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有感

合集下载

读《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有感

读《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有感

读《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有感
《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这本书让我对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面对外敌的侵略和来自内部的不平等,一批勇敢的中国人抗击外敌,营造出一种气势,使得国家社会获得新生。

惠州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平原防御战场之一。

在抗战中,惠州先后派出了不计其数的将士投身到战斗之中,他们以无畏的精神抗击外敌,创造了一批战役辉煌,可以说是中国抗战中的一道响亮的风景。

《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汇集了惠州抗战人物的壮举,他们以无私的奉献,以坚定的信念,奋勇抗击外来的侵略者。

他们被历史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奉献,也标志着中国最终取得了胜利的结局。

前辈英雄的牺牲不但为当下的中国建立了更加稳定的基础,也为之后的中国发展种下了英勇的种子。

今天,作为一个受益者,我们应深切怀念这些伟大的英雄,用他们的精神鞭策自己不断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共和国年轮读后感

共和国年轮读后感

共和国年轮读后感读了《共和国年轮》这本书,我仿佛被卷入了一场时间的洪流,亲眼目睹了祖国从诞生到崛起的伟大历程。

书中描绘的一幅幅历史画卷,让我看到了无数先辈们的奋斗与拼搏。

他们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给我讲过的他的亲身经历。

爷爷年轻的时候,正赶上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那时候,条件艰苦得超乎想象。

爷爷所在的工厂,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可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工人们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

爷爷说,那时候上班可没有现在的朝九晚五。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简单吃口饭,就急匆匆往厂里赶。

厂里的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一天下来,耳朵里都嗡嗡响。

夏天的时候,车间里热得像蒸笼,汗水湿透了衣衫,也没人喊苦喊累。

冬天就更难熬了,冰冷的机器摸上去都能把手粘住,可大家还是咬着牙坚持工作。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爷爷他们经常自发组织技术研讨。

没有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就在车间的角落里,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

有时候为了一个技术难题,争得面红耳赤,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感情,因为心里都装着同一个目标——为国家多生产,生产好产品。

爷爷还说起他们的伙食。

那时候可没有丰富多样的美食,能吃饱就很不错了。

窝头、咸菜是家常便饭,偶尔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都觉得像过年一样。

住的地方也很简陋,几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宿舍里,冬天透风,夏天闷热。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国家会越来越强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厂的条件逐渐改善,技术不断进步。

爷爷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产量也越来越高。

当看到一辆辆装满产品的卡车驶出工厂,运往全国各地,爷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回想起爷爷的故事,再看看书中所写的共和国的发展历程,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能有今天的成就,是无数像爷爷这样的普通人默默付出的结果。

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共和国的年轮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红色经典读后感800字大全

红色经典读后感800字大全

红色经典读后感800字大全红色经典读后感1“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

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

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

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

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

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

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

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

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

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

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

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信息化时代。

我们有过胜利,但也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我们怎能以这样的面貌去接过前辈手上的旗帜。

初中读后感800字:《年轮》

初中读后感800字:《年轮》

初中读后感800字:《年轮》【篇一】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年轮》,读完之后,它让我明白了世界上友情的可贵。

虽然,我未曾参透《年轮》更深一层的文学意味和生活真谛,但我却真切地领略了小说中热血沸腾的友情,一种年轮也改变不了的东西——友情的真、善、美。

《年轮》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神奇的北大荒,而感人肺腑的是剧烈的社会变动所带来的人性表现,曲折与回归。

而我们现在年轻的一代,没有了那种慌乱的经历,有的是安定,或者说是安逸的生活,很难从心坎上想象在那种动荡的日子里,王小嵩他们是怎样熬过来的。

但我至少在读完《年轮》后,深刻理解到:生活无论是贫穷或者富裕,友情总是缺少不了的。

友情的真、善、美,让处于困境中的人,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走出窘迫,走向希望。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人是不可能孤立地存有社会上的。

所以,朋友很重要,友情很可贵。

友情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灯,温暖着你心;友情就如同一双温暖的手,如果你在命运中摔倒,它会把你扶起来;友情就如同一块木板,当你被汹涌的浪击翻了船,它会漂过来把你救起。

