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
优缺点
头颅CT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颅内 结构,但存在辐射损伤的风险。
详细描述
头颅CT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织、脑室、 脑池等结构,对于脑出血、脑梗死、 颅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适用人群
适用于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 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前评估。
头颅MRI
总结词
头颅MRI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头部进行扫描,通 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影像,用于观察颅脑内部结构的一种检 查方法。
四肢影像学图
四肢X线片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判断骨折、关节脱位等骨骼病变。
详细描述
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四肢骨骼的结构和病变。 通过X线片,医生可以诊断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肢CT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细节,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腹部X线片主要用于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位置,如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等。它可以显示脏器的轮廓、大 小、密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钙化灶。腹部X线片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但敏感度较低,对于早期病变 可能难以发现。
腹部CT
总结词
腹部CT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详细检查的影像学方法。
胸部X线片
总结词
胸部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 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详细描述
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肺部、胸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 病变,常用于检查肺炎、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等疾 病。X线片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分辨率 较低,对一些微小病变的检出能力有限。
胸部CT
总结词
胸部CT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显示胸部结构和病变。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2)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2)

X线常用摄影体位(一)上肢X线摄影一、手后前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测手掌伸直,掌心向下,五指伸直自然分开。

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若同时摄取双手,中心线经两手第3掌骨头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

3.显示部位:显示被检侧手掌的正位影像。

被检测二至五掌指骨呈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像,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显示良好。

二、手后前斜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桡侧抬高,手指内旋,使掌面与IR成45°角。

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各指尖触及摄影台面,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手的斜位影像,被检侧二至五掌骨指呈正位影像,第四五掌骨基底部有不同程度重叠,手背侧内部及掌侧外部的骨皮质呈切线位显示,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三、腕关节正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肘部弯曲成90度角,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

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2.中心线对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入射。

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3.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桡腕关节面清晰,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四、腕关节侧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尺侧在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尺骨茎突置于IR中心。

照射野包括尺桡骨远端和掌骨远端,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经桡骨茎突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侧位影像。

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诸骨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八、前臂前后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肩部放低,前臂伸直掌面向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或掌心向上前臂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

X线技术 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X线技术 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部位焦-片距及中心线包括的影像注意的细节、用途上肢:手正位焦-片距75—100cm、中心线-第3掌指关节(或第3掌骨头)。

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影像,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影像;如需测定手部异物和观察骨折或脱位时的骨块移位情况是需加照手部侧位片(中心线对准第二掌骨头)手斜位75-100cm,中心线-第5掌指关节,掌面与胶片呈45度。

主要检查第2、3掌骨的斜位;第1-5掌骨、指骨及骨间关节呈斜位影像,第4、5掌骨基底部相互重叠。

腕关节正位75-100cm,中心线-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处,手半握拳显示腕关节正位影像还有舟骨后前位哦。

腕关节侧位75-100cm,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显示腕关节侧位影像,尤其对月骨脱位的诊断更有价值。

注意侧位腕骨解剖位置。

尺桡骨正位75-100,中心线-前臂中点,手掌朝上,腕部稍外旋显示尺桡骨、腕关节及肘关节的正位影像尺桡骨侧位75-100cm,中心线-前臂中点,肘部约屈90度,肩部与肘部放在同一水平,使肘部与肱骨远端贴在探测器上。

显示尺桡骨及腕关节与肘关节的侧位影像,肘关节正位75-100cm,中心线-肘关节横纹中点(或肱骨内外上髁间中点),肩部与肘关节在同一平面上,腕部稍上抬。

图像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上段;关节间隙呈一字样,肱桡关节面无骨性重叠肘关节侧位75-100cm,经肘关节间隙,肘关节屈90度,尽量在同一平面肱骨内外髁重叠构成圆形致密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肱骨正位片75-100cm,站立位、上肢伸直、手掌向上,上臂和肩部紧贴探测器面上。

