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类别对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

合集下载

探析地表建筑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探析地表建筑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探析地表建筑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地下车站一般是指修建在繁华市区地下的地下铁站,有地下车站的地方大多人口比较密集,商业发展也较为繁荣。

因此,有关地下车站的建筑构造、安全性能等都是施工方队要考虑的重点。

有关地表建筑对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情况的影响,也要列入考虑的范畴内,从施工阶段到后期投入使用后,都要对其相关的结构改变进行观测,时刻关注由各个方面对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

地表建筑的修建是整个人类社会在发发展过程中的必要进程,在地表建筑的影响下,地下车站的整体结构需适应建筑的修建、人群密集度的分布以及对地震响应的情况。

本次探究中,建立了地表建筑与地震活动、地下车站结构之间的模型后来进行模拟演练,观察在不同情况下地表建筑随着地震波发生的变化,进而对地下车站结构产生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地表建筑-地震-地下车站结构”模型的建立根据地震波对地表建筑的地基会产生的影响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模型建立,再由摩擦系及地表建筑地基能够承受的挤压作用来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

首先,运用正确的参数来建立数据之间的换算关系,采取变量与因变量的实验模式,在模型中建立一个互相协调相互制约的“地表建筑-地震-地下车站结构”的关系,模拟现实中三者之间的运作关系来进行观察,再结合数据,来进行科学精确的分析。

找出关于地下车站地震结构响应的影响因素。

2.实验探究的结果与分析根据模型中的实验探究发现,有关地下结构的非线性运动反应进行探究时,土与地下车站的结构部分构件中数据互相影响。

地表建筑是不规则的建筑物,不会有专门的对称关系,但地下车站的结构则可以呈现出对称性的体系,当地震波开始传输后,对地下车站结构的内力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地下车站的楼板的轴力、剪力、弯矩峰值在地震波的变化中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可能会造成地下车站的左右侧墙的结构对称性变化,左右侧楼板的相关数据发生变化后,地下车站的结构部件对内力的反映力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摘要: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越来越多的大型地下结构随之出现,诸如双线或三线换乘车站、与之相连的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等。

鉴于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大型地下结构多数位于高烈度区域,其抗震问题日益受到高度重视。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中,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验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结构;抗震1工程概况1.1结构概况某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工程主要包括地铁1号线车站、2号线车站、街道下穿隧道以及环岛内的地下空间结构,单层建筑面积为4.8万m2。

整个结构为地下三层结构,其中地下三层作为2号线车站站台层和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作为1号线站台层、街道下穿隧道以及地下停车场,地下一层结构作为1号线站厅层和地下商业开发。

1号线和2号线在平面上呈“T”型换乘。

地下一层顶板上有4处开口设置下沉广场。

车站的覆土平均厚度为3m。

地下空间结构形式采用箱型框架结构,大量的纵横梁和中柱构成庞大的结构体系,基础型式采用桩筏基础。

顶梁的尺寸主要为1300mm×1700mm,底梁的尺寸主要为2200mm×2200mm,中梁的尺寸主要为900mm×900mm,中柱的主要尺寸为Φ1000和Φ1200mm,桩的直径为Φ2000mm,桩长30m。

地下空间顶板厚度为700mm,中楼板厚度为400mm,底板厚度主要为1100mm。

1.2工程地质地下空间结构工程场地地层主要由人工堆积杂填土(Q4ml)、粉质粘土(Q2al+pl)、全风化泥岩(K)和强风化泥岩(K)组成,如图1所示。

结构底板主要位于强风化泥岩中。

图1 地质剖面图1.3场地地震动参数地下空间结构工程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在不同土壤介质中振动影响的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在不同土壤介质中振动影响的探讨

表 4 土层地质振动达标距离
单位 : d B 达 标 距 离( m )
7 0 0
6 9. 8 6 9 5
l O
1 5 2 0
8 】 5
7 7 8 7 5 3
8 l 5
7 7 8 7 5 3
8 l 5
79 3 77 4
行业 的发展变 化 , 不断地 学 习提 高 自己 的知 识水 平 , 把 理 3 . 3 . 1 节能评估报告 的编写与签发必须有完备 的签发程序 , 如 良好 国家 、 论 和实践相结合 ,同时应对评 估可 能产 生的风 险有 一个清 醒的 的档案管理 系统 和秩 序 , 从 而保证节 能评估文件 的格式化 、 规范
规模的 日常人才储备 ,节能评估机构还要考虑评估成本和效率 , 专家论证会不通过 的, 机构应考虑该人员的是否继续使用 。
不 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要求评估机构人员坚持原则 , 评估 人员不得 因承揽业 务的需要 而放 宽 、 放弃原则性 标准 , 评估人 员 可以指导客户按照要求提供资料 , 绝对禁止代 客户制作或擅 自改

