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影像ppt课件

脊柱影像ppt课件
(6)许莫氏结节:是椎间盘组织断裂的软骨板向 上、下方向疝入椎体内形成的软骨结节,为 腰椎间盘脱出的一个类型(纵向脱出)。分为 中央型和边缘型。中央型位于椎体上缘或下 缘的中1/3部,呈单发或多发,表现为类圆形 或不规则形的低密度灶,周围是宽窄不一的 硬化带;边缘型位于椎体上、下的后缘,病灶 呈类圆形或多环形,周边骨质硬化,结节的骨 性后壁呈弧形凸入椎管,后壁与椎体相连或不连
编辑版ppt
34
4、颈5~6椎间盘层面
椎间盘的前方见颈5椎体的前下缘,后方见颈6 椎体的后上缘,两侧见颈6椎体的钩突,钩突后外 方为椎间孔,椎间盘的后缘是颈5~6的关节突关 节,颈6椎体的上关节突位于前方,颈5椎体的下
关节突位于后方。椎间孔内充满脂肪,其中有神 经根影。
编辑版ppt
35
颈椎前曲,椎间盘前部较后部稍厚,后 外侧受到钩突的限制,椎间盘的边缘和 相邻椎体的边缘一致 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的椎体钩突,与上 位椎体的前后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 颈椎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穿行
8
Luschka关节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第二章 脊柱与脊髓断面影像解剖
第一节 横断层面影像解剖
编辑版ppt
16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上下的透明软 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构成
正常椎间盘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影, CT值为80-120Hu,密度低于椎体, CT不 能区分髓核、纤维环
编辑版ppt
54
编辑版ppt
55
编辑版ppt
56

脊柱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脊柱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颈椎双斜位
5.颈椎过伸位
• 摄影目的:用于测量颈椎不稳侧位影像。 • 摄影体位:病人直立于摄影架前,头尽量后
仰,两肩尽量下垂,力求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身体站稳,外耳孔平胶片上缘。 • 中心线:即第4颈椎颈部前后缘中点。
·
颈 椎 过 伸 位
6.颈椎过屈位
• 摄影目的:用于测量颈椎不稳侧位影像。 • 摄影体位:病人侧立于摄影架前, 头尽量
垂直于暗盒; • (4)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颈静脉切迹
• 中心线: • 向头端倾斜10~15°角,经甲状软骨射入
胶片。 • 屏气方式 : • 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第2颈椎 第3颈椎 第4颈椎 第5颈椎 第6颈椎 第7颈椎
第1肋骨
椎体
钩突 横突 椎间隙 棘突 椎弓根 第1胸椎
• 标准片显示:
用35°角。
35°
椎体 横突 椎体间隙 椎弓根
髂骨
棘突 椎弓峡部
腰椎斜位
照片质量评价
• 腰椎附件在斜位片上 显示呈“小狗”状, 近片侧的横突为“狗 嘴”,椎弓根为“狗 眼”,椎弓狭部为“ 狗颈”,上关节突为 “狗耳”,下关节突 为“狗前腿”。远片 侧下关节突为“狗后 腿”,横突为“狗尾 ”,以上腰椎附件最 好能投影于胶片的正 中。
颈部的软组织前后缘与暗盒前后缘等距。
肩未持重
肩持重
• 中心线 : • 经甲状软骨平颈部前后缘连线的中点,
以水平方向射入胶片。 • 屏气方式 : • 深吸气再呼气后屏气曝光。
齿突 寰椎 枢椎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第7颈椎棘突
• 标准片显示: • 1.第1~7颈椎序列以正常
生理曲度显示照片正中 • 2.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 3.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显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ppt课件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ppt课件

