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测试技术第8章

合集下载

GBT 7941-2019《制冷试验装置》解读

GBT 7941-2019《制冷试验装置》解读

第20卷第6期凋用李窒洞2020年6月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1-5行业・技术视点+-本栏目投稿邮箱:+--zldt@chi +GB/T7941—2019《制冷试验装置》解读张秀平1)吴俊峰°郑传经2)樊海彬°程立权°周俊海°张伟°。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制冷试验装置主要用于制冷空调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的测试,是制冷空调产品及其零部件开展产品开发、性能及可靠性提升的重要研发手段。

本文对GB/T7941-2019«制冷试验装置》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标准提供支持。

关键词制冷试验装置;标准;性能测试;可靠性提升Interpretation of GB/T7941-2019Refrigeration test systemZhang Xiuping0Wu Junfeng。

Zheng Chuanjing2)Fan Haibin0Cheng Liquan0Zhou Junhai n Zhang Wei n°(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2)(China Perfect Machinery Industry Co.,Ltd.)ABSTRACT The refrigeration test system is mainly us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R&AC)products and their components9and it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an for product development,performance and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R&AC products and their components.The main contents ofthe GB/T7941-2019Refrigeration test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supportfor relevant personnel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standard.KEY WORDS refrigeration test system;standard;performance testing;reliability im­provement制冷试验装置主要用于制冷空调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的测试,是制冷空调产品及其零部件制造商开发产品、提升其性能及可靠性的重要研发手段[切,也是各级质量检验监督机构的必备检验检测设备。

冷库制冷系统试运行及冷量测试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试运行及冷量测试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试运行及冷量测试原理试运行的第一步是启动冷库制冷系统。

这包括检查系统的电气和机械部件,并调整参数以启动制冷设备。

通常,试运行前需要对系统进行预试验,包括检查管道连接和阀门的紧固程度,检查制冷剂的充注量,确认电气连线是否正确连接等。

启动后,需要对制冷机组进行调试和调整。

这包括调整系统的压力、温度和流量控制,以确保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正常,并且能够达到所需的制冷效果。

同时,还需进行检查和调整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温度和压力控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试运行期间,还需要检查制冷系统的其他重要组件,如冷却水塔、冷却水泵、循环风机等,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护。

同时,还需要对制冷剂的充注量和质量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和安全性。

冷量测试是对冷库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冷量测试通常在试运行后进行,旨在确定系统的制冷能力、耗电量和能效比等关键指标。

冷量测试的原理基于热力学和能量平衡原理。

测试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测试时段内冷库空气的负荷状况,包括室内外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

然后,通过监测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能耗等,计算系统的制冷能力。

一般来说,冷量测试可采用热量平衡法或热功率法。

热量平衡法是通过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差异,结合空气的体积流量和特性热容量等参数,计算冷库的热量负荷,并借此来评估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

热功率法则是通过测量制冷机组的制冷功率和扩散时间来计算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

除了制冷能力,冷量测试还可评估冷库制冷系统的能效比。

能效比是指制冷系统能够提供的制冷效果与所消耗的电能之比,是评估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冷量测试,可以计算制冷能力和电能消耗之间的比值,从而评估制冷系统的能效性能。

综上所述,冷库制冷系统的试运行和冷量测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步骤。

通过试运行和冷量测试,可以验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制冷性能,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系统参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冷库制冷系统的高效运行。

制冷空调性能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

制冷空调性能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

制冷空调性能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要保证空调设备的有效运行,进行性能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将对制冷空调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相关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探讨。

二、制冷空调性能测试1. 性能参数主要指采用英制和国际制标准的性能参数,英制中指BTU/h、W,国际制中指W/k、W。

BTU/h是指单位时间内传热量单位,通常作为空调冷量的指标;W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功率单位,通常作为空调制冷效率的指标。

W/k通常用来测量空调的制冷工作效率,W/h在国内也普遍被采用。

2. 性能测试方法(1)制冷量测定法制冷量测定法是测试空调制冷量有效性的方法。

测试空调室内制冷量时,通常需要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检测空调的工作状态,然后利用制冷量公式来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制冷量的数值。

