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九下《现代文学艺术成就》word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21课 现代文学艺术成就 课件

星球大战I 魅影危机 星球大战II 克隆人的进攻 星球大战III 西斯的反击 星球大战IV 新希望 星球大战V 帝国反击战 星球大战VI 绝地归来
第一部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第二部 《哈利·波特与密室》 第三部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第四部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第五部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第六部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第七部 《哈利·波特与死圣》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日
电影被广称为继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绘画、 建筑后的“第路七易艺·卢米术埃”。是多种艺术中惟一有确切诞生 日期的艺术。Louis Jean
1864.10.5~1948.6.6
奥古斯特·卢米埃 Auguste Marie Louis Nicholas
1862~1954
Pablo Ruiz Picasso 1881.10.25~1973.4.8 西班牙画家 现代艺术(立体派)创始人
中年毕加索
少年毕加索 老年毕加索
反法西斯壁(油)画《格尔尼卡》(表现暴行、愤怒和死亡)
素描《和平鸽》(石板画)
1949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素描《和平鸽》(石板画),表达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 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智利著名诗人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 19O4~1973)把它叫做“和平 鸽”。“和平鸽”作为和平的象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方面A.综①合②运用语言描写B手.①段②的③卓越技巧,C被.①公②认④为是一部史D诗.①性②长③篇小④说, 5.写一篇你阅读(观看、欣赏)过的一部(一幅)世界著名的
一部文既学磅作礴品又(细电腻影委、婉绘、画扣作人品心)弦的的内悲容剧简史介诗(。300字以内)。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7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川教版(2021年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7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川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7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川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7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川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了解毕加索及他的艺术成就;知道好莱坞及电影业的发展;说出爵土乐及现代音乐的发展。
①通过对文学艺术与社会西安市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影响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对苏联文艺与欧美文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欣赏现代文学、艺术名著,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绘画、音乐等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现代文学艺术观。
②通过对有关文学艺术成就背景的分析,让学生会自主探究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社会.③展示有关名画、播放有关流行音乐中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自主体会其艺术价值,受到美的感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通过对有关文学艺术家优秀品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疾苦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③认识到体育能增强体质,增进友谊,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说课稿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说课稿在座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我的说课分为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说教学反思等七大方面。
一、说教学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充分体现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有机形成。
二、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介绍了现代史上最经典的文学艺术成就,从文学,绘画,音乐,电影四方面进行介绍,主要是给我们展现这段历史的艺术成就,以及在艺术感染的氛围下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触动灵魂,对洗涤心灵,对塑造灵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教材是对历史能力与方法,情感价值方面的提升的很好的范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了解毕加索及他的艺术成就,知道好莱坞及电影业的发展,说出爵士乐及现代音乐的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自制表格,从文学与艺术领域出现的杰出代表及他们的代表作入手,归纳出现代文学与艺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对现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学习和初步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认识文化呈现的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
通过了解现代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视野欣赏文学艺术。
3.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本课难点: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 川教版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1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识记:启蒙思想家、剧作文学、绘画音乐等杰出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2、理解: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理解启蒙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观点、分析归纳启蒙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分析、概括和表态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对近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学习和初步了解。
