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浓度学案

合集下载

溶液的浓度教案范文

溶液的浓度教案范文

溶液的浓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2)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3)了解溶液的稀释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2)通过实例演算,培养学生计算溶液浓度的能力;(3)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2.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溶液稀释法的操作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盐水和一杯纯水,请学生观察并思考两杯水的差异,并划分出盐水、纯水、溶质、溶剂四个部分,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理论探究(1)溶解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有些物质即使放入水中也不能完全溶解。

同学们可以进行实验观察,如将盐、糖放入热水中搅拌,观察其是否完全溶解。

(2)浓度的定义教师解释浓度的概念,即单位体积内溶质的质量或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的体积比值。

(3)常用浓度表示方法教师介绍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等,并分别解释其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

(4)计算实例教师通过实例演算,让学生掌握浓度计算的方法。

例如:将10g的NaCl溶解在100g的水中,请计算溶液的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3.拓展应用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制备淡盐水、糖水等,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计算浓度,如何制备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4.实验操作(1)准备工作教师将一定浓度的盐水提前制好,准备一套容量瓶和一套刻度瓶。

(2)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盐水加入容量瓶中,注满溶液,倒入刻度瓶中得到相应体积的溶液,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再通过称量得到质量和体积,并计算浓度。

5.撤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浓度计算的方法和操作要点。

并告诉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制备出所需浓度的溶液,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珍惜使用的化学试剂和制备出的溶液。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教案学案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教案学案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探究性教学教案问题:你能不能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下列溶液中存在的粒子?1、Na2CO3溶液中:2、NaHCO3溶液中:3、Na3PO4溶液中:4、NaH2PO4溶液中:探究一:如何书写电荷守恒的等式?问题1:溶液带什么电?为什么?问题2:如对Na2CO3溶液,怎么把这个等式写出来?讨论:方向引导:将阳离子写在左边,阴离子写在右边,中间划等号,可以了吗?练一练:写出下列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关系:1、在0.1mol/L NaHCO3溶液中:2、在0.1mol/LCH3COONa溶液中:3、在0.1mol/L Na3PO4溶液中:对练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拿一个离子写不全的作为例子引起冲突,最后由同学们自然得出结论:书写电荷守恒式应注意的两点。

写等式注意两点:1、准确找出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探究二:如何书写物料守恒的等式?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些特定元素的原子无论发生水解还是电离,这些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不变,原子个数之比不变。

!书写物料守恒式应抓住什么?①找出溶质中不同元素间原子数目之比;②找出溶液中某元素在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如:1、在0.1mol/L的H2S溶液中,根据S守恒得:c(S2-)+c(HS-)+c(H2S)=0.1mol/L2、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练一练:写出下列溶液中存在的物料守恒关系:1、NaHCO3溶液2、Na2S溶液3、NH4Cl溶液探究三:如何书写质子守恒的等式?问题:!找此等式最佳方法是什么呢?例:Na2CO3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是?练:NaH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是?质子守恒也可理解为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电离出的H+的总数等于粒子接收的H+的总数再加上游离的H+的总数。

如NaS溶液中的质子转移示意图:2由上图不难看出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为:c (HO+) + c (HS-) + 2c (H2S) =c (OH-)或 c (H+) + c (HS-) + 2c3S) =c (OH-)(H2。

高中化学溶液浓度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浓度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浓度教案
主题:溶液浓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和单位;
2. 掌握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和技巧;
3. 熟练运用溶液浓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溶液浓度的概念和分类;
2. 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
3. 溶液稀释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引入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日常生活中溶液浓度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溶液浓度,为什么要了解溶液浓度。

第二部分:授课
1. 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和分类;
2. 分别介绍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3. 指导学生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

第三部分:练习
1.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实际操作计算不同类型的溶液浓度;
2. 检查并解析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

