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际 结 算1
国际结算与实务案例第1章

代理行( CORRESPONDENTS) 代理行(CORRESPONDENT BANK OR CORRESPONDENTS) 是指相互间建立委托办理业务的, 具有往来关系的银行. 是指相互间建立委托办理业务的 , 具有往来关系的银行 . 代理行的建立,一般经过三个步骤: 代理行的建立,一般经过三个步骤: 资信调查.主要考察对方银行的资信, 资信调查.主要考察对方银行的资信,通过多方渠道了解 对方银行所在国的有关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 对方银行所在国的有关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 在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建立代理行关系的层次. 在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建立代理行关系的层次.代 理行的层次分为:一般代理关系, 理行的层次分为:一般代理关系,账户代理关系与议定透 支额度关系. 支额度关系. 签订代理行协议(AGENCY ARRANGEMENT).代理行协 签订代理行协议 . 议包括双方机构的总称(总行签订的代理协议是否包括分支 议包括双方机构的总称 总行签订的代理协议是否包括分支 包括几家分支行必须在协议中明确), 行,包括几家分支行必须在协议中明确 ,交换和确认控制 密押, 文件(密押 印鉴和费率表),代理业务的范围, 文件 密押,印鉴和费率表 ,代理业务的范围,业务往来 头寸的调拨,融资便利的安排等内容. 头寸的调拨,融资便利的安排等内容.
11
密押(TEST KEY)是两家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专用押码,在发送电报 是两家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专用押码, 密押 是两家银行之间事先约定的专用押码 由发送电报的银行在电文前加注,经接收电报的银行核对相符, 时,由发送电报的银行在电文前加注,经接收电报的银行核对相符,用 以 确认电报的真实性.密押的机密性强, 确认电报的真实性.密押的机密性强,国际结算中的所有资金转移均通 过 电报或者电传进行,因此应由绝对可靠的人经管,使用1~ 年后应当更 电报或者电传进行,因此应由绝对可靠的人经管,使用 ~2年后应当更 换 新的密押,以确保安全. 新的密押,以确保安全. 印鉴(SPECIMEN SIGNATURES)是银行有权签字人的签字字样.是 是银行有权签字人的签字字样. 印鉴 是银行有权签字人的签字字样 代 理行用以核对对方发来的电报,电传的真实性的凭证. 理行用以核对对方发来的电报,电传的真实性的凭证.银行之间信函凭 证 和对外签发票据,对外签订的协议,都必须经有权签字人签字才可生效. 和对外签发票据,对外签订的协议,都必须经有权签字人签字才可生效. 委托付款银行必须先核对信函,票据和凭证上的签字, 委托付款银行必须先核对信函,票据和凭证上的签字,然后才具体处理 委 办的业务.代理行签字样本由总行互换, 办的业务.代理行签字样本由总行互换,包括总行及代理协议中所包括 分 行的有权签字人的签字式样. 行的有权签字人的签字式样. 费率表(SCHEDULE OF TERMS AND CONDITIONS)是银行办理各项 费率表 是银行办理各项 业务的收费标准.一般由总行制定,分行和支行执行. 业务的收费标准.一般由总行制定,分行和支行执行.我国银行办理委 12 托 业务时,按照对方银行的标准收费.收费应公平合理, 业务时,按照对方银行的标准收费.收费应公平合理,避免过高而削弱
m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de)全部产品和劳务(de)市场价值(de)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9m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de)最终产品和劳务(de)价值(de)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9m3.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de)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de)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de)净值,即新增加(de)产值.9m6.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de)全部收入.9w2.简述国内生产总值(de)含义答: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de)全部产品和劳务(de)市场价值(de)总和.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⑴GDP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⑵计入GDP(de)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随着经济技术(de)不断发展,非生产性劳务在现代经济总量中(de)比重日益增加.非生产性劳务虽然不同于物质生产,但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de)需要,属于现代(de)综合性生产.⑶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折旧是对原有资本存量消耗(de)补偿.折旧可以反映资本设备(de)更新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可以反映技术进步(de)程度.⑷计入一定时期(de)GDP(de)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de).9m4.概述五个总量指标(de)含义与关系答: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de)关系: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de)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de)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de)净值,即新增加(de)产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第二,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净值(de)关系: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de)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de)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de)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de)余额.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de)补贴)-企业转移支付.第三,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de)关系:个人收入简称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de)全部收入(de)总和.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第四,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e)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de)全部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纳税.10m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de)比重,即每单位收入(de)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de)状况.10m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de)收入中消费所占(de)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de)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de)收入中消费(de)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de)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de),即0<MPC<1.10m12.