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习题解
逻辑练习题及答案

逻辑练习题及答案1. 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而小明养的宠物是一只猫,那么小明的宠物怕水吗?- 答案:是的,如果小明的宠物是猫,根据题目条件,它应该怕水。
2. 假设在一个岛上,所有的居民要么喜欢足球,要么喜欢篮球。
如果张三不喜欢足球,那么他喜欢篮球吗?- 答案:是的,根据题目条件,张三必须喜欢篮球,因为他不喜欢足球。
3. 一个逻辑问题: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明天是星期四吗?- 答案:是的,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按照一周七天的顺序,明天确实是星期四。
4. 一个推理问题:如果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而你手中有一个苹果,那么你手中的东西是水果吗?- 答案:是的,根据题目条件,你手中的苹果是一种水果。
5. 一个条件问题:如果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如果地面湿了,那么一定是因为下雨吗?- 答案:不一定,地面湿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洒水或者有人倒水。
练习题答案解析1. 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通过两个前提得出结论。
第一个前提是“所有的猫都怕水”,第二个前提是“小明的宠物是一只猫”,根据这两个前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明的宠物怕水。
2. 这个问题也是一个三段论,通过条件“所有的居民要么喜欢足球,要么喜欢篮球”和“张三不喜欢足球”,我们可以推断出张三喜欢篮球。
3. 这个问题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基于一周的天数顺序,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结论。
4. 这个问题涉及到类别的包含关系,苹果是水果的一个子集,所以如果你手中有一个苹果,那么你手中的东西自然是水果。
5. 这个问题涉及到因果关系的判断,虽然下雨会导致地面湿,但地面湿并不一定是由下雨引起的,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逻辑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逻辑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逻辑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1.某地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经过公安人员的努力侦破,作案嫌疑人锁定在A、B、C三人中,并且摸清了以下情况:①只有01号案件成功告破,才能确认A、B、C三人都是作案人。
②目前,01号案件还是一起悬案。
③如果A不是作案人,那么A的供词是真的,但A说自己与B都不是作案人。
④如果B不是作案人,那么B的供词也是真的,但B说自己与C是好朋友。
⑤现已查明C根本不认识B。
根据上述线索,问:A、B、C三人中谁是作案人?解:令p:01号案件成功告破;q、r、s分别表示A、B、C作案;t:B与C是好朋友。
据题意有:1. {1} ┐p→┐(q∧r∧s)P2. {2} ┐p P3. {3} ┐q→(┐q∧┐r)P4. {4} ┐r→t P5. {5} ┐t P6. {4.5} r T4.5否定后件7. {1.2} ┐(q∧r∧s)T1.2肯定前件8. {1.2} ┐q∨┐r∨┐s T7德摩根9. {1.2.3} q T3.6否定后件10. {1.2.3.4.5} q∧r P6.9组合式答:AB作案,至于C尚待侦查。
2.综合分析题(要求写出推导过程):某班有学生61人,下面有三句话:①该班有些学生会使用计算机。
②该班有些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该班班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已知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试问:哪一句话是真话?该班有多少学生会使用计算机?解:①②分别为I命题和O命题,二者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或许都真;但据题设只有一句真话,可知③为假,真实情况是班长会使用计算机。
既然这样第一句话“该班有些学生会使用计算机”就是真的,而第二句话就是假的。
O命题假,根据矛盾关系可知,A命题即“该班所有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就真,所以,全班61个学生都会计算机。
3.下面有三句话:①如果甲是篮球队员,则乙就是足球队员。
②如果乙是足球队员,则甲就是篮球队员。
③甲不是篮球队员。
已知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问:甲是不是篮球队员?乙是不是足球队员?哪一句话是真话?(要求写出推导过程)解:令p表示“甲是篮球队员”,q表示“乙是足球队员”,再令③即“┐p”真,据题设有:①{1} ┐(p→q)P②{2} ┐(q→p)P③{3} ┐p P④{1} p∧┐q T①等值关系⑤{1} p T④合取分解⑥{1.3} p∧┐p T③⑤合取组合⑦{1} p T归谬③⑥⑧{2} q∧┐p T②等值关系⑨{2} ┐p T⑧合取分解⑩{1.2} p∧┐p T⑦⑨合取组合⑾{1} (q→p)归谬②⑩可见:第二句话为真,一三两句为假。
命题逻辑-习题参考解答.doc

