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辅助中的使用注意事项总结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辅助中的使用注意事项总结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辅助中的使用注意事项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辅助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医疗机器人的运用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让手术更加精细化。

然而,由于医疗机器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医生和护士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说明是十分重要的。

医疗机器人的操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在使用前,必须熟悉设备的组织结构、工作方式、主要功能等,掌握使用方法。

同时,还要了解医疗机器人的适应证和禁忌症,确保机器人适用于特定的患者和手术类型。

其次,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正常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医疗机器人的质量和性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和患者的安全。

因此,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是必不可少的。

医务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设备维护,并定期向厂家进行校准和维修。

此外,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厂家或技术人员进行排除。

第三,保障手术环境的安全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室是医疗机器人使用的主要场所,必须保持洁净且符合手术要求的环境。

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对手术室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并确保手术台、设备等工作区域的整洁。

同时,要保证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符合手术的要求,以确保机器人正常运作。

此外,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术中安全措施。

医务人员在手术辅助中使用医疗机器人时,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且保证患者的安全。

在手术前,要确保机器人的系统运行正常,仔细检查所有的器械和设备是否齐全和正常。

在手术过程中,要准确操作机器人,并密切观察手术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 加强沟通和团队协作。

医疗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密切合作和信息的共享。

医务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各个环节的合作无障碍。

同时,要对机器人操作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评估,并以团队的方式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

医疗机器人技术在手术辅助中的使用注意事项

医疗机器人技术在手术辅助中的使用注意事项

医疗机器人技术在手术辅助中的使用注意事项在手术辅助中,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方法。

医疗机器人的出现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但在使用医疗机器人技术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需要高度专业的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疗机器人的操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认证。

只有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术经验的医生才能够胜任这种操作。

因此,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负责,确保手术的安全和准确性。

其次,必须注意医疗机器人技术的适用范围。

不同类型的手术适用于不同的医疗机器人技术。

医疗机器人应该被用于那些复杂度较高且传统手术困难度较大的手术,而对于比较简单的手术来说,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可能并不适用。

因此,在选用医疗机器人技术时,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手术的复杂度和可行性,确保选择正确的技术。

另外,机器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特别注意。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操作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支持,并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医院或手术中心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以确保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定期的系统更新和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保持与最新医疗技术的兼容性。

此外,医疗机器人技术在手术辅助中的使用还需要充分的沟通和团队合作。

医生和机器人系统的操作员之间需要清楚地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和执行手术计划。

此外,团队合作也包括对其他参与手术的医疗人员的有效协调,包括护士、麻醉师和其他技术人员。

只有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最后,所有与机器人系统相关的风险需要提前评估并采取措施进行减轻。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特定的风险,包括机器人系统故障、操作错误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情况等。

因此,在手术前,医生和手术团队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可能包括备用系统和设备的准备,以及一套应急方案的制定,以防万一。

总之,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在手术辅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与要点

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与要点

c i t y ( N o . 1 3 J C 1 4 0 1 6 0 1 ,1 3 4 1 1 9 a 4 8 0 0 ) ; A d v a n c e d F e a s i b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H e a l t h S y s t e m f o S h a n g h a i c i t y
( N o . 2 0 1 3 S Y 0 1 3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X u J i a n m i n , E m a i l : x u j m i n @a l i y u n .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D a V i n c i r o b o t i c s y s t e m h a s b e e n w i d e l y u s e d i n r a d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专 家论 坛 .
达 芬 奇 机 器人 直 肠 癌 根 治术 与要 点
许剑民 冯青 阳
许剑 民 现任 复旦 大学附属 中山医院结直肠 外科主任 、 结直肠癌 中心主任 , 教授 , 博导 。兼任 中
国 医 疗保 健 国 际 交流 促 进 会 结 直 肠 癌 肝 转 移 委 员会 副 主 委 , 中 国研 究 型 医 院 学会 机 器 人 与 腹 腔 镜 外 科 专 业委 员会 副主 委 , 中华 医学会 外科 分 会 结 直 肠 肛 门病 学 组委 员 , 中 国 医 师 协 会 外 科 分 会 委 员 兼
结直肠专业委 员会常委和副秘 书长 , 中国医师协会 外科分会 机 器人 专业委 员会 常委 , MD T指 导委 员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操作方法与安全措施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操作方法与安全措施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操作方法与安全措施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通过精确的操作和高度精密的仪器,为医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操作准确度和控制能力。

然而,作为一种高风险的医疗工具,医疗机器人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操作方法和相关的安全措施。