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de)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de)改变量之间(de)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de)倒数.10w1.简要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de)关系.答:消费函数与储蓄之间(de)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C(Y)+ S(Y)= Y.第二,平均消费倾向APC与平均储蓄倾向APS 之和恒等于1,即APC + APS = 1.第三,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恒等于1,即MPC + MPS =1,由此可见,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确立. 10w2.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de)条件.答: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de)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de)最终国民收入(de)增加量为:△Y=△I/1-b,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k=1/1-b,被称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de)倒数.投资乘数定理不仅说明投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而且也说明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将会成倍下降.乘数定理结论(de)成立需要具备一定(de)条件.首先,投资乘数效应是长期变动(de)累积.这就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其次,在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变动(de)过程中,需要足够(de)资本品和劳动力.如果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受到资源(de)约束,那么,国民收入(de)增加就会受到资本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de)影响,使得国民收入增加量达不到投资(de)1/(1 – b)倍.因此,投资乘数定理往往在萧条时期才成立.10w3简述相对收入理论(de)主要内容.答: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de)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de)收入水平,杜森贝(de)相对收入理论,可概括为如下四点:⑴在稳定(de)收入增长时期,平均储蓄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取决于收入水平,这一观点和弗里德曼(de)持久收入理论相同.⑵从长期考察,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是稳定(de),因为其影响因素在长期中变化不大,这种长期消费倾向(de)稳定性对消费函数之谜是一个很好(de)解释.这一观点和莫迪利安尼(de)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de)持久收入理论(de)结论相同.⑶短期考察,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最高收入)(de)比例,由此使短期消费会有波动,但由于习惯效应(de)作用,收入减少对消费减少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⑷把长期和短期影响结合在一起,引起平均储蓄倾向或平均消费倾向变化(de)自变量为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之比.11m8.流动偏好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de)流动偏好时提出了(de).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de)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de)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de)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11m10.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de)方向变化关系.11m12.投资是指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de)增加,这里所说(de)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11m17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治本平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de)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de)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11w4简述IS-LM模型.答:使得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de)收入Y和利息率r必须同时满足产品和货币市场(de)均衡条件.由产品市场(de)分析知道,当投资等于储蓄时产品市场处于均衡.因此,产品市场(de)均衡可以由I(r)= S(Y)加以表示.由货币市场(de)分析知道,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处于均衡,因此,货币市场(de)均衡可以由m = L1(Y)+ L2(r)加以表示.这样,使得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de)收入Y和r(de)组合一定满足下面(de)两个条件:上式被称为IS – LM模型.12m1总需求: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de)劳务(de)需求总量.12m2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de)均衡(de)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de)均衡(de)总支出量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de)轨迹.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de)曲线.12m3总需求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支出关系(de)函数.