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商业综合体可租赁物业面积计算
新城控股集团

企业使命:让幸福变得简单企业战略核心:稳中求进、地域深耕、运营优先、科技赋能经济责任新城控股集团坚持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双轮驱动的长期战略模式,逐步完成全国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深耕布局,横跨房地产开发、投资、商业运营管理、康养服务等领域,形成产品协同及战略纵深。
聚焦“资本回报率”,确保规模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2001年,新城地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上市;2015年,新城控股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实现B转A的民营房企,股票代码601155.SH;2018年,新城控股集团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携手国家级信息传播和智库服务平台,实现民族品牌的世界级传播,共同打造中国品牌的新名片。
2019年,新城持续稳步增长,实现销售金额约2708.01亿元,同比增长22.48%,累计销售面积约24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1%。
新城控股总部大楼民生精品在住宅产品发展进化的道路上,新城控股集团逐渐从单一的建筑开发商,发展成为具有多产品线、全生命服务周期的综合型地产服务企业。
秉持千亿房企的产品责任担当,同时更是中国百年住宅战略及其技术研发的核心单位,新城控股集团始终坚持“以客户为本”的宗旨,持续为社会打造优质的居住产品与服务示范,引领行业。
新城控股集团形成全新的住宅产品品牌——未来+,实践“以未来人居洞察,前瞻时代居住文化;以未来技术研发,实践百年住宅作品;以未来丰盛体验,呈现领先美好生活”的全新产品理念。
赋能城市居住,让幸福生活升级。
为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维需求,新城控股集团通过对居住文化研究与甄选,确立了“新中式、大都会、现代”三大产品系列,以贯穿“古今中外”多维居住文化形态的凝练,实现弘扬文化的更高理想。
三大产品系列覆盖基于年轻时尚人群需求的“乐居”产品线、基于品质升级需求的“圆梦”产品线、基于颐养享受型需求的“尊享”产品线,形成新城九大产品类别。
时至今日,新城已为30余万家庭、100余万业主提供了真正优质的居住物业,得到了广大业主的普遍认同。
招商蛇口vs新城控股,两种发展模式,谁赢了?

招商蛇口vs新城控股,两种发展模式,谁赢了?典型房企对外扩张过程中都会形成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例如已经形成企业IP的招商蛇口的“前港-中区-后城”,以及依靠“住宅+商业”双轮驱动飞速发展的新城控股。
双方发展历程在时间上也有较高的重合度,同时均在2015年利用不同方式A股上市,均在2017年跨入千亿。
一、模式确立之初,招蛇和新城的两次机遇招商蛇口和新城控股分别是典型的国企和民企,其中招商蛇口涉及业务领域较广且较早布局全国;新城控股前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尚未全国化布局且深耕力度有限。
2010年是新城销售额最接近招商地产的一年,但随后招商地产便再次拉开双方差距,并持续至2015年。
在这段时间内,2012和2015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两个时间点,也完全体现了双方的企业发展历程和特点。
图表:2008-2015年招商蛇口与新城控股销售额(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亿翰智库1、2012年:国企vs民企,招蛇胜出新城控股销售额曾在2010年无限接近招商地产(招商蛇口的前身),但是2012年招商地产的高速增长瞬间拉大两者之间的差距,产生这样的结果有两个原因:第一,招商提前启动全国化布局战略,拓展一二线及强三线重点城市;第二,公司将“保销售、保进度、保融资”贯穿始终。
首先,我们来解释第一个原因。
2000年公司取得深圳高新技术园区的两块土地标志着正式走出蛇口。
2004招商地产战略目标更加清晰,不仅走出深圳,完全布局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的布局,并以此为基础,持续布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他战略性的经济城市。
2006 年公司布局扩张至南京、苏州、重庆、天津、漳州,三大城市圈及重点城市拓展战略严格执行。
此时,公司已经完成了全国化布局的雏形。
2007年公司正式启动全国化布局战略,首次进入佛山、珠海、成都,布局城市增至12个,截至2012年,公司进入城市增至19个,战略布局更加均衡。
而此时,新城控股布局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覆盖常州、上海、南京、苏州、无锡、长沙及武汉这几个城市,距离全国化布局尚差一大步。
商铺租赁中的租赁面积计算与调整规定

