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第八章思考题

合集下载

近代史课后思考题

近代史课后思考题

近代史课后思考题答案(1-8章根据老师的PPT整理的呦!)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军事侵略(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它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2)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赋予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上: 经济落后矛盾激化政治上: 吏治腐败贪污成风军事上: 军备废弛军事腐败文化上: 文化专制昏庸愚昧(2).经济技术的落后武器装备极端落后军队素质极其低下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小结: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而正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所以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

落后是要挨打,但落后不一定失败。

中国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就是以弱胜强的好例子。

但落后加腐败则不仅要挨打,而且必然失败的,近代清政府领导的几次反侵略战争就是明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打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思考题

上编综述第一章思考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后的题目材料1:“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从那时起就在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黄金吸引之下迅速地发展起来。

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满族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统治权。

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

”―― 《马克思恩格斯》(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材料2:“ 比年以来,帝国主义与军阀之狼狈为奸,加重我内乱,掠夺我金钱,屠戮我民命,已成不可掩之事实。

而为彼等最便于勾结,最利于进攻之工具,犹当数一部不平等条约。

”“由是观之,弱我中国者,资本帝国主义也,致我危亡者,由此产生之不平等条约也。

资本帝国主义实为蚕食我之封豕长蛇;不平等条约实为束缚我之桎梏陷阱。

”——漆树芬《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光华书局,1926出版,序言。

材料3:“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

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报终天之恨。

”――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9页。

材料4:“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主义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赵朋·2009年修订版目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 (1)目录 (1)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3)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4)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5)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5)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6)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6)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7)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7)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7)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7)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8)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8)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9)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9)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9)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9)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0)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0)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10)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1)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1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1)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2)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12)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2)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2)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2)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3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3)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3)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14)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5)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5)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5)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5)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6)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6)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16)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6)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8)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8)2、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总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总汇)

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度和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

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的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社会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

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课后思考题及相关选择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课后思考题及相关选择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课后思考题及选择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选题:1.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是因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C)。

A.驻兵权B.开矿设厂权C.领事裁判权D.协定关税权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3.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A)建立了第一块租界地。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4.林则徐组织编写了(C)一书。

A《海国图志》 B《地理大全》 C《四洲志》 D《瀛寰志略》5.沙俄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战争之机,在1858-1864年间迫使清政府割让领土共约(D)。

A .144万平方公里B .60万平方公里C. 44万平方公里 D .150万平方公里6.“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这段材料的作者是(B)。

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郑观应7.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A),割占了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8.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英国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之后的(B)。

A .157周年 B. 155周年 C. 137周年? D .97周年9.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D)。

A 英国汇丰银行B 德国德华银行C 美国花旗银行 D英国东方银行10.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问:这首诗写于哪一年?(C)A.1894 B.1895 C.1896?D.1897二、多选题:1. 那拉氏掌控清朝最高统治近半个世纪,当时在位清帝是(CD)。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有(ABCD)。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ef7《中国近代史》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得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就是由工人阶级领导得,因而都具有( )因素。

A、民主主义B、资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答案:D2、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就是在( )A、1953年底B、1956年C、1979年D、1952年底答案:D3、1951年—1952年开展得"三反"运动得内容就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C、反贪污、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D、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官僚主义答案:A4、“一五”计划着重发展(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服务业答案:B5、建国初得过渡时期就是指( )A、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B、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D、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答案:D6、建国后,对官僚资本采取得方针就是( )A、赎买B、保持原状C、没收D、拍卖答案:C7、中华人民共与国得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答案:B8、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主要任务就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得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得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9、我国大规模得有计划得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得标志就是( )A、三大改造得开始B、土地改革得完成C、“一五”计划得制定与实施D、“三反”、“五反”运动得开展答案:C1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可用“一化三改造”概括。

