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组成:•桂枝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炙甘草3克•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生姜4.5克•柴胡6克柴胡桂枝汤功效与作用和解少阳,解肌发表。
柴胡桂枝汤主治少阳病兼太阳表证,发热,微恶风寒,肢体关节烦疼,轻微呕吐,心下支撑闷结,舌苔白,脉浮弦。
柴胡桂枝汤用法水煎服。
柴胡桂枝汤方解本方为少阳、太阳表里双解之轻剂,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制成。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辛散,以治太阳之表。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治半表半里。
柴胡桂枝汤按语主要用于治疗伤寒邪入少阳,以及妇女热人血室、产后郁冒等证。
方用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从外而散、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助柴胡以清少阳邪热,柴胡升散,得黄芩降泄,则无升阳劫阴之弊;半夏、生姜降逆和胃;人参、大枣扶助正气,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可以直从外解,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为其辨证要点。
只要抓住其中一二个主症,便可应用本方,不必待其证候悉俱。
临床如见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根;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肉桂;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此处,妇人热入血室、热伤阴血,加生地、丹皮;瘀血内结、少腹满痛,去人参、甘草、大枣,加延胡索、归尾、桃仁;兼寒者,加肉桂;气滞者,加香附、郁金。
外感病邪在表或已入里,一般不宜用本方。
如需应用,则应酌情加减。
疟疾需用本方时,宜加抗疟药物同用。
柴胡桂枝汤附方桂枝柴胡各半汤加吴萸棟子茴香木香汤(《温病条辨》),本方加吴茱萸、小茴香、川棟子、木香构成。
功能解肌散表,疏达肝气,通络慎痛。
主治秋燥,身寒热,头痛,胸脉痛,甚则疝瘕痛者。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
疼,微呕
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就是说伤寒病发展至六七日,病人仍然发烧,并且微微怕冷,四肢关节酸痛,烦躁不安,有轻度恶心反应,胸闷,胃脘胀满,有外证的,用柴胡桂枝汤治疗。
外证即表证,这是中医专业术语,是形容病人有畏寒发热的症状。
中医讲有一份畏寒,便有一份表证。
外证未解,便需要先解外证。
那么提到柴胡桂枝汤,就要提到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也是非常广泛,病人时冷时热、咳嗽、恶心、干呕、呕吐、腹痛、无食欲、味觉丧失、头汗多、便秘、便溏、嗜卧、鼻塞、鼻干,女性例假期间感染新冠而导致月经不正常、腹痛、身痛等,均可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柴胡24g,人参9g,黄芩9g, 法半夏9g,炙甘草9g,生姜7片,大枣7枚。
水煎服。
这次新冠患者,如果错过了发病之初的最佳阻截时机,大多数将会出现柴胡桂枝汤证
新冠发病的预兆是轻度恶寒,如果在这样的阶段,立即采利用吹风机的热气或者空调下面的热气,把自己热出汗,这样可以拦截住疾病的发展。
但如果不能在这种轻症阶段拦截住,大多数病人将会发烧,畏寒,四肢关节酸楚疼痛,烦躁难眠,盗汗,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眩晕,咳嗽,胃脘胀满,无食欲,心前区发紧等症状。
那么这个症状就代表着柴胡桂枝汤证
柴胡桂枝汤的处方为桂枝(去皮)4.5g,黄芩4.5g,人参4.5g,炙甘草3g,半夏6g,芍药4.5g,大枣六枚劈开两半去核,生姜4.5g,柴胡12g
希望我写的能为这个平台能看到的人有所帮助,谢谢!如需购药,请自行购买本人不卖药,本人只说一下具体症状用什么药能治疗。
柴胡桂枝汤真乃退热神方也

柴胡桂枝汤真乃退热神方也9月26日中午,我一位亲戚三岁的小孩发烧,问我开方。
我开柴胡桂枝汤加味,一剂热退,无反复。
