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干燥 (2)---选择判断汇总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

《化工原理》第九章干燥一、填空题:1.按操作方式分类,干燥可分为和 .答案:连续干燥,间歇干燥2..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3.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质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答案:传热过程4.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答案: 小;绝干空气5.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___而定的;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是根据__________而定的。
答案:物料的性质;物料的性质和接触的空气状态6.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的能力)和提高温度(增加其热焓)7.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的操作称为。
答案: 干燥8.空气经过程达到饱和的温度称为绝热饱和温度。
答案: 绝热增湿9. 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答案: 自由水分;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10.湿空气的焓湿图由等湿度线群、等温线群、、水气分压线和相对湿度线群构成。
答案:等焓线群11.在进行干燥操作时,湿空气不可作为干燥介质。
答案:饱和(或φ=1)12.表示单位质量绝干部空气中所含空气及水气的总容积称为湿空气的。
答案:比容13. 某物料含水量为0.5 kg水.kg绝干料,当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时,测出平衡水分为0.1kg水.kg绝干料,则此物料的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__。
答案: 0.4 kg水.kg绝干料14. 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干燥练习题答案精编WORD版

化工原理干燥练习题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一、填空题1、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2、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
3、恒定得干燥条件是指(温度)、(湿度)、(流速)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4、在一定得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较大时,则湿物料得平衡水分相应(增大),自由水分相应(减少)。
5、恒速干燥阶段又称(表面汽化)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状况、流速及其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降速干燥阶段又称(内部迁移)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结构、尺寸及其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等)。
6、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热空气的湿球温度)。
7、可用来判断湿空气的干燥能力的大小的性质是相对湿度。
8、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湿度不变温度增加。
9、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干燥介质是不饱和的热空气。
10、干燥过程所消耗的热量用于加热空气,加热湿物料、气化水分、补偿热损失。
二、选择题1、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C)。
A .p H , B.d t H , C.t H , D.as t I ,2、在恒定条件下将含水量为0.2(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
当干燥至含水量为0.05时干燥速率下降,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004,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A ),平衡水分为(C )。
3、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先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干燥降至0.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θ为(A )。
A. w t 〉θB. w t =θC. d t =θD. t =θ4、利用空气作干燥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B )。
化工原理干燥判断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三.判断题1. 当空气状态一定时,可用物料的结合水分来判断干燥能否进行的最大限度。
()×2.相对湿度φ值大小可以反映空气的吸水汽的能力。
若φ值大时,表示此空气吸水汽的能力强。
()×3影响降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的性质,形状。
()√4.干燥过程中,若增大空气出口的湿度H 时,可减少空气消耗量,但却使干燥推动( ) √5.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的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划分只与物料本身性质有关,而与空气状态无关。