特 殊 住 宅 区
昼 间
7 6 7 6
地 F 线
2 5 3 0 3 5 7 3 3 7 j 6 7 0 2 7 3 3 7 l 6 7 0 2 7 5 7 7 4 3 7 3 0 7 4 2 7 3I 7 21 7 2 4 7 I _ 6 7 0 9 7 0 7 7 0 2 6 9 6 6 9 2 6 8 8 6 8 4 6 7 8 6 7 5 6 7 2
化, 以防节能评估工作事后被滥用并引发风 险的发生 。
认识 。
3 . 3 . 2 制定 内部评估准则 。规范机构 自 身节能评估程序和流程 , 制 参考 文 献 1 固定 资产资 产项 目节能评 估 和审查 暂行办 法 ( 国家 发改 委 定 内部控制制度 , 严格操作流程 , 相关 编写者 和审阅者应签字 , 可 …

地表建筑对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地表建筑对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sr c u e i h ie wilb n u n e .Th o —i e ri tr ci n fn t l me d l r e tu t r n t e st l e i f e c d l e n n ln a ne a to ie ee ntmo eswe e s tup,wh c r o o e i ih a e c mp s d o u l i g ,s i a d u d r run tu t r s fb id n s ol n n e g o d sr cu e .A y t rtc n n i e r s i c n tt tv d lwa s d i h n lss I h se e i o ln a ol o si ie mo e s u e n t e a a y i. n u t e it r cin fn t lme tmo l r a e n o a c u t he c n a ts ra e c r c e itc ewe n t e sr t r n h n e a to i ie ee n deswe et k n i t c o n ,t o t c u f c ha a trsis b t e h tucu e a d s i a d te i a to o d to ’ i fnt man Th d l r n l z d n me c ly i i o i . Th e u t ol n h mp c ffun ai nS n i do i . i e e mo e s we e a ay e u r al n tme d ma n i e r s ls s o t tt e d s lc me tr s o s n o c e p ns fu d r r u d sain sr cu e a e sg i c n l mp i e e t h w ha h ip a e n e p n e a d f r e r s o e o n e g o n tto t t r r in f a t a l d du o u i y i f

地下地铁车站抗震浅析

地下地铁车站抗震浅析

地下地铁车站抗震浅析发布时间:2022-04-29T10:00:13.08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7卷第1月1期作者:姬仁楠何锋[导读] 本文以某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地铁车站为背景姬仁楠何锋(中交铁道(武汉)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56)摘要: 本文以某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地铁车站为背景,利用反应位移法对其地震作用下的部分指标进行抗震分析。

结果表明,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车站结构的地震作用响应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计算结果已为该车站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且分析方法可为同类型地下站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下地铁车站;反应位移法;设防地震;罕遇地震1·工程概况某轨道交通工程地铁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度12m。

车站外包总长218m,标准段宽21.7m,高13.24m,结构标准段采用地下两层双柱双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箱型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站台层布置在地下二层。

车站顶板覆土3m左右,底板埋深约16.44~18.32m。

本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场地类别为Ⅲ类。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为1.3,故本场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αmax为0.065g,场地基本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图1.1 车站断面布置图2·抗震设防目标结合《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及《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2014)中对不同类型地铁结构抗震的相关设防目标的要求,本工程抗震设防目标设定如下:1)Ⅰ级目标:结构在重现期为100年的地震作用下不破坏,完全保证其正常使用功能,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完全不影响运营及行车安全。

(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40%,多遇地震)2)Ⅱ级目标:结构在重现期为475年的地震作用下,不破坏或轻微破坏,应能够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不应因结构的变形影响正常运营,不因结构变形导致轨道的过大变形而影响行车安全。

软弱饱和土夹层对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软弱饱和土夹层对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软弱饱和土夹层对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可能对我们的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

