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燕尾圆弧槽配
双燕尾圆弧锉配

A
A
D
D
中心线
图10.15
综合练习
项目十
综合练习
3.在所划出的内六角形里边钻出三个(也可以多些)直径为 Ф 12mm的孔。如图8-16所示。然后放入锯条延边锯除余料。注意: 对于封闭形锉配,不适宜采用钻排、錾削去余料的方法。采用钻孔 加锯削的方法可避免錾削工件变形。 通孔
A
锯缝
D
图10.16
综合练习
图10.13
①
B
5. 如图8-14所示,粗、 精锉⑤、⑥面。并达到 尺寸公差、平行度、平 面度、粗糙度要求。
⑥
39 ± 0.05
6 处 120 °± 10'
④ ③ ②
6 C
⑤
图10.14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件II加工步骤
综合练习
1.加工件II外形尺寸70×70,精度符合公差要求。 2.以基准面A、D为划线基准划出件II中心线,用高度尺划出内六角 的角点位置线,连接各点划出正六边形,并打上样冲眼。
项目十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工件的锉配加工?
综合练习
2.在锉配加工中,平面锉配的加工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3.在锉配中应注意什么?
综合练习
项目十
【工作任务】
综合练习
任务二 锉配练习B
技术要求 1.不得损伤基准面C面, 有损伤扣有关项目分.。 2.锉面不得用导靠法及 样板加工,不得用砂布,倒 角≤0.1mm。 3.配合:凸件翻转180º, 检查共10处,配合间隙 ≤0.05mm。 4.毛坯件: 85×65×8mm,75×50×8mm, 两大平面磨削,粗糙度Ra = 1.6μ m 。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项目十
双燕尾圆弧锉配

因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F=25,通过三角形计算知EF=17.68
因FHK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K=15+40=55,通过三角形计算知FH=38.89 所以EH=EF+FH=17.68 +38.89=56.57 图中标注的为56.57和56.54是两个极限尺寸。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二、加工工艺步骤:
图10.2 件Ⅰ
综合练习
项目十
件Ⅱ加工步骤(如图10.3)
综合练习
1.加工基准边①、②,保证①、②相互之间的垂直度≤0.02mm。
2.加工基准①对边③,保证尺寸60±0.04,同时与①的平行度≤0.02mm。 3.加工基准②对边④,保证尺寸60±0.04,同时与②的平行度≤0.02mm。 4.划线,用游标卡尺检查。
项目十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工件的锉配加工?
综合练习
2.在锉配加工中,平面锉配的加工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3.在锉配中应注意什么?
综合练习
项目十
【工作任务】
综合练习
任务二 锉配练习B
技术要求 1.不得损伤基准面C面, 有损伤扣有关项目分.。 2.锉面不得用导靠法及 样板加工,不得用砂布,倒 角≤0.1mm。 3.配合:凸件翻转180º, 检查共10处,配合间隙 ≤0.05mm。 4.毛坯件: 85×65×8mm,75×50×8mm, 两大平面磨削,粗糙度Ra = 1.6μ m 。 综合练习
图10.5 V形错配
项目十
【实践操作】
一、工艺重难点分析
难点就是中间90°凹凸的对称 度及尺寸45±0.03mm比较难保证。对 称度基准位于件Ⅰ中心,而这个中心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测量,所以 要改变测量基准。改为测量面到点的 距离。
燕尾锉配教案

燕尾锉配教案教案标题:燕尾锉配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燕尾锉的基本知识,包括用途、结构和分类。
2. 学习正确使用燕尾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燕尾锉进行工作。
教学准备:1. 燕尾锉的样本和不同类型的燕尾锉。
2. 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幻灯片,以便向学生展示燕尾锉的结构和分类。
3. 工作台、材料和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样本向学生展示燕尾锉,并引导他们讨论燕尾锉的用途和重要性。
2. 向学生解释燕尾锉的结构和分类,包括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燕尾锉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主体:3. 向学生演示正确使用燕尾锉的方法,包括握持姿势、锉削方向和力度的控制。
