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南开一模)
南开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南开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南开区是天津中心城区之一,位于中国天津市城区西南部,东起海河,与河北区相望;语文一模考查了哪些主要的知识点?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南开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南开区语文一模试卷第Ⅰ卷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诨号(hún) 怃然(wǔ) .. 捋虎须(luō) 锃光瓦亮(zènɡ)B.拱券(xuàn) 木讷(nè) 氰化物(qīnɡ) 泾渭分明(jīnɡ)C.花翎(línɡ) 框架(kuānɡ) 夹肢窝(ɡā) 呱呱坠地(ɡū)D.劈叉(pǐ) 焖饭(mēn) 吃空饷(kōnɡ) 沐猴而冠(ɡ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遨翔肇始口头禅恰如其分B.荫庇蹩脚电饼珰老成持重C.稽首蠕动元宵节久负胜名D.荣膺奢靡里程碑一塌糊涂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2)朋友是一把伞,不能遏制狂风恶浪,也能撑起一方晴天,让你倍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3)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A. 考察即使/可独树一帜B. 考察虽然/但是独树一帜C. 考查虽然/但是不落窠臼D.考查即使/可不落窠臼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B.人民币“入篮”不但弥补了亚洲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也能加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
C.2016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2.8万,达到近五年国考招录数的顶峰,招录基数大,以至今年国考竞争比达到五年来最低,为47:1。
D.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叔宋显立二叔是个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儿。
谁家粮食丰收了,没地儿装了,找二叔到家打个麦柜,箍个腰盆;哪家的闺女要出嫁了,请二叔到家做一套嫁妆;或是哪位老人年纪大了,请上二叔和几个木匠给老人收一副料,预备着……只要谁请到他,他一准儿去。
他做出来的木活没话说,村里村外都竖大拇指。
我小时候,常常看二叔做木工活儿,他疾速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桠,直击那些厚厚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的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可二叔一直娶不到媳妇儿。
为啥?除了家里穷之外,关键二叔个子矮。
三十来岁的人了,个头不到一米六,比我当时还矮一大截子呢。
但臂膀是壮实的,一双粗糙的大手与身高极不成比例,倒是很有劲儿。
做木活时,两手抓起刨子,几个来回,木头就开了花。
分家时分给他两间靠山根的土房子,阴暗潮湿,谁愿意嫁给他啊。
后来,倒也是天不绝人,二叔三十二上娶到了二婶。
二婶模样很俊,瓜子脸,皮肤白净,辫子上扎着根红毛线绳,穿着花布的确良的衫子,就是一双大眼睛总是流漏出悲哀的神色。
我记得结婚当天二婶还给我吃了两颗糖,家里来了几个亲戚邻居,放了一挂鞭炮,简单的吃了一顿擀面条,算是明了人,他们就那样结了婚。
有一天,二婶正在用簸箕簸黄豆,突然就倒在了地上,簸箕撂倒一边,黄豆撒了一地。
只见她口吐白沫,脸色煞白,四肢抽搐,把我们吓得不敢到跟前去,还是有经验的邻居说二婶这是“羊羔疯”,一会儿就会好的。
果不其然,半个小时后,二婶醒来了,就漫无目的地到处游走,还不时自言自语。
二叔知道后,也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天津市南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哄抢(hōng)班(bān)师戏谑(xuè)予取予求(yú)B. 枕藉(jí)骨(gǔ)气瘦削(xuē)扺掌而谈(zhǐ)C. 瘙痒(sào)荧光(yíng)鞭挞(tà)月明星希(xī)D. 踮脚(diàn)中(zhòng)肯歉收(qiàn)宁缺毋滥(wú)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只是图浮名,炫装潢,只藏不读,等于无书;尽力搜求,只贪量多,内容,,只能算书肆;勤于记诵,却缺乏悟性,难于理解运用,没有,仍属不学无术之辈。
“博览”则是获得这种“悟性”不可或缺的途径和基础,是历代学者极力的读书方法。
A. 无论束之高阁远见卓识推重B. 不论置之不理远见卓识推崇C. 无论置之不理真知灼见推重D. 不论束之高阁真知灼见推崇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 创客的概念对李克强并不陌生,今年4月1日,他曾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并欣然接受称为柴火创客荣誉会员的邀请。
C. 微信、支付宝今年不再鼓动红包大战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能让人们在春节期间少一分浮躁与功利,多一分平淡与从容。
D. 新时代农民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时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歇》)(2)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①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毫厘:一毫一厘,形容极少的数量)②浸渍:用液体泡。
浸润:(液体)渐渐深入;滋润。
③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取其精华。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2.B解析:A、C、D出现中途易辙、主客倒置、动词语序不当等语病。
故选B3.A4.C.解析:A“也影响了西洋画风”,无中生有。
B“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与原文“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意思不符。
D.强加因果。
5.B解析:选项中“对自然定律的抽象、总结”与原文“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意思不符,偷换概念。
6.D解析:A.①选项“完全走向”与原文“甚至走向了反面”意思不符,②明清时期工笔人物并没有轻弃晋唐的“艺术形式”。
B.说法过绝对。
C.推理无据。
7.B解析:致:表达8.D解析:A.其,那,那里的/第三人称代词,郑国 B.而:连词,表并列/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的 C.因:连词,于是,就/介词,通过 D.之:定语后置标志9.B10.C解析:《促织》中“操童子业,久不售”中的“售”指考取秀才。
