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钥匙学校中考语文总复习2011(2)

合集下载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现代文内容梳理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现代文内容梳理

第十三讲九年级下册现代文内容梳理篇目第一单元1.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外国诗两首第二单元5.孔乙己6.蒲柳人家(节选)7.变色龙 8.热爱生命(节选)第三单元9.谈生命 10.那树11.地下森林断想 12.人生第四单元13.威尼斯商人(节选) 14.变脸(节选)15.枣儿 16.音乐之声(节选)教材精梳理1.字音认读嘶哑..( ) 骸.骨( ) 锦幛.( )..( ) 汹涌..( ) 喉咙荇.( ) 藻.( ) 蘸.( ) 憔悴..( )..( ) 蝼蚁干瘪.( ) 纤.绳( ) 簇.新( ) 笑涡.( ) 绯.红( )淤.滩( ) 虔.信( ) 镶嵌..( ) 深邃.( ) 晨曦.( ) 瞰.望( ) 羼.水( ) 阔绰.( ) 绽.出( ) 痱.子( )擀.面杖( ) 梆.子( ) 腌臜..( ) 捯.气( ) 咯.吧( )隐匿.( ) 荣膺.( ) 跳跶.( ) 嘬.嘴( ) 捎.马子( )蜥蜴..( ) 咀嚼..( ) ..( ) 显赫.( ) 狼嚎.( ) 苔藓舔舐.( ) 鲦.鱼( ) 芳馨.( ) 云翳.( ) 怡.悦( )倒坍.( ) 紊.乱( ) 虬.须( ) 嶙峋..( ) 沉湎.( )孱.弱( ) 鲑.鱼( ) 庖.代( ) 中流砥.柱( ) 诉讼.( )弥撒..( )..( ) 打鼾.( ) 徘徊..( ) 糍粑..( ) 睡眼惺忪羡慕..( )..( ) 山麓.( ) 嬷嬷..( ) 囫囵..吞枣( ) 峥嵘远眺.( )提示sī yǎ hóu lóng xiōng yǒng hái zhàng xìngzǎo zhàn qiáo cuì lóu yǐ biěqiàn cù wō fēi yū qián xiāng qiàn suì xī kàn chàn chuò zhàn fèi gǎn bāng ā zā dáo kā nì yīng da zuō shào xī yì hè háo tái xiǎn jǔjué shì tiáo xīn yì yí tān wěn qiú lín xún miǎn chán guī páo dǐ s òng mí sa cí bā xīng sōng hān pái huái xiàn mù hú lún zhēng róng lù m ó mo tiào2.字形辨识名huì________ 断壁残yuán________ chán岩________ 戏xuè________ 吹毛求cī________ 休qì________ xiāo________鸟 yìn bì________gōu lóu________ yì________测 kuì________赠 cè________隐pǐ________性愤mèn________ zhān________望挖jué________jué________取阴mái________ mò________然 lián yī________ 鳞次zhì________比提示讳垣巉谑疵憩枭荫庇佝偻臆馈恻癖懑瞻掘攫霾蓦涟漪栉3.词语积累(1)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2011届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2011届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2011届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二)(标点符号,病句修改,名著导读,课内古诗文默写)(一)导语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

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标点符号的相关内容复习1、标点符号的分类、作用、形状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共十六种点号有7种:句号。

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有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或~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2、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应试策略A点号①句末点号(1)句号(。

)陈述句和语气委婉的祈使句末尾。

(2)问号(?)疑问句末尾。

⑶感叹号(!)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⑴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⑵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⑶顿号(、)⑷、冒号(:)a.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b.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B、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种。

⑴引号(“”‘’)A、引号的用法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突出强调。

③表示特定称谓。

④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B、使用引号应注意: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②直接饮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⑵破折号(——)A、破折号的用法①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

