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黑斑病抗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月季黑斑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

月季黑斑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

2020.6经验交流月季黑斑病及'抗)研究进展源朝政高小峰郑明燕王虹周晓静李金玲(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黑斑病是世界性的一大病害,严重制约着月季生产的发展。

本文作者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病特征、致病机理、防治措施和抗黑斑病分子水平研究,以期为同类研究和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月季;黑斑病;抗性月季又名月月红,为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常绿或半常绿的低矮灌木,株型多姿,花容秀美,花色丰富,芳香馥郁,四季常开,享有“花中皇后”之美誉,深受人,为我国四花之首。

月季国有2000多年的,现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分布,且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月季生,深受多种病害的侵袭,月季的低,还植株生长受。

,,后果非常严重,月季为“光杆”叫分生抱子生于寄主角质层下,出生成的。

黑斑病作为世界,的叶片,、、幼,月的生,+生产中出发,月季黑斑病的、、措施、分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为月;的研究提供依据+1病害调查分别在南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月季种质资源圃、中国月季博览园南阳市人民公园中调查,月几乎所用品种上都有同程度的发生+新栽种的一两年生苗,因通风透光条件较好,生况良好,发病较轻+反之,栽种多年的月品种,因长势稠密,利通风透光,病情较为严重,甚至某些品种出所谓“光杆”现象+2发病特征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mm的圆斑,月的叶片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但品种上边缘也可整齐光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

病斑往往几个相连,部周围大面积发黄,光合效能下降或丧,+条上产生紫色色条点,+生,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部+3致病机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栽培品种特性、栽培环境及栽培管理技术有关叫王永格等冈对15个月季品种进行情况的观察,分析发现不同品种月的有差,发现'至高无上’为品种,-'为中抗品种,’御用’和’金秀娃’为低抗品种,还有-多’、-'等6个感病品种,-'等5个为作者简介:源朝政(1986-),男,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蔬菜、花卉栽培及高效生产电话:151****1132;E-mail:****************[3]管士亮.确保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试质量的技术措施[J].中(4):54-55.国种业,2007(6):55.[5]孙世贤,杨国航.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M].中国农业科学技[4]孙敬华.黄淮海玉米品种区试技术及方法[J].种子世界,2006术出版社,2015:172-178.-216-经验交流2020.6病品种。

农药防治月季黑斑病试验研究

农药防治月季黑斑病试验研究

抑率 ) 菌 (= %
14 农 药 的 预 防 试 验 .

X 1 0 0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月 季 黑 斑 病 的 症 状 特 点 .
11 病原 菌 分 离 .
取 感病 月季 病 叶 , 超净 工作 台上 先 用 7 %酒 精 浸 泡 在 0 7 8s然 后 用 01 ~ , .%升 汞 消 毒 处理 7 8mi , 用无 菌 水 清洗 ~ n 再
1 . 室 内抑菌 试 验 3
由表 1 知 , 可 培养 4 咪鲜胺 抑 菌效 果最 好 。 8h后 甲基 托
布津 效果 次 之 , 其他 农药 效果 很差 , 养 9 的抑 菌效 果 培 6 h后
与培 养 4 8h的基本 相 同 。 表 1 不 同农药 对 月 季黑斑 病菌 的抑 制效 果
× l 0 0
用 手持 式喷 雾 器将 孢 子液 ( 含量 同前 ) 在 生长 正 常无 喷 病 的 月季 叶 片 反面 进行 病 原 菌 接 种 , 见 症 状 时喷 农 药 治 初 疗 , 照喷 清 水 , 处 理 喷 1 对 每 0株 ,0d后 调 查 9 3 0片叶 的病 叶数 、 病斑 面 积 , 算病 叶 率 、 情指 数 及 防治效 果 , 算 方 计 病 计 法 同前 。
等 特点 , 广泛 栽 培 的花 卉 品种 , 栽培 月季 特 别是 切 花 月 是 且
分 级标 准 为 5级 : : 0级 无病 斑 ; 级 : l 病斑 面 积 在 叶面 积 14 /
以下 ; 级 : 斑 面积 占叶面 积 1 —/; : 斑 面 积 占叶 2 病 / 1 3级 病 4 2
现 代 农业 科技
2 1 第 6பைடு நூலகம் 0 1年
植物 保护 学

