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最后一道选择及填空题荟萃【2】(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乐陵市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乐陵市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将一正方形纸片沿图(1)、(2)的虚线对折,得到图(3),然后沿图(3)中虚线的剪去一个角,展开得平面图形(4),则图(3)的虚线是()A.B.C.D.2.如图,在△ABC中,AC⊥BC,∠ABC=30°,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BA,则tan∠DAC的值为()A.2+3B.23C.3+3D.333.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c–3b<0;⑤a+b>n(an+b)(n≠1),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2个B.3个C.4个D.5个4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在同一水平线上,等腰直角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等边三角形时,设穿过时间为t,两图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则S关于t的图象大致为()A.B.C.D.5.﹣23的相反数是()A.﹣8 B.8 C.﹣6 D.6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为0,则a值为()A.1 B.﹣1 C.±1 D.07.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相等D.对边相等8.如图,一个铁环上挂着6个分别编有号码1,2,3,4,5,6的铁片.如果把其中编号为2,4的铁片取下来,再先后把它们穿回到铁环上的仼意位置,则铁环上的铁片(无论沿铁环如何滑动)不可能排成的情形是()A.B.C.D.9.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三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A.5<a<6 B.5<a≤6C.5≤a<6 D.5≤a≤610.如图,将矩形ABCD 沿EM 折叠,使顶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N 上.若AB=6,AD=9,则五边形ABMND 的周长为( )A .28B .26C .25D .2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22AC BC ==,点P 在以斜边AB 为直径的半圆上,M 为PC 的中点.当点P 沿半圆从点A 运动至点B 时,点M 运动的路径长是________.12.分解因式:4m 2﹣16n 2=_____.13.如图,在4×4正方形网格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现在任选取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仍然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_____.14.如图,⊙O 的直径AB=8,C 为AB 的中点,P 为⊙O 上一动点,连接AP 、CP ,过C 作CD ⊥CP 交AP 于点D ,点P 从B 运动到C 时,则点D 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15.图中圆心角∠AOB=30°,弦CA ∥OB ,延长CO 与圆交于点D ,则∠BOD= .16.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2AB =,60A ∠=︒,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 落在CD 的中点E 处,折痕为FG ,点F ,G 分别在边AB ,AD 上,则cos EFG ∠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我市某中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平均分(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分2) 初中部 a 85 b s 初中2 高中部85c100160(1)根据图示计算出a 、b 、c 的值;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计算初中代表队决赛成绩的方差s 初中2,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18.(8分)为满足市场需求,某超市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临前夕,购进一种品牌粽子,每盒进价是40元.超市规定每盒售价不得少于45元.根据以往销售经验发现;当售价定为每盒45元时,每天可以卖出700盒,每盒售价每提高1元,每天要少卖出20盒.试求出每天的销售量y (盒)与每盒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每盒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天销售的利润P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为稳定物价,有关管理部门限定:这种粽子的每盒售价不得高于58元.如果超市想要每天获得不低于6000元的利润,那么超市每天至少销售粽子多少盒?19.(8分)对于平面上两点A ,B ,给出如下定义:以点A 或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的圆称为点A ,B 的“确定圆”.如图为点A ,B 的“确定圆”的示意图.(1)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3,3),则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为______;(2)已知点A 的坐标为(0,0),若直线y =x +b 上只存在一个点B ,使得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为9π,求点B 的坐标;(3)已知点A 在以P (m ,0)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上,点B 在直线333=-+y x 上,若要使所有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都不小于9π,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0.(8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0,3),点B (3,0),连接AB ,若对于平面内一点C ,当△ABC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称点C 是线段AB 的“等长点”.(1)在点C 1(﹣2,3+22),点C 2(0,﹣2),点C 3(3+3,﹣3)中,线段AB 的“等长点”是点________; (2)若点D (m ,n )是线段AB 的“等长点”,且∠DAB=60°,求点D 的坐标; (3)若直线y=kx+33k 上至少存在一个线段AB 的“等长点”,求k 的取值范围.21.(8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点,AE BC DF AE ⊥=,,垂足为F .(1)求证:AF BE =;(2)如果21BE EC :=:,求CDF ∠的余切值. 22.(10分)请你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下面的图中作出△ABC 的边 AB 上的高 CD .如图①,以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 AB 为直径的圆,与另两边 BC 、AC 分别交于点 E 、F .如图②,以钝角三角形 ABC 的一短边 AB 为直径的圆,与最长的边 AC 相交于点 E .23.(12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0,点E是AB的中点,动点F在边BC上,且不与点B、C重合,将△EBF沿EF折叠,得到△EB′F.(1)如图1,连接AB′.①若△AEB′为等边三角形,则∠BEF等于多少度.②在运动过程中,线段AB′与EF有何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连接CB′,求△CB′F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3,连接并延长BB′,交AC于点P,当BB′=6时,求PB′的长度.24.计算:(-13)-2– 234)+ 11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题分析】本题关键是正确分析出所剪时的虚线与正方形纸片的边平行.【题目详解】要想得到平面图形(4),需要注意(4)中内部的矩形与原来的正方形纸片的边平行,故剪时,虚线也与正方形纸片的边平行,所以D是正确答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平面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过动手能力是解题关键. 2、A 【解题分析】设AC =a ,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表示出BC 、AB 的长度,进而得出BD 、CD 的长度,由公式求出tan ∠DAC 的值即可. 【题目详解】设AC =a ,则BC =30AC tan ︒,AB =30ACsin ︒=2a ,∴BD =BA =2a ,∴CD =(a ,∴tan ∠DAC . 故选A. 【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B 【解题分析】①观察图象可知a <0,b >0,c >0,由此即可判定①;②当x=﹣1时,y=a ﹣b+c 由此可判定②;③由对称知,当x=2时,函数值大于0,即y=4a+2b+c >0,由此可判定③;④当x=3时函数值小于0,即y=9a+3b+c <0,且x=﹣2ba=1,可得a=﹣2b,代入y=9a+3b+c <0即可判定④;⑤当x=1时,y 的值最大.此时,y=a+b+c ,当x=n 时,y=an 2+bn+c ,由此即可判定⑤. 【题目详解】①由图象可知:a <0,b >0,c >0,abc <0,故此选项错误; ②当x=﹣1时,y=a ﹣b+c <0,即b >a+c ,故此选项错误;③由对称知,当x=2时,函数值大于0,即y=4a+2b+c >0,故此选项正确; ④当x=3时函数值小于0,y=9a+3b+c <0,且x=﹣2b a =1即a=﹣2b ,代入得9(﹣2b)+3b+c <0,得2c <3b ,故此选项正确;⑤当x=1时,y 的值最大.此时,y=a+b+c ,而当x=n 时,y=an 2+bn+c ,所以a+b+c >an 2+bn+c ,故a+b >an 2+bn ,即a+b >n (an+b ),故此选项正确. ∴③④⑤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熟知抛物线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B【解题分析】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2,而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可得等腰直角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等边三角形时,出现等腰直角三角形完全处于等边三角形内部的情况,进而得到S关于t的图象的中间部分为水平的线段,再根据当t=0时,S=0,即可得到正确图象【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可得,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2,斜边上的高为1,而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高完全处于等边三角形内部的情况,故两图形重合部分的面积先增大,然后不变,再减小,S关于t的图象的中间部分为水平的线段,故A,D选项错误;当t=0时,S=0,故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根据重复部分面积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5、B【解题分析】∵32-=﹣8,﹣8的相反数是8,∴32-的相反数是8,故选B.6、B【解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出:a﹣1≠0,a2﹣1=0,求出a的值即可.【题目详解】解:把x=0代入方程得:a2﹣1=0,解得:a=±1,∵(a﹣1)x2+x+a2﹣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0,即a≠1,∴a的值是﹣1.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根据已知得出a﹣1≠0,a2﹣1=0,不要漏掉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考虑.7、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举出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找出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即可.解:矩形的性质有:①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②矩形的对角相等,且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故选C.8、D【解题分析】摘掉铁片2,4后,铁片1,1,5,6在铁环上按逆时针排列,无论将铁片2,4穿回哪里,铁片1,1,5,6在铁环上的顺序不变,观察四个选择即可得出结论.【题目详解】解:摘掉铁片2,4后,铁片1,1,5,6在铁环上按逆时针排列,∵选项A,B,C中铁片顺序为1,1,5,6,选项D中铁片顺序为1,5,6,1.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找准铁片1,1,5,6在铁环上的顺序不变是解题的关键.9、C【解题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的范围.