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厕灵主要成分探究”的教学实践与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
洁厕灵的主要化学成分

洁厕灵的主要化学成分
洁厕灵是一款常见的家居清洁产品,主要用于清洁和消除厕所的污垢和异味。
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次氯酸钠、表面活性剂、酸性物质和香料等。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消毒作用。
在洁厕灵中,次氯酸钠可以迅速分解并释放出活性氯,以杀灭厕所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这使得洁厕灵可以有效地清洁厕所,并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洁厕灵中的表面活性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较强分散、乳化和溶解能力的化学物质。
在洁厕灵中,表面活性剂可以帮助有效溶解和分散厕所中的污垢和沉积物,使其更容易被清洗和冲刷掉。
这样,洁厕灵就能够更彻底地清洁厕所,并保持其清洁和卫生。
洁厕灵中的酸性物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酸性物质可以中和厕所中的碱性物质,如尿液和水垢,从而有效去除厕所表面的污渍和垢垢。
酸性物质还可以改善清洁效果,并给厕所带来清新的气味。
洁厕灵还添加了香料,以给厕所带来宜人的气味。
香料可以遮盖厕所的异味,并在清洁过程中释放出清新的香味,使厕所更加宜人和舒适。
洁厕灵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次氯酸钠、表面活性剂、酸性物质和香料。
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洁厕灵能够高效清洁厕所,去除污垢和异味,保持厕所的清洁和卫生。
使用洁厕灵时,应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注意安全和环保。
幼儿园大班社会神奇的清洁剂教案带教学反思(2)2

幼儿园大班社会神奇的清洁剂教案带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生活小能手》的第四章“生活中的小秘密”,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清洁剂”。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清洁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正确使用清洁剂的方法,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清洁剂的作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清洁剂。
2. 学会正确使用清洁剂,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掌握正确使用清洁剂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清洁剂的作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清洁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各种清洁剂)、清洁工具(如刷子、抹布等)。
学具:每组一套清洁剂、清洁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展示一个脏兮兮的玩具,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玩具变得干净。
2. 讲解清洁剂的作用(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清洁剂的作用,让幼儿了解清洁剂是如何让物体变得干净的。
3. 认识常见的清洁剂(5分钟)展示各种清洁剂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讲解每种清洁剂的特点和用途。
4. 演示正确使用清洁剂的方法(5分钟)老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清洁剂,并强调注意事项。
邀请一名幼儿上台进行操作,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清洁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使用清洁剂。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清洁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清洁剂清洁剂的作用常见清洁剂正确使用方法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清洁剂帮妈妈打扫卫生。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妈妈打扫卫生的过程,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帮助妈妈。
家长监督并拍照,记录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
2. 答案:幼儿能够正确选择清洁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清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清洁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验2 洁厕剂溶液的配制及主要成分测定

实验2 洁厕剂溶液的配制及主要成分测定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目标:⑴学习洁厕剂的配制方法;⑵掌握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⑶练习酸碱滴定的操作方法。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⑶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1.滴定终点的判断;2.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学生操作,现场指导。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内容:洁厕剂的主要成分:由于人的排泄废物在厕所里经过发酵后会生成大量NH3和碳酸钙,因此一般的洁厕剂都是以盐酸为主要成分(为什么不用硫酸?),洁厕剂中盐酸的浓度大约为0.1mol·L-1,盐酸还可以除去厕所中的污垢。
问题1:如何配制洁厕剂?问题2:如何标定洁厕剂中盐酸的浓度?问题3:标定过程中需要哪些仪器,如何使用这些仪器?一、教学用品1、仪器:电子称、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
2、试剂:草酸、盐酸、氢氧化钠、酚酞、甲基橙。
二、教学内容(一)几种仪器的使用方法1、量筒的作用有哪些?怎么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1)作用:粗略取液。
(2)使用方法:手持量筒,自然下垂,平视刻线,倾倒溶液。
(3)注意事项:(1)选量程。
(2)读数时视线与弯月面相切。
(3)“三不”:不取热溶液;不长期存放溶液;不作反应容器。
2、容量瓶的作用有哪些?怎么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1)作用:精确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2)使用方法:先查漏,水洗洁;质精称,杯溶解;棒转移,洗棒杯;初混匀,线相切;盖紧塞,倒转贴。
(3)注意事项:(1)瓶、塞配套,用线相连。
(2)不能加热或盛热的液体。
(3)不长期存放溶液。
(4)不能把溶液倒洒。
学校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的探究