真正的朋友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协助。

如春秋时期的管仲,正因为有朋友鲍叔牙的无私协助,才使他最后当上了宰相,成为我国历的一代明相。

三国时期刘备正是因为有朋友关羽、张飞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历经百战而不图回报,才打下半边天下,成为一方霸主。

再如胶膝之交的陈重与雷义,刎颈之交的蔺相如与廉颇。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不在诠释着朋友对我们的巨大协助。

就如同一句话所说:生命中如果缺少了友情,就如同大地缺少了鲜花一般,变得枯燥无味。

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友情。

当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利益化,金钱化了,在某些人的眼里,友情这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反而被没有温度的金钱所取代,真让人寒心。

其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才是人际关系的纽带,过度地追求物质化只会让我们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冷漠和丧失本性。

关于2019小学生读烈士传记读后感精选五篇

关于2019小学生读烈士传记读后感精选五篇

关于2019小学生读烈士传记读后感精选五篇如果问是谁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先河,我会回答:革命先烈们。

他们用青春为祖国付出,冒着生命危险来推动中国一步步走完艰难的路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小学生读烈士传记读后感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生读一本烈士传记读后感(一)今天,我读了《革命先烈传》这本书,对此深有感悟。

这本书讲述了新中国成立过程中,叶挺、董存瑞、黄继光等许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他们的美名世代流传,他们的努力加快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我最喜欢的革命先烈是董存瑞。

董存瑞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一次战斗中,他们的任务是攻陷敌方的碉堡,敌方硬是靠着重机枪和弹药守住了碉堡。

最后领导计划安排一名战士爬到敌方碉堡附近扔炸药包,可每一次即将成功时,执行任务的战士总会被敌人的机枪封锁住前进的道路。

在激烈的战斗中,越来越多的战士都在爬向敌方碉堡的途中死亡,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在这个紧要关头,董存瑞不顾个人安危,独自带着炸药包向敌方碉堡前进,谁知刚出发就被敌人吐着火舌的机枪挡住了,但他不放弃,坚持向目标一步一步冲去,最后用自己的肉体堵住了吐着火舌的机枪。

于是其他战士赶紧冲上去,把炸药包扔进了敌人的碉堡,碉堡终于被炸毁了。

而年纪的董存瑞却永远地牺牲了。

革命先烈为祖国而牺牲,虽人死,但魂不散。

中国能有今天的强大,是他们的肉体、和满腔热血垒成的,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没有革命先烈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历史将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下去,烈士们的品质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烈士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小学生读一本烈士传记读后感(二)最近暑假我读了一本叫《革命英雄的故事》的书,故事里有许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像临危不惧的陈潭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他们个个内心深处都蕴含着坚定的信念,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众多革命英雄中,我最喜欢刘胡兰,她出生在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红日 读书心得

红日 读书心得

红日读书心得
《红日》是一本讲述中国革命历史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
经历和家庭命运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在阅读这本书
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曲折,也对自己
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我看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种种不
幸和挣扎。

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那个时代人
们的艰辛和坚韧。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
的理解,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时,书中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中的不屈不挠和坚定信念。

无论是主人公的家庭命运,还是整个国家的命运,都在书中得到了
生动的展现。

这让我更加自豪和敬佩,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祖国的
热爱和信念。

总的来说,阅读《红日》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
认识,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
更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
读到这本书,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坚韧不拔。

惠州n感想

惠州n感想

惠州n感想
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阶段,红色烽火遍布惠州大地,留下了一批铭记红色历史的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和战斗纪念设施等。

经梳理统计,惠州有关红色烽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8个,分别为惠东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中洞革命遗址、百坛田平山三次农民起义遗址,罗浮山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纪念馆,惠阳秋长叶挺将军纪念馆和叶挺故居、育英楼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惠州丰山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走进这些红色爱国教育基地,感受一番革命先贤的革命精神。

