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名词解释

秦始皇陵名词解释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陵墓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山中,距离市区约25公里。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历时39年,是由秦始皇的陵墓、兵马俑、宫殿、机关、珠宝等构成的庞大建筑群。
秦始皇陵的挖掘始于1959年,当时由苏联考古学家李济深率领一支考古队伍进行挖掘。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和文物收藏得以完全揭示。
目前,秦始皇陵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陵墓之一。
在秦始皇陵中,有许多著名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兵马俑、黄金珠宝、铜器、玉器、瓷器等。
其中,兵马俑是秦始皇陵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也是中国考古学史上最著名的发现之一。
兵马俑的数量和规模之大,使得秦始皇陵成为了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
除了兵马俑外,秦始皇陵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物和艺术品,例如黄金面具、玉器、铜器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技水平,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陵的挖掘还揭示了中国古代的陵墓制度、陵墓设计和建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
通过挖掘和展览秦始皇陵的文物和艺术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秦始皇陵各种知识

秦始皇陵各种知识秦始皇陵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景区内,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大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墓葬之一。
秦始皇陵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8年之久,主要是为了保护秦始皇的尸体和陪葬品,以便他在来世继续享受高贵生活。
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秦始皇陵的各种知识。
一、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秦始皇陵的建造者是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尊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遏制不同文化、历史的传承以及地方势力的发展,采取焚书坑儒和一统文字的措施,从而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
在他统治期间,进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如实行兵役制度、度量衡统一、开凿运河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始皇陵的建造才得以实现。
二、秦始皇陵的建造过程秦始皇陵的建造工程从公元前246年开始,历经38年之久才竣工。
这座陵墓的规模宏大,斗拱、铜门、陶俑等各种文物数量众多,涉及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
此外,在建造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工程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所有工程材料全都是精选的石料、青石、大青石和白玉石,取自秦朝全国各地。
秦始皇陵的建造工艺高超,在斗拱、地宫、大殿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可以说,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
三、秦始皇陵的地宫结构秦始皇陵的地宫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陵中最神秘的部分。
地宫共分为三部分,即东、中、西三个宫殿,每个宫殿的墙面、地面、天花板都镶嵌着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瓷砖,每个瓷砖都用胶泥或者是真金硅胶固定,保证了没有一丝缝隙。
被称为“大墓”的中宫藏了秦始皇的遗体,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谜团。
四、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秦始皇陵最著名的陪葬品就是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古代制作技艺最高超的文物之一。
兵马俑以秦朝的军队为题材,包括士兵、马、车、车夫等,兵马俑造型不重复,共有三个坑,分别是士兵坑、骑兵坑和将军坑,坑内兵马俑摆放有序,每个士兵面部和服装都是独特的。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三个原因告诉你(上)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三个原因告诉你(上)
秦始皇陵墓早在1975年的春天就被人们发掘,据说这是一座迄
今为止规模最大且内部结构最为精巧的古代陵墓,但是除了已经发掘的兵马俑之外,还有很多部分都没有被人们发掘,而考古学家之所以不挖的首要原因就是这座陵墓的面积实在太大,总体可达60万平方
