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冬前旺长类型及形成相应类型的积温条件

合集下载

小麦新品种“轮选45”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小麦新品种“轮选45”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沛,雨热同季,热量和雨量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以平原为主。

土壤以壤土、潮褐土为主,pH 值为弱酸性至中性,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高。

河北省气候及土壤类型非常适宜小麦生长,在小麦品种区划中属于北方强筋、中筋冬麦区。

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居全国第四位。

近年来,小麦越冬前积温普遍急剧升高,冬小麦冬前旺长现象较为严重,地下水严重超采等现象也对小麦生产造成影响。

另外,干旱、低温等异常气候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生产管理中发现,部分采用规范化技术播种和管理的地块,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产量受影响程度较轻[1]。

轮选4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联合培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强筋、高产、抗倒、抗寒等优点,2019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90012。

根据轮选45籽粒饱满、分蘖力强的特点,为了在不同条件下实现精准匀播、增加群体数量及个体生长空间,将边行优势转为个体优势,笔者从科学选地整地、种子处理、科学播种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灌溉、合理追肥和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综合管理措施,确保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同时提高小麦品质,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高产、高效、轻简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小麦种植区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块。

播前深耕、深翻土地,深度在23cm 左右,深耕后将地块整平。

对于土壤耕作层较浅的地块,应每隔2~3年使用深松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深松作业,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有效层深度。

整地结束后确保土壤疏松,做到耕层上实下虚,减少土壤中的病原体及虫卵数量,以满足播种要求[2]。

2种子处理2.1晒种小麦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做发芽试验并晒种。

选收稿日期:2022-06-21基金项目: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轮选45规模化繁育与示范”(21626303D )。

宁南山区冬小麦生长初期气象条件分析

宁南山区冬小麦生长初期气象条件分析

宁南山区冬小麦生长初期气象条件分析作者:王博马兴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22期[摘要]冬小麦是宁夏南部山区广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息,对提高当地冬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冬小麦粮食气候条件目前,冬小麦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做到减少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减少损失,必须对冬小麦生长期的生长规律有所了解,以便在生产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一、宁南山区的气候地理概况宁南山区海拔在1248-2955米之间,属南部温带半温湿区至温带半干旱区气候。

年平均气温5-7度,平均绛雨量260~82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00-270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全地区水利资源总量约9.30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24亿立方米。

非常适合冬小麦的种植。

二、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1平均气温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小麦属喜凉耐寒作物,其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与全生育期中所要求的热量条件相对较低。

宁南山区冬小麦的生长期为11月中旬至来年6月,冬小麦全生育期所需≥0℃的积温为1800-2400℃。

同其它喜凉作物相比,冬小麦对满足生长发育的热量条件要求最高,但本地区的热量条件不仅能够完全满足种植一季小麦所需的热量,而且尚有400-650℃的余热资源。

小麦生长初期,各月的平均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偏高,宁夏南部山区平均温度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是很大,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冬小麦生长期生长的需要,但平均气温偏高较多,是造成本地区干旱的气象因素之一。

2日照时数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小麦属长日性能c类植物,是特别喜欢日光的作物,光照时间长短对冬小麦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阳光充足,则冬小麦生长较快,在详细分析日照时数与生长速度关系时证实了这点。

宁南山区11月一6月,历年平均月日照时数在180h以上,是一年中日照最充足时间,特别是3~5月份,每旬日照都在200h以上,也是冬小麦生长最快时期。

小麦苗情标准

小麦苗情标准

小麦冬前和返青期苗情分类以主茎叶龄、单株分蘖、总茎数为构成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主茎叶龄:小麦植株主茎的叶片数。

单株分蘖数:小麦单个植株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蘖茎数。

总茎数:单位面积内的主茎与分蘖的合计数,单位为万株/亩。

(2)苗情分类判定。

参考标准如下:冬前苗期北方冬小麦从出苗到停止生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南方冬小麦从出苗到基本停止生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

