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麦哨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麦哨》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麦哨》,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问:你们知道麦哨是什么吗?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4.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作者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情景。
(3)学习课文第三段,感受作者对麦哨的喜爱。
5.感悟课文(1)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课堂小结(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童年玩耍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例如:Teacher:“同学们,请你们注意,在朗读到‘麦哨声在田野里飘荡’这句时,可以用轻快、悠扬的语调,想象一下麦哨的声音是如何在风中飘扬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巩固课堂所学,拓展学习视野。
五、作业布置
1.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以下作业:
a.抄写本课生字、生词,加强记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课内外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实地观察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品质。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四、深入讲解
1.教师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通过练习、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修辞手法,进行口语表达或写作练习。
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小组内共同分析课文的修辞手法,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交流、讨论,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麦哨》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4课麦哨教学设计安徽省临泉县瓦店镇田庄小学孟涛2017.6.《麦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读悟,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会仿写。
3、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成果展示1、展示对课文的朗读情况。
2、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
湖畔、肚兜、嫩荚、麦穗儿、麦芒、擎起、包裹、嚼嚼、吮吮、直沁肺腑、撩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茅茅针、麦秆、似的、结出、黑白相间、乐谱、剥开、和着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结、剥),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二、精读感悟1、《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中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到底是怎样的麦哨声?2、同学们,这是怎样的麦哨声啊?是啊,在欢快、柔美的麦哨中,乡村的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着,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啊!你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吗?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其它段落,想一想,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了几个画面?(丰收、玩耍、休息)、3、学生自读自悟,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它美在哪里,请同学们再次轻声地朗读课文,细细体会。
4、教师随机交流学生欣赏到的“乐”与“美”的画面,并且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从中读出相应的感情。
、预设:田野里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预设生:颜色多;农作物多)这么多的颜色,这么多的农作物,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丰收)的景象,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这么美的景色,谁愿意来读一读?除了田园丰收乐的画面让你感觉到美之外,还有其它美的地方吗?生:孩子们衣服美:“湖畔,到处是……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幅画面哪里吸引了你,你能用这段话中的几个词来概括吗?(预设生:红、白、彩)这么漂亮的颜色词是形容谁的,他们在乡村的哪里出现的呢?(生:乡村的孩子们在湖畔)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啊!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觉来读读这段吧!(师:随机板书: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麦哨》优秀教学案例

1.情景创设: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麦田画面和乡村孩子们玩耍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增强了学生的代入感和学习兴趣。这种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美的关注,还使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问题导向:本案例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提醒学生注意作பைடு நூலகம்的要求和时间,鼓励他们认真完成作业。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通过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只有详细地规划和实施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麦田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描述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快乐经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通过播放乡村孩子们玩耍的声音和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在麦田里玩耍?他们吹麦哨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
2.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快乐时光?你们是如何度过童年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麦哨》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麦哨》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麦哨》。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了解雷锋坚持不懈的精神。
(2)能够读懂《麦哨》,理解文章描写的情境和麦哨的角色特点。
(3)能够掌握一些交际用语。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洁净、自觉维护卫生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
3.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让学生热爱祖国,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通过阅读《麦哨》,培养学生珍惜环境的意识,学会保护生态环境。
(3)让学生明确努力奋斗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简析本单元的重点是《麦哨》,文章讲述了一只小哨子的故事,麦哨在每一个夜晚都要保卫着它所在的麦田。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读懂小哨子作为麦田防护的重要角色,还能了解到麦奶奶对于生命的珍视和保护,表达了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的主题。
2.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①理解文章中麦哨的作用和麦奶奶生命意识的培养。
②培养学生热爱洁净、自觉维护卫生的好习惯。
(2)难点①理解文章的情境和麦哨的角色特点。
②理解雷锋同志对于我们今天的重要影响。
