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反应停——“海豹胎”的罪魁祸首

合集下载

反应停与婴儿畸形事件

反应停与婴儿畸形事件

“反应停”事件“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合成后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

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

“反应停”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

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凯尔西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

她因此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梅里尔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

正当双方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

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

实际上,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

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被迫倒闭。

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

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畸形发病率案例分析题反应停就是一种镇静剂,既往通常用于治疗孕期恶心呕吐反应,但是由于反应停的副作用特别大,所以通常在孕期是禁止使用。

而主要的副作用就是有强烈的致畸作用,因为它能有效的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是却妨碍了孕妇对胎儿的血液供应,所以就会导致胎儿畸形,最常见的就是出现海豹畸形婴儿。

所以反应停才被禁止,作为孕妇止吐药使用。

有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药物会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些药物的危害还会很严重。

如历史上曾经有过服用抗早孕反应药物反应停导致胎儿畸形,表现为出生后四肢短小,即著名的海豹胎。

这在人类应用药物的历史上,影响十分严重。

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整个孕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孕早期属于胚胎发育时期,也是致畸敏感。

这时若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可以导致流产、胎儿畸形大类的危害。

虽然在孕中期以后,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不再如孕早期那么严重,但仍然可能导致胎儿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所以,孕妇患病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之下,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不可自行使用药物或不按医生处方的剂量、用法用药。

反应停

反应停

反应停摘要:反应停是一种曾在现代医学史上造成巨大灾难的药物,已经被停止使用。

它可以治疗肺癌,也能够有效地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是它妨碍孕妇对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大量“海豹畸形婴儿”出生。

关键词:化学药物反应停畸形海豹儿生命科学引言:反应停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它能够有效地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但也妨碍了孕妇对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大量“海豹畸形婴儿”出生。

自60年代起,反应停就被禁止作为孕妇止吐药物使用,仅在严格控制下被用于治疗某些癌症、麻疯病等。

正文: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对化学药物的盲目依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悲剧。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反应停这一著名的事件。

反应停(Thalidomide),也称沙利度胺,主要成分是:α-苯酞茂二酰亚胺,分子式:C13H10N2O4 ,为一种镇静剂,对于各型麻风反应如发热、结节红斑、神经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有一定疗效,对结核样型的麻风反应疗效稍差。

对麻风本病无治疗作用,可与抗麻风药同用以减少反应。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至少15个国家的医生都在使用这种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很多人吃了药后的确就不吐了,恶心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于是它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

于是,“反应停”被大量生产、销售,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反应停”每月的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

在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甚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反应停”。

但随即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

1961年,这种症状终于被证实是孕妇服用“反应停”所导致的。

于是,该药被禁用,然而,受其影响的婴儿已多达1.2万名。

经过媒体的进一步披露,人们才发现,这起丑闻的产生是因为在“反应停”出售之前,有关机构并未仔细检验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海豹儿事件的思考

海豹儿事件的思考

海豹儿事件的思考
海豹儿事件,我们应该反思,想起很多年前的海豹儿事件,当时发现了一种药物,叫“反应停”沙利度胺,可以有效的缓解孕妇的早孕反应,就是恶心呕吐的反应;于是风靡与孕妇群体,最后发现胎儿畸形发生率显著升高,再回头研究,发现是“反应停”的药物毒性导致了胎儿的畸形,这个时候才开始全面禁止;面对的是超过12000名的“海豹儿”。

所以,对于转基因食物,我们是不是该谨慎一点呢?至少目前,我不会让我的家人吃!
所以,又会聊到一个转基因食物的话题,很多人支持转基因食物,很多人说没事,确实,如果只是转入了抗虫基因,应该是没事,但是这个没事,是我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得来的。

你怎么知道对后代、对下一代的影响?至少我们是不是应该慎重一点,最近不是真的出了相关报道么?可能致癌风险会增加?那后续是不是还有什么风险呢?不知道,所以,我依然对转基因食物持保守态度。