【题目详解】解不等式组得:2<x≤a,∵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3个,∴这3个是3,4,5,因而5≤a<1.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正确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a的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0、A【解题分析】如图,运用矩形的性质首先证明CN=3,∠C=90°;运用翻折变换的性质证明BM=MN(设为λ),运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λ的方程,求出λ,即可解决问题.【题目详解】如图,由题意得:BM=MN(设为λ),CN=DN=3;∵四边形ABCD为矩形,∴BC=AD=9,∠C=90°,MC=9-λ;由勾股定理得:λ2=(9-λ)2+32,解得:λ=5,∴五边形ABMND的周长=6+5+5+3+9=28,故选A.【题目点拨】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π【解题分析】取AB的中点E,取CE的中点F,连接PE,CE,MF,则112FM PE==,故M的轨迹为以F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弧,根据弧长公式即可得轨迹长. 【题目详解】解:如图,取AB 的中点E ,取CE 的中点F ,连接PE ,CE ,MF ,∵在等腰Rt ABC 中,22AC BC ==,点P 在以斜边AB 为直径的半圆上, ∴2211222PE AB AC BC =+==, ∵MF 为CPE 的中位线, ∴112FM PE ==, ∴当点P 沿半圆从点A 运动至点B 时,点M 的轨迹为以F 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弧, ∴弧长180180r ππ︒==︒, 故答案为:π.【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点的轨迹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在运动中,把握不变的等量关系(或函数关系),通过固定的等量关系(或函数关系),解决动点的轨迹或坐标问题.12、4(m+2n )(m ﹣2n ).【解题分析】原式提取4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题目详解】解:原式=4(224m n - )()()422m n m n =+-.故答案为()()422m n m n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13、513【解题分析】如图,有5种不同取法;故概率为513.14、2π【解题分析】分析:以AC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Q,则∠AQC=90°,依据∠ADC=135°,可得点D的运动轨迹为以Q为圆心,AQ为半径的AC,依据△ACQ中,AQ=4,即可得到点D运动的路径长为904180π⨯⨯=2π.详解:如图所示,以AC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Q,则∠AQC=90°.∵⊙O的直径为AB,C为AB的中点,∴∠APC=45°.又∵CD⊥CP,∴∠DCP=90°,∴∠PDC=45°,∠ADC=135°,∴点D的运动轨迹为以Q为圆心,AQ为半径的AC.又∵AB=8,C为AB的中点,∴AC=42,∴△ACQ中,AQ=4,∴点D运动的路径长为904180π⨯⨯=2π.故答案为2π.点睛:本题考查了轨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以及弧长的计算,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5、30°【解题分析】试题分析:∵CA∥OB,∠AOB=30°,∴∠CAO=∠AOB=30°.∵OA=OC,∴∠C=∠OAC=30°.∵∠C和∠AOD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AOD=2∠C=60°.∴∠BOD=60°-30°=30°.16、21 7【解题分析】过点A 作AP CD ⊥,交CD 延长线于P ,连接AE ,交FG 于O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FG EFG ∠=∠,FG AE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PAE AFG ∠=∠,可得EFG APE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PDA 60∠=︒,根据PDA ∠的三角函数值可求出PD 、AP 的长,根据E 为CD 中点即可求出PE 的长,根据余弦的定义cos APE ∠的值即可得答案.【题目详解】过点A 作AP CD ⊥,交CD 延长线于P ,连接AE ,交FG 于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AB 2==,∵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 落在CD 的中点E 处,折痕为FG ,∴AFG EFG ∠=∠,FG AE ⊥,∵CD //AB ,AP CD ⊥,∴AP AB ⊥,∴PAE EAF 90∠+=︒∠,∵EAF AFG 90∠+=︒∠,∴PAE AFG ∠=∠,∴EFG APE ∠=∠,∵CD //AB ,DAB 60∠=︒,∴PDA 60∠=︒, ∴3AP AD sin 60232=⋅︒=⨯=1PD AD cos60212=⋅︒=⨯=, ∵E 为CD 中点, ∴1DE AD 12==, ∴PE DE PD 2=+=, ∴22AE AP PE 7=+=, ∴AP 3cos EFG cos PAE AE 7====∠∠217.【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并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85,85,80; (2)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解题分析】分析:(1)根据成绩表,结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2)比较初中部、高中部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比较结果得出结论;(3)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初中部的方差,结合方差的意义判断哪个代表队选手的成绩较为稳定.【题目详解】详解: (1)初中5名选手的平均分75808585100a 855++++==,众数b=85, 高中5名选手的成绩是:70,75,80,100,100,故中位数c=80;(2)由表格可知初中部与高中部的平均分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故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222222++++=5S 初中(75-85)(80-85)(85-85)(85-85)(100-85)=70, ∵22S S 初中高中<,∴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题目点拨】本题是一道有关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统计类题目,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1)y=﹣20x+1600;(2)当每盒售价定为60元时,每天销售的利润P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8000元;(3)超市每天至少销售粽子440盒.【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当售价定为每盒45元时,每天可以卖出700盒,每盒售价每提高1元,每天要少卖出20盒”即可得出每天的销售量y (盒)与每盒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利润=1盒粽子所获得的利润×销售量列式整理,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3)先由(2)中所求得的P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根据这种粽子的每盒售价不得高于58元,且每天销售粽子的利润不低于6000元,求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1)中所求得的销售量y (盒)与每盒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y =70020(45)x --=201600x -+;(2)P=(40)(201600)x x --+=220240064000x x -+-=220(60)8000x --+,∵x≥45,a=﹣20<0,∴当x=60时,P 最大值=8000元,即当每盒售价定为60元时,每天销售的利润P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8000元;(3)由题意,得220(60)8000x --+=6000,解得150x =,270x =,∵抛物线P=220(60)8000x --+的开口向下,∴当50≤x≤70时,每天销售粽子的利润不低于6000元的利润,又∵x≤58,∴50≤x≤58,∵在201600y x =-+中,20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58时,y 最小值=﹣20×58+1600=440,即超市每天至少销售粽子440盒.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19、(1)25π;(2)点B 的坐标为⎛ ⎝⎭或⎝⎭;(3)m ≤-5或m ≥2 【解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的长,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2)根据确定圆,可得l 与⊙A 相切,根据圆的面积,可得AB 的长为3,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 AE ==可得答案;(3)根据圆心与直线垂直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最短,根据确定圆的面积,可得PB 的长,再根据30°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A 的长.【题目详解】(1)(1)∵A 的坐标为(−1,0),B 的坐标为(3,3),∴=5,根据题意得点A ,B 的“确定圆”半径为5,∴S 圆=π×52=25π.故答案为25π;(2)∵直线y =x +b 上只存在一个点B ,使得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为9π,∴⊙A 的半径AB =3且直线y =x +b 与⊙A 相切于点B ,如图,∴AB ⊥CD ,∠DCA =45°.,①当b>0时,则点B在第二象限.过点B作BE⊥x轴于点E,∵在Rt△BEA中,∠BAE=45°,AB=3,∴322BE AE==.∴3232,22B⎛⎫-⎪⎝⎭.②当b<0时,则点B'在第四象限.同理可得3232,22B⎛⎫'-⎪⎝⎭.综上所述,点B的坐标为3232,22⎛⎫-⎪⎪⎝⎭或3232,22⎛⎫-⎪⎝⎭.(3)如图2,,直线333=-y x当y=0时,x=3,即C(3,0).∵tan ∠BCP ∴∠BCP =30°,∴PC =2PB .P 到直线3=-y x 的距离最小是PB =4, ∴PC =1.3-1=-5,P 1(-5,0),3+1=2,P (2,0),当m ≤-5或m ≥2时,PD 的距离大于或等于4,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都不小于9π.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都不小于9π,m 的范围是m ≤-5或m ≥2.【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 的长;解(2)的关键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2BE AE ==;解(3)的关键是利用30°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PC=2PB.20、(1)C 1,C 3;(2)D 0)或D (3);(3)﹣3≤k≤5 【解题分析】(1)直接利用线段AB 的“等长点”的条件判断;(2)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对称性和垂直的性质即可求出m ,n ;(3)先判断出直线与圆A ,B 相切时,如图2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题目详解】(1)∵A (0,3),B 0),∴,∵点C 1(﹣2,,∴AC 1,∴AC 1=AB ,∴C 1是线段AB 的“等长点”,∵点C 2(0,﹣2),∴AC2=5,BC2=34+=7,∴AC2≠AB,BC2≠AB,∴C2不是线段AB的“等长点”,∵点C3(3+3,﹣3),∴BC3=93+=23,∴BC3=AB,∴C3是线段AB的“等长点”;故答案为C1,C3;(2)如图1,在Rt△AOB中,OA=3,3∴3,tan∠OAB=OBOA3∴∠OAB=30°,当点D在y轴左侧时,∵∠DAB=60°,∴∠DAO=∠DAB﹣∠BAO=30°,∵点D(m,n)是线段AB的“等长点”,∴AD=AB,∴D3,0),∴3n=0,当点D在y轴右侧时,∵∠DAB=60°,∴∠DAO=∠BAO+∠DAB=90°,∴n=3,∵点D(m,n)是线段AB的“等长点”,∴AD=AB=23,∴m=23;∴D(23,3)(3)如图2,∵直线y=kx+33k=k(x+33),∴直线y=kx+33k恒过一点P(﹣33,0),∴在Rt△AOP中,OA=3,OP=33,∴∠APO=30°,∴∠PAO=60°,∴∠BAP=90°,当PF与⊙B相切时交y轴于F,∴PA切⊙B于A,∴点F就是直线y=kx+33k与⊙B的切点,∴F(0,﹣3),∴3k=﹣3,∴k=﹣33,当直线3k与⊙A相切时交y轴于G切点为E,∴∠AEG=∠OPG=90°,∴△AEG ∽△POG , ∴AE AG OP PG=,或(舍去) ∵直线k 上至少存在一个线段AB 的“等长点”,, 【题目点拨】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称性,解(1)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解(2)的关键是画出图形,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直线和圆A ,B 相切时是分界点.21、(1)见解析;(2)cot 5CDF ∠=. 