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聚焦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六篇 考点34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
合集下载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教学课件

特点、原因、典型事件
20世纪80年代时期
特点、原因、典型事件
1991年苏联的 解体,标志着 美苏争霸的结 束,也标志着 长达半个世纪 的美苏两极格 局结束。世界 格局开始向多 极化方向发展。
三、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
政治趋势: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多极化方向发展
新格局正在形成中(经济实力是决定性的)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九下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 后 世
两 极 格 局
冷战对峙 美苏争霸
界
两极格 局结束
苏联解体
格 局
政治格 局多极
一超多强
的
化
多极化
演
变
经 济 全 机遇与挑战
球化
多极化趋势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含义 2、冷战政策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3、冷战政策的表现(或内容):
美国
政治上 出台“杜鲁门主义”
(2)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 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 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 从天子作战。
(3)作用\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 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
1. 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知道两大 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和对峙,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 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命题多以连择题、材料题、 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A.英国衰落 B.大国争霸 C.两极对峙 D.世界大战
图5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 效信息的识图能力。图片中的左图讲的是二 十世纪初德国对英国的挑战,想重新瓜分世 界;右图讲的是美苏争霸,两个图反映的信 息是大国的争霸斗争。
20世纪80年代时期
特点、原因、典型事件
1991年苏联的 解体,标志着 美苏争霸的结 束,也标志着 长达半个世纪 的美苏两极格 局结束。世界 格局开始向多 极化方向发展。
三、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
政治趋势: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多极化方向发展
新格局正在形成中(经济实力是决定性的)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九下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 后 世
两 极 格 局
冷战对峙 美苏争霸
界
两极格 局结束
苏联解体
格 局
政治格 局多极
一超多强
的
化
多极化
演
变
经 济 全 机遇与挑战
球化
多极化趋势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含义 2、冷战政策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3、冷战政策的表现(或内容):
美国
政治上 出台“杜鲁门主义”
(2)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 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 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 从天子作战。
(3)作用\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 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
1. 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知道两大 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和对峙,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 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命题多以连择题、材料题、 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A.英国衰落 B.大国争霸 C.两极对峙 D.世界大战
图5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 效信息的识图能力。图片中的左图讲的是二 十世纪初德国对英国的挑战,想重新瓜分世 界;右图讲的是美苏争霸,两个图反映的信 息是大国的争霸斗争。
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8.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 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 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 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9.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3.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 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 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 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 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已势均力敌 B.苏联迫于压力推行缓和战略 C.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D.苏联希望结束争霸争取和平
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上 出台“杜鲁门主义”
经济合作互助 经济上 推行“马歇尔 计划” 委员会 组建北大西洋公 军事上 华沙条约组织 约组织(“北 约”) 标志着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美 苏 争 霸
二、美苏争霸
(20世纪50年代初,赫鲁晓夫上台 --- 20世纪 90年代初,苏联解体 )
课堂演练
1.目前,家乐福、沃尔玛、麦当劳、迪斯尼等 跨国公司在全球开设的连锁店已落户中国,这 种现象代表了一种什么必然趋势
A.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中国人生活的西方化
2.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在东西柏林 边界上修筑的“柏林墙”,它是东德 人和西德人难以逾越的障碍;世纪末 ,德国统一,柏林墙拆除。柏林墙 的修建,反映了哪一历史状况? A.美苏冷战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過程 ①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在美蘇爭霸中佔據優勢,表 現為,1950年發動朝鮮戰爭、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 20世紀60年代侵略越南。 ②20世紀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高潮。美國進行戰略收 縮,表現為,從越南撤軍,改善中美關係;蘇聯處於攻 勢,表現為,1979年佔領阿富汗。 ③20世紀80年代:實現有限的緩和。表現為,1989年蘇 聯從阿富汗撤軍。
主題二十六 戰後世界格局 的演變
考點一 美蘇冷戰 (3年0考) 1.美國的冷戰政策 (1)含義: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 國家採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 制”共產主義。
(2)原因:雅爾塔會議形成了兩極格局的框架;二戰後,美 蘇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二戰中形成的戰時同盟關係破裂, 美蘇兩國在國家利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的矛盾逐漸 加深。 (3)序幕: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 (4)表現 ①政治: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美蘇戰時同盟關係正 式破裂,冷戰開始。
2.美蘇爭霸 (1)原開始爭取與美國取得平等地位,企圖與美國共同主宰世 界。
【史論點睛】 冷戰的實質是兩種不同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 峙,是美蘇爭奪霸權的鬥爭。
【以史為鑒】 美蘇爭霸所體現的霸權主義違背了和平與發 展的時代主題,對人類進步與安全構成威脅,因此,我們 要堅決反對霸權主義,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不同社會制度 的國家應該和平共處,求同存異。
(2)消極:主要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包括發展中國家由於 科技水準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境 地,拉大了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國際經濟的風險性增 加等。 總之,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全球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5.全球化帶來的共同問題及解決措施 (1)共同問題:戰爭、人口、環境、資源、毒品、疾病、 恐怖主義等。 (2)解決措施:各國應加強國際合作,重視有關輿論宣傳, 依靠國際社會的合作和共同努力等。 6.中國積極應對全球化的表現:制定有效防範風險的政 策;改革開放,學習別國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加入 WTO,舉辦APEC會議。
新人教版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六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上)

上
3.雅尔塔会议怎样损害了中国主权?