命题逻辑参考答案及提示1.(1)是命题,真值为1(2)不是命题(3)是命题,真值视具体情况而定(4)不是命题(5)是命题,真值为1(6)是命题,真值为1(7)是命题,真值为0(8)不是命题(9)是命题,真值视具体情况而定(10)不是命题2.(1)不是命题(2)不是命题(3)不是命题(4)是命题。
令P: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Q:所有的人都怕死,则命题可符号化为:可表示为P A-,Q(5)是命题。
令P:我明天去苏州;Q:我后天去苏州,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vQ(6)是命题。
令P:我明天去苏州;Q:我后天去苏州,则命题可符号化为:-i(PvQ)(7)是命题。
令P:我明天去北京;Q:我明天去天津;R:我后天去北京;S:我后天去天津,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vQvRvS(8)是命题。
令P:我买到飞机票;Q:我出去,则命题可符号化为:―iP—>―iQ(9)是命题。
令P:他余款多;Q:他出门;R:他买书,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 A Q-»R) A(-.P A Q^R)(10)是命题。
令P:你陪伴我;Q:你代我雇车;R:我去,则命题可符号化为:Rf (PvQ)(11)是命题。
令P:你充分考虑了一切论证;Q:你得到了可靠见解,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 T Q)A(Q T P)或P—Q(12)是命题。
令P:我懂得希腊文;Q:我了解柏拉图,则命题可符号化为:(Q T P)T「Q(13)是命题。
令P:你去;Q:他去;R:我去,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R)A(Q T R) A (-P —R) A(―Q—R)(14)是命题。
令P:上午下雨;Q:我去看电影;R:我在家里看书;S:我在家里看报, 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Q) A (P—> (RvS))(15)是命题。
令P:我今天进城;Q:下雨,则命题可符号化为:(16)是命题。
令P:你走;Q:我留下,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eQ(17)是命题。
逻辑学导论章节练习题参考答案[1]1
![逻辑学导论章节练习题参考答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eacc20f1f90f76c661371a1e.png)
《逻辑学导论(2)》第一章习题解答1.古希腊有一位智者叫普罗泰哥拉……【答案】:D【解析】:题干中普罗泰哥拉的推理形式为:(p→q)∧(r→q)∧(p∨r)⇒q选项Ⅰ和Ⅱ中的推理形式也都是如此,而选项Ⅲ中的推理形式则是:(p→q)∧(⌝p→⌝q)∧⌝q ⇒⌝ p选项Ⅳ中的推理形式是:(⌝p→⌝q)∧q ⇒ p2. 只要呆在学术界……【答案】:C【解析】:题干中,学院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差别在于“只有沉浸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靠直觉把握生活的种种情感”。
这是导出论题“小说家呆在学术界不能变伟大”的直接依据。
而这则意味着对日常生活中情感的直觉把握乃是小说家成就其伟大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前者一定没有后者。
故选C。
其余各选项均非原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例如,A项所支持的论题实际上是呆在学术界有助于小说家变得伟大,与原论题刚好相反。
3.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以来……【答案】:C【解析】:假设C项的断定不成立,即假设上个世纪60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主要疾病,到本世纪,在该国的发病率没有实质性的降低,并且对这些疾病的医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那么,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可能不断上升,更难以在本世纪初成为世界之最。
这说明,如果题干的断定为真,则C项为真,即从题干可以推出C项。
其余各项均不能从题干推出。
例如,A项不能从题干推出。
因为尽管新加坡的人均预期寿命是世界之最,但心血管病仍完全可能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杀手。
4.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出现……【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论证过程即:因为其他星球不可能同时具备地球上生命形式赖以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所以其他星球不可能存在与地球上一样的生命。
其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C: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形式需要像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一样的生存条件。
其余选项均非原论证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例如,A项中“惟一条件”的说法显然与题干中“至少……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的说法相悖,而B项的含义则与原论证的结论相同。
逻辑推理专项习题100道题 答案 解析.