公里,几乎是整个故宫的78倍大,因此一旦挖掘就需要耗费巨大的
人力物力。
但是秦始皇陵墓之所以不挖的最根本原因还不止于此,实际上秦始皇陵墓中为了防盗设置了不少的机关,比如水银毒池、连弩机关,还有流沙等各种陷阱,这导致挖掘存在巨大的危险,比如流沙就设置在陵墓的最上面一层,一旦挖掘就会不断的陷入到墓穴之中,不仅将文物掩埋挖掘的人也不能幸免,并且据说陵墓中的有一条精心打造的水银河,一旦有人进入挥发的水银气体就很容易毒杀盗墓者。
秦始皇陵墓不挖实际上也是因为目前的技术还不到位,如果贸然的将剩余的陵墓文物出土,那么很多文物都可能会出现颜色消退的局面,因为兵马俑就是这样,出土时原本各个身披紫色战袍,但是一旦接触空气过久,它们的颜色就开始脱落,因此为了不让大量文物丧失本色,考古学家也就不急于将其挖掘出来。
实际上秦始皇陵墓之所以不挖掘,还被一些非常细微的因素影响,比如秦始皇陵墓中存在大面积的水,因为考古学家通过光谱扫描后发现,陵墓中存在地热异常,相比周围这里的温度非常低,这都是因为其中修建了不少阻止地下水浸入的排水渠,一旦挖掘,秦始皇陵墓就
很可能会被水淹没。
秦始皇陵的陵墓布局及其象征意义

秦始皇陵的陵墓布局及其象征意义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皇家陵墓之一。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布局充满了象征意义。
本文将对秦始皇陵的陵墓布局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
一、整体布局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千米,包括陵园、骑兵坑、兵马俑等构成。
陵墓内部包括前殿、中殿和后殿三部分,形成了“山门、宫殿、宝殿”三重结构。
前殿周围建有城墙,城墙外部还有一条环陵的秦始皇陵护城河,整体布局严密有序。
1. 前殿:前殿作为整个陵墓的入口,象征着秦始皇统一国家的意志和威严。
前殿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体现了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2. 中殿:中殿是陵墓的核心部分,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
中殿的布局十分严谨,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代表着秦始皇一统六国的伟业,折射出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3. 后殿:后殿是陵墓的尾部,象征着秦始皇生命的结束和归宿。
后殿建筑庄重肃穆,内设有皇帝的灵柩和丰厚的陪葬品,体现了秦始皇对死后永恒统治的期望。
二、象征意义秦始皇陵的布局不仅仅是空间的分割和安排,更是秦始皇思想的体现和统治理念的象征。
1. 皇权至上的象征:秦始皇陵的布局中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整个陵墓的布局严密有序,展示了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前殿、中殿和后殿的层层进入,代表着皇权的层层紧逼,显示了秦始皇统一全国、一统江山的决心和能力。
2. 阴阳相互制约的象征:秦始皇陵的布局中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思想。
陵墓内的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构成了阴阳平衡的结构,寓意着天人和谐、皇权与民权相辅相成的理念。
3. 周而复始的象征:秦始皇陵的布局中体现了周而复始的宇宙观念。
整个陵墓的形制呈圆形,象征着宇宙的循环和再生。
尽管陵墓内的皇帝已经逝去,但整个陵墓依然活跃着,象征着皇帝的永恒统治。
4. 一统天下的象征:秦始皇陵的规模庞大,象征着秦朝统一天下的壮举。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传说故事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传说故事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哎呀,这可是中国古代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了。
说起这地方的传说故事,那真是让人听了直呼过瘾,仿佛走进了一场历史的奇幻之旅。
1. 秦始皇陵的神秘1.1 建造背景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这地方可是古代的“皇帝宝地”。
秦始皇为了能在死后也能继续享受权力和荣誉,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墓。
说白了,就是想在地下也要“当老大”。
传说他为了保密,还动用了几百万工人,工程大到令人咋舌。
1.2 神秘传说关于秦始皇陵,有个特别的传说,说是为了防止陵墓被盗,秦始皇在陵墓里布下了重重机关。
还听说过一种说法,皇陵内藏着神秘的江湖“机关术”,据说当时工匠为了保护皇帝的墓地,甚至在地下建了一条条暗道,机关重重,复杂得让人目瞪口呆。
2. 兵马俑的传奇2.1 发现过程再说说兵马俑,这可是陵墓的一个大亮点。
1974年,一位农民在挖井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这群“兵马俑”。
这一下,简直就是“地宝”掉了个大坑。
整个世界都为之一振,因为这些陶俑实在太震撼了,它们仿佛从古代战场上走下来的。
2.2 兵马俑的神奇兵马俑的造型那叫一个栩栩如生,每一个俑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不是流水线生产的。
你瞧,那些战士们个个都有自己的表情和姿态,好像刚从战场上走下来一样。
特别有意思的是,俑们的服装和武器细节也都非常讲究,可以说是古代“战斗的全副武装”了。
3. 传说中的奇遇3.1 寻找长生不老药关于秦始皇陵,有个颇具戏剧性的传说,说秦始皇一心想着长生不老,派了无数的方士去寻找“仙药”。
结果,他们把各种“长生不老药”带回了皇宫,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皇帝最后还是没能如愿。