一类苗冬前停止生长前叶龄北方冬麦区达到6—7叶,黄淮达到5—6叶,每株有分蘖3—5个,长江流域入冬时苗情稳健,有分蘖。

冬前总茎数北方冬麦区80—90万,黄淮60—80万,长江流域40—50万以上。

叶色由鲜绿转深绿,短粗,叶鞘肥厚,适时播种的有5—7条次生根,偏晚播的也有3—5条。

停止生长前幼穗分化,长城以北不超过伸长期,华北中北部不超过单棱期,黄淮地区不超过二棱期,长江流域冬前不拔节。

分蘖节入土深度略深于常年。

北方土壤相对湿度65%-75%。

二类苗冬前停止生长前叶龄北方冬麦区达到5—6叶或7.5—8叶,黄淮达到4—5叶,每株有分蘖二三个,长江流域入冬时有少量分蘖。

冬前总茎数北方冬麦区60-80万,黄淮40-60万,长江流域30-40万。

叶色由鲜绿转深绿,适时播种的有4-5条次生根,偏晚播的也有2-3条。

停止生长前幼穗分化稍延迟或略超前但不明显。

分蘖节入土深度接近常年。

北方土壤相对湿度60%—65%或75%—90%。

冬前积温偏少或偏多100℃•日以内,苗情稍偏弱或稍偏旺。

三类苗冬前停止生长前叶龄北方冬麦区3-4叶或8叶以上,黄淮仅达到3叶,单株无分蘖或只有一个,长江流域入冬时无分蘖。

冬前总茎数北方冬麦区50-60万,黄淮30-40万,长江流域25-30万。

叶片小,颜色浅,次生根1-2条。

停止生长前幼穗分化明显滞后或超前。

分蘖节入土深度明显比常年偏浅。

北方土壤相对湿度60%以下或90%以上。

冬前积温偏少或偏多100℃•日以上,苗情明显偏弱或明显过旺。

【农业】千万不要小看小麦冬前旺长,危害远超乎你想象

【农业】千万不要小看小麦冬前旺长,危害远超乎你想象

千万不要小看小麦冬前旺长,危害远超乎你想象!小麦冬前旺长表现为麦苗生长细嫩,茎数偏多,冬前叶面积系数过大;幼穗分化进程提前,严重年份和地块冬前拔节。

小麦冬前一旦发生旺长,不仅冬前过多消耗了土壤养分,抗寒能力下降,而且对随后的生长发育构成潜在的危害。

细说小麦冬前旺长的危害小麦冻害麦苗徒长后,由于苗子生长幼嫩,茎数多,生长细弱造成抗冻能力低;同时,旺长植株体内积累的糖分少在冬季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

据气象专家分析,今年或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可能是一个冷冬,旺长苗受冻害将会更加严重。

小麦返青期冬前旺长小麦早春生长迟、返青慢,返青期一般推迟7~10天,早春生长量明显不足。

具体表现为春季喷根晚、新根条数少、旺长严重的基本无春生新蘖,直接导致分蘖成穗率低,亩穗数减少。

小麦纹枯病冬前旺长总茎数偏多,群体内通风透光不良,中、下部湿度高,春季纹枯病、白粉病等常发性病较重。

小麦倒伏多数冬前旺长小麦因群体大,群体内部光照不足,基部节间伸长过量,长度较长,秆壁较薄,弹性较差,抗风灾能力显著下降,后期极易发生倒伏。

小麦根系弱冬前旺长小麦地上部分与地下生长平衡失调,地下根系生长较弱,条数少,入土浅,活力差,灌浆后期吸水功能衰减速度快,抗干热风能力显著下降,早衰现象明显。

小麦冬前旺长的成因播种过早播种过早造成冬前积温过高,很容易形成冬前旺苗。

田间表现一般为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

播种量过大播种量过大造成冬前群体过大,易形成旺苗。

田间表现一般为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很少。

肥水过量肥水过量,尤其是氮肥用量过多,也会引致冬前旺长。

田间表现一般为分蘖多,叶片宽大,田间郁蔽严重。

品种原因品种选用不当形成的旺苗。

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种播种过早,也会导致冬前旺长。

这类旺苗冬季最易受冻。

此外,冬前气温偏高,雨水偏多也会造成小麦苗旺长。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的小麦田一定要注意控旺,以免影响小麦后续生长,甚至造成严重减产!小麦冬前旺长的防控措施1镇压镇压是控制小麦旺长的有效措施,方法简单效果好。