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们是多么得高大。

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贪生怕死。

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

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太平生活。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们的精神,为祖国多做贡献。

通过参观惠州爱国基地,同学们都从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坚定了同学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年轮》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年轮》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年轮》读后感800字《年轮》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轮》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年轮》读后感800字1时间过得真快,声声爆竹又一年,虽然年轮又在我的心灵深处划过一辙,带走了那烟云般的繁华、寥寥中的寂寞和一切中的一切,而在我的心灵深处,却始终有着那么一片净土,那就是年少时的一幕一幕的缩影……我喜欢单纯,以至于在经历世事磨练的成长中经常怀念那年少时轻狂的自我,多年的工作已使我变得沉稳、韧性。

在获的工作成绩的同时我时常感悟到————我已不是原来的我,这也许就是成长、阅历吧。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现实生活,顺进中的我会搏击,逆流中的我从不莽撞,在改变不了环境的情况下有时需要改变自己,我清楚的知道现实中的生存法则。

我时常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凡事从多个角度去看,找出不同的答案,寻求其中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在解决好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

我好静,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时常丰厚的款待自己:一个人在家切一壶清茶,静静的欣赏轻音乐、泼墨挥笔题诗颂词,那时的我忘掉了世间所有的繁杂,用我的心通过手中的笔表述着我那一刻的心境。

仔细想来,人的一生不过是短暂的旅程,何时到达终点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懂得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去面对和欣赏沿途的风景,佛学中的“悟”字常常感染着我,使我在困境中获得放松,人要以一种上进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人要有追求,这种追求不单单是物质的,单就我个人而言,精神层面要大于物质,凡事只要我努力了我就会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结果,我记得那还是年少时在省歌舞剧院进修时,王成玉老师第一堂课不是讲专业知识,而是讲如何做人,多年走过来,老师的话还时常萦绕在我耳边,这些年,我经历了许多的人和事,在大事大非面前我总是一件一件的小心、稳妥的处理,我时常告诫自己,凡是要做到问心无愧,做人要坦然,就这样我在现实生活中锤炼着自己,一步步走来……年轮的车辙在新年来临之际又将带走我们过去一年里的一切,那里有我们的辛勤、我们的汗水、我们高兴和不高兴的一切、我们愿意和不愿意被带走的一切,当我们恍恍然“悟”着其中的“理”时,我听见了新年的钟声……《年轮》读后感800字2天气逐渐显得很冷,人也变的懒散了,不像以前没有事的时候还出去转转,而正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让我慢慢地离不开小说,它将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有感
文/邹永祥
77年前的1937年9月12日,日本飞机对惠州城的轰炸撕开了惠州八年抗战的序幕。

此后八年,惠州、博罗四次沦陷,平山、淡水三沦敌手,龙门十七次被大扫荡。

铁蹄之下,家园残破,满目疮痍,惠州无辜百姓至少伤亡十二万四千人,逾千妇女被奸污,财产损失过亿,社会经济倒退十年以上。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虐,惠州军民合力抗敌,前赴后继,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国宣布投降。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1945年10月15日上午,惠州东新桥头耸立起一座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牌楼,牌楼两旁,高悬着
惠州爱国人士吴仕端撰、张友仁书的对联:劫后苍生,有新气象;岭东雄郡,作受降城。

牌楼前200米的包公巷,劫后余生的惠州民众激动地目睹了日军的投降仪式:在第7战区参谋长缪培南主持下,日军第104师团长末藤知文签字投降,国军第63军受降。

围观的百姓雀跃欢呼,相拥而泣。

整整八年的浴血奋战,烽火连天,艰苦卓绝!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应忘记,后代更不能忘记!在这举国上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缅怀抗日英雄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珍惜今日幸福来之不易,坚定地和平发展、振兴中华。

这,就是《红色年轮:惠州抗战人物传记》编辑出版的价值所在。

市社科联、阅客文学院编写的《红色年轮》,就体例而言,结构简明合理,层级清晰,排列有序。

尤其是章下平列三目颇有新意:首印“人物名片”概述人物生平,随后展开“抗战轴卷”详记人物事迹,殿后在“史海拾贝”补缺检遗;三
个部分点面结合,互为呼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多角度地表现了抗日人物的英雄形象。