()√6.物料的临界含水量是划分等速干燥和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
( ) √7.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为结合水分。
()×8. 对于饱和湿空气,其露点,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都相等. ()√9.可以根据湿空气的露点和湿含量来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 ) ×10.固体物料当干燥到临界含水量以后,此时可用提高空气流速来提高其干燥速率,以减少干燥时间。
()×11.工程上采用中间加热干燥流程,好处可以降低干燥中的干燥温度。
()√12.平衡水分是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物料可能被干燥的最大限度,()若在同一温度下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其物料的平衡水分也随之减少。
()√;√13. 在干燥操作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焓值增大,()而其水汽分压则随之降低()√;×14. 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愈厚,则临界含水量就愈大,()而干燥至同一含水量所需的时间就愈长。
()√;√15.在干燥过程中,当物料中水分表面汽化速率大于内部扩散速率时,干燥即进入等速干燥阶段。
()×16在湿空气的T~H图中,湿空气的绝热冷却线即为等焓线。
()√17.固体物料的水分蒸发量可用W=G .(w -w )式来计算。
( ) ×18.在计算空气消耗量L=W/(H -H )式中,L的大小不仅与W、H 、H 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湿空气与物料的流向有关,()且与间歇生产还是连续生产有关。
化工原理--干燥

三、干燥过程应用实例
1.人参的冷冻干燥法研究
人参在加工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日晒、水蒸汽蒸、高 温干燥等受到影响而大大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并影响其 外观色泽以及成品率等。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人参的 加工质量,王贵华研究了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人参的方 法,为商品人参提供了一个新的加工工艺。
2.喷雾干燥法生产田七粉
干燥速率过快不仅会损坏物料,还会造成临界含水量的增 加,反而会使后期的干燥速率降低。 (4)干燥操作条件 干燥操作条件主要是干燥介质与 物料的接触方式,以及干燥介质与物料的相对运动方向和 流动状况。介质的流动速度影响干燥过程的对流传热和对 流传质,一般介质流动速度愈大,干燥速度愈大,特别是 在干燥的初期。介质与物料的接触状况,主要是指流动方 向。流动方向与物料汽化表面垂直时,干燥速度最快,平 行时最差。凡是对介质流动造成较强烈的湍动,使气—固 边界层变薄的因素,均可提高干燥速度。例如块状或粒状 物料堆成一层一层地、或在半悬浮或悬浮状态下干燥时, 均可提高干燥速度。 (5)干燥器的结构型式 烘箱、烘房等因为物料处于 静态,物料暴露面小,水蒸汽散失慢,干燥效率差,干燥 速率慢。沸腾干燥器、喷雾干燥器属流化操作,被干燥
二、干燥方法
1.气流干燥
气流干燥是指利用湿热干燥气流或单纯的干燥气流进 行干燥的一种方法。气流干燥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气流的温 度、湿度和流速来达到干燥的目的。 气流干燥器具有下列特点: (1)干燥强度大 (2)干燥时间短 (3)占地面积小,投资省 (4)热效率高 (5)成本低 (6)操作连续稳定 (7)适用性广
化工原理-干燥章节word版

第六章干燥第一节概述在化工生产中有许多原料、半成品或产品是固体物料。
固体物料在去湿前与湿分(水或其它液体,多为水分)形成悬浮液、糊状体或胶状物。
为了使这些物料便于进一步的加工、运输和使用,往往需要将湿分从物料中除去,这种除去湿分的操作称为去湿。
例如:药物,食品中去湿,以防失效变质,中药冲剂,片剂,糖,咖啡等去湿(干燥) 塑料颗粒若含水超过规定,则在以后的注塑加工中会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品质。
一、工业去湿方法1、机械脱水:沉降或过滤,该法实质上是固、液相的分离过程。
湿分不发生相变,能耗少,费用低,但湿分去除不彻底,只适用于物料间大量水分的去除,一般用于初步去湿,为进一步干操作准备。
2、物理除湿:用吸湿性较强的化学药品(如无水氯化钙、苛性纳等)或吸附剂(如分于筛、硅胶等)来吸收或吸附物料中水分,该法适用于除少量湿分。
3、干燥:通过加热汽化去除湿分。
借助于热能,使物料中的湿分汽化,并将产生的蒸汽加以排除或带离物料。
去湿过程中湿分发生相变,耗能大,费用高,但湿分去除较为彻底,可去除物料表面以致内部的湿分。
通常的做法是先采用机械脱水除去大部分水分,再用干燥的方法将物料中少量的水分除去以达到产品的要求。
因此,干燥技术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干燥过程分类1、按操作压强来分:(1)常压干燥:多数物料的干燥采用常压干燥(2)真空干燥:适用于处理热敏性,易氧化或要求产品含湿量很低的物料(实验室用的真空干燥箱、真空干燥器)2、按操作方式来分:(1)连续式:湿物料从干燥设备中连续投入,干品连续排出特点: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和劳动条件好。
(2)间歇式:湿物料分批加入干燥设备中,干燥完毕后卸下干品再加料如烘房,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或要求干燥时间较长的物料的干燥。
3、按供热方式来分: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和辐射干燥传导干燥: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的方式传给湿物料,使其中的水分汽化,然后,所产生的蒸汽被干燥介质带走,或用真空泵抽走的干燥操作过程。
(整理)化工原理—干燥.