11.C解析:材料二选文部分“从事”分析在“方今寇聚于恒”的客观条件下,推测“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选项“在寇聚于恒时能挺身而出”,将推测误认为“已然”;挺身而出,形容不怕困难艰险,勇敢地站出来,原文意为若乌公委以重任,石处士会出仕,不会拒绝乌公的聘请。
12.①辞去官位而闲居里巷的人,同谁去交往呢?(定语后置句式1分,宾语前置句式1分,游,交游,交往,1分)②先生仁义又勇敢,如果凭借大义聘请他并坚决地委以重任,他还有什么话推辞呢?(若,如果,1分;强,坚决,竭力1分;委重,委以重任1分;其何说之辞,1分)13韩愈不悦的原因:表面上写乌公选尽人才,韩愈被夺去想要依赖相伴终老的人而耿耿于怀。
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22 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2022 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漏窗为中国园林普遍采用,仅苏州园林的漏窗就有千余种。
漏为透,一窗一洞天,气息贯通,使隔帘风月,墙外风烟,。
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光与风流通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出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许多巧妙的用途,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
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那种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
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
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
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起波澜。
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均会以窗为画面背景。
相对于含纳万景而言,中国园林是局促而狭小的,园林建筑及花草布置,假山设立,一窗一亭一桥一廊,都不是纯然的外在设置,它为人心而设。
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中国园林除了实用和审美之外,强调的是安顿人心,伸展性灵。
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小见大、由近及远的哲学思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接踵而至派生开门见山B.纷至沓来衍生开门见山C.接踵而至衍生直言不讳D.纷至沓来派生直言不讳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B.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C.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小见大、由近及远的哲学思想。
D.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二、选择类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的《陈情表》感人至深,文中叙述祖母抚育他的大恩和他要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不能从诏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语文含答案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语文学科试卷语文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闽江自武夷山麓一路南下,建溪、沙溪,诸多的碧水清滩汇聚于山城南平,遂成巨流。
这一派流水,(),直奔东海。
花果香一路伴随,就到了三塔鼎立的福州,人称此乃有福之州。
“①”,这里说的是除了花香果香之外,由满城的读书声a夹带而来的另一种迷人的香气:这就是书香。
幼时,我家在城中如今被称为a“三坊七巷”的郎官巷。
晚上,家家亮起灯火,四围响起了琅琅书声。
那是童蒙识字的读书之声,b其声悠悠,其乐融融,我在其中。
闽省旧称“蛮荒之地”,晋室东迁,带来了中原文化。
在宋代,一代大儒朱熹在八闽大地开坛授徒,极大地传播了儒家文化。
有宋一代,蔡襄、曾巩、陆游、辛弃疾这些名家,都在福州留下了足迹。
正是他们的到来,为这片大地增添了生机和活力:“②”。
跟随着前人的足迹,这里走出众多学者、作家和诗人。
我的家是平常人家,母亲是平常的乡间女子,没有上过学,不识字,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
但她十分敬重文化,c“敬惜字纸”是她给我们的最初的,也是始终的家训。
她(),却随时俯身捡拾有字的纸张。
在福州,()、目光向着世界是一个传统。
我常想,d决定一个城市的悠久生命力的,是它的历史文化。
文化的传承是无形的,却是永恒的。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A.洋洋洒洒目不识丁知书达礼B.纷纷扬扬目不识丁腹有诗书C.纷纷扬扬胸无点墨知书达礼D.洋洋洒洒胸无点墨腹有诗书2.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a处“夹带”中“夹”应读“jiā”,“三坊七巷”中“坊”应读“fáng”。
B.b处句中三个“其”指代内容皆不同。
C.c句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南开区语文一模试卷高三

南开区语文一模试卷高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旁证博引滥竽充数B. 出奇致胜金榜提名满城风雨C. 再接再励黄梁美梦一愁莫展D. 明察秋毫一视同仁汗流夹背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B.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原本就拥挤的交通变得雪上加霜。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顾及他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其实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他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仍然坚持每天阅读。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B. 他的眼神像刀子一样锋利。
C. 他的步伐像风一样轻盈。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6. 下列句子中,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B.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C. 所以,因为,虽然,但是D. 但是,虽然,所以,因为7. 下列句子中,主谓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到来让整个会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B. 他的到来让整个会场充满了紧张气氛。