(2)测定空调耗电量空调在使用时需要耗费电能,因此测定空调耗电量也是测试空调性能的一种方法。

通常需要使用电力计来测定空调所消耗的电能,然后利用计算公式来得出空调的耗电量。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比较不同空调之间的能效比,以及计算出适当的空调功率匹配要求。

(3)气流测定法测试空调气流量是判断空调性能的另一种方式。

这种方法的测量过程中,使用空气流量计将空气流量量化进行测定,从而得出空调的实际气流量。

三、制冷空调控制技术研究制冷空调控制技术是保证制冷空调正常运行的关键。

具体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微控制技术微控制技术是对空调机组的制冷量、温度、湿度、能耗等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的关键技术。

可以使用压缩机控制系统,通过微控制调节压缩机转速、温控阀控制等方式来控制空调的制冷量。

2. 环境控制技术环境控制技术是对空调室内环境的控制技术。

具体包括通过空气流量、温度和湿度等指标对空间进行控制,进而控制空调的工作量等。

3. 热管技术热管技术是利用无惯性、高传导性、高耐热性的特性,通过热管将系统热进行传递。

相对于传统空调采用的热交换器,热管的效率更高、空间利用率更高,同时还可以减小系统的体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制冷与低温测 试技术习题解答

制冷与低温测 试技术习题解答
甘智华备课资料,制冷与低温测试技术习题解答,2004060160,20090103updated,20100110updated
制冷与低温测试技术习题含解答
1、 材料 R 的低温比热测量中,采用直流加热电阻法计算电功率。已得一组加热器的加热电流(mA)和加
热电压(V)数据,用莱伊特准则剔除坏值,求功率测量标准误差。
由格拉布斯准则:
KG ( , n) (0.01,10) I 2.41 0.18 0.44 ,
也可知上述电流测量无坏值。
由于 I
I n
0.18 10
0.058
为此,电流测量结果可表示为:
正态分布: I M I 3 I 100.39 0.17 mA(置信度为 99.7%)
t 分布: I M I 3.17 I 100.39 0.18 mA(置信度为 99%)
35.48 1 (1.1352)
W 1 A BT ,求得 T
100 4.205 103
116.53K
将 T=116.53K 代入到下式中得第一次修正值为:
CT 2 DT 3 ET 4 0.003232
则由W 1 A BT 0.003232 ,可得T 115.76K
将 T=115.76K 代入到下式中得第二次修正值为:
P0
T
将 T=71.53K 代入到下式中得第三次修正值为: 2.3668 lg T 0.01427815 T 72.5872 106 T 2 0.5696 77.344
则由 lg Pv 5.893271 403.96046 0.5696 ,可得 T 71.82K
P0
T
将 T=71.53K 代入到下式中得第四次修正值为: 2.3668 lg T 0.01427815 T 72.5872 106 T 2 0.57488 77.344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了解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以及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1.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了解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判断系统中的问题。

5.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6.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使学生认识到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冷剂的选择原则以及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制冷系统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冷技术。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制冷技术基础》。

2.参考书:制冷技术相关论文和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动画、制冷设备实物图片等。

4.实验设备:制冷实验装置、制冷剂样品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制冷技术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制冷技术知识的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制冷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制冷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制冷剂R32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DuPont(TM)SUVA(R)32制冷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DuPont? SUVA? 134a refrigerant。

其他名称:HFC-134a,SUVA 134a。

推荐的用途:制冷剂。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成分:1,1,1,2-四氟乙烷。

浓度:100%。

CAS No.:811-97-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危险性类别:压力下气体、液化气体。

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标签要素:①危害类型象形图:②警示词:警告。

③危险性说明:内含压力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④危害防范措施:避免日晒,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其它不导致GHS分类或不包括在GHS中的危害:误用或故意滥用吸入,不予警告下可能导致死亡。

蒸汽比空气重,可能因缺氧而造成人员窒息。

液体的迅速气化会引起冻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在症状持续或有疑问情况下,寻求医生建议。