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

焦片上下缘包括肩关节与肘关节。

肱骨侧位片75-100、手臂上抬,前臂内旋、肘关节弯曲、拇指向上;中心线对准肱骨中点同上。

肩关节正位75-100,经肩胛骨喙突,屏气曝光,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叠呈切线显示应取15度斜位,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叠面;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cm不应重叠,肱骨大结节显示;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肩关节斜位75-100,经肩部上缘内下方各5cm处,倾斜45度角,屏气曝光显示关节盂和肱骨头间的关节间隙肩关节腋窝位肩关节穿胸位冈上肌出口位 1.体位:患者取后前立位或坐位,被检侧肩关节靠近并贴紧成像板,身体冠状面与成像板成60°夹角;检测手腕置于对侧肩上或者别于身前,使肱骨向对侧上移或尽量后移,使肱骨近段不与肩胛骨重叠。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从足侧向头侧倾斜角度称为向头侧倾斜; 反之则为向足倾斜。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4. 水平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 方向射入被检部位时,摄影方向称为 水平方向。
5. 轴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被检者的组织、 器官长轴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摄影方向称 为轴方向。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许多体位利用此法投照,简单准确、快速 合理。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谢谢!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1 . 人类学的基准线(ABL) 眶下缘
与外耳孔上缘的连线,即听眶线。
2 . 听眦线(OMBL) 外耳孔中点与外眦
连线。
3 . 听鼻线 鼻前棘与外耳孔中点连线。 4 . 听眉线(SML)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
或眉间连线。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5 . 耳垂直线(ARL) 通过外耳孔中点
的与听眶线垂直的线。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左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一斜位,倾斜45°角, 观察心脏影像。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⑵ 左前斜位 :被检者身体左侧朝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右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二斜位,倾斜60°观察 心脏影像。
6 . 眼窝中央线(IPL) 从正面看左右眼 (眶间线)
窝中点的连线。
7 . 眼窝下缘线(IOL) 从正面看左右眼 (眶下线)
眶下缘连线。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四)摄影体位 1. 立位 2. 坐位 3. 仰卧位 4. 俯卧位 5. 侧卧位

正常人体各部位X线详解

正常人体各部位X线详解

X线的物理特性
01
02
03
穿透性
X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 不同密度的组织在影像上 呈现不同的密度影。
荧光效应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 荧光。
感光效应
X线能使胶片感光,从而 形成影像。
X线成像原理
穿透与吸收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组织对X线 的吸收程度不同,形成对比度。
聚焦与放大
通过特定的透镜系统,将X线影像 聚焦并放大,以便更清晰地观察。
均匀。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袋 状结构,密度均匀,蠕
动波可见。
泌尿系统的X线表现
肾脏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密度均 匀,肾盂肾盏显影良好。
输尿管
X线表现为细长的管状结构,走行自然,密度均匀。
膀胱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囊状结构,充盈时呈圆形或 椭圆形,排空时呈锥形。
生殖系统的X线表现
男性生殖系统
颅内组织的X线表现
脑实质
由于脑实质富含水分,X线平片上呈现相对较低的密度,不易显示其细微结构。
脑脊液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在X线平片上呈现黑色影像,有助于判断脑室大小 和形态。
颞骨的X线表现
颞骨骨质
颞骨骨质在X线平片上呈现致密的白色影像,可清晰显示骨皮质和骨松质的细微 结构。
颞骨气化
颞骨部分区域可发生气化,X线平片上呈现密度较低的影像,有助于判断颞骨气 化的程度和范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胸椎
胸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腰椎
腰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骶椎
骶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X线技术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X线技术人体各部位技术操作

二、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尺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前臂近腕外侧的突起。

3、尺骨茎突鹰嘴为肘关节的茎突。

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的内高外地的骨骼。

8、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的突起。

10、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11、内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上段前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为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骼嵴为骼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骼前上棘为骼骨前上方的突起。

,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为股骨上段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三、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段连接,平对气管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11胸椎椎体高度。

4、肋弓构成胸廓下□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四、脊椎体表定位标志。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 常规位置是胸部后前位、侧位,心 脏大血管的后前位、侧位和左右前 斜位。
精选ppt
• 拍摄胸部片时要注意: • ①深吸气后曝光; • ②要用远距离(2m)和短时间(1/20s
或更短)摄影; • ③胸部后前位、侧位与心脏大血管前
位、侧位拍摄时,位置摆法相同,不 同的是后者中心线较低,要对准第6胸 椎,则显影更好,以下不再重复介绍。
第15章 人体各部位
X线摄影
精选ppt
一、骨骼系统
(一)头颅骨投照位置
精选ppt
头颅骨:
头部的解剖较复杂,多种组织居于颅内, 互相重叠。欲使某一部位清晰显示,必须 将头颅的摄影位置摆正确。为了摆放位置 方便,摄影位置准确,必须应用头部的一
些重要的定位点和标准联线。
①瞳间线:为左右瞳孔间的联线或左右外 眦角联线。
精选ppt
• 腹部摄片要注意: ①摄片前后清除肠内容物; ②曝光时屏气; ③必要时,检查当日要禁食及禁服任何
药物; ④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
它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 影)。如有须进行处理。
精选ppt
1. 腹 部 前 后 位
• 病人取仰卧位。 身体的正中面对 台面中线。中心 线对准胸骨剑突 与耻骨联合连线 的中点。
精选ppt
9. 肘 关 节 侧 位
精选ppt
10. 肱 骨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被检侧上臂紧
暗盒。前后位
时手臂伸直,
手掌向上。侧
位时肘关节弯
曲,前臂内转
成侧位姿势。
中心线均对准
肱骨中点。
精选ppt
11. 肱 骨 侧 位
精选ppt
12. 肩 关 节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肩胛骨喙突对准 台面中线,肩部 紧靠台面。手臂 伸直,手掌向上。 中心线对准喙突。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92259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92259