颈椎侧弯测量法。A、正常:正常ECD角=FCD角约10度, GCD角=HCD角约15度;
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经第7椎棘突作CD垂线并 与AB线成90度角,然后取上部颈椎颈3、4横突分别作EFGH点。
侧弯:ECD角12度减去10度,侧弯为2度,GCD角18度减 去15度,侧弯3度。
后倾角测量法 自第1颈椎前缘至第7颈椎前缘作AB线,E 为反弓椎体后上角,AB线与EB线交角为后倾角。示椎曲消失 且反弓成角。
3级为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4级为凸侧椎弓根超越中线, 靠近凹侧。)上图A测量法,B显示第1椎2级旋转,2、3椎1级旋转。
腰椎侧凸——轴凸角测量法 (A、沿骶椎上缘作横线,取棘突为中点作90oAB垂线,椎体椎弓根C点与A 点组成的角度为正常的椎弓根侧偏角,一般是10o左右。B、腰椎侧凸CAB角 大于10o,本例为20o)
椎曲测量方法 为了更准确观测颈腰曲的变化,对标准
颈、腰曲X线侧位片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 积计算法。计算前,先将X线侧位片按如下方 法画线。
(1)颈椎侧位X线片需下颌角平第二颈椎下 缘的标准侧位片。测量颈曲自寰椎棘突基 底部(A)到第7颈椎后下缘(B点)连线。 正常此线中心点经第4-5颈椎之间(C点) (图a);颈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
4、前腿为下关节突,5、体为椎弓, 6、体之后部为椎弓及对侧之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7、为椎体)
椎体鉴别法: 正位片,根据腰椎横突嵴的特点,即第3腰椎横突最长(3 长),第4腰椎横突向上翘(4翘),第5腰椎横突扁大(5扁)。
骨骼成熟度的评价:
(即Risser征),可将髂分成四等分,骨化由髂前上嵴逐 渐移向髂后上嵴,骨骺移动25%为I度,50%为II度,75%为III 度,移动髂后上嵴为IV度,骨骺与髂骨融合为V度,此时骨骼 发育停止。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在全脊柱畸形矫治工作中,虽然CT、MRI也能 获取全脊柱影像,但不能进行立位检查,无法观 察脊柱在重力情况下的功能状态图像,故全脊柱 X线摄影技术是脊柱侧弯矫形术前、术后检查的 首选方法。
临床应用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
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 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பைடு நூலகம்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
* 全脊住X线摄影中注意事项:
➢ 需站立位检查,避免平卧位时由于重力因素改变以及自身体位的改变,所测的角度和站 立位会有部分差别,进而影响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 检查时需脱鞋,光脚站在地上或者医生要求的平台上。(因为有的患者鞋里垫着矫正鞋垫,
忘了拿出来。就算没有矫正鞋垫,有的鞋底也已经被磨的变了形,会影响拍摄结果的)
➢ 一般不建议脱掉支具后立刻拍片,因为脱支具后脊柱会逐渐出现一些反弹。建议脱支具 24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拍片。但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一切以医嘱为准。
➢ 向被检者详细解释检查步骤,被检者保持静止为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 由于摄影距离大,曝光量大,应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脊柱侧弯的患者,可以观察整段脊柱的侧弯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 以通过站立式的脊柱全长片,观察患者的体态改变,受力方向。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全脊住正位体位设计 ★
患者立于踏板上,面向球管,背靠 床面。
双手扶住把手,双下肢直立,双足 略分开,保持身体静止。
双眼平视前方,头,颈,胸和腹部 的矢状面保持同一水平面,矢状面 和床面垂直。
人体正中线与床面中线重合。