吸入:脱离接触,躺下休息,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让患者保持暖和和休息,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和/或供氧,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如果接触到了,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立即脱掉所有污染的衣服,请教医生。

受污衣服再次使用前要洗涤,如有必要,小心缓慢地温暖受冻的部位。

眼睛接触:如接触到了,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如有必要,请教医生。

食入:不认为是潜在的暴露途径。

急性的和延时的最重要症状/影响:无资料。

急救人员的防护:无资料。

给医治人员的提示:不要给予肾上腺素或类似的药物。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根据当时情况和周围环境采用适合的灭火措施。

特别的危险性:压力逐渐增加,着火或强热可能引起包装的破裂。

特殊灭火方法及保护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装备:在着火情况下,使用自给式呼吸器,在失火后清理现场时要戴氯丁橡胶手套,用水喷雾冷却容器/贮槽,用过的水应该被围阻并在流走之前中和。

制冷技术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制冷技术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制冷技术操作技术考核评分标准一、实操技能 (50分)1. 安全操作 (10分)- 熟悉制冷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 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能够识别并遵守现场安全要求2. 设备检查与维护 (10分)- 能够正确使用测试仪器进行设备检查与故障排除- 能够定期维护和清洁制冷设备- 能够识别并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损坏情况3. 制冷系统操作 (15分)- 能够熟练操作制冷设备的开关和控制面板- 能够调节制冷设备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能够处理设备的运行异常情况4. 制冷剂处理 (15分)- 能够正确添加和处理制冷剂- 能够判断制冷剂的种类和量- 能够检测和排除制冷剂泄漏问题二、理论知识 (30分)1.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10分)- 理解制冷循环原理和各个组件的功能- 熟悉常见的制冷剂及其特性- 理解制冷设备的能量效率和节能原理2. 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知识 (10分)- 熟悉常见的制冷设备故障和故障排除方法- 能够理解和解释制冷设备的维护日志和报告- 理解设备的寿命和预防性维护措施3. 安全操作知识 (10分)- 理解制冷设备的危险和风险- 知晓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方法- 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准则三、工作态度 (20分)1. 保持专注和细心 (10分)- 能够专注于任务并防止疏忽和错误- 能够细心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异常现象- 能够认真记录和报告相关操作和问题2. 团队合作与沟通 (10分)- 能够积极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任务- 能够有效地与同事和上级进行沟通- 能够分享经验和知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以上评分标准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请按照以上标准对制冷技术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和考核,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分。

空调机组制冷性能测试及技术规格

空调机组制冷性能测试及技术规格

空调机组制冷性能测试及技术规格1. 测试目的本测试旨在评估空调机组的制冷性能,以确保其满足既定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通过测试,可以确定空调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制冷效率、能耗、稳定性等关键参数,为机组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2. 测试标准本测试遵循国家标准《空调机组性能测试方法》(GB/T 7725-2004)以及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规格书。

3. 测试设备- 制冷性能测试台:用于模拟空调机组实际工作环境,测量其制冷量、能耗等参数。

- 温湿度计:用于测量测试环境温度、湿度。

- 压力表:用于测量制冷剂压力。

-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机电流。

-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机电压。

- 计时器:用于记录测试时间。

4. 测试方法1.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装和使用说明,将空调机组安装在测试台上。

2. 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流表、电压表等测试仪器连接到空调机组相应的测点。

3. 调整测试台参数,使空调机组在规定的工况下运行(如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制冷剂充注量等)。

4. 稳定运行后,记录各测试仪器的读数,计算空调机组的制冷量、能耗等性能参数。

5. 重复步骤3和4,进行多次测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 测试项目1. 制冷量:空调机组在规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从室内吸收的热量。

2. 能耗:空调机组在规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3. 能效比:制冷量与能耗的比值,用以评价空调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

4. 制冷系数:制冷量与制冷剂吸收的热量之比,反映了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

6. 技术规格1. 制冷量:≥ 名义制冷量 ± 5%2. 能耗:≤ 名义能耗 ± 5%3. 能效比:≥ 名义能效比4. 制冷系数:≥ 名义制冷系数7. 测试结果分析1. 分析测试结果,判断空调机组性能是否满足技术规格要求。