首先,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操作方法是关键之一。

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准确的校准和设置,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在手术进行期间,医生使用控制台上的操作杆来操作机器人手臂,完成手术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操作。

操作杆提供了医生对手术器械的直接控制,并反馈实时的触感和视觉信息,使医生能够感知手术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其次,安全措施是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首先,机器人操作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生应该接受专门的培训,熟悉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操作和功能,并具备处理潜在风险的能力。

其次,医疗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得到充分的保证。

手术前,对机器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校准,确保其运行正常,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此外,手术室的环境条件也需要满足机器人操作的要求,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

除了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还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患者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医疗机器人手术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患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机器人手术可能不适合。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评估机器人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也是关键问题。

机器人手臂的设计和制造必须满足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精度和反馈信息的准确性。

医疗机器人的材料选择、机械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优化都是保证机器人操作安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此外,专业的设备和设施是保证机器人手术安全的基础。

手术室需要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紧急救护设备和精密的手术器械等。

机器人全结肠直肠切除术一例报告

机器人全结肠直肠切除术一例报告

投 入 临床 应 用 的 1 0余 年 时 间 内其 应 用 得到 了快 速 的推 广 , 在
结直肠外科领域也不例外 。 但机械臂和患者对接后只能在限
定 的 范 围 内进 行 操 作 , 如 果 需要 该 区域 外 的操 作 , 就 必 须将 机 械 臂和 患 者分 离 、 调整 位 置后 再 次对 接 。这将 在 一定 程 度上 增

病 侈『 J 艮 告 ・
机器 人全 结 肠直 肠 切 除 术一 例 报 告
张小桥 安艳新 李胜慧 刘健 李翠 侯 关慧 邱 国军
机 器 人 辅 助 的 结 肠 手 术在 国 际 上 已经 广 为开 展 , 和传 统 腹腔镜手术相 比, 其安全性 、 先 进 性 已经 得 到 证 实 , 但 由于 床 旁 机 械 臂 和 患 者连 接 ( d o c k i n g) 后 再 调 整 位 置 较 为 费 时等 原

手术 过程 : 采用达芬 奇手术机 器人 ( d a V i n c i S i ) 完成手 术, 应用镜头臂和 1、 2号臂,1号机械臂控 制超 声刀 , 2号机
械 臂控 制 无 损伤 抓钳 。完成 全 部手 术 共应 用 6个 穿刺 孔 , 脐 孔 上缘 、 右 下腹 部和 脐 右 上 方 放 置 1 2 m m 穿刺器, 上、 下腹 部 中
外科接受机器人全结肠直肠切除、 回肠 造 口术 。


机 器人 外科 手 术 系统 的应 用 是 当代微 创 外科 的里 程 碑 , 和 传统腹腔镜相比, 其 高分 辨 率 的三 维 视 野 、 手 术 者上 肢 振 颤 的 滤除 功 能 以及可 转腕 的手术 器械 等 特 点 , 一 方面 超越 了传 统 手 术技 术 的 限制 , 使 得 更多 手术 可 以通 过微 创 的 方式 在腔 镜 下完 成, 另 一方 面 显著 提 高 了手术 精 度 , 进 一 步减 少 了手 术 创伤 , 在

医疗机器人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指南

医疗机器人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指南

医疗机器人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指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医疗机器人的操作需要高度的精确度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介绍医疗机器人操作的技巧,并提供一些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医疗机器人的操作安全性。

一、医疗机器人操作技巧1. 掌握基本操作:在使用医疗机器人之前,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从而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各项控制按钮和手柄,并了解相关术语与功能。

2. 活用手柄和脚踏板:医疗机器人通常配备有手柄和脚踏板,这些控制器可用于控制机器人的移动、观察器械的旋转等功能。

正确使用手柄和脚踏板,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操作。

3. 学会操作运动控制杆:医疗机器人通常还配备有一个运动控制杆,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手臂、器械等进行移动。

学会合理使用运动控制杆,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现精确的操控与调整。

4. 学会调节操作视角:医疗机器人的摄像头通常能够提供多种视角,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需要调整视角。

掌握调节视角的技巧,可以使医疗机器人的操作更为高效。

5. 注意握力与触感:医疗机器人通常配备有力反馈系统,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感受到操作过程中的力度。

操作人员需要注意握力与触感,以保证手术器械的精确操作,并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二、医疗机器人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 保持机器人与患者的安全距离:在使用医疗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时,需要确保机器人与患者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避免机器人的运动对患者造成伤害。

