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2009药理学重点
南方医-药理学-各章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次解释1. 药物(drug)2.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3.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二)选择题[A型题]1. 药物A.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 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 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因为它:A. 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 阐明药物作用机理C.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论据3. 药理学A. 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 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学科D. 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4.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 药物的临床效果B.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 药物的作用机理5. 药动学研究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 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 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 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消除规律E. 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6. 新药临床评价的主要任务是:A. 实行双盲给药B. 选择病人C.进行Ⅰ~ Ⅱ期的临床试验D.合理应用一个药物E.计算有关试验数据[B型题]A. 有效活性成分B. 生药C. 制剂D. 药物植物E. 人工合成同类药7. 罂粟8. 阿片9. 阿片酊10. 吗啡11. 哌替啶A.《神农本草经》B.《神农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12. 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药典意义的药物学典籍是13. 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14.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C型题]A.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B.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5.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16.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17. 药理学是研究:[X型题]18.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 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B.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C. 研究开发新药D. 合成新的化学药物E. 创造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剂型19. 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 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C. LD50D. 临床前研究资料E. 核算药物成本20. 新药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在于:A.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药物?B. 发掘效果优于旧药的新药C. 研究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不一定具有临床高效的药物D. 开发祖国医药宝库E. 可以探索生命奥秘(三)填空题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
(完整word版)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吐血整理

药理学第一章绪论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学1-25章重点及题目

第一章绪论一.教材精要药物(drug)是指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与毒物并无严格的界线。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包括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
药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药理学的科学任务是: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的新用途;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药理学又是实践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和临床药理学方法。
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历史,中国的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其中著名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
近代药理学随着新药的发展而建立,现已有许多新的药理学分支。
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新药的研究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检测二.测试题(一)名次解释1. 药物(drug)2.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3.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二)选择题[A型题]1. 药物A.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 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 药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因为它:A. 具有桥梁科学的性质B. 阐明药物作用机理C.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D.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E. 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论据3. 药理学A. 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 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学科D. 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4.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 药物的临床效果B.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 药物的作用机理5. 药动学研究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 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 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 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消除规律E. 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6. 新药临床评价的主要任务是:A. 实行双盲给药B. 选择病人C.进行Ⅰ~ Ⅱ期的临床试验D.合理应用一个药物E.计算有关试验数据[B型题]A. 有效活性成分B. 生药C. 制剂D. 药物植物E. 人工合成同类药7. 罂粟8. 阿片9. 阿片酊10. 吗啡11. 哌替啶A.《神农本草经》B.《神农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12. 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药典意义的药物学典籍是13. 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是14.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是[C型题]A.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B.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5.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16.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17. 药理学是研究:[X型题]18.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 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B.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C. 研究开发新药D. 合成新的化学药物E. 创造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剂型19. 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A. 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C. LD50D. 临床前研究资料E. 核算药物成本20. 新药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在于:A.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药物?B. 发掘效果优于旧药的新药C. 研究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不一定具有临床高效的药物D. 开发祖国医药宝库E. 可以探索生命奥秘(三)填空题1.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2009药理学重点