一化就是指( )A、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农业化C、社会主义现代化D、社会主义集体化答案:A11、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得经济条件不包括( )A、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好水平D、物价稳定,物资较为充足答案:B12、中国人民志愿军得司令员就是( )A、朱德B、彭德怀C、林彪D、刘伯承答案:B13、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得就是(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得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答案:B14、没收官僚资本,具有( )与社会主义革命得双重性质A、农业革命B、工业革命C、民主革命D、社会革命答案:C15、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主体就是( )A、实现国家得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得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得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16、我国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得五年计划开始于(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答案:D17、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得赎买政策就是( )A、“四马分肥”B、定股定息C、加工订货、统购包销D、国家资本答案:B18、我国在对农业与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得方针就是(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B、利用、限制、改造C、鼓励、支持、扶助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与国家帮助答案:A19、党得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得特点就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一化三改造”、“一体两翼”得辩证统一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D、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得历史必然性答案:A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得主要形式就是( )A、与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利用、限制、改造D、团结、批评、团结答案:B21、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得高级形式就是(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全行业公私合营D、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答案:C*2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社会A、新民主主义社会初级阶段B、新民主主义社会高级阶段C、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答案:C23、( )制度在中国得全面建立就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得最主要得标志、A、政治B、经济C、文化D、外交答案:B24、近代以来中国面临得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得任务基本完成得标志就是(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C25、我国在对农业与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得方针就是(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B、利用、限制、改造C、鼓励、支持、扶助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与国家帮助答案:A26、党得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得特点就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得辩证统一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D、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得历史必然性答案:A2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得主要形式就是( )A、与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利用、限制、改造D、团结、批评、团结答案:B28、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得高级形式就是(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全行业公私合营D、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答案:C2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得时间就是( )A、1945年B、1949年C、1956年D、1966年答案:C30、“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得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指( )得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作的最大一件工作是(B )A.镇压反革命B.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D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整党运动C.“五反”运动 D.“三反”运动3.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4.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B )A.长期性B.过渡性C.独立性D.短暂性5.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C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农村人民公社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 B )A.定股定息B.四马分肥C.加工订货D.统购包销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C)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8.1951年9月,在全国知识分子中开展了( C )A.反右运动B.整风运动C.思想改造运动D.批判旧思想运动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社会形态是()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10.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1. 新民民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A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完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C.具有稳定性 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所包含的两个阶段是( D )A.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B.反帝国主义革命和反封建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1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B )A.没收政策 B.赎买政策C.改造政策 D.统购统销政策14.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C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15.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D )A.农业 B.轻工业C.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16.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17.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9.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 赎买B. 统购统销C. 公私合营D. 合作化20.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的主要矛盾是。

( C )A.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优越的政治条件是( B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C.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多种经济成份中的领导力量22. 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的所有社会经济主要是三种成分,其中,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是( A )A.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C.合作社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3.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作出过深刻论证,他指出:“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民主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B )A.资本主义体系B.社会主义体系C.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D.前社会主义体系24.毛泽东提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毛泽东的上述论述发表于( C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B.新中国成立时C.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时D.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25.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发表讲话,强调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他曾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国家工业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是( D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B.比较强大的国营经济力量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6.所谓农业合作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

1953年到1956年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C.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D.一些领导人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27.1995年通过的《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中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充分有利的条件和完全必要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根据这一指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具体和平赎买形式是( B )A.互助合作化B.定股定息C.国家资本主义D.“四马分肥”28.《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所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B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一大片”29. 1953年9月,彭德怀在一份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 )A.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B.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C.奠定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D.赢得了近代以来中环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二、多项选择题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ABC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D. 社会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2. 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包括( ABC )A.反贪污B.反浪费C.反官僚主义D. 反对偷税漏税3.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有(ABD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密切联系群众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D.自我批评4.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五反”运动。

其主要内容除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外,还包括(ABC )A.反盗窃国家资财 B.反偷工减料C.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D.反浪费5. 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BCD )A.人民公社 B.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有( ABCD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BD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保护民族工商业8.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BCD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是(ABC )A.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C.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10.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 BCD )A.自力更生 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11.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BD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2.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详尽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决议指出,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还存在的基本矛盾是( AC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3.世界历史表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毛泽东曾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

我们不搞资本主义。

”“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

”近代以来的历史也表明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AB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难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C.资本主义缺乏国家工业化战略D.经济落后国家无法发展资本主义14.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对我国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评价甚高,他说:“‘一五’计划相当成功……第一个五年计划具有决定性的加速作用……中国的经验也是成功的。

”以下各项属于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的是A.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C )B.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C.第一座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5.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经验,概括提出了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其中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概括有 ACA.土地及牲畜、工具私有B.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C.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D.土地与其他生产资料统一经营16.中共中央在《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中曾指出:“我们对于资产阶级,第一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