⑤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⑶括号(()[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括号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综合性学习)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综合性学习)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综合性学习一、好读书,读好书要求每位同学说依据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你将说的一句是: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英国作家]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英国作家)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塔帕(英国)书籍是岂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美国)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二、漫游语文世界1、广告集锦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语)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语)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百衣百顺(某名牌服装广告语)引人入店(某高级饭店横额)智者见质(古桥空调广告语)2、街头巷尾的店名、招牌、标语(错别字)饭店门口:“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家具店门口:家“俱”装潢店门口:装“璜” 失物广告:失物“启示”安装公司门口:“按”装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饭店门口:“合”饭水果店门口:“波”萝饭店菜单:鸡“旦” 五金店标牌:“扦”座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快餐店门口:大排“挡”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3、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补品广告:“鳖”来无恙眼镜广告:一“明”惊人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网吧广告:一“网”情深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空调广告:终生无“汗”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赛马广告:乐在“骑”中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涂料广告:好色之涂冰箱广告:制冷鲜锋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海鲜广告:领“鲜”一步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三、说不尽的桥1.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歇后语等(1)诗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咏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元稹《寄乐天》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陆游《柳桥秋夕》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李绅《灵汜桥》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2011中考语文总复习

2011中考语文总复习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 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 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 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 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 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 生动、形象 (3)深刻、隽永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 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 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 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 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 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 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 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 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 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 能、作用、特点。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九年级上册 1—2单元 (附答案)

2011年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九年级上册 1—2单元 (附答案)

教材过关十九年级上册(1—2单元)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单.于( ) 成吉思汗.( ) 沁.园春( ) 分.外( )田圃.( ) 蓑.衣( ) 衰.弱( ) 喑.哑( )襁褓..( ) 禁锢.( ) 褴褛.( ) 朦胧.( )盛.夏( ) 盛.满( ) 僧.侣( ) 憎.恶( )旁鹜.( ) 蜩.( ) 亵渎..( ) 迸.射( )谀.词( ) 扶掖.( ) 涕泗..横流( ) 枘.凿( )一抔.( ) 妖ráo( ) 风sāo( ) 红装素guǒ( ) jìng( )折腰一代天jiāo( ) níng( )望怀yí( )chàn( )抖冻jiāng( ) 新jiāng( ) 疲juàn( )gōu lóu( ) 解pōu( ) 强guō( )不舍答案:chán hán qìn fèn pǔ suō shuāi yīn qiǎng bǎo gù lǚ lóng shèng chéngsēng zēng wù tiáo xiè dú bèng yú yètì sì ruì póu 娆骚裹竞骄凝疑颤僵疆倦佝偻剖聒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5)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6)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7)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8)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2011年人教版中考语文系统复习汇编续