方子组成:柴胡3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生甘草10克、制半夏10克、大枣10枚(掰开)、生姜12片、细辛6克、生石膏30克、青蒿10克(后下)、连翘10克。
水煎服。
这个方子是由广州的李芳医生(本小编)开的,曾经治好过我一家三口的高热不退,都是一两剂药解决问题,且没有反复和后遗症。
后来,我对这个方子的剂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也治愈了身边很多人的感冒发烧,基本上是药到病除,无反复,无后遗症,一两剂药就能退烧,恢复正常体温。
如果是小朋友服用,我一般建议,煎好药之后,先给三分之一左右,喝点温开水,观察情况。
如果小孩有汗出来,体温就会降下来,后面的药就不用吃了。
如果没有汗,过两个小时以后再给三分之一。
我用这个方子基本不用辨证,只要感冒发烧即可使用,鲜有差池!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胁苦满,脉弦或浮大。
它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可治伤寒太阳少阳合病,既有和解少阳,解肌发表之功,可治外感伤寒太少两阳之病,又有外和营卫,内调气血之效,可治内外杂病营卫气血经脉不通之病。
临床常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太阳少阳合病、发热、咳嗽、喘证、胁痛、胃脘痛、呕吐、痹症、水肿等病症。
方中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从外而散,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助柴胡以清少阳邪热,柴胡升散,得黄芩降泄,则无升阳劫阴之弊;半夏、生姜降逆和胃,人参、大枣扶助正气,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可以直从外解。
加味中的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青蒿芳香清冽,清透表里,具有清热退蒸,清暑截疟,除湿杀虫的功效。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诸药合用,退热效果更加明显,真乃退热神方也!本平台之前推出过柴胡桂枝汤退热的文章,大家相互参看一下,能更好的掌握运用起来:小孩高热看中医,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两个方子合在一起以后,把它的剂量减少的一张合方。
它治疗太阳表证又兼有少阳不和,太阳表证也不重,少阳不和也不重,所以是太少两证都轻的证候。
可是我们在学小柴胡汤适应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样一个少阳和太阳同病的证候,专用小柴胡汤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合起来用呢?最主要的是它有一个支节烦疼这个症状,支节烦疼就是四肢关节剧烈的疼痛,'烦犹剧也',这个证候不见于太阳表证而见于太阴中风。
在太阴病篇有太阴中风,四肢烦疼。
这个证候如果正气恢复、邪气衰退以后,它可以自愈。
但是如果不能自愈的话,在太阴病篇,是用桂枝汤来治疗的。
正由于柴胡桂枝汤适应证的这条条文中虽然说是太阳和少阳两证都轻,但是它有一个四肢剧烈疼痛的这种太阴中风的临床表现,所以必须加上桂枝汤。
因此,柴胡桂枝汤就有疏解少阳郁热、解肌袪风、调和营卫、疏络止痛的效果。
我们在临床上柴胡桂枝汤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呢?它可以治外感兼有四肢疼痛的,既有外感,又有明显的四肢疼痛的。
在临床治疗杂病的时候,治疗整个消化系统的病,小柴胡汤不是可以治疗整个消化系统的病吗,整个消化系统的病,像肝、胆、胰、胃、肠、胰脏这些消化系统的病变用小柴胡汤。
如果又伴有四肢关节肌肉的疼痛的这种证候,比方说兼有痹证的,我们用柴胡桂枝汤,也是非常全适的。
治疗痹证又伴有肝气郁结的,比方说我们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痹证,或者甚至痛风又兼有气郁的,也可以用柴胡桂枝汤。
我们还提到了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精神方面的病变。
比方说经常见到老年妇女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见到全身窜痛,我们可以用柴胡桂枝汤。
治疗精神抑郁证,我们可以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应用。