2. 预防感染传播:在使用医疗机器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染病原体。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和穿戴手术室器械的规定,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

3. 多次验证身份:在使用医疗机器人之前,操作人员应多次验证患者的身份,以确保进行的手术操作的对象正确无误。

这样可避免因误诊或错误患者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4. 敏锐观察机器人状态: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医疗机器人的状态,包括电池电量、系统异常、运行过程中的不正常声音等。

机器人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

机器人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

机器人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何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手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一个由外科医生控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操作系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三代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全有别于传统胸腔镜、腹腔镜,被视为21世纪微创手术的革命性标志。

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等领域。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由医生操作系统、机械臂和视频系统三部分组成。

手术时操作者仅需坐在医生操作系统前,用手操作两个主控制器、用脚通过脚踏板操控手术器械和内窥镜完成手术。

由于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因此开展的医院较少。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有何优点?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三个明显优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通过三维立体成像,使手术视野放大10倍;通过提升机械的活动度,医生手术操作的范围大大提升;由于机械臂可以进行360。

旋转,在狭窄的区域操作比人手更加灵活、方便、安全,可以进入手伸不到的地方完成手术,而且机械臂上配有稳定器,具有滤除人手颤动的功能,使操作更稳定、更精准。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不仅具备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如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还可以完成腹腔镜手术无法完成的细小部位的精准手术,如经口径较细的胆管行吻合术、腹腔淋巴结清扫等。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大大缩短了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手术后生存率。

哪些患者可以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对于胃肠外科常见疾病,通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均能进行精准的手术治疗,适合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均适合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前医护人员需完成哪些准备?1)机器人手术目前还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患者在接受这种微创手术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如手术是医生做还是机器做的疑虑。

医护人员必须针对这些情况,在术前就相关问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和沟通,必须讲明机器人手术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方可手术。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教程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教程

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教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它能够辅助医生进行复杂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教程,为医生和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首先,医疗机器人的操作前,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准备工作。

医生和技术人员应该检查机器人的设备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正常,机器人臂是否稳定。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信息和手术部位的情况,确保手术方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手术开始前,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穿戴手术室的防护装备并进行消毒工作。

机器人系统也需要进行消毒、准备和校准,确保机器人手术器械的无菌和准确性。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机器人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了解机器人手术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机器人系统进行实时的沟通和操作。

医生通过遥控操作台上的触摸屏、控制杆和脚踏板等设备,控制机器人臂进行手术操作。

医生可以通过触摸屏上的图像显示和放大功能,实时观察手术操作区域的情况,并进行准确的切除和修复。

医生在操作机器人臂时,需要注意手术器械的角度和力度,以及机器人手术器械的灵敏度。

医生可以根据机器人系统的反馈信息,调整手术器械的位置和力度,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医生还需要与机器人系统进行良好的配合和协调,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密切配合,进行团队协作。

医生通过操作机器人系统,技术人员通过监控和调试机器人系统,共同完成手术操作。

医生和技术人员之间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解决手术过程中的问题和调整手术方案。

团队协作是医疗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

手术结束后,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对机器人系统进行清洁和维护。

同时,还需要对机器人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评估手术效果和机器人系统的性能。

这些信息可以为以后的手术提供参考和改进,提高医疗机器人在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陈竟文 韦烨 许剑民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微创性; 机器人Technical tips for robotic-assisted colorectal surgery CHEN Jing-wen ,W EI Y e ,X U Jian-min .G eneral Surgery of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 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 u Jian-min ,Email :xujmin @aliyun .com【Key words 】 Colorectalneoplasms; Surgicalprocedures,minimallyinvasive; Robotics DOI: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4.02.13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通讯作者:许剑民,Email:xujmin@aliyun.com 一、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操作步骤第一步是腹腔镜探查,一般建议开放法建立气腹,气腹压力设定12~15mmHg。

常规的腹腔镜探查可以明确腹腔内有无腹水,有无肝脏、腹膜、盆腔等部位的转移,术中对结直肠肿瘤分期,从而制定治疗方案,若判断为适合行机器人手术病例,则行第二步的操作。

目前达芬奇机器人机械臂比较长,安装要求镜头距离肿瘤10~15cm,因此需要根据肿瘤部位选择合适的镜头穿刺孔位置。

一般右半结肠手术可以选择脐上或者脐左侧,左半结肠和直肠手术选择脐右上方约3cm处。

第二步是机械臂的摆放,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搭配4个机械臂,包括一个镜头臂和三个器械臂。