冬小麦全程控旺防冻优化栽培技术

冬小麦全程控旺防冻优化栽培技术
这是 造成小 麦 发生 旺长 和冻 害的直 接原 因 。

始 对此 进行 了大 量调 查 和研 究 ,逐 步 形成 并 完善 了 1 . 播 期 偏早 近 几年 不少 群 众 抢墒 播 种 。造 成 .1 2

整 套 小 麦 控 旺 防 冻 优 化 栽 培 技 术 ,0 8年 一 0 9 播期 偏 早 ,如 2 0 20 20 0 6年 9月下 旬 我 区普 降一 次 中雨 ,
并分 筛 去杂 , 使水 分 降 到 1 %~ 2 , 0 1% 以利 ( 降雨)情况 及 时追肥 1次 ,追 肥 以氮 肥 为主 ,追 施 凉 晒籽粒 ,
尿 素 7 k /m 。无 浇 水条 件 的可 视天 气 情 况 ,于 雨 于种 子安 全贮藏 。 5 gh 2
前施 用 。 252 防止倒 伏 .. 青稞 茎秆 软 , 熟期 易倒伏 。如果 成
造成 小麦 冬 前 积温 比常 年多 10C 2 0C, 就造 成 6  ̄一1 . 万 h ,每亩 产 量 比未 应 群众 急于 趁墒播 种 , 51 m 导致 播期 普 遍提 前 7 1 , 而 ~ 0天 从 用 的平均 增加 4 . g 增 幅达 1 .%。 06 , k 0 7

科 技 ,0 7 51: 2 0 , () 4 6 5
1 一 78
粮食作物 211 00 0 .
3 适 应 地 区
适 于在 青 海 、 肃 、 甘 云南 、 四川 、 藏 、 西 内蒙 等 省
参 考 文献 :
出苗好 , 度 大 , 采取 以下措 施 防止倒 伏 。( ) 密 可 1 控制 区年气 温 在 07 .℃以上 的高 寒地 区种 植 。
苗水 :晚浇 或 不浇 苗 水可 有 效抑 制 青稞 生 长 ( 蹲 或 稞茎 秆 变粗 壮 . 可使 青 稞 分蘖 生 长发 育 整 齐一 致 , 又 增 加抗 倒 伏性 。

小麦旺长的原因分析及冬春管理技术

小麦旺长的原因分析及冬春管理技术

小麦旺长的原因分析及冬春管理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原有的粗放型的小麦种植方式,逐渐向精细化集约化迈进。

原有的种植方式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变暖的步伐,小麦的旺长逐渐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本文从小麦旺长的危害入手,对小麦旺长的判定方式进行界定,分析了小麦旺长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了管理技术的相应改变。

关键词:小麦;原因分析;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s512.11 文献标识码:a1 小麦旺长的危害在以前的小麦种植的过程中总是担心小麦的生长过于迟缓,但是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水肥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及全球变暖导致小麦生长的环境温度的不断提高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小麦旺长发生几率日益提高。

小麦旺长会导致在小麦过冬之前的养分储备的减少,使小麦的整个生育周期都会相应的提前,在过冬的过程中小麦植株的抗寒能力将会大大减弱,会因此发生冻害甚至是将麦苗冻死的现象;即便是没有严重到冻死的程度,也会造成小麦的弱苗,在后面的生长过程中的长势偏弱。

2 小麦旺长的判定既然小麦的旺长的危害如此之大,在种植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判定小麦旺长的标准,以便指导在生产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麦的旺长的判定标准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种办法。