以Y表示使得经济处于均衡(de)总支出AE(de)水平,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需求函数AD可以表示为:Y = AD(P)12m4总供给: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de)总产出或总产量.12m5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de)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de)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de)轨迹.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de)曲线.12m6总供给函数是表示价格总水平与均衡总产出关系(de)函数.以Y表示经济中(de)总产出,P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AS可以表示为:Y = AS(P)12w1简要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e)原因.答:1.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e)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在既定(de)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de)财富可以购买到(de)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de)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de)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de)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de)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de)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综合以上两个方面(de)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de)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de)曲线.12w2简述导致需求曲线移动(de)原因.答:在一个特定(de)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de)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de)移动.总支出中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de)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首先,消费者(de)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de)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de)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正文移动.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de)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12w5简述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de)原因.答:在任一给定(de)价格水平上,生产能力(de)提高或降低都会导致厂商愿意供给(de)某种产出数量(de)变化,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特别是垂直部分发生移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de)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de)和人为(de)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de)总供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第二,技术变动.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de)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de)变化.技术变动通常是正向,即技术水平倾向于提高,所以技术变动(de)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de)变动.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de)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de)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进口商品价格(de)变化也会引起总供给曲线(de)移动.如果厂商以进口商品作为原料,那么进口商品(de)价格变化时,厂商(de)成本就会发生变动,从而愿意生产(de)数量也会变动.总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或生产成本下降,经济(de)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下降或生产成本提高,经济(de)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13m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de)普遍持续上升.13m2.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de)百分比.13m11需求拉动(de)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de)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de)一般价格总水平(de)持续而显着(de)上升.这种类型(de)通货膨胀形成(de)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de)货币追逐较少(de)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de)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de)供给”.13m12成本推进(de)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de)一般价格总水平(de)上涨.13w增补、失业对经济(de)影响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de)浪费和社会损失.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de)闲置,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不能利用(de)劳动力资源无法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de)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de)不利影响也是巨大(de).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de)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de)心理造成巨大(de)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会悲观失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和各种社会骚乱.当然,这是从经济学(de)角度上讲(de),但从社会学(de)角度看,适当(de)失业会使在岗(de)人员更加努力工作,积极进去,促进经济(de)发展.13w1简述通货膨胀(de)收入分配效应.答:通货膨胀首先会对工资薪金阶层产生影响.