【解题分析】(1)矩形的性质得到AD BC AD BC =,∥,得到AD AE DAF AEB ∠∠=,=,根据AAS 定理证明ABE DFA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余切的定义计算即可.【题目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 BC AD BC ∴=,∥,AD AE DAF AEB ∴∠∠=,=,在ABE △和DFA 中,DAF AEB AFD EBA AD AE ∠=∠⎧⎪∠=∠⎨⎪=⎩,ABE DFA ∴≌,AF BE ∴=;(2)ABE DFA ≌,AD AE DAF AEB ∴∠∠=,=,设CE k =,21BE EC :=:,2BE k ∴=,3AD AE k ∴==, 225AB AE BE k ∴=-=,9090ADF CDF ADF DAF ∠+∠︒∠+∠︒=,=,CDF DAE ∴∠∠=,CDF AEB ∴∠∠=,225cot cot 55BE k CDF AEB AB k∴∠=∠===.【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余切的定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题分析】(1)连接AE 、BF ,找到△ABC 的高线的交点,据此可得CD ;(2)延长CB 交圆于点F ,延长AF 、EB 交于点G ,连接CG ,延长AB 交CG 于点D ,据此可得.【题目详解】(1)如图所示,CD 即为所求;(2)如图,CD 即为所求.【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的性质.23、(1)①∠BEF=60°;②A B'∥EF,证明见解析;(2)△CB′F周长的最小值(3)PB′=87.【解题分析】(1)①当△AEB′为等边三角形时,∠AE B′=60°,由折叠可得,∠BEF=12∠BE B′=12×120°=60°;②依据AE=B′E,可得∠EA B′=∠E B′A,再根据∠BEF=∠B′EF,即可得到∠BEF=∠BA B′,进而得出EF∥A B′;(2)由折叠可得,CF+ B′F=CF+BF=BC=10,依据B′E+ B′C≥CE,可得B′C≥CE﹣B′E=5,进而得到B′C最小值为5,故△CB′F周长的最小值=5=;(3)将△ABB′和△APB′分别沿AB、AC翻折到△ABM和△APN处,延长MB、NP相交于点Q,由∠MAN=2∠BAC =90°,∠M=∠N=90°,AM=AN,可得四边形AMQN为正方形,设PB′=PN=x,则BP=6+x,BQ=8﹣6=2,QP=8﹣x.依据∠BQP=90°,可得方程22+(8﹣x)2=(6+x)2,即可得出PB′的长度.【题目详解】(1)①当△AE B′为等边三角形时,∠AE B′=60°,由折叠可得,∠BEF=12∠BE B′=12×120°=60°,故答案为60;②A B′∥EF,证明:∵点E是AB的中点,∴AE=BE,由折叠可得BE=B′E,∴AE=B′E,∴∠EA B′=∠E B′A,又∵∠BEF=∠B′EF,∴∠BEF=∠BA B′,∴EF∥A B′;(2)如图,点B′的轨迹为半圆,由折叠可得,BF=B′F,∴CF+ B′F=CF+BF=BC=10,∵B′E+ B′C≥CE,∴B′C≥CE﹣B′E=5,∴B′C最小值为5,∴△CB′F周长的最小值=5=(3)如图,连接A B′,易得∠A B′B=90°,将△AB B′和△AP B′分别沿AB、AC翻折到△ABM和△APN处,延长MB、NP相交于点Q,由∠MAN=2∠BAC=90°,∠M=∠N=90°,AM=AN,可得四边形AMQN为正方形,由AB=10,B B′=6,可得A B′=8,∴QM=QN=A B′=8,设P B′=PN=x,则BP=6+x,BQ=8﹣6=2,QP=8﹣x.∵∠BQP=90°,∴22+(8﹣x)2=(6+x)2,解得:x=87,∴P B′=x=87.【题目点拨】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24、0【解题分析】本题涉及负指数幂、二次根式化简和绝对值3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题目详解】原式.【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负指数幂、二次根式化简和绝对值,熟悉掌握是关键.。
2024届安徽合肥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2024届安徽合肥市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诓骗糟塌轻歌曼舞B.作揖恣睢山肴野籁C.广袤潮讯长途跋涉D.瞥见脚踝旁逸斜出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淘气而失学的保尔被母亲送到车站餐厅做工,他吃苦耐劳,但还是因为忘记关水龙头,而被老板开除。
保尔的哥哥为他在发电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B.武松第一次巧遇宋江是在柴进家里,两人都是因为有官司在身而投奔柴大官人。
武松还差点打了宋江。
第二次偶遇是在孔太公庄上,二人此时都是朝廷通缉重犯。
宋江劝武松和他一起去投靠花荣。
C.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掳去做了夫人,国王收到女儿求救的信后向唐僧师徒求援。
猪八戒和沙僧不敌黄袍怪,结果沙僧和唐僧被捉去妖洞,唐僧被变成老虎。
白龙马求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回孙悟空。
D.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让厌烦长妈妈的我对她有了第一次空前的敬意;得知她害谋害了我的隐鼠,让我对她的敬意完全消失;后又因为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让我再次感觉她有伟大的神力,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屏.(bǐng)气凝神鸦雀无声思忖.(cǔn)阑珊B.望眼欲川焚膏继晷.(guǐ)狭隘狡黠.(xié)C.万贯家私左睇右盼箱箧.(qiè)商酌.(zhuó)D.飞黄腾达叱咤.(zhà)风云张皇戚戚.(qī)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别想来日方长,世上最愚不可及....,却又虚掷时光。
一生其实不长,有时还没等你活透彻,....的事,莫过于才疏学浅青春难觅,垂暮已至,唯留一声嗟叹....,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完整版)九年级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训练(含答案),推荐文档

九年级数学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 小题,共27.0 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2 条直线为l1:y=-3x+3,l2:y=-3x+9,直线l1交x 轴于点A,交y 轴于点B,直线l2交x 轴于点D,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l2于点C,点A、E 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y=ax2+bx+c 过E、B、C 三点,下列判断中:①a-b+c=0;②2a+b+c=5;③抛物线关于直线x=1 对称;④抛物线过点(b,c);⑤S 四边形ABCD=5,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5B. 4C. 3D. 22.如图,10 个不同的正偶数按下图排列,箭头上方的每个数都等于其下方两数的和,如,表示a1=a2+a3,则a1的最小值为()A.32B.36C.38D.403.如图,直线y= ��x -6 分别交x 轴,y 轴于A,B,M 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位于直线上方的一点,MC∥x 轴交AB 于C,MD⊥MC 交AB 于D,AC•BD=43,则k 的值为()A. ‒ 3B. ‒ 4C. ‒ 5D. ‒ 6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直角顶点C 的坐标为(1,0),顶点A 的坐标为(0,2),顶点B 恰好落在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上,现将直角三角板沿x 轴正方向平移,当顶点A 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时停止运动,则此时点C 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3,0) (2,0) (5,0) (3,0)A. 2B.C. 2D.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BC,E 为CD 边的中点,将△ADE 绕点E 顺时针旋转180°,点D 的对应点为C,点A 的对应点为F,过点E 作ME⊥AF 交BC 于点M,连接AM、BD 交于点N,现有下列结论:35 ①AM =AD +MC ;②AM =DE +BM ;③DE 2=AD •CM ;④点 N 为△ABM 的外心.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6. 规定:如果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 +c =0(a ≠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 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现有下列结论:①方程 x 2+2x -8=0 是倍根方程;②若关于 x 的方程 x 2+ax +2=0 是倍根方程,则 a =±3;③若关于 x 的方程 ax 2-6ax +c =0(a ≠0)是倍根方程,则抛物线 y =ax 2-6ax +c 与 x 轴的公共点的坐标是 (2,0)和(4,0); 4 ④若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 y =x 的图象上,则关于 x 的方程 mx 2+5x +n =0 是倍根方程.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7. 如图,六边形 ABCDEF 的内角都相等,∠DAB =60°,AB =DE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个数是() ①AB ∥DE ;②EF ∥AD ∥BC ;③AF =CD ;④四边形 ACDF 是平行四边形;⑤六边形 ABCDEF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A. 2B. 3C. 4D. 58. 如图,在 Rt △ABC 中,∠C =90°,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A. 4B. 5C. 6D. 79. 如图,矩形 ABCD 中,AE ⊥BD 于点 E ,CF 平分∠BCD ,交 EA 的延长线于点 F ,且 BC =4,CD =2,给出下列结论:①∠BAE =∠CAD ;4②∠DBC =30°;③AE =5 5;④AF =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0 分)10.如图,在Rt△ABC 中,∠BAC=30°,以直角边AB 为直径作半圆交AC 于点D,以AD 为边作等边△ADE,延长ED 交BC 于点F,BC=2 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结果不取近似值)11.如图,在6×6 的网格内填入1 至6 的数字后,使每行、每列、每个小粗线宫中的数字不重复,则a×c=.12.如图,正方形ABCD 中,BE=EF=FC,CG=2GD,BG 分别交AE,AF 于M,N.下列结论:4 �M 3 1①AF⊥BG;②BN=3NF;③M G=8;④S 四边形CGNF=2S 四边形ANGD.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13.已知:如图,在△AOB 中,∠AOB=90°,AO=3cm,BO=4cm.将△AOB 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处,此时线段OB1与AB 的交点D 恰好为AB 的中点,则线段B1D= cm.14.如图,边长为4 的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与坐标原点O 重合,AF∥x 轴,将正六边形ABCDEF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n 次,每次旋转60°.当n=2017 时,顶点A 的坐标为.15.如图,在Rt△ABC 中,BC=2,∠BAC=30°,斜边AB 的两个端点分别在相互垂直的射线OM、ON 上滑动,下列结论:①若C、O 两点关于AB 对称,则OA=2 3;②C、O 两点距离的最大值为4;③若AB 平分CO,则AB⊥CO;�④斜边AB 的中点D 运动路径的长为2;其中正确的是(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6.如图,∠AOB 的边OB 与x 轴正半轴重合,点P 是OA 上的一动点,点N(3,0)是OB 上的一定点,点M 是ON 的中点,∠AOB=30°,要使PM+PN 最小,则点P 的坐标为.17.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C 三地,C 地位于A、B 两地之间,甲车从A地沿这条公路匀速驶向C 地,乙车从B 地沿这条公路匀速驶向A 地,在甲车出发至甲车到达C 地的过程中,甲、乙两车各自与C 地的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车出发2h 时,两车相遇;②乙车出发1.5h 时,两车相距170km;③乙车出5发27h 时,两车相遇;④甲车到达C 地时,两车相距40km.其中正确的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AB,∠OAB=90°,反比例函数y=x(x>0)的图象经过A,B 两点.若点A 的坐标为(n,1),则k 的值为.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0,-2),C(1,0),点P(0,2)绕点A 旋转180°得到点P1,点P1绕点B 旋转180°得到点P2,点P2绕点C 旋转180°得到点P3,点P3绕点A 旋转180°得到点P4,…,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P2017的坐标为.