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与视觉特性 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色彩的基础特性与视觉规律!

色彩的基础特性与视觉规律!

色彩的基础特性与视觉规律!文/王巍人眼对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好恶,这种心理反应,常常是因人们生活经验、利害关系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联想造成的,此外也和人的年龄、性格、素养、民族、习惯分不开。

人眼对色彩的这种由经验感觉到主观联想,再上升到理智的判断,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设计师用色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不能随心所欲。

红色红色是所有色彩中对视觉感觉最强烈和最有生气的色彩,它有强烈地促使人们注意和似乎凌驾于一切色彩之上的力量。

它炽烈似火,壮丽似日,热情奔放如血,是生命崇高的象征。

红色的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高纯度时的效果,当其明度增大转为粉红色时,就戏剧性地变成温柔、顺从和女性的性质。

橙色橙色比原色红要柔和,但亮橙色和橙仍然富有刺激和兴奋性,浅橙色使人愉悦。

橙色常象征活力、精神饱满和交谊性,它实际上没有消极的文化或感情上的联想,是所有颜色中最为明亮和鲜艳的,给人以年轻活泼和健康的感觉,是一种极佳的点缀色。

绿色绿色是大自然中植物生长、生机昂然、清新宁静的生命力量和自然力量的象征。

从心理上,绿色令人平静、松驰而得到休息。

人眼晶体把绿色波长恰好集中在视网膜上,因此它是最能使眼睛休息的色彩。

黄色黄色在色相环上是明度级最高的色彩,它光芒四射,轻盈明快,生机勃勃,具有温暖、愉悦、提神的效果,常为积极向上、进步、文明、光明的象征,能给人愉悦感,在众多的颜色中异常醒目。

蓝色蓝色从各个方面都是红色的对立面,在外貌上蓝色是透明的和潮湿的,红色是不透明的和干燥的;从心理上蓝色是冷的、安静的,红色是暖的、兴奋的;在性格上,红色是粗犷的,蓝色是清高的;对人机体作用,蓝色减低血压,红色增高血压,蓝色象征安静、清新、舒适和沉思。

紫色紫色是红青色的混合,是一种冷红色和沉着的红色,它精致而富丽,高贵而迷人。

偏红的紫色,华贵艳丽;偏蓝的紫色,沉着高雅,常象征尊严、孤傲或悲哀。

紫罗兰色是紫色的较浅的阴面色,是一种纯光谱色相,紫色是混合色,两者在色相上有很大的不同。

色彩的视觉特征

色彩的视觉特征
色彩与情感表达
色彩不仅可以传达情感,还可以影响人的情感。比如,暖 色调可以让人感到温暖、舒适,而冷色调则会让人感到清 爽、冷静。
色彩与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色彩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 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在西方文化中, 白色则代表纯洁、神圣。
02
人眼对色彩感知过程
视网膜结构与功能
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色彩视觉特征应用的拓展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 术的不断发展,色彩视觉特征 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如图 像识别、场景理解、视频分析 等。
复杂环境下色彩视觉特征 提取的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环境下的 色彩视觉特征提取仍然面临许 多挑战,如光照变化、阴影干 扰、颜色失真等。
反射
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会影响我们对颜色的感知。光滑的表面会反射更多的光线,使颜色看 起来更加鲜艳;而粗糙的表面则会散射光线,使颜色看起来更加柔和。
散射
大气中的散射现象也会影响我们对颜色的观察。例如,在晴朗的天空中,短波长的蓝色光 更容易被散射,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而在日出和日落时,长波长的红色光更容 易穿透大气层,因此我们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
如绿色和黄色,具有中等 的波长,给人一种自然、 和谐的感觉,常用于表现 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长波长光线
如红色和橙色,波长较长, 给人一种温暖、热烈的感 觉,常用于表现热情、活 力的场景。
光线折射、反射和散射对颜色影响
折射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导致颜色的表现也会发生 变化。例如,在水下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光线折射会使得物体颜色看起来与在空气中不 同。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饱和度越低,色彩越暗淡。

