发力敌便走。
第6式:白鹤亮翅白鹤展翅立鸡群,左采右挒敌力分,敞开门户引敌进,开中寓合须用心。
第7式、左搂膝拗步起肩过胯膝外搂,肘外预防敌暗手。
连环接打斜中找,掌按侧肋并肩头。
第8式:手挥琵琶双手如抱一琵琶,折肘剪腕用不差。
里外圈儿由我划,左挒右采破擒拿。
第12式:进步搬拦捶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拦左右顾盼间。
护中反打进步捶,化后即打非等闲。
第13式:如封似闭扬掌格肘十字封,化开合手闭含攻。
推按顺防刹不住,哼哈之间腰腿功。
第14式:十字手扣脚即寓裆中击,转身掤开敌两臂。
缠拿裹封开合手,相机变化莫迟疑。
第15式:抱虎归山十字手开采挒上,抱虎全凭力臂长。
盼前顾后搂按打,趁势捋挤也难防。
第16式:肘底看捶左掤右粘护中打,捶居肘下叶底花。
缠托折叠掌劈面,肘底相机破擒拿。
第17式:左右倒撵猴轻灵撤步似水流,引而后发倒卷肱。
走化闪战扳挽劲,惊走猴王佛心留。
52式太极功夫扇分解动作详解

【扇子构造】现在的扇子是用竹子和绸布做成的,扇子的两侧叫扇柄,也叫扇骨,上边叫扇顶,下边叫扇根,把扇子打开以后,平面叫扇面,扇面中间有10条竹条叫扇颈,也叫小扇骨,是由小的竹片做成的,扇子的上边弧线叫扇沿,扇光滑的一面叫正面,那么由小扇骨突出的一面叫反面,以后会常常遇到这些术语。
【分解教学动作要领】【第一段】预备时,身体保持自然并步直立,好象练太极拳一样心静体松,精神集中,右手持握扇柄的要命部,扇顶向下,贴于右腿侧。
一,起势(开步抱扇):两手向前捧在体前,高与肩平,扇柄竖直,扇顶向上;步子呢,开步抱扇,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同时呢,把扇子举抱在胸前。
这个动作在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并步抱扇敬礼,行一个抱扇礼,然后再分脚开步,分做两步不做。
二,斜飞势(侧弓步举扇):一是两臂绕转,屈蹲提腿,身体面向前方(假设面向南);二是右脚向右侧伸出去,侧开步,向西开步;三是侧弓步举扇亮相,把扇子送到右前方,身体略向右倾斜,眼睛看左前方,这是吴式太极拳的斜飞势的动作,身体斜中遇正,两手即要展开亮相,又不要挺直,不要做成长拳,要求含胸沉肩顶头,步型是侧弓步,东南亮相。
三,xx亮翅(虚步亮扇):一转腰摆扇;二穿手转腰;三虚步亮扇,面向正南,成虚步,前脚掌点地,扇子呢,抖挽侧立开扇,扇骨坚直向下,扇面正向前方。
这个动作象杨式的白鹤亮翅的动作,当然杨式的白鹤亮翅动作是横抱向左列(扌列)开,扭转的攻防含意。
这里呢,是采用了穿臂亮扇的动作。
四,xx入洞(进步刺扇):一合扇、把扇子收于右肩前,二收脚摆扇,左脚提起;个动作取材于32剑的黄蜂入洞。
五,哪吒xx(转身下刺扇):一坐腿收扇,扇子横于胸前;二扣脚转身;三向东南方弓步下刺,身体略向前倾。
这个动作取材于42式太极剑舞脚转身下刺的动作,方向是向东南方45度左右弓步下刺,身体微向前探。
六,金鸡独立(独立撩扇):这个动作是个撩扇的动作,撩是在体侧绕一个立圆然后由下向前、向上撩起来,力点在扇顶,同时绕到终点时做了一个直立的开扇动作好象金鸡独立的独立步,扇骨水平竖直向前,扇沿扇面竖直向上,左手遮于头的左侧上方。
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赵幼斌)