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直线l1:y=-3x+3 交x 轴于点A,交y 轴于点B,∴A(1,0),B(0,3),∵点A、E 关于y 轴对称,∴E(-1,0).∵直线l2:y=-3x+9 交x 轴于点D,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l2 于点C,∴D(3,0),C 点纵坐标与B 点纵坐标相同都是3,把y=3 代入y=-3x+9,得3=-3x+9,解得x=2,∴C(2,3).∵抛物线y=ax2+bx+c 过E、B、C 三点,∴,解得,∴y=-x2+2x+3.①∵抛物线y=ax2+bx+c 过E(-1,0),∴a-b+c=0,故①正确;②∵a=-1,b=2,c=3,∴2a+b+c=-2+2+3=3≠5,故②错误;③∵抛物线过B(0,3),C(2,3)两点,∴对称轴是直线x=1,∴抛物线关于直线x=1 对称,故③正确;④∵b=2,c=3,抛物线过C(2,3)点,∴抛物线过点(b,c),故④正确;⑤∵直线l1∥l2,即AB∥CD,又BC∥AD,∴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S 四边形ABCD=BC•OB=2×3=6≠5,故⑤错误.综上可知,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C.根据直线l1的解析式求出A(1,0),B(0,3),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坐标特征求出E(- 1,0).根据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任意两点纵坐标相同得出C 点纵坐标与B 点纵坐标相同都是3,再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C(2,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进而判断各选项即可.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坐标特征,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任意两点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面积公式,综合性较强,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D【解析】解:∵a1=a2+a3=a4+a5+a5+a6=a7+a8+a8+a9+a8+a9+a9+a10=a7+3(a8+a9)+a10,∴要使a1 取得最小值,则a8+a9 应尽可能的小,取a8=2、a9=4,∵a5=a8+a9=6,则a7、a10 中不能有6,若a7=8、a10=10,则a4=10=a10,不符合题意,舍去;若a7=10、a10=8,则a4=12、a6=4+8=12,不符合题意,舍去;若a7=10、a10=12,则a4=10+2=12、a6=4+12=16、a2=12+6=18、a3=6+16=22、a1=18+22=40,符合题意;综上,a1的最小值为40,故选:D.由a1=a7+3(a8+a9)+a10 知要使a1 取得最小值,则a8+a9 应尽可能的小,取a8=2、a9=4,根据a5=a8+a9=6,则a7、a10 中不能有6,据此对于a7、a8,分别取8、10、12 检验可得,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类,根据题目要求得出a1取得最小值的切入点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过点D 作DE⊥y 轴于点E,过点C 作CF⊥x 轴于点F,令x=0 代入y= x-6,∴y=-6,∴B(0,-6),∴OB=6,令y=0 代入y= x-6,∴x=2 ,∴(2 ,0),∴OA=2 ,∴勾股定理可知:AB=4 ,∴sin∠OAB= = ,cos∠OAB= =设M(x,y),∴CF=-y,ED=x,∴sin∠OAB= ,∴AC=- y,∵cos∠OAB=cos∠EDB= ,∴BD=2x,∵AC•BD=4,∴- y×2x=4 ,∴xy=-3,∵M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xy=-3,故选(A)过点D 作DE⊥y 轴于点E,过点C 作CF⊥x 轴于点F,然后求出OA 与OB 的长度,即可求出∠OAB 的正弦值与余弦值,再设M(x,y),从而可表示出BD 与AC 的长度,根据AC•BD=4列出即可求出k 的值.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OAB 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求出BD、AC,本题属于中等题型.4.【答案】C【解析】解:过点B 作BD⊥x 轴于点D,∵∠ACO+∠BCD=90°,∠OAC+∠ACO=90°,∴∠OAC=∠BCD,在△ACO 与△BCD 中,∴△ACO➴△BCD(AAS)∴OC=BD,OA=CD,∵A(0,2),C(1,0)∴OD=3,BD=1,∴B(3,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将B(3,1)代入y= ,∴k=3,∴y= ,∴把y=2 代入y= ,∴x= ,当顶点A 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时,此时点A 移动了个单位长度,∴C 也移动了个单位长度,此时点C 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0)故选:C.过点B 作BD⊥x 轴于点D,易证△ACO➴△BCD(AAS),从而可求出B 的坐标,进而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与 A 的坐标即可得知平移的单位长度,从而求出 C 的对应点.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平移的性质等知识,综合程度较高,属于中等题型.5.【答案】B【解析】解:∵E 为CD 边的中点,∴DE=CE,又∵∠D=∠ECF=90°,∠AED=∠FEC,∴△ADE➴△FCE,∴AD=CF,AE=FE,又∵ME⊥AF,∴ME 垂直平分AF,∴AM=MF=MC+CF,∴AM=MC+AD,故①正确;如图,延长CB 至G,使得∠BAG=∠DAE,由AM=MF,AD∥BF,可得∠DAE=∠F=∠EAM,可设∠BAG=∠DAE=∠EAM=α,∠BAM=β,则∠AED=∠EAB=∠GAM=α+β,由∠BAG=∠DAE,∠ABG=∠ADE=90°,可得△ABG∽△ADE,∴∠G=∠AED=α+β,∴∠G=∠GAM,∴AM=GM=BG+BM,由△ABG∽△ADE,可得= ,而AB<BC=AD,∴BG<DE,∴BG+BM<DE+BM,即AM<DE+BM,∴AM=DE+BM 不成立,故②错误;∵ME⊥FF,EC⊥MF,∴EC2=CM×CF,又∵EC=DE,AD=CF,∴DE2=AD•CM,故③正确;∵∠ABM=90°,∴AM 是△ABM 的❧➓圆的直径,∵BM<AD,∴当BM∥AD 时,= <1,∴N 不是AM 的中点,∴点N 不是△ABM 的❧心,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2 个,故选: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AM=MC+AD;根据△ABG∽△ ADE,且AB<BC,即可得出BG<DE,再根据AM=GM=BG+BM,即可得出AM=DE+BM 不成立;根据ME⊥FF,EC⊥MF,运用射影定理即可得出EC2=CM×CF,据此可得DE2=AD•CM 成立;根据N 不是AM 的中点,可得点N 不是△ABM 的❧心.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进行推导,解题时注意:三角形❧➓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心,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6.【答案】C【解析】解:①由x2-2x-8=0,得(x-4)(x+2)=0,解得x1=4,x2=-2,∵x1≠2x2,或x2≠2x1,1 1 ∴方程 x 2-2x-8=0 不是倍根方程. 故①错误;②关于 x 的方程 x 2+ax+2=0 是倍根方程,∴设 x 2=2x 1,∴x 1•x 2=2x 2=2,∴x 1=±1,当 x 1=1 时 ,x 2=2,当 x 1=-1 时 ,x 2=-2,∴x 1+x 2=-a=±3,∴a=±3,故②正确;③关于 x 的方程 ax 2-6ax+c=0(a≠0)是倍根方程,∴x 2=2x 1,∵抛物线 y=ax 2-6ax+c 的对称轴是直线 x=3,∴抛物线 y=ax 2-6ax+c 与 x 轴的交点的坐标是(2,0)和(4,0),故③正确;④∵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mn=4,解 mx 2+5x+n=0 得 x 1=- ,x 2=- ,∴x 2=4x 1,∴关于 x 的方程 mx 2+5x+n=0 不是倍根方程;故选:C .①通过解方程得到该方程的根,结合“倍根方程”的定义进行判断;②设 x 2=2x 1,得到 x 1•x 2=2x 2=2,得到当 x 1=1 时,x 2=2,当 x 1=-1 时,x 2=-2,于是得到结论;③根据“倍根方程”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④若点(m,n)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得到mn=4,然后解方程mx2+5x+n=0 即可得到正确的结论;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与系数的关系,正确的理解倍根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D【解析】解:∵六边形ABCDEF 的内角都相等,∴∠EFA=∠FED=∠FAB=∠ABC=120°,∵∠DAB=60°,∴∠DAF=60°,∴∠EFA+∠DAF=180°,∠DAB+∠ABC=180°,∴AD∥EF∥CB,故②正确,∴∠FED+∠EDA=180°,∴∠EDA=∠ADC=60°,∴∠EDA=∠DAB,∴AB∥DE,故①正确,∵∠FAD=∠EDA,∠CDA=∠BAD,EF∥AD∥BC,∴四边形EFAD,四边形BCDA 是等腰梯形,∴AF=DE,AB=CD,∵AB=DE,∴AF=CD,故③正确,连➓CF 与AD 交于点O,连➓DF、AC、AE、DB、BE.∵∠CDA=∠DAF,∴AF∥CD,AF=CD,∴四边形AFDC 是平行四边形,故④正确,同法可证四边形AEDB 是平行四边形,∴AD 与CF,AD 与BE 互相平分,∴OF=OC,OE=OB,OA=OD,∴六边形ABCDEF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⑤正确,故选D.根据六边形ABCDEF 的内角都相等,∠DAB=60°,平行线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答案】D【解析】解:如图:故选:D.①以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D,△BCD 就是等腰三角形;②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E,△ACE 就是等腰三角形;③以C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AC 于点F,△BCF 就是等腰三角形;④以C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K,△BCK 就是等腰三角形;⑤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G,则△AGB 是等腰三角形;➅作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I,则△BCI 和△ACI 是等腰三角形.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9.【答案】C【解析】解:在矩形ABCD 中,∵∠BAD=90°,∵AE⊥BD,∴∠AED=90°,∴∠ADE+∠DAE=∠DAE+∠BAE=90°,∴∠BAE=∠ADB,∵∠CAD=∠ADB,∴∠BAE=∠CAD,故①正确;∵BC=4,CD=2,∴tan∠DBC= = ,∴∠DBC≠30°,故②错误;∵BD= =2 ,∵AB=CD=2,AD=BC=4,∵△ABE∽△DBA,∴,即,∴AE= ;故③正确;∵CF 平分∠BCD,∴∠BCF=45°,∴∠ACF=45°-∠ACB,∵AD∥BC,∴∠DAC=∠BAE=∠ACB,∴∠EAC=90°-2∠ACB,∴∠EAC=2∠ACF,∵∠EAC=∠ACF+∠F,∴∠ACF=∠F,∴AF=AC,∵AC=BD=2 ,∴AF=2 ,故④正确;故选C.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BAE=∠ADB,等量代换得到∠BAE=∠CAD,故①正确;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tan∠DBC= = ,于是得到∠DBC≠30°,故②错误;由勾股定理得到BD==2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 ;故③正确;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CF=45°,求得∠ACF=45°-∠ACB,推出∠EAC=2∠ACF,根据❧角的性质得到∠EAC=∠ACF+∠F,得到∠ACF=∠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到AF=AC,于是得到AF=2 ,故④正确.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3【解析】3 3-2π解:如图所示:设半圆的圆心为O,连➓DO,过D 作DG⊥AB 于点G,过D 作DN⊥CB 于点N,∵在Rt△ABC 中,∠BAC=30°,∴∠ACB=60°,∠ABC=90°,∵以AD 为边作等边△ADE,∴∠EAD=60°,∴∠EAB=60°+30°=90°,可得:AE∥BC,则△ADE∽△CDF,∴△CDF 是等边三角形,∵在Rt△ABC 中,∠BAC=30°,BC=2 ,∴AC=4 ,AB=6,∠DOG=60°,则AO=BO=3,故DG=DO•sin60°=,则AD=3 ,DC=AC-AD= ,故DN=DC•sin60°=×= ,则S 阴影=S△ABC-S△AOD-S 扇形DOB-S△DCF= ×2 ×6- ×3×- - × ×=3 - π.故答案为:3 - π.根据题意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得出AB,AC,AD,DC 的长,进而利用S 阴影=S△ABC-S△AOD-S 扇形DOB-S△DCF 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面积求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正确分割图形是解题关键.11.