月季黑斑病发生和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月季黑斑病发生和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3(1):47–51. DOI:10.13331/ki.jhau.2017.01.009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投稿网址:月季黑斑病发生和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朱杰辉1,张宏志1,陈己任1,熊兴耀1,2,钟晓红1*,李炎林1*(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月季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菌及细极链格孢侵染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生物产量的病害。

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月季;黑斑病;蔷薇双壳菌;细极链格孢;危害;抗性育种;进展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032(2017)01−0047−05Progress in occurrence, harmfulness of rose black spot andresistance breeding technology of Rosa chinensisZHU Jiehui 1, ZHANG Hongzhi 1, CHEN Jiren 1, XIONG Xingyao 1,2, ZHONG Xiaohong 1*, LI Yanlin 1*(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The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 Rose black spot is a disease, induced by Diplocarpon rosae Wolf. and Alternaria tenuisima infection, seriously affects the ornamental values and biology yield of Rose chinesis in vast cultivation areas. In this article, the occurrence and harmfulness of rose black spo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ose black spot, an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in resistance breeding of rose resistant to black spot were summarized.Keywords : Rosa chinensis Jacq; black spot; Diplocar ponrosae ; Alternaria tenuisima ; harmful; resistance breeding; progress收稿日期:2016–09–18 修回日期:2016–12–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2208)作者简介:朱杰辉(1979—),男,湖南新邵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病虫害研究,870380021@ ;*通信作者,钟晓红,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与病虫害研究,xh–zhong@ ;*通信作者,李炎林,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与病虫害研究,liyanlin@月季黑斑病于1815年在瑞典被首次报道,是月季种植区广泛发生的病害[1–3],由蔷薇双壳菌(Diplocar ponrosao Wolf.)及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ima )侵染而引发,其中蔷薇双壳菌致月季黑斑病更常见[4–5]。

辰山植物园月季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辰山植物园月季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辰山植物园月季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上海辰山植物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现有约462个月季品种,90%以上的月季感染月季黑斑病(Rose black spot),对月季的生产和观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明确辰山植物园月季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本园月季黑斑病的防治、优良月季品种的筛选和引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10个月季品种病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引起月季黑斑病病原菌为蔷薇盘二孢菌[Marssonina Magnus.rosae(Lib.) Died.],对不同品种月季的分生孢子长度作F测验,得F=9.1>F0.05,说明不同品种月季分生孢子长度有显著差别。

定点调查对5个月季品种月季黑斑病发病规律结果表明:2011年月季黑斑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

5月初为病害的初发期,6月份达到全年发病的第一个高峰,7月份病情指数有所下降,8-10月份病情指数又逐渐上升成为第二个高峰期。

分析2011年温度和病情指数变化趋势可知,月季黑斑病发病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

从2011年的降雨量和病情指数变化趋势可知,在菌丝和产孢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月季黑斑病的发生程度和降雨量呈正相关。

通过对苗圃月季黑斑病的普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月季抗病性有一定差异。

从病情指数来看,丰花月季的病情指数最高为92,其次是壮花月季、杂交茶香月季、微型月季、灌丛月季、蔷薇、小姐妹月季、藤本月季、玫瑰;病情指数分别为:85、84、84、83、79、78、78、75,对不同系列月季病情指数作F测验,得F=0.6<F0.05,说明不同系列月季感染黑斑病没有显著差别。

通过对不同花色的月季的病情指数调查表明,不同花色月季品种病情指数由小到大分别为:粉色<黄色<橙色<红色<白色<青绿色,对不同花色月季病情指数作F测验,得F=1.19<F0.05,说明不同花色月季感染黑斑病没有显著差别。

大花月季黑斑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第五稿)

大花月季黑斑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第五稿)