脊柱X线测量课件

脊柱X线测量课件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Cobb法
12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和恐怖 的东西 ,为什 么把它 放在这 样一个 美丽的 世界里 呢?但 是我也 感到愉 快,证 实我的 猜测没 有错: 表里边 有一个 活的生 物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Ferguson法
13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和恐怖 的东西 ,为什 么把它 放在这 样一个 美丽的 世界里 呢?但 是我也 感到愉 快,证 实我的 猜测没 有错: 表里边 有一个 活的生 物
颈椎生理曲度: 25°-50°,顶
椎为: C4。
胸椎生理曲度: 20°-45°,顶
椎为: T7。
腰椎生理曲度: 40°-70°,顶
椎为: L3。
2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和恐怖 的东西 ,为什 么把它 放在这 样一个 美丽的 世界里 呢?但 是我也 感到愉 快,证 实我的 猜测没 有错: 表里边 有一个 活的生 物
腰椎不稳的测量
测量方法:腰椎动力位 W:上一椎体矢状径 RO:表示椎体后移 AO:表示椎体前移 移位率: RO (AO) / W X100%
过屈时大于6%,过伸时大于 9%,提示不稳
21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和恐怖 的东西 ,为什 么把它 放在这 样一个 美丽的 世界里 呢?但 是我也 感到愉 快,证 实我的 猜测没 有错: 表里边 有一个 活的生 物
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测量方法
顶椎上缘延长线与终椎下缘延长线成角,所得
值减去正常曲度后为后凸角度
14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和恐怖 的东西 ,为什 么把它 放在这 样一个 美丽的 世界里 呢?但 是我也 感到愉 快,证 实我的 猜测没 有错: 表里边 有一个 活的生 物
椎体楔变角度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培训课件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培训课件
【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脐 上3cm)垂直暗盒射入。
腰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
15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 腰椎前后位影像,第 1~5腰椎、腰骶关节、 两侧骶髂关节及两侧 腰大肌包括在照片中, 并对称显示;第3腰 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 显示,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 屏气曝光。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屏气 曝光。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
18
3.腰椎前后斜位
【体位设计】身体冠状面与 床面呈45°角,被检侧 髋、膝屈曲,棘突后 缘在床面上的投影位 于台中线外约4cm处, 暗盒上缘平第12胸椎, 下缘包括上部骶椎, 脐孔上方3cm处对暗 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 暗盒射入。
腰椎前后斜位摄影体位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
19
【标准影像显示】腰椎附件 在斜位片上显示为 “小狗状” :近片侧 横突为“狗嘴”,椎 弓根为“狗眼”,椎 弓峡部为“狗颈”, 上关节突为“狗耳”, 下关节突为“狗前 腿”, “后腿”为下 关节突,“狗尾巴” 为横突。
腰椎前后斜位显示图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屏气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
25
【标准影像显示】骶、尾椎显示于照片中,边界明 确;腰骶关节及骶尾关节间隙清晰可见;骶骨两 侧无名线重叠为单一致密线。
【呼吸方式】浅缓呼吸不屏气曝光。
如主要观察尾椎时,摄影时所用毫安秒应比腰椎 侧位低,否则尾椎显示不清楚 。
脊柱X线摄影技术新版
26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 合于台中线,两臂置于身旁;下颌稍仰,使上颌切牙咬合 面与乳突尖连线垂直于床面,上、下切牙连线对暗盒中心; 曝光时被检者口尽量张大并发“啊”声,使第1、2颈椎投 影于口腔阴影之中。

医学影像技术学脊柱摄影ppt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学脊柱摄影ppt课件

标准片显示:
1.第3~7颈椎与第1胸椎 投影于照片中
2.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 ,横突左右对称
3.椎间隙与钩突关节显示 清晰
4.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
5.第3~7颈椎骨纹理显示 清晰
R
颈 椎 正 位
气管
颈椎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全部颈椎的侧位影 像
颈椎侧位
➢体 位: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 架前,头稍后仰,下颌抬起,听鼻线与 探测器上缘平行。两肩下垂,颈部正中 矢状面与探测器面平行。 ➢中心线:经下颌角向下2cm处水平射 入。
➢ 中心线:经髂嵴向下3cm垂直射入。
➢显示部位: 腰骶关节侧 位
腰骶关节间隙 骶骨
腰骶关节侧位
棘突 骶骨嵴
R
腰 骶 关 节 侧 位
尾骨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尾骨正位的骨质和 形态
骶尾骨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 致并垂直。胶片上缘包括髂嵴,下缘包括耻骨联 合。
➢ 中心线:经两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的连 线中点处垂直射入。疑尾骨病变时中心线向足侧 位倾斜10°角。
颈椎过伸过屈位
胸椎前后位(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胸椎各部的形态 、 骨质、 关节间隙及软 组织的情况
胸椎正位
➢体 位: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 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于床面。两上肢放 于身旁,身体保持稳定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 (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处垂直射入 探测器中心
➢显示部位: 胸椎正位影像
颈椎项韧带 钙化
颈椎增生并 C6压缩性骨