【精品】畸形学概述完整版

【精品】畸形学概述完整版
尿道下裂
先天性髋关 节脱位
食管闭锁及 狭窄
直肠及肛门 闭锁
腭裂
唐氏综合征
我国监测的19种先天畸形
无脑儿 短肢畸形 色素痣 内脏外翻
脊柱裂 脑积水
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
血管瘤
幽门肥大
直肠及肛 多指与并 唐氏综合 门闭锁 指(趾) 征
全部唇裂
先天性心 血管病
食管闭锁 及狭窄
膈疝
畸形足
尿道上、 下裂
腭裂
㈡、先畸发生原因
生物性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 形体、梅毒螺旋体等
物理性 射线、机械性压迫和损伤等。
药物
反应停、氨基喋呤、白血福恩、苯丁酸氮芥、 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四环素、链霉素、 新生霉素、乙内酰脲、酚噻嗪、嗅化锂、安 非他明、苄丙酮香豆素等
化学 工业“三废”、农药、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物质 多环芳香族化合物、亚硝胺、苯类化合物、
两者关系:
–环境因素通过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而导致先天畸形;
–遗传特性决定了胚胎对致畸因子的 易感程度。
⒊ 环境与遗传在畸形中的相互作用
遗传度:
– 在相互作用引起的先畸中,衡量遗传因 素所起作用的程度。遗传度越高,说明 遗传因素在该畸形发生中的作用越大。
– 几种畸形的遗传度:巨结肠80%,腭裂 76%,无脑儿60%,先心病35%……
重金属如铅、砷、镉、汞,二恶英等
其它 汹酒、大量吸烟、缺氧、严重营养不良等
“ 反应停事件 ”
1962年,西德发现在出 生婴儿中有大批无肢或 短肢畸形,俗称
“海豹胎”。
孕妇服用了当时新合成 的一种治疗妊娠呕吐的 药——酞胺哌啶酮(又 名反应停)。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畸形

是邪还是正 反应停Thalidomide的故事

是邪还是正 反应停Thalidomide的故事

是邪还是正?——‚反应停‛(Thalidomide)的故事coyotejoy‚反应停‛(Thalidomide)曾经是制药史上一个耻辱邪恶的名字。

这个药物最初由一家德国公司Chemie Grunenthal于1953年合成,1957年开始被作为一种温和的镇静止吐剂由该公司大力鼓吹出笼并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和加拿大上市销售。

当时,怀孕的妇女往往用它来治疗妊娠期间早晨起来头晕和呕吐的毛病。

然而药物上市不到两年即发现,很多孕妇只要在怀孕后的头三个月内服用过一片这个药物,生出的小孩往往四肢发育不全——干脆没有或只有很短的好象海豹翼一样的一截。

大夫们起先以为这是先天基因缺陷引发的海豹肢症(phocomelia),然而海豹肢症是一种罕发的的疾病。

调查研究发现这段时间在欧洲的这种高比率出现的婴儿缺陷完全由药物‚反应停‛ 引起,而孕期的头三个月正好是婴儿四肢的形成期。

‚反应停‛可能引发的其它一些畸形还包括外耳缺失,眼睛缺陷,内脏器官如心脏或肠的畸变,神经系统毛病等等。

大约共有46个国家的一万多名婴儿带着这些畸形悲惨地出生,还有几千名婴儿因为这个药物的毒性未出生就死亡。

这个可怕的药物于1961年11月被强行从欧洲市场撤回,1962年3月从加拿大市场撤回。

‚反应停‛是二战后十多年中出现的许多镇静剂中的一个。

当时厂家为赶上战后抗生素研究和开发带来的经济浪潮,起先想把这个药物‚做‛成抗生素,不料此药没有任何抗生素的特性,厂家又把它‚做‛成了镇静催眠剂。

厂家吹嘘它无毒,没有副作用,对孕妇也完全安全,这样它的功能就比巴比妥类的镇静剂更有商业优势了。

然而那些鼓吹都不准确。

在它上市之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实验证明它的有害作用,但是那个德国公司急功近利,不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实验,所做的实验也很不严谨可靠,很多的支持数据实际上来自被公司收买的大夫,来自所谓的病人服药后病情改善的见证。

