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合集下载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摘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迅猛发展,其质量问题却日益凸显,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立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成了刻不容缓的必然诉求。

一些发达国家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有很大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我国建立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调整和规范政府、学校和社会行为;充分整合教育资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制约因素;建议与对策现代远程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第三代”,它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指导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信息文明的结晶。

现代远程教育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浪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十分重视远程教育的发展,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了6个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1999年教育部开始进行远程教育试点,发展至今,已有68所试点高校,这些高校都在积极制定自己的规划,以保证远程教育事业稳定有序可持续的进行。

然而如何提高我国远程教育的质量,始终是教育界乃至社会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

教育质量始终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强远程教育的质量。

当前关于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质量、质量保证体系、综合管理质量、教学资源质量等方面。

在实践中,如何确保学生多层次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从而成为具有多才能的应用型人才,这才是远程教育的关键,也是现代远程教育应有的质量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丹尼尔教授曾指出,质量是衡量一所现代远程教育大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远程教育标准(celts)的应用研究

远程教育标准(celts)的应用研究
中 。 又在 忍受 着 知 识 的 饥 渴 ” 这 正 是 很 多 人 正 在 面 临 的 困境 。 又 可 以 单 独存 在 。 却 。 目前 , 虽然 这个 问题 已经 被 广 大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意 识 到 , 现 有 网 对 我 们 认 为 .学 习 对象 和 网络 教 育 资 源之 间存 在 着 密 切 的 联
实践 的角度 出发 .为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提 出了一种现实可行 习对象不仅包括 了网络教育资源 .还包 括了对网络教育资源必 的技 术 方 案 。 要 的描 述 信 息 、 织信 息 等 , 习 对 象 具 有 一 定 的 人 为 性 质 . 组 学 并 1 远 程 教 育 技 术 标 准 . 可根据实际需要 动态改变 虽然学 习对 象和教育资源不是 同等 远 程 教 育 技 术标 准 可 以 为 不 同层 面 的 互 操 作 提 供 基 本 的准 的概 念 , 两 者 之 问 存 在 一 定 的 联 系 。 单 个 的 教 育 资 源 , 可 以 但 既 则和依 据 。 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更大范围的共 享与交流 , 基于此大 封装成一个学习对象 , 也可 以被多个学习对象所使用 : 多个教育 家 都认 识 到 只有 先 制 定 了统 一 的标 准 .才 能 最 终 解 决 网络 教 育 资 源 可 以共 同组 成一 个 学 习对 象 :经 组 合 后 的 多 个 不 同 的学 习 资 源 的 整 合 问题 。目前 , 际上 已有 不 少 国家 和 组 织正 致 力 于远 对 象 之 间 的可 能 出现 部 分 的包 含 重 叠 的关 系 。 国 程教育技术 标准的研究 .其 中包括 了对 网络教育资源方面 的规 学 习对 象 作 为 一 种 可 重 用 的 教 学 资 源 构 件 . 目前 正 在 日益 定。 这些标 准中影 响较大的有 : 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 助训 练委 受到教育技术学界的关注。 为了有效地使用学 习对象 , 关键 在于 员 会 ( I C 提 出的 计 算 机 教 学 管 理标 准 : 国 国 防 部 提 出 的可 遵 循 标 准 利 用 学 习对 象 元 数据 和 内 容 包 装 信 息 对 教 育 资源 进 行 AC ) 美 共 享 课 程 对 象 参 照模 型 (C R :M S O M)I S全 球 学 习联 合 公 司提 出 组 合 与 包 装 。 当大 量 的 学 习对 象元 数 据 以及 相 关 内容 按 照标 准 的 学 习 系 统 技 术 规 范 : 洲 的 A I D E( 洲 远 程 教 育 多 媒 体 化包 装 后 . 们 才 能建 立 真 正 的 网 络 分 布 式 教 育 资源 应 用 系 统 , 欧 RA N 欧 我 制 作 与 销 售 网 联 盟 ) 国际 电气 和 电 子工 程 师 协会 学 习技 术 标 准 从 而有效地解决异构教育资源共享 的问题 。 ;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框架研究Architect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E-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张屹* 闫寒冰** 祝智庭***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E-mail:zhangyilyj@**E-mail:yhb1225@ ZTZHU@为了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必须重视我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本文介绍了CELTS体系架构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以及CELTS体系架构的开发过程。