提高学生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启蒙思想家及他们的思想,理解思想领域里的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观点,让学生认识文学艺术名著极大地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同时,体会文学家、艺术家关心和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2重点难点1、重点:伏尔泰的思想,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2、难点: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思想领域的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言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程序:课文的三目内容,然后课堂小节)2.放幻灯片(切换至幻灯片2,讲解):有反映欧洲社会演变历史的两本书《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分别反映在14-16世纪,17-18世纪里,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17-18世纪启蒙思想解放运动对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以及19世纪欧洲爆发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一些进步的思想文学艺术家们在思想和文学艺术上创造出杰出成就。
活动2【讲授】口述学习目标1.识记启蒙思想家、剧作家及文学家,绘画、音乐等杰出代表人物与他们的代表作品。
2.理解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通过学习启蒙思想家与他们的主要观点,分析、归纳启蒙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4.通过对近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学习和初步了解,提高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5.了解启蒙思想家及他们的思想,理解思想领域的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难点,体会文学家、艺术家关心和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成就;•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发展及其特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关键词汇和核心观点。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初步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系统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理解和把握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并尝试将思想和成就联系起来掌握更加深入的文化内涵。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包括PPT讲解)、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图片、短视频或介绍文化活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课文•通过PPT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和知识点。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设计话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归纳总结•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归纳本节课的核心观点和知识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5. 课堂练习•给学生分配阅读角色,并要求针对不同角色进行相应的思考和答题练习。
形式多样(如简答题、填空题、多选题等),旨在巩固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向周围讲解本节课的内容(最好和家人朋友讲述),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重点难度较大的课程内容,难度主要在于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内涵,怎样更好地将历史文化融入现实生活中。
通过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的方式,本节课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思想和成就。
同时,通过“分角色阅读”,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也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知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
《文学艺术成就》 教学设计

《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梳理文学艺术发展的脉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升对人类文明的尊重与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流派、作家和作品。
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
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跨时代比较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流派。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经典作品,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艺术画作或播放一段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初步感受,从而导入课程。
2、知识讲解(20 分钟)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等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分析不同地区,如东方和西方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差异。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某一特定时期文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比较两位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和主题。
4、作品赏析(20 分钟)选取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如《红楼梦》《蒙娜丽莎》等,进行详细的赏析,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5、总结归纳(10 分钟)回顾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的文学艺术流派、作家和作品。
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川教版)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责任学校责任教师【教学内容】著名文学作品、毕加索的绘画作品、通俗音乐与电影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现代文学主要成果;识记萧伯纳、奥斯特洛夫斯基、肖洛霍夫、德莱塞、海明威等文学大师的代表作品;识记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和平鸽》;理解爵士乐与摇滚乐两种音乐形式的不同魅力及流行的原因;了解“梦工厂”好莱坞及巨星卓别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查找本课文学艺术作品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取舍、分析、利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多种渠道获取历史知识和信息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鉴赏现代文学艺术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赏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现代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勇攀高峰的精神;2.通过对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通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标准,并获得美的享受;4.通过学习现代文学艺术,使学生认识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各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主题;音乐、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文艺作品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学案导案备注导入新课现代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以德莱塞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艺术闻名遐展示图片,准备进入新课导入新课迩,震人心魄。