商铺租赁中的租赁面积计算与调整规定在商业租赁领域,租赁面积的计算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事项。
准确计算租赁面积以及明确调整规定,能够保护租客和出租方的权益,避免争议的发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商铺租赁中关于租赁面积计算和调整的相关规定。
一、租赁面积的计算方法商铺租赁面积是指商业用途的空间,用于展示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
计算租赁面积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方式。
1.1净面积计算法净面积计算法是商业租赁中最常见的计算方法之一。
它是指商铺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管道和其他结构物所占据的空间。
净面积计算法适用于对商铺的整体面积进行评估和定价。
1.2毛面积计算法毛面积计算法是将商铺的全部面积计算在内,包括墙体、柱子、管道和其他结构物所占据的空间。
毛面积计算法适用于商铺整体建筑物的评估和规划。
1.3实际可使用面积计算法实际可使用面积计算法是结合净面积和毛面积的计算方法。
它是根据商铺的实际使用需求,综合考虑净面积和毛面积的因素来计算的。
实际可使用面积计算法对于商铺租赁双方更加公平和合理。
二、租赁面积的调整规定在商铺租赁中,租赁面积的调整是经常会发生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租赁面积调整规定。
2.1面积调整的原因面积调整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发生。
例如,商铺装修后,墙体、柱子或其他结构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租赁面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此外,商铺功能或布局的改变,也可能导致租赁面积的调整。
2.2租赁面积调整的程序租赁双方应当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租赁面积的调整程序。
一般来说,租赁双方需要书面协商和达成一致,确定面积调整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在协商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和合理性。
2.3租金调整的相关事项面积调整可能导致租金的相应调整。
在商铺租赁中,租金通常以“每平方米每月/年”来计算。
因此,租赁面积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租金定价。
对于租金的调整,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并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结论商铺租赁中租赁面积的计算和调整规定是保障租赁双方权益的重要内容。
商铺租聘中的租赁面积计算方法及标准概述

商铺租聘中的租赁面积计算方法及标准概述商铺租赁中的租赁面积计算方法及标准概述商铺租赁是商业运营过程中的常见环节,租赁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直接关系到租赁双方的权益和合作关系。
本文将介绍商铺租赁中的租赁面积计算方法及标准,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租赁面积计算方法在商铺租赁中,租赁面积的计算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建筑面积:建筑物地面各层面积之和,包括店面、仓库、办公区等。
这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对整个商铺的总体面积进行评估。
2. 使用面积:商铺内可供经营和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公共走廊、楼梯、厕所等共同使用部分。
这种方法更直观地反映了商铺实际可使用的空间。
3. 净面积:商铺内净可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厚度、柱子、梁等建筑结构占据的空间。
净面积是对使用面积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
4. 固定清单面积:商铺内使用固定清单设备的面积,如空调、消防系统等。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商铺租赁中需要考虑特定设备的情况。
以上是常见的租赁面积计算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双方协商来决定。
在签订租赁合同前,双方应明确约定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以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可能。
