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刍议
土木工程力学教课革新的实践和思考

2023-10-29contents •引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与反馈•结语目录01引言课程背景土木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力学课程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改革目标02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的选择与修订总结词合理选材、及时修订详细描述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发展趋势,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教材。
对于修订,要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理论和技术,以保持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总结词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详细描述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要强化基础理论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要突出重点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和学科前沿,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探讨。
此外,还要注重实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
加强实践、注重创新、贴近工程详细描述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此外,还要贴近工程实际,将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总结词VS0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实例和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精讲多练注重启发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利用PPT、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群整合研究与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群整合研究与改革一、引言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现实教学中,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
本文旨在对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进行深入研究,为其整合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现状分析1. 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目前的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力学、材料力学等内容,但这些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和基础的,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实际工程中,土木工程要求学生具备更为丰富的力学知识,如结构力学、地基基础力学、流体力学等,而这些内容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覆盖。
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来说也比较薄弱。
在课程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上,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不利的。
3. 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目前的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缺乏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不利的。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可以考虑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加入一些与实际工程联系更为紧密的内容,比如结构力学、地基基础力学、流体力学等。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力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可以考虑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环节。
可以增加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加强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增加实地考察和实习环节,让学生深入到实际工程中去学习和体验。
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研究

142第27卷 第8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7 No.82018年8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Aug. 2018文章编号:1008-8717(2018)08-0142-03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研究陈 静 黎春林 胡嫣然(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摘 要: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的,理论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必须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基于此,对理论力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适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理论力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about TheoreticalMechanics in Civil Engineering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InstituteCHEN Jing, LI Chun-lin, HU Yan-ran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00)Abstract: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is the goal for applied colleges, theoretical mechanics a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civil engineering must also be focus on the goal, basic on this, studying about the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would be carried out to better meet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hich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to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e; civil engineering; theoretical mechanics; 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8 - 03 - 10铜陵学院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13tlxyrc06);2016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6jyxm1053);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5zy062)陈 静(1984- ),女,安徽宁国人,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是以建筑为基础,融合结构、岩土、水利等学科知识的一门工程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土木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