在劳动市场上,工人(de)工资往往以工资合同(de)方式预先加以确定,也就是说货币工资率(de)上涨往往慢于物价上涨.因此,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工人(de)货币工资没有变动,但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可见,工人在通货膨胀中受到损害,而这种损害取决于工资调整(de)滞后期.如果工资合同调整较快,那么领取工资者受到通货膨胀(de)损害就少;反之,受到损害就大.其次,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润为收入者受益.由于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资落后于产品价格(de)上升,因而利润呈上升(de)趋势.只要成本滞后于产品价格上升,那么取得利润者就会获得好处.再次,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息和租金为收入(de)人受到损害.由于利息和租金这两种收入形式往往在较长期(de)合同中被确定下来,因而如果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现通货膨胀,就会使得资本或土地(de)实际表现出来(de)利息或地租高于合同规定(de)数额,结果按合同规定(de)数额取得利息或租金(de)人受到(de)损害.同时,借贷或租用者就会因此得到好处.最后,通货膨胀使得退休人员遭受(de)损失最大.退休人员往往在社会保险机构领取定额(de)保险金和补贴,保险金和补贴(de)数额很少能赶得上通货膨胀,因此,长年阶层受通货膨胀(de)影响最大.13w2简述通货膨胀(de)就业和产量效应.答: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即通货膨胀使就业增加,产量增加.未预料到(de)通货膨胀产生(de)效应大,而预料到(de)通货膨胀产生(de)效应小,甚至没有.如果经济中出现未预料到(de)通货膨胀,由于货币工资以合同(de)形式被固定下来,其变动就滞后于通货膨胀,结果会使得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导致厂商增加工人(de)投入量,从而提高产出量.这样,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产生正效应.相反,或经济中出现预料(de)通货膨胀,则工人会要求按通货膨胀上升(de)幅度提高工资,结果实际工资下降很少或保持不米,从而对产量和就业(de)影响就很小,甚至没有.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资本积累,从而对经济增长也产生影响.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存在货币工资调整(de)滞后,因而使得通货膨胀(de)收入分配效应朝着有利于利润为收入者(de)方向发展,而以利润为收入者一般具有高于以工资为收入者(de)储蓄倾向,因此,有利于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尽管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程度(de)正向效应,但这也是有代价(de).代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价格(de)变动对资源配置带来扭曲;二是增加了人们经济行为(de)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经济学家不主张利用通货膨胀来促进产量、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13w7简述菲利普斯曲线(de)政策含义.答: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de)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在失业率较低(de)年份,价格总水平上涨较慢,即通货膨胀率较高;在失业率较高(de)年份,通货膨胀率较低.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de)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期曲线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会与横轴相交,即在通货膨胀率等于0时,经济中也会存在一定程度(de)失业率.这部分失业率被认为是由于制度因素所决定,因而被称为经济中“自然”(de)失业率.价格调整曲线具有明显(de)政策含义.当政府希望失业率降低到自然率水平之下,可以运用扩展性(de)宏观经济政策实现这一政策目标,但需要一定(de)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反之,如果政府试图降低通货膨胀率,则可以通过增加失业率实现这一目标.13w简述失业对经济(de)影响.14m1.财政政策: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de)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de)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de)重要手段之一.14m2.财政制度(de)自动稳定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de)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de)自动稳定器.14m5挤出效应: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de)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de)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14m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de)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de)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de)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de)比例.14m7.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de)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de)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de)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de)比例. 14m8.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de)税收变动量之间(de)倍数关系. 14w2.简述财政制度(de)自动稳定器作用.答:在财政收入方面,收入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de)最主要(de)来源.而税收制度(de)规定就具有自发稳定性.西方税收往往按累进(de)方式征收.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收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增加,税收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当经济中收入增加.这说明,无论是经济处于繁荣或是萧条,税收制度都使得经济朝着相反(de)方向变动,从而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同样,财政支出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在财政支出中,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方面(de)支出占有重要(de)地位.