四、说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述、观察、问答、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述法:通过讲解文章中的情境和讲解雷锋等事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和思考。
2.观察法:营造真实的语境,开展观察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3.问答法: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思辨课文,探究问题。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提高学生语言文学鉴赏水平。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1)情境营造:在教室里放置一块黑布,让学生观察布上的灰尘和污渍。
(2)问答:老师:你们觉得这面黑布上可能有多少灰尘和污渍呢?学生:很多,很脏。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擦拭或者擦拭不彻底。
四年级语文麦哨获奖教学设计一等奖

四年级语文麦哨获奖教学设计一等奖1、四年级语文麦哨获奖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优秀教学设计《麦哨》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麦哨实物、茅茅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聊天激趣1、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喜欢农村吗?为什么?(农村山美、水美、景美、人更美)知道农村小孩除了上学,双休日干什么吗?(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的小孩最喜欢玩的就是——这个,认识吗?(出示麦哨实物,板书:麦哨)介绍麦哨:用麦秸做的哨子。
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二、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就随着陈益,一同走进农村,去聆听麦哨那美妙的声音。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考考你们,这些生字词都会读吗?湖畔肚兜嫩荚麦穗儿麦芒擎起包裹嚼嚼吮吮直沁肺腑撩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茅茅针麦秆似的结出黑白相间乐谱剥开和着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结、剥),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三、品读感悟1、《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2、自由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作用。
A、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卟,呜卟,呜??”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设计优秀5篇《麦哨》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引入:1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感觉到了吗?你知道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是干什么的吗?他们是来看你们表演的。
这么多的老师都是来看我们班的同学怎么读书的,看看你们谁读书读的流畅通顺,谁能把文章表达的感情读出来。
我们来一起表演表演给老师们看。
怎么样?2讲一个阳光灿烂的事:记得老师小的时候,很喜欢玩一种叫做柳哨的东西。
每年春季的时候,柳树新绿,当嫩嫩的柳芽刚刚拱出枝条的时候,折一枝柳枝做成柳哨吹。
那欢快的哨音,让我的整个童年都回味在一种柔美欢快喜悦之中。
虽然那哨音很单调,但十年以后再听到这种哨音不禁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叫人们都看见我,可不知道我是谁。
那是一种略带有一丝骄傲的快乐;又十年过去了,听到这熟悉的哨音,我不禁又想起一句歌词:那时侯天总是很蓝。
那时一种带有劳累过后无奈的快乐;等到再过了十年以后歌词就应该是: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快乐成了一种回味,一种享受。
明白了吗?(提示学生快乐可以用行为动作来表达;也可以用美好的景物描写来表达;快乐是一幅值得回味留恋的画)3有一个人的童年快乐生活跟老师的特别相似,只不过老师吹的是柳哨,而这个人小时侯吹的是麦哨。
二出示课题:麦哨1想想麦哨是什么?(用麦秆做成的哨子)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3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课文一、二、七、八自然段)。
读准多音字和、应。
(提示:这两个字意思相近,可以组成一个同样意思的新词应和。
)4画出你做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麦哨》教学设计

24 《麦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师生交流①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请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在你脑海里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课件 1 :音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②生描述2、创设情景①我们沿着乡间小路走,路旁几簇野花艳丽地开着,风从远方来,揉荡起层层麦浪。
鸣卟……孩子一鼓起小嘴巴,田野就荡漾了,你看见麦哨青色的身影在你眼里荡漾……3、板书课题。
这节课让我们和作者陈益一起去聆听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
请大家举起小手和我一起写课题。
{师生板题}注意哨子右边“肖”第一笔是“竖”不是点。
②读题,读得再柔美欢快些二检查预习,明确主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学习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要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发现。
大家都预习了吗?考考你,预习得怎样。
1、①第一问:预习时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请举手?﹙生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乡村孩子美好、快乐的生活。
﹚②请同学们翻到112页。
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都有一段“导读提示”。
请你们快速默读这段文字,看谁能最先捕捉到哪个短语其实在提示这篇文章在写什么?﹙孩子的生活﹚③小结:是的,“孩子的生活”这个短语提示了文章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因此,在学习略读课文时一定要关注导读提示。
2 ①第二问:你们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乡村孩子的生活会比较好呢?﹙请把你认为最合适的词写在课题旁边吧﹚②指名回答﹙生:幸福欢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丰富多彩﹚③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涵——快乐。
板书:快乐《麦哨》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读者乡村孩子的生活是快乐的。
这节咱们重点品读作者是怎样通过麦哨来反映出了乡村孩子的生活?三梳理全文,感知选材1、师:作者选取了那些好玩的活动来表现孩子生活的快乐呢?【课件 2 :孩子们,请你拿起笔来,快速浏览课文,用圈关键词的方法来梳理。
】2、学生边读书,边圈关键词。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形成板书﹙1﹚吹麦哨①说一说你是怎么圈的?﹙评:这种圈词拉线的方法不赖,值得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接揭题,了解麦哨
1、同学们,在《乡下人家》我们欣赏了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牧场之国》我们见识了一个自由宁静的牧场王国。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刘益一起去领略美好的田园风光,一起感受舒畅惬意的田园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麦哨)齐读课题。
2、师:麦哨是用麦秆或麦叶折起来做成的哨子,放在嘴里吹起来叶片震动能发出“呜卟,呜卟”的声音。
乡村的孩子都很擅长用麦哨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这节课,让我们去聆听麦哨声吧
二、初读课文,吹奏麦哨
师:有人说会读书的人能从文字中感受到声音,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课文中哪几小节是描写麦哨的。
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你们自己先来读读,感受一下乡村孩子是怎样吹麦哨的。
(2)课文中是用哪些词来形容麦哨声的呢?(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
(3)同学们,这是怎样的麦哨声啊?(生:欢快、柔美),是啊,在欢快、柔美的麦哨中,乡村的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着,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啊!