C. 他的到来让整个会场充满了紧张气氛。
D. 他的到来让整个会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8.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 他说的话我听不懂。
B. 他说的话我听不懂。
C. 他说的话我听不懂。
D. 他说的话我听不懂。
9. 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天津市南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C 临清流而赋诗 苏轼 ?赤壁赋? 骈文
D行为偏僻性乖张 曹雪芹 ?西江月? 词
A. A
B. B
C. C
D. D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0〕先后对“粮食平安〞作过三次定义,分别是 1974 年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
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 年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行
B.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行
C.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行
D.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行
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
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时人荣之。 开皇二十年,春,三月,辛卯,〔2〕贺假设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 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既而释之。 大业三年,光禄大夫贺假设弼亦私议宴可汗太侈,并为人所奏。帝以为诽谤朝政,贺假设弼坐诛,弼妻 子没官为奴婢。
材料三
〔摘编自?改革?2021 年第 9 期,有删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启动为期一个多月的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旨在加快建立法治化长效机 制,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根本行为准那么,以法治方式对浪费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南开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口角.(jiǎo) 搽.粉(chá) 棕榈.(lǚ) 力能扛.鼎(gāng)B.果脯.(fǔ) 亘.古(gèng) 靡.费(mí) 罪行累.累(lěi)C.囹圄.(yǚ) 襁.褓(qiǎng) 信笺.(jiān) 前倨.后恭(jù)D.整饬.(chì) 咯.血(kè) 赍.发(jī) 长吁.短叹(y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伧惊蜇挖墙脚穷兵黩武B.福祉编纂水蒸气变本加厉C.熨帖煤碳金刚钻彪柄千秋D.蝉联废弛哈蜜瓜顶礼摩拜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只有实行,才能保障人民的一切权利。
(2)自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为名。
(3)伊拉克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近日来,经常传来恐怖分子制造的的血腥事件的消息,让世界人民为之担忧。
A.法治题材骇人听闻B.法治体裁耸人听闻C.法制题材耸人听闻D.法制体裁骇人听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国家级权威出版社,他能够一次推出十卷文集,在全国的作家中,为数寥寥,在我市来说,也属非常难得。
B.这所学校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富有古代建筑色的建筑和现代化建筑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校园建筑风貌。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江南Style》之所以病毒般疯狂肆虐着全球听众的耳朵,就是由于其歌词中所表达出的调侃、抱怨,符合互联网的舆论气势,满足网民消遣娱乐的需求造成的。
5.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项脊轩志》——归有光——明代——散文B.《漱玉词》——李清照——南宋——词C.《日出》——曹禺——现代——戏剧D.《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诗歌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灾难新闻摄影与人文关怀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与严酷的自然、与人类自身弱点搏斗的历史。
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悲剧,都是人类前进中的艰难的足迹,它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证明。
新闻摄影必须正视这些悲剧事件,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灾难新闻摄影的这一历史使命,在中外一些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实践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被称为“战争摄影的绝唱”的罗伯特卡帕是在越南战场采访时触雷身亡的。
他身亡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越南的悲剧》,表现的是越南南旬公墓里,两个妇女埋葬自己家人的情景。
他的照片,流露出对恶的憎恨与对苦难的恻隐之心,歌颂了以生命抗击侵略与强暴的人民,这是卡帕追求和平与人道的心声,也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流露。
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沟通情况、监测环境、组织激励等。
灾难新闻摄影的画面固然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及受灾者的困境,但也应有助于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起人的生存意志和抗争勇气,折射出在灾难中闪光、升华的人性。
在面对灾难场面时,有些新闻摄影者更多的是看到了它背后的轰动效应,以至于不顾灾难生存者其亲友及广大读者的切身感受,而将灾害的血腥、恐怖和悲惨不加选择地展览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感到不安、甚至厌恶。
例如,有张相片反映的是美国越战期间一位七十三岁的越南老和尚在西贡街头自焚,以抗议政府宗教政策的情景,引起了争议。