另外还有报导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脂膜炎,脂膜炎这种病以皮肤泛红,皮下有结节,伴有发热、怕冷、乏力,甚至是肢节酸疼,四肢关节酸疼。
这个病我只遇到过两例,第一例病人呢,我是无意识的用了柴胡桂枝汤,因为她有明显的气机郁结的情况,而肚子、腹部皮下一个疙瘩一个块,一个疙瘩一个块,她又有一阵冷一阵热的少阳病的表现,又有四肢关节的剧烈疼痛。
柴胡桂枝汤的名家加减使用心得

柴胡桂枝汤的名家加减使用心得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柴胡桂枝汤,这个中医的经典方子。
你说,听名字就觉得有点老气,但它可不是随便喝喝的汤啊,背后可是有大智慧的。
你看看,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喜欢追求时尚,动不动就喝奶茶、咖啡,那是多热闹的一幕!但一到冬天,风一吹,感冒就来了。
这时候,你想想,柴胡桂枝汤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能让咱们轻松度过这个多变的季节。
柴胡桂枝汤的组成嘛,简单来说就是柴胡、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这些药材一个个都不简单,像是组成了一支精英团队,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招。
柴胡呢,像个活泼的年轻人,专门用来解表退热;桂枝则是一位温暖的阿姨,帮咱们调和气血。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特别靠谱?我自己用过几次,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
那次我感冒,头疼得厉害,简直像要跟我过不去。
泡了点柴胡桂枝汤,哇,喝下去的那一刻,感觉全身都暖和起来了,真是“百病皆消”的感觉。
说到加减嘛,那就是个技术活儿了。
咱们身体状况不一样,喝的方子也得随之调整。
我这朋友,冬天一来,脸上就冒痘,明显是内火太旺。
她就加了点生地、麦冬,想着清清火。
结果,效果杠杠的,真是让她喜笑颜开。
你看,中医就是这么灵活,像个调酒师,随时根据你的“口味”来调配。
有人说,这药汤就像家里的炖汤,想喝得美味,就得选对材料,选对时机。
再说说这个桂枝。
桂枝可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能驱寒,还有助于出汗。
像我有时候上班,天冷得不得了,心里想:“这办公室真是冷得像冰窖!”这时候,如果喝了点桂枝,加点大枣,整个人立刻就暖和起来了,感觉连心情都变好了。
你说,这冬天里喝一口暖汤,跟喝冰啤酒可真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喝完之后,简直想唱首歌,心里乐滋滋的。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特别神奇的地方是,柴胡桂枝汤的平和。
不管你是内热还是外寒,调调就好。
就像和朋友们聚会,谁都想开心,谁也不想争个高低。
尤其是那些工作压力大的朋友们,常常觉得心里一团乱。
这个时候,喝上一碗,真是像心灵的抚慰。
你瞧,柴胡桂枝汤不仅治病,还能治心,简直是一举两得。
柴胡桂枝汤情志疾病的杀手

柴胡桂枝汤情志疾病的杀手2022-01-02柴胡桂枝汤情志疾病的杀手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一两半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感冒的辨证论治在治疗感冒的时候,有所谓的伤寒、中风之别区别的主要点就是是否出现汗出现象,一般来说汗出明显的患者,脉浮缓,发热恶寒,属中风,就可以考虑一下桂枝汤;而对于恶寒发热,浑身酸痛,属伤寒,就可以考虑麻黄汤。
同时,有些感冒其实是气郁导致的,或者因为气虚,所以一时间不可以使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
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因为小柴胡汤是治疗气虚感冒的效用方。
所以一直以来都被人所熟知,而且药店有小柴胡颗粒,方便大家购买。
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之后,很多人发现其实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麻黄汤可以治疗一些和伤寒、中风都有类似症状的感冒。
