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方剂出处】柴胡桂枝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配方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4.5g);黄芩一两半(4.5g);芍药一两半(4.5g);人参一两半(4.5g);甘草炙,一两(3g);半夏洗,二合半(6g);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4.5g);柴胡四两(12g)。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功效作用】解肌散邪,清热调气。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胁痛满,脉弦或浮大。
【临床应用】1.中医病证:太阳中风证与少阳胆热证相兼。
发热,恶寒,汗出,肢节疼痛,微呕,胸胁胀满或疼痛,心下拘急,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浮或兼紧或弦。
2.西医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慢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胰腺炎、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癫痫、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房纤颤、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经前紧张征、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临床表现符合太阳少阳兼证或脾胃肝胆不和者。
【用药分析】方中柴胡清胆热,疏胆气;黄芩清泻郁热,降泄浊热;桂枝解肌温通;芍药益营缓急;生姜、大枣调理脾胃,益卫和营;半夏降泄浊逆;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顾护胃气。
【用方思路】1.柴胡桂枝汤既是辨治太阳少阳兼证即太阳中风证与胆胃不和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心病、脾胃病、肝病、感染性疾病等的重要基础方。
2.方中柴胡、桂枝、生姜既是治表药,又是治里药;桂枝、芍药既是治营卫药,又是治脏腑药;柴胡、黄芩既是疏散外热药,又是宣泻里热药;人参、大枣、甘草既是补益营卫药又是补益中气药。
从方巾用药用量及调配分析得知,柴胡桂枝汤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太阳少阳兼证,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疾病。
3.运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的基本病证(无论病变部位在表还是在里)是寒热郁结夹虚;根据方中用药分析,本方辨治的病证主要是寒热夹虚。
和柴胡相关的中药名方

和柴胡相关的中药名方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肝胆疾病等疾病。
在中医药理论中,柴胡是一种能够调和人体五脏六腑的药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和柴胡相关的中药名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应用和效果。
一、柴胡加芍药汤柴胡加芍药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柴胡、白芍、黄芩、人参、甘草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加芍药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二、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青皮、枳壳、白芍、香附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三、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桂枝、芍药、甘草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桂枝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四、柴胡清肝汤柴胡清肝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黄芩、黄连、栀子、香附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清热、解毒利胆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感冒发热等症状。
柴胡清肝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五、柴胡益气汤柴胡益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人参、甘草、白术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贫血等症状。
柴胡益气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六、柴胡芍药汤柴胡芍药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柴胡、白芍、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
此方具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经的功效,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柴胡芍药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方剂,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工作中。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方歌: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相关条文:(1)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发汗多,亡阳讝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方组: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煎服方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
今用人参作半剂。
柴胡桂枝汤应用案例1、涂华新医生医案患者:赵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15年2月5日症状:双肘内侧疼痛月余,每天中午12:30突然开始剧烈疼痛,至下午1:30后开始逐渐停止,初时尚能以止痛药忍受一时,近数日服止痛药而疼痛仍不能停止。
其凄惨哀嚎之声、躁动不安之状彻于门诊内外。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桂枝改肉桂)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党参20克黄芩20克炙甘草20克肉桂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嘱:停服其他药物。
二诊:2015年2月9日患者自诉仅昨天(8日)未发生疼痛,其余时间仍发作疼痛难忍。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调整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黄芩20克党参2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三诊:2015年2月11日,双肘内侧疼痛基本未再发生,仅偶尔有发作,但疼痛轻微,断续发生。
以上方五剂。
治疗效果:后疼痛未再发生,停药。
2、天津王俊梅医生医案患者:某女年龄:9岁初诊:2018年6月主诉:大便失禁9年,患儿经别人介绍来,每次解大便都不知道解裤子里,这个症状已持续了9年,家属都特别着急,去各大医院治疗都说肛门括约肌松弛,得手术后给缝上才可以。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呈现荨麻疹样疹子或瘙痒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常伴有过敏性体质。