2011年人教版中考语文系统复习汇编续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系统复习资料汇编【二】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嘶哑..()()汹涌..()()怅惘..()()锦幛..()()荇藻..()()蓬蒿..()()蝼蚁..()()掠.过()蘸.着()蹂躏..()()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笑涡.()虔.信()慰藉.()晨曦.()瞰.望()黝.黑()颤.抖()镶嵌..()覆.盖()深邃.()羼.水()阔绰..()()颓.唐()笔砚.()擀.()嘬.()剜.()檎.()腌臜..()捯气..()()唿哨..()()隐匿.()一气呵.成()断壁残垣.()如坐针毡.()荣膺.()醋.栗()惦.记()窒.息()巉.岩()骸.骨()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狼嚎..()()咀嚼.()骄奢.()荫庇..()()海市蜃.楼()芳馨.()怡.悦()云翳.()枭.鸟()一泻.千里()休憩.()倒坍.()虬.须()同道如砥.()引颈受戮.()沉湎.()铸.就()焦躁.()瘠薄..()()浩瀚.无垠.()()瞻.望()攫.取()臆.测()百鸟啾.啾()馈.赠()陷.阱()鲑.鱼()恻.隐()豁.免()万籁.俱寂()庖.代()告禀.()糍粑..()阴霾.()万恶不赦.()鹭鸶..()()打鼾.()打牙祭.()睡眼惺忪..()()峥嵘..()()遍稽.群籍()蓦.然()囫囵..()()蹑.手蹑脚()炊烟袅袅.()山麓.()涟漪..()()伫.立()鳞.次栉.比()()津.津有味()嬷嬷..()()弥撒..()()公输盘.()敝舆.()顶礼膜.拜()守圉.()禽滑.厘()畎.亩()胶鬲.()拂.士()蹴.()一箪.食()一豆羹.()相.梁()鵷.()醴.泉()鸱.()濠.梁()长勺.()玉帛.()未孚.()旗靡.()曹刿.()辙.乱()昳.丽()间.进()期.年()万仞.()迂.()塞.()芼.()箕畚..()()孀.妻()始龀.()智叟.()穷匮.()雎鸠..()()窈窕..()()荇菜..()()寤寐..()()蒹葭..()()参差..()()溯洄..()()未晞.()湄.()跻.()坻.()涘.()白桦.()岑.寂()猝.不及防()莺啼燕啭.()二、根据拼音写汉字mî然回首()zhýng嵘()鳞次zhì比()涟yÿ()zhù立()顶礼mï拜()弥sa()守yù()文zǐ()一dün食()一豆gýng()lǐ泉()旗mǐ()yì丽()shuüng妻()始chân()穷kuì()箕bþn()好qiú()yǎo窕()寤mâi()jiün葭()sù洄()jū鸠()cí粑()打hün()阴mái()鹭sÿ()打牙jì()睡眼xÿng忪()蹑手niâ脚()炊烟niǎo niǎo()câ隐()huî免()告bǐng()万恶不shâ()遍jÿ群籍()juã取()yì测()kuì赠()jí薄()沉miǎn()chán弱()百鸟jiū jiū()()倒tün()引颈受lù()zhù就()焦zào()云yì()xiüo鸟()芳xÿn()yìn庇()zhì息()chán岩()hái骨()吹毛求cÿ()腌zü()荣yÿng()残yuán()如坐针zhün()一气hý成()dáo气()tuí唐()chàn水()阔chuî()qián信()慰jiâ()晨xÿ()深suì()干biþ()yū滩()cù新()三、改正下列错别字斤斤有味()莲漪()山漉()摄手摄脚()争嵘()万恶不赫()万赖俱窃()浩翰无垠()焦燥()引颈受戳()一泄千里()海市胜楼()阴庇()咽咽一息()吹毛求此()一气哈成()断璧残垣()深遂()慰籍()族新()敢望()撕哑()柔躏()妖奢()四、四字短或成语填空君子污白一气成妙手众说断壁如坐针在背天之乐影影望眼天怒手脚无精隐隐海市一千里引颈受周道万户遮天无垠烟云山崩百鸟埋名峭立怪石俱寂摇头有例可中流心如万恶不群籍不宁若市自得睡眼炊烟作气次比达旦顶礼唠唠不屑莺啼大怒妙手咬牙出人一气成不同坠地识文威风无无天开无策即逝踉踉关心一息心平难以沉默有味无声壮观恰如赏心不前不疲不近多才置之及防自语心事丧气流连老成不动己见五、根据原文的语境造词填空1.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模样。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

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

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金钥匙初三语文总复习刘老师-2

金钥匙初三语文总复习刘老师-2

金钥匙初三语文总复习刘老师中考语文基础选择题汇编昌平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脂.肪(zhǐ)笨拙.(zhuō) 脊梁(jǐ) 扣人心弦(xián)B.瞥.见 (piē) 滑稽.(jī) 坎坷.(kě) 深恶.痛疾(wù)C.倔.强(jué) 模样(mó) 逮捕..(dài) 脍炙人口(kuài)D.卑鄙.(bǐ) 伫.立(zhù) 分泌.(bì)牵强.附会(qiǎ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2008年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将在昌平十三陵水库举行,那里风景秀丽,令人心驰神往。

B.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小明成绩名列前矛,这让他更加自信。

C.闻一多先生声色俱历,痛斥国民党特务。

D.课堂上,同学们思维活跃,能够做到举一返三。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惬意.言简意.赅 B.兴致.闲情逸致.C.著名.莫名.其妙 D.琐屑.不屑.置辩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B.运动员能否认识到比赛的意义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①王维②《醉翁亭记》③白居易④马致远⑤《小石潭记》⑥陶渊明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崇文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剔.除(tì)自诩.(xǔ)称.心如意(chèn)B.倔.强(jué)脊.梁(jǐ)爱憎.分明(zènɡ)C.魁梧.(wú)祈.祷(qí)刚正不阿.(ā)D.怪癖.(pǐ)炫.耀(xuàn)忍俊不禁.(jī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正是因为我的成绩名列前矛,我才被分到了年级的“尖子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2011中考说明中又新替换的几个俗语 及四字词语。俗语:
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思是在原 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好。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 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 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3、十年树人,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 很不容易。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喻一定的环境造 就一定的人才。
一、基础 积累 (约占30分)