二、租赁面积标准商铺租赁面积的标准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会考虑以下因素:1. 地区规定:各地区对商铺租赁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在选择商铺租赁时,应遵守所在地区的相关规定。
2. 行业规范:不同行业对商铺租赁面积的需求有所差异。
例如,零售业可能需要更大的经营面积,而办公室则更注重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租赁双方应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标准。
3. 商业价值:商铺租赁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商业价值和租金水平。
较大的面积通常会有较高的租金要求,而较小的面积可能更适合创业或小型企业。
双方应在商业价值和租金之间做出权衡。
4. 装修和设备:商铺租赁面积的计算还需要考虑装修和设备对可使用面积的影响。
一些租赁协议会明确规定哪些部分算入租赁面积,哪些部分不算入。
商场商铺租赁面积计算原则指引(2020版)

商场租赁面积计算原则指引编制刘xx 日期2020/3/20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一、流程目的为规范商业中心租赁面积的统计工作,明确租赁面积计算过程中的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保证面积统计口径的一致性,特制定本租赁面积计算原则。
二、适用范围本租赁面积计算原则适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项目,包括合作项目和轻资产拓展项目。
三、术语/定义1)测绘数据:由专业房屋建筑面积测量公司提供的测绘数据;2)租赁面积:可租赁物业面积。
四、职责规划商业事业部4.1工程物业部1)根据正式测绘数据,提供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数据;如测绘面积与实际面积差距较大则需按实测面积复核;2)提供租赁商铺平面图,以供合同签订使用。
4.2招商部1)参与租赁面积计算及复核;2)根据市场调研结果修订相关计算原则。
4.3相关业务部门1)相关业务部门参与讨论;4.4相关领导1)按权限审核/审批。
5.1租赁面积计算原则:5.1.1租赁面积计算公式:1.一般商铺租赁面积=套内建筑面积2.主力店/次主力店租赁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独用套内建筑面积5.1.2通用计算原则:1.面积计算必须依据正式土建、外装饰施工图为计算用图;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1.3套内建筑面积计算原则1.店铺与其他店铺共用隔墙,计算至隔墙中心线;2.一般商铺与主力店(含主题餐饮)的分隔墙,计算至分隔墙中心线;3.店铺与公共楼梯间、公共设备房、公共管井、公共卫生间等公共隔墙,计算至隔墙中心线;4.商铺与公共区域相邻时,计算至租赁线;5.一般商铺在结构设缝处的隔墙,计算至围护结构的墙体外边线;6.一般商铺与步行街走廊、公共后勤通道、车库的隔墙,计算至隔墙靠走廊或车库一侧的外边线(无隔墙区域也计算到隔墙靠走廊一侧的外边线);7.一般商铺的外墙:计算围护结构的外墙外边线(如是玻璃幕墙兼围护结构时,应计算至玻璃幕墙的外边线)。
5.1.4独用套内建筑面积计算原则1.有墙体的计算到分隔墙中心线,无墙体的取实际独用范围线;2.独用套内建筑面积范围(可跨层统计):1)独用的设备及配套用房;独用的设备及配套管井;独用的设备及配套夹层;2)独用的后勤区域;独用的橱窗、卫生间、库房;独用的卸货区和卸货平台;3)独用的门厅、电扶梯及电扶梯厅;独用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间、消防前室、对应的送风井。
商铺租赁租赁面积计算

商铺租赁租赁面积计算商铺租赁面积计算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是在商业地产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无论是商场、写字楼还是街边的零售店铺,租赁面积的准确计算都直接影响到商业合作的公平性和双方权益的保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商铺租赁面积计算的一些关键点和常见规则。
首先,商铺租赁面积计算的基本单位通常是平方米(㎡)。
这是因为平方米作为一个相对标准的计量单位,方便了商业场所面积的统一计算和比较。
不同的商铺类型,如零售店铺、餐厅或办公空间,其面积计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零售店铺来说,常见的面积计算方式是“建筑面积”和“净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商铺内外墙之间的整个空间面积,包括内部可使用空间、公共走廊及公共设施等。
而净使用面积则是将公共区域的面积扣除,只计算商铺自身可使用的实际空间面积。
在商场或写字楼中,通常还会涉及“公摊面积”的概念。
公摊面积是指商铺所在楼层的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电梯等。