4. 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引导他们逐步掌握使用燕尾锉的技巧。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项目,如锉削木块的边缘或修整金属材料的表面。
5. 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纠正他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类型的燕尾锉,以便了解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总结: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7.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掌握燕尾锉的使用技巧,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资源供他们进一步学习。
教学扩展:8.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或提供进一步的挑战练习。
9. 鼓励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所学技能,如在木工、金属加工或手工艺制作中使用燕尾锉。
评估:10. 设计小组或个人练习项目,评估学生对燕尾锉的掌握程度和技能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1. 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确保他们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和正确使用工具。
2. 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避免过度用力或不当使用燕尾锉导致意外伤害。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燕尾锉的使用技巧。
如有需要,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燕尾槽设计及尺寸关系

高级技工考试课教案纸(首页)课题燕尾镶配件审阅签名授课日期2008年3月11——2008年3月11第三周星期二第一节至星期二第一节授课时数 3.5天教学目的1、掌握角度锉配和误差的检查方法。
2、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进一步提高锉削和锯削的技能操作。
3、了解燕尾的制作方法。
4、有关间接测量及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工艺讲解、动作演示、实操练习、巡回指导教学重点1、掌握角度锉配和误差的检查方法。
2、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进一步提高锉削和锯削的技能操作。
3、了解燕尾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角度锉配和误差的检查方法。
2、了解燕尾的制作方法。
预习及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领材料根据燕尾镶配件图形内容要求进行整边划线课前准备内容图样燕尾镶配件图纸器材1、材料:A3钢、规格为78mm×70mm×8mm2、台虎钳、钻床、平板工量具1、工具:划针、锯弓、锯条、锉刀、什锦锉……2、量具:钢直尺、游标高度尺、游标卡尺、刀口直角尺、万能角度尺等3、辅助量具:测量棒¢10mm、V型铁块等。
高级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案纸(次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要时间组织教学点名、严肃课堂纪律3min入门指导讲授一、图纸的熟悉及分析:1、图形2、精度要求及配分情况二、相关工艺的讲解:1、对称度的加工方法及要领;30min2、角度的尺寸计算及加工方法;3、锉配的工艺及方法三、有关基准转移和间接测量的技术讲解。
演图示及模型件的展示8min 示布置每人完成燕尾镶配件图形要求的练习件4min 课堂练习巡回指导整个工件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巡回指导14节结束指导工件完成后进行自测、自评,收缴后再总结,分析存在问题4节高级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案纸(续页)教法进程入门指导内容一、组织教学(3min)二、相关工艺说明:(3+3 min)集中、点名、严肃课堂纪律。
1、图形分析燕尾镶配件是具有对称性,基轴制的明配件,其配合面之间具有关联性,应该一次性完成配合精度。
燕尾圆弧镶配“理实一体化”课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

要
“
”
,
“
”
、
、
,
、
。
理 实 一 体化 关 键词 : 中 图 分 类号 : G 4 2 4 2 1
.
“
”
;
课 堂项 目 教 学 ; 案 例 分 析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章 编 号 :
,
.