第四部分:总结
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溶液浓度知识;
2. 强调实际应用中溶液浓度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1. 写出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解决一些与溶液浓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扩展阅读:
1. 了解其他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2. 学习溶液稀释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溶液浓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溶液浓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的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饮料、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溶液?溶液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溶液浓度的概念:溶液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2. 教师讲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摩尔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准备实验:准备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盐。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盐在水中溶解得更快,而在酒精中溶解得更慢。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关系?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给出案例:一瓶饮料的标签上写着“含糖量20%”,问这瓶饮料中糖的质量是多少?2. 学生运用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糖的质量。

3.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溶液浓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计算一瓶500ml的0.1mol/L的盐酸溶液中HCl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课时1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及基本公式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课时1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及基本公式
2、广州卷 要配制0.5% 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
下述方法正确的是( D )
A、称取0.5g 过氧乙酸溶于100g水中 B、称取0.15g 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 C、称取50g 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 D、称取5g 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
3、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200克10%的氯化 钠溶液变成30%的氯化钠溶液?
55克 495克
2、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克20%的盐 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克/毫 升)的体积是多少?
V = 2211.4 ml
课堂巩固练习
1、长沙卷: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
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D )
A、计算、称量、溶解 B、称量、加水、溶解 C、溶解、计算、量取 D、计算、量取、溶解
物质质量
溶液的各物质
总和
质量
课堂练习4
某学生将6g镁条加入到70mL的稀硫酸 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质量为 100g.试计算:(1)该反应共产 生氢气的质量 (2)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0.5g, 25.9%, 30%
学案 课堂练习
1、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 化钠溶液(密度为1.1克/毫升),需要 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空气以及某些溶液的配制
学点一、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对有色的溶液,我们可以直接地观察溶 液的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或稀吗?
你会计算相关的物理量吗?
1、定义:
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 。
2、公式: 某溶质质量分数=
某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 ——某—一—溶—质—质—量—х100% 全部溶质+溶剂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初中化学浓度教案
教学内容:浓度
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浓度,并能够用化学式表示出来。

2. 掌握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浓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浓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浓度的概念。

2. 熟练运用浓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加水的例子引出浓度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浓度。

二、讲解浓度概念(10分钟)
1. 定义: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所含溶质的量。

2. 讲解浓度计算的方法,包括质量百分浓度、体积百分浓度和摩尔浓度。

3. 举例说明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老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理解浓度的计算方法,并解释实验现象。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进行浓度计算练习,并互相讨论验证答案。

2. 学生提问解答浓度相关问题,加深对浓度概念的了解。

五、实际应用(10分钟)
讨论实际生活中浓度的应用场景,并进行相关例题讲解。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浓度概念的理解,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铺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浓度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会了浓度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浓度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浓度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三都县合江中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 学案班级 姓名 组号( ) 分管领导签字课题3 溶液的浓度学习目标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自主预习知识点一阅读书本42-4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3.对于有色溶液来讲,溶液的颜色越深,溶液就越 (填“浓”或“稀”);溶液的颜色越浅,溶液就越 (填“浓”或“稀”)。

小组讨论看右图,可知饱和溶液与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相互之间说一说,(4人一个小组,看谁能得到冠军。

)教师点拨溶质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没有溶解的固体或析出的晶体要除外。

知识点二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师点拨通常情况下溶液由浓变稀,溶质不变;溶液由稀变浓,溶剂不变。

利用上述的量关系列方程解题就很简单了。

课堂练习1.判断(正确打“√”,不正确打“×”,并说明理由)(1)在100 g水里加入20 g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2)“10%的食盐溶液”表示100 g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3)10 g硝酸钾完全溶解于90 kg水中,得到10%的硝酸钾溶液()(4)40 g 20%的NaCl溶液等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 ()(5)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将20 g氯化钠充分溶解在20 ℃的5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28.6% ()2.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

要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3.有40 g 5%的CaCl2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加入多少克的CaCl2?学习心得。

数学(浓度问题)教学案一、基本知识篇

数学(浓度问题)教学案一、基本知识篇

数学(浓度问题)教学案一、基本知识篇一、浓度问题的意义和基本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溶液配比问题,即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中,人们习惯上把盐、糖、纯酒精叫溶质,即被溶解的物质;把溶解这些溶质的液体如水、汽油等叫溶剂;溶质与溶剂的混合物是溶液。