微观上就是过冬前,根据单位面积的总茎数进行计算,每667m2茎数在70万株以上,主茎在7叶以上,上部的叶片在20cm以上,叶鞘长而且薄,整体的植株偏高。

宏观上的办法就是通过远观麦田,麦田封垄,不见行间。

3 小麦旺长的原因分析3.1 过冬前生长的有效积温偏高全球变暖导致在冬小麦在过冬之前生长的有效积温偏高,冬小麦过冬前的有效积温需求大致在500℃~650℃,有效积温低于500℃,冬小麦的长势会偏弱,在有效积温高于650℃时,就容易形成旺苗。

在小麦出苗后到过冬的一段时间内气温持续偏高就会造成小麦的旺长。

3.2 小麦播种过早造成的旺长在部分年份由于土壤墒情较差,在秋粮收获后,往往选择抢墒播种,这样一来播种的时间就会比以往的年份提前。

2022~2023农业系统职称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19

2022~2023农业系统职称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19

2022~2023农业系统职称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1. 同期发情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同期发情,利用某些外源激素,人为地控制一群母畜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有计划合理地组织配种或胚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同期发情或同步发情。

2. 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中的核心是()。

A.利益分配机制B.运转约束机制C.股份合作约束机制D.专业承包约束机制正确答案:A3. 在种子定级时,只要种子纯度达到某个等级的要求,便可定为该等级。

正确答案:错误4. 影响种子干燥的外部因素有()。

A.干燥介质的温度B.干燥介质与种子的接触情况C.气流的相对湿度D.气流速度正确答案:ABCD5. ( )桑园附近禁止喷洒波尔多液,以免家蚕感染中毒。

正确答案:正确6. 种子干燥的基本方法有()。

A.自然干燥B.机械通风干燥C.加热干燥D.干燥剂干燥正确答案:ABCD7. 评价种子活力高低时 ,最好以同作物或同品种高活力种子作为对照正确答案:正确8. 小麦种子属于植物学上的真种子。

错误9. 种子丸化以后 ,不会改变种子的人小。

正确答案:错误10. 国家种子标准规定 ,一级杂交水稻良种的纯度为 ( ), 净度为 ( ), 发芽率为( ),水分为()。

A.98%B.99%C.80%D.13%正确答案:ACD11. 农村信用社改革可供选择的产权模式有合作制、股份制及()。

A.个体所有制B.全民所有制C.集体所有制D.股份合作制正确答案:D12. 我国现在采用的种子质量分级体系与国际上的分级体系不同。

正确答案:错误13. 商业银行贷款子公司不能办理的业务是()。

A.办理资产转让B.办理票据贴现C.吸收存款业务D.办理贷款项下的结算正确答案:C14. 影响种子安全贮藏的生物因素有()。

A.种子微生物B.种子湿度C.仓贮害虫D.鼠类正确答案:ACD15. 把新技术的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属于农业技术推广催化职能的()推广形式。

A.教育式C.市场化D.传达式正确答案:D16. 为了加快种子的于燥速度,可将种子单粒摊摆在水泥地上进行强烈的阳光照射。

冬前小麦旺苗现象发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冬前小麦旺苗现象发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冬前小麦旺苗现象发生原因与防止措施作者:何永梅何建中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1期小麦旺苗,是指群体过大、个体生长发育过快、瘦弱、细长,或冬前就开始起身拔节的麦苗。

小麦生育期长达8个多月,其间经过出苗、分蘖、越冬、返青等11个生育时期,易遭受暖冬、春寒等多种不良气候因素影响,造成冬前旺长、早春冻害、冬后倒伏等诸多问题,导致小麦减产。

特别是近几年,暖冬气候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的麦田面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引起各地的重视。

气温偏高、播种期偏早、播量偏大都容易形成小麦旺长。

小麦旺长可以从个体形态、群体状况与生育指标上判断。

近看麦苗叶片长而大,叶鞘长而薄,假茎长而扁,叶片披散、大而薄,第三至第五叶的长度超过15厘米,植株很高;远看郁郁葱葱,麦田封垄,越冬期麦苗主茎8叶以上,分蘖节膨大不明显,群体总茎蘖数每亩100万个以上:这些麦田可视为旺长麦田。