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就比较充分,人们(de)收入增加,这时,政府用于各种社会福利(de)开支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将使得国民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政府(de)用于各种社会福利(de)支出相应地增加.增加总支出使得收入增加,从而经济趋向于扩大.由此可见,政府(de)财政支出也具有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de)作用.财政制度(de)自发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被动(de)财政政策,即依靠财政制度(de)自发调节使得经济趋于稳定.财政制度构成了对经济波动(de)第一道防线,财政制度中稳定因素越多,稳定制度规定越健全,自发稳定作用就越大.14w 增补.财政制度主要内容财政制度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de)规定.税收是西方财政收入最主要(de)来源.在西方国家中,税收制度较为复杂,税种繁多.依照税收对象(de)不同,税收可分为所得税、财产税和货物税.所得税在税收中占有较大(de)比重.依照纳税方式区分,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税率(de)变动来划分,税收又分为累进税和比例税.所得税往往采取累进(de)税率征收.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de)另一个重要来源.公债按照偿还斯(de)长短不同,可以区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财政支出主要是各级政府(de)支出,包括政府用于国防及安全方面(de)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公共卫生、教育、环保、运输、农业及公债利息等方面(de)支出.按照支出(de)补偿性区分,财政支出可以区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de)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de)购买.政府(de)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险、救济及其各种补贴.由于政府购买对产品直接构成需求,并且必须以产品作为交换,而转移支付不需要以产品作为交付,只是一种货币性支付,因此,从经济政策(de)角度来看,政府(de)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de)影响大.15m3.法定准备率: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de)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de)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de)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de)比例就是准备率,即存款总额准备金准备率 ,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 15m4.再贴现:商业银行为了取得现金,可以将自身持有(de)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就是再贴现.15m5.货币政策:指货币政策和财政都是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采用(de)政策工具,货币政策(de)目(de)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15m6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de)货币政策手段.15m1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de)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de)倍数.15w5试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de)主要内容.答:以弗里德曼为代表(de)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影响货币需求(de)主要因素有四类:(1)收入和财富(de)变化.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财产收入),货币需求量与非人力财富关系较大.(2)货币与其它资产(de)预期名义收益率.(3)预期(de)商品价格变动率.(4)其它影响货币需求(de)因素,如社会支付习惯等.16m11汇率:指使用一种货币表示(de)另一种货币(de)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de)交换比率.16m国际收支:指16m对外贸易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de)最初出口变化量(de)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量变(de)出口变化量之间(de)比例.16w4四部门经济条件下(de)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形成(de)答:17m1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量(de)增长,即总产出量(de)增加.17m3.资本–产量比:哈罗德认为,一个经济社会(de)资本存量K和总产出Y之间存在一定(de)比例,即:K = vY;其中,v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生产过程中所使用(de)劳动和资。
16个结算典型争议案例

16个结算典型争议案例导语关于工程结算,实操时问题颇多。
这里以16个实际案例,展示工程结算争议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
案例1结算计价方式引发的分歧工程完工后,乙方依据后来变化的施工图做了结算,结算采用清单计价方式,结算价是1200万元,另外还有200万元的洽商变更(此工程未办理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报告,不少材料和作法变更也无签字)。
咨询公司在对此工程审计时依据乙方结算报价与合同价格不符,且结算的综合单价和作法与投标也不尽一致,另外施工图与投标时图纸变化很大,已经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条件了。
因此决定以定额计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审计,将结算施工图全部重算,措施费用也重新计算。
得出的审定价格大大低于乙方的结算价。
而乙方以有清单中标价为由,坚持以清单方式结算,不同意调整综合单价费用和措施费。
双方争执不下,谈判陷入僵局。
这种分歧应如何判定?答:首先此工程未办理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报告,不符合结算条件,应在办理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报告后再明确结算的方式,根据双方签订承包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进行结算。
本工程招标时按照清单报价的方式招标,并且甲乙双方合同约定按照清单单价进行结算,合同约定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在工程结算时就应该遵守双方合同的约定,咨询公司作为中介机构是无权改变工程的结算计价方式的。
材料和作法变更无签字不能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影像资料、双方的工作联系单、会议纪要等资料文件。