逻辑推理专项习题100道1.某市口腔医院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65岁至74岁老年人中,10人中就有一个全口无牙,调查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全口无牙的比例越低,这说明这些老人对口腔保健比较重视,而大部分人受旧观念的影响认为人老了就应该掉牙,因此忽视了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使简单易治、痛苦小、治疗费用较低的龋齿、牙龈炎发展成治疗复杂、令人痛苦、治疗费用较高的牙髓病和牙周炎。
如果这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是真实的,则以下哪一项也一定是真实的?A.某些观念、卫生习惯的改变,会影响一个人年老后患牙齿疾病的风险B.如果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年老后患牙齿疾病的风险就比较大C.定期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老年人的预防口腔疾病有效方法D.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也就是20颗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齿【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注重口腔保健,因此全口无牙的比例低,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过于绝对;C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定期检查的问题;D项无法由题干信息得出。
2.联合国粮农组织拉丁美洲地区代表日前表示,全球投资基金和美元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世界食品价格高涨负责。
近来从面包到牛奶在内的各种食品都出现了全球性涨价,并在一些国家推动了通胀,他说:“这场危机是由投机造成的,并将持续下去,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已经使得投资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首先是金属,然后是食品。
”由此可以推出:A.投资基金投机行为造成全球食品上涨B.投资基金原来的投资对象是美元C.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D.投机行为也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全球投资基金和美元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世界食品价格高涨负责”可知A 项并不准确;题干中只是说“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已经使得投资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并不能说明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就是美元,因此B项错误;题干中说的是全球食品涨价,而不能推出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故C项错误;D项由题干最后一句可以推出投机也会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
逻辑习题解

命题逻辑1.用形式语言写出下列命题:(1)如果这个数是大于1 的整数,则它的大于1 最小因数一定是素数。
(2)如果王琳是学生党员又能严格要求自己,则她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尊敬。
(3)小王不富有但很快乐。
(4)说逻辑学枯燥无味或毫无价值都是不对的。
(5)我现在乘公共汽车或者坐飞机。
(6)如果有雾,他就不能搭船而是乘车过江。
解:(1)设P:这个数是大于1 的整数。
Q:这个数的大于1 最小因数是素数。
则原命题可表示为:P→Q。
或:设P1:这个数大于1。
P2:这个数是整数。
Q:这个数的大于1 最小因数是素数。
则原命题可表示为:P1∧ P2→Q。
(2)设P:王琳是学生。
Q:王琳是党员。
R:王琳能严格要求自己。
S:王琳会得到大家的尊敬。
则原命题可表示为:P ∧Q∧R→ S。
(3)设P:小王富有。
Q:小王很快乐。
则原命题可表示为:⌝P ∧Q。
(4)设P:逻辑学枯燥无味。
Q:逻辑学毫无价值。
则原命题可表示为:⌝( P∨Q)。
(5)设P:我现在乘公共汽车。
Q:我现在坐飞机。
则原命题可表示为:P⎺∨Q。
(6)设P:天有雾。
Q:他搭船过江。
R:他乘车过江。
则原命题可表示为:P →⌝ Q∧R。
2.设P:天下雪。
Q:我将进城。
R:我有时间。
将下列命题形式化:(1)天不下雪,我也没有进城。
(2)如果我有时间,我将进城。
(3)如果天不下雪而我又有时间的话,我将进城。
解:原命题可分别表示为:(1)⌝P ∧⌝ Q。
(2)R→Q。
(3)⌝P ∧ R→Q。
3.将P、Q、R所表示的命题与上题相同,试把下列公式翻译成自然语言:(1)R∧Q(2)⌝(R∨Q)(3)Q↔(R∧⌝P)(4)(Q→R)∧(R→Q)解:(1)原公式可翻译为:我有时间而且我将进城。
(2)⌝(R∨Q) ⇔⌝R∧⌝Q。
原公式可翻译为:我没有时间也没有进城。
(3)我将进城当且仅当我有时间而且天不下雪。
(4)(Q→R)∧(R→Q) ) ⇔(Q∧R) ∨ (⌝Q ∧⌝ R) ⇔ Q↔R。
《普通逻辑》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在微波炉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就会释放出氯气;在浴盆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也会放出氯气;在排烟机清洁剂中加入漂白剂,没有释放出任何气体。
现有一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加入漂白剂后,没有释放出氯气。
