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出血怎么办
拔完牙一直流血怎么处理

拔完牙一直流血怎么处理
前段时间智齿痛,于是等到可以拔的时候总算把它拔了出来,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谁知道拔完牙后一直流血不止,于是找到了医生好不容易止血。
其实许多朋友拔完牙后都流血,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说一说怎么处理拔完牙流血不止的问题。
拔牙还出血解决方法1、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如血友病等,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应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凝血块脱落、牙槽内小血管或下牙槽血管等知名血管破裂。
查明出血原因后,即可对症进行处理。
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彻底清除,才能止血。
牙龈有撕裂伤时,
应予以缝合。
拔牙出血解决方法2、多数病员的拔牙创,可看到血凝块高出牙槽窝并渗血,可用纱布将高出牙槽窝的血块清除,置止血粉后,再用纱布卷压迫。
如不能止血,再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可使拔牙创两侧粘骨膜瓣紧张而减少血运,有助于止血。
这是因为多数出血不是来自牙槽窝,而是来自周围的软组织。
缝后压迫5分钟,如出血仍不停止,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粉等放入牙槽窝,再咬纱卷压迫止血。
拔牙出血解决方法3、对于牙槽窝内出血,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可在局麻下清除拔牙窝内血块,用一长碘仿纱条紧密填塞后加压,常可收到止血效果。
处理完毕后,用纱布浸冷水拭净口内血块,以防病员感到不适而嗽口,这会促使创口再度出血。
碘仿纱条在1周后取出。
拔完牙流血不止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可是许多人都没有重视,其实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在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关注,这样才能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好我们的健康。
拔牙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牙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拔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手术,用于治疗各种牙齿问题。
无论是智齿抽除、拔除蛀牙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拔牙,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愈合和康复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以下是拔牙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护理拔牙伤口。
1. 控制出血:拔牙后,短暂的出血是正常的。
您可以使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者花露水湿润的纱布垫在伤口上,然后轻轻咬住。
这有助于减轻出血,并帮助血块形成。
避免漱口或吸吮创伤部位,以免影响血块形成。
2. 减轻肿胀:拔牙后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可以通过应用冰袋或冷敷毛巾来减轻肿胀和疼痛。
每次冷敷应持续15-20分钟,可以间隔使用,但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免冷冻伤口。
3. 正确饮食:在拔牙后的头几天里,食用软食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避免咀嚼硬食物或食物颗粒,以免伤到伤口。
冷热刺激也要避免,最好选择温热的食物。
4. 妥善清洁:在拔牙后,保持口腔清洁对于伤口的康复至关重要。
但在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刷牙拔牙区域,以免干扰伤口的愈合。
第二天可以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轻柔漱口,但要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创伤伤口。
5. 正确使用止痛药:如果您感到剧痛或不适,您的牙医可能会建议您服用止痛药。
请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6. 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在拔牙后的头几天里,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增加出血和恶化伤口。
7. 禁止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延缓伤口的康复过程,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在拔牙后的数天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
8. 定期复诊:拔牙后,定期复诊是非常重要的。
牙医将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并为您提供后续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9. 注意口腔卫生:拔牙过程产生的创伤会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因此关注口腔卫生是必要的。
除了按照牙医的建议进行清洁外,定期刷牙和使用口腔漱口水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风险。
10. 注意麻醉效果:麻醉药物在手术后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包括嗜睡、头晕等不适感。
拔牙后疼痛出血怎么办