2第二章1、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绝大多数药物按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
P32、酸碱度影响药物解离多少(弱酸药于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吸收多,排泄少;而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多,吸收少,排泄多)P43、药物的吸收:常用口服,影响因素。
P6舌下给药,首过消除少,高效。
P74、药物的排泄:(1)肾脏排泄(受肾小管重吸收影响。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而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2)消化道排泄5、一级消除动力学一级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称恒比消除。
药物半衰期t1/2恒定。
t1/2 =0.693/K零级消除动力学零级速率:单位时间内消除相等量的药物,与给药量或浓度无关,称恒量消除。
t1/2不恒定,随药物血浆浓度高低而变化。
P15-166、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经4-5个半衰期可分别达到稳态浓度的94%—97%。
P187、t1/2临床指导意义(1)反映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与消除药物的快慢程度(2)确定给药的间隔时间(3)预测按t1/2的间隔连续给药,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为5个t1/2(4)预测病人治愈停药后血中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为5个t1/2第三章1、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1)副作用: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
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2)毒性反应: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3)后遗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
长期大量使用链霉素造成的永久性耳聋。
(4)停药反应: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即急剧升高(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例如,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P262、量效曲线可看出: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半最大效应浓度、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
治疗指数。
意义:临床用药剂量限制。
南方医初试药理学章节重点

药理学章节重点:@第一篇总论1.第一章绪言掌握:1.药理学、一般药理学研究的概念;2.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掌握:1.药物代谢动力学、被动转运、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膜动转运的概念;2.药物主动转国口被动转运的特点;3.首关效应的概念;血浆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血脑屏障的概念;肝药酶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酶的诱串口酶的抑制概念以及各自产生的临床后果;代谢的意义;肝肠循环的概念4.一级动力学过程和零级动力学过程的概念以及各自的特点;产生零级动力学的原因;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AUC x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总体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3.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掌握: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对因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基因毒性、基因毒性、致畸作用、特异质反应、光敏反应、药物依赖性(包括分类)的概念;2.受体的概念以及受体的特性;四种受体跨膜信号转导机制以及第二信使和细胞内信号通路;3.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反向激动剂、拮抗剂(包括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的概念以及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的区别;量效关系关系、量反应、质反应、效能、效价、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药物的安全范围的概念;药物效能与效价的临床意义;耐受性、快速耐受性、交叉耐药性、抗药性的概念;药物的相互作用概念以及相互作用主要有哪些类型;②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1.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掌握:1.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的分类以及分布,了解它们的激动效应;2.药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并至少举T列代表药;2.第五章胆碱能神经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掌握:1毛果芸香碱、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东葭宕碱、山葭宕碱的特点;2.抗胆碱酯酶药的分类;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新斯的明、口比斯的明、加兰他敏各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老化”的概念、中毒症状、中毒解救;胆碱酯酶复活药的药理作用(解毒机制\除极化型肌松药概念和特点;琥珀胆碱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诽除化型肌松药概念3.第六章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掌握: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普蔡洛尔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作用于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分类;4.第七章局部麻醉药(不考)③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1.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不考,可以了解)2.第九章全身麻醉药(不考)3.第十章镇静催眠药掌握:1.苯二氮卓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于临床应用、不良反应,BZ催眠作用与巴比妥类相比优点有哪些;2.巴比妥类在作用机制方面与苯二氮卓类有何不同;巴比妥类的不良反应了解就行;4.第十一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掌握:1抗癫痫药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抗癫痫药的选用原则;2.硫酸镁抗癫痫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5.第十二章精神障碍治疗药物掌握:1.氯丙嗪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以及产生的机制;2.抗抑郁药的分类;6.第十三章镇痛药掌握:1.镇痛药的概念和分类”可片受体以及镇痛作用产生的机制;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吗啡产生戒断症状的原因;7.第十四章治疗神经退却性疾病的药物掌握:1PD的发病机制;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左旋多降解抑制剂卡比多巴的药理作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以及作用机制;8.其他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无)④第四篇心血管系统药物9.第十六章利尿药和脱水药掌握:1.利尿药的分类、作用部位以及代表药;味塞米、嘎嗪类、螺内酯、氨苯蝶咤、乙酰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10第十七章抗高血压药掌握:1.抗高血压药的分类以及各类药的特点;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ACE抑制药与其他降压药的特点;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B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制以及临床应用;α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1第十八章抗心绞痛药掌握:1心绞痛的发病机制;2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以及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硝酸甘油耐受性产生机制,如何克服?3.0受体阻断药和硝酸甘油联合应用的药理学基础;12钙通道阻滞药相比B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的优点?4.第十九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掌握: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发病机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分类以及在抗心衰中的地位;2.强心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中毒防治5.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药掌握:1.心律失常的电生理作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触发活动、早后除极、迟后除极、折返激动的概念;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2.抗/。