由于地铁车站通常建造在软弱饱和土夹层上,这种地质环境会对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产生不利影响,引发重大安全隐患。

本文将着重探讨软弱饱和土夹层对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软弱饱和土夹层的特点。

软弱饱和土夹层是由多种松散土层和饱和的水层组成,其特征是地基的非均匀性。

软弱饱和土夹层容易发生液化现象,一旦地震发生,泥层失去稳定性,出现液化状况会造成巨大破坏,尤其是在靠近海岸的地区,灾害更为严重。

对于地铁车站而言,软弱饱和土夹层的存在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因为其特殊的结构和地铁车站内的运营设施使其在地震中更容易受到影响。

一旦液化现象发生,地铁车站的承重能力将大幅下降,而车站内的行人也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此外,由于软弱饱和土夹层易于发生塌陷和土石流现象,这也会对地铁车站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软弱饱和土夹层对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必须加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地铁车站应该在设计阶段采用更牢固的基础设计方案,以增加车站的抗震性能和承重能力。

同时,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采取抗液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抗震能力,并增强车站的稳定性。

其次,地铁车站内应加强车站的建设安全管理。

建设期间,必须开展全面、周密的地质勘测,合理选择符合地质条件的施工工艺和方案。

车站内必须设置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置和紧急疏散。

对于车站内的设备和建筑,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高效、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软弱饱和土夹层对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铁车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车站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确保车站的安全运行。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城市的损失和影响,让人们出行更加安全和方便。

浅谈地铁地下车站抗震设计

浅谈地铁地下车站抗震设计

浅谈地铁地下车站抗震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代步工具。

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步扩大,路面交通拥堵问题已然接踵而至。

为解决日益拥堵的路面交通问题,地铁工程已经成为大中型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

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存在地震灾害,为了确保人们在地下车站中的安全以及行车安全,应科学、合理的对地铁地下车站进行抗震设计。

鉴于此,本文将对地铁地下车站的抗震设计进行详尽探究。

关键词:地铁;地下车站;抗震设计引言:为了快速解决我国大中型城市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地铁工程已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途径。

其中,由于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为了有效的抵抗因为地震而出现的强烈破坏力,需要加强地铁中地下车站的抗震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地震所产生的破坏作用,维护地下车站中市民的安全。

为了确保城市交通秩序稳定,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地铁地下车站抗震设计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我国地铁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的发展尽管我国地铁工程建设时间比较长,但是仍然存在对地铁地下车站地震危害认识不足,地铁地下车站由于存在地层约束,使得其地震危害程度小于地上结构,所以导致没有对地铁地下车站的抗震性有着足够严重的关注,从而使得我国对于地铁地下车站的抗震设计方面存在滞后现象,进而延误了地铁地下车站抗震方面的相关规范标准以及理论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地下车站抗震问题的研究力度,从抗震设防标准、抗震性能要求、场地与地基抗震规定、地震反应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为地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二、我国地下车站抗震研究现状和地铁地下车站常用地震分析方法1、原型观测法原型观测法是研究地下车站地震反应规律和破坏机理的手段,主要方式有地震观测和震害调查,它是对真实地下车站地震反应进行实地量测或调查的地下车站抗震研究方法。

2、动力模型试验法动力模型试验法是研究地下车站地震反应的重要手段,振动台模型试验提供了一种可以控制地震动输入、边界条件、土层性质等影响参数研究地下车站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反应的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原型观测资料的不足。

地铁施工过程中破坏性地震波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地铁施工过程中破坏性地震波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地铁施工过程中破坏性地震波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地铁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铁工程也在不断拓展。

然而,地铁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振动,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的区域,会出现破坏性的地震波传播,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地铁施工振动带来的影响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波,主要是由于机械振动、爆破、土方挖掘等施工活动引起的,这些震动波会向周围传播,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等产生影响。

一些敏感地区的住宅和办公楼经常会受到地铁施工引起的振动波的干扰,这些干扰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墙体裂缝、地基沉降等问题,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地铁施工产生的振动波不仅会对建筑物产生影响,还会对周围环境和城市设施造成破坏。

在一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城市区域,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波还会引起土层滑坡、水土流失等问题,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地下管线较为密集和复杂,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波还会对管线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地下水、燃气泄漏等问题。