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赵幼斌“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所传,首见于杨班侯再传弟子吴孟侠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中。
这短短十八句话、七十二字,精辟、准确地阐明了太极拳的劲力、劲点、劲法等动作要领,对于准确把握太极拳的技术内涵大有裨益。
一、“十八在诀”总论在历代太极宗师的拳论中,都对“十三势”有着重要的论述。
所谓“十三势”,是指太极拳十三种基本技法的名称,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太极拳就是由这“十三势”中的单式组合构成,在各个单式周而复始的演练过程中,形成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绵延不断之势,故而太极拳又被称为“长拳”、“绵拳”(“绵拳”是绵软之意,不是“绵延不断”之意)或“十三势”(也有人认为早期叫“十三势”,后来改称“太极拳”,尚无定论)。
既然“十三势”在太极拳中如此重要,那么这“十三势”又如何做?有何功用?劲点在何处?劲法如何运用?要点何在?对于这些,历代太极拳家多用“诀”来说明,比如“十三字行功诀”、“十三字用功诀”、“十八在诀”等,都是前辈们从不同角度对“十三势”含意或功用的“点化”。
“十八在诀”,因其十八句话中各有一个“在”字而得名。
这里的“在”字,意指“在于”、“要点何在”。
其内容除了包括“十三势”的名称和要点解释外,还多了“中、滞、通、虚、实”五种整体技法及其解释。
就技法而言,太极拳的技术内容也不限于“十三势”,这十三个字只是对太极拳丰富技术内容所作的高度提炼、概括和浓缩(当然也有古人附会“八卦”、“五行”和数之意)。
其核心技法是四个字:掤、捋、挤、按,也叫“四手”或“四正手”,也就是揽雀尾所包含的几个动作。
採、挒、肘、靠四种技法称为“四隅手”,与掤、捋、挤、按合起来叫“八法”。
在推手中,两个人通过手臂的听劲和应变,“八法”相互配合使用。
“八法”之外,“十三势”还强调在行拳中应注意步法、手法、眼法在五个方位的变化——“进、退、顾、盼、定”。
名家谈杨式85式太极拳习练要点

名家谈杨式85式太极拳习练要点《杨式太极拳习练之要求》一、动作不到家傅钟文老师告诫我们说:“每个动作要做到家,”即整套拳中的每招每势不能走过场、滑过去或遗漏掉。
常见不到家的有以下六个动作。
1.起势接左棚时,右手应经上腹前、向右前、再向胸前里磨一个小圆圈转回,至此才与左手上下相合。
老师边示范边提醒我们说:“这个小圆圈很难打出来。
”嗣后,果然发现不少同仁把这个“小圆圈”遗漏了。
2.搬拦捶接如封似闭时,“封”的动作很容易滑过去。
应随重心后移,两臂交叉成十字形,像关门一样称为“封”。
3.老师在教单鞭时,要求我右吊手不要停滞不动。
细观其示范动作,勾手时右臂伸向南方略偏西,然后向西南平移,与左手前移同时到位。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个动作,这样不仅动作不到家,而且也不符合“一动无有不动”的原则。
4.单鞭接玉女穿梭时,右掌应随转体自下而左、经胸前向右弧形上棚、再随转体右棚,然后沉肘抽回与左臂相交。
可是,后面的这个“右棚一般很少做到,”没有“右”,当然也就没有右臂沉肘抽回的动作。
所以老师再三提醒我们,两臂不要过早交叉,也就是不要两臂交叉后再转体,应该边转体边交叉。
5.高探马接穿掌时,右掌的内收应随右臂外旋使掌心向上,然后再内旋,至定式时使掌心仍然朝下。
然而前面的右臂外旋动作很容易走过场,即右掌内收时,掌心始终朝下。
6(老师在教分脚时,再三提醒我们:“四个斜角要打出来”。
如做右分脚时,应转腰到四个方向(东北、东南、东北、东南),但第一个方向不容易打出来,即高探马后迈左脚时身体不是左转面向东北,而是错误地右转面向东南。
同样进行左分脚迈右脚时的第一个方向(东南)也往往会走过场。
二、四肢虚实不清虚实分得越细微,运动量就越大,拳术越有长进,造诣也就越高。
1.重心主要在左脚,则左脚为实;反之,右脚为实,左脚为虚。
这种虚实的转换变化,贯穿于除预备式和收势二势之外的整套拳架中。
双重就是双脚平均、持续地支撑体重,是虚实不清的一种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视频讲座52集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讲座全集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1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2(语音,字幕不一致,关闭声音以字幕为准。
)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3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4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5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6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7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8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09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0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1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2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3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4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5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6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7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8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19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20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21
赵幼杨式85式最新教学(三视角)
赵幼斌最新讲座(杨式85式精讲)
赵幼斌杨氏太极85式教程(二)
赵幼斌杨氏太极85式教程(一)
赵幼斌老师谈传统杨式太极拳要领
赵幼斌杨氏85式动作分解
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1【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2【关雪川2007年组办】
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3【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4【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5【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6【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2【关雪川组办】_标清
赵幼斌说拳论道答拳友问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一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二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三_标清
赵幼斌讲痤视频之四_标清
赵幼斌讲座视频之五_标清
赵幼斌在邯郸教拳论道6-2【关雪川2007年组办】_标清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1【关雪川组办】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2【关雪川组办】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3【关雪川组办】_标清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4【关雪川组办】_标清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5【关雪川组办】_标清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6【关雪川组办】_标清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7【关雪川组办】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8【关雪川组办】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09【关雪川组办】
赵幼斌在邯郸办班授拳10-10【关雪川组办】
赵幼斌大师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名家讲堂的讲座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讲座内容简介:
练拳要领
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
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
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
胸忌挺出,挺出则气
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
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
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
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
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如是
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
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
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
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
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
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
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形与神合一,即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外动内静,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
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
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赵幼斌杨氏太极拳85式讲座由第一视频教程网精心收集并免费提供在线观看下载,如果您觉得此视频教程对您有帮助,请把本视频链接发给您的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能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