应通过增加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工程实训中引入专业软件的使用,将学生引入实际工程项目,让他们亲自操作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应注重跨学科融合。
土木工程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岩土力学、结构力学、水利水电和测量等多个学科知识来解决工程问题。
应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协作,开设跨学科的课程,推动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质。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应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的要求,增设与实际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如BIM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
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实践教学和科技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实际操作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融合、实用性和创新性以及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我国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黄河科技学院针对自身办学条件和人才需求现状,正确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应本科理论课程的教学培养方案等也要相应发生变化,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理论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一起组成土木工程专业三大力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学好三大力学。
就理论力学而言,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相应缩减理论环节,因此原先需要120学时的理论课时,现在缩减到60学时,如何让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学好理论力学?本文从教材改革和土木工程专业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1更新教材内容,编制适合民办院校土木工程学生使用的教材针对民办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黄河科技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具体来讲,主要是培养技术性人才,不是研究型人才。
第二,三本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与二本、一本的学生相比较低,与重点大学的学生更是没法比;同样的学时教学,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第三,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不同。
黄河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主要从事的职业是施工、监理、预算等技术人员,也有少数同学从事设计工作;随着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考研风日益浓烈,考研人数也逐年递增。
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技术型,一种考研型。
另外,针对两种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要求教学大纲和学时应有差别,技术型的学生应该缩短理论学时,加强实践学时;考研型的学生,应该加深理论教学,为考研做好准备。
可以将理论力学教学分为A 、B 两个班:A 班,主要对象是考研学生,约占四分之一;B 班主要对象是毕业工作的学生,约占四分之三。
这种做法我院结构力学教学已经试用,效果明显。
目前我们选用的教材基本内容都一致,机械专业和土木专业都用同样的教材,很显然是不合理的。
针对学校定性,编制适合民办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一定要具备以下特点:降低教材难度,学生容易接受;与土木工程专业联系紧密相连,摒弃非专业的内容;更新与专业相关的例题;另外配套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材,组成三大力学体系,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充分利用学时,例如:理论力学有虚位移原理的内容,结构力学内容也有虚位移原理内容,在理论力学讲了,就不要在结构力学中再重复。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以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 结 2 0 5 2 04 0 8 构力 0 2 .O 2 .0 1 .O l .O 9 2 6 .4 0 0 0 8 0 40 OO 3 5 84 学》 上课 出勤状 况 差 一般 较好 好 好 作业完成状 况 差 差 一 般 较好 好
来虽然有些改变,但 基本格局如课 程设置、课程 内容 与课 程体 系变化不大。
《 材 2 0 03 3 7 0 表 1三年来教学状况比较表 源自年级 人数 < 6 0 06
~
9 最高 0~ 最低 6 0~7 0~8 lo 97 98 9 0 分 分 平均
男,山西太原人 ,东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教 学与研 究。( 广东 东莞 53 0) 28 8
基金 项 目 :本 文 系东莞理 工 学院教 育教 学改革 与研 究资助 项 目 ( 编号 : 12 18 0 16 的研 究成 果 。 E 170- 71)
力 学 是 土 木 工 程 各 专 业 的 技 术 基 础 课 ,若 缺 乏 对 几 大 力
课程 体系安排不合理 : 材料力学》的教学进程 大多 以 “ 拉
学 课程 的基 本概 念 、物理 意义和 求解方 法 的深入 理解 ,想真 伸一剪切一扭转一弯曲”为主线,且每种基本变形都按 “ 内力一
正掌握 好相关专业课 程 ,做好有关工程设 计、施 工、监理乃 至 应力一变形 … 一 ”的次 序进行 讲解 ,对每 种基 本变 形问题 ,又 进 一 步的科 研 工作 ,是不 可想 象 的。力 学是研 究 各 类工程 结 都采用 “ 平面截 面假设 一变形几何关系一物理 关系一静力平衡条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土木工程这种对力学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它的作用更是突出。
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理论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多和课时少、教材针对性差等特点,加上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普通反映难学。
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其工程实际应用能力,文章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又探讨了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 ___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 ___;工程实际理论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程。
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理论力学这门课程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后继力学课程的基础,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理论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在确保学生掌握内容和体系的同时,学会应用该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理论力学是主要以伽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古典力学范畴[1]。
虽然其体系与内容已经相当完善,但随着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 ___与深化,特别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存在教学学时偏少、针对性教材缺乏、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 ___不够紧密、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压力大,提不起兴趣。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探讨了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 ___内容。