近年来,荨麻疹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
困扰。
传统中医药认为荨麻疹属于风热外感,风热蕴于周身而表现为荨麻疹疹子。
柴胡桂枝
汤是一种经典的方剂,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柴胡桂枝汤的组成有:柴胡、黄芩、干姜、大枣、人参、甘草等。
药性组合具有解表
清热、宣透肌表的功效。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作用,能够调节人体的情绪状态;黄芩和干姜具有清热解毒、燥湿除湿的功效;大枣能够养血安神、和胃益气;人参则能够
益气养神;甘草能够调和各药的作用,增强柴胡桂枝汤的疗效。
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是以解表清热未能解除表证,病程逐渐加长,但仍有外感表证
为主要表现的荨麻疹患者为适应证。
患者大多数具有皮肤瘙痒、红肿、疹子、热感、恶寒
等泡在表邪之中的症状。
柴胡桂枝汤能够通过解表清热,疏肝理气的功效,达到治疗荨麻
疹的目的。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时,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数剂,治疗时间视病情的轻重而定,一
般为3-7天。
在服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荨麻疹,又称风团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中医中药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柴胡桂枝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的经典方剂,对治疗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位患者的病例,通过柴胡桂枝汤的治疗情况来了解中药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患者XXX,女性,35岁,因患有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于2019年6月份出现了全身性的丘疹和瘙痒,患者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治疗,使用了西药抗过敏类药物,外用激素类药膏,病情有所缓解,但是一旦停药症状又会反复。
在推荐下,患者通过亲友介绍到我院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来诊时全身皮肤出现大片红斑,伴有多处瘙痒丘疹,患处皮肤皮损瘙痒明显,患者感到非常烦躁,影响生活和工作。
口服西药抗过敏类药物已经长期使用,疗效不佳且反复发作。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诊断为荨麻疹,证属实热内盛型。
针对患者的病情,我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考虑到患者实热内盛,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
具体组成为柴胡10g,桂枝6g,黄芩6g,半夏6g,人参6g,甘草5g,生姜3片。
并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加减。
该方以柴胡为君,清热解毒;桂枝为臣,宣肺行水;黄芩、半夏为佐,清热燥湿;人参为辅,益气生津;生姜、甘草为使,去花里痒。
患者于开方的第三天,告诉我她的瘙痒明显减轻,丘疹也开始逐渐消退,体验了好很多,心情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患者坚持服用了一周期的柴胡桂枝汤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皮肤瘙痒感减轻,丘疹明显减少。
患者表示非常满意。
并且在医嘱下,患者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继续调理身体,预防病情反复。
通过该病例可知,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确实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药在治疗荨麻疹上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深入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方剂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荨麻疹也强调预防复发,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从根本上预防病情反复。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
随着其临床运用和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很多新的用途。
1《伤寒论》14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方十二。
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
今用人参作半剂。
药物组成桂枝(去皮)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甘草3克(炙)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擘)生姜4.5克柴胡12克其他治疗用途一、十二指肠溃疡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
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二、癫痫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
柴胡桂枝汤可使一些相关性改变的每个步骤都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癫痫作用。
有人用本方治疗84例癫痫病人,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4.05%。
三、反复感冒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
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关节炎、关节红肿、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疟疾药物等。
这些药物常常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并不能完全根治该疾病。
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柴胡桂枝汤是一种古代中医方剂,由柴胡、白芍、人参、黄芩、桂枝、干姜、大枣等多种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解表清里、缓中益气”的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以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一项针对柴胡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的研究发现,该方剂可以显著减轻关节痛、关节红肿和关节功能障碍。
研究中,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
治疗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和红斑反应等症状均显著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炎症指标也显著降低。
柴胡桂枝汤还可以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该方剂能够调节T细胞亚群的平衡,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免疫系统的过激反应,从而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
刘某,女,19岁,1988年9月12日初诊。
诉5年前因生气后出现典型癫痫大发作,后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原发性癫痫。
经用中西医各种疗法无效。
刻诊:癫痫3~5天发作一次,轻度口苦,两胁胀。
脑电图有位置不定的零散棘波。