第九章干燥本章学习要求1.熟练掌握的内容湿空气的性质及其计算;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连续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计算。
2.理解的内容湿物料中水分的存在形态及其;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关系;干燥器的热效率;各种干燥方法的特点;对干燥器的基本要求。
3.了解的内容常用干燥器的主要结构特点与性能;干燥器的选用。
* * * * * * * * * * * *§9.1 概述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水分或其它液体)的单元操作。
在化工、食品、制药、纺织、采矿、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常常需要将湿固体物料中的湿分除去,以便于运输、贮藏或达到生产规定的含湿率要求。
例如,聚氯乙烯的含水量须低于0.2%,否则在以后的成形加工中会产生气泡,影响塑料制品的品质;药品的含水量太高会影响保质期等。
因为干燥是利用热能去湿的操作,能量消耗较多,所以工业生产中湿物料一般都采用先沉降、过滤或离心分离等机械方法去湿,然后再用干燥法去湿而制得合格的产品。
一、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除湿的方法很多,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有:1.机械分离法。
即通过压榨、过滤和离心分离等方法去湿。
耗能较少、较为经济,但除湿不完全。
2.吸附脱水法。
即用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硅胶)等吸去湿物料中所含的水分,该方法只能除去少量水分,适用于实验室使用。
3.干燥法。
即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分气化而去湿的方法。
该方法能除去湿物料中的大部分湿分,除湿彻底。
干燥法耗能较大,工业上往往将机械分离法与干燥法联合起来除湿,即先用机械方法尽可能除去湿物料中的大部分湿分,然后再利用干燥方法继续除湿而制得湿分符合规定的产品。
干燥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如原料的干燥、中间产品的去湿及产品的去湿等。
二、干燥操作方法的分类1、按操作压强分为常压干燥和真空干燥。
真空干燥主要用于处理热敏性、易氧化或要求产品中湿分含量很低的场合。
2、按操作方式分为连续操作和间歇操作。
化工原理填空选择判断复习1

吸收一、填空题:1.(2分)用液相浓度△x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k(x-x) N=K(x-x)2. 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物系的溶质A,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0.002,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933. 某吸收塔中,物系的平衡线方程为y=2.0x,操作线方程为y=3.5x+0.001,当y=0.06,y=0.0025时,x=_______,x=_____________,L/V=______,气相传质单元数N=_______.0.01685 0.0004286 3.5 6.474. 总吸收速率方程式中K为气相摩尔比差为传质推动力的气相总传质系数;而K为液相摩尔比差为传质推动力的液相总传质系数。
Y-Y X-X5. 图所示为同一温度下A.B.C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它们溶解度大小的次序是______;同一平衡分压下,它们的液相平衡浓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C>B>A;在同一平衡分压下C C C6. 1.实验室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 CO入塔气体浓度________,出塔气体浓度______,出塔液体浓度________.2.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差。
1.增加;增加;增加2.气相主体摩尔浓度;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7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N(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8 某炉气含SO8.1%(体积),在一条件下,测得与其成平衡的溶液浓度为0.003(摩尔分率),则其相平衡常数值为____ ***答案*** 279. 物理吸收的极限取决于当时条件下_______,吸收速率取决于吸收质从气相主体传入液相主体的______。
《化工原理》第13章_干燥_复习题

《化工原理》第十三章干燥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2.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 _________; 当φ=0时。
表示该空气为 _________。
*** 答案 ***小;绝干空气3. 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均恒定。
*** 答案 ***干燥介质(热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以及与物料接触的方式。
___________而定的;平衡4. 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划分是根据水分和自由水分是根据 __________ 而定的。
*** 答案 ***物料的性质;物料的性质和接触的空气状态5.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 ;首先除去的水分为 ____________ ;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 答案 ***自由水分;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6.已知某物料含水量 X =0.4kg 水 .kg-1绝干料,从该物料干燥速率曲线可知:临界含水量X =0.25kg 水 .kg-1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05kg水 .kg -1绝干料,则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为__________ ,结合水分为 __________ ,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 ,可除去的结合水分为________。
*** 答案 *** 0.15 、 0.25、0.35 、 0.2(单位皆为: kg 水 .kg-1绝干料)7. 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的能力)和提高温度(增加其热焓)8.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干燥填空题:1、温度为40℃,水汽分压为5kPa 的湿空气与水温为30℃的水接触,则传热方向为: ,传质方向为 。
已知30℃和4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4.24kPa 和7.38kPa 。
