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第八章

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1953年9月,彭德怀在一份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 B )A、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B、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C、奠定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D、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3、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B )A、三查运动B、三反运动C、五反运动D、四清运动4、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B )A、公私合营B、合作化C、国家资本主义D、和平赎买5、建国初期,国家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C )A、赎买B、管制C、没收D、拍卖6、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C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论十大关系》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初步建立的事件是( B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6年,全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D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9、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时间是( B )A 1955年B1956年 C 1957年 D 1958年10、向全党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任务的是( A )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D邓小平1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D )A不要四面出击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积极引导,稳步前进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 )A、依法治国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开展阶级斗争13. 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的党的会议是( C )A中共八大一次会议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D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二)多选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B. 俄国C. 美国D. 英国正确答案:俄国2.【单和鼠B. 牛和猪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A. 兔羊D. 鸡和鼠正确答案:兔和鼠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A. 帝国主义太弱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A. 《盛世危言》B. 《劝世良言》C. 《资政新篇》D. 《天朝田亩制度》正确答案:《劝世良言》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A. 汉阳铁厂B. 轮船招商局C. 安庆军械所D. 福州船政局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D. 轻敌所致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对应章节第三章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B. 光复会C. 华兴会D. 兴中会正确答案:兴中会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B. 驱除鞑虏C. 恢复中华D. 平均地权正确答案:创立民国3.【多选题】武昌起义的直接领导人有()。
A. 宋教仁B. 熊秉坤C. 章太炎D. 吴兆麟正确答案:熊秉坤###吴兆麟4.【判断题】中山装一共有四个兜()。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8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8答案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A.政治控制B.文化渗透C.军事侵略D.经济掠夺正确答案:ABCD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主要方式是()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C.勒索赔款抢掠财富D.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正确答案:ABCD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割去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所依据的条约是()A.《望厦条约》B.《瑷珲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正确答案:BD4.19世纪50~80年代,沙俄割去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依据的条约是()A.《瑷辉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正确答案:ABCD5.关于租界的叙述,正确的有()A.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B.租界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C.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俨然是“国中之国”D.中国的法律在租界里发生效力正确答案:ABC6.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方式主要是()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扶植收买代理人D.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正确答案:ABC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正确答案:ABCD8.西方列强逐步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依据的条约主要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B.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C.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D.1858年的《天津条约》正确答案:ABCD9.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方式是()A.投资中国工业B.在中国设立银行C.勒索中国赔款D.控制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正确答案:ABCD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主要是()A.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B.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C.控制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D.投资中国工业正确答案:AB。
最新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培训讲学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B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 C)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 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B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C)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最新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的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B5、B6、D7、C8、A9、B10、A11、D12、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E3、ADE4、ABD5、ABCD6、ABCE7、ABC8、ABCDE9、ABCE10、BCD三、简答题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哪些主要经验?中国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这些经验主要是:第一,改造的和平(自愿)的方式。
不仅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改造的,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成功实现了列宁曾经设想过但未能在苏联得到实现的“和平赎买”的政策。
第二,采取了逐步(稳妥)过渡的形式。
三大改造均采取了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形式。
如对个体农业的改造遵循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经历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由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
从而,保证了改造和和平平稳进行。
第三,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把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生产者,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四,所有制的改造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发生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
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现国家工业化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需要。
在近代以来的争取民族独立、人们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们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第一项任务的基本实现。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第提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体现了这一要求。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近代史纲要网课第八章答案

一、单选题 (共20.00分)1.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D.社会主义性质的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D教师评语:--2.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是()A.暴力没收B.和平购买C.和平赎买D.国家帮助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3.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通道会议B.遵义会议C.六届四中全会D.宁都会议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5.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体系。
A.半殖民地半封建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6.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间是()。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7.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A.暴力没收B.和平购买C.和平赎买D.国家帮助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D教师评语:--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10.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B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C)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A、争取B、赎买C、利用D、合作10、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1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是(B )。
A、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从解放战争的胜利,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2、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C )。
A、消灭资本主义B、恢复国家经济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建立国营经济13、我国长期是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先后进口和使用过130多种品牌的汽车。
而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这是在( B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B )。
A、归国家所有B、四马分肥C、归企业所有D、用于工人的工资15、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领取的是( B )。
A、企业利润的1/4B、定息C、全部企业利润D、和工人一样的工资16、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形式是( C )。
A、股份制B、无偿没收C、国家资本主义D、合作化17、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
史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19、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存在的时间是(B )。
A、1919~1949年B、1949~1956年C、1953~1956年D、1953~1978年20、1953年10月毛泽东说:“一般规律是经过互助组再到合作社,但是直接搞社,也可允许试一试。
走直路,走得好,可以较快地搞起来,为什么不可以?可以的。
”这一论述针对的是( B)。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土地改革运动D、建立国营经济21、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 D)。
A、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C、恢复了国民经济D、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 )。
A、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B、这一政权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C、在经济上实行的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在文化上实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3、下列几组词,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2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包括( B )。
A、国营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政权C、思想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2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B )。
A、农业合作化B、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C、建立手工业合作社D、没收官僚资本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不正确的论述是( D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7、我国人口特别少的33 个少数民族,如基诺、洛巴族等,在全国人大都拥有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C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28、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C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29、“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这句话中的“和平方法”指的是(C )。
A、实行股份制B、廉价收购C、赎买政策D、无偿没收30、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C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2、新中国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有(ABC )。
A、利用B、限制C、改造D、没收3、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BD )。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公私合营D、经销代销4. 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BD )。
A、委托加工B、全行业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经销代销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5、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是( BD )。
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社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6、“这一年是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也是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得最快和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同时还是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
”下列对“这一年”理解正确的是(BCD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7、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AB )。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8、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超过抗战前最高产量的9%,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CD )。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9、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形式有( BCD )。
A、农业生产临时互助组B、农业生产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0、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基本方针主要有(ABCD )。
A、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B、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C、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D、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1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BCD ) 。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主要有( ABC )。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D、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13、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特征的论述正确的有( AB )。
A、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C、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参与国家政权建设D、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14、我国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具备的实现可能性有( ABC )。
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初步的经验C、土地改革完成后,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也难以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农村开始有了实行互助合作的实践D、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榜样作用15、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因为( 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