②听眦线,外眦角与外耳孔的联线,又称 头颅基底线。
a
3
• 另外,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 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由于新的检查 技术的出现(CT、MR),使许多传统 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 眼眶位、鼻骨、颞骨、乳突、鼻窦的一 些摄影和位置等,本节不再述。
a
4
1.头 颅 后 前 位
7. 尺 桡 骨 侧 位
a
63
8. 肘 关 节 前 后 位
a
64
9. 肘 关 节 侧 位
a
65
10. 肱 骨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被检侧上臂紧
暗盒。前后位
时手臂伸直,
手掌向上。侧
位时肘关节弯
曲,前臂内转
成侧位姿势。
中心线均对准
肱位
a
67
12. 肩 关 节 前 后 位
有生理弯曲存在。 摄影时要注意:
• ①矫正生理弯曲,尽量减少影像失真; • ②除第1、2颈椎外,其他颈椎、胸椎、
腰椎、骶骨前后位、侧位的摆法 基本 相同,中心线均取所摄位置的中心;
a
29
③ 下部脊柱摄影前要清除肠内容物及 排尿;
④ 脊柱多采用前后位和侧位,必要时 须加摄斜位片。如外伤、脊椎病等
⑤必须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 ⑥ 拍摄脊柱片时必须深吸气后曝光 ★ ⑦ 胸腰段及骶骨侧位的摄影条件 ★
病人取仰卧位。 肩胛骨喙突对准 台面中线,肩部 紧靠台面。手臂 伸直,手掌向上。 中心线对准喙突。
a
68
(四) 下肢
a
69
1. 足 部 前 后 位
7. 乳 突 罗 氏 位
a
13
8. 乳 突 许 氏 位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胫 腓 骨 外 侧 位
7. 膝关节前后位
8. 膝关节外侧位
9. 髌骨轴位
10. 股 骨 前 后 位
摄前后位时,病人 取仰卧位,下肢伸 直。摄侧卧侧位时, 取侧卧位,被检侧 靠暗盒,髋部伸直, 对侧弯曲放于前面。 中心线均对准大腿 中点。
11. 股 骨 侧 卧 侧 位
12. 髋 关 节 前 后 位
11. 乳 突 斯 氏 位
12. 柯氏位
13. 副 鼻 窦 华 氏 位
14. 下 颌 骨 侧 位
病人取俯卧位。头部摆成侧位, 下颌骨体部放平,与暗盒平行。
15. 鼻 骨 侧 位
16. 眼 眶 后 前 位
17.茎 突 前 后 位
18.锁 骨 后 前 位
病人取俯卧位。锁骨中点,对台 面中线,并与台面靠紧。使肩部 与胸锁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肩 胛骨上角。
11.骶髂关节前后斜位
• 病人取仰卧位。躯干与台面 成25°~30°将抬高侧的髂 前上棘内侧2.5cm处的纵切面 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抬 高侧髂前上棘内方2.5cm处, 与暗盒垂直。
12. 骨 盆 前 后 位
•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 中线。骨盆摆平。中心线对两侧髂 前上棘联线中点下方3cm处,放于暗 盒中心。
4. 心脏和大血管左前斜位 (第二斜位)
• 病人取立位。病 人从后前位向右 旋转55°~65°。 中心线对准第6胸 椎。观察心脏各 房室及主动脉的 全貌。
5. 胸 骨 后 前 斜 位
• 胸骨位于胸部前方,正位与内脏和 脊柱重叠,拍摄时必须:①转动体 位或斜射X线;②采用长时间、低电 压、低电流和连续慢呼吸曝光。
2.头 颅 侧 位
病人取俯卧位。头部侧转。
3.头 颅 汤 氏 位
4.头 颅 反 汤 氏 位
5. 颅 底 轴 位
6.
Rhese’s view of optic nerve canal
7. 乳 突 罗 氏 位
8. 乳 突 许 氏 位
9. 乳 突 伦 氏 位
10. 乳 突 梅 氏 位
Mr丶小凯
医学影像 QQ:175464238
• ★四肢X • · 病人体位要舒适。骨外伤摄影,要注意轻动病 人的受伤肢体,避免产生新的创伤; • · 常规为正侧位,放于同张照片上,便于比较; • · 长骨摄影,至少包括一个关节,便于诊断与整 复中参考。并使正、侧位关节显示在同一水平 • · 指、趾骨摄影,应包括邻近指(趾)骨,便于在 诊断时比较,或在技术上左右肢体的鉴别审定。
• 腹部摄片要注意: ①摄片前后清除肠内容物; ②曝光时屏气; ③必要时,检查当日要禁食及禁服任何 药物; ④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 它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 影)。如有须进行处理。
1. 腹 部 前 后 位
• 病人取仰卧位。 身体的正中面对 台面中线。中心 线对准胸骨剑突 与耻骨联合连线 的中点。
(二 )脊 柱 骨
脊柱骨: • 脊柱的范围大,部位深,椎体数目多, 有生理弯曲存在。 摄影时要注意: • ①矫正生理弯曲,尽量减少影像失真; • ②除第1、2颈椎外,其他颈椎、胸椎、 腰椎、骶骨前后位、侧位的摆法 基本 相同,中心线均取所摄位置的中心;
③ 下部脊柱摄影前要清除肠内容物及 排尿; ④ 脊柱多采用前后位和侧位,必要时 须加摄斜位片。如外伤、脊椎病等 ⑤必须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 ⑥ 拍摄脊柱片时必须深吸气后曝光 ★ ⑦ 胸腰段及骶骨侧位的摄影条件 ★