答案: 气到水;气到水2、冬季将洗好的湿衣服晾在室外,室外温度在零度以上,衣服有无可能结冰? ,其原因是 。
答案 :有,不饱和空气的湿球温度W t t ,当0W t 时可能结冰3、在101.325kPa 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60%, (1)若加热至80℃,则空气的下列状态参数如何变化?湿度 ,相对湿度ϕ ,湿球温度W t ,露点温度d t ,焓I 。
(2)若在等温条件下使总压减至时,则该空气下列参数将如何变化? 湿度 ,相对湿度ϕ ,湿球温度W t ,露点温度d t ,焓I 。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不变,变小,变大,不变,变大;(2)不变,变小,变小,变小,不变。
4、总压恒定时,某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一定,若其露点温度d t 增大,则以下参数如何变化?P 水汽 ,H ,ϕ ,W t ,I 。
(增大,减小,不变)答案: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5、总压恒定时,某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一定,而湿球温度W t 增大,则以下参数如何变化?P 水汽 ,H ,ϕ ,d t ,I 。
(增大,减小,不变)答案: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6、不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W t ,露点温度d t 的大小顺序为 。
答案:t >W t >d t7、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答案: 传质过程8、在同一房间里不同物体的平衡水汽分压是否相同? ;它们的含水量是否相同? ;湿度是否相等? 。
答案:是,否,是9、若空气中湿含量及温度均提高以保持相对湿度不变,则对同一湿物料,平衡含水量 ,结合水含量 。
(变大,变小,不变)答案:不变,不变10、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___而定的;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是根据__________而定的。
答案: 物料的性质; 物料的性质和接触的空气状态11、用某湿空气干燥物料至其含水量低于临界含水量,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 空气湿球温度W t 。
(<,>,=)答案:>12、间歇恒定干燥时,如进入干燥器的空气中水汽分压增加,温度不变,则恒速阶段物料温度 ,恒速阶段干燥速率 ,临界含水量C X 。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答案 :增大,减小,减小13、等焓干燥过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器内无补充热,无热损失,且被干燥的物料带进,带出干燥器的热量之差可以忽略不计。
14、某干燥器无补充热量及热损失。
则空气通过干燥器后,干球温度t ,露点温度d t ,湿球温度W t 相对湿度ϕ ,焓I 。
(变大,变小,不变)答案:变小,变大,不变,变大,不变15、在连续干燥过程中,经常采用湿物料与热空气并流操作。
其目的在于 ,其代价是 。
答案:目的:避免物料温度过高,脱水速度过快,防止物料变形;代价:推动力m t ∆减小,传质推动力m H ∆减小,传热所需设备容积增大。
16、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______________;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临界点、临界含水量17、在干燥过程中,采用中间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其代价是 。
答案:优点:(1)减小空气用量,热效率提高;(2)预热温度不必过高,防止物料变质变形;(3)不必使用高温热源。
代价:推动力m t ∆减小,传质推动力m H ∆减小,传热所需设备容积增大。
18、在干燥过程中,采用废气再循环的目的是: ,其代价是 。
答案:目的:(1)可增加气速,提高传质和传热系数;(2)增加气量可提高气体分布均匀性;(3)可提高空气预热温度,减少空气用量,提高热效率,又可避免物料过热。
代价:推动力m t ∆减小,传质推动力m H ∆减小,传热所需设备容积增大19、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干燥过程是 相结合的过程。
答案:湿物料表面的水蒸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蒸汽分压;传质过程与传热过程20、已知在常压及25℃下水份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100%φ= 时, 平衡含水量*0.02/X kg kg =水绝干物料;相对湿度40%φ=时, 平衡含水量 *0.007X =。
现该物料含水量为0.23/kg kg 水绝干物料,令其与25℃,40%φ=的空气接触, 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 /kg kg 水绝干物料, 结合水含量为 /kg kg 水绝干物料,非结合水的含量为 /kg kg 水绝干物料答案:自由含水量 20.230.0070.223X X -=-=结合水量为 10.02X =; 非结合水量 10.230.020.21X X -=-=选择题:1、干燥是( )过程。
A. 传质;B. 传热;C. 传热和传质。