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时,通常将公摊面积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每个商铺,作为计租面积的一部分。
具体的比例通常由商业地产开发商或楼宇管理公司根据合同约定来确定。
此外,在商铺租赁合同中也常涉及到其他一些关键细节,如柱子、梁、管道等的情况。
一般来说,这些结构元素不计入商铺面积。
但是,如果这些结构元素占据了商铺空间的一定比例,可能会影响商铺的使用效果和租金定价。
因此,在租赁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这些结构元素的情况,以便双方能够充分了解和协商相关事项。
商铺租赁面积计算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或标准。
例如,国际上有些地区会采用美国标准的“美国Gross Leaseable Area(GLA)”,该方法将商铺内外墙之间的整个空间计算在内,但不考虑公摊面积。
而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地产市场中,常见的计算方式是以净使用面积为主,同时考虑公摊面积的分摊。
最后,商铺租赁面积计算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涉及到测量工作。
为了确保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商业地产经纪人或测量公司通常会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来进行不同区域的测量,并结合精确的平面图纸来计算面积。
商铺租赁的租赁面积计算

商铺租赁的租赁面积计算商铺租赁的租赁面积计算是租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商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效益。
正确计算商铺租赁面积,不仅能确保租金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还能为商业规划和布局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首先,最常见的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方法是建筑面积法。
建筑面积法是指商铺租赁面积以整个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为基础进行计算。
在使用建筑面积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商铺租赁面积是否包括公共区域,例如走廊、楼梯等共用设施部分。
其次,要了解建筑面积是否包含墙体厚度,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标准可能不同。
此外,商铺内部的其他设备和装修是否计入建筑面积也需要明确。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方法是净面积法。
净面积法是指商铺租赁面积以商业经营者实际可以使用的净面积为基础进行计算。
在使用净面积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商铺内部的结构和布局,确定哪些区域是商业经营者可以自由使用的空间。
其次,要考虑商铺内的不可使用面积,例如柱子、管道、通风口等。
最后,要注意商铺外部的净面积是否包含在计算范围内,例如露天区域、门前广场等。
除了建筑面积法和净面积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方法。
例如,租赁面积可以按照可用面积比例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通过将商铺的可用面积与整个建筑物的总面积相比,得出一个比例,然后将总面积乘以该比例得到租赁面积。
另外,租赁面积还可以按照租金分配比例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商铺共同租赁一个建筑物的情况,通过商业经营者之间的协商,按照各自的租金分配比例确定租赁面积。
无论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商铺租赁面积计算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
首先,要保证计算方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确保商业经营者对租赁面积的计算结果有清晰的理解和接受。
其次,要与出租方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双方对于租赁面积计算的预期和要求。
最后,要注意商铺租赁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情况,例如商铺租赁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确保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商业综合体租赁面积计算原则