2 0 9 6 一 29 9 5 (2 0 2 6 )2 9 一 0 2 6 8 一 0 2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 等职 业 学校 是 培 养 和造 就 适 应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所 必 需 的初 中级 技 术 工 人 的摇 篮 是 为 现代 化 企 业 输 送 高 素 质 劳 动 者 和 社 会 各 行 各业 的 建设 者 的重 要 来源 但 中职 学 生 普 遍 数学 制 图 等学 科 基 础 较 差 一 些 学 生 只 想混 张 职 高 文 凭 存在 严重 的厌 学情 绪 连 专 业理 论 课 实训 课 也不 认 真 学 在 教 学过 程 中 教师 常 常 感 到 教 学 乏术 中职 的钳 工 既要 动 手 又 要 动 脑 手脑 并用 才 能 精 通 因此 如 何 让学 生 学好 掌握 此 技 能 并不 是 一件 容 易 的 事 通 过多 年 的教 学实 践 和 探 索 我认 为 要做 好 这 项 工 作 最适 合的教 学方 法是 项 目教 学 法 1 项 目 目标 (l ) 知识 目标 运 用 所 学过 的钳 工 理论 知 识和 实操 的基 本要 求 加 工 较复 杂 的 配合 件 (2 ) 能力 目标 通 过教 师 同 学 的帮 助 感受 加 工 ; 配 合件 的一 般 工 艺 过 程 锻炼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的 能力 学 会 表 达 解决 问 题 的过 程 和 方法 提 高 综 合运 用知 识 分 析 ; 问题 和 处 理 问 题 的能 力 提高 学 生组 织 交 往与 合 作能 ; 力 同 时还 培养学 生 严 谨细 致 的 工 作 作风 ( 3 ) 情 感 目标 体 会学 习 就 是 生 活 的快 乐 体 会 竟 争 合作 解 决 问题 等 实 践 中带来 的 酸 甜 苦 辣 感 受 生活 的真 善美 2 项 目任 务 书 (l ) 项 目名 称 钳 工 锉配 (2 ) 工 作 任 务名 称 燕 尾 圆 弧 镶配 (3 ) 课 题 图纸 对 零件 图纸 的 分 析是 制 定 加 工 工 艺 首 先 要 解决 的重 要 问题 教师 既 要 注 重 培养学 生 的 读 图 识 图 的能力 更 重 要 的是 让学 生 知 道对 工 件 图 样 分 析 的 内容 方法 和 目的 在 对 零件 图样 分 析 过 程 中 学 生 会 有 很 多 问题 教师 要 引导 学生 通 过 各种 方法 和 途 径解 决 这些 问题 ( 4 ) 学 生 需具 备 的知 识 l ) 锯 削 锉 削 黎 削等 ; ; 基 本 的 加 工方 法 ) 划 线 的基 本 知 识 3 2 ) 会各 种 量 ; ; 4 具 的 使 用和 读 数 ) 会 使 用 台钻 排 孔 和钻 孔 习 会 分析 零件 图 和 设计 加 工工 艺 ( 习 教 师 讲 解 的 内容 l ) 相 关 实 践知 识 圆 弧面 ; ; 的加 工 2 ) 相 关 理论 知 识 划 线基 准 的 确 定应 用 6 ( ) 对 称 度如 何 保证 (7 ) 排孔 时每个 孔 位置 的 确 定 (8 ) 评 价 方法 l ) 各 项 配分 比例 依精 度高 低和 加 工 ; 难 易 程 度 制 定 2 ) 按 单 项记 分 扣 分 每个 检 测 尺 寸 检 测 ; 3) 每 超 时 1 0 m in 不少 于 三 点 ( 以最 大 误 差计 算 〕 从 总 分 中 扣 除 5 分 不 到 I Om i n 的 按 1 0 1工l in 计 超 过 ; 巧 m in 的不 计 成 绩 4 ) 采 用 百 分 制 0 0 分为满分 6 1 0 分为 合格 3 项 目实 施 3 1 分组设 计 针对 现在 中职 学 校特 点 进行 分组 全 班 级 4 0 位学 生 六 个 组 每个 组 首 先 自 由组 合 民 主推 荐 组 长 教 师 针 对每 个 组 情 况 进行 人 员协调 对组 长 进行 培 训指 导 发 挥 组 长 的 潜 能 让 组 长起 到 该 有 的协 调 沟 通 组 织 的 作 用 教师 通 过 组 长 更 全 面 的 掌 握各 组 的 分 工 情 况 并给与 指 导 和 建 议 3 2 教 学策略 组 织协调 引导 分析 倾 听 建议 鼓 励评 价 3 3 学 习 策略
圆弧燕尾配

预习新课题内容:综合练习
板书设计:
一,图例:二,评分表:三,工艺步骤:四,重点难点:
⑶件一燕尾的加工应首先将四方体的垂直度、平行度、尺寸精度加工准确,然后加工2个60°±2′,通过用测量棒间接控制保证尺寸准确,且尺寸差和对称度误差应在最小的误差范围内,以确保翻面配合间隙质量。
⑷件二四方体部分的垂直度、平行度、尺寸精度是燕尾配锉的测量基准,其误差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⑸件二燕尾孔腔的加工,与外形平行的表面以尺寸控制加工为好,可以较好的控制间隙,2个60°的斜面可采用间接测量法和盲配混合使用为好。
尺寸偏差的控制
教学难点
内外工件,变形带来的不良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
作业布置