例如:蔗糖溶解在水里得糖水,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糖水是溶液。

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称为百分比浓度。

例如:食盐溶液的浓度为5%,就表示100克的食盐溶液里有5克食盐和95克水,或100千克食盐溶液里有5千克食盐和95千克水。

二、浓度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一溶剂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百分比浓度溶度)液液质量=溶质质量÷百分比浓度三、例题讲评例题1(兰州市西周区小学毕业卷)某实验室里有盐和水,现要用盐和水配制溶液。

(1)如果要求配制含盐率为5%的盐水500克,需要取盐和水各多少克?(2)如果要求把(1)中所配成的500克盐水变成含盐率为15%的盐水,需要加入多少克盐?(3)如果要求配制含盐率为12%的盐水5000克,应该取含盐率为5%和15%的盐水各多少克?方法点拨:此题属于浓度问题中的加浓问题和配制问题。

(1)该小题是一道简单的溶液配制问题。

(2)该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加浓问题,解题过程中注意抓住加浓问题中溶剂质量不变这一关键点。

(3)该小题是一道溶液混合问题,混合前后总体上溶质及溶液的量均没有改变,即:混合前两种溶液质量和=混合后溶液质量,混合前溶质质量和=混合后溶质质量。

【解析】(1)盐的质量:500×5%=25(克)水的质量:500-25=475(克)(2)水占溶液的百分比:1-15%=85%加盐后溶液的质量:475÷85%=558+14/17(克)加盐的质量:558+14/17-500=58+14/17(克)(3)设取含盐率为5%的盐水x克,那么取含盐率为15%的盐水(5000-x)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溶液的浓度》导学案
寿光市洛城一中吕海平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掌握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含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简单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习难点
溶液的稀释问题
课前复习
1.溶液由和两部分组成,溶液的质量= 。

2.20℃,NaCl的溶解度为36g,是指在20℃时, g 中最多溶解 g氯化钠,此时,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3.
课堂探究
一、动脑想一想——构建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
材料一:植物杀菌、防治病虫害离不开溶液:硫酸铜是配制杀虫剂波尔多液的一种重要原料,不同的蔬菜种类和生育阶段,应使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如何判断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呢?
细心观察并思考问题:
实验1.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0.5 g、1.0 g、2.0 g固体硫酸铜,然后各加入10 mL水,
实验2.观察两个烧杯中盛有的氯化钠溶液,能不能判断其浓度的大小?把一个鸡蛋分别加入到两个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43,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完成下列内容。

1.定义:
2.公式:
3.思考图片中给出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多识一点】
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是75﹪,就是指每100ml医用酒精的溶液中含有75ml的乙醇。

二、动手算一算—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材料二:氯化钠溶液除了在医疗中有重要作用之外,在农业中也广泛应用,例如:植物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农业选种等,常用到氯化钠溶液。

1.两份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案如下一、二所示,请计算其溶质的质量分数:
1.第三种配制方案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如何计算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20℃,NaCl的溶解度为36g)
2.归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学以致用
用这一节课你所学到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Kg这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2)从中取出一半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剩余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呢?(3)取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各为多少?
2.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

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思考: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以不变应万变)
1.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m浓溶液x浓%==m稀溶液x稀%
2.加水使浓溶液变为稀溶液,溶液质量变。

m稀溶液—m浓溶液=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1.在植物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常常需要配制硝酸钾溶液,下面是几种不同的配制方案,请完成下列内容:
2. 下列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多项)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l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得到的溶液
D.将食盐与水按l:1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3.在20℃时,从200g24%的饱和KNO3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密度;④溶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t℃时KNO3的溶解度为46g,该温度下50g水中加入25g KNO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1.5%
B.33.3%
C.25%
D.46%
5.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
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与加入氯化钠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 )
6.将20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 g,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g。

7.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在皮肤上抹一点质量分数为80%的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若要配制这样的溶液200g,需要甘油 g,水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