氯元素
颜色——蓝色溶液
气味:
如何证明洁厕灵中含有无机酸? 1:酸碱指示剂—— 酚酞、石蕊、pH试纸 2:与酸反应的物质: 明洁厕灵中含有无机酸? 方法一: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pH试纸
如何证明洁厕灵中含有无机酸? 方法二:与酸反应的物质: 活泼金属(比如锌)
STS小项目实验探究案例
2018年2月1日17时许,安徽省某派出所接到报警 称某浴池内发生一起意外剧毒物中毒死亡事故。
经查……
医院诊断证明李老汉死于氯气中毒,而罪 魁祸首就是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两者混合后 会产生氯气,而李老汉由于吸入氯气过多, 导致死亡。
方法一:查阅文字资料
验 证 方法二:观看“好奇人”“揭秘”的视频 传 方法三:看商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 言 的 方 法 方法四:亲身验证
已知是硫酸和盐酸中的一种,下列方案是否可行呢?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酚酞
氢氧化钡
氢氧化钡+酚酞
硝酸银
已知是硫酸和盐酸中的一种,下列方案是否可行呢?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酚酞
氢氧化钡
氢氧化钡+酚酞
硝酸银
确定是否含未标注的成份。 科学评价各种“妙招” 使用注意事项 能擦拭自来水龙头上的水锈吗? 能清理洗脸池所在大理石台面吗? 能与洗衣服混用吗?有危险吗?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有关洁厕灵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用途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平泉二中刘文清【学习目标】:1. 巩固整合常见稀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会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2. 进一步提高实验和科学探究技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养成对化学的应用意识和联系生活实际学化学的科学方法。
【学习重点】:1. 巩固整合常见稀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会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2. 进一步提高实验和科学探究技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养成对化学的应用意识和联系生活实际学化学的科学方法。
【学习难点】:养成对化学的应用意识和联系生活实际学化学的科学方法【教学情境资源】:洁厕灵的使用说明书【设计原则】本节课重点是复习酸的化学性质,用途,选择洁厕灵作为教学情境,原因是:1、洁厕灵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学生对其的熟识度很高,利用这一话题展开探究,必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以此为载体,可将酸的性质有机地串联起来,进行复习和运用。
3、洁厕灵的性质、使用方法和禁忌的探究,很好的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化学思想,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培养学生生活中多想善思致用的好习惯。
4、通过实验探究,渗透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学习。
【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观看洁厕灵,展示实物,阅读使用说明书。
【商品名称】金鱼洁厕灵【商品规格】500克【商品价格】4.98元/支产品特点:洁厕灵,能消除卫生间臭味、异味、清洁空气。
对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具有不伤瓷面、温和无磷、除菌留香、环保等特点。
快速去除瓷砖表面及缝隙内的水垢、尿垢、锈斑、石灰垢等顽固污渍。
缓蚀技术配方,不腐蚀瓷器表面;易于冲洗干净;使用方便快捷,令被洗瓷物光洁如新。
主要成分:本品为酸性洗涤剂,含可降解表面活性剂、复合除垢剂、高效缓蚀剂等。
“84”消毒液和洁厕灵应用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学篇•经验交流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的性质”中提供的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是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此法操作比较繁琐,所需仪器较多,改用“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因其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一、快速制取次氯酸1.实验原理“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 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因1984年北京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迅速杀灭各种肝炎病毒的消毒液而得名。
2.实验操作“84”消毒液从普通超市即可购得,每瓶价格五元左右,可提前购得并注入细口瓶中备用。
实验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新开封的“84”消毒液于pH 试纸上。
3.实验结果在数秒钟内pH 试纸变深蓝色,之后慢慢变紫红色,约50秒后变成白色,2-3分钟后试纸漂白明显。
学生疑惑于“84”消毒液为何显碱性,教师可渗透盐类水解概念。
之后pH 试纸变紫红色,其pH <7,说明生成显酸性物质的原因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而显酸性,即强酸制弱酸的结论;最终pH 试纸变白是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性所致。
此实验操作不仅简便易行且能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验证盐溶液的酸碱性(图1)、生成次氯酸(图2)、次氯酸的漂白性(图3)三个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辅以下图:图1图2图34.实验评论每当此段教学时,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中加重很多,且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教材中举例的漂白粉在现实生活中早已罕见使用,而将现代生活中常用的“84”漂白液引入课堂,将其与漂白粉的工作原理对照进行类比教学,触类旁通。
5.教学建议选用新开瓶的“84”消毒液,测定NaClO 的碱性效果更好,pH试纸的蓝色可以持续15秒以上,但其与空气中CO 2的反应速率较慢;若选用比较久置的“84”消毒液,pH 试纸变蓝色时间较短。
二、快速制取氯气1.实验原理用“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反应制取氯气。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探究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探究洁厕灵是一种常见的厕所清洁剂,其主要成分是酸性盐类和表面活性剂。
下面将对洁厕灵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以及它们对厕所清洁的作用。
首先,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酸性盐类。
酸性盐类常见的主要成分是硝酸,其酸性能帮助去除厕所中的污渍和细菌。