右半结肠(图1),左半结肠和直肠(图2)的穿刺孔需要根据具体的肿瘤部位调整[1]。

一个原则就是相邻机械臂之间的距离需要达到8~10cm,以避免手术操作中出现机械臂的碰撞。

其中机械臂的摆放是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手术时间随操作者熟练程度的增加,而逐渐缩短。

最后一步是机器人手术系统下的手术操作,主刀医师在机器人操作平台上操作,助手在床旁腹腔镜下协助完成手术。

手术切除范围类似于腹腔镜手术,结肠切缘距离肿瘤至少10cm,直肠远切缘至少2cm,连同原发灶、肠系膜和区域淋巴结行整块切除,直肠癌手术遵循TME原则;手术操作顺序遵循腹腔镜手术。

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注意事项(一)无瘤操作原则探查由远至近,分离由内向外,先在血管根部结扎动脉、静脉,同时清除淋巴结,分离时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配备的电刀或超声刀进行锐性分离,少用钝性分离,尽量避免接触肿瘤,以防止癌细胞的播散。

(二)肿瘤定位:准确的定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确定切除的范围。

由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缺少力反馈,外科医生失去了手感,即使腹腔镜下的探查也可能因缺乏触觉,而无法发现病灶,建议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术前术中肠镜定位,或应用最新的荧光显影技术进行定位。

(三)中转开腹:常见的中转开腹原因包括肥胖、粘连、出血、技术因素等。

虽然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手术具有辨识更精确,操作更方便等优势,可能会降低结直肠手术的中转开腹率,文献中报道的中转开腹率在0~9%,且随着技术的成熟呈下降的趋势[2]。

但是手术过程中因出血或损伤等各方面原因需要开腹手术的,还是应及时中转开腹。

(四)学习曲线:一般来讲,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手术因三维立体成像和模拟术者的同向操作,对外科医生来说上手较快,学习曲线较腹腔镜手术短,大约是20台手术[3]。

(五)助手的作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由主刀掌控镜头的移动,助手在无菌区内的床旁机械臂系统边工作,负责更换器械、吸引、冲洗、根据需要使用不同器械等,协助主刀完成手术。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助手比主刀对于床旁机械臂系统的运动具有更高优先控制权。

助手的作用相当重要,必须拥有丰富微创外科的经验,还要能够独立迅速的撤除机器人,进行开腹、止血等紧急操作。

机器人手术团队必须彼此熟悉,配合默契,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三、机器人结直肠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一)术中常见并发症及防治策略1.肠管损伤:由于达芬奇手术系统缺乏力反馈,术者只能凭视觉和经验决定机械臂的操作力量大小,就极可能损伤肠管。

特别要强调的是,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的夹持力度相当大,直接夹持肠管极容易损伤,当然这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熟能生巧。

若手术中出现严重的肠道损伤,必要时需行肠管修补或肠段切除等,若镜下无法处理,应及时开腹。

2.术中出血:一般认为,机器人结直肠手术更为精细,其术中出血量低于或者类似于腹腔镜手术。

Kim[4]荟萃分析了38个临床研究,机器人结直肠手术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8.4ml。

在机器人手术中抓持力度的掌握、正确的牵拉是防止血管损伤的基本技巧。

避免术中出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正确的解剖层次,在系膜无血管区进行分离。

结肠手术的解剖层面主要是在Toldt筋膜和Gerota筋膜之间,而直肠手术则向下延续到盆筋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

手术中一旦出现血管损伤,应根据受损血管的粗细选择电凝、超声刀、Ligasure或塑料夹等止血;在出血部位不明时,手术医师需保持镇静,切忌慌乱中盲目的钳夹或电凝,可以先用纱布压迫,仔细判断出血性质后处理;若考虑无法镜下止血,应及时开腹。

3.输尿管损伤:结直肠手术游离结肠过程中,应用自内向外分离,在无血管区进行分离,损伤Gerota筋膜深面的输尿管概率较小。

对术前疑有肿瘤侵犯者,建议术前行输尿管插管。

若术中发现损伤,可根据具体损伤情况,镜下或开腹行输尿管修补。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策略1.吻合口漏:吻合口漏是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术中操作应注意血管弓的走行,避免吻合口张力过高;术后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吻合口旁引流通畅。

一旦术后发现吻合口漏,若肠瘘引流通畅可选择保守治疗;若引流不畅出现全身症状者,应及时行腹腔冲洗、充分引流并行近端结肠造瘘。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吻合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高,可根据术者习惯加行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术后3~6个月择期关闭造口。