【答案】2【解析】解:对各个小宫格编号如下:先看己:已经有了数字3、5、6,缺少1、2、4;观察发现:4 不能在第四列,2 不能在第五列,而2 不能在第六列;所以2 只能在第六行第四列,即a=2;则b 和c 有一个是1,有一个是4,不确定,如下:观察上图发现:第四列已经有数字2、3、4、6,缺少1 和5,由于5 不能在第二行,所以5 在第四行,那么1 在第二行;如下:再看乙部分:已经有了数字1、2、3,缺少数字4、5、6,观察上图发现:5 不能在第六列,所以5在第五列的第一行;4 和6 在第六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不确定,分两种情况:①当4 在第一行时,6 在第二行;那么第二行第二列就是4,如下:再看甲部分:已经有了数字1、3、4、5,缺少数字2、6,观察上图发现:2 不能在第三列,所以2 在第二列,则6 在第三列的第一行,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三列少1 和4,4 不能在第三行,所以4 在第五行,则1 在第三行,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五行缺少1 和2,1 不能在第1 列,所以1 在第五列,则2 在第一列,即c=1,所以b=4,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六列缺少1 和2,1 不能在第三行,则在第四行,所以2 在第三行,如下:再看戊部分:已经有了数字2、3、4、5,缺少数字1、6,观察上图发现:1 不能在第一列,所以1 在第二列,则6 在第一列,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一列缺少3 和4,4 不能在第三行,所以4 在第四行,则3 在第三行,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二列缺少5 和6,5 不能在第四行,所以5 在第三行,则6 在第四行,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三行第五列少6,第四行第五列少3,如下:所以,a=2,c=1,ac=2;②当6 在第一行,4 在第二行时,那么第二行第二列就是6,如下:再看甲部分:已经有了数字1、3、5、6,缺少数字2、4,观察上图发现:2 不能在第三列,所以2 在第2 列,4 在第三列,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三列缺少数字1 和6,6 不能在第五行,所以6 在第三行,则1 在第五行,所以c=4,b=1,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五列缺少数字3 和6,6 不能在第三行,所以6 在第四行,则3 在第三行,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六列缺少数字1 和2,2 不能在第四行,所以2 在第三行,则1 在第四行,如下:观察上图可知:第三行缺少数字1 和5,1 和5 都不能在第一列,所以此种情况不成立;综上所述:a=2,c=1,a×c=2;故答案为:2.粗线把这个数独分成了6 块,为了便于解答,对各部分进行编号:甲、乙、丙、丁、戊、己,先从各部分中数字最多的己出发,找出其各个小方格里面的数,再根据每行、每列、每小宫格都不出现重复的数字进行推算.本题是六阶数独,比较复杂,关键是找出突破口,先推算出一个区域或者一行、一列,再逐步的进行推算.12.【答案】①③【解析】解:①∵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CD,∵BE=EF=FC,CG=2GD,∴BF=CG,∵在△ABF 和△BCG 中,,∴△ABF➴△BCG,∴∠BAF=∠CBG,∵∠BAF+∠BFA=90°,∴∠CBG+∠BFA=90°,即AF⊥BG;①正确;②∵在△BNF 和△BCG 中,,∴△BNF∽△BCG,∴ = = ,∴BN= NF;②错误;③作EH⊥AF,令AB=3,则BF=2,BE=EF=CF=1,AF= = ,∵S△ABF= AF•BN=AB•BF,∴BN= ,NF= BN= ,∴AN=AF-NF= ,∵E 是BF 中点,∴EH 是△BFN 的中位线,∴EH= ,NH= ,BN∥EH,∴AH= , = ,解得:MN= ,∴BM=BN-MN= ,MG=BG-BM= ,∴ = ;③正确;④连➓AG,FG,根据③中结论,则NG=BG-BN= ,∵S 四边形CGNF=S△CFG+S△GNF= CG•CF+NF•NG=1+= ,S 四边形ANGD=S△ANG+S△ADG= AN•GN+AD•DG= + = ,∴S 四边形CGNF≠S 四边形ANGD,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①易证△ABF➴△BCG,即可解题;②易证△BNF∽△BCG,即可求得的值,即可解题;③作EH⊥AF,令AB=3,即可求得MN,BM 的值,即可解题;④连➓AG,FG,根据③中结论即可求得S 四边形CGNF 和S 四边形ANGD,即可解题.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本题中令AB=3 求得AN,BN,NG,NF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1.5【解析】解:∵在△AOB 中,∠AOB=90°,AO=3cm,BO=4cm,∴AB= =5cm,∵点D 为AB 的中点,∴OD= AB=2.5cm.∵将△AOB 绕顶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1OB1 处,∴OB1=OB=4cm,∴B1D=OB1-OD=1.5cm.故答案为1.5.先在直角△AOB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5cm,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OD= AB=2.5cm.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OB1=OB=4cm,那么B1D=OB1-OD=1.5cm.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14.【答案】(2,2 3)【解析】解:2017×60°÷360°=336…1,即与正六边形ABCDEF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1 次时点A 的坐标是一样的.当点A 按顺时针旋转60°时,与原F 点重合.连➓OF,过点F 作FH⊥x 轴,垂足为H;由已知EF=4,∠FOE=60°(正六边形的性质),∴△OEF 是等边三角形,∴OF=EF=4,∴F(2,2 ),即旋转2017 后点A 的坐标是(2,2 ),故答案是:(2,2 ).将正六边形ABCDEF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2017 次时,点A 所在的位置就是原F 点所在的位置.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旋转.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答案】①②③【解析】解:在Rt△ABC 中,∵BC=2,∠BAC=30°,∴AB=4,AC= =2 ,①若C、O 两点关于AB 对称,如图1,∴AB 是OC 的垂直平分线,则OA=AC=2 ;所以①正确;②如图1,取AB 的中点为E,连➓OE、CE,∵∠AOB=∠ACB=90°,∴OE=CE= AB=2,当OC 经过点E 时,OC 最大,则C、O 两点距离的最大值为4;所以②正确;③如图2,同理取AB 的中点E,则OE=CE,∵AB 平分CO,∴OF=CF,∴AB⊥OC,所以③正确;④如图3,斜边AB 的中点D 运动路径是:以O 为圆心,以2 为半径的圆周的,则:=π.所以④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①先根据直角三角形30°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分别求AC 和AB,由对称的性质可知:AB 是O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OA=AC;②当OC 经过AB 的中点E 时,OC 最大,则C、O 两点距离的最大值为4;③如图2,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AB⊥OC;④如图3,半径为2,圆心角为90°,根据弧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动点运动路径问题、弧长公式,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是本题的关键,难度适中.3 316.【答案】(2, 2 )【解析】解:作N 关于OA 的对称点N′,连➓N′M 交OA 于P,则此时,PM+PN 最小,∵OA 垂直平分NN′,∴ON=ON′,∠N′ON=2∠AON=60°,∴△NON′是等边三角形,∵点M 是ON 的中点,∴N′M⊥ON,∵点N(3,0),∴ON=3,∵点M 是ON 的中点,∴OM=1.5,∴PM= ,∴P(,).故答案为:(,).作N 关于OA 的对称点N′,连➓N′M 交OA 于P,则此时,PM+PN 最小,由作图得到ON=ON′,∠N′ON=2∠AON=60°,求得△NON′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N′M⊥ON,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关键是确定P 的位置.17.【答案】②③④【解析】解: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t=2 时,两函数图象相交,∵C 地位于A、B 两地之间,∴交点代表了两车离C 地的距离相等,并不是两车相遇,结论①错误;②甲车的速度为240÷4=60(km/h),乙车的速度为200÷(3.5-1)=80(km/h),∵(240+200-60-170)÷(60+80)=1.5(h),∴乙车出发1.5h 时,两车相距170km,结论②正确;③∵(240+200-60)÷(60+80)=2 (h),∴乙车出发2 h 时,两车相遇,结论③正确;④∵80×(4-3.5)=40(km),∴甲车到达C 地时,两车相距40km,结论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②③④.故答案为:②③④.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t=2 时,两函数图象相交,结合交点代表的意义,即可得出结论①错误;②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可求出乙车出发1.5h 时,两车相距170km,结论②正确;③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可求出乙车出发2 h 时,两车相遇,结论③正确;④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当甲到C 地时,乙车离开C 地0.5 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结论④正确.综上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函数图象逐一分析四条结论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解析】5 ‒ 1 2解:作AE⊥x 轴于E,BF⊥x 轴于F,过B 点作BC⊥y 轴于C,交AE 于G,如图所示:则AG⊥BC,∵∠OAB=90°,∴∠OAE+∠BAG=90°,∵∠OAE+∠AOE=90°,∴∠AOE=∠GAB ,在△AOE 和△BAG 中,,∴△AOE ➴△BAG (AAS ),∴OE=AG ,AE=BG ,∵点 A (n ,1),∴AG=OE=n ,BG=AE=1,∴B (n+1,1-n ),∴k=n×1=(n+1)(1-n ),整理得:n 2+n-1=0,解得:n= ∴n=,(负值舍去), ∴k=故答案为: ;.作 AE ⊥x 轴于 E ,BF ⊥x 轴于 F ,过 B 点作 BC ⊥y 轴于 C ,交 AE 于 G ,则 AG ⊥BC ,先求得△ AOE ➴△BAG ,得出 AG=OE=n ,BG=AE=1,从而求得 B (n+1,1-n ),根据 k=n×1=(n+1)(1-n )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方程等知识;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答案】(-2,0)【解析】解:如图所示,P 1(-2,0),P 2(2,-4),P 3(0,4),P 4(-2,-2),P 5(2,-2),P 6(0,2),发现 6 次一个循环,∵2017÷6=336…1,∴点 P 2017 的坐标与 P 1 的坐标相同,即 P 2017(-2,0),故答案为(-2,0).画出P1~P6,寻找规律后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点的坐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循环探究问题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2024届北京人大附中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2024届北京人大附中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逞.能(chěn)跌宕.(dàng)须臾.(yǘ)万籁.俱寂(lài)B.休憩.(qì)褐.色(hè)精髓.(shuǐ)一丝不苟.(gě)C.绯.红(fēi)天堑.(qiàn)镌.刻(juān)杳.无音讯(yǎo)D.蝉蜕.(duì)倏.忽(shū)笑靥.(yàn)眼花缭.乱(niáo)2.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A.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B.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D.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爸爸最近喜欢上了文档编辑,有疑难常常不耻下问....,我总是会耐心跟他解答。
B.校运会将在下周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C.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D.超市经理对防火问题,总不以为然....,一旦火灾发生可就后悔莫及。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______;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______,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