而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上桂枝汤,就能治疗比小柴胡汤更为广泛的感冒证型。
柴胡桂枝汤方解与应用柴胡桂枝汤是由柴胡、人参、桂枝、芍药、半夏、黄芩、生姜、甘草、大枣组成的。
其中柴胡发挥着君药的作用,而桂枝、芍药的加入,可以增强疏肝的作用,生姜、大枣和甘草是调理脾胃的最佳搭档,人参自然能够发挥异常重要的补气作用,对于很多虚证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半夏的燥湿降逆功效,或者说半夏的通阴阳功效也是不可或缺的。
黄芩一味,作为唯一的一味清热药,在调节整个方剂的阴阳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于是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的经验和理论就成立了,并且不断被人们所应用。
但是熟知《伤寒论》的人肯定知道,柴胡桂枝汤肯定不是为感冒而设立的,而是因为妇科疾病设立的。
因为这个方治疗的是感冒之后,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痊愈,出现了肢节疼痛、心烦喜呕等症状。
柴胡桂枝汤很多时候是治疗妇人因为情志问题,又有外感疾病的情况下,出现了中风的症状,情志症状。
所以《伤寒论》的条文中,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妇科感冒兼情志疾病的方剂。
一般来说,风寒感冒没有明显的麻黄汤证患者,就可以考虑使用柴胡桂枝汤,如果有四肢不温,汗出也不明显,那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了。
张仲景的经典名方:柴胡桂枝汤,巧治手脚麻木的情况今天给大家说下

张仲景的经典名方:柴胡桂枝汤,巧治手脚麻木的情况今天给
大家说下
张仲景的经典名方:柴胡桂枝汤,巧治手脚麻木的情况。
今天给大家说下张仲景比较有名的一个配伍,叫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源于《伤寒论》,基本构成就是桂枝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炙甘草3克,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生姜4.5克,柴胡1.5克。
关于这个处方,有个很经典的案例,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有这么一个女患者,不到40岁,从一年前开始出现四肢麻木的情况,检查也看不出来有什么毛病,转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舌淡白,脉弦,自述四肢麻木,关节不适,有酸楚之感,另外就是经常口苦咽干,心烦易怒。
了解完这些情况后,医家开了这张方子——
柴胡12克,桂枝9克,党参12克,黄芩9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12克,白生姜6克,大枣5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开7剂。
结果患者用药一周后,四肢麻木的感觉就消失了,复诊的时候医家建议用逍遥丸巩固一段时间。
其实啊像患者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的。
患者四肢不舒一般跟气血濡养失常有很大关系,而气血濡养失常
多半是由于肝郁的问题。
而医家的配伍就是解决肝郁的问题,方中配伍既有桂枝汤,又有小柴胡汤。
桂枝和生姜可以温通行气,芍药和大枣可以滋阴养血。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出现手脚发麻基本都跟肝郁气滞有很大关系,在我看来这个柴胡桂枝汤是非常有价值的。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有问题可以说说。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的功效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的功效柴胡桂枝汤【导读】柴胡桂枝汤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
随着其临床运用和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很多新的用途。