设计色彩核心知识点

设计色彩核心知识点

设计色彩核心知识点在设计领域中,色彩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要素。

正确地运用色彩可以帮助设计师传递出准确的情感、意义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计中的色彩核心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色相:色彩在视觉上的主要特征,例如红、绿、蓝等。

2.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为亮度或明度。

3.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指色彩中所包含的灰度成分的少多程度。

二、色彩的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通过使用互补色或近似色的组合来增加视觉冲击力。

2.类似:使用相邻色彩的组合,创造柔和与协调的效果。

3.单色:通过使用同一色相的不同饱和度和明度来创造统一感。

4.分裂互补:使用主色相的分裂互补色彩来划分重要元素。

三、色彩的情感表达1.红色:热情、活力、力量,也可以代表激情和警戒。

2.蓝色:冷静、安静、稳定,常用于表达专业、权威或科技感。

3.绿色:自然、健康、平衡,常用于环保、农业和生活方式相关设计。

4.黄色:阳光、活力、温暖,也可以代表好奇和创造力。

5.紫色:神秘、浪漫、高雅,常用于与奢华和精致相关的设计。

6.黑色:庄重、神秘、引人注目,经常用于与奢华和高级感相关的设计。

7.白色:纯洁、简洁、平和,常用于与清新和干净感相关的设计。

四、色彩的运用技巧1.配色方案: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确保设计的整体感统一和协调。

2.色彩平衡:控制不同色彩在设计中的比例,避免过多或过少的使用。

3.色彩重点: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突出设计中的重点。

4.色彩对比:运用对比色彩来创建视觉冲突和增加设计的动感和活力。

5.色彩层次:通过使用浅色、中色和深色的层次感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五、色彩在不同领域的运用1.平面设计:色彩可以用来突出品牌形象、识别标志和产品信息等。

2.室内设计:通过正确选择室内色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空间感。

3.时尚设计:色彩在时尚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4.网页设计: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增加网页的可读性和用户体验,提升页面吸引力。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可以使人眼得到580 nm黄光的色感。 这种由不同光谱
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叫同色异谱。
4
无线电波 10 5 频率 / Hz 波长 / m 3× 10 3 红 780 nm
红外线 紫外线 10 1 0 10 1 5 可见光
X射线 10 2 0
宇宙射线 10 2 5
3× 10-2
3× 10-7 青蓝
3× 10-1 2 3× 10-1 7 紫 380 nm
温度开氏度 (K) 表示。 色温与光源的实际温度无关,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实际温度为常温, 而其白场色温 是6500K。
8
波 / 谱 % 率
2 00 A C 1 00 B A 4 00 5 00 6 00 波 长 / nm 7 00 D 65 B C D 65



1 50
50
图 1-2 标准光源的光谱分布
橙 黄 绿
图 1-1 电磁辐射波谱
5
1.1.2 物体的颜色
物体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 发光体的颜色由它 本身发出的光谱所确定, 如白炽灯发黄和荧光灯发白, 各自有其特定的光谱色。 不发光体的颜色与照射光的光谱和不发光体对照
射光的反射、 透射特性有关。 红旗反射太阳光中的红
色光、 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红色; 绿叶反射绿色的 光、 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绿色; 白纸反射全部太阳
完全吸收入射辐射的物体。 它对所有波长辐射的吸收
系数均为1。 绝对黑体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其实验 模型是一个中空的、 内壁涂黑的球体, 在其上面开了
一个小孔, 进入小孔的光辐射经内壁多次反射、 吸收,
已不能再逸出到外面, 这个小孔就相当于绝对黑体。
7
绝对黑体所辐射的光谱与它的温度密切相关。 绝 对黑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光谱中蓝色成分越多, 红 色成分越少。 光源的色温是这样定义的: 光源的可见 光谱与某温度的绝对黑体辐射的可见光谱相同或相近 时, 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单位以绝对

色彩的视觉知识

色彩的视觉知识

色彩的视觉知识自然和社会中不同的现象会引起多样的色彩变化,使我们产生不同的观感。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色彩的视觉知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色彩的轻、重感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

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

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色彩的软、硬感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

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

明度高、纯底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

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们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

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色彩的前、后感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后面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

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前进感觉,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