R
颈椎骨折
颈椎斜位(左、右)
摄影目的:观察椎间孔、小关节及椎 弓根的情况
颈椎斜位
➢体 位:俯卧,头颅呈侧位,被检侧向下, 下颌前伸。被检侧上肢放于身后伸直,对侧上 肢肩部尽量沿身体长轴向下。胸部冠状面与探 测器面成55°角。下肢弯曲,膝部支撑使身体 稳定 。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处(约第4颈椎水平)的颈 部中间垂直射入。

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

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
2/16
13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颈椎侧位影像
2019/12/16
14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注意事项】 1.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根据X线机性能,尽量加大摄影距离,以减小影像放大。 3.照片包括外耳孔、第7颈椎及颈部前后缘软组织。 4.外伤危重病人只能采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应尽量减少 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 伤。 【评价标准】 l.颈椎 1~7全部显示; 2.各椎体后缘呈单边显示; 3.下颌骨不与颈椎重选; 4.齿状突显示清楚。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寰枢关 节对称的第一、二 颈椎前后位影像 。
2019/12/16
7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颈椎正位
体 位: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 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胶片)中线一致,并 垂直于床面。头稍后仰,颌部抬起。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角,对准甲 状软骨下方射入探测器中心。
2019/12/16
21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评价标准】 1.颈椎 2~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对 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无下颌骨重迭; 2.颈椎2~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 3.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下相邻椎体的唇状椎间 隙界限清楚。 【质控要点】 1.身体自然站立,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 45o~50o角; 2.下颌骨前伸、齿反咬、两肩自然下垂; 3.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 椎间孔,片上左、右标记应注明清楚。
2019/12/16
25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注意事项】 1.由于心脏重叠的影响,胸椎的检查应以下 段胸椎的摄照条件为准。 2.取呼气位摄影。
2019/12/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
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
.
25
颈椎斜位摄影体位图
.
26
颈椎斜位照片
①显示颈椎斜位影像,第1~ 7颈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②近胶片侧椎间孔、椎弓根显 示清楚,椎间孔显示于椎 体与棘突之间,椎弓根投 影于椎体正中。
③诸椎体骨质清晰,椎间隙清 晰。
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
27
颈椎斜位影像
.
28
胸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侧立摄影架前,颈椎长轴及矢状面与暗盒平 行。
• ②被检者双手各持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以免肩 部与下部颈椎重叠。近暗盒侧肩部抵暗盒下缘。
• ③头稍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短轴平行,以免下颌骨 与上部颈椎重叠。
• ④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第1胸椎,颈部软组织 前后缘与暗盒前后缘等距离。
• ⑤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中点,垂 直射入胶片。
志的基础上,利用调整被检者体位或中心线方向来适
应脊柱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线与椎间隙平行,避免
椎体影像相互重叠。摆放摄影体位时,应避免人为地
造成前屈、后伸或侧弯。
.
9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4.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应避免损伤脊髓或血管,操 作时,可在保持中心线、体位和胶片三者相对关系 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摄影操作方法,尽量减少对病 人的搬动。
•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 直于床面并对准床面中线。
• ②两臂置于身旁,下肢伸直或屈髋屈膝,两足 平踏床面。
• ③胶片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
• ④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
29
胸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
30
胸椎前后位照片
①显示胸椎正位影像,胸 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
12
脊柱常用摄影体位
• 第3~7颈椎前后位; • 腰椎前后位 ;
• 全部颈椎前后位 ; • 腰椎侧位 ;
• 颈椎侧位 ;
• 骶、尾椎前后位 ;
• 颈椎斜位 ;
• 骶、尾椎侧位;
• 胸椎前后位 ;