就立传标准而言,惠州是华南主要的抗日战场,如果要编一部惠州抗战英雄谱,够条件入谱的英雄至少是千位数,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此书没有求全求多,而是着眼于人物的代表性和事迹的典型性,小中见大,以一斑窥全貌。

书中精选了13个智勇双全的英豪、3支饶勇善战的部队,勾勒了惠州抗战八年的敌我态势,映照出侵略者的残暴与战争的残酷,描述了卫国者与入侵者的生死较量,赞扬了东江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操。

就内容而言,《红色年轮》以清晰的脉络、流畅的语言,叙述了惠州抗战人物在枪林弹雨下、在秘密战场中置生死于度外、甘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

为之立传的人物,不分阶层、党派,不分大陆海外,不论老少妇孺、前线敌后,同仇敌忾,抗击外侮。

其中有
率领新四军驰骋皖南,打得日寇闻风丧胆的叶挺,有年仅十七、以一当百、用最后一枚手榴弹与日寇同归于尽的黄友,有组织海外赤子回东江抗日救国的爱国侨领官文森,还有收集情报、购运物资、救护伤员的“花木兰”叶蔚英,制止内战、组织政工队宣传抗日的国军中将李煦寰等等,读后见出国难当头,惠州全民抗敌、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

就立传重点而言,《红色年轮》以五分之四的篇幅为十余个英勇抗敌的中国共产党员树碑立传,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及人民,是东江地区的抗日先锋和中流砥柱。

如:“半生戎马战东江,终身奋斗为腾龙”的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历任中国共产党东江特委书记、广东军政委员会主任和东江纵队政治委员,领导全省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尹林平,指挥秘密大营救,把一千余名抗日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名人、国民党官员和国际友人,从日占香港抢救脱险的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
廖承志;还有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邬强,神枪手刘黑仔,香港沦陷时期唯一的抗日武装力量港九独立大队等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培育、领导的抗日英雄。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东江纵队,抗战期间,经历大小战斗1400余次,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俘虏投诚3500余人,建立了6万多平方公里的抗日根据地,部队发展到1万1千余人,成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主要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七大”军事报告中,朱德总司令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能坚持实事求是,肯定了抗战初期国军在惠州抗日战场的重要作用,肯定了部分国军将领深明民族大义积极抗战的爱国行为,并为正面迎敌、血战日军的独九旅重建丰碑。

诚然,任何著作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红色年轮》还有一些遗憾之处,也有进一步充实、完善的
提升空间。

假如再版,建议有三:
一、增写民众自发抗日的代表。

这方面可选载四件事:一是龙门刘其敬组织村民抵抗犯村日军、打死打伤日伪军逾百人的事迹;二是两次抗御入侵日军的博罗茹屋村民;三是在惠州圆通桥刺杀日军的杨氏女;四是秦敏猷、吴锡槐两位老人协助守军抢筑战守工事,在日军入城后,坚决不为日军所迫带路搜索财物妇女,被刀刺手足后痛骂敌寇,且奋勇进扑,以头撞敌,最后被日军蜂拥而上各刺杀十余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

二、在华南抗日战场,独九旅功不可没。

除了书中写到的独九旅前身先后参加淞沪、南京、武汉会战,连战南浔线、马回岭、万家岭的辉煌战绩外。

还可增写该部的两件大事:第一,独九旅不仅在惠州、博罗两次阻击日军,击毙中川联队长,而且曾死守汕头、潮州,收复澄海,反攻日军。

第二,日军进攻香港时,独九旅曾孤军突进,救援驻港英军,连破日军数道阻击线,打到了香
港界河,一时传为奇迹。

三、增加图照。

最后,鉴于惠州抗战在华南乃至全国抗战史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建议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编写《惠州抗战史》、《独九旅战史》;建议市委、市政府为惠州的主要沦陷旧址、抗战遗址立碑铭记,使后代永志不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