2. 若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查找原因,进行优化设计或改进。

3. 整理测试数据和结果,编写测试报告。

8. 测试周期空调机组在出厂前、安装后及定期进行制冷性能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流量经密度 补偿 温度、压力补偿 温度、
液、 气
±0.5
6
第一节 概述
流量计的选型
流量计的选用原则 一、根据被测介质的性质选择 各种流量计对被测介质的适应性不同, 各种流量计对被测介质的适应性不同,在选择时必须首先明确被 测流体的状态及其特性。 测流体的状态及其特性。 一般而言,测量水蒸气可选用差压式流量计或金属转子流量计;测 一般而言,测量水蒸气可选用差压式流量计或金属转子流量计; 量洁净液体时,可选用差压式、转子式、腰轮式、椭圆齿轮式、 量洁净液体时,可选用差压式、转子式、腰轮式、椭圆齿轮式、靶 式和电磁式;测量洁净气体时,可选用差压式、转子式、腰轮式、 式和电磁式;测量洁净气体时,可选用差压式、转子式、腰轮式、 椭圆齿轮式、靶式和涡街式;测量浆液时,可选用靶式和电磁式; 椭圆齿轮式、靶式和涡街式;测量浆液时,可选用靶式和电磁式; 测量粘性液体时,可选用腰轮式、椭圆齿轮式和旋转活塞式; 测量粘性液体时,可选用腰轮式、椭圆齿轮式和旋转活塞式;测量 腐蚀性介质时,可选用转子式;测量脏污的液体或气体时, 腐蚀性介质时,可选用转子式;测量脏污的液体或气体时,可选用 电磁式和靶式。 电磁式和靶式。
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 根据节流装置取压口位置可将取压方式分为理论取压、 根据节流装置取压口位置可将取压方式分为理论取压、 角接取压、法兰取压、径距取压与损失取压五种: 角接取压、法兰取压、径距取压与损失取压五种:
涡轮流量计
液、 气 液、 气 导 电 液 体 液 气 固 体 粉 料 液、 气
4~600 150~ 150~ 1000 6~2000
±0.1 0.5 ~0.5 ±0.5 ~1 ±0.5 ~1.5 ±1 ±1 ±0.2 ~2 ±0.15
需直管段, 需直管段,装 过滤器 需直管段 直管段要求不 高,无压损 需直管段,无 需直管段, 压损
2
第一节 概述
流量计的类型
测量流体流量的仪表称为流量计或流量表(流量变送器)。分类 测量流体流量的仪表称为流量计或流量表(流量变送器)。分类 )。 基准有所不同,但根据测量方法的基本特点,通常可分为三大类: 基准有所不同,但根据测量方法的基本特点,通常可分为三大类: 容积型流量计、速度型流量计、质量型流量计。 容积型流量计、速度型流量计、质量型流量计。 1、容积型流量计 、 容积型流量计通过计量单位时间内被测流体充满或排出某一定 容容器V的次数来计算流量 的次数来计算流量。 容容器 的次数来计算流量。 容积型流量计原理简单,测量结果受流动状态影响较小, 容积型流量计原理简单,测量结果受流动状态影响较小,精度 较高,适合于高粘度、低雷诺数的流体,但不宜用于高温、 较高,适合于高粘度、低雷诺数的流体,但不宜用于高温、高压和 脏污介质的流量测量。 脏污介质的流量测量。 常用的容积型流量计有:椭圆齿轮、腰轮(罗茨)流量计、 常用的容积型流量计有:椭圆齿轮、腰轮(罗茨)流量计、 刮板式流量计、转筒流量计。 刮板式流量计、转筒流量计。
7
第一节 概述
二、根据用途选择 各种流量计的功能、测量精度和价格不同, 各种流量计的功能、测量精度和价格不同,而不同的使用场合 对流量计这些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侧重。 对流量计这些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侧重。 通常作为计算使用,要求测量精度较高时,可选用腰轮式、椭圆齿 通常作为计算使用,要求测量精度较高时,可选用腰轮式、 轮式、旋转活塞式和涡轮式;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求有指示记录, 轮式、旋转活塞式和涡轮式;工业生产过程中要求有指示记录,并 能进行流量自动控制时,可选用差压式、转子式、靶式和电磁式; 能进行流量自动控制时,可选用差压式、转子式、靶式和电磁式; 要求流体测量的压力损失较小时,可选用转子式和涡街式等。 要求流体测量的压力损失较小时,可选用转子式和涡街式等。