如果乙方又不能提供这些事实依据,甲方有权拒结相应项目的变更费用。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时,甲乙双方应该及时办理相应手续,避免工程以后给结算时带来的扯皮。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合同中应该有约定出现变更时变更部分工程价款的调整方式和办法:如采用定额计价方式、参考近似的清单单价、双方现场综合单价签证等。
再是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有一张表格《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在出现变更时,可以参照这个表格看一下清单综合单价的组成,相应的增减变更的分项工程子目,重新组价,组成工程变更后新的清单单价,但管理费率和利润率不能修改。
企业财务人员年终工作总结1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提升专业素养:持续深入学习财务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2. 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助力公司实现经营目标。
企业财务人员年终工作总结1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值此年终之际,回顾过去一年在企业财务岗位上的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如山。本次工作总结旨在梳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为新的一年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以下是我在财务岗位上年度工作的主要回顾与思考。
5. 团队建设投入不足:在团队建设方面,虽然组织了相关培训,但培训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未能充分满足团队成员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以上反思,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主动关注财务管理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 提升沟通能力:学会倾听,提高表达能力,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9. 跨部门沟通协作: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确保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10. 不断学习与提升:关注财务管理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金融计算题

1、3月12日,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USD/JPY=92.06/20,3个月远期差价点数30/40。
假定当日某日本进口商从美国进口价值1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需在3个月后支付美元。
若日本进口商预测三个月后(6月12 日)美元将升值到USD/JPY=94.02/18。
在其预测准确情况下:(1)如不采取保值措施,6月12日需支付多少日元?(2)采取远期外汇交易保值时避免的损失为多少?1、不保值6月12日买入美元,需付日元1000000*94.18=94180000元;2、保值措施:与银行签订3个月远期协议约定6月12日买入100万美元,锁定日元支付成本;协定远期汇率为92.06/20+30/40=92.36/60需支付日元:1000000*92.60=92600000元;因此,采取远期外汇交易保值时,可以避免损失:1000000*(94.18-92.60)=1580000日元。
2、已知某日香港、纽约、伦敦三地的外汇市场报价资料如下:香港外汇市场USD1=HKD7.7804---7.7814 ;纽约外汇市场GBP1=USD1.4205---1.4215;伦敦外汇市场GBP1=HKD11.0723---11.0733。
试用100万美元进行套汇。
1、统一标价。
香港外汇市场USD1=HKD7.7804---7.7814 (直标)纽约外汇市场GBP1=USD1.4205---1.4215 (直标)伦敦外汇市场HKD1=GBP1/11.0733---1/11.0723 (直接)买入价连乘:7.7804 × 1.4205 × 1/11.0733=0.999808≠1,存在套汇机会。
2、判断三地汇率差异(由纽约与伦敦两个市场的汇率进行套算)。
USD/HKD=(11.0723/ 1.4215)/(11.0733/1.4205)=7.7892/7.7945。
可见纽约与伦敦的美元兑港币价格较香港市场高。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3、国民生产净值(NNP)4、国内生产净值(NDP)5、国民收入(NI)6、个人收入(PI)7、个人支配收入(DPI)8、中间产品9、最终产品10、生产法11、支出法12、收入法13、总投资14、净投资15、政府购买支出1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8、GDP的价格矫正指数19、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20、奥肯定律21、流量与存量22、重置投资23、自发投资24、引致投资25、转移支付26、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27、GNP缺口28、绿色GDP二、单项选择题1、GD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2、从总支出核算GDP包括()A、工资支出B、缴纳税金C、消费D、储蓄3、从总收入GDP包括()。
A、卖旧房所得B、卖粮食所得C、卖土地所得D、储蓄4、最终产品包括()A、钢筋B、水泥C、钳子D、稻谷5、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储蓄B、投资=消费C、储蓄=消费D、总支出-投资=总收入-储蓄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收入()。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 D、间接税7、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 D、间接税8、石油的生产不能按下述()方式计入GDP。
A、石化企业购买石油支出B、石化企业存货增加C、石油企业存货增加D、出口9、当年计入GDP的消费支出大于当年生产的消费品,表明()。
A、购买了旧货B、购买了库存产品C、当年产品出口增加D、统计错误10、假设当年生产消费品的产销率小于1,未销售的消费品按下述口径计入GDP。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 D、净出口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12、净出口是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第1章 国际贸易理论

1.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
–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 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 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 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 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 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
广义的赫-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 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 相等。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赫-俄理论的要点:
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