详细分析了CELTS体系架构的五个细化层:学习者和环境交互、有关学习者的设计特征、系统构件、受益者的观点、可操作的构件和互操作性,并讨论了由七个要素构成的CELTS体系框架: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本地化标准、跟踪研究课题相关标准。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体系框架1 引言世界各国在发展网络化教育时深刻认识到,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地域广泛、技术复杂、文化多样等特点,使得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系统也难以相互沟通。

虽然现行的网络技术已为学习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 和HTML)、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网上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是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认定,因此妨碍了网上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制订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用标准化方法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性。

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性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

因此国际上有不少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标准化成果。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部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部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二OOO年五月目录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2. 国外研究资源建设标准的现状*1.LOM模型*2.Dublin core *3.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系统体系结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1. 术语定义*1.1媒体素材*1.2题库*1.3案例*1.4课件与网络课件*1.5网络课程*2. 媒体素材*2.1总则*2.2文本素材*2.3 图形(图像)素材* 2.4 音频素材*2.5 视频素材*2.6 动画素材*3. 题库*3.1 理论模型*3.2 试题组织*3.3 试题的分布结构* 3.4 试题质量要求* 3.5 试题的参数标注* 3.6 试题的抽样测试* 3.7 网络题库基本功能*3.8 题库运行环境要求*4. 网络课件库* 4.1体系*4.2 软件的功能要求* 4.3 设计原则*4.4 输入/输出标准* 4.5 运行的平台要求* 4.6 开发的要求*4.7 提交的产品要求*4.8 软件的属性标准*5. 案例库*5.1编写要求*5.2 案例组成*5.3属性标注*6. 文献资料库*6.1入选的文献资料必须符合如下要求之一*6.2属性标注*7. 网络课程*7.1基本要求*7.2 课程教学内容*7.3 课程导航*7.4 教学活动设计*7.5 教学设计原则与开发要求*7.6 基本教学环境设计*7.7 网络课程的属性描述*8. 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8.1授课系统*8.2 适应性学习系统*8.3 辅导答疑系统*8.4作业发布、批阅系统*8.5 网络题库系统*8.6 远程考试及评价系统*8.7师生交流工具*8.8虚拟实验环境*8.9 远程教学管理系统*8.10 教育科研搜索引擎*8.11 教学资源编辑制作工具及管理系统*8.12 远程教学评价系统*9. 管理系统功能要求*9.1 系统设计原则*9.2 教学资源库的管理*9.3 远程教育的系统管理*10.数据结构说明*10.1结构类型*10.2编码类型*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让全民享有充分受教育权利的一次重大工程。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体系介绍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体系介绍
7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
(CELTS-4 )
规定了将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信息模型做 XML编码绑定的方法。 指导标准制订者制订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 相应XML 绑定规范和实践指南。
8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资源类
通用规范 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 (CELTS-3,CD2.0) 专用规范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CELTS-41,CD1.6) 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CELTS-42,CD1.6) 简单课程编列规范 (CELTS-8,CD1.0) 内容包装规范 (CELTS-9,CD2.0) 测试互操作规范 (CELTS-10,CD2.0)
25
9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
(CELTS-3)
规定了对学习对象的描述方法。 帮助学习者,教育者或自动化的软件等对 学习对象进行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 通过定义一个通用的概念数据模型,本标 准保证学习对象元数据的绑定之间有较高 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这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标准的研究与推广活动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举办研讨与培训 吸收团体会员 开展标准符合性测试与认证 参与ISO JTC1/SC36工作 网站宣传与服务
/
24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参考文献
CELTS-3系列 标准 现代远程教育 技术规范简介,沈中南 史元春
18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力定义 (CELTS-14)
定义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学力信息模型。
学力,是描述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
为学力的含义提供通用的理解,描述了不同层次 的学力所应该具有的表现。 目的: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化在行动祝智庭(华东师大教授暨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委员会主任)教育信息化呼唤标准化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千余所高校建起了校园网,67所高校获准开办网络教育学院。

在基础教育方面,已有260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有的地区还建设了教育城域网,并且有三百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校。

可以预见,今后几年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和应用开发还会呈持续增长之势。

国内外企业界看到了我国网络教育市场的巨大存在与几乎无限的潜力,纷纷涌入这个领域来分享网络教育这个大“蛋糕”,估计在国内注册从事与网络教育技术相关业务的企业有三、四百家之多。