二、地铁施工振动的影响因素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地质、地形、土层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质条件是影响振动传播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地质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振动波传播规律。

例如,在坚硬岩石的地区,振动波会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衰减较小;而在松软土壤的地区,振动波则会通过振动位移方式向外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较快。

此外,地铁施工方式和工程设计也是影响振动波传播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施工方式和设计理念会对振动波的强度、传播方向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产生差异。

三、地铁施工振动的控制与管理为了减小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波,保证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其中,地铁施工期间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范,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程设计,降低施工过程中振动波的强度和频率;此外,需要通过地下振动监测和预测,对振动波进行及时监测,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i nd s o f s i t e s wi t h s a me t h i c k ne s s o f c o v e r i ng s o i l we r e d e s i g n e d a c c o r d i ng t o Co d e f o r Se i s mi c De s i g n o f
s t a t i o n i n d i f f e r e n t s i t e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u s i n g in f i t e — e l e me n t me t ho d i n d e t a i l . T he d y na mi c h o r i z o n t a l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t e e h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a n j i n g T e c h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9 , C h i n a ; 2 .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C e n t e r o f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9 , C h i n a )
场地覆盖层厚度不 变, 通过改 变场地等 效剪切 波速 , 设计 出典型 的 Ⅱ、 Ⅲ、 Ⅳ类 工程场地 类别 。采用大 型有 限元 分
析软件 A B A Q U S , 考 虑 土体 与 混 凝 土 的 非 线 性 以及 土 与 结 构 接 触 非 线 性 , 研 究 地 铁 车 站 在 规 范 规 定 的 不 同 场 地 类
A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u b w a y s t a t i o n b u i l t i n N a n j i n g , t h r e e
J u l y 2 0 1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7 6 2 7 . 2 0 1 5 . 0 4 . 0 1 3
场 地 类 别 对 地 铁 地 下 车 站 结 构 地 震 反 应 的 影 响 规 律
庄 海 洋 , 朱 超 , 吴 滨 , 陈 国兴
( 1 . 南 京工 业大 学 岩土 工程 研 究所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0 9 ;
2 . 江 苏省土 木工 程 防震 技术研 究 中心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0 9 )
摘 要 :以南京地铁 建设为工程 背景 , 根 据《 建 筑抗 震设计规 范》 ( G B 5 0 0 1 1 —2 0 1 0 ) 中场地 类别 的分类方 法 , 保 持
入 地 震 动 强度 条件 下 , Ⅱ类场 地 下 地铁 车 站 结 构 基 本 处 于 弹 性 工 作 状 态 , 而 Ⅳ 类 场 地 下 地 铁 车 站 结 构 在 中 小 地 震 发 生 时层 间位 移 角很 容 易进 入 整 体 弹 塑性 工作 状 态 。 同时 , 场 地 类 别越 差 , 车站 结 构 整 体 残 余 变形 越 容 易发 生 , 造
S e i s mi c r e s p o n s e s o f u nd e r g r o un d s ub wa y s t a t i o n bu i l t i n d i fe r e n t s i t e s
ZHUANG Ha i y a n g , ZHU Ch a o , W U Bi n , CHEN Gu o x i n g ,
别条件下地 下结构 的层 间位 移和位移 角反应特征 以及 结构关键部位的应 力反应特 征。结果表 明 : 不 同场地 类别对 地铁地 下车站 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和 影响程度有 所不 同。总体 来看 , 在 较差 场地 类别条件 下 , 基 岩输入峰 值 加速度峰值对层 间位移 角幅值的影响程度较 大 , 且对 车站 结构 下层 层间位移 角幅值 的影响更 大。在本 文所有的输
第 3 7卷 第 4 期 2 0 1 5年 7月








(自 然 科 学 版)
VoO F N A N J I N G T E C H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B u i l d i n g s( G B 5 0 0 1 1 —2 0 1 0 ) . T h e n , t h e n o n l i n e a r s e i s mi c r e s p o n s e s o f a l a r g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u b w a y
成 结 构 的 残 动 内力 也 迅 速 增 加 。
关键词 : 地 铁 车站 ; 场地类别 ; 地 震反 应 ; 数 值 模 拟 中 图分 类 号 : P 3 1 5 . 9 5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7 6 2 7 ( 2 0 1 5 ) 0 4 — 0 0 7 0 — 0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