一、冬前小麦旺苗的危害1. 转化为弱苗。

对于冬前旺长的麦田,由于冬前叶片、分蘖和叶鞘旺盛生长,消耗大量养分,后期供养不足,造成假旺长脱肥,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转化为弱苗。

2. 加重冻害。

旺苗体内有机营养积累少,细胞内糖分与各种有机营养浓度低,小麦生育进程加快,提前结束春化阶段,开始拔节,使小麦抗寒性降低,不利于小麦形成壮苗安全越冬,越冬期和早春如遇低温寒潮,主茎和大分蘖容易冻死。

3. 易倒伏。

旺苗地上部分生长茂盛,茎蘖多,群体大,常造成田间郁闭,小麦株内行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软弱,并且基部节间长、茎壁薄、干物质积累少;地下部分根系发育差,次生根条数少,入土浅:如春季雨水较多或中后期遇暴风雨,根倒和茎倒将同时发生,损失惨重。

4. 病虫害发生严重。

早播麦田出苗后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严重,死苗较多,易造成缺苗断垄;旺苗本身素质差,抗病菌能力下降,在适宜条件下(如光照不足、春季多雨)极易暴发白粉病、根腐病等。

二、冬前小麦旺苗的原因1. 品种春性强,生长发育快,易形成过旺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作 物 杂志
Cos rp
2 0 . 081
冬 小 麦 冬 前 旺 长 类 型 及 形 成 相 应 类 型 的积 温 条 件
闰 璐
摘 要
聂 勇 王 超
连续 观测 了 18 2 0 年 的1 月 1日 ~1 月 2 日 9 7~ 0 7 0 2 0
分 营养型 旺长 、 殖型 旺长和 重 叠型 旺长 3种 类型 。 生
象局 实测 积 温值 为分 析 依 据 , 冬 期 以旬 均 温 降 至 越
OC为准 ,  ̄ 冬前 主茎 每增 加 一个 叶龄 按需 OC以上积  ̄ 温 7 ̄ , 5C计 高于 1  ̄ 2C时段 为 营养 生长 时期 , 0~1  ̄ 2C 时段 为生 殖 生长 时期 。通过 对 不 同旺长 年份 不 同积 温段 的积 温 变化 与常 年 比较 , 测小 麦 叶片长 度 、 观 叶 鞘 长度 、 主茎 叶龄 、 高 、 苗 叶面积 指数 、 田问封垄 时 间 和幼 穗分 化进 程 , 以此 来 划 分小 麦 冬 前 旺 长 的不 同
类型。
形 成 营养型 旺长 的 积 温 条件 是 冬前 大 于 1℃ 的 营 2
养 生长积 温偏 高所 致 ; 形成 生殖 型 旺长 的 积 温条 件 是 冬前 0~1 ℃ 穗 分化 积 温偏 高 所 致 ; 成 重 叠 型 2 形
旺长 的积 温 条件是 冬前 营养生 长积 温和 穗分化 积 温