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由桂枝(去皮)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甘草3克(炙) 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擘) 生姜4.5克柴胡12克制作而成,上药九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
下面妈网百科来给您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柴胡桂枝汤!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表证未解者。
其他治疗用途一、十二指肠溃疡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
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二、癫痫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
柴胡桂枝汤可使一些相关性改变的每个步骤都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癫痫作用。
有人用本方治疗84例癫痫病人,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4.05%。
三、反复感冒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
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四、病毒感染性发热柴胡桂枝汤有良好的解热、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
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良好的效果,并对感染引起的惊厥有效。
据报道有人以本方加生石膏、川芎和苍术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112例,每日1剂,重者可1日2剂,一般服药5剂有效,总有效率为8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第5天加用青霉素连续6天,氨基苄青霉 素3天,中药先以宣肺治咳,后用清肺透解法,病 仍未已,纳减乏力。9月10日(即患病第19天), 根据其病因、病机、病程,认为仍属太阳少阳合 病,治宜柴胡桂枝汤。处方:
柴胡5克,生黄芩、姜半夏各10克,红参6克 (另煎冲入),桂枝5克,白芍10克,生甘草3克, 生姜3片,大枣5枚。
(七)泄泻案 肖某某,女,49岁,1973年7月30日就诊。
近两天来,恶寒发热,昨日下午开始腹泻,已十 余次,挟有粘冻,便前腹痛,心烦,呕恶,舌苔 薄黄,脉弦数。体温39℃,大便常规:脓球。 0~2,红血球。0-2。处方:
柴胡12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 黄芩14克,生姜9克,大枣9克。
(九)真心痛案(冠心病心绞痛)
刘某,男,54岁。因阵发性胸痛,气短 胸闷两天,于1982年8月22日以冠心病, 心绞痛收住院。病人两天前,夜间突然憋 醒,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肢冷汗出,约待 续2-3分钟消失,次日又出现阵发性疼痛数 次,痛后自感胸闷气短,查体 BP21.3/13kPa,双肺听诊正常,心音低钝、 律整,腹软,肝脾大小正常。经输液治疗3 天,疼痛次数不减,仍胸闷憋气,疼痛有 时较剧,邀余诊治。
现代临证应用,用于外感或缠绵不愈之胸 部疾患,即感冒、流感、肺炎、肺结核、 肋膜炎等症,具有微热,时时寒热头痛, 自汗,微呕,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者。
胃肠和肝疾患之胃痛、胃酸过多(或过少),十二 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胰腺 炎、肝炎、疟疾等,症见心下支结,胃痛、腹痛、 背部放散痛,严重者因胃痉挛性疼痛而引起恶心, 呕吐,伴有食欲不振。
(六)胃痛案
郑某,男,32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二 年,每因感冒或饮食不节,胃痛即发。周前又作, 眼药无效。经检胸骨下时作疼痛,5天来每餐只能 饮稀粥少许。询其此次胃痛系感冒之后转剧,现 仍微有寒热37.5℃,头晕、口苦、肢倦、不思饮 食,深呼吸时觉胸部不舒,微咳,时欲呕,大便3 天未行,舌苔薄白,脉浮数。此乃胃病宿疾因感 冒而加重。治新病,宿疾可痊。予柴胡桂枝汤原 方。
2剂后,寒热已罢,痛安泻止,大便常规正常, 但神疲纳差,乃改用六君子汤加减2剂而愈。