药理学(教学大纲)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药理学Pharmacology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护理专业;预防医学(食品安全方向);预防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执笔人:徐江平,程玉芳审定人:徐江平学院负责人:吴曙光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六年十二月课程简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主要涉及药物的作用、效应、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机体内的变化过程等,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护理专业;预防医学(食品安全方向);预防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和扎实的有关药物效应、药物代谢、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生物医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后续课程主要为临床医学各学科。
授课70学时,考试2学时,学分4.0分。
IntroductionPharmacology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of drugs and organisms, which mainly concerns the drug actions, effects,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the fate of drugs in the organisms. It provides basic theories,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as well as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course is applicable to 5-year and 8-year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to students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to students of Nuring, to student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security of foodstuff); to student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to 4-year students of Biotechnology. Through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obtain comprehensive and sound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drug efficacy, metabol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whi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 and biomedicine. Requiring courses mainlyinclude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and the continuing courses mainly cover all the disciplines of clinical medicine. Seventy theoretical class hours and two examination hours are needed and four units of credit are given.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绪论一、教学内容(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药理学的定义。
药理学重点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亦即一种药物制剂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3.【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减,这种现象叫做耐受性。
4.【坪值】一次给药后经过4~6个半衰期,可以认为药物基本消除;如果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经过4~6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定水平称为稳态血药浓度(Css),又称坪浓度或坪值。
5.【抗菌后效应】指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短暂时间后,或抗菌药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MIC时,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此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6.【清除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升体液中的药物清除掉,其单位为L/h或L(h.kg),CL=ke.Vd。
ke为消除速率常数。
7.【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
8.【上调】受体长期受阻断剂作用时可使其数目增加,敏感性增加称为向上调节。
1. 世界上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于1847 年建立,第一位药理学教授是Ruchheim ,第一本药理学杂志于1870 年出版。
2.1924 年中国科学家提出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作用相似且持久。
3.1962 年中国张昌绍和邹岗发现吗啡的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周围灰质。
4. 中国药理学会于1979 年成立,中国药理学报于1980 年创刊。
5.20 世纪60 年代初,妇女怀孕1~2 个月时服用一种药物而生下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婴儿,全球多达12000 名,这就是著名的反应停事件。
1.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可将药物的基本作用归纳为调节功能抗病原体及抗肿瘤、和补充不足3. 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或阈剂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出现中毒的剂量称为最大有效量或极量9·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简称,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 强度:指药物作用强弱的程度,常用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一定剂量所产生的效应表示,有些药物的强度用效价表示,效价的单位以(u )表示,如青霉素每瓶80 万u 。
广中医 药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药理学第一章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1、药物:预防、治疗与诊断疾病的物质。
特点:安全、有效、质量可控2.食物:安全,不一定有效。
3.毒物:有效,但不安全。
但三者之间无绝对界限,药物与毒物仅存在用量的差异。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体内过程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药物作用:严格地说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或原发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药物效应:也称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或形态的改变药物作用的类型1.根据用药目的可分为:▲⑴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所进行的治疗。
(治本)如:用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⑵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所进行的治疗。
(治标)如:用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
2.按药物作用的部位来分▲⑴局部作用:指药物在吸收入血以前对其所接触组织的直接作用如局麻药对感觉神经的麻醉作用,滴眼药水的扩瞳作用,口服硫酸镁的导泻作用及某些外用药的作用▲⑵全身作用:指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后引起全身多种器官系统的反应,又称为吸收作用3、按药物的作用产生的先后来分▲⑴原发作用:又称直接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最先产生的作用,如洋地黄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⑵继发作用:又称间接作用,是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如:洋地黄强心后使心输出量↑→肾血流量↑→尿量↑,有利于消除心性水肿。
洋地黄的利尿作用就为间接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1.调节功能: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称为兴奋;使机体原有机能活动↓称为抑制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3.补充不足:补充机体代谢所需的激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效应的专一性称为选择性。