二战前后,爵士乐、摇滚乐以及好莱坞影片盛极一时,给世界文艺舞台增添了一抹亮色。
现代文学艺术是现代世界精神文明的结晶。
让我们走进现代文学艺术殿堂,去尽情地浏览观赏吧!学习讲授新课一、著名文学作品1、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作品萧伯纳的《苹果车》是一部讽刺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而且艺术构思独特,情节引人入胜。
初中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案1

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课程目标】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难点】了解世界现代文学主要成果;识记萧伯纳、奥斯特洛夫斯基、肖洛霍夫、德莱塞、海明威等文学大师的代表作品;识记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和平鸽?;理解爵士乐与摇滚乐两种音乐形式的不同魅力及流行的原因;了解“梦工厂〞好莱坞及巨星卓别林。
教学难点:理解爵士乐;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框: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反映了什么主题?你知道这幅油画创作前后的故事吗?好莱坞电影欣赏,由此进入正题。
一、现代文学1、文学名著情节概述: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学生介绍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想一想: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或思想?动脑筋:?美国的悲剧?中小说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角色表演:?等待戈多?中的某个片段。
剧本内容上网可搜索到。
2、材料分析: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重版?导言?中的一段话:“直爽坦率地说话!不要涂脂抹粉,不要矫揉造作地说话。
说话是为了使人理解,并不是为了被一小撮娇嫩的人所理解,而是为了被成千上万的人,被那些最朴实的、最卑微的人所理解!〞组织学生分析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3、拓展延伸:列出20世纪的外国文学名著和及其作者。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读后感。
二、现代美术1、名画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
2、知识梳理:毕加索的生平及?格尔尼卡?问世的背景。
3、材料分析:读一段毕加索写的文章:“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是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响。
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了解毕加索及他的艺术成就;知道好莱坞及电影业的发展;说出爵土乐及现代音乐的发展。
●能力与方法:通过学生查找本课文学艺术作品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取舍、分析、利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多种渠道获取历史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探究,培训学生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对现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学习和初步了解,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代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激发他们刻苦学习、勇攀高峰的精神;通过对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文学艺术,使学生认识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时代发展的需[重点难点]●重点: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难点: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分组从现代文学、绘画、音乐和电影四个方面收集整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自制文学艺术成就表格;●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投影胶片,准备教学所用图表、设备、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目标引导、问题探究、阅读讲述、分析归纳等。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伴随着十月革命胜利的炮声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神奇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现代文学艺术领域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灿烂春天,以美国著名文学家德莱塞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以西班牙著名现代艺术家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艺术闻名遐尔、震人心魄。
二战前后,爵士音乐、摇滚音乐以及好莱坞影片盛极一时,给世界文艺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景色和一片耐人寻味的笑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文学艺术的殿堂,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去聆听音乐的美妙,去品味绘画的神韵,去探寻电影的成长与辉煌吧!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第2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一、著名文学作品教师引入:文学是一门艺术,但它来源于生活,不仅能体现时代的特征,更能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
在前面我们曾领略了饱含艺术魅力,引人入胜的古典文学名著《荷马史诗》和《天方夜潭》,也感受到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欧洲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惊喜地体味到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目睹了一代文化巨人但丁的人文风采。
今天,我非常兴奋的告诉大家,现代文坛,更是名家辈出,群星璀璨。
他们是谁呢?都有哪些不朽的篇章?让我们共同走进现代文学大师的生活领域,去欣赏他们的传世佳作吧!学生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问题探究,师生互动。
问题一:英国有位著名的剧作家,他创作了《圣女贞德》、他是谁?他还写了什么戏剧?学生回答:萧伯纳《苹果车》(多媒体显示)教师小结: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英国剧作家萧伯纳》适当进行人物简介,对照教材,重点点评《苹果车》。
问题二:苏联作家中,有两位大师,你知道是谁吗?他们分别创作出了什么作品?学生回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多媒体显示)学生活动:由学生选派代表展示他们所收集的有关以上两部作品的资料并作简要介绍。
学生朗读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组织学生谈读后感,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向奥斯特洛夫斯基学习?教师小结:刚才了解的这些作品把我们带入一种宏大、悲凉的历史氛围中,具有浓郁的革命气息和强烈的生活真实感,反映了苏联革命的壮丽图景,在矛盾和冲突中显示出新世界诞生的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其中,奥斯特洛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感情真挚。