根据上述实验,这种未知类型的清洁剂( C)A、是排烟机清洁剂B、不是排烟机清洁剂C、既不是微波炉清洁剂,也不是浴盆清洁剂D、要么是排烟机清洁剂,要么是微波炉清洁剂或浴盆清洁剂2、假期中,学校某学生宿舍楼剩下甲、乙、丙、丁四人留校。
按规定,晚上最迟回来的同学锁上宿舍楼的大门。
某晚宿舍楼的大门未锁上。
第二天,宿舍管理员过来查问哪一个同学最迟回来。
甲说:“我回来的时候,丙正在洗衣服。
乙说:“我回来的时候,丁已睡了,我也就睡下了。
”丙说: “我进门的时候,乙正好上床睡觉。
”丁说: “我上床就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这四位同学说的都是事实,那么(A)A、甲最迟回来B、乙最迟回来C、丙最迟回来D、丁最迟回来3、 "有些液体不是水,因此有些有弹性的东西不是水”,如果这个推理要成立,则要补充前提(A)A、所有液体都有弹性B、有些液体是有弹性的C、所有液体都不是水D、所有有弹性的东西都是水4、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有效,必须补充的前提是(C)A、有些导演是大嗓门B、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导演.C、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D、有些导演不是大嗓门5、SAP与SEP之间的关系是( A)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6、op与9- p之间的关系是( D)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7、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丁考试没及格。
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 "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A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B、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没及格: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D、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8.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SAP.小前提也是A 金题,则大前提只能是(B )A 、PAMB、MAPC、MASD、SAM9、 "p→q"与"rvt”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D)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10、“瑞雪兆丰年”这个结论不可以(D )A、用科学归纳法得到B、胚完全归纳推理得到C、用简单枚举法得到D、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到11、班主任老师对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说: ”你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教学有方。
经典逻辑判断习题精解

逻辑判断习题精解(2)【例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联系地看问题,防止孤立的观点;要发展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看问题。
因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B.不仅要看到事物本身,而且要看到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C.人性都是一成不变的,对犯罪分子绝不能给他改过的机会D.共产主义一定会取得胜利【例题】教育上“谁受益、谁出钱”这一提法如果是正确的话,只能理解为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直接、立即体现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却存在于社会之中;另一方面,教育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A.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承担是合理的B.教育经费应由个人、社会与国家共同承担C.教育是个人的事情,因此经费也应由本人负责D.应该实行由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例题】1995年,中国选手在世界性的重大体育比赛中,共夺得103个世界冠军,创造了57项世界纪录,为历史之最;1995年,中国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只有15%的人体检合格。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在1995年,()。
A.中国已成为世界的体育强国B.中国只有15%的高中生升入大学C.中国的竞技体育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D.大学入学体检标准提高了【例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从上到下依然缺乏强有力的机构,专门负责检查监督各种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往往是一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下发一个文件,作出一些新规定,或成立新机构,而较少关心这些政策的执行情况。
由于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的落实缺乏监督保证体系,执行不执行都是一个样,时间一久,令不行,禁不止之风就会自然盛行。
因此()。