一、雅尔塔会议
1、目的 协调行动,尽快打垮法西斯 2、时间 1945年2月
3、地点 苏联的雅尔塔
4、首脑 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5、内容
①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 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原因:二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 又惧怕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美苏冷战: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表 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军 事:北约、华约建立
(3)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北大西洋组织(简称北约, 以美国为首);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以苏联为 首)的建立。
北约成员国
挪
华约成员国
威
英
丹
麦
国
联 邦
民 德
波
兰
德
法
国
国
瑞士
苏联
西班牙
阿
尔
巴
尼 亚
土耳其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2、美苏争霸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古巴导弹危机
赫 鲁 晓 夫肯
尼 迪
苏联入侵阿富汗 阿明(左)
“星球大战”计
划
美
国
总
统
里
根
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②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 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 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美
国
美苏为什么要展开总
“冷战”而非直接军统 事冲美突国?为什么要对苏杜 鲁联发动冷战?门来自·乔 ③表治现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人教版

3、经济实力雄厚,一度建立以美元为中心 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 体系。后虽经过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 危机,但90年代后美国经济出现经济持续 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的局面。
小资料 1991年1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美国第41任总统)在其《国 情咨文》中说: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 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 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 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和 平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15课 第16课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你知道吗?
1、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B美苏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局面
2、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C美日欧三足鼎立
D多极化
D
B中国迅速崛起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小资料
人权高于主权: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人权无 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 则已经不适用于人权问题。
动脑筋
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推行的
霸权主义政策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不可能独霸 世界。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别选错!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遭到北约
别选错!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级格局不复存在
C
B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
别选错!
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பைடு நூலகம்超”指 的是
A欧盟 B俄罗斯 C日本 D美国
D
美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 国,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被打破,英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2、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还有最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
小资料 1991年1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美国第41任总统)在其《国 情咨文》中说: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 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 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 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和 平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15课 第16课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你知道吗?
1、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B美苏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局面
2、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C美日欧三足鼎立
D多极化
D
B中国迅速崛起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小资料
人权高于主权: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人权无 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 则已经不适用于人权问题。
动脑筋
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推行的
霸权主义政策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不可能独霸 世界。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别选错!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遭到北约
别选错!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级格局不复存在
C
B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
别选错!
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பைடு நூலகம்超”指 的是
A欧盟 B俄罗斯 C日本 D美国
D
美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 国,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被打破,英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2、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还有最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
中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件:世界格局的演变(共45张PPT)

局
考点1
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及影响
巴黎和会 时间 主导国 核心 条约 1919年 英、法、美 德国问题 《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英、日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
实质
影响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地区 欧洲 、 西亚、 非洲统 东亚 、 太平洋 的统治秩序 治的新秩序
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五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1、结合所学和上面三幅图,语言描述三个时期美苏争 霸的特点和典型事件。
2、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考点3考点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3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标志? 2、苏联解体于哪年?其实质是?
4、五四运动导火线?与哪一会议相关?有何启示?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习题检测 夯实考点 当堂检测,夯实考点
1、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签字:一 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 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以下地点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相关的是 A.伦敦 B.柏林 C.华盛顿 D.巴黎 4、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会议性质 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说明美国想称霸世界, 成为“世界领袖”。
考点2
考点1
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及影响
巴黎和会 时间 主导国 核心 条约 1919年 英、法、美 德国问题 《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英、日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
实质
影响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地区 欧洲 、 西亚、 非洲统 东亚 、 太平洋 的统治秩序 治的新秩序
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五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1、结合所学和上面三幅图,语言描述三个时期美苏争 霸的特点和典型事件。
2、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美 苏争 霸 三十 年
考点3考点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3 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标志? 2、苏联解体于哪年?其实质是?