其实,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历时四年刻苦写作,本身就催人泪下。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不仅揭示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追求与拼搏,更启示当代青年人应当具备强烈的事业心,珍惜大好年华,争取有所作为。
问题三:美国现代文坛上的两位著名作家又是谁?他们分别创作了什么作品?其中谁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学生回答:略(多媒体显示)学生活动:由学生代表展示他们所了解的美国作家的故事,并简介作品内容。
老师小结:对照教材说明,重点点评《美国的悲剧》,这部作品代表了德莱塞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小说主人公克莱特的堕落,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对人的腐蚀毒害作用,它既是美国青年的悲剧,也是美国社会的悲剧。
小说作者集中地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深刻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
课堂讨论: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能够成为传世佳作?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总结:其实,除了同学们所总结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些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这些文学大师都怀有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呐喊。
如:萧伯纳用《苹果车》通过反映英国议会制的弊端,以期引起统治者的注意,改善议会制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设时期第一代共青团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奋斗的历程;德莱塞以一出《美国的悲剧》揭示了美国等西方社会物欲横流,人伦败坏、人性扭曲的现状,作品受到进步势力的积极关注,同时引起了西方国家对这些现状的深刻反思。
因此,他们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并成为传世佳作。
主题内容小结:刚才我们饶有兴趣的欣赏了异彩纷呈的现代文学成就,其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品归纳如下:现代文学成就一览表(多媒体显示)二、传世的绘画教师引入:绘画是艺术大师用色彩和线条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思想主题。
现代画坛,名家众多,教材给我们介绍了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西班牙著名现代艺术家毕加索。
(多媒体展示毕加索肖像)学生活动:介绍你心中的毕加索,展示你所知道的世界名画《格尔尼卡》。
教师小结:毕加索(1881——1973)是西班牙著名的现代艺术家,他从艺70年中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据估计有6万件以上,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毕加索这个名字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
童年时代的他才华卓越,到20岁时就以立体派画风闻名于美术界,1904年定居巴黎,在这里创作了大量极富有现实性、思想性的绘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都市生活的各种人物形象,50岁时发表的《格尔尼卡》则震撼了全世界。
(教师用电脑演示名画欣赏或见本册教材彩图《格尔尼卡》壁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格尔尼卡》的创作过程,明确其思想主题。
背景资料及作品欣赏: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居民惨遭屠杀。
得知此事,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壁画《格尔尼卡》。
画面上一片混乱、惊恐:有受摧残的女人、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刺穿肚子的马、握剑倒下的战士等。
画面灰色的背景上呈现出:人、兽四肢分裂,痛苦不堪;房屋断壁残垣,支离破碎。
毕加索在这幅壁画中,用形象的肢解变形夸张和象征来表现一个苦难年代中的人们,表现了作者对法西斯罪行的控诉,鞭挞了法西斯的兽性,也歌颂了人民抵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在德国纳粹占领法国后,他坚持爱国主义气节,在巴黎闭门作画,拒绝法西斯利诱。
1944年他参加了法国共产党。
表示要把绘画当作武器,用以抵抗和打击敌人。
大型油画《尸骨存放所》,就是通过对纳粹集中营的描绘,表示了对法西斯兽行的愤怒和谴责。
1940年6月的一天,希特勤法西期攻占巴黎。
毕加索正忧郁地坐在画室里,突然,邻居米什老伯捧着一只死鸽子,闯进来哭诉道:“我的孙儿正在饲养鸽子,却被一群法西斯匪徒活活打死,连鸽子也被掐死。
毕加索发生,我求您给我画只鸽子,纪念我那小孙孙。
”毕加索一面抚慰着伤心的老人,一面悲愤地挥笔画了一只鸽子。
1949年,毕加索的版画《和平鸽》,被选为巴黎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会标。
此后,鸽子便成了和平的象征。
这期间他的重要作品还有《朝鲜的屠杀》和《战争》、《和平》等,不仅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而且用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好战者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及人类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课堂讨论:《格尔尼卡》何以成为世界名画?毕加索何以成为现代艺术大师?教师小结:毕加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与他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人格分不开的。
过渡:告别了色彩之美,我们来感受音乐的魅力,探寻电影的发展足迹吧!三、通俗音乐与电影业1、通俗音乐(多媒体显示)教师演示:播放一段爵士乐和摇滚乐。
学生活动:认真聆听后,畅谈对乐曲的感受。
教师补充介绍:通俗音乐是指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听众广泛的音乐。
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又称轻音乐或流行音乐。
20世纪通俗音乐逐渐流行,它发源于美国,继而风靡全球。
二战前,通俗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结合教材插图《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达克顿·斯特拉特狂舞曲》。
爵士乐起源于美国的黑人音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
起初,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利用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如对不公正的反抗,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挫折后的失意,以及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后来,爵士乐因其变幻无穷的节奏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很快流行到世界。
二战后,通俗音乐的主流是摇滚乐。
轻柔靡丽的爵士乐或许可以使人们暂时忘却沉重的现实,但美国战后生育高峰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青年更需要一种刺激的音乐来宣泄他们青春期的过剩精力,发泄对这个隐藏着冷漠和仇恨、麻木和彷徨的富裕社会的不满,摇滚乐诞生了。
(播放英国“甲壳虫”乐队的演奏曲)。
摇滚音乐更多的运用电声技术和强烈的节奏表达演奏者内心的情感,在他们的歌声中寄托了没有战争、没有贫富、没有种族歧视的理想。
因其内容多为对爱情的讴歌而深受青年的喜爱。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知道的爵士乐和摇滚乐(著名乐队、音乐人物及其作品),现场演唱现代流行的通俗音乐,感受其音乐的魅力。
(《老鼠爱大米》、《月亮之上》、《你到底爱着谁》等)教师适时点评:略2、电影业的发展(多媒体显示)师生互动:现场调查学生中有多少电影爱好者,喜爱电影的原因是什么,使学生自由发言后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摩登时代》等的著名片断,将学生引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