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

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

但如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

人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觉,暖色——阳光、不透明、刺激的、稠密、深的、近的、重的男性的、强性的、干的、感情的、方角的、直线型、扩大、稳定、热烈、活泼、开放等。

色彩视觉原理基础知识(免费)

色彩视觉原理基础知识(免费)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1.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

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

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

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我们通过视觉感知的光的特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的不同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颜色不同。

光谱上的波长较短的光被我们感知为紫色,而波长较长的光则被我们感知为红色。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颜色,它们可以混合成所有其他颜色。

色的三要素色的三要素是色调、明度和纯度。

色调是人们直接感受到的颜色,比如红、蓝、黄等。

明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也可以理解为颜色的明亮度。

纯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比如饱和度高的颜色就是很纯的颜色,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含有更多的灰色。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按照其在光谱中的位置被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颜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颜色和中性颜色。

辅助颜色包括橙红、橙黄、青绿、蓝紫等。

中性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等。

色彩的搭配在视觉艺术中,色彩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而错误的搭配则可能破坏整体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对比原则、类比原则、冷暖原则、明暗原则等。

色彩的心理作用色彩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比如红色会让人产生激动和兴奋的情绪,蓝色则会让人感到平静和宁静。

因此在设计和艺术中,对色彩心理学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的应用色彩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会用色彩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设计领域,色彩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受欢迎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色彩也被广泛应用在服装、家具、建筑等方方面面。

总结色彩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美感,还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对我们更好地应用色彩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对色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色彩的视觉特征课件