±1 ±2 ± 1~ 4 ±0.5~ 0.5~ 5
需直管段,压 需直管段, 损小 垂直安装 需直管段, 需直管段, 需直管段,无 需直管段, 压损
容流 积量 式计直接对仪表 排的定量 流体计数确 定流量腰轮流量计 刮板流量计
10~ 10~400
无直管段要求, 无直管段要求, ±0.2~ 0.2~ 需装过滤器, 需装过滤器, 0.5 0.5 压损中等 ±0.2 无直管段要求, 无直管段要求, 5 压损小
12
第二节 节流式流量计
节流装置
节流装置的基本组成 节流元件、取压装置、连接法兰、 节流元件、取压装置、连接法兰、上下游 局部管件(必要的直管段)等组成。 局部管件(必要的直管段)等组成。 常用的节流元件有: 常用的节流元件有: 孔板、喷嘴、文丘里管等。 孔板、喷嘴、文丘里管等。
13
第二节 节流式流量计
用节流元件的开口直径d代替 引入流量系数α; 用节流元件的开口直径 代替d′,引入流量系数 ;流体膨胀校 正系数ε(对于可压缩流体, 正系数 (对于可压缩流体,考虑到节流过程中流体密度的变化 进行修正,采用节流件前的流体密度即工作状态密度), ),流量公 进行修正,采用节流件前的流体密度即工作状态密度),流量公 式可一般的表示为: 式可一般的表示为:
4
类 别
工作原理
仪表名称
可测流 体种类
适用管径 mm 50~ 50~1000
测量精 度%
安装要求、特 安装要求、 点 需直管段,压 需直管段, 损大
孔板 节 流 式 喷嘴 文丘里管 均速管 转子流量计 靶式流量计 弯管流量计 椭圆齿轮流量计 液、气、 蒸汽 液、气 液、气、 蒸汽 液、气 液 液、气 液 液、气、 蒸汽
p1、p2—截面1和2上流体的静压力 截面1 u1、u2—截面1和2上流体的平均流速 截面1 ρ1、ρ2—截面1和2上流体的密度 截面1 D、d′—截面1和2上流束直径; 截面1 上流束直径; 截面 流体流经节流件时 压力和流速变化情况
11
第二节 节流式流量计
qv = u2 A2 = 1 π d ′2 2 ( p − p ) 2 4 4 ρ 1 1 − (d ′ / D )
9
第一节 概述
四、其它注意事项 还应该考虑流量计的安装条件,包括安装位置、 还应该考虑流量计的安装条件,包括安装位置、安装尺寸以及 流通管路的振动情况等, 流通管路的振动情况等,有时还要考虑测量过程产生的永久压力损 失带来额外耗能费用的大小。 失带来额外耗能费用的大小。 例如,对于泵送费用昂贵的大口径输送管道的流量计量,应该选 例如,对于泵送费用昂贵的大口径输送管道的流量计量, 用永久压力损失系数较小或无阻挡式的流量计, 用永久压力损失系数较小或无阻挡式的流量计,虽然这种流量计的 价格较贵,但能够减省附加的泵送费用,因而从长远看来是合算的。 价格较贵,但能够减省附加的泵送费用,因而从长远看来是合算的。 没有一种流量计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流体和各种流动状况。因此, 没有一种流量计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流体和各种流动状况。因此, 在选用流量计时,应该对各类测量方法和仪表特性有所了解、 在选用流量计时,应该对各类测量方法和仪表特性有所了解、在全 面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实际测量要求的最佳型式。 面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实际测量要求的最佳型式。
第八章 流量测量 本章要点
流量的基本概念 流量计的基本类型 各种流量计的基本原理 流量计的选型原则 流量计的安装要求
1
第一节 概述