国家开放大学园艺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中文题目:大花月季黑斑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分部:西安分部学习中心:省直属四分校专业:园艺本科入学时间: 2015年秋季学号: 1561101255404姓名:吴西娟指导教师:张和论文完成日期: 2017年9 月摘要 (1)一、引言 (2)(一)症状 (2)(二)病原 (2)(三)发病原因和发病状况 (3)1.与品种的关系 (3)2.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3)3.与植物叶龄的关系 (4)4.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4)5.与其它病害的关系 (4)6.与植物种植群落的关系 (4)(四)发病规律 (4)(五)防治对策 (5)1.选择抗病品种 (5)2.改善环境 (6)3.增强树势 (6)4.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6)5.采取化学防治 (7)结语 (7)参考文献 (9)近年来,随着大花月季在园林规划种植的面积不断扩大,月季黑斑病(又称褐斑病)的发病率在70%以上,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

主要针对如何识别大花月季黑斑病以及防治对策和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大花月季黑斑病的危害与症状、然后从育苗、树势、栽培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大花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对策,通过重视“预防为主”、选择优良抗黑斑病大花月季品种、改善栽植环境、加强栽培管理技术和采取生化结合的防治手段,有效预防大花月季黑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大花月季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花月季;黑斑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一、引言大花月季[ Sect.Chinenses], 蔷薇科蔷薇亚属,又称壮花月季,树势健壮美观,花朵硕大丰满,花姿雅致、花形优美花香浓郁,主产地为河南省南阳市,山东、云南、江苏、北京、上海、陕西等地也有生产。

有红色系、粉色系、蓝色系、黄色系、白色系、绿色系等多种色系和近500余品种。

大花月季在园林绿化上应用广泛,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月季黑斑病(又称褐斑病)的发病率在70%以上,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

月季抗黑斑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月季抗黑斑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月季抗黑斑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月季是一种广泛栽培的花卉,但它们常常受到一种名为黑斑病的真菌病害的困扰。

黑斑病会导致月季叶片和花瓣上出现黑色或棕色斑点,使花朵看起来不健康,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但是,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帮助月季植物抵抗黑斑病。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植物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帮助植物抵御各种病原体,包括真菌。

其中一种基因被称为PR-1,它编码一种蛋
白质,可在植物受到感染时被激活,从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PR-1基因导入月季植物中,并发现这些转基因月季
植物比野生型月季植物表现出更强的抗黑斑病能力。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另外一种基因叫做WRKY33,可以调节植
物的免疫反应,增加其抗病能力。

他们也将WRKY33基因导入月季植
物中,并发现这些转基因月季植物在抗黑斑病方面表现出更强的效果。

这些研究为月季抗黑斑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导入PR-1和WRKY33等基因,月季植物的抗病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月季,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花卉和农作物的病害治疗。

- 1 -。

月季抗黑斑病育种研究进展

月季抗黑斑病育种研究进展

月季抗黑斑病育种研究进展
冯慧;卜燕华;戴思兰;丛日晨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3(025)004
【摘要】现代月季栽培中黑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综述了现代月季抗黑斑病育种研究进展,指出了生物技术、远缘杂交在现代月季抗黑斑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如2n 配子具有杂种和多倍体的双重优势,可克服两者的倍性差异,在种质创新和育种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冯慧;卜燕华;戴思兰;丛日晨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5.12
【相关文献】
1.月季黑斑病发生和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J], 朱杰辉;张宏志;陈己任;熊兴耀;钟晓红;李炎林
2.月季抗黑斑病品种筛选及药剂防治 [J], 刘吉利;葛姝;邵星宇;陈王建;王芳
3.月季部分生理指标与抗黑斑病关系的研究 [J], 金一锋;黄嘉鑫;陈阳;亢列梅;车代弟
4.月季内生真菌分离及抗黑斑病活性菌株的筛选 [J], 徐玲玲;陶贵荣;姚武伟;李英;
王雄;郭斌
5.月季抗黑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J], 陈景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月季黑斑病的发病及防治措施