答案: C2、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它的相对湿度( )。
A. 愈低、B. 愈高;C. 不变答案: A3、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状态参数焓增大,而( )。
A. H ,φ都升高;B. H 不变φ降低;C. H ,φ都降低 答案: B4、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一般应是( )的空气。
A. 饱和;B. 不饱和;C. 过饱和答案: B5、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维持在空气的( )。
A. 干球温度;B. 湿球温度;C. 露点答案: B 6、固体物料在恒速干燥终了时的含水量称为( )自由含水量;B 、结合水;C 、临界含水量答案: C7、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
A. 湿球温度;B. 绝热饱和温度;C. 露点答案: C8、当干燥为热敏性的湿物料时,可选用( )干燥器较适合。
A.气流;B.厢式;C.转简;D.喷雾。
答案: D9、当干燥一种团块或者是颗粒较大的时物料,要求含水量降至降低时,可选用( )干燥器较适合。
A. 厢式;B. 气流;C. 带式;D. 转简答案: D10、物料中非结合水与结合水的基本区别在于其产生的水蒸汽压( )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答案: C11、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的临界含水量C x 随物料厚度增加而( ),而所需干燥的时间( )。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答案: A 、 A12、物料中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基本区别在于其产生的水蒸汽压( )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答案: C13、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状态参数是( )A. 焓;B. 相对湿度;C. 露点温度;D. 湿球温度。
答案: C 14、空气的湿度H 与湿空气下列哪些参数有关:( ) 。
A. 总压及干球温度;B. 总压及湿球温度;C. 总压及露点;D. 湿球温度及焓。
答案: A15、总压一定的湿空气,其状态参数(,,,,,W t P H I t ϕ水汽)有几个是相互独立( )。
A. 2;B. 3;C. 4;D. 5***答案***: B16、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湿球温度为tw ,露点为td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φ=80%时,则( )A. W d t t t ==;B. t >W t >d t ;C. t <W t < d t ;D. t >W t =d t 。
答案: B17、干燥操作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 )A.能耗和干燥速率;B.能耗和热量的利用率;C. 干燥速率;D. 干燥介质。
答案: B18、湿空气在温度300K 和总压1.42M P a下,已知其湿度H 为0.023/kg kg 水绝干空气,则其比容H ν应为(单位均为3/m kg 绝干空气)( )。
A. 0.0628;B. 1.673;C. 0.0591;D. 0.0224。
答案: A19、湿物料在指定的空气条件下被干燥的极限含水量称为( )。
A. 结合水;B. 平衡含水量;C. 临界含水量;D. 自由含水量 答案: B20、大量空气和少量水长期接触后水面的温度等于空气的( )。
A. 干球温度;B. 湿球温度;C. 绝热饱和温度;D. 露点温度答案: B判断题:1、( )当空气状态一定时,可用物料的平衡含水分来判断干燥能否进行的最大限度。
答案:×2、()相对湿度φ值大小表示空气中水分含量的相对大小。
若φ为1时,表示此空气吸水汽的能力强。
答案:×3、()影响降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的性质,形状。
答案:√4、 ( ) 干燥过程中,若增大空气出口的湿度H使干燥推动力下降。
答案:√5、()在一定温度下,物料中的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的划分只与物料本身性质有关,而与空气状态无关。
答案:√6、( ) 物料的临界含水量是划分等速干燥和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
答案:√7、()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为非结合水与结合水分。
答案:×8、( ) 对于饱和湿空气,其露点、湿球温度、干球温度为同一数值。
答案:√9、( ) 湿物料分散的越细。
其临界含水量越高。
答案:×10、()等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越大,临界含水量越高,降速阶段会较早开始。
答案:×11、()工程上采用中间加热干燥流程,好处可以提高热效率。
答案:√12、()平衡水分是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物料可能被干燥的最大限度,()若在同一温度下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其物料的平衡水分也随之减少。
答案:√;√13、()干燥操作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湿度增大。
答案:×14、()在干燥过程中首先除去的是结合水。
答案:×15、()在湿空气的I~H图中,湿空气的绝热冷却线即为等焓线。
答案:√16、( ) 固体物料的水分蒸发量可用W=G.(w-w)式来计算。
答案:×17、( ) 湿基是指水在湿物料中的质量分数。
答案:√18、()等焓干燥过程又称绝热干燥过程,()也称为理想干燥过程。
答案:√;√19、()对于空气一水蒸汽系统,当空气的流速较高时,空气的湿球温度近似等于其绝热饱和温度。
答案:√20、()实际干燥过程是指干燥器有热损失的干燥过程。
答案:√21、()湿球温度计中的湿纱布的水温恒定时,此温度即为湿空气的湿球温度。
答案:√四、简答题1、有人说:“自由水分即为物料的非结合水分”。
这句话对吗?(扼要说明原因)答案:不全对。
因为物料的自由水分包括非结合水分和能除去的结合水分。
2、固体物料与一定状态的湿空气进行接触干燥时,可否获得绝干物料?为什么?答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