三、精读课文,感受麦哨
(一)过渡:这么欢快,这么柔美的麦哨声是谁吹响的呢?请你们默读课文3—6小节,边读边划出描写孩子的句子,用心感受。
预设一: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1、这段话是在写谁?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生读
3、读着读着,你还发现了什么?从比喻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是啊,多么形象生动的语言,多么美丽迷人的意境呀,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随机板书: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
小结:我们生活在田园中,我们是如此的贴进大自然,我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里玩耍,这句话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预设二: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1、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例: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
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
不过,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
)
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
2、随机板书:翻跟头,竖蜻蜓,小伙伴们乐开花
3、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快乐?指名读,相信在座的男同学也和这些男孩子一样都很喜欢这些活动,男生读
4、练笔:男孩子这么快乐,女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在以自己喜欢的游戏表达快乐的心情。
出示:女孩子。
5、他们之所以这么快乐,是因为草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玩耍的平台。
出示: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6、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出示: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
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
让我们读出赞叹的语气。
生齐读
预设三: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1、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
如果说草地是天然的垫子,那茅茅针呢?(是天然的绿色饮料)
2、是呀,这种茅茅针就是天然的饮料,可以让你解渴,可以让你解除疲劳,你想尝尝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嚼嚼、吮吮,这滋味怎样?读出来。
好滋味要和大家一同分享,不能自个儿一人享受,你们想尝尝吗?齐读
3、多舒服啊,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惬意了,难怪他们用麦哨来抒发自己的心灵之歌
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二)孩子们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离不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更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文中描写田园风光的是课文的第四小节,请你们认真地默读第四小节,说说在这一小节中你最喜欢哪句。
预设四:出示句子: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1、写了哪些农作物?随机板书:油菜,蚕豆,稻花
2、说说喜欢的理由。
读读。
3、从句子的结构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排比句。
4、看到这些密密的嫩荚、一蓬蓬的种子,让你想到了什么?(丰收)
5、看到这样五彩缤纷的画面,你的心里充满了什么?(欢乐、喜悦、自豪)指名读。
6、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谁来读读。
7、师生配合对读。
预设五:出示句子: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2、擎起是什么意思,你能给他换个词吗?(举起、托起、结满……)
3、有这么多词和擎起的意思差不多,但作者就用了擎起,为什么?
4、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举起,不用长出,不用结满,就用了
擎起,就因为擎起让我们感受到麦子的骄傲、自豪、快乐,一个擎字把麦田饱满丰收的画面写活了。
让我们来欣赏这群快乐的麦子吧(课件音乐图片),师边述: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他们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那么心花怒放,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麦子的欢快吧。
生齐读
5、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随机板书:欢庆丰收的歌)
6、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它就像一首诗。
出示诗的形式,齐读。
7、总结:麦哨吹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吹出了一首欢庆丰收的歌,吹出了一首回味无穷的诗。
站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最想干什么?
其实,我们最最想做的,还是吹起欢快、柔美的麦哨。
(三)回归麦哨。
1、当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田野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无论是谁都不禁会用麦哨吹奏起心中的赞美之歌,你听——生读出示: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2、每当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他的耳边又回响起那悠扬的麦哨声,犹如天籁之音—齐读
出示: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四、拓展延伸。
1、乡村的生活是如此的欢快、柔美,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但是这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这里你先停顿一会,让学生思考。
如果没人回答,你再启发他们:同学们可以想想你们身边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之间与“欢快、柔美”有关系吗?老人们健康长寿;孩子们聪明可爱;夫妻们恩爱美满;邻居们和睦相处。
师等学生回答好后,做一下小结:是呀,乡村的景色是怡人的,乡村的人们更是美,美在:朴实、热情、善良、纯真,美丽的景色和这些可爱的乡亲们构成了一副欢快、柔美、和谐的画面)体会乡村欢快、柔美。
2、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它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让我们读着小诗,再一次去感受淳朴的孩子,去欣赏美好的田园风光,去聆听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吧!
出示: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3、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值得我们收藏,老师希望你们回去后把你喜欢的摘录到你的采蜜本中。
【板书设计】24*麦哨
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