• 另外,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 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由于新的检查 技术的出现(CT、MR),使许多传统 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 眼眶位、鼻骨、颞骨、乳突、鼻窦的一 些摄影和位置等,本节不再述。
1.头 颅 后 前 位
病人取俯卧位。两肘弯曲,头部正中面 对台面中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该位 置可在眼眶内显示双侧的颞骨岩部和内 听道。
9. 肘 关 节 侧 位
10. 肱 骨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被检侧上臂紧 暗盒。前后位 时手臂伸直, 手掌向上 。侧 位时肘关节弯 曲,前臂内转 成侧位姿势 。 中心线均对准 肱骨中点。
11. 肱 骨 侧 位
12. 肩 关 节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肩胛骨喙突对准 台面中线,肩部 紧靠台面。手臂 伸直,手掌向上。 中心线对准喙突。
2. 腹部站立前后位
• 病人取立位,身 体正中矢状面与 摄片架中线重合, 上缘平第四前肋, 中心线对准脐部 水平垂直射入胶 片。
3. 尿路前后位
•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胶 片的上缘应超过胸骨剑突约3cm,下缘尽量 包括全部外生殖器。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 一张标准尿路前后位片应是肾影轮廓隐约可 见,脊椎和腰大肌影清晰,腹部少有肠气影, 上界包括双肾上极,下界包括耻骨联合下缘。 要求屏气后嚗光,则影像清晰,不模糊。摄 片前要排尿。
8. 骶 骨 侧 位
• 病人取侧卧位,背部与台面 垂直,骶骨对台面中线。中 心线对准髂后下棘前方8cm处。
9. 腰骶关节前后位
• 病人取仰位:身体正中面对 台面中线。中心线向头介倾 斜约5°-15°,对准两侧联线 中心。
10. 骶髂关节前后位
•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 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向头侧 倾斜10°~25°,对准耻骨 联合上缘。
1. 第1和第2颈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此位置能从口 腔中显示寰椎、枢椎和寰枢关 节及齿状突影像。
2. 第3至第7颈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
3. 颈 椎 侧 位
病人取立位。颈部长轴与暗盒长 轴平行,头部向后仰。中心线对 准第4颈椎。
4.胸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 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胸 骨角—剑突联线中点。
2. 胸 部 侧 位
• 病人侧立位。被检侧 胸部紧靠暗盒。两臂 高举,交叉放于头上, 使两肩尽理不与肺部 重叠,胸部腋中线对 暗盒中线,中心线对 准第五胸椎平面的侧 胸壁中点。
3. 心脏和大血管右前斜位 (第一斜位)
• 病人取立位。病 人从后前位向左 旋转40°~60°, 同时服钡。用以 观察食管与心脏 后缘情况。中心 线对准第6胸椎。
三、上肢
1. 手部位置(后前位和侧位)
2. 拇指正位
3. 拇指侧位
4. 腕 关 节 后 前 位
5. 腕 关 节 侧 位
6. 尺 桡 骨 前 后 位
病人取坐位。拍前 后位时,手掌向上。 拍侧位时前臂摆成 侧位,尺侧紧靠暗 盒,桡侧向上。中 心线对准前臂中点。
7. 尺 桡 骨 侧 位
8. 肘 关 节 前 后 位
(四) 下肢
1. 足 部 前 后 位
足前后位病人坐 位。足底部紧靠 暗盒,第三跖骨 底部放于暗盒中 心。足侧位时病 人取侧卧位,足 部摆成侧位,足 底与暗盒垂直。
2. 足 部 侧位
3. 踝 关 节 正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踝 关 节 侧位
5. 胫 腓 骨 前 后 位
病 人 取卧 位 。 摄 前 后 位 时下 肢 摆 成 仰 卧 前 后位 。 摄 外 侧 位 时 , 小 腿 外边 缘 靠 暗 盒摆 成 侧 位 。 中 心 线均 对 准 小 腿 中点。
5. 胸 椎 侧 位
病人取侧卧位。脊柱对台面中 线。 脊柱长轴与台面平行。 中心线对准第6或第7胸椎
6. 腰 椎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面对 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脐孔 上方2cm处,通过第3腰椎。
7. 腰 椎 侧 位
• 病人取侧卧位。脊柱长轴与 台面平行,对台面中线。中 心线对准 第3腰椎棘突前方约 8cm处,通过第3腰椎体。
• 骨折后如欲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应尽量取掉夹板或石膏后摄影; • · 骨病摄影,胶片使用面积应适当加大,以包括病变的全部区域; • · 对于儿童的骨关节摄影,一般需要两侧同时摄影,以便于鉴别诊 断。如髋关节; • · 异物摄影,应将被照部位皮肤表面包括在照片内,以便确定异物 • · 四肢摄影一般不用滤线器;骨肿瘤、慢性骨髓炎要使用滤线器。 股骨上端因部位较厚,一般也使用滤线器摄影; • · 摄影距离无特殊规定,一般100
• 病人取俯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 线。 • 中心线向左侧倾斜,对准肩胛骨内缘 与第4胸椎联线中点。 • 倾斜角度一般为40(常数)减去胸部 前后径厚度。
(二)腹

