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实用课件(简介、解题、注音、翻译)

合集下载

《祭十二郎文》韩愈PPT(综合)公开课优秀课件全面实用

《祭十二郎文》韩愈PPT(综合)公开课优秀课件全面实用

心负责,同样让我们敬佩。他热爱他的家庭,爱护他的妻 子,关心他的孩子,无论是他的亲人,还是他的朋友都把 他当作心目中最可信任的人。他重义气、重友情,他可以 为朋友奉献一切。 现在,他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震惊、悲痛。我 们为失去这样好的朋友、这样好的同志而悲痛,为他的家 庭失去这样好的丈夫、这样好的父亲而惋惜!但人死不能 复生,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自己的悲痛,以更 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好××同志未做完的事 业。 ××同志安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 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 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 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 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 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 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 达的深挚感情。
韩愈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题解
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
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 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 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 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 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 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 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祭文(悼词)
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这一年,我在徐州 是年,吾佐戎(于) 辅助军事,派去接 徐州,使取汝者始 你的人刚要启程, 行,吾又罢去,汝 我又罢职离开了徐 又不果来。吾念, 州,你又没能够来。 汝从于东,东亦客 我想,你跟随我到 也,不可以久;图 东边,东边也是异 久远者,莫如西归, 乡客地,不能久住; 从长远打算,不如西 将成家而致汝。 归河阳老家,将家安 顿好再接你来。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身世之悲
第三段: 吾年十九,始来京 城。其后四年,而归 视汝。又四年,吾往 河阳省坟墓,遇汝从 嫂丧来葬。又二年,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汝来省吾;止一岁, 请归取其孥;明年, 丞相薨,吾去汴州, 汝不果来。

祭十二郎文-实用课件

祭十二郎文-实用课件
韩愈的侄子,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祭十二郎文的创作背景
十二郎的早逝
十二郎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给韩愈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
韩愈的悲痛之情
韩愈在文中表达了对十二郎早逝的悲痛和惋惜,以及对 家族衰落的感慨。
祭十二郎文的内容概述
01 回忆往事
韩愈在文中回忆了与十二郎共度的时光,表达了 对过去的怀念。
02 悲痛之情
珍惜生命
韩愈强调了珍惜生命的观点,认 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超越生死
韩愈认为人类应该超越对生死的 执着,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和智慧。
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人生意义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 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人生使命和责任。
人生价值
韩愈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 不断地追求知识和智慧, 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
培养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祭十二郎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 培养人文素养。
在古代汉语课程中的应用
学习古代汉语表达方式
01
祭十二郎文作为古代汉语的经典之作,有助于学生掌握古代汉
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理解古代文化背景
02
通过对祭十二郎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背
景和社会环境。
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03
通过学习祭十二郎文,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对古文的鉴
赏水平。
在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中的应用
1 2
培养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祭十二郎文以其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思念之 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通过学习祭十二郎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 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祭十二郎文》公开课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公开课PPT课件