A.必须做到令行禁止B.必须加强政策执行的力度C.必须加强政策执行机构建设D.必须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工作【例题】政府对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是对出售的每一罐食用油征税两分钱。
税务纪录显示,尽管人口数量保持稳定且税法执行有力,食用油的税收额在税法生效的头两年中还是显著下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⑺,如果所有的命题都是假的,则不会有真的命题,那么“所有的命题都是假的”也是假的,因此,不会有真命题是假的。
⑻,如果欧几里德的第五公设(平行公设)不是独立的,那么就能够从前面的公理中证明它是定理。如果它是独立的那么,或者它自身与其它公理是一致的,或者它的否定与其它公理也是一致的。第五公设是独立的或者不是独立的,因此,第五公设与其它公理是一致的。
以下那种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以上的断定:
A: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从食物中能够吸取足够的钙质,且有健壮的体魄。
B: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不具有健壮的体魄。但从食物中能够吸取足够的钙质并不少。
C: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不具有健壮的体魄,他们从食物中不能够吸取足够的钙质。
D:有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有健壮的体魄,但没有了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
应用题
一,这是应用概念的关系解题(概念外延关系的运用)
①,某班有36人参加逻辑考试,做对第一题的有25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做对的有15人,问两题都做错的有几个人。两题都不对的
解:这是概念的外延相容问题。做对第一、二题的含有两题都对的15人。两题都不对的不在这个外延中。
2515=10
2315=8
问智者问的是什么话?写出判定那一瓶是美酒的推理。
解:智者指着一瓶酒向一个卫兵问道:“这瓶酒是毒酒,他(指另一士兵)将回答‘是’,对吗?”如果被问者回答“对”,那么智者所指的酒不是毒酒(即美酒);如果被问者回答“不对”,那么智者所指的酒是毒酒。
5,用真值表证明下列命题的逻辑关系。
⑴,(P→q)(p∨q)
选D
⑺,十九世纪有一位英国的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这个改革家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
2,A号案件没有破
3,如果a不是罪犯,则a的供词真,a说b是罪犯
4,如果b不是罪犯,则b的供词真,b说自己和c是好朋友,
5,现在已经查明,c不认识b。
解:这个题涉及到认知谓词。用自然语言推理简单。
1,c不认识b,b的话假,b是罪犯,
2,b是罪犯,a的供词真,但是推不出a不是罪犯,
3,①②推出无法确定a,b,c是罪犯。因此无法确定c是罪犯
Ⅲ,学生能对传统价值观提出质疑是件好事。
A:仅Ⅱ
B:仅Ⅲ
C:仅Ⅰ、Ⅱ
D:仅Ⅱ、Ⅲ
E:Ⅰ、Ⅱ、Ⅲ
选E
⑹,某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件,某村的甲、乙、丙三人作为嫌疑犯被压上法庭。审问开始了,法官问甲:你是怎么作案的?由于甲说的是方言,法官听不懂。于是法官就问乙和丙:刚才甲是如何回答我的问题的?乙说:甲的意思是,他并不是盗窃犯。丙说:甲刚才招供了,他承认自己是盗窃犯。法官听完了乙和丙的对话之后,马上作出了判断:释放乙,逮捕丙入狱。事实证明法官的判断是正确的。
⒄,TQ⒂⑺
上场的是:G \A \C \R \F ,不上的:D\P\S\T\Q
⑵,某个盗窃案件有A,B,C,D四个人嫌疑最大,在对他们调查时他们有如下的回答:
A:我没有作案,是B干的。┐A∧B
B:我和C都没有干,┐B∧┐C
C:除非A干的,否则B不会干。(AB)=┐A┐B
D:A和C两个人至少有一个人是盗窃犯A∨ C
③,某个职员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每天早上7点10分起床,7.30准时离家上班。经过反复的验证,他发现穿衣服要5分钟,听天气预报要5分钟,听早新闻要5分钟,洗刷要3分钟,煮奶要5分钟,检查今天的日程安排要2分钟,用早餐要10分钟,准备一壶开水要7分钟。他家里只有一个炉头,如果各个环节的衔接时间忽略,应该怎样安排生活流程?
⑸,电脑出了错误,或是硬件上的问题,或是软件上得问题,是硬件得问题,所以不是软件得问题。
⑹,除非改变计划,否则,这个战役必然被动,事实是战役很主动因此,改变了计划。(必要)
⑺,没有科学得果树管理知识就不能有水果得高产。你有科学得果树管理知识,因此,你的果树会高产。(必要)
⑻,要么泰山队取得冠军,要么北京队取冠军,要么大连队取冠军。大连队取得冠军,所以,泰山和北京队没取得冠军。
⑷,只要降落的物体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由于返回卫星没有改变降落的方向,因此它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⑸,一个古代的雅典人对他企图以演说获取功名富贵的儿子说:“如果你说真话,那么富人和显贵就会憎恨你,如果你说谎话,老百姓会憎恨你,或者你说真话,或者你说谎话,所以或者是富人和显贵们憎恨你,或者是老百姓憎恨你。
E:张先生是四川人,最不喜欢粤菜。
选A
⑵,评价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时,有人说:“只要企业能获得利润,其管理者的素质就是好的”
以下各项都是对上述看法的质疑,除了:
A:有时管理曾会用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办法获得近期利润。
B:有的管理者采取不正当竞争的办法,损害其它企业,获得本企业的利润。
C:某卷烟厂连年利润可观,但领导层中挖出了一个贪污集团。
解:用符号处理后就好解题了:
┐z┐C
┐z┐s
LC
┐z
C
L
┐z
┐s
⑺,已知A、B、C、D有下列关系:
1,若A不真包含于B,那么C与D相容
2,只有B与D不相容,B才不真包含于D
3,B与D相容但C与D不相容
求A、B、C、D四者之间的关系?