月季黑斑病的发病及防治措施

《月季黑斑病的发病及防治措施》contents •引言•月季黑斑病的发病机制•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措施•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建议和展望目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月季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月季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月季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研究月季黑斑病的发病及防治措施,对提高月季品质和观赏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月季黑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鉴定、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蔷薇黑斑病菌(Septoria rosae),该病害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品种抗性等因素有关。

月季黑斑病的研究现状03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月季种植的技术水平,促进月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目的与意义01研究月季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02通过对不同防治方法的比较研究,筛选出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02月季黑斑病的发病机制月季黑斑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假尾孢属和尾孢属,如假尾孢属的月季假尾孢、尾孢属的月季尾孢等。

病原菌种类假尾孢属和尾孢属的病原菌均具有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呈褐色至暗褐色,分生孢子为无色至淡黄色,具有数个横隔膜和纵隔膜。

病原菌形态特征月季黑斑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月季黑斑病的主要发病症状包括叶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呈红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至黄褐色,表面有黑色小点。

病情严重时,病斑可以连成片,使叶片枯萎脱落。

发病特点月季黑斑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特别是在南方多雨地区,发病较为严重。

此外,该病在植株衰弱、抗病能力下降时容易发生。

月季黑斑病的发病症状及特点传播途径月季黑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风雨、昆虫等传播,从寄主伤口或气孔侵入,引起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月季黑斑病的发病条件包括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等。