选择性决定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
特点:⑴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有关。
如咖啡因在小剂量时主要兴奋大脑皮层,剂量加大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⑵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作用单纯;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广泛,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1、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绝大多数药物按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
P3
2、酸碱度影响药物解离多少(弱酸药于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吸收多,排泄少;而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多,吸收少,排泄多)P4
3、药物的吸收:常用口服,影响因素。
P6
舌下给药,首过消除少,高效。
P7
4、药物的排泄:(1)肾脏排泄(受肾小管重吸收影响。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而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2)消化道排泄
5、一级消除动力学
一级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某恒定比例的药量,称恒比消除。
药物半衰期t1/2恒定。
t1/2 =0.693/K
零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速率:单位时间内消除相等量的药物,与给药量或浓度无关,称恒量消除。
t1/2不恒定,随药物血浆浓度高低而变化。
P15-16
6、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经4-5个半衰期可分别达到稳态浓度的94%—97%。
P18
7、t1/2临床指导意义
(1)反映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与消除药物的快慢程度
(2)确定给药的间隔时间
(3)预测按t1/2的间隔连续给药,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为5个t1/2
(4)预测病人治愈停药后血中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为5个t1/2
第三章
1、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1)副作用: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
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2)毒性反应: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3)后遗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
长期大量使用链霉素造成的永久性耳聋。
(4)停药反应: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即急剧升高
(5)变态反应:
(6)特异质反应:例如,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P26
2、量效曲线可看出: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半最大效应浓度、效价强度、
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
治疗指数。
意义:临床用药剂量限制。
P27—28 3、竞争性拮抗药与非竞争性拮抗药曲线P31
第四章
1、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特异质反应、安慰剂效应)P36—42
2、依赖性(精神上):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观不适。
成瘾性(躯体上)长期用药,产生生理上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药物滥用,尤其是兴奋药或麻醉药的滥用P42
第五章
1、各种神经的分布P43
2、作用于各类受体的药物P57
第八章
1、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2、代用品,特点。
P76
第九章
除极化型肌松药;非除级化型肌松药
第十章
1、各类药对血压的影响
2、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扩张肾血管)
3、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的比较
第十一章
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能使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临床应用: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心血管反应、呼吸系统P101—102
第十五章
1、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安定)
不良反应P130
2、巴比妥类
临床用途: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
(按顺序)P131
禁忌症:严重肺功能不全和颅脑损伤所致呼和浩特吸抑制者禁用。
第十六章
1、苯妥英钠三大作用P134
2、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
小发作(失神性发作)首选:乙琥胺
2、抗惊厥药:硫酸镁
口服给药有泻下和利胆作用,外用热敷可消炎去肿,注射给药则产生全身作用。
第十七章
1、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P142
2、抗帕金森病药分类
拟多巴胺类药;抗胆碱药
第十八章
1、氯丙嗪:主要阻断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也能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和M胆碱受体。
P153
2、常用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哪个作用最强)P156
3、利培酮P158
4、碳酸锂P159
5、各类药与阿司匹林比较,对体温的影响
第十九章
1、吗啡P169
为什么可用于心源性哮喘P172
2、哌替啶P172
第二十章
1、解热镇痛抗炎药(与吗啡比较)
四大作用P181
不良反应P182
3、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各类药特点,作用时间长短
第二十一章
钙通道阻滞药:分类与代表药P201
第二十二章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分类,作用的通道P213—217
第二十三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临床应用:降压;心衰。
P223
第二十四章
强、中、低效能利尿药:代表药、作用环节、对电解质Na,K,Ca的影响P232—236
第二十五章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利尿药;交感神经抑制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钙拮抗药;血管扩张药
P240
2、各类型药物的代表药P241—244
第二十六章
1、强心苷类
(1)作用:心脏、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利尿作用、血管的作用P256—258
(2)临床应用: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3)不良反应:心脏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P259—260 (4)强心苷中毒先兆:视觉异常P260
第二十八章
1、硝酸甘油
第二十九章
1、抗凝血药
肝素(体内、外均有作用)对应止血药:硫酸鱼精蛋白P284
不良反应P284
香豆素类(体内)P285
2、抗贫血药
铁剂:治疗失血过多或需铁增加所致的缺铁性贫血。
叶酸:对:“恶性贫血”,仅能纠正异常血象,而不改善神经损害症状。
3、维生素B12: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等辅助治疗。
第三十一章
1、平喘药
分类:抗炎平喘药;支气管扩张药;抗过敏平喘药
2、支气管扩张药: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类、抗胆碱药。
3、茶碱类可用于急性发作预防。
4、镇咳药(知道有哪些)
第三十二章
1、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四类药的代表药,作用机制P323—327
2、止吐药
代表药
H1受体阻断药、M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多巴胺受体阻断药P328—329 3、泻药MgSO4 P331
第三十五章
重点!!
糖皮质激素
药物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用法、疗程P349—354
第三十六章
碘及碘化物
大剂量碘、小剂量碘的作用P362
临床应用:甲亢的手术前准备P363
第三十七章
1、胰岛素
临床用途;不良反应P366 —367
2、降血糖药
临床应用
第三十八章
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四点)P375—376
2、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式P377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分四大类型(繁殖期杀菌药等)P380—381
第三十九章
1、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特征性用途、典型不良反应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变化、作用、规律、特点
第四十一章
1、此药的四类不良反应
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麻痹、过敏反应。
P406
第四十二章
1、四环素类
不良反应的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P410
第四十四章
1、抗菌素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各类首选药:抗HIV(齐多夫定)、抗疱疹病毒(伐昔洛韦)。
P425—435 特有不良反应
第四十五章
1、各症的首选药、特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