这段故事真的是让人觉得戏剧十足,也给这座神秘的陵墓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3.2 陵墓的秘密再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说,便是关于陵墓内部的秘密。
有说法称,陵墓里藏着古代的“宝藏”,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各种珍稀的文物。
不过,至今为止,没人能真正证实这些说法,毕竟陵墓的真正情况还在等待着考古学家的进一步探索。
西安秦始皇陵导游词

西安秦始皇陵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西安秦始皇陵!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千古一帝的陵墓。
首先,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皇陵,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陵之一。
它位于西安市兴平县境内的灵渠附近,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
陵墓的主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地下宫殿、地面露天陵园和外墙护城。
地下宫殿是陵墓的核心部分,按照历史记载,陵墓内有宫殿三层,共有六千余间宫殿。
然而,由于历经沧桑岁月,宫殿已经被时间与盗墓者所侵蚀,只能通过照明和探测设备来勾勒出宫殿的轮廓。
陵墓的主体地面建筑是露天陵园,陵园呈方形,四面环山。
陵园内种满了不同品种的树木,四时景色各异,形成了美丽的园林景观。
陵园内有许多配套建筑,如华阴道、泰山道、鲁道等,这些道路衔接起了整个陵园。
陵墓外围有一道宽达3.8公里的外墙,墙高2.5米,周长达6.3公里。
外墙建造难度极大,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目的是为了保护陵墓免受外来侵扰。
而秦始皇陵的最著名之处就是陪葬兵马俑了。
在兵马俑坑中,共发现有三个主要的坑位,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
其中,一号坑是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共有兵马俑6000余尊,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它们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秦代军队的威武形象,并体现了古代陵墓的规模之大和制度的严密性。
除了兵马俑之外,陵墓内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宝物,如铜车马、铜鸟兽、玉佩、银器等。
这些文物和宝物不仅代表着秦代的高度文化水平,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
在参观陵墓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保护遗址、文物和环境。
尊重历史、尊重陵墓是每个游客的义务和责任。
同时,为了保护遗址和文物的完整性,禁止随意触摸和攀爬兵马俑和其他文物。
最后,秦始皇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它的建造和保存对于我们研究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秦始皇陵的庄严、古朴和厚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秦始皇陵的简介与历史

秦始皇陵的简介与历史秦始皇陵,那可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说起来都让人心潮澎湃。
你想啊,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他老人家不仅统一了六国,还干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这秦始皇陵,就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大谜团之一。
一说到这陵,先得聊聊它的位置。
它就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那地方山清水秀,风水绝佳,秦始皇选这儿当自己的长眠之地,可见眼光独到。
1.1 规模宏大,叹为观止走进秦始皇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规模宏大的气势。
你想象一下,整个陵园占地面积将近60平方公里,相当于几十个故宫那么大!四周还有城墙环绕,那城墙可不是一般的土堆,而是用夯土筑成的,坚固得跟铜墙铁壁似的。
站在高处往下看,整个陵园就像一座微缩的城池,让人不禁感叹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无尽财富。
1.2 兵马俑坑,震撼人心说到秦始皇陵,不得不提的就是兵马俑坑。
这可是咱们国家的国宝级文物,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你走进那些坑道,一眼望去,全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兵马俑,有步兵、骑兵、车兵,还有指挥官,一个个栩栩如生,就跟真人一样。
据说这些兵马俑都是按照秦始皇生前的军队模样制作的,为的就是保护他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号令千军万马。
看着这些兵马俑,你仿佛能听到战鼓擂动,战马嘶鸣,感受到那股子热血沸腾的劲儿。
二、神秘莫测,未解之谜2.1 水银江河,机关重重秦始皇陵里还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说,那就是里面用水银做成了江河湖海。
这可不是瞎说的,考古学家们通过探测发现,陵园内确实存在大量的水银。
这些水银不仅模拟了自然界的水系,还起到了防腐防盗的作用。
想想看,如果有人想盗墓,一碰到那些水银,嘿嘿,那可就惨了。
而且啊,据说陵内还布满了各种机关陷阱,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这秦始皇为了保护自己的陵墓,可真是费尽了心思。
