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总复习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⑴加法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总复习

100×2 + 500 = 700(米) 答:他到学校一共走700米。
13、小红从家到文具店要走800米,走两个来回是 多少米? 800×4=3200(米) 答:走两个来回是3200米。
8厘米。(√) (11)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也就是边长
的4倍。(√) (12)如果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同样长,这时
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7、用4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形,它 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 是多少?(此题解答时要先画图,下面提供的 是比较容易解答的方法。) 2×10 = 20(厘米)
2×8 = 16(厘米)
8、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用两个这样 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 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4×4 = 16(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4 + 4 + 2)×2 = 2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9、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周长是54cm,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用0、8、5三张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请你选 择其中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先求出它 们的和,再求出它们的差。 先想出:最大的数850和最小的数508。 再计算: 850 + 508 = 1358 850 – 508 = 342 答:它们的和是1358,差是342。
4、三年级有287位同学坐车去春游,租了5辆车, 且每辆车限乘58人,有4辆车已经坐满,第5辆 车坐多少人?还差几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58×4 = 232(人) 287 – 232 = 55(人) 答:第5辆 车坐55人。 58 – 55 = 3(人) 答:还差3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1厘米=10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1;1平方米=10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1平方厘米,1平方米=10100平方厘;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
1010克=1千克,101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
(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清晰了解所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而这就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做一些归纳与总结,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归纳和整理,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非常的重要,学习过程当中,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完全可以抄写在数学错题集上面。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查漏补缺,数学学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人教(新课程标准)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卷(一)(含答案)

人教(新课程标准)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卷(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5题;共12分)1.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________秒。
2.把每个数看作整百数,估算出结果.496+203≈________607+294≈________3.按要求排顺序300+500 4000-3000 6000+300 3500-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估算215+87的结果大约是________.5.分针走1大格是________分。
分针走1圈是________分,这时时针正好走________大格,也就是1时=________分。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6.小华跑50米用了9()A. 时B. 分C. 秒7.708×51≈()A. 700×50B. 710×50C. 700×51D. 708×508.刘翔跑110米栏需要13()。
A. 分钟B. 秒C. 小时9.36分钟=()时A. 0.36B. 3.6C. 0.610.妈妈大约带多少元钱去缴费就够了?()A. 200元B. 400C. 300元算一算,上面的三项开支一共多少钱.11.阳光小学二年级有109人,三年级有193人,这两个年级大约有( )人。
A. 320B. 300C. 22012.把1时、5分、200秒按从短到长的时间排序,排在最前面的是()。
A. 1时B. 5分C. 200秒13.体育课上,小红参加100米赛跑用了()。
A. 1小时B. 10分钟C. 165秒14.算式的结果是大于600而小于700的是()。
A. 309+216B. 900-214C. 489+5715.小军把他的书放在书架的三个格子里,最少的一格放27本,最多的一格放34本,那么书架上的书总数大约是( )本.A. 180B. 150C. 120D. 90三、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6.估一估,连一连。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目录
1. 数的认识
2. 加法与减法
3. 乘法与除法
4. 位置与方向
5. 分数与小数
6. 图形与面积
1. 数的认识
- 自然数:1, 2, 3, ...
- 整数:包括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和0
- 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形如$\frac{a}{b}$的数- 小数:数的小数部分的展示形式
- 书写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方法
2. 加法与减法
- 加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减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多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3. 乘法与除法
- 乘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除法的概念与运算法则- 乘法表与除法口诀
-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 乘法与减法的关系
4. 位置与方向
- 上下左右的概念与描述- 方位线的绘制
- 街道导航与地图阅读
5. 分数与小数
-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关系
-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排序
-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排序
6. 图形与面积
- 常见图形的认识与命名
- 图形的属性:边长、直角、等边等
- 图形的面积计算
- 图形的周长计算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

39+44= 83 30 940 4
70 13
39+44=83
30 9 74
65-54= 11
50 4 15
65-48=17 40 8
25
二、聪明小法官。 (1)在减法中,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举个反例:6-2=4
()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
能是四位数。
()
二、聪明小法官。
×5 1500
4×250= 1000 250
×24 1000
三、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940,积是多少? 940×9=8460
(2)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是6,这个数是多少? 7×8+6=62 56
(3)795与406减去398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795×(406-398)= 6360 8
加法验算 验算
减法验算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倍的 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笔算 乘法
两位数乘 一位数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 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 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有关0 的乘法
笔算 乘法
3.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并改正。
点拨:第 1 个算式错在漏掉了 0×7 这一步的计算; 第 2 个算式错在没有加上进位的数。
整 理 复 习 1 口算、估算过关
1.直接写出得数。
4600+400=5000 820-280=540
200×6=1200
8×500=4000
5×700=3500
28-55×0=28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至六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测量一、长度单位基础知识过关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一本小学生字典4(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毫米②厘米③分米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文具盒②电视机③数学书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1、简单的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者“=”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2、计算后比较大小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53米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考点三、计算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考点四、解决问题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总结锯的段数总比锯的次数多一】5.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数学总复习1班级姓名学号
一、直接写出得数:
24×5= 4×700= 29÷3= 510+()=620
846+154= 550÷5= 248÷2= 712-()=120
324÷4= 53×9= 32+36+68= 720÷(48-39)= (540-230)÷5= 68+32×2= 99-99÷9=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456×7= *4027÷8=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621-148-252 186×(197-189) 356+452+744+148
88×9÷4 72×11-8×72
四、列综合式计算:
1、比152的6倍多14的数是几?
2、376减125的差除251,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期终数学总复习时,小胖做了34道应用题,小亚做的应用题是小胖的3倍。
小亚比
小胖多做多少道应用题?(用两种解法)
2、菜市场有青菜546千克,上午卖出270千克,余下的平均批发给3个食堂,每个食
堂可批发到青菜多少千克?
3、学校搞迎新活动买了一些雪碧,每瓶雪碧6元,每箱有12瓶,买了8箱雪碧需要多
少元?
4、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60千米。
照这样计算,行驶63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5、小胖和小丁丁在练习速算,小胖5分钟算了95题,小丁丁6分钟算了102题,谁算
得快?每分钟快几题?
6、一间教室的地面长9米,宽4米,现在铺上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
多少块?
六、选择:(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
(1)300千克的铁和300千克的棉花比重量()
A、铁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D、不能比
(2)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是()位数。
A、三
B、四
C、三或四
D、无法确定
(3)有一个锐角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七、填空:
(1)估算:248÷5大约是()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24厘米,比宽长14厘米,这张纸的面积是()。
(3)有一根木料,要锯成6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全部锯完要()分钟。
(4)用6张数卡2、3、5、0、9、8摆成2个三位数,最小的差是()。
(5)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这一年的上半年有()天,是()年。
(6)要使□820÷5的商是四位数,□里最小填(),当被除数增加()时商就增加4。
(7)一个四位数除以8,商的中间百位和十位都是零,这个四位数最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