说明: 基础积累部分包括两项: 1、选择题(14分) 由原来5题扩展为7题。每小题2分 2、填充题、间答题(16-18分) 古诗文默写与名著阅读。 综合性学习
这部分全部为基础积累题。因此考生要想 拿高分就要做到不丢分、少丢分!
1、字音(选择题) 关注多音字
7、连贯及关联词(选择题)
示例: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财富的多少、处境的好坏 没有必然的联系。 。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苦痛,只 不过他善于把痛苦锤炼成诗行。 ①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 ②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 ③一个穷人却可能常常心情舒畅 ④一位身处逆境的人也可能会面带微笑…… A. ②③①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作家共19位分—— 古代作家:14位: 陶渊明(东晋1) 王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刘禹锡 柳宗元 (唐6 ) 范仲淹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辛弃疾 (宋5)马致远 (元1)吴敬梓(清1) 现代作家:4位: 鲁迅 老舍 朱自清 郭沫若 外国作家:1位: 契诃夫 古代作品:5部: 《诗经》《左传》《论语》《孟子》《战国策》 名著:3部:《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
示例二: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篮 球队队训练。 B、我们要利用人类一切的优秀成果,为 祖国建设服务。 C、能在课堂上高效学习,是学生在学业 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 增强了。
5、修辞方法的运用与理解(选择题)
关注常识而非细节。 如: “纵有通天的本领,也逃不出如来佛 的手心。”出自哪?涉及什么故事?
9、关于名著阅读
《水浒传》 (作者、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姓名、性格、绰号及绰号的由 来、 相关情节、以课内所选情节为主)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 《西游记》 (作者、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相关情节、以课内所选情 节为主) 《美猴王》《孙悟空一调芭蕉扇》 《朝花夕拾》 (作者、了解全书内容,写法,欣赏精彩片段,以课内为 主,课外也要了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

示例: 下列作家作品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 ) ①苏轼 ②陶渊明 ③白居易 ④辛弃疾 ⑤马致元 ⑥《岳阳楼记》 ⑦《小石潭 记》 ⑧《登飞来峰》 A、①④⑥⑧ B、①②⑥⑦ C、②④⑥⑧ D、④⑤⑦⑧

示例: 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 B、《曹刿论战》—左丘明—— 《战国策》 C、《骆驼祥子》—老舍———“人民艺术家”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
如: 咽、称、尽、处、强、逮、间、 载、和、刹、帖、宿、着、拗、 折、模、奔、丧、晕、哄、提、 差、涨、当、翘、据、
关注易读错的字
如: 庇护、捕获、巢穴、惩罚、比较 胆怯、提防、订正、氛围、脊梁、符合 附和、怪癖、滑稽、机械、教诲、魁梧 瞥见、祈祷、剔除、倾斜、膝盖、炫耀 暂时、憎恶、脂肪、袭击、允许、胚胎 解剖、强迫、坎坷、刊载、逮捕、笨拙 星宿、绰号、脖颈、颈椎、称职、处理 字帖、妥帖、尽量、呜咽、相处、执拗