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______,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2020年江苏省九年级中考数学压轴题选择、填空、解答题精选精练(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考前冲刺练习6一、选择题1.如图,是半径为1的圆弧,△AOC为等边三角形,D是上的一动点,则四边形AODC 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A.≤s≤B.<s≤C.≤s≤D.<s<2.如图,分别以Rt△ABC的斜边AB,直角边A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F 为AB的中点,DE,AB相交于点G,若∠BAC=30,下列结论:①EF⊥AC;②AD=AE;③AD=4AG;④记△ABC的面积为S1,四边形FBCE的面积为S2,则S1:S2=2:3.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如图,小桥用黑白棋子组成的一组图案,第1个图案由1个黑子组成,第2个图案由1个黑子和6个白子组成,第3个图案由13个黑子和6个白子组成,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则第9个图案中共有()和黑子.A.37 B.42 C.73 D.1214.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垂足为M.设三角形OMP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5.若整数a使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且使关于x的分式方程﹣=﹣3有正整数解,则满足条件的a的值之积为()A.28 B.﹣4 C.4 D.﹣26.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点O是△ABC的中心,∠FOG=120°,绕点O旋转∠FOG,分别交线段AB、BC于D、E两点,连接DE,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OD=OE;②S△ODE=S△BDE;③四边形ODBE的面积始终等于;④△BDE周长的最小值为6.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二、填空题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其中AB是⊙O的直径,将△ABC沿AB翻折后得到△ABD,点E在AD延长线上,BE与⊙O相切于点B,分别延长线段AE、CB相交于点F,若BD=3,AE=10,则线段EF的长为.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4x+t﹣2=0(t为实数)两非负实数根a,b,则(a2﹣1)(b2﹣1)的最小值是.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4,将纸片折叠,折痕的一个端点F在边AD上,另一个端点G在边BC上,若顶点B的对应点E落在长方形内部,E到AD的距离为1,BG=5,则AF的长为.第3题第4题4.如图,射线OP过Rt△ABC的边AC、AB的中点M、N,AC=4cm,BC=4cm,OM =3cm.射线OP上有一动点Q从点O出发,沿射线OP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以Q为圆心,QM为半径的圆,经过t秒与BC、AB中的一边所在的直线相切,请写出t 的所有可能值(单位:秒)5.如图,点P是⊙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作直线交⊙O于C、D两点.若AB=6,BP=2,则tan∠P AC•tan∠P AD=.第5题第6题6.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ED⊥FD,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AE=CF;②EF最大值为2;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不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其中结论正确的有(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三、解答题1.如图,已知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点P是平面内不与点A,B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将线段AP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E,连接AE,BP,CE.(1)求证:△APE∽△ABC;(2)当线段BP与CE相交时,设交点为M,求的值以及∠BMC的度数;(3)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AP=1,当点P,C,E在同一直线上时,求线段BP 的长.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经过B,C两点的直线为y=.(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M,连接PC,若△PCM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当P满足(2)的条件,且点P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时,如图2,将抛物线沿射线BC方向平移,平移后B,P两点的对应点分别为B′,P′,取AB的中点E,连接EB′,EP′,试探究EB'+EP'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ABC内接⊙O,AD⊥BC与D,连接OA.(1)如图1,求证:∠BAO=∠CAD;(2)如图2,作BE⊥AC交CA延长线于E交⊙O于F,延长AD交⊙O于G,连接AF,求证:AD+AF=DG;(3)在第(2)问的条件下,如图3,OA交BC于点T,CA=CT,AD=2AF,AB=4,求DT长.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三角形ABC如图放置,点C(0,4),点A,B 在x轴上,且OB=4OA,tan∠CBO=.(1)求过点A、C直线解析式;(2)如图2,点M为线段BC上任意一点,点D在OC上,且CD=DM,设M的横坐标为t,△CDM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如图3,在OB上取点N,过N作NF⊥DM,垂足为点F,连接CF,AF,∠DCF+∠AFN=60°,NF=BO时,求点D的坐标.5.阅读下列材料,解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个三位以上的自然数,如果该自然数的末三位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之差是11的倍数,我们称满足此特征的数叫“网红数”,如:65362,362﹣65=297=11×27,称65362是“网红数”.材料二:对任的自然数p均可分解为P=100x+10y+z(x≥0,0≤y≤9,0≤z≤9且x、y,z均为整数)如:5278=52×100+10×7+8,规定:G(P)=.(1)求证:任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2)已知:S=300+10b+a,t=1000b+100a+1142(1≤a≤7,0≤b≤5,其a、b均为整数),当s+t为“网红数”时,求G(t)的最大值.6.如图已知:直线y=﹣x+3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1,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的坐标为(﹣1,0),在直线y=﹣x+3上有一点P,使△ABO与△ADP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分析】根据题意,得四边形AODC的最小面积即是三角形AOC的面积,最大面积即是当OD⊥OC时四边形的面积.要求三角形AOC的面积,作CD⊥AO于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CD=,得其面积是;要求最大面积,只需再进一步求得三角形DOC的面积,即是,则最大面积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四边形AODC的面积最小即是三角形AOC的面积,最大面积即是当OD⊥OC时四边形的面积.作CH⊥AO于H,∵△AOC为等边三角形∴CH=∴S△AOC=;当OD⊥OC时面积最大,∴S△OCD=,则最大面积是+=∴四边形AODC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s≤.故选:B.2.【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①正确;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不相等,可得②不正确;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③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可得④正确.【解答】证明:如图,分别以Rt△ABC的斜边AB,直角边A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F为AB的中点,DE,AB相交于点G,若∠BAC=30,下列结论:①EF⊥AC;②AD=AE;③AD=4AG;④记△ABC的面积为S1,四边形FBCE的面积为S2,则S1:S2=2:3.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①③④)①连接CF,∵F是Rt△ABC的斜边AB的中点,∴AF=CF=AB,又∵△ACE是等边三角形,∴AE=CE∴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F⊥AC故①正确;②∵△ABD和△ACE是等边三角形,∴AD=AB,AC=AE,在Rt△ABC中,AB≠AC,∴AD≠AE,故②不正确;③∵△ABD是等边三角形,F是AB中点,∴DF⊥AB,又∵∠BAC=30,△ACE是等边三角形,∴∠EAC=60,∴∠BAE=90,∴BA⊥AE,∴DF∥AE,又∠DBA=∠ABC=60,∠BFD=∠BCA=90,BD=AB,∴△FBD≌△CBA,∴DF=AE,∴四边形DFEA是平行四边形,∴AG=GF=AF,又AF=AB,AG=AB,又AB=AD,∴AD=4AG.故③正确;④在Rt△ABC中,AC=BC,CH=AC,∴EH=CH=•CB=CB,FH=BC,∴FE=FH+HE=2BC,∵BC⊥AC,EF⊥AC,∴EF∥BC,又FB与CE不平行,∴四边形FBCE是梯形,∴S2=(BC+FE)•CH=BC•CH,S1=BC•AC=BC•CH,∴S1:S2=2:3.∴故④正确,故选:C.3.【分析】观察图象得到第1、2图案中黑子有1个,第3、4图案中黑子有1+2×6=13个,第5、6图案中黑子有1+2×6+4×6=37个,…,据此规律可得.【解答】解:第1、2图案中黑子有1个,第3、4图案中黑子有1+2×6=13个,第5、6图案中黑子有1+2×6+4×6=37个,第7、8图案中黑子有1+2×6+4×6+6×6=73个,第9、10图案中黑子有1+2×6+4×6+6×6+8×6=121个,故选:D.4.【分析】结合点P的运动,将点P的运动路线分成O→A、A→B、B→C三段位置来进行分析三角形OMP面积的计算方式,通过图形的特点分析出面积变化的趋势,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设∠AOM=α,点P运动的速度为a,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S==a2•cosα•sinα•t2,由于α及a均为常量,从而可知图象本段应为抛物线,且S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从A运动到B时,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知△OPM的面积为k,保持不变,故本段图象应为与横轴平行的线段;当点P从B运动到C过程中,OM的长在减少,△OPM的高与在B点时相同,故本段图象应该为一段下降的线段;故选:A.5.【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组无解确定出a的范围,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分式方程的解,由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确定出a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解答】解:不等式组整理得:,由不等式组无解,得到3a﹣2≤a+2,解得:a≤2,分式方程去分母得:ax+5=﹣3x+15,即(a+3)x=10,由分式方程有正整数解,得到x=,即a+3=1,2,10,解得:a=﹣2,2,7,综上,满足条件a的为﹣2,2,之积为﹣4,故选:B.6.【分析】连接OB、OC,如图,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BO=∠OBC=∠OCB=30°,再证明∠BOD=∠COE,于是可判断△BOD≌△COE,所以BD=CE,OD=OE,则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S△BOD=S△COE得到四边形ODBE的面积=S△ABC=,则可对③进行判断;作OH⊥DE,如图,则DH=EH,计算出S△ODE=OE2,利用S△ODE随OE的变化而变化和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定值可对②进行判断;由于△BDE的周长=BC+DE=4+DE=4+OE,根据垂线段最短,当OE⊥BC时,OE最小,△BDE的周长最小,计算出此时OE的长则可对④进行判断.