按语:肝胆失于疏泄,乘克脾土则泄泻, 伴腹痛、心烦、呕恶、苔薄黄、脉弦数, 乃肝胆郁滞化火之象。又见恶寒发热,则 表证无疑故用柴胡桂枝汤以散太阳之邪, 和少阳之气,邪去气和则泄止。
(八)癫痫案
刘某,女,19岁,1988年9月12日初 诊。诉5年前因生气后出现典型癫痫大发作, 后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原 发性癫痫。经用中西医各种疗法无效。刻 诊:癫痫3-5天发作一次,轻度口苦,两胁 胀,舌稍红,苔薄黄,脉略弦数。脑电图 有位置不定的零散棘波。证属肝气郁结, 化火生风,上扰神明故发癫痫,治以疏肝 解郁,降逆散结。
神经系统疾病,如更年期障碍、神级官能症、神 经衰弱、多怒、不眠、癔病、癫痫等,自觉身热, 头痛,肩痠凝,疲劳倦怠感,并伴有食欲减退等。
【医案】 (一)太少合病案
患者,女,44岁。发热5天,体温高达40.1 ℃曾注射 庆大霉素、安痛定等,并口服,A PC等退烧药,药后虽汗 出但高热不解。查白血球12000,血沉、尿常规,X线胸 透均正常,体温40.1 ℃ 。诊其脉缓而弦,舌质红,苔薄 白。综合病情: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 恶心欲吐,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汤主之。 药用:
收入医院,辨证投以温胆汤化裁治之,心悸及伴随证明显 好转。然约半月,卒见睡中汗出,醒时即止,尤以头面及 胸颈部为甚,伴有恶寒、微热,口干口苦而不欲饮,胸胁 胀满,呃逆阵作,纳食少进,舌苔薄白乏津,脉细数乏力。 首辨阴虚火扰,热迫汗泄使然,故拟当归六黄汤加生龙牡、 麻黄根,投药四剂罔效;后独取生脉饮以求敛肺止汗之意, 非但于病无益,反见盗汗更剧,诸证无减,汗出湿衣,可 拧下水,每夜须换内衣三次方至天明,汗后恶风。通宵达 旦,辗转俱眠,痛苦难忍。如此持续已月余。
治当并去太少两经之邪,和少阳,调营 卫。方 选柴胡桂枝汤加片姜黄
柴胡16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 姜10克,党参8克,炙甘草8克,桂枝12克, 白芍12克,大枣12克,片姜黄12克。
服3剂,背痛大减,手举自如,身转灵活, 胸胁舒畅。续服3剂,诸症霍然而痊。(刘 渡舟医案)
按语:刘渡舟教授认为,治疗肩背痛当抓 住太阳、少阳、督脉三经。肩部为少阳经, 背部为太阳经、督脉。久痛入络者,其血 必结,可加片姜黄、桃仁、红花、川芍等 药活血通络止痛。若背痛连及腰部,头身 困重而苔白腻,妇女兼见白带量多者,常 用羌活胜湿汤而取效。
(二)背疼痛(肩周炎)案
于某某,男,43岁,1993年11月29 日初诊。左侧肩背疼痛痠胀,左臂不能抬 举,身体不可转侧,痛甚之时难以行走, 服西药“强痛定”可暂止痛片刻,旋即痛 又发作,查心电图无异常,某医院诊为 “肩周炎”,病人异常痛苦。诊时自诉胸 胁发满,口苦,时叹息,纳谷不香,有时 汗出,背部发紧,二便尚调。视舌质谈, 舌苔薄白,切其脉弦。辨为太阳少阳两经 之气郁滞不通,不通则痛也。
细审患者脉证,乃久病正虚,卫阳不固,复感 外邪,乃致太少合病所致。遂选用柴胡桂枝汤加 减,解表和里,调和营卫。
柴胡9克,黄芩9克,法夏9克,党参12克, 炙甘草9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神曲18克, 生姜6克,红枣7枚。
服药2剂,盗汗有减,寒热未作,续进原方2 剂,盗汗甚微,腹胀、胸闷、心悸时作,呃逆不 除,原方加苏梗4.5克,瓜萎皮12克,枳壳9克, 3付药后,汗止身爽,诸恙悉除。
柴胡15克,桂枝、半夏、党参各10克, 白芍20克,黄芩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 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共服150剂而愈,其中服60剂后癫痫10 天发作1次,余症消失,至90剂后一直未发 作,查脑电图未见棘波,又服60剂,巩固 疗效,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国内外屡有报道, 治愈率达73%左右。西药抗癫痫药虽能在短期内 控制症状发作,但一旦停药,发作较前更加严重, 并有麻痹脑末稍神经副作用。日本学者根据大部 分癫痫患者在发病前存在有胸胁苦满、精神抑郁、 口苦、脉弦等症状,设想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实 验表明,本方能控制癫痫发作,并促使脑部新陈 代谢逐步正常化。使用本方时注意:①标本兼顾, 根据具体情况适加调补药物;②守方连服2-3个月; ③避免劳累过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排 除发病之诱因。
