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饮食养生之道(1)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今年立春刚过,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黄帝内经》里讲的春季如何养生吧。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养生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
其在健康养生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既古老又经典。
那么在春季,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如何来养生,保持身体健康呢?真可谓句句经典,我们一句一句看吧,《黄帝内经》里“四气调神大论”中:“春三月,此谓发陈”,就是春季的这三个月,是发陈推新,这个时候的气机,是一点一点生发起来的。
就像生命从睡梦中一点一点的醒来一样。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里的“天地”,是中医里特指的阳和阴,意思是天地阴阳,在春三月也都开始生发,富有生机,一切事物显得欣欣向荣,世间万物都一点点昌盛起来。
“夜卧早起”,就是应该入夜即眠,夜里要早点睡,早晨早点起,这里强调一下,不论是哪个季节,都要依据天地阴阳的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做好起居生活。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里的“步”是缓慢行走的意思,“缓形”是解开束缚的意思,就是让你放宽步子,慢慢地走,好好的散步。
而且还要怎么样:散开头发,松缓腰带,使形体放松,让自己没有束缚,没有紧张的状态;同时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精神清爽。
这样才能更好的“以使志生”,“志”在五脏里属肾,是肾的神明。
就是在这万物复苏,生机慢慢起来的时候,情志方面,也最好保持在放松的层面上。
这和“男子悲秋,女子伤春”是相辅相成的。
就是不仅要从身体上,更要从情志方面体会这可贵的生发之机。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万物只要去生长,就不要杀伐它,任何方面都不要滥行杀伐,这在咱们传统文化中很是注重的,这时候万物都在生发,所以人也不可动杀机。
要怎么样呢?这时要多给予,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对我们的身体,更要好好地去养护它的生机,这样才是适应春三月时节;保养生发之气的自然法道。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食疗与养生

食疗与养生食疗与养生中华民族应用饮食养生保健的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我国己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
《山海经·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
”这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寻找食物的壮丽史实。
明代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收载了千余种药物其中就有两百余种保健医疗性质的食物养生食疗方剂也有数百种之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养不仅可以保证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益寿延年。
一、食养“食养”即饮食养生就是通过食物对身体进行调养。
“食养”分两类:一类是正常健康人的食养另一类是有病症的患者的食养。
正常健康人食养的目的是通过饮食提供人体活动消耗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不使之失去平衡以保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生命在于平衡。
”摄入的营养素缺乏会造成机体营养不良而失去平衡摄入的营养素过多也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失去平衡这些都会造成新陈代谢障碍而形成疾病。
但正常人体有良好的自稳力对摄入营养素的波动有一定的承受力和调节力。
只要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使摄入营养素的波动在自身的承受力和调节力的范围内对于有益食品可以“一切都吃适可而止”。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必有殃祸。
”这是我国古代养生家对食养的认识与评价。
根据他们的观点现代人加以总结提出食养的个原则:一是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二是食宜清淡忌膏粱厚味【膏梁厚味】肥腻浓厚的食物。
长期多食不但影响肠胃功能还会产生内热和疮疡的病症。
三是不可偏食多食五谷杂粮四不勉强进食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五是怒后勿进食古人常说食后不怒怒后不食六是饮食不可过冷过热过冷伤胃气过热灼内膜七是食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八是注意食后养生。
二、食疗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
论《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之道——饮食有节

变短 、 身心清爽 、 不易疲劳 ; 由于体 内毒素的排泄 , 少食 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皮肤变得光洁 、 美丽 ; 少食还 可最低限度地减少食 品公害的伤害等。 科学家发现 , 适当减少食量的动物生命力特别旺盛。据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委专家近十年来 的研究 发现 , 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 2 个 国家 的 15 5 2 0名百 岁以上 的老人 中,0 7 %以上 的老人有节制饮食 的习 惯, 而且具有不偏食 , 不暴饮暴食 , 以摄取清淡和低热能膳食为主的特点。由此表明 , 节制饮食有益健康 长寿。在 肉丰鱼盛粮菜充裕的小康社会 中生活 , 节制饮食延年寿的养生之法就显得更为重要。节食能 使人健康长寿的事实 , 还引起老年医学和老年生物学家们 的重视。科学家在研究 中还发现 , 让老年人 胃 肠经常保持在微饥饿状态 , 对大脑 、 植物神经 、 内分泌和免疫 系统 的功能, 都能产生 良好 的刺激作用 , 并 促使体内的循环得到调和与平衡 , 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 , 有利延年益寿。 更
维普资讯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 0 () 2 -2 063 o a gh uUn esy ui r c ne un l f nz o i ri n e J Y v t
论《 黄帝内经》 中的饮食养生之道—— 饮食有节
Vo . 3 S m . 3 12 u No 8
岗原 , 并考察 了村里的那些长寿者的饮食生活 , 他在其著作《 长寿村 岗原》 中强调 : 少食 、 粗食可 以说是长
寿的秘诀 , 食使 头 脑变得 明 晰 、 忆 力 和判断 力增 强 ; 食 还减 轻 了 内脏 器 官 的疲 劳 , 所需 睡 眠 时 间 少 记 少 使
许 磊
(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 江苏 扬州 2 5 0 ) 2 0 1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那么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根底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
君主之官:心养生之道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但老帅被对方吃掉了,你的车马炮再多,也是输了。
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像棋盘中的老帅,因此《黄帝内经》满意为“君主之官”,掌管全身的气血运行。
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修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
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说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
中医认为,大喜伤心。
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方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心开窍于舌。
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
比方舌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硬化。
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病症: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
那么出现这些病症,中医有哪些好的方法呢?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红枣、红椒、赤豆、樱桃、鸡鸭血、桂圆等红色的食品和“呵〔he〕”这个发音都与心相关,归属于心火系统,故能补心。
清心火最正确的食物是莲子和苦瓜,他们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经也归属于心火系统,能够清泻心火。
日常生活中多发“呵〔he〕”这个音对心功能也有帮助。
在身体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敲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的简易方法来推动心气、心血的运行。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