伫立、举措、争辩、惦记、干燥、戳穿 元宵、淳朴、狭隘、恻隐、贮藏、胆怯 怪癖、闲暇、气概、感慨、造型、蔚蓝 侥幸、婉约、即使、既然、涣散、隔阂 闲情逸致、变本加厉、心驰神往、不可救药 谆谆教诲、明察秋毫、记忆犹新、不屑置辩、 再接再厉、走投无路、栩栩如生、相辅相成、 杳无消息、眼花缭乱、名列前茅、迥然不同、 历历在目、跋山涉水、欣喜若狂、与日俱增、 相提并论、漠不关心、惊涛骇浪、气冲霄汉、
关注四字词语及俗语运用时的—— 1、词的褒贬义 2、词的范围大小 3、词的轻重 四字词语及俗语要在语境中去判断对 错。要关注成语中有文化典故的成语 所传达的信息,把词的理解和文字所 应有的内涵结合起来理解。
四字词语中有文化典故的: 拔苗助长、班门弄斧、唇亡齿寒 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买椟还珠 门庭若市、破釜沉舟、三顾茅庐 守株待兔、世外桃源、四面楚歌 鸡犬相闻、完璧归赵、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悬梁刺股、毛遂自荐
冲刺2011 语文中考 总复习
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数、考试时间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二、考试内容几分配比例 基础 积累:约占30分 理解 感悟:约占40分 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 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 表达 交流:占50分
三、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 较易试题 约占60分 中等试题 约占36分 较难试题 约占24分 四、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 选择题 约占12分 填空题、间答题等 约占58分 写作题 占50分
新换的四字词语: 不期而遇 惩恶扬善 杞人忧天 惊涛骇浪 情投意合 贻笑大方 专心致志
高瞻远瞩 气冲霄汉 异曲同工
要求: 1、知其意,特别是其比喻义; 2、会运用。
示例二: 下列下列句子中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是( D ) A、经过25年追本溯源,四川省武协挖掘出峨眉 武术三大发源地,第一次为正宗峨眉武术正本清 源。 B、我哥哥小小年纪就去闯事业,真是“初生 牛犊不怕虎”。 C、我对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深恶痛疾。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 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 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示例: 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A.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 深切的杯念。 理解:运用比喻,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 B.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理解: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 年一代寄予厚望。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 实阶梯。 理解: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呢? 理解: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 画出来的。
考查的主要内容: 《中考说明》明确指出: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 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 (见“说明”附录四作家作品P10)
作家——共19位。(古代14位,现代4位, 外国1位。见“说明”附录四。 要求掌握作家的: 名(字),作(品),国(籍), 朝(代),评(价)。 作品——共5部。 要求掌握作品的: 体例,选文。 建议复习时,古代的作家最好按朝代的先后 来记。以书下注释①为准。
示例: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芳百世的英雄形 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 第三条好汉 (绰号)吴用,本是乡村私塾教 师,却常以诸葛亮自比,故道号“加亮先生”。 石碣村巧说“三阮”撞筹,促成东溪村英雄小排 座;黄泥冈 (情节),尽收梁中书十一担不 义之财;梁山语激 (人名)火并王伦,协助晁 盖小夺泊,开创了众多英雄风云际会的新局 面……正是 “村中学究,春秋左传授忠义;座上 军师,三略六韬出奇谋。” 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 林冲
语言连贯指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内容一致, 语意顺畅,语气贯通。 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陈述角度的一致 2、注意话题的统一 3、注意句式的统一 4、注意语言风格、感情色彩的一致 5、注意句与句间的过渡、照应 6、注意句与句间的内在逻辑顺序
8、文学常识(例:09中考题:
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A、——隐(恻,测) 判断:“恻”有“悲伤”的意思,而“测”有“推想”的意思,所以横 线处应填“测”。 B、蒙——(蔽,弊) 判断:“蔽”有“遮盖”的意思,而“弊”有“欺诈”的意思,所以横 线处应填“弊”。 C、——然一新(焕,换) 判断:“焕”有“光明”“光亮”的意思,而“换”有“变更”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换”。 D、——想天开(意,异) 判断:“意”有“料想”的意思,而“异”有“特别”的意思,所以横 线处应填异”。
示例三: 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管的设 计。用一个词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一 项是( B )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馆“鸟巢”的造 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 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 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 惟妙惟肖 B 巧妙绝伦 C 妙手偶得 D 异想天开
2、字形(选择题) 关注同音字、形似字 如:悔、晦、诲,弊、蔽、敝, 测、恻、侧,换、唤、涣, 燥、躁、噪,慨、概、溉, 栩、诩,卸、御,尊、遵,历、厉 倾、顷,辩、辨,既、即,籍、藉 尝、偿,贮、伫,扰、拢,恼、脑
关注易写错的字
遨游、避讳、颁发、斟酌、惬意、滑稽 虐待、修葺、赈灾、鼎沸、怠慢、沟壑 安详、踊跃、赔偿、祈祷、秘诀、摇篮 一筹莫展、拔苗助长、不屑置辩、完璧归赵 破釜沉舟、班门弄斧、各行其是、莫名其妙 无精打采、走投无路、郑重其事、悬梁刺股 流连往返、举一反三、任劳任怨、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今非昔比、脍炙人口、焕然一新 贻笑大方、谈笑风生、异曲同工、不可思议
9、名著阅读(填空题2-3分)
1、关注名著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人物、主 题思想。 2、关注常识而非细节。 3、除了《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 还要关注“中考说明”中其它的名著(作品)。 《诗经》《左传》《论语》《孟子》《战国策》 不要向外拓展太宽,要依据教材的介绍来掌握 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