• 包括腹腔、盆腔、腹膜后腔。 • 腹部平片主要用于急腹症的首选检查, 常用的摄影位置有仰卧前后位、仰卧水 平侧位、侧卧水平正位、站立位、侧位、 倒立正侧位等。 • 其次是泌尿系统摄片。
• 四、怎样进行体位设计
医学影像交流群
• QQ:175464238 欢迎加入
Mr丶小凯
4.膀胱前后位
• 病人以仰卧位。 身体正中面对台 面中线。暗盒上 缘与髂骨嵴相齐, 下缘超过耻有联 合下缘。中心线 对准暗盒中心。
5.膀胱左、右斜位
• 病人取仰卧位。 身体正中面对台 面中线。然后将 身体向左或向右 倾斜,使躯干与 台面成45°。暗 盒上缘与髂骨嵴 相齐,下缘超出 耻骨联合下缘。 中心线对准暗盒 中心。
二、体位选择的价值
• 价值 在于被检部位或病变的显示。 病变的发现与显示 · 具有使病变显示出来的对比度。 · 具有显示病变的适当体位
三、什么是显示病变的最佳体位?
• ①遵循X线摄影的常规体位,中心角度和投射方向。这些 是最标准、最易发现和显示病变的体位。 • ②当病变部位与常规体位不一致时,可利用荧光透视转动 不同体位,找出其病变显示的特异 • ③对处于边缘部位的病变,只有采取切线位
6.膀胱侧位
• 病人取侧卧位。股骨大粗隆对台面 中线。中心对对准暗盒中心。
启示性问题(仅供讨论)
一、体位与X线影像的关系
• X线影像 是X线诊断的依据。 • X线影像 是人体三维立体结构的平面二维显示,它 们相互重叠、干扰。 • 建立立体的概念 为了对被照体形态的变化及其性 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建立一 个立体的概念。 • 体位 在X线摄影中就必须采取不同的体位 和变换不同的特殊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