另一组引起观众反感的照片是关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位财政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开枪自杀的情景。
从掏出枪到开枪自杀,整个过程持续了仅二十一秒钟。
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愤怒的家长投诉说,在大人转换频道前孩子们看到了整个自杀过程。
中国新闻摄影界在这方面同样有成功的例证,也有令人遗憾的败笔。
如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后、广州某报在11月26日头版头条刊出被冲到海滩上的遇难者尸体,残肢断体,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显然缺乏对受众人文关怀的精神,或者说丧失了人文关怀。
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有些灾难场面时,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冲突,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新闻,当其他方面、如公民道德与报道新闻的主要职责发生冲突时,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
西方记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
对此,即使西方公众也迷惑不解,有时甚至义愤不已,因为公众认为记者应先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仅用冷冰冰的镜头对着他们,否则,岂不是成了一部摄影机器?哪里还有做人的起码道德?其实,有良知的记者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充满困惑?如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获得者,南非记者卡特,因获奖照片引起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身亡,这是灾难背后的灾难?它给灾难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令人深思,亦令人警醒。
一般的看法是,做新闻重要,但做人更重要。
不过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我们进一步往深处想,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以西贡街头和尚自焚的照片为例,当时摄影记者如果按照一般的道德要求,先救人。
那么必将错过最佳拍摄时机,甚至拍不出这种惊心动魄、引起大众关注与思考的照片。
要知道,这张照片曾引起巨大反响,使人们关注到西贡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从深远的意义上讲,摄影记者这种见死不救的冷酷,如果是为了让问题的严重性曝光,避免类似悲剧大面积地发生。
那么,这种冷酷究竟应怎样评价,还值得深入探讨。
(原文有删改) 6.下列关于“灾难新闻摄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灾难新闻摄影具有记录社会上发生的悲剧、人类前进中艰难足迹的历史使命。
B.灾难新闻摄影画面不但要真实反映灾难场面,而且要能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折射出在灾难中闪光、升华的人性。
C.灾难新闻摄影为了达到更好的效应,应该赤裸裸地将灾害展现在受众面前。
D.灾难新闻摄影往往使记者陷入职业角色和公民道德选择的两难境地。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摄影者在进行灾难摄影时如果过分追求轰动效应必然导致对人文关怀的忽略和放弃。
B.作为记者都不应该卷入其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
C.《越南的悲剧》从侧面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也流露出记者追求和平与人道的人文关怀精神。
D.从深远意义上来讲,西贡和尚自焚照片的面世曝光了当地政府对宗教的高压政策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类似悲剧大面积发生。
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次引述“越南老和尚西贡街头自焚"是为了证明灾难新闻摄影要把握好尺度,要体现人文关怀。
B.广州某报对山东烟台“大舜号”海难血淋淋的报道,没有顾及受众的感受,是相关记者追求轰动效应想出名所致。
C.获得1994年度普利策最佳新闻摄影奖的南非记者卡特,是因为自己的选择和做法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而自杀身亡的。
D.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
新闻记者的行为举止,必须符合起码的社会道德规范。
I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
豫让论【明】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
国士,济.国之士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靦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注释】豫让:春秋战国间人,为晋卿智伯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
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
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伏剑自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垂光百世,照耀简策.策:史籍、典籍。
B.济.国之士济:帮助,接济。
C.当伯请地无厌.之日厌:满足。
D.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陈:陈述。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君臣固守以.窥周室C.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D.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作者认为士君子应“竭尽智谋,忠告善道",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A.销忠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B.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C.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D.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豫让因为舍身为主报仇而被视为忠义之士,历来为人所颂扬。
作者做翻案文章,认为豫让不能帮助智伯弭祸于未然,其行为算不上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