商业综合体租赁面积计算原则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附件3-8/附件9万达商业综合体租赁面积计算原则【用途】3-8用于合同签约/9用于签署租赁决策文件1租赁面积构成租赁面积由主力店租赁面积、次主力店租赁面积、步行街商铺的租赁面积三部分构成1.1主力店(次主力店)租赁面积为建筑面积,由下列三部分组成:a,各区域的套内建筑面积。
b,地上公摊面积(包括公共大堂、楼梯间、步行街通向主力店的通道、设备用房、管井、出屋面的楼梯间和设备机房等)。
c,地下公摊面积(包括楼电梯间、设备用房、管井、卸货区、服务用房等主力店所属的设施,而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商管物业用房、消控中心、开闭所等空间不在此列)。
1.2步行街商铺的租赁面积为套内建筑面积(不含管井)。
1.3在进行租赁面积计算前应获得商管对租赁范围的确认。
提交租赁面积时,应包括各区域的总建筑面积及面积构成明细。
2租赁面积计算原则2.1套内建筑面积外墙取围护结构的外墙外边线。
如玻璃幕墙、铝板等装饰外墙同时兼围护结构时,应取幕墙、铝板的外边线;内隔墙按墙体中心线计算(有装修设计图的以最终内装施工图为准)。
室内步行街商铺及主力店靠近室内步行街一侧,面积计算应算至分隔墙靠近室内步行街公共区域一侧外边线。
对要求单独设置地下卸货区、设备用房以及专用疏散楼梯等设施的业态,应单独计算这些区域的面积,计入套内建筑面积(专用管井各层均计入套内建筑面积)。
其他部分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计算。
2.2地上公摊面积1首层公共区域(如各业态共同使用的公共大堂)计入地上公摊面积。
2其它楼层公共区域:由本层业态分摊。
如出现同一楼层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业态时,则将该层应分摊的总公摊面积按照各业态的套内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
3步行街连接主力店的通道:步行街直通主力店的,步行街和主力店各分摊通道面积的一半;步行街通向公共区域的,通道面积全部由步行街分摊。
4公共楼梯间按照每层面积计入每层业态的公摊面积(每层有多个业态的按各个业态的套内建筑面积比例再行分摊),公共楼梯间出屋面部分视作屋面面积,不计入租赁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综合体可租赁物业面积计算原则
本计算原则为商业综合体中持有商铺的租赁面积计算原则,所有新城控股集团所属综合体中涉及的商铺租赁面积的计算原则均以此原则为准。
一、室内步行街商铺:
1、计算原则:以套内建筑面积为计算结果。
所有的公共区域和共同用房等公摊面积单独另行计算不计入租赁面积。
2、计算方法:
1)步行街商铺之间的内分隔墙:取分隔墙中线。
2)步行街商铺的山墙:取维护结构的外墙外边线。
3)步行街商铺的与步行街走廊的隔墙(大多是玻璃隔墙):取
隔墙靠走廊一侧的外边线。
4)步行街商铺与主力店等其他的分隔墙:取分隔墙中线。
5)步行街商铺的外墙:取维护结构的外墙外边线。
(如玻璃幕
墙兼围护结构时,应取玻璃幕墙的外边线。
)
二、商业主力店:
1、计算原则:
以主力店租赁区域的建筑面积为计算结果并作为租赁面积。
2、计算方法:
公式: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面积
2.1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计算主力店的套内建筑面积=店铺套内建筑面积+独用套内建筑
面积
2)首先计算出店铺套内建筑面积(同室内步行街商铺)。
3)其次计算出独用套内建筑面积:独用的设备用房以及其他所有
为其配置的独用区域(如直通该主力店的独用通道;独用的卸货区、门厅、楼梯间、夹层、垃圾房;独用的垂直电梯、扶梯等等)。
4)上两项合并计算出该主力店的套内建筑面积。
2.2分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计算主力店的分摊面积=地上分摊面积+地下分摊面积。
2)各主力店需共同分摊的面积均按各自套内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2.2.1地上分摊面积:
首层主力店门厅:由各层共同使用的主力店共同分摊,门厅范围为出入口门斗区。
其它楼层仅供主力店合用的公共区域:由本层共同使用的主力店共同分摊。
步行街直通各主力店的通道:各主力店共同分摊通道面积(步行街通向公共区域的,通道面积全部归步行街)。
主力店之间合用的公共用房(楼梯间、卫生间等)在本层内
共同分摊(公共楼梯间出屋面部分不计)。
屋顶面积:屋顶供整个商业共用的用房面积不计入分摊面积,部分主力店合用的屋顶用房面积应共同分摊。
2.2.2地下分摊面积:
地下供整个商业共用的用房面积不计入分摊面积,部分主力店合用的地下用房面积应共同分摊。
三、商业次主力店
1、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
次主力店的租赁面积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均与主力店相同。
2、由于次主力店的特殊性,为满足招商使用需要,次主力店还需
另行计算套内使用面积。
(计算方法按照商铺隔墙的墙内线计算面积)
四、通用计算原则
1、面积计算必须依据正式内装、外装施工图为计算用图;
2、计算结果数值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