2)该理论正确地分析了生产要素在各国进出口中的作用。认为在国际竞 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是构成一国商品价格 的重要因素,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3)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是: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条件的基础上的,而 这些假定条件都是静态的,忽视了他们的动态变化;它把各国要素禀赋 的差异和产品技术条件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的真正原因, 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忽视了科学技 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Ohlin (1899-1979)
第一章 国际结算概述

费率表 Terms and Conditions
(三)账户行
代理行之间单方或双方互相在对方银行开立账户, 代理行就成为了账户行。
代理行不一定是账户行,但账户行一定是代理行。
账户行开立的形式 甲行在乙行开设乙行所在国货币的账户 乙行在甲行开设甲行所在国货币的账户 双方互设对方所在国货币的账户
例题
1.A Co.(英国出口商), B Co.(美国进口商), 结算货币: USD A Co. England
GBP A/C
B Co. USA
USD A/C
Midland Bank
USD
Bank of New York
账户行Bank of New York记账,发送已贷记报单: We have credited(贷记) your account with us.
CHIPS
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 ,1970年 环 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The Society For Worldwide 4月成立,国际美元支付系统。它是一个著名的私营跨国大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1973 年 5 额美元支付系统,是跨国美元交易的主要结算渠道。通过 月成立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 200 CHIPS处理的美元交易额约占全球美元总交易额的 95% 。个 国家的7000多个银行在使用SWIFT 。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在 CHIPS成员有纽约清算所协会会员、纽约市商业银行、 荷兰和美国设有运行中心,在各会员国设有地区处理站。 外国银行在纽约的分支机构等。 中国是SWIFT会员国。中国银行作为中国的外汇外贸专 CHIPS是一个净额支付清算系统,它租用了高速传输线 业银行于 1983年2月加入SWIFT,成为中国第一家会员银行 路,有一个主处理中心和一个备份处理中心。每日营业终 , 1985年5月13日,中国银行正式开通SWIFT。 止后,进行收付差额清算,每日下午六时(纽约时间)完 成资金转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结算一、国际结算的含义国际结算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是指为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或跨国转移资金)而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收付活动。
二、产生国际结算的原因:产生国际结算的原因:1)最主要的是贸易2)因提供劳务而产生的结算。
3)对外投资和借贷资金的转移。
4)政府间的资金收付5)其他:如国际旅游所支付的款项、国外亲友赠款、出国留学所支付的学费、继承遗产、以及股票红利的汇回等三、国际结算的分类(一)按是否直接使用现金划分为现金结算与非现金结算1、现金结算:是指通过收付货币金属或货币现金来结清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这方法进行风险大、运费大、时间长、点钱不方便2、非现金结算是指使用代替现金流通手段的各种支付工具(例如票据),通过银行间的划账冲抵来结算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按债权债务产生的原因划分为国际贸易结算和非贸易结算第二讲国际结算票据案情:某甲开立100英镑的支票给乙,授权乙向丙银行取款,乙拿到支票后拖延很久不去取款,恰在此时,丙银行倒闭,甲在丙银行帐户里的存款分文无着。
乙在未获支票款项的情况下,找到了甲,要甲负责。
甲以支票已过期为由拒绝对乙负责。
分析:甲可以对乙拒绝负责,但理由并不是因为支票过期。
支票不同于即期汇票,即期汇票的持票人如不在合理的时间内向付款人提出付款,出票人和所有背书人均得解除责任。
但支票的持票人如不在合理时间内提示付款,出票人仍必须对支票负责,除非持票人的延迟提示而使出票人受了损失。
在上例中,由于乙的晚提示致使甲受了损失。
那么甲就可不对该支票负责,因为乙如果及时去取款,甲就不会受到损失,所以他可对支票不负责任。
如果丙银行倒闭清理时,所有债权人尚能分到一定比例的偿付金,那么,甲作为存户债权人应把所分到的偿付金付还给乙,如甲按30%的比例分到了偿付金,他应按同样的比例付给乙,而对其余的70%可不负责任。
启示:支票虽为见票即付的银行汇票,但其在票据过期追索权行使方面却与汇票不一样,但即使是这种宽泛的规定也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出票人的正当权益。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票据的性质和作用(一)票据的概念1、票据的含义:票据有广义狭义之分。
1)广义的票据:是指商业上使用的各种记载一定文字、代表一定权利的书面凭证。
如股票、债券、车船票、发票、提单、汇票、栈单、仓单、保单等。
2)狭义的票据: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他人或自己承诺,在特定日期,向指定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凭证。
是指依规定要式签发和流通的汇票、本票、支票等信用工具,是以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
就本教材内容而言,流通票据是专指狭义票据,专指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二)票据的性质1、票据的设权性票据的设权性是指持票人的票据权利随票据的设立而产生,离开了票据,就不能证明其票据权利。
票据开立的目的是设定票据上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票据能代替现金执行支付手段的功能。
票据权利因为票据的开立而存在,无法提示票据就无法实现票据权利。
票据的主要功能不是证明权利义务关系存在。
这是票据与其他有价证券的重要区别之一。
2、票据的要式性(Requisite in Form)票据的要式性指票据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票据上的必要记载项目必须齐全并符合规定。
1)票据的存在不重视其原因,但却非常强调其形式和内容。
2)只有形式和内容都符合法律规定的票据,才是合格的票据。
3、票据的文义性票据的文义性指票据上所创设的权利义务内容,完全依据票据上所记载的文字的含义确定,不能进行任意解释或根据票据以外的其他文件来确定。
4、票据的无因性(Non-causative Nature)票据的无因性是指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时,无需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只要票据合格,就能享有票据的权利。
票据原因:产生票据权利与义务关系存在的原因。
如:商品交易、金融交易、资金借贷等。
无因性:票据一旦作成,票据权利和义务的执行就与票据原因相分离。
如:票据的转让过程中,不需要调查票据原因是否合理、合法。
只要票据合格,就能享有票据的权利。
5、票据的流通转让性(Negotiation)定义:通过直接交付或背书后交付完成转让。
特点:1)票据权利通过交付或背书及交付进行转让。
2)票据转让不必通知债务人。