(一)教学学时偏少不同高等院校使用的《理论力学》教材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之间在层次结构和知识点上都存在逻辑关联,构成理论力学这门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但在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 ___下,随着基础学科加强、特色学科增多,课时不可避免的被压缩。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及建议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及建议在当今社会,土木工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而在这个领域中,土木工程概论是学生们最先接触到的课程之一,它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土木工程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兴趣和学习方向。
对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改革和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调整传统的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内容大多以理论与知识为主,而现实中,学生们更需要的是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土木工程。
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土木工程的基本原理、材料与结构、工程设计和实际工程案例等方面,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方法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而学生们在 passively 将理论知识灌输于脑中时,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引进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实践等方式,通过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去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三、教师角色转变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监督者,在课堂上充当主导者的角色。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们共同探讨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实践环节增加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不仅仅要停留在课堂上,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应该在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如实地调研、实验操作、实际工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参与亲身感受和体会土木工程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
五、资源整合与共建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需要借助各方资源力量,形成多方共建格局。
可以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引入行业专家为学生讲解实际案例,提供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 然 长 期 以 来 在 我 国 高 等 工 科 院 校 中 已 形 成 了
2 0世 纪 现 代 物 理 和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相 联 系 , 而 没 因 有 很 好 的 体 现 理 论 力 学 的 现 代 价 值 。 如 理 论 力 学 课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G6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7 9 2 0 ) 3 0 9 —0 1 7 —9 1 ( 0 8 0 - 0 5 2
理论 力学 课 程 研 究 物 体 机 械 运 动 的 一 般 规 律 , 是 工 科 大 学 生 的 一 门 重 要 的 技 术 基 础 课 ,是 与 工 程 实 际紧 密联 系的课 程 。它 在基 础课 和 专业 课 之 间起 承前 启后 的作 用 。主要 以伽利 略 和 牛 顿 总结 的 基本 定律 为基 础 , 统 介绍静 力 学 、 动 学 与动 力 学 的基 系 运 本 概 念 、 本 原 理 以 及 分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的 基 本 方 基 解
题 、 题 中 大 部 分 是 极 度 抽 象 化 的 力 学 模 型 ,很 少 习
引 入 对 工 程 背 景 的 简 单 介 绍 及 吸 收 现 代 力 学 研 究 方 法 ( 括 计 算 机 处 理 问 题 的 方 法 ), 明 显 滞 后 于 时 包 已 代 。 例 题 和 习 题 的 过 分 理 想 化 、 术 化 使 学 生 很 难 学 把 它与 现实 应 用 联 系起 来 , 习 缺 乏 明 确 的 工 程 目 学 标 , 以 理 解 学 习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 不 仅 不 利 于 激 发 难 这 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 且也 不 利 于对 学生 分析 问 题 、 而 解 决 问题 能 力 的培养 。 2 理 论 力 学 课 程 内 容 体 系 的 改 革
目 前 理 论 力 学 的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讲 解 1 世 纪 以 8 前 形 成 的 矢 量 力 学 、 析 力 学 基 础 以 及 它 们 在 简 单 分
物 理 系 统 中 的 应 用 , 学 内 容 未 能 随 学 科 的 发 展 而 教 及 时 调 整 和 更 新 。 教 材 中 缺 乏 反 映 近 代 科 技 成 果 的性 质 与 任 同
务 决 定 了 它 具 有 理 论 性 、 用 性 强 的 特 点 , 为 培 养 应 并 学 生 的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和 解 决 工 程 实 际 问 题 能 力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 1 理 论 力 学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程 中 原 来 广 泛 存 在 的 非 线 性 问 题 , 及 力 学 发 展 的 以 前 沿非 线 性 力 学 , 因 数 学 困 难 而 采 取 回 避 态 度 。 都 另 外 , 论 力 学 中 的 很 大 一 部 分 基 本 概 念 学 生 在 中 理 学 和 大 学 物 理 中 已学 过 , 学 习 理 论 力 学 时 , 些 学 在 有
法 , 于 古 典 力 学 的 范 畴 , 研 究 方 法 是 从 实 践 出 属 其
发 , 过 抽象 化 , 合 、 纳 , 立 公 理 , 应 用 数学 经 综 归 建 再
演绎 和逻 辑推 理 而得 到定 理 和结 论 , 成 理 论体 系 , 形 然 后 再 通 过 实 践 来 证 实 理 论 的 正 确 性 。 针 对 土 木 工 程 专 业 理 论 力 学 是 为 材 料 力 学 、 构 力 学 等 后 续 课 结
生 不 能 主 动 接 受 和 应 用 理 论 力 学 中 的 新 概 念 和 新 方
法 , 继 续 用 物 理 知 识 来 解 决 问 题 。 传 统 的 理 论 力 而
学 教材 和讲 授方 法都 是从 特 殊 到一 般 , 步 深 入 , 步 这 样 做 容 易 给 学 生 造 成 一 个 错 觉 , 为 理 论 力 学 就 是 认 物理 学 的简 单补 充 和继续 , 至 使学 生 乏味 , 上课 甚 在 时 注 意 力 不 集 中 , 现 思 想 开 小 差 的 现 象 。 因 而 不 出 能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 不 用 说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更 新 能 力 。此 外 , 论 力 学 是 一 门理 论 体 系 严 谨 , 辑 理 逻 性 强 , 程 的 内容 既经典 又完 整 且不 易 更新 的 学科 。 课 理 论 力 学 重 视 严 密 的 逻 辑 推 理 与 集 中 思 维 , 应 用 其 性 从 教 材 上 看 主 要 体 现 在 例 题 与 习 题 的 选 用 上 。 例
摘 要 : 文根 据 理 论 力 学 教 学发 展 趋 势 , 对 目前 土 木 工 程 专 业 理 论 力 学 教 学 存 在 的 问 题 ,从 教 学 内容 、 学 方 法 等 方 面 本 针 教
提 出 了一 些 教 学 改 革 的 方 法 ,以期 取 得 较 好 的教 学 效 果 。
关 键 词 : 论 力 学 ; 学 内容 ; 学 方 法 ; 学 改 革 理 教 教 教
维普资讯
2O O 8年 6月第 3 期
高 教论 坛
H i he g r Edu a i r m c ton Fo u
J n 2 0 . . u . 0 8 No 3
土木 工程专业 理论力学教学 改革刍 议
杨 亚 平 沈 海 宁。
(. 1 青海 大 学 建 工 系 , 海 青 西宁 8 0 1 2 青 海 大学 机械 系 , 海 10 6 . 青 西宁 8 O1 ) 1 O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