当时欧洲国家的药物调节控制政策很不完善,很多药物没经过充分测试就上了市场,甚至不经大夫开处方,在柜台直接出售。

反应停事件1

反应停事件1

60年代(1956年在西德上市),欧美和亚洲等 17个国家,用沙立度胺(反应停)治疗妇女妊娠 反应,很多人吃了药就不吐了,明显改善了症状, 于是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 语),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南美洲被医 生大量使用,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 反应停,反应停的每月销量达到了1吨的水平。在 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甚至不需要医生处方就 能购买到反应停。但随即而来的是出生婴儿的短 肢畸形,手和臂贴在躯干上,有的甚至根本没有 上臂,下肢也一样,被称为海豹儿,共发现有一 万多个病例。
在17个国家里,反应停经过改 头换面隐蔽下来,继续造成危害。 例如日本直到1963年才停用反应停, 造成很大的灾害;;电影《典子》 便是—个受害者的真实写照。这次 畸胎事件引起公愤,患儿父母联合 向法院提出控告.被称为"20世纪最 大的药物灾难”。
值得思考的是,反应停事件没有波及 到美国。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 的评审专家极力反对将反应停引入美国市 场,因为美国国内有报道称,猴子在怀孕 的第23到31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的 出生缺陷。最终,FDA没有批准此种药物 在美国的临床使用,而是要求研究人员对 其进行更深入的临床研究,后来的事实证 明,这是一项多么明智的决定。
人类发明的化学药物,既给人 类带来了极大的益处,但也给自己 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对化学药 物的盲目依赖和滥服药物,已造成 了许多不应有的悲剧。其中最典型 的案例之一,就是著名的反应停事 件。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又名反 应停、酞咪脈啶酮,是研制抗菌药物 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的药物,曾经作为抗妊娠反应药物在 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投入使用后不 久,即出现了大量由沙利度胺造成的 畸形胎儿,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反 应停事件。

遭世人唾弃的五大发明,为祸人间数十年,其中一个还得了诺贝尔奖

遭世人唾弃的五大发明,为祸人间数十年,其中一个还得了诺贝尔奖

遭世人唾弃的五大发明,为祸人间数十年,其中一个还得了诺贝尔奖人类创造研究出来的东西,本应该造福于人,让人们享受智慧带来的便利或者好处,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本期就跟大家唠唠,人类历史上臭名昭著甚至是带来灾难的“五大发明”一:沙利度胺----畸形婴儿海豹胎沙利度胺是药物的一种,又名反应停,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让反应停止,而停止的这个反应就是孕妇的妊娠反应,吃完了不吐了,也不怎么恶心了。

并且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这么好的效果瞬间风靡欧洲日本非洲澳洲以及拉丁美洲,当时的广告语则是“孕妇的理想选择”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从1953年沙利度胺被合成出来到1960年,欧洲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畸形婴儿,他们的四肢短小扭曲,就像海豹一样,所以被称为海豹胎,在进行了一些列调查后,发现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与沙利度胺的销售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后续的毒理学研究中发现,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性,至此反应终于停止了售卖,但是为时已晚,因为反应停止而导致的海豹胎婴儿已多达12000名,这之中还有4000名左右的婴儿还不到一岁就已经夭折,反应停也是首个明确可以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虽然最终在压力下沙利度胺的销售者支付了赔偿,但对于这些婴儿以及父母来讲无疑是一场灾难。

二:额叶切除术----诺贝尔奖背书,一键制服精神病1935年额叶切除术诞生。

这种方法是当时唯一能让精神分裂患者脱离情绪困扰的方式,但当时的医疗科技并没有多么发达,准确的说这种手术就是拿一根锥子扎进去然后一顿豁楞,把额叶破坏掉手术就算完事了,而偏偏在手术后各种各样的精神病患者明显安静了下来。

现在大家都知道额叶负责着思维功能和语言能力,这要是坏了,那人基本跟傻子没区别。

而精神病患者平时的举动就显得比较暴躁,额叶一坏,那肯定就安静下来了不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就这样额叶切除术被捧上神坛,甚至在1949年创始人莫尼兹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由于疗效显著,以及操作简单,额叶切除术很快就被神话和滥用,在后面的时间里很多并不是精神病的患者,比如r智,或者罪犯,甚至是不听话的熊孩子,也都被强制进行了手术,其中还包括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妹妹罗斯玛丽-肯尼迪,原因无他,目的就是通过破坏大脑额叶,让他们安静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问题式教学材料
反应停——“海豹胎”的罪魁祸首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又名“反应停”,是50年代后期由联邦德国生产的一种毒性低、副作用小、十分温和的镇静安眠药,经动物实验验证是安全无害的,对治疗妊娠妇女早期的恶心、呕吐效果明显。

一时间“反应停”风靡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成了抢手的妇科良药。

但不久德国首先报道,使用“反应停”的孕妇生下四肢短小如鳍的怪胎,形如海豹,被称为"海豹胎"。

几年间仅联邦德国就有8000多例“海豹胎”出生,日本受害者也有千余例,酿成了触目惊心的药物性灾难。

因此,沙利度胺成为禁药,被禁止销售达四十年之久。

其实“反应停”是一对对映体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种物质对缓解孕妇妊娠反应有作用,而另一种会导致“海豹胎”。

并且近来通过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因此该药又重新在市场上出现。

为了避免悲剧事件的再次发生,请你查阅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沙利度胺的结构式,并指明哪一种沙利度胺会导致“海豹胎”?
2、为了充分发挥沙利度胺的抗癌作用,而又避免发生“海豹胎”,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