3)票据受让人获得全部票据权利,能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起诉。
4)善意并付对价的受让人的权利不因前手票据权利的缺陷而受影响。
票据的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票据法》第13条第1款)6、票据的金钱性持有票据,即拥有票据权利,可凭票据取得票款。
是一种以金钱为给付标的物的债权。
7、票据的提示性(Presentment)票据的提示性是指票据上的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票据义务时,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向付款人出示票据,以显示占有这张票据,才能要求付款。
持票人不提示票据,付款人不必履行付款义务。
8、票据的返还性(Returnability)票据的返还性是指持票人领到票款时,应将签收的票据交还付款人。
该票据经正常付款即被解除责任而归还付款人的档案。
票据不能无期限流通。
一旦付款即结束流通。
所以,票据模仿货币功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9、票据的可追索性票据的可追索性是指合格票据遭到票据的付款人或承兑人拒付时,正当持票人,为维护其票据权利,有权通过法定程序,向所有票据债务人追索,要求取得票据权利。
(三)票据的作用结算功能(支付)信用功能流通功能融资功能汇兑功能二、背书 (Endorsement)(一)背书的含义: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名,以表明转让转让票据权利的意图。
包含两个动作:①在票据背面签名。
即使只签字不加文字说明,也视为背书。
②交付被背书人。
(二)背书的影响:⒈对背书人(债务人)的影响①背书人失去票据及票据权利②背书人向后手担保前手签名的真实性和票据的有效性。
③背书人担保承兑和付款。
⒉对被背书人(债权人)的影响享有票据的全部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前手越多,票据权利越有保障。
表格式背书:(三)背书的种类1.记名背书:又称特别背书,完全背书特点是:背书内容完整,全面记载支付给被背书人的名称,并经背书人签名。
记名背书的票据,可以继续背书转让。
2.无记名背书:又称空白背书, Blank Endorsement是指仅在票据背面签名,不记载被背书人的名称,而只有背书人的签字。
被背书人可继续转让。
(1)继续作无记名背书转让。
不签名,直接交付转让,不会被追索。
可在被背书人一栏记名,也可不记名。
(2)转作记名背书转让。
签名后转让,会被追索。
可在被背书人一栏记名,也可不记名。
完全背书与空白背书3.限制性背书: Restrictive Endorsement是指背书人在票据背面签名,限定某人为被背书人或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的背书。
能否继续转让,不同票据法规定不同。
三、承兑(Acceptance)㈠承兑的含义:是指远期汇票的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名,同意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做法:1、写成:写上“已承兑” accepted ,签上姓名,加注具体承兑日期2、交付:把经过承兑的远期汇票交还该提示者即收款人承兑日(1)定日付款或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在到期日前提示承兑(2)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在出票后1个月内提示承兑(3)付款人在收到提示的汇票后3日内承兑或拒绝承兑。
承兑的格式㈡承兑的影响付款人承兑后成为承兑人,到期履行付款责任。
付款人处于汇票主债务人的地位,出票人变为从债务人。
有利于汇票的转让。
即承兑人成为票据的第一债务人。
对于出票人,成为票据的第二债务人。
对于持票人,债权更加确定,便于转让。
汇票可以先承兑后流通,或先流通后承兑。
㈢需承兑的汇票:承兑行为是针对汇票而言的,只有远期汇票才可能发生承兑。
1、必须提示承兑的汇票(1)见票后定期汇票(2)有“必须提示承兑”字样的汇票。
2、不必提示承兑的汇票:注明“不得提示承兑”的汇票。
不必办理承兑,到期作付款提示。
(四)承兑的种类五、提示(Presentation)㈠提示的含义: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票据,要求承兑或要求付款的行为。
承兑只是针对远期汇票而言。
即期汇票、本票、支票不必作承兑提示。
第三节汇票汇票的定义汇票的内容汇票的种类一、汇票的定义定义: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
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书面命令。
汇票的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应无条件付款。
二、汇票的内容(一)绝对必要的记载项目:缺一不可1“汇票”字样、2无条件支付命令或委托(需签字)3一定的金额(以大小写表示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的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字。
二、汇票的内容(二)相对必要的记载项目:十分重要1出票地点、2付款地点、3付款期限(三)任意记载的项目1担当付款人、2预备付款人、3必须提示承兑及其日期、4不得提示承兑、5免作拒绝证书、6免作拒付通知、7免于追索三、汇票的种类㈠按出票人不同: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㈡按承兑人不同: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㈢按是否有货运单据:跟单汇票和光票汇票㈣按付款期限不同: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㈤按流通范围划分:国内汇票和国际汇票㈥按使用货币划分:外币汇票和本币汇票;汇票分类:跟单信用证项下汇票示例:跟单信用证项下汇票示例:二、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二、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一)汇票—无条件的支付命令。
本票—无条件的支付承诺汇票: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
本票:出票人=付款人(二)本票:出票人是绝对的主债务人汇票:承兑前出票人是主债务人,承兑后出票人变为从债务人(三)名称与性质不同:本票(note)(四)本票不必办理承兑。
使用范围上的区别:汇票广泛使用;支票国内使用多;本票使用少,多为融资工具。
我国只承认即期银行本票。
本票没有承兑制度。
本票的出票、背书、保证、付款、追索准用汇票的有关规定。
第五节支票支票的定义支票的必要记载内容支票的特点支票的种类支票的止付一、支票的定义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出票人资格:银行存款户付款时间:见票即付付款人:出票人的银行二、支票的必要的记载项目表明“支票”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的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三、支票的特点(一)支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必须是银行存款户、2、在银行有足够存款;透支应在银行允许范围内;不得开立空头支票;银行拒付后负责偿还;提示过期后,应对持票人承担责任。
3、出票人与存款银行签订有使用支票协议4、支票的出票人必须使用存款银行统一印制的支票。
(二)支票为见票即付。
收款人:在有效期内提示(三)支票付款人仅限银行:审查支票是否合格;付款。
(四)通常情况下,支票的出票人是主债务人四、支票的种类(一)按支票抬头人不同划分:记名支票和无记名支票(二)按支票的支付方式不同划分: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三)按支票付款有无特殊限制或特殊保障划分:1、普通支票2、划线支票:⑴普通划线支票、⑵特殊划线支票:平行线中注明收款银行3、保付支票:银行负担绝对付款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