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期矣。
7、汝之子始十岁,吾 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
久了;如果死后没有知觉,那 我也悲伤不了多少时候,而没 有悲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 刚五岁。年少身强的都不能保
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 全,像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期
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 望他们成长立业呢?悲痛啊!
深情至哀
叔侄深情
共叙情谊 抒写悔恨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
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 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含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
实为兄弟。
.
21
4、去年,孟东野往,
去年,孟东野前往江南, 我写信给你说:“我还未到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应当不再记得了;我那时
其言之悲也。
虽然能记得,但也不懂得
她话中的悲酸。
.
16
赏析:此段叙骨肉之情。叔侄之间 情同骨肉,亲如手足。这就为下文哭祭 老成打下了情感的基础。接着历数了韩 家迭遭不幸,回忆了许多生活往事,尤 其是嫂嫂指着自己和志成所说的悲痛至 极之语,写出了自己和志成在继承韩氏 香火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23
5、呜呼!其信然
唉!大概是真的了!
矣!吾兄之盛德,而 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德
夭其嗣矣!汝之纯明 行却丧失了后代,你那
宜业其家者,不克蒙 么纯正贤明本当继承家
其泽矣!所谓天者诚 业的,不能承受他的遗
难测,而神者诚难明 泽!这真是天公实在难
矣!所谓理者不可推, 以推测;神明实在让人
而寿者不可知矣! 难以明白!这真是天理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02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 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 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03
其代表作有《师说》《获麟解》《进学 解》《送李愿归盘谷序》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等。作品非常多,现存诗 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进学解》
是一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文章构思别出机杼,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特点, 也是韩愈文章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CHAPTER 04
祭文传统与文化内涵
祭文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祭文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对神灵、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一种文体。
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简单的祷告词,到汉唐时期祭文的成熟和多样化,再到宋明清时期 的规范化和文学化,祭文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祭文种类及特点分析
种类
包括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祖先等各类祭文,以及悼词、诔文、哀辞等相关文体。
特点
情感真挚、语言庄重、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注重表达哀思和敬仰之情。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
儒家思想
祭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礼仪等观念,强调对祖先的敬仰 和感恩。
道家思想
部分祭文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中的自 然观念,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 顺应。
名家评价与影响
古代名家评价
列举古代文学家、评论家对《祭十 二郎文》的评价,如苏轼、欧阳修 等,展现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 影响。
现代研究视角
介绍现代学者对《祭十二郎文》的 研究视角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 化研究等,展现其学术价值。

祭十二郎文字词和翻译解析PPT精品课件

祭十二郎文字词和翻译解析PPT精品课件

能衔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
二郎之灵:

知道
依靠 形
含,怀着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 孤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单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不久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死去的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长辈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统称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 第二年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 成为事实, 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实现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手持戈代表军务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 动感人,为后人传诵,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2021/3/1
5
了解背景
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四人,长子韩会,次 子韩介,季子韩愈。十二郎,即韩老成,本是 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韩愈幼年丧父, 由韩会夫妇抚养成长。他和十二郎从小生活在 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 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 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 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 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 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 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 端202,1/3/1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 6
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

《祭十二郎文》(含简介、解题、注音、翻译)课件

《祭十二郎文》(含简介、解题、注音、翻译)课件

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
展道路。 2020/8/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背景介绍: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
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
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
• 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来看我,住了一年, 要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 有成行。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即“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 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被免职
(东:在东边居住,名作状
客:客居,名作动
西:向西,名作状
致:使……来,动词的使动用法
成家:古义——安家 今义——成立家庭)
•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灵柩送回安葬在河阳。
(中年:在中年,名作状)
2020/8/2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谋生,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和你分离 过。
•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
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
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祭十二郎文》课件(简介、解题、注音、翻译)word版本

《祭十二郎文》课件(简介、解题、注音、翻译)word版本
•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 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记不清,
只有依靠兄嫂。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
“惟依兄嫂”)
• 中年兄殁(于)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于)河阳。 • 哥哥在中年的时候死于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
•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 嫂嫂曾经一手抚摸你、一手指着我说:“韩家两代人,
就只有你们了!” •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
悲也。
• 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虽然能记得, 但那时候并不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
二。孤苦相依,身负重任
少孤 失怙 零丁孤苦 形单影只
离去,你又没有来得成。
• 吾念,汝从(我)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 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 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作长远打算, 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

客:客居
西:向西,名作状
致:使……来,动词的使动用法
成家:古义——安家 今义——成立家庭)
背景介绍: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 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 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 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 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 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 哀恸欲绝的祭文。
题解 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 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 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 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 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 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 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 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祭十二郎文》拼音版,带全文注音(韩愈)-文言文

《祭十二郎文》拼音版,带全文注音(韩愈)-文言文

jì 祭shí十èr二láng郎wén文 [táng唐]hán韩yù愈nián年、yuè月、rì日,jì季fù父yù愈wén 闻rǔ汝sāng丧zhī之qī七rì日,nǎi乃néng能xián衔āi哀zhì 致chéng诚,shǐ使jiàn建zhōng中yuǎn远jù具shí时xiū羞zhī之diàn 奠 ,gào告rǔ汝shí十èr二láng郎zhī之líng灵:wū呜hū呼!wú吾shào少gū孤,jí及zhǎng长 ,bù不xǐng省suǒ所hù怙,wéi惟xiōng兄sǎo嫂shì是yī依 。