舌脉:舌稍红,苔薄黄,脉略弦数。
辨证:肝气郁结,化火生风,上扰神明,故发癫痫。
治法:疏肝解郁,降逆散结。
处方:【柴胡桂枝汤】。
柴胡15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白芍20克,黄芩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水煎服,每日1剂。
共服150剂而愈,其中服60剂后癫痫10天发作1次,余症消失。
至90剂后一直未发作,查脑电图未见棘波。
又服60剂,巩固疗效。
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
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国内外屡有报导,治愈率达73%左右。
西药抗癫痫药虽能在短期内控制症状发作,但一旦停药,发作较前更加严重,并有麻痹脑末稍神经副作用。
日本学者根据大部分癫痫患者在发病前存在有胸胁苦满、精神抑郁、口苦、脉弦等症状,设想用柴胡桂枝汤治疗。
实验表明,本方能控制癫痫发作,并促使脑部新陈代谢逐步正常化。
使用本方时注意:
①标本兼顾,根据具体情况适加调补药物;
②守方连服2~3个月;
③避免劳累过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排除发病之诱因。
(兰景宽1990)
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麻 (自主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
李某,女,37岁。患四肢麻木年余,曾在某医院 诊为“自主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等。查 询病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四肢麻木,关节 酸楚不适,舌白脉弦,诊为营卫气血不调,投以 柴胡桂枝汤:柴胡 l2g, 黄芩9g, 清半夏l2g,党参 l2g, 桂枝9g, 白芍9g, 生姜6g,炙甘草6g, 大枣5 枚。服药7剂,诸症皆除。改以逍遥散调治其痛 经。 (《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第225页)
临床应用
柴胡桂枝汤具有表里兼治,疏利肝胆,调 补脾胃等功效。主治外感发热较久、表证 不解,并见肝、胆、脾、胃症状而正气偏 虚者。凡感冒、肝胆疾患、胃肠病、癫痫、 神经官能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证,皆可 辨证以本方治之。
现代药理研究
具有抗惊厥、抗抽搐作用(抗癫痫效果非同 于一般的抗癫痫药和镇静药)及对脑缺血的 保护作用;具有抗胃黏膜损害作用;对胰 腺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预防胰腺炎的复发; 对肝损伤有修复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机 能 (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抑制肿瘤、2)、小柴胡汤证 (96) 王子接:“桂枝汤重于解肌,柴胡汤重于和里, 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为表里之权衡,随机应用, 无往不宜。即如肢节烦疼,太阳之邪虽轻未尽; 呕而支结,少阳之病机已甚。乃以柴胡冠于桂枝 之上,即可开少阳微结,不必另用开结之方;佐 以桂枝,即可解太阳未尽之邪;仍用人参、白芍、 甘草,以奠安营气,即为轻剂开结之法。”(《绛 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王××,女,11岁,因感冒发热已四、
五日,曾服用复方阿司匹林,羚翘解毒片、桑菊
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等,汗后热不退,体温波动
于38~39℃,每日常有先恶寒后发热,继之汗出
这一反复出现的经过。患者体质稍差,舌苔薄白,
脉弦而数,肝于胁下2指而无压痛,肝功能正常,
脾未触及。
给予柴胡桂枝汤原方服用:柴胡12g,桂枝10g,太 子参12g,黄芩10g,半夏10g,白芍10g,甘草6g, 生姜6g,大枣2枚(去核),每日煎服一剂。服药一 剂后,则热退,连服三剂后一直未再发热,只稍食欲 不振。于9月27日二诊观之,舌苔薄白,脉转和缓。 此病后脾虚,改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脾胃为其善后而 愈。 《伤寒论临床研究》王占玺
刘渡舟用本方治肝病经验
早期肝硬化:本方减人参、大枣之补,另加鳖甲、 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等专治肝脾血脉瘀滞、 软坚消痞之药
关节炎兼肝气郁:风湿性关节炎有肢节烦疼,又挟 胸胁苦满,或胁背作痛等证
肝气窜: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 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和发胀之感,患者 用手拍打疼处,则伴有嗳气、打嗝,随之则其证得 以缓解。属西医神经官能症之类。用本方两调营卫 气血,疗效好。本方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
二、柴胡桂枝汤证(146条)—— 少阳兼表的证治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 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 胡桂枝汤主之。 (146)
证候: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心下 支结,微呕,苔薄白,脉浮弦。
病机:邪犯少阳,表证未罢,太少之邪 俱微。
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表散。
方药:柴胡桂枝汤(桂枝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芍药 大枣 生姜 柴胡)
验案
高热3 个月 (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患者,男, 15岁。高热缠绵已逾月。家住外地,遍治无效,始来京就医。奔 走京市各大医院,复经多方检查,结果依然为“发热待查”。热终不退,言 下大失所望,不禁怅然, 所持中医处方概为石膏、紫雪、黄芩、黄连、银花、 连翘、桑叶、菊花、生地、玄参清热解毒之类。询之,患者初病,倦怠违和, 寒热体痛,以为感冒,未足介意,继后热升,持续39℃以上,午后尤甚。自 是发热必恶寒,虽时自汗,热亦不为汗衰,热甚并不思饮。左耳后有核累累, 按之亦不甚痛。脾大肋下1cm, 肋弓下自称有困闷之感。心中时烦,不思饮食。 曾有类似发热,北京某医院诊为“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曾予抗生素, 体温不降,后加“泼尼松”热退出院。据以上病情分析,此儿证属伤寒,寒 束于表,失于温散,表证未解,里热未实,盘踞于半表半里之间,故胸胁苦 满。左耳有核,少阳行身之侧也。少阳病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也。本可以小柴胡汤即可。然每微恶寒,知发热虽久,而表证仍未尽,故取 柴胡桂枝二汤各半主之。处方:柴胡9g, 半夏9g, 黄芩9g, 党参30g, 甘草6g, 生 姜2片,大枣5枚,桂枝6g, 白芍9g。6剂后,得微汗,高热顿衰,午后热低至 37.1℃左右,汗亦减少,耳后核也遂消,胃纳有加,表达里疏,长达三逾月 之高热竟告霍然,姑存此案,以示伤寒与温病有别。(魏龙骧.中医杂志.1978, 12 : 14)
中国有学者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癫痫84例,总有效率为 94%。临床体会到本方对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年期之患者 疗效较好。 (曾文长.陕西中医.1990, 7 : 293)
作用和一般抗癫痫药不同。一般抗癫痫药是作用于神经系统 的,而柴胡桂枝汤基于“证”的观点,可以使体质失调和机 能不调者得到调整,因此二者有根本的不同,可以认为后者 是属于根治疗法。
方剂新用——柴胡桂枝汤治癫痫
据日本汉方医报道: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病,大部分得到 较好的效果。服药后既控制了癫痫的发作,又有改善性格和 体质的作用。日本神奈川齿科大学营谷英一教授经过临床实 验证实,柴胡桂枝汤对癫痫有很好的疗效。他对22例服用西 药无效的患者改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有19名 患者的病情得到 明显好转。按体重每公斤服用1g柴胡桂枝汤,能够百分之百 地控制癫痫的发作。(《中药科技报》1988, 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