服药当日,未发寒热,亦无畏风,精神好转, 食量见增,二便通调,脉来和缓,继后未再复燃。
按语:寒热往来为邪在少阳;畏风头痛、 鼻塞、脉浮乃太阳证未罢。实属太少同病, 故单用解表而不能愈。惟宜柴胡桂枝汤解 表和里,太少同治,方为正治之法。
(五)盗汗案 邓某某,女,65岁。患者于1985年9月24日以“心悸”
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5克,桂枝 10克,杭芍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1剂热退,再进2剂,余证悉除。查血象:白血球降 至正常。
按语: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外感发烧的有效 方剂。张景岳指出:“邪在太阳者,当知为阳 中之表,治宜轻法;邪在少阳者,当知为阳 中之枢,治宜和解,此皆治表之法也。” 李氏认为,临证见发热三五天或六七天, 或服它药高热不解者,无论兼见少阳证与 否,即投本方,往往一二剂收功。同时, 在使用时重用柴胡、黄芩,如高热达3840℃以上,柴胡用量可达24-30克,否则, 难以奏效。
副症:头痛,不欲饮食,心腹卒中痛。
【临证思路】
本方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和解表里, 疏利肝胆,故临证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 会亦甚多。
伤风发热,自汗或鼻鸣干呕,或痰气上攻 等证(薛立斋)
中寒病腹痛者。(《外台秘要》) 疟疾身热汗多者。(《伤寒准绳》) 心腹挛痛,肝木乘脾者。(《伤寒论译释》)
本方治疗“肝气窜痛”效佳。此证多见于 妇女,自觉有气在胸胁脘腹,甚至四肢游 走窜行,气至之处则觉疼痛。各种检查多 无器质性病变,辨证属于肝气郁结,气血 不和,故俗名“肝气窜”。(《伤寒论注 解》)
(四)往来寒热案
沈某某,男52岁。因患慢性肾功能不全于 1982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今年8月2日午前始 则形寒畏风,继之身热,体温37.5℃,原基础体 温36.5-36.6℃, 鼻塞流涕,微咳泛吐,次日病 发如前,伴有头痛,舌质略淡,苔薄白润,咽红, 脉浮滑带数。从外感论治,选用桑菊饮合银翘散 加减,连服两剂,咳嗽加频,仍每日上午9-10时 许先形寒畏风,体温逐渐上升至37.5-37.8℃, 下午3-5时得小汗出热退而安。在病发时查血疟 原虫(一),白细胞4400,中性70,淋巴26,嗜酸 性4。
三、柴胡桂枝汤
主讲:陈建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
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方解】
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用半量合方,以桂枝 汤调和营卫治太阳,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治 少阳,从而达到太、少双解。
【功效】和解少阳兼以表散
【主治】邪郁少阳,表证未罢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痛,微呕,胸 胁心下微满,苔薄白、微湿,脉浮弦。
1剂后,头晕、口苦、肢倦等症减半,寒热除, 胃痛大减,纳渐增。2剂后,诸症均除,食欲更佳。 再服2剂,能食干饭。
按语:胃痛每以感寒诱发或加重,并有寒 热等表证;又见口苦、纳呆、胸部不适、头 晕等少阳见证。辨证应属太少同病,乃太 阳表郁不解,少阳气机不利而发胃痛,故 用柴胡桂枝汤解表散邪,疏达气机,太少 同治,果两投而愈。
(三)畏寒案(神经官能症)
张某,女,34岁,1990年7月20日初诊。1989年 春产后受风,出现恶寒发热身疼,经治好转,但遗留全身 怕冷症状,盛夏亦须毛衣加身,经查血沉、抗O、血象、 尿常规等无阳性所见,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多方治 疗,效果不佳。刻诊:时气温36℃左右,患者仍穿两件毛 上衣,下着绒线裤,其形体偏胖,面色青滞无华,行走步 履自然。询其所苦,言怕冷、汗出、身疼,每遇天气变化 时加重,时有乏力,偶见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 睡眠及几便尚可,脉弦长按之无力,舌稍红苔薄白,月经 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瘀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