【解答】解:连接OB、OC,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C=∠ACB=60°,∵点O是△ABC的中心,∴OB=OC,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ABO=∠OBC=∠OCB=30°∴∠BOC=120°,即∠BOE+∠COE=120°,而∠DOE=120°,即∠BOE+∠BOD=120°,∴∠BOD=∠COE,在△BOD和△COE中,∴△BOD≌△COE,∴BD=CE,OD=OE,所以①正确;∴S△BOD=S△COE,∴四边形ODBE的面积=S△OBC=S△ABC=××42=,所以③正确;作OH⊥DE,如图,则DH=EH,∵∠DOE=120°,∴∠ODE=∠OEH=30°,∴OH=OE,HE=OH=OE,∴DE=OE,∴S△ODE=•OE•OE=OE2,即S△ODE随OE的变化而变化,而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定值,∴S△ODE≠S△BDE;所以②错误;∵BD=CE,∴△BDE的周长=BD+BE+DE=CE+BE+DE=BC+DE=4+DE=4+OE,当OE⊥BC时,OE最小,△BDE的周长最小,此时OE=,∴△BDE周长的最小值=4+2=6,所以④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分析】证明△ABD∽△BED,得出=,求出AD=9,DE=1,由勾股定理得出BE==,AB==3,再证△FBE∽△F AB得出比例式,得出BF=3EF,在Rt△ACF中根据AF2=AC2+CF2可得关于EF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可得.【解答】解:∵AB为⊙O的直径,∴∠C=90°,∵将△ABC沿AB翻折后得到△ABD,∴△ABC≌△ABD,∴∠ADB=∠C=90°,AC=AD,BC=BD=3,∵BE与⊙O相切于点B,∴∠ABE=90°,∠DBE=∠BAD,∴△ABD∽△BED,∴=,∴AD×DE=BD2=9,∴AD(AE﹣AD)=9,∴AD(10﹣AD)=9,解得:AD=9或AD=1(舍去),∴AD=9,DE=1,∴BE==,AB==3,∵四边形ACBD内接于⊙O,∴∠FBD=∠F AC,即∠FBE+∠DBE=∠BAE+∠BAC,又∵∠DBE+∠ABD=∠BAE+∠ABD=90°,∴∠DBE=∠BAE,∴∠FBE=∠BAC,又∠BAC=∠BAD,∴∠FBE=∠BAD,∴△FBE∽△F AB,∴===,∴BF=3EF,在Rt△ACF中,∵AF2=AC2+CF2,∴(10+EF)2=92+(3+3EF)2,整理得:4EF2﹣EF﹣5=0,解得:EF=,或EF=﹣1(舍),∴EF=;故答案为:.2.【分析】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t﹣2=0的两个非负实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化简(a2﹣1)(b2﹣1)即可求解.【解答】解:∵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t﹣2=0的两个非负实根,∴可得a+b=4,ab=t﹣2≥0,△=16﹣4(t﹣2)≥0.解得:2≤t≤6(a2﹣1)(b2﹣1)=(ab)2﹣(a2+b2)+1=(ab)2﹣(a+b)2+2ab+1,∴(a2﹣1)(b2﹣1),=(t﹣2)2﹣16+2(t﹣2)+1,=(t﹣1)2﹣16,∵2≤t≤6,∴当t=2时,(t﹣1)2取最小值,最小值为1,∴代数式(a2﹣1)(b2﹣1)的最小值是1﹣16=﹣15,故答案为:﹣15.3.【分析】设EH与AD相交于点K,过点E作MN∥CD分别交AD、BC于M、N,然后求出EM、EN,在Rt△ENG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GN,再根据△GEN和△EKM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EK、KM,再求出KH,然后根据△FKH和△EKM 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EH与AD相交于点K,过点E作MN∥CD分别交AD、BC于M、N,∵E到AD的距离为1,∴EM=1,EN=4﹣1=3,在Rt△ENG中,GN===4,∵∠GEN+∠KEM=180°﹣∠GEH=180°﹣90°=90°,∠GEN+∠NGE=180°﹣90°=90°,∴∠KEM=∠NGE,又∵∠ENG=∠KME=90°,∴△GEN∽△EKM,∴==,即==,解得EK=,KM=,∴KH=EH﹣EK=4﹣=,∵∠FKH=∠EKM,∠H=∠EMK=90°,∴△FKH∽△EKM,∴=,即=,解得FH=,∴AF=FH=.故答案为.4.【分析】如图,作OG⊥AB于G,由题意OG=ON=>3,所以⊙Q在AC的左边不可能与AB相切.接下来分三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作OG⊥AB于G,由题意OG=ON=>3,所以⊙Q在AC 的左边不可能与AB相切.相切有三种可能:当⊙Q与BC相切时,MQ=2,∴|t﹣3|=2,∴t=1或5.当⊙Q与AB相切时,设切点为H,连接QH.易知QN=2QH,∴2﹣(t﹣3)=2(t﹣3),解得t=,综上所述,t=1s或5s或()s时,⊙Q与BC/AB相切.故答案为1s或5s或()s5.【分析】连接BC、BD.因为AB是直径,推出∠ACB=∠ADB=90°,可得tan∠P AC•tan ∠P A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转化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连接BC、BD.∵AB是直径,∴∠ACB=∠ADB=90°,∴tan∠P AC•tan∠P AD=•=•,∵△PCB∽△P AD,∴=,∵△PBD∽△PCA,∴=,∴tan∠P AC•tan∠P AD=•==,故答案为.6.【分析】①作常规辅助线连接CD,由SAS定理可证△CDF和△ADE全等,即可证得AE =CF;②根据AE=CF,设CE=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C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表示出EF的长,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表示出EF的最小值;③由割补法可知四边形CEDF的面积保持不变;④由①可知,DE=EF,可得△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DF与BC垂直,即DF最小时,FE取最小值2,此时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解答】解:如图,连接CD.∵在△ABC中,AC=BC,∠ACB=90°,∴∠A=∠B=45°,∵D是AB的中点,∴CD=AD=BD,∠ADC=90°,∠ACD=∠BCD=45°,∴∠1+∠2=90°,∵ED⊥FD,∴∠2+∠3=90°,∴∠1=∠3,在△ADE和△CDF中,,∴△ADE≌△CDF(ASA),∴AE=CF;故①正确;(2)设CE=x,则CF=AE=4﹣x,在Rt△CEF中,,∵2(x﹣2)2+8有最小值,最小值为8,∴EF有最小值,最小值为.故②错误;③由①知,△ADE≌△CDF,∴S四边形EDFC=S△EDC+S△FDC=S△EDC+S△ADE=S△ADC,∴四边形CEDF的面积不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故③正确;④由①可知,△ADE≌△CDF,∴DE=DF,∴△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EF∥AB时,∵AE=CF,∴E,F分别是AC,BC的中点,故EF是△ABC的中位线,∴EF取最小值=,∵CE=CF=2,∴此时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三、解答题1.【分析】(1)先求出∠APE=∠ABC=90°,∠P AE=∠PEA=∠ABC=45°,即可得出结论;(2)由(1)知,△APE∽△ABC,得出,再判断出∠P AB=∠EAC,进而判断出△P AB∽△EAC,即可得出结论;(3)先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P',再分两种情况,求出CE和CE',借助(2)的结论,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BC=90°,∠BAC=∠BCA=45°,由旋转知,P A=PE,∠APE=90°=∠ABC,∴∠P AE=∠PEA=45°=∠BAC,∴△APE∽△ABC;(2)在Rt△ABC中,AB=CB,∴AC=AB,由(1)知,△APE∽△ABC,∴,∵∠BAC=∠P AE=45°,∴∠P AB=∠EAC,∴△P AB∽△EAC,∴==,∵△P AB∽△EAC,∴∠ABP=∠ACE,∴∠BCE+∠CBM=∠BCE+∠ABP+∠ABC=∠BCE+∠ACE+∠ABC=∠ACB+∠ABC=45°+90°=135°,∴∠BMC=180°﹣(∠BCE+∠CBM)=45°;(3)如图,在Rt△ABC中,AB=BC=3,∴AC=3,∵点P,C,E在同一条线上,且∠APE=90°,∴CP==,∴CE=CP﹣PE=﹣1或CE'=CP'+P'E=+1,由(2)知,=,∴BP=CE=(﹣1)=或BP'=CE'=;即:BP的长为或.2.【分析】(1)y=,过点B,C,则点B、C的坐标分别为:(3,0)、(0,),则c=,将点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2)分∠PCM=90°、∠CPM=90°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3)作点E关于P′B′的对称点E′,将点E′沿P′B′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E″,连接E、E″交P′B′所在的直线于点B′,点B′沿P′B′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P′,则点P′、B′为所求,即可求解.【解答】解:(1)y=,过点B,C,则点B、C的坐标分别为:(3,0)、(0,),则c=,将点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并解得:a=﹣,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①当∠PCM=90°时,由点A、B、C的坐标知,△ABC为直角三角形,故AC⊥BC,当△PCM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与点A重合,∴点P(﹣1,0);②当∠CPM=90°时,则点C、P关于函数对称轴对称,此时点P(2,),故点P的坐标为(﹣1,0)或(2,);(3)存在,理由:点P(2,),设图象沿BC方向向左平移3m个单位,则向上平移m个单位,则平移后点B′、P′的坐标分别为:(3﹣3m,m)、(2﹣3m,m+),点E(1,0),分别过点A、E作直线BC的平行线n、m,过点B′作直线m的对称点B″,则EB′=EB″,当B″、E、P′三点共线时,EB'+EP'=EB″+EP′=B″P′最小;点E是AB的中点,则直线m与直线n、直线m与直线AC等距离,则点B″在直线n 上,直线BC的倾斜角为30°,则直线B′B″的倾斜角为60°,则设直线B′B″的表达式为:y=x+b,将点B′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直线B′B″表达式为:y=x+(4m﹣3)…①,设过点A的直线n的表达式为:y=﹣x+b′,将点A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直线n的表达式为:y=﹣(x+1)…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2﹣3m,故点B″(2﹣3m,m﹣),而P′(2﹣3m,m+),故EB'+EP'的最小值B″P′=2.3.△ABC内接⊙O,AD⊥BC与D,连接OA.(1)如图1,求证:∠BAO=∠CAD;(2)如图2,作BE⊥AC交CA延长线于E交⊙O于F,延长AD交⊙O于G,连接AF,求证:AD+AF=DG;(3)在第(2)问的条件下,如图3,OA交BC于点T,CA=CT,AD=2AF,AB=4,求DT长.【分析】(1)延长AO交圆于点M,连结BM,由∠M+∠BAM=90°,∠C+∠CAD=90°,结论可得证;(2)分别延长DA、BE交于点H,连结BG,可证得△AFM和△BGM是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出结论;(3)连GO并延长GO交AB于点N,连BG,由CA=CT可得∠TAC=∠ATC,证得AG =BG,得出AN长,证出△BAD∽△GAN,由比例线段可求出AD长,BD长,再证明△ADT∽△BDA,得AD2=DT•BD,则DT长可求.【解答】(1)证明:如图1,延长AO交圆于点M,连结BM,∵AM是圆的直径,∴∠ABM=90°,∴∠M+∠BAM=90°,∵AD⊥BC,∴∠C+∠CAD=90°,∵∠M=∠C,∴∠BAO=∠CAD;(2)证明:如图2,分别延长DA、BE交于点H,连结BG,∵AE⊥BE,AD⊥DC,∴∠EAH+∠H=90°,∠DAC+∠C=90°,∵∠DAC=∠EAH,∴∠H=∠C,∵四边形AFBC是圆内接四边形,∴∠EF A=∠C,∴∠EF A=∠H,∴AF=AH,又∵∠C=∠BGH,∴∠H=∠BGH,∵BD⊥GH,∴DG=DM=AD+AH=AD+AF;(3)解:如图3,连GO并延长GO交AB于点N,连BG,∵CT=AC,∴∠TAC=∠ATC,∵∠TAC=∠TAD+∠DAC,∠ATC=∠TBA+∠BAT,∠DAC=∠BAT,∴∠TAD=∠TBA,又∵∠GBC=∠DAC=∠BAO,∴AG=BG,由轴对称性质可知NG⊥AB,∴∠GNA=∠BDA=90°,AN=BN=2,∵∠NAG=∠BAD∴△BAD∽△GAN,∴,∵AD+AF=DG,AD=2AF,∴,∴,设AD=x,则AG=,∴,解得:x=4,即AD=4,∴==8,在△ADT和△BDA中,∠TAD=∠DBA,∠TDA=∠BDA=90°,∴△ADT∽△BDA,∴,∴,∴DT=2.4.【分析】(1)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点A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解析式;(2)过点M作MH⊥OC于H,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BCO=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CD的长,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解;(3)作FE⊥OB于E,CP⊥EF于P,FK⊥OC于K.则四边形CPEO是矩形,设PC=OE=m.只要证明△PCF∽△EF A,可得,由此构建方程求出m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点C(0,4),∴OC=4,∵tan∠CBO==,∴OB=4,∵OB=4OA,∴OA=1,∴点A(﹣1,0)设过点A、C直线解析式为:y=kx+4,∴0=﹣k+4,∴k=4,∴过点A、C直线解析式为:y=4x+4;(2)如图2,过点M作MH⊥OC于H,∵M的横坐标为t,∴MH=t,∵tan∠BCO===,∴∠BCO=30°,∵CD=DM,∴∠DCM=∠CMD=30°,∴∠MDH=60°,且MH⊥OC,∴DH=t,DM=2DH=t=CD,∴△CDM的面积为S=×t×t=t2,(0<t≤4)(3)作FE⊥OB于E,CP⊥EF于P,FK⊥OC于K.