推荐食疗菜
• 香菇豆角
• 配料:豆角200克 香菇50克 生抽 味精 白糖 香油 葱姜 • 制法:先将豆角去筋改成段,香菇 发好切成条;锅下水和少量的盐烧 开,下入豆角焯透后捞出备用。另 起锅烧热下底油爆香葱姜,下香菇 和豆角,烹生抽下少量水和少许白 糖,烧几分钟。下味精、香油后翻 炒均匀即可。
• 功效:健脾开胃,防癌抗癌 ,预防高血压。
推荐食疗菜
花茶炸鸡翅 原料:鸡翅中10个 花茶10克 味椒盐 葱姜 糯米粉 淀粉 吉士粉 料酒 制法:1,鸡翅中在里面切三刀以便于入 味,用90度的水冲泡花茶5分钟,取茶 汁,加味椒盐,葱姜,料酒然后将鸡 翅浸泡在调味汁中两个小时,取出挤 净水分备用。 2,用糯米粉2份、淀粉3份、吉士粉1 份的比例调成糊,将鸡翅裹匀糊入四 成热的油中,温油浸炸至鸡翅熟,捞 出再升油温至五成热复炸一次即可。 特点:外脆里嫩 ,有浓郁的花茶香味。 功效:升阳补虚,健脾祛湿
以帝王之名来命名,意指生命之学 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 运,生命之学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
2.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
医易同源,都是源于对天论用“阴阳”、“五行”来概括, 即大道至简。
3、提高辨别能力,指导日常生活。
山药、芋头、甘蔗、蜂蜜、韭菜、豌豆苗、 茼蒿、春笋、萝卜、梨、莲子、百合、大 枣、核桃、香菜等。
春季饮食的食物红灯:
羊肉、狗肉、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 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疖等疾病。
起居养生
• 在春天黑夜逐渐变短,阳气 见长,阴气渐弱,因此《黄 帝内经》中说:“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即适当的晚 睡早起,以迎朝阳,采纳阳 气。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 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氧量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 免“春困”的发生。
《中医四大经典》课件启蒙:黄帝内经、难经、扁鹊医书、神农本草经

1 经脉学说
2 诊疗方法
3 用药方法
包括脏腑、经络、性别、 器官等的调理,防病消 病,间接导致了针灸学 的 发展。
包括望诊、问诊、吸诊、 切诊等诊断方法,用于 辨证论治、调理阴阳, 防止疾病的发生。
包括药物制法、药材处 方、剂型规格等,用于 治疗和预防疾病、调整 人体生命活动。
难经内容概述
治疗原则
南》。
临床经验。扁鹊医学思想塑造了后世
医学的基本原则,留下了无数珍贵的
3
人文价值
临床描述和记载。
扁鹊医书既是一种传统中医知识体系,
也是一种崇高的文化遗产。它在医学
领域内至今仍有着广泛的使用和影响。
神农本 是中医药的开创者之一。《神 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医药理论 瑰宝,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药学 经典。
融汇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涵盖了养生、防 病、治病等方面,将医学视为 保持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一种 完整体系。
难经
核心思想
《难经》是中医的一部重 要著作,以其严密的理论 和治疗方法而著称。其中 “伤寒论”理论重在察证分 析,治疗方法需因时、因 人而异。
理论特点
《难经》中的“六经辨证” 理论,是中医理论之一。 按其思辨特点,六经辨证 与“阴阳五行”、“气血津液” 等基础理念密切相关,贯 穿中医理论研究。
中华医学瑰宝:中医四大 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代表着中国古代医学最高成就,包含了传承至今的大量医疗经 验。本课程将通过诸多经典著作介绍中医的基础理论、核心思想和治疗实践。
黄帝内经
古代灵丹妙药
传说渊源
《黄帝内经》乃中医经典之冠, 包含《灵枢》和《素问》两部 分。它集古代医家之大成,堪 称中医巨典。
相传,黄帝与武丁时期实行的 医政有密切关系,黄帝内经中 的许多文字多数源自黄帝时期 的言传。
《黄帝内经》教你春季养生良方