实习报告册的填写,加工过程的说明
任课教师
技术指导
年月日
教研主任
年月日
课后小结
改进措施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5分钟)
检查出勤,填写教学日志
点名出勤,理论课回来加强安全和纪律
<复习提问>圆弧加工和部分刮削训练知识
机械工程系实训教案试行模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校名称
授课班级
14高级钳电
授课地点
授课日期
所用教材
高级钳工
技能训练
出勤情况
课题名称
圆弧燕尾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熟悉各种锉削的技能
掌握十字对称件的加工方法
能力目标
严格尺寸精度,加工,上下偏差加工适当。
德育目标
培养贯彻安全文明生产
学生认真学习,善于思考等
燕尾R镶配

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题:燕尾R镶配教学目的、要求:1.进一步掌握对称工件的加工方法2.加强尺寸控制能力3.进一步提高圆弧加工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对称工件的加工方法授课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习材料及工量具:71×71 71×71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一、组织教学㈠.学生按时进入实习教室,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
(工作服,安全帽,鞋等)㈡。
复习提问 (分钟)㈢.讲授新课1.图样分析:考核要求:(1)公差等级:IT7(2)形位公差:0.03~0.02mm(3)表面粗糙度:Ra1.6μm(4)时间定额:360分钟(5)其他方面:平面配合间隙≤0.02mm、曲面配合间隙≤0.03mm技术要求:曲面配合以件2为基准,燕尾配合以件1为基准,件2配作,配合互换间隙:平面部分≤0.02mm,曲面部分≤0.03mm。
2.工艺步骤:1).检查坯料,精加工两组相互垂直的边作基准。
2).按图划线,检查后打样冲眼。
3).加工凸件,按线锯割,去除余料,先加工燕尾,再加工凹圆弧(留修配余量),保证尺寸要求及形位公差要求特别是对称度要求。
4).加工凹件,按线锯割,去除余料,粗锉到线,5).修配,以件1为基准,件2配作,加工燕尾配合。
以件2为基准,件1配作,加工曲面配合。
保证配合互换间隙:平面部分≤0.02mm,曲面部分≤0.03mm。
6).修锉外形尺寸,保证70±0.05mm(2处)尺寸精度。
7).倒角,锐边去毛刺。
自检,上交3.注意事项1).件1件2如果分别加工,则完全控制尺寸角度,2).配合加工法用正弦规百分表测量可在加工件时不分加工顺序。
二、示范指导1.示范操作2.分配工作任务三、巡回指导1.巡回指导掌握工艺情况。
2.巡回指导学生安装情况。
3.巡回指导学生检测情况。
四.结束指导小结钳工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考件编号: 姓名: 准考证号:单位:。
燕尾槽设计及尺寸关系

高级技工考试课教案纸(首页)高级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案纸(次页)高级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案纸(续页)一、组织教学(3min)二、相关工艺说明:(3+3 min)集中、点名、严肃课堂纪律。
1、图形分析燕尾镶配件是具有对称性,基轴制的明配件,其配合面之间具有关联性,应该一次性完成配合精度。
它与上一次完成的工件角度样板只有单独一个角度配合,而这次燕尾镶配件的难度在原先的基础上提高了,就是工件变了双角度配合且有对称性。
2、工艺分析1)对称度的控制,应以外形基准面作测量基准,先加工一边,再加工另一边(特别注意强调),一步一步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
2)角度斜面尺寸控制,应借用辅助工具测量棒间接测量,得相关的计算方法。
用测量棒间接测量,得相关的计算方法M=B+d/2cota/2+d/2A(画线)=B+cota×C高级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案纸(续页)有关直角三角形的计算:sin30°=1/2sin45°=2/2sin60°=3/2cos30°=3/2cos45°=2/2cos60°=1/2tan30°=3/3tan45°=1tan60°=3= 1.732cot30°=3cot45°=1cot60°=3/3高级技工学校生产实习课教案纸(续页)教法进程入门指导内容三、提问讨论(6+5 min)四、步骤(11+2min)(13+2min)给出毛坯讨论如何加工燕尾镶配件的工艺过程?(让同学们到讲台分析讲解)答:根据同学们的讲解总结分析,一步一步给同学讲解加工燕尾镶配件的工艺过程!一、检查工件的毛坯:1)用钢直尺检查外形尺寸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2)检查外形精度误差是否过大。