色彩的视觉特征课件
织设计元素,创造出更加流畅和有层次的视觉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CHAPTER
05
色彩的搭配技巧
同色系搭配
总结词
同色系搭配是指选择相近的颜色进行 搭配,营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
详细描述
同色系搭配可以利用颜色的深浅、明 暗变化,创造出层次感和立体感。这 种搭配方法在设计中非常常见,能够 给人带来舒适、宁静的感觉。
对比色搭配
总结词
对比色搭配是指选择颜色相对立的两 种颜色进行搭配,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总结词
前后感是色彩在空间中的远近感受,通常暖色系颜色感觉靠前,而冷色系颜色感觉靠后 。
详细描述
色彩的前后感是由于人的视觉感知的错觉所产生的。例如,黄色和红色等暖色系颜色常 常被视为前进色,因为它们在可见光谱中的波长较长,更容易被人眼捕捉。而蓝色和紫 色等冷色系颜色常常被视为后退色,因为它们在可见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相对不容易被
人造光源
物体反射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因此我们看 到的物体颜色也不同。
人造光源如灯泡、荧光灯等也能发出 各种颜色的光。
色彩的分类
01
02
03
基本色
红、橙、黄、绿、蓝、紫 等基本色是光谱中主要的 颜色。
复合色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 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称为复 合色,如橙、绿、紫等。
近似色
近似色是指颜色相近的两 种或多种颜色,如红和橙 、蓝和绿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紫色是典型的暖色调,具有优雅和高贵的特性。它常常被 用于表达神秘、高贵和奢华。在情感表达上,紫色可以激 发人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增加人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文化中,紫色也常常被视为皇家、权力和威严的象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4) D65光源 色温为6504 K的白光, 相当于白天的 平均光照。 它是PAL制彩色电视的白光标准光源。 (5) E光源 色温为5500 K的等能量白光(E白)。 它是 为简化色度学计算所采用的一种假想光源, 实际0 K, 有体积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电视原理学习要求
1、预习。
2、认真听课,不打磕睡,人到头脑到。 3、及时复习,用到前面的知识要看前面的书。 4、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作业占总成绩20%。 5、理解性学习,不死记硬背。 6、注重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帮助理解。 7、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8、掌握好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
降, 相同辐射功率所产生的光通量随之下降。 40 W的钨丝灯泡输出的光通量为468 lm, 发光效
率为11.7 lm/W; 40 W的日光灯可以输出2100 lm的光
通量, 发光效率为52.5 lm/W; 电视演播室卤钨灯发光 效率可达80~100 lm/W。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2. 光照度 光照度E, 单位勒(克斯), 符号为lx。 勒(克斯)等于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1 光的性质 1.2 人眼的视觉特性 1.3 色度学 思考题和习题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1 光的性质
1.1.1 可见光谱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宽, 按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依次是无线电波、 红外 线、 可见光、 紫外线、 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 图1-1 是电磁波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的电磁波谱。
700
图 1-3 标准视敏度曲线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人眼的灵敏度因人而异, 同一个人眼睛的灵敏度 也随年龄和健康状况有所变化, 所以采用统计方法, 用许多正常视力的观察者来做实验, 取其平均值。 经过对各种类型人的实验进行统计, 国际照明委 员会推荐标准视敏度曲线(也称相对视敏函数曲线)如图 1-3中的V(λ)曲线所示。 图中曲线表明具有相等辐射 能量、 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时, 引起的亮度感觉 是不一样的。 可以看出人眼最敏感的光波长为555 nm, 颜色是草绿色, 这一区域颜色, 人眼看起来省力, 不 易疲劳。 在555 nm两侧, 随着波长的增加或减少, 亮度感觉逐渐降低。 在可见光谱范围之外, 辐射能量 再大, 人眼也是没有亮度感觉的。
小、 亮度高、 寿命长、 色温稳定等优点。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1.4 光的度量单位
1. 光通量 光通量是按人眼的光感觉来度量的辐射功率, 用 符号φ表示。 其单位名称为流明(lm), 当λ=555 nm的 单色光辐射功率为1 W时, 产生的光通量为683 lm,
或称1光瓦。 在其他波长时, 由于相对视敏度V(λ)下
彩色感觉完全相同。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不同波长的光对三种细胞的刺激量是不同的, 产 生的彩色视觉各异, 人眼因此能分辨出五光十色的颜 色。 电视技术利用了这一原理, 在图像重现时, 不是 重现原来景物的光谱分布, 而是利用三种相似于红、 绿、 蓝锥状细胞特性曲线的三种光源进行配色, 在色
感上得到了相同的效果。
温度开氏度(K)表示。 色温与光源的实际温度无关,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实际温度为常温, 而其白场色温 是6500K。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200
相对功率波谱 / %
150 C 100 B A 400 500 600 波长 / nm D6 5
A
B C D6 5
50
700
图 1-2 标准光源的光谱分布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光照度。
为了对光照度单位勒有个大概的印象, 下列数据可供 参考: 室外晴天光照度约为10 000勒,多云约为500勒,
傍晚约为50勒, 月光约为10-1 勒, 黄昏约为10-2 勒,
星光约为10-4勒。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2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能感觉到图像的颜色和亮度是眼睛的生理结构 所决定的。 电影和电视都是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发明 的。 电影每秒投射24幅静止画面, 每画面投射2次, 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 看起来就同活动景象一样。 电 视每秒扫描50幅画面, 每幅画面是由312根扫描线组成 的, 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和有限的细节分辨能力, 看 起来就成了整幅的活动景象。 人眼的视觉特性是电视 技术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波长在380~780 nm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使人眼产生颜 色感觉, 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只占 极小的一段。 可见光谱的波长由780 nm向380 nm变化 时, 人眼产生的颜色感觉依次是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7色。 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 谱色。太阳光包含全部可见光谱, 给人以白色感觉。 光谱完全不同的光, 人眼有时会有相同的色感。 用波长540 nm的绿光和700 nm的红光按一定比例混合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2.2 彩色视觉
人眼视网膜上有大量的光敏细胞, 按形状分为杆 状细胞和锥状细胞, 杆状细胞灵敏度很高, 但对彩色 不敏感, 人的夜间视觉主要靠它起作用, 因此, 在暗 处只能看到黑白形象而无法辨别颜色。 锥状细胞既可 辨别光的强弱, 又可辨别颜色, 白天视觉主要由它来 完成。 关于彩色视觉,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并提出 视觉三色原理的假设, 认为锥状细胞又可分成三类, 分别称为红敏细胞、 绿敏细胞、 蓝敏细胞。
的分辨力或视觉锐度。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d