4、五四运动导火线?与哪一会议相关?有何启示?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习题检测 夯实考点 当堂检测,夯实考点
1、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签字:一 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 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以下地点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相关的是 A.伦敦 B.柏林 C.华盛顿 D.巴黎 4、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会议性质 的是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立问题
说明美国想称霸世界, 成为“世界领袖”。
考点2
【初中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世界政治局势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中“极”是指
A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
B
B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多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C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 D政局稳定的国家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目前的“一超多强”
(一)一超多强
3、目前 欧盟
、 日本
、 中国 和 俄罗斯 等国家
人权高于主权: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人权无 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 则已经不适用于人权问题。
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推行的
霸权主义政策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不可能独霸 世界。 你同意这拉夫使馆遭到北约
导弹的袭击,这一时间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许杏虎
朱颖
邵云环
1999年5月8日北约导弹袭击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科索沃战争
(二)科索沃战争
1、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 地区冲突 、
民族矛盾 、 宗教纷争 ; 霸权主义 利用并 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 国际冲突 ,直接威胁 世界和平, 科索沃 战争即是其中一例; 北约 越 2、 1999 年3~6月,以 美国 为首的 过 联合国安理会 ,以 南联盟 军队屠杀 科索沃 地 区 阿尔巴尼亚 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 进行轰炸; 3、科索沃战争是 美国 对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挑战。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级格局不复存在
C
B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
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超”指 的是
A欧盟 B俄罗斯 C日本 D美国
D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 国,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被打破,英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2、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还有最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
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复习课件:第六篇+考点34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例1】“冷战”是二战后美国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 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 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对标志性历史事件的掌握,类似的历史知识应 该重点理解与掌握,解答时方能直接确认。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 门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提出的“遏制共产主 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这是美苏战时同盟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 答案 B
4.(2014,成都)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几经变动。时至今 日,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
A.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国霸权主义行径锐减 C.俄罗斯成为超级大国 D.欧盟影响力位列世界第一
【例3】(2013,泰州)“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列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对点训练】 1.(2013,福州)“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D(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美苏间“冷战”的开始 2.(2015,泰安)肯尼迪说:“通过援外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 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策 略是( C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D )
A.思想自由化 B.欧洲一体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雅尔塔体系 取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 家,美国推行了“冷战”政策,形成美苏对峙两极格局。进入20世 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 极格局就此终结。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 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 问题,然而,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 的和平与稳定,中东的硝烟未散,科索沃的炮火又起,各国需要互 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014,成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 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 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C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化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易错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 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 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
【对点训练】 5.(2014,乐山)“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
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地
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 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到了圣诞老人、圣 诞树。”该材料最能说明( B )
A.政治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略是( C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例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请你认识世界政治局 面的演变: (1)二战以后,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此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
现,它们各是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大战的发生。
(3)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展。
【例4】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 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是(
)
A.合作与对抗的并存 B.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C.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D.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2)导致两极格局不复存在的事件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5)你认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点拨 此题考查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多极化
趋势的发展走向。第(1)问考查了“冷战”政策和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雅尔塔体系 取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
家,美国推行了“冷战”政策,形成美苏对峙两极格局。进入20世
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 极格局就此终结。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 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 问题,然而,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 的和平与稳定,中东的硝烟未散,科索沃的炮火又起,各国需要互 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对世界格局变化的理解与归纳能力。“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在二战后形成的,多极化趋 势的出现是在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后世界格局的新的演进方向,它没有经
历世界大战的过程。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
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多极化趋势下,合作与对抗、大国作用、大国强 权依然存在。
【例1】“冷战”是二战后美国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 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 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对标志性历史事件的掌握,类似的历史知识应 该重点理解与掌握,解答时方能直接确认。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
D.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 点拨 本题是一道否定选择题,考查了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分析理解
能力。随着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以及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信息技术
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 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 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因此,D项的说法错误。 答案 D
历史
考点34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2015,山西)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声称:“我们赢得的 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 该采取美国制度”。这表明 B ( B.美国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 )
A.美苏关系由“冷战”转变为“热战”
D.“冷战”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答案 C
门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提出的“遏制共产主
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这是美苏战时同盟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
答案 B
【对点训练】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美苏间“冷战”的开始 2.(2015,泰安)肯尼迪说:“通过援外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 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策 ) D
B.美国霸权主义行径锐减
C.俄罗斯成为超级大国 D.欧盟影响力位列世界第一
【例3】“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
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美国为维持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先后抛出“重返亚太”“转
A 向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这说明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
B.“冷战”已经结束
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4.(2014,成都)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几经变动。时至今 日,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 A.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和平与发展。
答案 (1)“冷战”政策;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 体。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
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 (5)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
【对点训练】 3.(2014,烟台)2014年5月31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国 防部长哈格尔把演讲的重点放在公开无端指责中国上。近年来,
法保持下去了。
(1)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 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形成了以英、法、 美为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通过雅尔塔会议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区域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导致“冷战”的开始和两极 格局的形成,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的世
2.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多 极化趋势。某博客的一个帖子绘制了“一超多强”趋势示意图,天平的 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 C A.欧盟、日、俄、印 )
B.法、德、英、日
C.欧盟、日、俄、中 D.亚、非、拉、美 3.(2015,淮安)当今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合作 共赢。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达国家可利用发展 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D ) A.思想自由化 B.欧洲一体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形成状况;第(2)问考查导致两极格局的崩溃原因主要是苏联解体;第 (3)问有一定难度,要理解美苏争霸因两极格局崩溃而结束,但平衡被
打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无忌惮了;第(4)问考查多极化趋势是世
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方向,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第(5)问要理解世界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保障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