二、外形整理:(如图1.1)1)整边(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都附合图纸尺寸要求78mm×70mm×8mm ;2)形状精度是配合精度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钳工实训课案例
————燕尾圆弧配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加工较复杂的钳工配合件
2、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同学的帮助,感受加工配合件的一般流程;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交往与小组合作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情感目标: 体会学习就是生活的快乐,体会竞争、合作、解决问题等实践中带来的酸甜苦辣,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二、任务书
项目名称:钳工锉配
1、工作任务名称:燕尾圆弧襄配
2、课题图纸
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是制定加工工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
的读图识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对工件图样分析的内容、方法和目的。
在对零件图
样分析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各种方法和途径解决这些
问题。
3、学生需具备的知识:
(1)锯削、锉削、錾削等基本的加工方法
(2)划线的基本知识
(3)会各种量具的使用和读数
(4)会使用台钻排孔和钻孔
(5)会分析零件图和设计加工工艺
4、评分标准
5、评价方法
(1)各项配分比例依精度高低和加工难易程度制定
(2)按单项记分扣分,每个检测尺寸检测不少于三点。
(以最大误差计算〕
(3)每超时10min,从总分中扣除5分,不到10min的按10min计。
超过15min的不计成绩。
(4)采用百分制,100分为满分,60分为合格。
7、工量具清单
三、小组建设:
1、分组设计
全班级20位学生,5个组,每个组首先自由组合,民主推荐组长,教师针对每个组情况进行人员协调。
对组长进行培训指导,发挥组长的潜能,让组长起到该有的协调、沟通、组织的作用,教师通过组长更全面的掌握各组的分工情况,并给与指导和建议。
学生往往对同学的水平了解最深刻,选择的几个组长都是在班级钳工水平比较高的同学。
2、教学策略:
分组讨论、组织协调、引导分析、倾听建议、鼓励评价
3、学习策略:
自主实践、小组合作、表达分析、展示评鉴
4、课前准备:
①班级形成成熟的分组形式;
②课前各组根据任务书,收集可以为加工零件服务的相关知识;
③组长掌握组员的课前准备情况,并做好汇报材料;
④各组组长对收集过程中有价值、感悟的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总结整理。
5、实践过程设计
八个课时(320分钟)
6、优秀作品展示
优秀作品展示,让学生看到在小组内评选出比较优秀的作品,给学生以美的欣赏和智慧的碰撞,这样的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四、教学反思:
1、项目教学实施的实用性:
在钳工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将钳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学生通过项目教学过程,能够对钳工专业涉及到的操作技能有较全面的把握,有利于系统构建钳工专业的知识体系。
2、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要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3、小组合作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更多缜密的事前规划,师生共同就项目的确实、可取得的资源至报告内容与结构等做系统性地讨论与计划,这实际上就是小组的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师生是合作的伙伴,互助的共进者,
总之,在这次钳工教学实践中,学生能更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钳工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体系有较全面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