4,解,这是假言推理。自证。“并非(A不真包含于B)”和“并非(B才不真包含于D
36–10–8–15=3(都做错的人)。这是应用概念的关系解题(概念外延关系的运用)
②,在旅馆的一间大客房里住着几个人,一个是吉林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有两个人只做电脑生意,有三个人只做服装生意,除此再没有其他人了。请问这间客房最少住几个人?最多住几个人。
解:吉林人和北方人相容;北方人和广东人不相容,因此这一部分最多3人.做服装生意做电脑生意不相容,这一部分5人。如果这两部分不相容,就是最多8人,如果相容就是最少5人。这是应用概念的关系解题(概念外延关系的运用)
5只有R不上场,C才不上场,RC
6A和P两个人只能一个人上场;(AP )
7如果S不上场,则T和Q也不上场,STQ
8R和F两个人也只能有一个人上场,(RF )
9G要上场。
请问这场比赛谁上谁不上场?
解,背景知识:排球只有6名上场人员。
⑽,D⑵
⑾,R ⑷⑽
⑿,C ⑸⑾
⒀,A ⑿⑶
⒁,P⑹⒀
⒂,S⑴⒁
⒃,F ⑻⑾
D:某电视机厂的领导任人为亲,工厂越办越糟,群众意见很大。
E:某计算机销售公司近几年获得利润在同行命列前矛,但有逃避关税问题。
选D
⑶,如果未来父母在孩子出生前确实想要这个孩子的话,那么,孩子出生后肯定不会受虐待。
以下哪一个项如果成立,则以上的结论才会真:
A:未来的父母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改变原本只是想传宗接代的观念。
⑵,(p∧q)(p∨q)
⑶,(Pq)(P→q)∧(q→P)
⑷,(P→q)(q→P)
⑸,(p↑q)(p∧q)
⑹,(p|q)(p∨q)
⑺,p→(q→p)
。。。。。。。。。。。。。。。。。。。。。。。。。。。。。。。。。。。。。。。。。。。。。。。。。。。。。
以下各题参考。
6,假设下列推理都是有效的,按照要求完成各题:
经过调查,A、B、C、D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谁是盗窃犯,谁讲了真话?
解:可以用逻辑矛盾解题。A和B有矛盾,根据排中律必有一真。因此C.D的话一定是假的。┐(┐A┐B),┐(A∨ C)├┐A∧B、┐A∧┐C├┐A、B、┐C
因此A说了真话。小偷是B;
⑶,在一个集团偷盗团伙的案件中,赵、钱、孙三个人被警方拘留审查,警方查明如下事实:
B:爱孩子的人不会虐待下一代。
C:不想要孩子的人通常也会抚养孩子。
D:不爱自己孩子的人通常会虐待孩子。
E:会虐待孩子的人都是不想要孩子的。
选E
⑷,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奶制品作为食物来源,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才能摄取足够的钙质。很明显,这种足够的钙质对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拥有健壮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
4,因此,b是罪犯,a,c无法确定是或不是罪犯
⑸,a、b、c三人从哲学系毕业之后,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副省长,一个是企业家。三个人并没有说明自己是什么身份,但是给出了如下条件:
a:我是教授但b是副省长
b:a是付省长,但c是教授
c:a是企业家,但b是教授
事实上三个人都说对了一半,请说明三个人各是什么身份?
)”“C与D不相容”可以画出欧拉图。
⑻,古代有个智者犯了死罪,国王在执行他的死刑时留给他一个机会,希望他能用智慧拯救自己的生命。国王对智者说:“在你面前站着两个卫兵,他们手中各自端着一瓶外观完全一样的酒。其中一瓶是美酒,一瓶是毒酒。两个卫兵互知道对方的底细,并且有问必答。只是其中一人只答真话,另一人只答假话。外人不知到他们谁说真话谁说假话。现在只允许你问其中一个卫兵一个问题。然后,根据卫兵的回答判定那瓶是美酒并且把它喝下去。如果你判断错了,那么就执行你的死刑,如果你判断对了,那么你就自由了。”智者思索片刻,问了士兵一个问题,然后根据卫兵的回答讲一瓶酒一饮而尽,他喝的果然是美酒!
2,用符号写出下列推理的过程。并用真值表判断是不推理有效。
⑴,只有坦白才能从宽,你没有坦白,所以不能从宽。(必要)
⑵,不如虎穴焉得虎子,你得到了虎子,所以你进过虎穴。(必要)
⑶,一旦认识到错误,就能改正错误,你没有改正错误,所以你没有认识到错误
⑷,只要有适当的温度鸡子才能变成小鸡,有了适当得温度,所以鸡子可以变成小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