硝酸具有强酸性,可以迅速溶解尿石、水垢和其他堵塞物,清洁厕所,保持卫生。
此外,硝酸还具有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消除细菌和病原体,为用户提供更清洁、更卫生的使用环境。
其次,洁厕灵的另一个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疏水性分子,可以促使水分子之间的连结力减弱,让水更容易渗透到污垢表面,并在清洁过程中起到分散和乳化的作用。
洁厕灵中的表面活性剂能更好地吸附和分散厕所表面的污垢,使其更易于清洗和冲刷。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具有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使洁厕灵更易于液体传播和均匀覆盖整个厕所表面。
酸性盐类和表面活性剂是洁厕灵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协同作用使得洁厕灵在清洁厕所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洁厕灵会通过喷洒或倒入厕所中,接触到厕所表面的污渍和细菌。
酸性盐类成分会立即发挥作用,迅速溶解尿石、水垢和其他堵塞物,并杀灭细菌。
表面活性剂则负责将污垢分散并吸附到溶液中,使得清洁效果更为彻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洁厕灵含有酸性物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
一方面,要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以免引起刺激和损伤。
另一方面,要避免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或化学反应。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将洁厕灵误食或吸入,特别是家中有小孩的情况下要储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总的来说,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酸性盐类和表面活性剂。
酸性盐类能够溶解尿石、水垢等污渍,并具有杀菌作用;表面活性剂则能够将污垢分散并吸附到溶液中。
通过这两种成分的协同作用,洁厕灵能够有效清洁厕所,提供更清洁、更卫生的使用环境。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探究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探究洁厕灵主要成分探究
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3、设计尽可能多的方案
4、注意语言规范
[评价]实验方案和语言表
达
[实验]根据所给仪器和药
品分组进行实验验证
[引导]实验的依据是什
么?回顾酸的性质。
[总结并板书]一、实验依据:酸的化学性质
[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和探究报告的填写
[评价]实验探究活动中报
告的填写
[说明]洁厕灵除卫生间污
垢原理、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导]引导学生对实验进
行充分的反思、充分挖掘该实验给予的启示。
[提示]可进行反思的内
容: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得知洁厕灵主要成分后对我们生活的指导
颜色变化
2、使用pH试纸,与比色卡对比
3、使用镁条,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4、使用碳酸钠,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5、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
液中加入洁厕灵,振荡,观察红色是否褪去
[实施方案]
分组进行实验
[回忆、回答、记忆]
[讨论]分析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探究报告
[展示]探究报告、讲解实验过程现象以及结论
[回答]得出探究结论
[反思]
1、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
象:洁厕灵中其他成分是否对实验有干扰、液体呈蓝色是否因为意识
培养语言表达
能力、实验操作
描述的规范性
互补、选择合理
方案
锻炼基本实验
能力
复习酸的性质
锻炼学生的使
用学科用语及
语言表达能力,
准确表达探究
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体会到
成功的喜悦
拓展学生的思维、强调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厕灵主要成分探究”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设计思路
2013年3月15日接到邗江区教研室通知,要求我在邗江杨庙中学面向全区开设一节有关第七章酸碱盐的复习课。
如何使中考化学复习既有新意又能达到巩固知识拓展能力的目的?2013年扬州中考化学研讨会上张海洋老师的一节“胃病诊治中的化学问题”的课,对我很有启发,让我感受到也就是中学化学的复习课呈现的模式多种多样。
所以我也尝试着将生活中常见的“洁厕灵”作为载体进行酸的复习。
由于扬州中考化学探究题都不乏从定性到定量来考察学生的题例,因此,从“洁厕灵”主要成分的定性探究到“洁厕灵”中盐酸含量的定量探究,成为了这节课的主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以及学会对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训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推论”的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品质,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评价实验等综合实验能力;(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精神,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洁厕灵”成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关注社会,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播放一则新闻报道视频
温州有位小伙在家清洁洗手间时,先倒了些“威猛洁厕灵”,觉得不干净,又倒了“84”消毒液,结果,两种试剂混合到一起,立即产生了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到5分钟这位小伙就瘫倒在地。
[引导过渡]洁厕灵和“84”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清洁消毒用品(出示实物),但这位小伙为什么会瘫倒在地?“洁厕灵”里究竟有些什么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洁厕灵”的主要成分。
[板书]“洁厕灵”主要成分的探究
探究一:“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教师]倒出部分洁厕灵于烧杯中,展示给学生。
提问:大家猜一猜,这里面可能会有什么呢?
[学生]Cu2+
[教师]这里面真的有Cu2+吗?你有方法来检验吗?
[学生演示实验]①取样插入打磨后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②取样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没有蓝色沉淀生成
得出结论:没有Cu2+
[教师]其实“洁厕灵”的蓝色是因为添加了色素。
所以,平时我们不能光靠直觉来判断某一物质,还需要借助实验来验证。
[板书]一、“洁厕灵”主要成分
1.色素
[引导过渡]那“洁厕灵”中除了色素,还有些什么成分呢?我们能否从它的标签中找到一些线索?