• 骶髂关节前后位 。
• 胸椎侧位 ;
.
13
第3~7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立于摄影架前。
• ⑥因肢~片距较大,为减小影像大失真,焦~片距以 150cm为宜。
.
20
颈椎侧位摄影体位图
.
21
颈椎侧位照片
①显示全部颈椎侧位影像 ,1~7颈椎显示于照片 正中。
②各椎体前后缘均无双缘 现象。
③椎体骨质、各椎间隙及 椎间关节显示清晰。
④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⑤气管、颈部软组织层次 清楚。
.
22
颈椎功能位置的摄影方法
②右前斜位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身体抬高,使 冠状面与床面呈55~650角,左前斜位时相反 。
③颈椎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颈部中线对暗盒中 线。
④两肩下垂,抬高侧的上、下肢屈曲,以支撑身 体。
⑤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包括颈静脉切迹。
⑥中心线向足端倾斜100角,经甲状软骨平面颈 部中点射入胶片。
⑦摄取双侧,以作对比。
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 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③颈椎骨质、椎间隙与钩椎 关节显示清晰。
④第1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 在照片内。
⑤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其 边界易于分辨。
⑥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 间隙高度。
.
16
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要点
除中心线之外,其余同第3~7颈椎前后位。中
心线对准甲状软骨上2cm,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②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 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 显示。
③各椎间隙清楚,椎骨结 构清晰。
.
31
胸椎侧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胸椎侧弯畸形者凸侧靠近床 面。
5.脊柱摄影应包括邻近有明确标志的椎骨,以识别椎
序;组织密度、厚度差异较大的部位,可采用分段
摄影,并应注意两片间的衔接,重复邻近的1~2个
椎体,以免遗漏病变. 。
10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6.腰椎摄影宜让患者深呼气后屏气再曝光,使 腹部组织变薄,利于提高影像对比,其他位置 多为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7.脊柱摄影管电压较高,需使用滤线器摄影技
。曝光过程中嘱被检者脑颅不动,仅下颌做快
速张、闭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动作要均匀而连续。采用长
时间、小毫安进行曝光,曝光时间一般为3~5
秒,焦~片距取75cm。
.
17
全部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
.
18
全部颈椎前后位照片
①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 ②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
突左、右对称显示。 ③下颌骨模糊不清。
.
19
颈椎侧位摄影要点
• ②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暗盒并重合于暗盒中 线。
• ③两臂置于身旁。
• ④头稍上仰,听鼻线垂直于暗盒。
• ⑤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胸骨颈静脉切 迹。
• ⑥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0~150角,经甲状软
骨射入胶片。
.
14
3~7颈椎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
15
3~7颈椎前后位照片
①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 ,第3~7颈椎与第1胸椎 显示于照片正中。
术,并使用适当厚度的过滤板,对厚度悬殊较
大的部位摄影时,应利用阳极效应使照片密度
接近一致。
.
11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8.脊柱摄影用胶片尺寸:颈椎、骶尾椎 203mm× 254mm(8英寸×10英寸);胸、腰椎 279mm×356mm(11英寸×14英寸)。
9.摄影时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特别是腰 、骶尾椎摄影时,应对性腺器官进行有效的屏 蔽防护。
1.摄影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询问病情,根据摄影体 位选择原则,正确选择摄影体位。
2.摄影前应除去被摄部位体表不透x线的膏药、辅料及 可显影的衣物等。腰椎、骶尾椎摄影前,应询问被检 者近期有无服用高原子序数的药物,是否做过消化道 钡餐检查,骶尾椎摄影前应先行排便。
3.摆放摄影体位时,应在熟悉脊柱解剖和体表定位标
脊柱X线摄影位置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刘菲
.
1
脊柱X线摄影
• 脊柱解剖复习 •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 脊柱常用摄影体位 • 脊柱其他摄影体位 • 脊柱病变体位选择
.
2
脊柱解剖复习
.
3
脊柱解剖复习
.
4
脊柱解剖复习
.
5
脊柱解剖复习
.
6
脊柱解剖复习
.
7
脊柱解剖复习
.
8
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 在颈椎侧位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时称过 仰位;下颌尽量内收时称过屈位。如只需观 察1、2颈椎侧位,可使用小胶片,暗盒紧贴 头颈部,因减少了肢~片距,可使影像更清 晰。
• 观察喉部软骨及颈部软组织,也采用颈椎侧 位,但须降低摄影条件,并使胶片包括欲显
示的软组织。
.
23
颈椎斜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