虽然众多的教育局域网因遵从Internet 的有关协议获得了数据交换能力,但在教育应用层面支持教育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能力基本阙如,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系统开发商们各行其是,自行设计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格式,致使各系统之间共通之处甚少,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长此下去,势必在网络教育世界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致使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无法充分生效。

如不改变这一现状,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克服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网络教育应用层面的技术标准,从技术上保证教育资源的可交换性和管理信息的互通性。

因此,我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

我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教育部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制订我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2000年10月指令科技司组织力量研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并且于2001年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2002年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2002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授权承担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经过标委会专家们努力合作,在充分调查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目前包含以下5类标准项目: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相关标准、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育管理相关标准。

奥鹏网络教育服务体系的运行与创新

奥鹏网络教育服务体系的运行与创新

奥鹏网络教育服务体系的运行与创新4中国最大的网络教育超市:奥鹏网络教育服务体系国家教育部批准68所高校作为网络教育试点,各高校开始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紧锣密鼓地进行网络学院的组建和招生。

师资、设备、管理队伍,全都准备就绪,学生从哪里来?如何宣传、打造高校自己的网络教育品牌?如何给自己高校一个定位?如何与其他学校竞争?教育部的政策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动,对网络教育有什么影响?……接踵而来的许多问题困扰着高校的网络教育团队。

网络教育显然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业标准,各高校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教育部因此推出了一个标杆——奥鹏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1奥鹏产生的背景与简介4.1.1奥鹏产生的背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

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从1999年起,教育部组织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后批准清华大学等68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

现代远程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有数百万的学生参加远程教育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师生分离,并且学生分布于全国各地。

因此,设置校外教学点、提供资源传输及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等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必备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国家的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加强教学点管理及教学过程服务,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需要构建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以降低远程教育机构的办学成本,规范网络教育的管理,同时促进全国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并为学生的远程学习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独立设置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学。

经过27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由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市电大分校和县级电大工作站组成的遍布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和教学管理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远程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的经验。

国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动态研究

国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动态研究

部 出台 《 向2 世 纪教 育振 兴行 动 计划 》提 出 : “ 面 1 及早 使 我 国现 代 远程 教 育资源 建 设走 上科
学、系统、规范的轨道,完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任务。”实施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形 成开 放式 教育 网络 ,构 建 终 身学 习体 系 。2 0 年 l 月2 日,国家 发展 与 改革委 员 会 、教 育 04 2 5 部等 8 委联合 宣 布, 中国下一 代 互联 网示范 工程 ( NGI 部 C ) 核心 网C RNE 2 干 网正 式开通 , E T主
王 艳 丽
( 海城 市职 业技 术学 院 ,广东 珠海 59 9 珠 10 0)
[ 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以 国 内现 代 远 程 开放 教 育 发展 动态研 究为视 角 , 分析广 东 电大的现
状 ,对其 发展 愿景提 出建 议 , 以期 能够在 整合 网络 时代 的优 质教 育 资源 ,提 高 国民 素质 ,构 筑我 国终 身教 育体 系的工作 中有 所 帮助 。 [ 键词 ] 关 国际化 ;主 流教 育模 式;远 程开放 教 育
第1g 第1 6 - 期
Vo11 N O 1 .6 .
珠 海城 市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报
Zhu a t l t c n cc le e h i y Po y e h i o l g Ci
2 1 年 3月 00
M a .0l r2 0
国 内现 代远程 开放教 育发展 动态研究
城市 的CE RNE 2 干 网的核 心节 点 ,为全 国 几百所 高校 和科 研 单位 提供 1 1Gb s 高速 T主 ~ 0 p的 I v 接 入服 务 ,也 为我 国基 于I v 的下 一代 互联 网技术研 究提 供 了广阔 的试验 环境 。越来越 P6 P6 快 的数 字技术 条件 为高 质量的远 程教 育提 供的 更强 大的支 持 。发展现 代远 程教 育也 已写进 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包含27项子标准,分为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五大类。

此外,还设立了4个跟踪研究项目。

标准研制是持久性的任务,国外标准开发周期通常为5年以上。

考虑到我国对于本标准的迫切需要,本委员会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策略,按各子标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进度,计划在3年内基本完成这套标准体系。

如下表所示,在每一子标准项目的第三列中给出可供参考的国外/国际同类标准研究成果(若有的话),最后一列是标准研究任务的优先级,带***的为急需任务,带**的为次急任务, 带*的为缓后任务。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
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
(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以下部分介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中已发布的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