2.2 珍宝无数,价值连城除了兵马俑和水银江河外,秦始皇陵里肯定还藏着无数的珍宝。
毕竟这位千古一帝生前可是搜罗了天下的奇珍异宝。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法亲眼看到这些珍宝的真面目,但光是想象一下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了。
秦朝的皇宫建筑

秦朝的皇宫建筑秦朝,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皇宫建筑也是豪华而庄严的。
秦始皇作为秦朝的始祖,他建设了许多壮丽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的陵墓——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除此之外,秦朝的皇宫建筑还体现了当时人民对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本文将详细介绍秦朝的皇宫建筑,展示这一辉煌时期的建筑风貌。
一、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陵墓,位于现今的陕西省临潼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的建造规模宏大,耗费了大量的劳工和资源。
它的设计与建造充满了鬼斧神工之妙,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之作。
秦始皇陵的主要建筑包括坑道、宫殿和墓葬。
1. 坑道:秦始皇陵的坑道是陵墓的主体部分,由长达数千米的地下人工通道组成。
这些坑道与秦始皇墓穹顶相连接,进入坑道需要经过多道机关防护。
坑道的建造考虑了后人可能的盗墓行为,采取了多种防盗措施。
秦始皇陵坑道的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便是秦兵马俑。
2. 宫殿:秦始皇陵的宫殿是陵墓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秦始皇在位期间居住的场所。
宫殿规模宏大,设计考究,布局严谨。
内部设有大殿、内厅、偏殿等,用以展示秦朝的皇宫建筑风格和皇权的威严。
宫殿内的壁画、雕塑等装饰也体现了秦朝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3. 墓葬:秦始皇陵的墓葬位置位于坑道的最深处,是秦始皇陵的核心。
秦始皇陵的墓葬形式独特,构造严密,宛如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
墓室内一直被守卫者称为“秦宫”,不仅有宝物无数,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防盗机制。
墓室内桂殿、宝座、宝库等令人惊叹,展示了秦朝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豪华氛围。
二、其他皇宫建筑除了秦始皇陵,秦朝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皇宫建筑。
尽管这些建筑现已无迹可循,但史书中有关记载仍然能够展示出它们的辉煌与雄伟。
1. 安阳宫:安阳宫是秦始皇在位期间的王宫。
它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是秦朝时期最重要的宫殿之一。
安阳宫有着丰富的装饰和宏大的规模,是秦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安阳宫已经荡然无存,只能通过文字和史书来想象它的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您本次行程的导游员,您叫我小潘或潘导都行。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遗址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秦始皇,以便大家有个更好的了解。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创立者,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
他姓嬴名政,于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的都城邯郸。
他13岁时就继承了王位,但是按照当时的制度,他直到22岁的时候才举行了加冕仪式,开始正式亲理国事。
他执政以后,经过十年的浴血奋战,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朝。
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思想政治领域内的统治,他还设立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而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和法律制度。
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高五帝,又因为是第一个皇帝,所以便自称为始皇帝。
他在统一全国以后,对内发展农桑,对外发展经济,并且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使国力不断强盛。
同时,他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
城。
在当时,修筑长城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是今天它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秦始皇身材魁梧,大腹便便,同时也是非常残忍,暴虐,冷酷无情的。
他“焚书坑儒”这一专制举动,使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受到严重的摧残。
他为了自己享乐,曾征集了几十万刑徒为自己修建了“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
但是他到死也没有住完那里所有的宫殿。
他大兴土木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历史上也称秦始皇为暴君。