流量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有效截面的流体数量,又称瞬时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有效截面的流体数量,又称瞬时流量。 体积流量:当流体以体积表示时称为体积流量, 体积流量:当流体以体积表示时称为体积流量,qv(m3/s)。 ) 质量流量:当流体以质量表示时称为质量流量, 质量流量:当流体以质量表示时称为质量流量,qm(kg/s)。 ) 工程上有时需要知道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某流通截面的流体总量, 工程上有时需要知道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某流通截面的流体总量, 称为累积流量,比如水表、煤气表等。 称为累积流量,比如水表、煤气表等。 累积流量除以相应的时间间隔,就是该时间内的平均流量。比如 累积流量除以相应的时间间隔,就是该时间内的平均流量。 空气压缩机排量 m3/min。 。 没有特殊说明通常所说的流量都是瞬时流量。需注意的是对体积 没有特殊说明通常所说的流量都是瞬时流量。 流量应标明相应的流体压力和温度。为便于比较流量的大小, 流量应标明相应的流体压力和温度。为便于比较流量的大小,常将 体积流量转换成某一约定状态下的值。 体积流量转换成某一约定状态下的值。比如空气压缩机排量通常转 换成标准状态下( ℃ 换成标准状态下(20℃,1atm)的平均流量 m3/min。 ) 。
差流 压量 体 式计 积 流 量 计
流体流过通 管道中的阻 力件时产生 的压力差与 流量之间有 确定关系, 确定关系, 通过测量差 压值求得流 量
50~ 50~500 100~ 100~1200 25~ 25~9000 4~150 15~ 15~200
± 1~ 2
需直管段,压 需直管段, 损中等 需直管段,压 需直管段, 损小
3
第一节 概述
2、速度型流量计 、 速度型流量计通过测量流通截面上的流体速度或与流速有关的 计算流量。 物理量 计算流量。 速度型流量计使用性能良好,可用于高温高压流体测量, 速度型流量计使用性能良好,可用于高温高压流体测量,且精 度较高,但由于以平均流速为测量依据, 度较高,但由于以平均流速为测量依据,测量结果受流动条件影响 较大,对精确测量带来影响。 较大,对精确测量带来影响。 常用的速度型流量计有:节流式流量计;转子式流量计; 常用的速度型流量计有:节流式流量计;转子式流量计;涡轮 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 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 3、质量流量计 、 质量流量计以测量与流体质量有关的物理量为基础测量流量。 质量流量计以测量与流体质量有关的物理量为基础测量流量。
8
第一节 概述
三、根据工况条件选择 工况条件包括被测流体的流量变化范围、温度和压力的高低等。 工况条件包括被测流体的流量变化范围、温度和压力的高低等。 这里要作特别说明的是关于流量计流量上限的刻度问题。 这里要作特别说明的是关于流量计流量上限的刻度问题。通常 液体流量计的流量上限采用20℃的水作为介质来刻度, 20℃的水作为介质来刻度 液体流量计的流量上限采用20℃的水作为介质来刻度,气体流量计 的流量上限别以20℃ 0.10133MPa的空气作为介质进行刻度 20℃和 的空气作为介质进行刻度。 的流量上限别以20℃和0.10133MPa的空气作为介质进行刻度。 在实际流量测量中,当被测流体的密度、温度、 在实际流量测量中,当被测流体的密度、温度、压力和其它特 性与流量计标定时所用介质的参数值不同, 性与流量计标定时所用介质的参数值不同,必须先按实际状态下 被测流体的流量变化范围换算成流量计刻度状态下相应介质( 被测流体的流量变化范围换算成流量计刻度状态下相应介质(如水 或空气)的流量大小,并以此作为选择流量计量程的依据。 或空气)的流量大小,并以此作为选择流量计量程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