则四边形CPEO是矩形,∴CP=OE,CO=PE=4,设PC=OE=m.∵∠DON+∠DFN+∠ODF+∠ONF=360°,∴∠FNO=120°,∴∠FNE=60°,且EF⊥BO,FN=OB=4,∴EF=2,∴PF=2∵∠DCF+∠AFN=60°,∠DCF+∠DFC=60°,∴∠DFC=∠AFN,∴∠CF A=∠DFN=90°,∴∠FCP+∠PFC=90°,∠PFC+∠AFE=90°,∴∠PCF=∠AFE,且∠P=∠AEF=90°,∴△PCF∽△EF A,∴,∴∴m=3或﹣4(舍弃),∴F(3,2),在Rt△DEK中,∵∠DFK=30°,FK=3,∴DK=,∴OD=3,∴D(0,3).5.【分析】(1)设两个“网红数”为,,(n、b表示末三位表示的数,m、a表示末三位之前的数字),则n﹣m=11k,b﹣a=11h,所以+=1001m+1001a+11(k+h)=11(91m+91n+h+k),即可证明;(2)s=3×100+10b+a,t=1000(b+1)+100(a+1)+4×10+2,所以s+t=1000(b+1)+100(a+4)+10(b+4)+a+2;①当1≤a≤5时,s+t=,则﹣(b+1)能被11整除,即101a+9b+441=11×9a+2a+11b﹣2b+40×11+1能被11整除,由已知可得﹣7≤2a﹣2b+1≤11,求出a=5,b=0;②当6≤a≤7时,s+t=,则﹣(b+2)能被11整除,所以101a+9b﹣560=11×9a+2a+11b﹣2b﹣51×11+1能被11整除,可得3≤2a﹣2b+1≤15,求出a=6,b=1或a=7,b=2,分别求出相应的G(t)值即可.【解答】解:(1)设两个“网红数”为,,(n、b表示末三位表示的数,m、a表示末三位之前的数字),∴n﹣m=11k,b﹣a=11h,∵+=1001m+1001a+11(k+h)=11(91m+91n+h+k),∴m、a、k、h都是整数,∴91m+91n+h+k为整数,∴任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2)s=3×100+10b+a,t=1000(b+1)+100(a+1)+4×10+2,∴s+t=1000(b+1)+100(a+4)+10(b+4)+a+2,①当1≤a≤5时,s+t=,则﹣(b+1)能被11整除,∴101a+9b+441=11×9a+2a+11b﹣2b+40×11+1能被11整除,∴2a﹣2b+1能被11整除,∵1≤a≤5,0≤b≤5,∴﹣7≤2a﹣2b+1≤11,∴2a﹣2b+1=0或11,∴a=5,b=0,∴t=1642,G(1642)=17.25;②当6≤a≤7时,s+t=,则﹣(b+2)能被11整除,∴101a+9b﹣560=11×9a+2a+11b﹣2b﹣51×11+1能被11整除,∴2a﹣2b+1能被11整除,∵6≤a≤7,0≤b≤5,∴3≤2a﹣2b+1≤15,∴2a﹣2b+1=11,∴a=6,b=1或a=7,b=2,∴t=2742或3842,∴G(2742)=28或G(3842)=39,∴G(t)的最大值39.6.【分析】(1)首先确定A、B、C三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AB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DP与之相似,则有两种情形,如答图1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避免遗漏;(3)如答图2所示,分别计算△ADE的面积与四边形APCE的面积,得到面积的表达式.利用面积的相等关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将点E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需要注意根据(2)中P点的不同位置分别进行计算,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均小于0,即所求的E点均不存在.【解答】解:(1)由题意得,A(3,0),B(0,3)∵抛物线经过A、B、C三点,∴把A(3,0),B(0,3),C(1,0)三点分别代入y=ax2+bx+c,得方程组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2)由题意可得:△ABO为等腰三角形,如答图1所示,若△ABO∽△AP1D,则∴DP1=AD=4,∴P1(﹣1,4)若△ABO∽△ADP2 ,过点P2作P2 M⊥x轴于M,AD=4,∵△ABO为等腰三角形,∴△ADP2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可得:DM=AM=2=P2M,即点M与点C重合,∴P2(1,2)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P1(﹣1,4),P2(1,2);(3)不存在.理由:如答图2,设点E(x,y),则S△ADE=①当P1(﹣1,4)时,S四边形AP1CE=S△ACP1+S△ACE==4+|y|∴2|y|=4+|y|,∴|y|=4∵点E在x轴下方,∴y=﹣4,代入得:x2﹣4x+3=﹣4,即x2﹣4x+7=0,∵△=(﹣4)2﹣4×7=﹣12<0∴此方程无解②当P2(1,2)时,S四边形AP2CE=S△ACP2+S△ACE==2+|y|,∴2|y|=2+|y|,∴|y|=2∵点E在x轴下方,∴y=﹣2,代入得:x2﹣4x+3=﹣2,即x2﹣4x+5=0,∵△=(﹣4)2﹣4×5=﹣4<0∴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这样的点E.。
中考专题复习之多命题类选择填空压轴题备考练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之多命题类选择填空压轴题备考练习试卷简介:全卷共12道题,8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每题10分,共120分。
本专题精选08到10的多命题判断类选择题,填空压轴题,分为数据图表分析类,几何题类,二次函数类三种,做针对性练习,帮助您冲刺中考,做好填空选择压轴题。
学习建议:中考中填空选择各有一道难度较高的题目,近几年多命题判断类题目频繁出现在填空选择压轴题中,本专题精选此类题目,分为三个小类别,专项突破。
这类题目也有一些解题技巧,本专题立足于解决问题,冲刺满分,做了深入的解析,同学们可以在应用技巧解题的同时关注下问题的解决过程。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上图分别是某景点2007—2009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统计图.已知该景点2008年旅游收入4500万元.下列说法:①三年中该景点2009年旅游收入最高;②与2007年相比,该景点2009年的旅游收入增加[4500×(1+29%)-4500×(1-33%)]万元;③若按2009年游客人数的年增长率计算,2010年该景点游客总人数将达到(280+280*)万人次。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C解题思路:从年增长率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07-2009年三年的年增长率都是正的,所以2009年的旅游收入是三年中最高的,①正确;由年增长率图我们可以得到2007年的旅游收入为万元,2009年的旅游收入为[4500×(1+29%)]万元,所以与2007年相比,该景点2009年的旅游收入增加[4500×(1+29%)-]万元,②错误;由旅游人数增长图来看,2009年旅游人数相对2008年增长了*100%,所以2010年旅游人数为(280+280*)万人次,③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C。
易错点:对年增长率的理解出错,增长率下降并不表示今年的游客总人数比去年低,而是今年的增长幅度比去年小了,增长率>0,则今年的游客总人数>去年的游客总人数。
三门峡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三门峡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裨益(bì)亘古(gèn)镌刻(juān)面面相觑(qù)B.愠怒(wèn)蹊跷(xī)女工(gōng)感人肺腑(fǔ)C.驾驭(yù)攒聚(zǎn)宽宥(yóu)熙来攘往(nǎng)D.澎湃(péng)竣工(jùn)迸溅(bìng)鲜为人知(xi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要写这短短几行文字,靠的是相当长时间的观察而取得的。
B.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今年运动会的百米比赛,竞争异常激烈,但他还是凭借实力和经验连续蝉联冠军。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B.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4.选择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奇崛玛瑙中流坻柱冲耳不闻B.谎话旁骛借花献佛如数奉还C.秀颀暂新言简意赅以身徇职D.倾刻恣睢强聒不舍璧垒森严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怠慢宣泻荧光屏溢于言表自惭形秽B.溃退篡改穷酸像局促不安高深莫测C.提炼严峻潜台词乌烟瘴气寥寥数语D.静谧摄取淋浴头气势凶凶磕磕绊绊6.今年5月4日第70个青年节,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讲述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最后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这一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
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判了摧残儿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
C.《西游记》中孙悟空拜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用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D.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
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和协..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
B.这就是鲁迅心中富足的故乡,即便在冰雪袭来之时,也掩不住处子一样明媚的笑靥..。
C.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失..,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
D.好像有人用丰富的感情在我的耳畔诵读着,从来没有一本书的内容这样振撼..我的心灵。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黄晕.(yùn)归省.(shěng)B.哺.育(bǔ)诘.问(jié)逞.辩(chěng)C.确凿.(záo)抽噎.(yè)骸.骨(hái)D.酷肖.(xiào)亘.古(gèng)陨.落(yǔn)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最后一道填空及选择题荟萃【2】
1、(2008.东莞)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气象台对五月某一天最高温度的预报,当天预报最高温度数据的中
位数是
于A.3n B.3(1)
n n+ C.6n D.6(1)
n n+
6、(2008.贵阳)如图,在126
⨯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
边长均为1个单位),⊙A的半径为1,⊙B的半径为2,要
使⊙A与静止的⊙B相切,那么⊙A由图示位置需向右平移
___________个单位.
7、(2008.桂林)如图,矩形1111ABCD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2222ABCD,再顺次连结四边形2222ABCD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3333ABCD,依此类推,求四边形n n n n ABCD的面积是 。
8、(2008.桂林)如下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的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1,直线L为y=2x-2,若⊙A沿X轴向右运动,当⊙A与L有公共点时,点A移动的最大距离是( )
) 、(2008.海南)如上(右)图.
设∠ACP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数关系的是( )
,= 14、(2008.黄冈)如图,ABC △和DCE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
连接BD ,则BD 的长为 .
15、(2008.黄冈)如图,四个几何体分别为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和三棱柱,这四个几何体中有三个的某
20、(2008.荆门)用四个全等的矩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44,小正方形的面积是4,若用x ,y 表示矩形的长和宽(x >y ),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正 确的是( ) A .x +y =12 . B .x -y =2. C .xy =35. D .x 2
+y 2
=144
21、(2008.荆门)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OEFG 中, 点A 和点F 的坐标分别为 (3,2),(-1,-1),
则两个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标是_________.
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少填或错填不给分)
A
F
y (第16题图)
k y x
=
答 案
1、B
2、30
3、C
4、(6,5)
5、B
6、2或4或6或8
7、
3
1
2
n -
8、A 9、C 10、30°≤x ≤90° 11、 B 12、3 13、D 14、 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