此外,寄主的抗病能力也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 。病 害 严 重 发 生 时 , 个 植 株 下 部 及 中部 叶 片 全 部 脱 整 落 , 留顶 部 几 张 新 叶 。 仅
12 . 月 季黑 斑 病 的发 病 规 律
感 病 品 种 高 , 一 品 种 嫩 叶 的 酶 活 性 高 于 老 叶 ; 感 病 后 同 从 酶 活 性 变 化 来 看 , 病 品 种 上 升 的 幅度 小 , 病 品 种 上 升 抗 感 幅度大 , 高度 感 病 的 茶 香 病 感 后 3种 酶 活 的 上 升 幅 度 均 是 最 大 的 。 徐 东 生 等 ( 0 7 以 高 抗 品 种 喜 洋 洋 , 抗 20 ) 较 病 品 种 金 奖 章 , 感 病 品 种 日光 、 红 , 度 感 病 品 种 秋 较 艳 高 月 为 材 料 , 究 了 其 感 病 后 气 孔 密 度 、 氨 酸 含 量 及 研 脯 S D、 O 和 P O酶 活 性 的变 化 。结 果 发 现 , 病 品 种 的 O PD P 抗 气 孔 密 度 明显 少 于 感 病 品 种 , 品 种 嫩 叶 的 气 孔 密 度 明 各
显 少 于 老 叶 ; 病 后 脯 氨 酸 含 量 有 4个 品 种 稍 有 上 升 , 感 而
月 季 黑 斑 病 病 原 菌 为 半 知 菌 亚 门 放 线 孢 属 真 菌 np /-
以 黑斑 病 发 生 最 为严 重 , 重 影 响 月 季 的 生 长 和 开 花 。 严 鉴 于月 季 黑 斑 病 的发 生 范 围 广 、 情 严 重 , 月 季 鲜 切 花 病 对 产 量 及 品质 的 恶 劣 影 响 , 季 抗 黑 斑 病 育 种 也 越 来 越 受 月
2 月 季 黑 斑 病 抗 性 鉴 定 方 法
或不规律形病斑 , 直径 为 2~1 m, 缘 呈 放 射 状 。后 期 2m 边 病 斑 上 生 黑 色 、 光泽 的疱 状 小 点 , 为 病 原 菌 的 分 生 孢 有 即 子 。几 个 病 斑 相 连 , 部 周 围 叶 发 黄 , 得 病 斑 成 为 带 有 病 使 绿 色 边 缘 的 小 岛 。叶 柄 、 枝 染 病 , 斑 呈 长 椭 圆形 至 条 嫩 病
究进展及遗传规 律 和月 季黑斑 病综 合 防治 进行 综述 , 以 期 为育 种 家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1 月 季 黑 斑 病 的 发 病 特 征
1 1 月 季 黑 斑 病 的 病 症 。
选 用 无 病 、 康 和 中等 大 小 的 叶 片 , 于 底 部 垫 有 潮 健 置
复 的小 叶 片上 , 接 种 后 5 d 1 、5 d 2 在 、0 d 1 、 5 d分 别 调 查 各
到 育种 家 的 关 注 。 本 文 主 要 对 月 季 黑 斑 病 的 发 病 特 征 ,
月 季 黑 斑 病 抗 性 鉴 定 方 法 , 季 黑 斑 病 抗 性 生 理 生 化 研 月
形, 紫褐 色 至 黑 褐 色 。 花 茎 和 花 萼 染 病 , 斑 小 且 不 明 病
3 月 季 黑 斑 病 抗 性 相 关 生 理 生 化 研 究
徐 明慧 (9 5 通 过 研 究 黑 斑 病 对 月 季 色 素 及 脯 氨 酸 18 ) 的影 响 , 果 发 现 月 季 感 染 黑 斑 病 后 各 种 氨 基 酸 含 量 均 结
辽宁农业科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1 ( )7 ~ 2 00 3 :1 7
Li o i g Ag i ul a c e c s a n n rc t l S i n e ur
文 章 编 号 :0 2—1 2 ( 0 0 0 0 7 0 10 7 8 2 1 ) 3— 0 1— 2
月季 黑 斑 病 抗 性 研 究 进 展
湿 纱 布 的培 养 皿 中 。滴 上 1 接 种 液 , 行 点 滴 接 种 , 滴 进 盖
上 培 养 皿 , 于 温 度 2 ℃ 左 右 的 光 照 培 养 箱 中 培 养 7d 置 O 后进行病级统计 。
月 季 黑 斑 病 使 叶 片 、 枝 和 花 茎 均 可 受 害 。 叶 片 染 嫩 病, 初期 生有 褐 色 小 点 , 展 后 呈 紫 褐 色 至 黑 褐 色 的 圆 形 扩
下 降 。孟 志 卿 ( 0 7 对 月 季 抗 黑 斑 病 品 种 月 亮 花 、 20 ) 日
晖 和 感 病 品种 洛 神 、 石 竹 、 香 叶 片 内 生 理 生 化 物 质 的 金 茶
测 定 结 果 表 明 , 病 品 种 的 S D P D和 P O酶 活 性 均 比 抗 O 、O P
2 1 田 间 品种 抗 病 鉴 定 方 法 .
选 取 健康 还 未 受 月 季 黑 斑 病 病 原 侵 染 的 月 季 品 种 ,
以每 个 品 种 为 一 个 处 理 , 处 理 的 一 个 主 分 枝 作 为 一 个 每
重 复 , 重 复 4次 , 工 接 种 月 季 黑 斑 病 病 原 到 各 处 理 重 共 人
处 理 各 重 复 的所 有 接种 叶 片 的 感 病 情 况 , 算 叶 病 率 、 计 病 情 指 数 。根 据 各 品 种 的 病 情 指 数 , 病 率 等 各 项 指 标 , 叶 以 接种后第 1 5天 数 据 为 基 准 , 划分 各 品 种 的 抗 病 性 。
22 . 室 内品 种 抗 病 鉴 定 方 法
迟 东 明, 岳 玲 , 宋 伟 , 朋 忠 果
( 阳 市农 业科 学 院 花 卉 研 究 所 , 宁沈 阳 1 0 3 ) 沈 辽 10 4
中 图 分 类 号 :4 6 8 ¥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月季 以花 期长 、 色 炫丽 多彩 , 姿 优美 等特点 , 花 花 成 为世 界 上 切 花 需 求 量 较 大 的 花 卉 之 一 。 它 在 世 界 各 地 广 泛栽 种 , 目前 生 产 中 危 害 月 季 的 病 虫 害 有 2 0多 种 , 中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