zhōng中nián年,xiōng兄mò殁nán南fāng方,wú吾yǔ与rǔ 汝jù俱yòu幼,cóng从sǎo嫂guī归zàng葬hé河yáng阳。

jì 既yòu又yǔ与rǔ汝jiù就shí食jiāng江nán南。

líng零dīng丁gū 孤kǔ苦,wèi未cháng尝yī一rì日xiāng相lí离yě也。

wú 吾shàng上yǒu有sān三xiōng兄,jiē皆bú不xìng幸zǎo早shì世 。

chéng承xiān先rén人hòu后zhě者,zài在sūn孙wéi惟rǔ汝 ,zài在zǐ子wéi惟wú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依靠兄嫂。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
“惟依兄嫂”)
• 中年兄殁(于)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于)河阳。 • 哥哥在中年的时候死于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
灵柩送回安葬在河阳。
(中年:在中年,名作状)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思念之情
追悔之情
痛悼之情
人生悲情
骨肉之情
宦海苦情
翻译课文1—3段
•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 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 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得以 怀着悲哀表达诚意,派遣建中在远方备好应时鲜美的食物作为祭 品,祭告你十二郎的灵位:
•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 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同志不仅对工作有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家庭的关心负责,同样让我们敬佩。 他热爱他的家庭,爱护他的妻子,关心他的孩子,无论是他的亲人,还是他的朋 友都把他当作心目中最可信任的人。他重义气、重友情,他可以为朋友奉献一切。
现在,他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震惊、悲痛。我们为失去这样好的朋友、
这样好的同志而悲痛,为他的家庭失去这样好的丈夫、这样好的父亲而惋惜!但 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自己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热情 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好------ 同志未做完的事业。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
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 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 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 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 展道路。
•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 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我到宣州去看你。
•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 又过了四年,我往河阳扫墓,碰上你送我嫂嫂的灵柩前来安葬。
•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谋生,虽然零丁孤苦,不曾一天和你分离过。
•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人后嗣的,在孙子辈中 只有一个你,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我,两代都是独苗,身子孤单, 影子也孤单。
•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毕业后的他,从事--- 工作。为了---- 的需要,--- 年-- 月,他去。。。。。不幸于 -- 年 月--- 日 ,离开了我们,年仅---- 岁。
---同志在工作上,他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并多次为他人排 忧解难,对同事的事情认真对待。他的随和、热情,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永远值 得我们学习。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情之至 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 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 泪。”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 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是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学习目标
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 痛惜和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 常格的创新精神。 重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同志安息!
带感情的朗读全文,梳理主要字、词、句 的意思、特点,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闻汝丧及长(sàng)丞相薨 (hōng)
不省
(xǐng)佐戎徐州 (róng)
所怙
(hù) 汝遽去 (jù)
兄殁南方 (mò) 万乘之公相(shèng)
省坟墓 (xǐng)殒其生 (yǔn)
归取其孥 (nú)
窆不临其穴(biǎn)
• 嫂嫂曾经一手抚摸你、一手指着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有你 们了!”
•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 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虽然能记得,也不懂得 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
孤苦相依,身负重任
少孤 失怙 零丁孤苦 形单影只
从嫂 与汝 未尝一日相离
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背景介绍: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 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 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 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 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 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 哀恸欲绝的祭文。
题解 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 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 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 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 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 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 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 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 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 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 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 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 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 的精神品质。
祭文示例
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的----------------同志是---------- ,-- 年-- 月生于---,在 度过了他--- 时代,并在---年---
尚飨
(xiǎng)
整体感知
一、此文与一般祭文的不同点在哪里?
此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但破駢为散, 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 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 写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在叙述中抒发苦情与 悲情。
整体上按“回忆往事---寄托哀思—再回忆 么? 由此分哪几个时段追述了哪些往事来寄托哀思?
触发点
惊闻噩耗
时段
追叙往事
寄托哀思
少时: 相依-------- 孤苦零丁、骨肉情深 相别-------- 聚少离多、悔恨自责
成年 相思-------- 惊愕怀疑、凄苦悲伤
相隔--------- 痛责内疚、沉痛之极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