《黄帝内经》教你春季养生良方《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从古至今,它都发挥了卓越的作用,为我国医学保健作出了很大贡献。
现代人更加注重养生,对古人留下来的医书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春天到了,让我们挖掘《黄帝内经》上的养生良方吧。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此谓是说春天是草木发芽的季节。
天地俱生指春天的于地的气是向上蒸发之意。
万物以荣是草木逐渐发芽变绿了。
夜卧早起是春天起床要早,早起是要“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披着头发在庭院内散步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以养生.......。
春天养生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认识到,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人体也是这样,在春季生发。
这时有旧疾的人特别容易复发旧病,这是人体的本能,希望借春天的生机来冲击身体里的病灶,把病邪从体内赶出体外。
我们如顺应这个天时天机,合理的调养就会治好旧病。
春天属性为木,在人体就是肝经,如果未得到充分的生发,到夏季心火就会不旺,供生长的东西就会不足。
人体的生发主要靠的是肝气。
春季肝气特别旺,过旺就会打破身体其他腑脏的功能,肝气又不能压抑,就要合理的转化和排泄它,称为舒肝理气。
肝气要靠胆经来排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
所以在春天常常有人口苦,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胆经堵塞,排泄不利的表现。
口苦可以吃小柴胡颗粒。
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可服加味逍遥丸。
臀部和大腿外沿裤缝侧疼痛,可选平肝舒络丸等。
平时每天由上到下敲打大腿外侧沿裤缝的这条胆经(左右对称两条),促进胆经的畅通和机能,并可减肥。
春季人体阳气向外散发,皮肤舒张,风寒特别容易入侵,这时有人易犯咳喘症。
养生之道的介绍

养生之道的介绍养生之道的词语释义名称:养生之道English:Regimen拼音:yǎng shēng zhī dào解释: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出处:《中国气功四大经典·总序》:“它不仅是养生之道,长寿之星,而且是探讨与研究生命奥秘。
”养生之道的基本简介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
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
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而“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
其内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
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
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健身活动。
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
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
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经典饮食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一:夏季补水白开水并非最佳选择
炎炎夏季,难免大汗淋漓,身体就容易脱水,补水这个问题每个人都知道,但补水是很有讲究的,补得不正确可能会带来其他损失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汗液的成分。
除了水分,汗液还含有钠、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多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少量氨基酸和可溶性的蛋白质(汗水容易发酵变臭,正是因为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给细菌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虽说从汗液中损失的蛋白质不算很多,然而,其他矿物质和维生素都是微量物质,日常饮食摄入本来就容易不足,再从汗水中大量逃跑,难免会加剧营养不良,令人们在夏季感觉疲惫、烦躁,身体抵抗力下降。
可是,我们该选什么样的日常饮料,才能既快速补充水分,又能补充所有这些营养成分呢?
1.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
它们的确可以让水分迅速进入人体,但却会降低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降低渗透压,导致水分快速变成汗和尿排出体外,同时带走多种营养成分。
显然,如果仅用白开水作为饮料,在出汗很多时,就容易造成其他营养成分缺乏,而且不利于保持体内水分。
2.甜味饮料
街上的各种甜味饮料几乎都含糖,它们几乎不含B族维生素,而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B族维生素。
所以,大量喝甜饮料会加剧B族维生素的缺乏。
这类饮料中的矿物质含量也不足,大量出汗时,钾和钙都易缺乏。
3.低糖、无咖啡因饮料
相比之下,低糖、无咖啡因的饮料对补水较为有利。
它们在补充糖分的同时,不会明显地干扰水分吸收;而一般甜度的饮料渗透压过高,不利于水分吸收,并延缓胃的排空。
4.各种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加入了不少的钠和钾,有的还加入了镁和钙,甚至烟酸和维生素C。
然而,它们都不含有维生素B1和B2。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维生素的味道和颜色不佳。
所以,它们仍不能解决夏季出汗损失B 族维生素的问题。
同时,运动饮料需要维持合理的渗透压和钠离子浓度,才能高效补充水分。
然而目前的运动饮料标签上,各种矿物质的含量变动范围极大,并没有承诺稳定的渗透压水平,其补水补盐效果如何,很难令人放心。
5.果汁、茶水
果汁中富含钾和糖分,但糖分过高,而钠含量过低,B族维生素不足,大量饮用后也可能发生胃部不
适。
茶水富含钾,还有少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效果优于白开水。
但淡茶和花果茶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仍然不足,渗透压偏低,而浓茶中含有咖啡因,有利尿作用,不利于体内水分的保持。
此外,含咖啡因的提神饮料这种饮料更是不能期待,因为它们含较高浓度的咖啡因,多喝会加剧身体脱水的问题。
咖啡因还会增加钙的排泄。
含有酒精的饮料也不宜选择,因为也是利尿剂,还会加剧B族维生素的缺乏问题。
6.加盐的蔬菜汁、豆汤
无论喝什么市售饮料,都不能全面补充出汗时人体营养素的损失。
相比之下,加少量盐分(百分之0。
2以下,刚能感觉出若有若无的咸味)的蔬菜汁,或加少量盐分的豆汤(红豆汤、绿豆汤、黑豆汤等),防暑补水效果较好,可以补充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并能避免高糖分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