2.肠粘连、肠梗阻:发生率较传统的开腹手术低。

手术后早期的肠梗阻大多可通过积极的保守治疗而治愈。

3.伤口感染:可发生在戳孔或切口处。

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切口,关闭切口前仔细止血。

4.排尿或性功能障碍:多见于直肠癌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就是在骨盆的狭小空间中能做到精细的操作,Kim[5]的研究对比了机器人低位直肠癌手术和腹腔镜辅助手术,机器人组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恢复时间较腹腔镜组有明显的提前,术后排尿功能恢复从6个月提前到了3个月,勃起功能恢复从12个月提前到了6个月。

手术中应尽量分辨并保留盆底的神经,避免患者术后出现性功能障碍和排尿障碍。

5.术后出血:包括术后吻合口出血和腹腔出血。

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横断肿瘤远端肠管前,应充分裸化肠管;使用直线切割器或吻合器时,应在闭合状态保持15~20秒左右,减少出血风险。

手术后必须仔细检查腹腔内有无活动性出血,尤其是穿刺孔、系膜和血管断端等位置,必要时可以请麻醉师配合升高血压后观察,尽量减少术后出血发生。

对于术后发现吻合口或腹腔出血,可根据出血量与速度,在保守治疗、内镜或手术止血中进行选择。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腹腔镜或者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外科医生在开展微创手术之前,都必须积累足够的传统开腹手术经验。

只有这样,在机器人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意外的时候,外科医生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开腹处理意外情况。

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的经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从2010年9月开展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截止2013年12月,共进行了机器人辅助结直肠手术237例。

患者中男性154例,女性83例。

年龄最小31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是59.7岁。

肿瘤直径,最小1cm,最大10cm,平均为5.2cm。

肿瘤部位方面,脾曲及降结肠肿瘤共9例(其中良性2例),乙状结肠肿瘤140例(其中良性2例),直肠癌88例。

有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因机器人手术操作困难,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0.4%(1/237)。

病例中伴有肝转移29例,13例行同步肝转移灶切除术;13例中有2例行腹腔镜肝转移灶切除术,2例行机器人肝转移灶同步切除,术后恢复良好。

88例直肠癌手术中,经肛门取出标本4例,机器人Miles手术11例。

手术时间平均为149.4分钟。

术后病理资料显示: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33例。

肿瘤的TNM分期结果:I期44例、II期68例、III期78例、IV期43例。

肿瘤局部T分期显示:T128例、T230例、T358例、T4117例。

平均的淋巴结清扫数量13.9个。

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最少3天,最长9天,平均为2.3天。

住院天数从5到30天不等,平均6.9天。

手术并发症方面:发热4例,伤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3例,阴囊肿胀1例,尿潴留3例,胃肠功能障碍5例,脑梗1例,术后吻合口或腹腔出血3例(其中2例行剖腹探查止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出现了1例肺梗并最后导致患者死亡。

术后30天内的并发症Dindo分期中I-II期19例,DindoIII-IV期3例,DindoV期1例。

(本文图1~2见光盘)参考文献[1] DeNotoG,RubachE,RavikumarTS.Astandardizedtechniqueforroboticallyperformedsigmoidcolectomy.JLaparoendoscAdvSurgTechA,2006,16(6):551-556.[2] YangY,WangF,ZhangP,etal.Robot-assistedversusconventionallaparoscopicsurgeryforcolorectaldisease,focusingonrectalcancer:ameta-analysis.AnnSurgOncol,2012,19(12):3727-3736.[3] Jiménez-RodríguezRM,Díaz-PavónJM,delaPortilladeJuanF,etal.Learningcurveforrobotic-assistedlaparoscopicrectalcancersurgery.IntJColorectalDis,2013,28(6):815-821.[4] KimCW,KimCH,BaikSH.Outcomesofrobotic-assistedcolorectalsurgerycomparedwithlaparoscopicandopensurgery:asystematicreview.JGastrointestSurg,2014,18(4):816-830.[5] KimJY,KimNK,LeeKY,etal.Acomparativestudyofvoidingandsexualfunctionaftertotalmesorectalexcisionwithautonomicnervepreservationforrectalcancer:laparoscopicversusroboticsurgery.AnnSurgOncol,2012,19(8):2485-2493.(收稿日期:2014-04-12)(本文编辑:马天翼) 陈竟文,韦烨,许剑民.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J/CD].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3(2):122-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