于 7 m, 片下披 , 高大 于 2c c 叶 苗 5m。群 体 状 况 : 株 单 茎蘖 超 过 7个 , 封垄 时 间 1 下旬 , 面积 指数 大 1月 叶 于 15 群体 总茎 蘖数 超过 130万/ m 。 ., 5 h
2 1 2 生 殖 型 旺长 生殖 型 旺 长根 据 冬 小 麦穗 分 . . 化进 程来 判 断。冬 小 麦越冬 期 主茎幼 穗分 化达 到二 棱 中期 以后 , 即为 生殖 型旺 长 。 2 1 3 重 叠型 旺长 同一 麦 田个 体 形 态 和群 体 状 . . 况 达 到营养 型 旺长 指 标 , 时主 茎 幼 穗 分 化达 到 生 同 殖 型 旺长指 标则 为 重叠 型旺 长 。 2 2 形成 不 同类 型 旺长 的积温 条件 .
2 1 1 营养 型 旺长 营养型 旺长 以小 麦个 体形 态 、 . . 群 体状况 指标 来判 断 。个 体形 态 : 叶片长 而大 , 主茎 叶龄 7 0以上 , 二 叶 叶 片长 大 于 2 c 叶 鞘 长 大 . 倒 5 m,
成 为制约 济 宁 市 夏 粮 单 产 和 总 产 的最 关 键 因 素 之
利 用济 宁市 18 2 0 9 7~ 0 7年 连 续 2 0年
气象资料及 小麦冬 前 生长发 育 资料 , 对济 宁 市 2 0年
冬小 麦冬 前 出现 旺长 年份 的旺 长表 现 。以济 宁市气
来 小麦 不 同份 发 生 的冬前 旺长表现 进行 了连 续观 察 和 系统 分析 。 结果 表 明 : 宁 市冬 小麦 冬 前 旺长 济
1 材 料 与 方 法
以 当地 当年 主栽 的 偏 春性 半 冬 性 品种 为 材 料 ,
作者简介 : , 业推 广研 究员, 闫璐 农 主要从事作物栽培与推广 工作 , 山 东省济宁市农业技 术推 广中心,70 7 山东济宁 22 3 ,
旺 苗依 据冬 小麦 生长 发育进 行 分类 和不 同积 温偏 高
时段形 成不 同类 型旺 苗未见 报道 。本 文 旨在 通过 对
连续 2 0年 问的不 同旺 长年份 、 同器 官 旺长 的观 察 不
22 1 形 成 营养 型 旺 长的 积 温条 件 土壤 水 分 满 . .
足 正常 需求 、 期 播 种 的 小 麦 , 高 于 1 ℃ 的 营 养 适 当 2
共 同偏 高所致 。
关键词 冬小麦; 营养型 旺长; 生殖型旺长; 重
叠型 旺长 ; 养 生长积 温 ; 分化 积 温 营 穗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旺长 类 型 .
18 9 7~20 0 7年 连 续 2 0年 间 , 宁 市 冬 小 麦 冬 济 前 出现旺 长 的几率 增 加 , 长程 度 加 重 。 旺 长 已 对 旺 冬小 麦 的高产稳 产 和 品 质 改 善构 成 严 重 威 胁 , 且 并
l d 1 上 、 、 三旬 和 1 上旬 , 均 温 分 别 O 。 0月 中 下 1月 旬 较 常年 高 3 4C、. 0 9C和 3 3 , 于 1 ℃ 营 .  ̄ 5 5C、.  ̄ o .℃ 大 2 养 生长积 温 较 常 年 多 1 1 多 出 的 营养 生 长 积 温 3 o C, 可 长 17 6片 叶 ( 3 / 5C =17 6 , 而 造 成 .4 1 1 7 o C o .4 ) 从

生产 实践证 明 , 麦 越 冬 前茎 叶 生 长量 的 多少 小
和幼穗 分化 进 程 的快 慢 与 冬 前 大 于 1 ℃ 营 养 生 长 2 积温 、 1 o 0~ 2C的穗 分 化积 温有 密切关 系 。 目前 地 球 正处 于温 暖时期 , 末 冬 初 气 温 有 逐 年升 高 的趋 秋 势 , 春性 半冬性 品 种应用 面 积逐 年扩 大 , 期播 种 偏 适 的麦 田冬前 发生 旺长 的年 份愈 来愈 频繁 。有 关冬 小 麦 冬前 壮 、 旺苗标 准 已有较 多报 道 , 关 于冬 前 但
将 旺长类 型进 行 了划 分 , 对相 应 年 份 冬 前 不 同 时 并 段 的积温 进行 了统 计 分 析 , 出 了形 成 不 同旺 长类 找 型 的积温 条件 。
生 长积 温较 常年 偏 多时则 形成 营养 型旺 长 , 图 1 如 。 20 06年旬 均温 高 于 1℃ 的终止 时 间为 1 月 1 2 1 0 日前 后 , 常 年 旬 均 温 高 于 1℃ 的终 止 时 间 为 1 而 2 1 月 2 日左 右 , 致使小 麦 进入 春 化阶段 的时间推 迟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