[教师]看过标签,大家再来猜想,这里面可能还会有什么呢?[学生]酸
[教师]我们一般用什么酸来除去这些水垢和水锈呢?
[学生]稀盐酸
[教师]那么这里面是不是真有盐酸?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有哪些方法来检验“洁厕灵”中有盐酸。
(2)分组选择1-2个方案,通过实验来验证。
(3)小组展示实验,学生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板书]2.盐酸中阴阳离子的检验
[教师]之前那位小伙突然瘫倒在地,究竟是什么缘故呢?我们接着来看报道。
[视频播放]小伙突然瘫倒的原因是,所用的“洁厕灵”中含有盐酸,而“84”含有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钠,两者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有毒的氯气。
[教师]看完刚才的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1]在以后的生活中,“洁厕灵”和“84”不能一起使用。
[学生2]“洁厕灵”中有盐酸,使用时注意不能和皮肤接触。
[学生3]化学知识太重要了,在现代生活中离不开化学。
[学生4]化学时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化学知识,还要会应用于实际。
[学生5]我们要学会看标签,了解物品的成分、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
[教师]说得好!如果那位小伙在使用“洁厕灵”之前,仔细看下标签,就不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了(再次展示标签)。
我们以后在使用物品前一定要先仔细查看标签说明。
同时也看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化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每位同学都应学好化学,并经常尝试着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过渡]“洁厕灵”中除了色素和盐酸,还含有增稠剂,而其中正真起到洁厕作用的是盐酸。
那我们平时能否把这些成分简单混合一下或者直接用盐酸来洁厕呢?对于其中盐酸含量有没有要求呢?我们国家规定,“洁厕灵”中盐酸含量上限不得超过12%,主要防止对瓷砖造成过度腐蚀。
那我们今天是否能来测定一下这瓶“洁厕灵”中盐酸的含量呢?
探究二:“洁厕灵”中盐酸含量的测定
[教师]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一些药品,大家想想对你们设计方案有什么帮助?
药品:“洁厕灵”(除了盐酸其他成份不参与化学反应)、锌粒、碳酸钠溶液、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碱石灰、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等。
同时,我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套卡片,卡片上有如下装置:(提醒:可重复选择)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测定“洁厕灵”中盐酸的含量?
(2)利用卡片,根据你的方案连接装置,并把序号填在学案上。
(3)每组学生派代表把本组设计的方案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并解析原理和具体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和评价展示出的各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
帮助学生归纳,测定“洁厕灵”中盐酸含量的一般方法:(1)气体法:①测定生成气体质量。
②测定生成气体体积。
(2)沉淀法:将Cl-转化为AgCl沉淀,测氯化银沉淀的质量(3)碱滴定法:向加有酚酞的已知体积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洁厕灵”,测出消耗
的“洁厕灵”的体积(假设已分别知道氢氧化钠溶液和“洁厕灵”的密度)。
四、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给我一个很大的触动就是城乡学校的差异性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机智的处理好课堂生成。
在开课之前,我在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试讲。
整节课教学环节比较紧凑,教学过程也比较流畅清晰。
在洁厕灵成分的探究中,100%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位学生都能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方案,还有的学生能利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洁厕灵”显酸性,甚至有学生考虑到“洁厕灵”中的色素对检验的影响,等等,最后都能轻松归纳出利用了哪些酸的化学性质。
在进行“探究二”教学环节时,我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学生很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讨论、拼接装置图、展示、点评,非常活跃,学生设计出的方案也很多。
整节课的氛围都比较轻松愉快。
可是我在杨庙中学开设这节课时,发现了很多与之前想象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人数比我校少了一半多,我把分组活动由原来的4人一组改成了2人一组,2人组的探究气氛显然冷清了许多。
其次,上课之前我没有能够很好的了解这个班的学情,对学生也不熟悉,以至于在进行“探究一”的教学活动中,我自认为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学生能从H+和Cl-两方面来验证“洁厕灵”中含有盐酸。
这些我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预设却没有很好的出现。
我只好改变教学思路,通过问题设置,一步步引导,最终,学生也很好地完成了洁厕灵成分探究和酸的化学性质的归纳。
接下来,在“探究二”的活动中,我在学生动手探究之前,对所给药品和装置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和提示,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的参与热情一下就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他们能较快地从好奇转而融入到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并由衷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
通过在两所不同类型学校开设探究型复习课,既让我体会到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感受到了农村化学教师的不易,又发现学生好动好奇心的天性却是相通的,其实农村化学教师只要勇于放手让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大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农村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和城里学生一样享受到化学探究的乐趣,农村学校的化学老师也可以和城里老师一样,享受教育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