L
图1-4 人眼进行分辨力测试的方法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分辨力的定义是: 眼睛对被观察物上相邻两点之间能 分辨的最小距离所对应的视角θ的倒数, 即 分辨力=
1
(1-1)
如图1-4所示, 用L表示眼睛与图像之间的距离, d
表示能分辨的两点间最小距离, 则有:
2 L 360 60 d 3438 () L d
(1-2)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人眼的最小视角取决于相邻两个视敏细胞之间的 距离。 对于正常视力的人, 在中等亮度情况下观看静 止图像时, θ为1~1.5′。 分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景物细节的亮度和对比度, 当亮度很低时, 视力很差, 这是因为亮度低时锥状细胞不起作用。 但是亮度过大 时, 视力不再增加, 甚至由于眩目现象, 视力反而有 所降低。 此外, 细节对比度愈小, 也愈不易分辨, 会造成分辨力降低。 在观看运动物体时, 分辨力更低。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因为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较差, 所以在彩色 电视系统中传送彩色图像时, 只传送黑白图像细节, 而不传送彩色细节, 这样做可减少色信号的带宽, 这 就是大面积着色原理的依据。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表1-1 人眼对各种颜色细节的相对分辨力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2.4 视觉惰性 实验证明, 人眼的主观亮度感觉与客观光的亮度
色光、 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红色; 绿叶反射绿色的 光、 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呈绿色; 白纸反射全部太阳
光而呈白色; 黑板能吸收全部太阳光而呈黑色。 绿叶
拿到暗室的红光下观察成了黑色, 这是因为红光源中 没有绿光成分, 树叶吸收了全部红光而呈黑色。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1.3 标准光源
在彩色电视系统中, 用标准白光作为照明光源。 为了便于对标准白光进行比较和计算, 用绝对黑体的 辐射温度——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性能。 绝对黑体也称全辐射体, 是指不反射、 不透射,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2.1 视觉灵敏度 波长不同的可见光光波, 给人的颜色感觉不同, 亮度感觉也不同,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灵敏度是不 同的。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V()
1.0 0.8
相对视敏度
0.6 0.4 0.2 0 400 20VB()
VG () VR()
500 600 波长 / nm
可以使人眼得到580 nm黄光的色感。 这种由不同光谱
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叫同色异谱。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无线电波 10 5 频率 / Hz 波长 / m 3×10 3 红 780 nm
红外线 10 1 0
可见光
紫外线 10 1 5
X射线 10 2 0
宇宙射线 10 2 5
3×10 -2
3×10 -7 青蓝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1.2.3 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人眼在观看景物时对细节的分辨能力。
对人眼进行分辨力测试的方法如图1-4所示, 在眼睛的
正前方放一块白色的屏幕, 屏幕上面有两个相距很近 的小黑点, 逐渐增加画面与眼睛之间的距离, 当距离
增加到一定长度时, 人眼就分辨不出有两个黑点存在,
感觉只有一个黑点, 这说明眼睛分辨景色细节的能力 有一个极限值, 我们将这种分辨细节的能力称为人眼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比对黑白细节的分辨力 要低, 例如, 黑白相间的等宽条子, 相隔一定距离观 看时, 刚能分辨出黑白差别, 如果用红绿相间的同等 宽度条子替换它们, 此时人眼已分辨不出红绿之间的 差别, 而是一片黄色。 实验还证明, 人眼对不同彩色, 分辨力也各不相同。 如果眼睛对黑白细节的分辨力定 义为100%, 则实验测得人眼对各种颜色细节的相对分 辨力用百分数表示如表1-1所示。
完全吸收入射辐射的物体。 它对所有波长辐射的吸收
系数均为1。 绝对黑体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其实验 模型是一个中空的、 内壁涂黑的球体, 在其上面开了
一个小孔, 进入小孔的光辐射经内壁多次反射、 吸收,
已不能再逸出到外面, 这个小孔就相当于绝对黑体。
第1章 彩色与视觉特性
绝对黑体所辐射的光谱与它的温度密切相关。 绝 对黑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光谱中蓝色成分越多, 红 色成分越少。 光源的色温是这样定义的: 光源的可见 光谱与某温度的绝对黑体辐射的可见光谱相同或相近 时, 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单位以绝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