不过,秦始皇也是非常勤勉的。
他曾经五次出巡天下,于公元前210年的7月,在出巡途中,暴病死于河北的沙丘,终年50岁。
死后葬于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骊山,背面与渭水相邻。
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
据史书记载:“骊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黄金。
”秦始皇正是贪其美名而葬在这里的。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秦始皇陵,我们看到的这个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陵墓的规模是相当浩大的,在当时修建这么巨大的一个陵墓,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骊山的河渠是南北方向流的,为了防止流水冲跨陵墓,将它们都进行了人工改道,改为东西向流;在一个呢,骊山是一座土山,对当时修建秦陵来讲,就相当缺乏石料,需要从渭北等地运来。
而当时没有先进的运输交通工具,这些全部都要靠人力来搬移,可见当时修建这座陵墓的艰难了。
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当时的地面建筑现在已荡然无存了,我们已经无法领略秦陵的全貌。
秦陵的地宫现在虽然还没有发掘,但是已经发掘了秦陵的一个陪葬坑,那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的再现
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
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
它是以长方阵的排列方式,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
我们现在所看到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
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号坑的前锋部队。
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
这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强弓劲弩,都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的。
他们在作战时都不戴头盔。
头盔本来是作战时的一种最基本的防护装备,但是秦国军队规定一律不准戴头盔。
所以历史上称他们为“科头”。
由于“科头”不戴头盔便敢杀入敌阵,史籍上也称他们为“科头锐士”。
大家也许要问秦始皇为什么要为他制作数量如此之多的兵马桶呢?它们是怎样烧制成的呢?原来,秦始皇曾想用4000童男童女为其殉葬。
他降旨令李斯承办此事。
李斯心中惧怕.未敢马上执行此令。
因为建筑长城已惹得民怨沸腾,再让如此众多的童男童女殉葬,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他将来恐怕也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制作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桶,守护其亡灵,以壮声威。
闻听此事,秦始皇大喜,他又重新降旨,让李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他的御林军为原型,制作陶俑。
但这些桶必须手握实战兵器按实战队形排列,而且秦始皇再三嘱咐李斯,此事万不能叫御林军知道。
因为秦朝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复制成俑,其魂也就被勾走
了.这可是大忌。
秦始皇当然不愿惹怒他喜爱的御林军了。
工匠们纷纷去找御林军中自己的亲戚、朋友、老乡、熟人,仔细观察其容貌特征,并默记于心。
由此,工匠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制捅工程。
秦俑坑不仅是一座不朽的艺术宝库,而且还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库。
当时青铜铸造业已是十分发达,制造出了各种精良的武器装备,这也是后来秦军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就是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最引人注目的一把青铜剑了。
“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
这把青铜剑已历经了2000多年,但是表面并没有生锈,至今仍然是锋利无比。
在它刚刚出土时,专家们曾经用它一次划透了20张纸。
即使现在的玻璃刀想做到这一点也决非易事。
在一号坑以北20米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从二号坑中出土的将军俑。
将军在军队中具有特殊的身份,所以他处处显得与众不同。
这个将军俑胸前佩带着两朵花结,就表明他曾经立了两次功。
他所穿的铠甲以肚脐眼为界,肚脐以上是上片压下片;肚脐以下是下片压上片。
这样是为了弯腰方便,便于指挥作战。
这个将军俑的腹部微微隆起,说明秦军中将军的待遇还是相当好的,也反应了早在秦代时,男子就有了将军肚。
这也就是将军肚的起源了。
三号坑位于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处。
它的面积为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一共出土了四马、一车和68个陶俑。
好了,游客朋友们,在这里,我的讲解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如果我有做的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原谅。
期待与您再次相会。
最后祝您归途愉快,事事
顺心,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