拔牙后疼痛出血怎么办作者:曹洋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3期近日,26岁的刘某到长沙某口腔医院拔完智齿后,多日持续出血,身体情况急转直下,6月5日被转入ICU,6月9日去世。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因为拔牙失去生命,让人心痛不已。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警惕。
拔牙对于有牙齿疾病的患者来讲,能夠缓解疼痛,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各种牙科疾病。
但拔牙后,人体的口腔组织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所以很有可能引发感染症状。
拔牙手术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上也是蕴藏着许多学问。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也是极为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来带领大家看看有关拔牙的治疗护理要点吧。
1.当医生完成拔牙工作后,需要迅速将拔牙部位清理干净,同时在其中放置止血棉,做缝合处理,避免出现出血问题,促使伤口愈合。
2.在伤口的地方,患者要紧紧咬住纱布40~60分钟,期间应该尽可能地不讲话,避免再次出血,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3.医生将两侧牙龈做水平褥式缝合,缝合后压迫5~10分钟。
4.医生将碘仿海绵放置在牙窝槽的上方,而后利用纱卷做压迫处理。
5.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医生要不断清除牙窝槽内部的炎性肉芽组织以及血凝块,而后从窝底部位开始,将碘仿纱条紧密填入其中,一周后则可以取出,而后换上相对短的碘仿纱条放置其中。
牙窝内便会逐渐有肉芽组织生长,最终慢慢愈合。
1.在拔牙手术后,患者两小时内均应该禁食,无论是软质食物还是硬质食物,都不能摄入。
术后两小时后,患者可以适当地摄入软质食物,食物的温度不得过高,同时避免使用拔牙侧咀嚼食物。
2.如果拔除的牙齿是两腮部位的牙齿,那么在拔牙手术后的三天内,在睡觉时,患者要避免使用拔牙侧侧躺睡觉。
拔牙侧如果长期受到挤压,很有可能导致患者血液流通不顺畅,无益于伤口化瘀,甚至妨碍伤口的愈合。
3.在拔牙之后,如果两腮出现红肿症状,除找医生开药进行消炎处理以外,患者还可以使用毛巾热敷,这样能够更为有效地消肿止痛。
4.当牙齿被拔除后,拔牙创口会被大量血液填满,大约经过15分钟便会逐渐变成凝血块,使得创口封闭。
拔牙后出血86例的急诊处理

作用 , 碘仿 油 沙 条具有 抗 炎 杀菌 除 臭作 用 。两 者 联合 即可达 到止 血 目的 。碘 仿油 纱 条 1 后 取 出 。但拔 牙 创 内填 入碘 仿 周 纱 条后 将 延迟 创 口愈 合 ,故应 尽 可 能采 用其 他 止 I方 法 , f 【 L 此
法 在 不得 已 时才使 用 。
34 牙 龈 撕 裂 缝 合 .
牙多 于上牙 ; 牙 1 例 , 前 1 上前 牙 8例 , 下前 牙 3例 , 牙多 于 上
下 牙 。 般 相 连 两 颗 以 上 牙 齿 的 拔 除 较 单 颗 牙 拔 除 的 出 血 几 一
率要 高 。由于 笔者统 计 的样 本量 不 大 , 未做 进一 步 比较 。
由于 牙龈 撕 裂创 口较 大 而 引起 的 出血 , 须将 撕 裂 牙龈 对 位缝 合 。 可将 两侧 牙龈 作 水平 褥 式缝 合 , 多数 出血 , 因 不是 来
自骨 性 牙 槽 窝 , 是 来 自 周 围 的 软 组 织 , 将 两 侧 黏 骨 膜 瓣 而 应
拉紧。 减少 血运 而 止血 。
拔 牙 后 出 血 是 临 床 上 常 见 的 拔 牙 后 并 发 症 。 是 口 腔 颌 也 面外科 常见 急诊 原 因_ l 1 患 者带 来很 大痛 苦 。自 2 0 。给 0 4年 以
中等 量渗 血 , 部 压迫 止 血 则 无效 , 用 碘 仿 油 纱 条填 塞 加 局 采 压 止血 。具 体方 法 为 常规 消毒 局 部麻 醉 搔 刮牙 槽 窝 内壁 . 根 尖 部有 肉芽组 织 、 骨 片 、 片 、 根 、 根 时应 一 并清 除 , 碎 牙 残 断 牙 槽 窝 渗 血较 多 的应 用双 氧 水 、 理 盐 水反 复 冲洗 , 用 碘仿 生 再
拔牙后牙齿一直出血怎么办?注意这些预防出血

拔牙后牙齿一直出血怎么办?注意这些预防出血牙疼严重就需要及时治疗了,常见的方法是拔牙,但是大家要注意拔牙后的护理,虽然拔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做好护理还是会引起并发症,特别是要注意怎么才能够避免一直出血。
1.牙拔除后,应遵照医嘱咬紧棉球或纱卷,过半个小时吐掉,两个小时以后再进食。
咬棉球和纱卷是为了压迫止血,而咬的时间过长,会阻碍血块的形成。
一般在拔牙后创口内充满的血液约于15分钟左右即可形成血凝块而将创口封闭。
血块的存在有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
如果血凝块因故脱落或形成不良,或者根本没有血凝块形成,则创口愈合缓慢,会出现拔牙创口感染,疼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麻药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失效,所以拔牙后两个小时以后再吃东西比较合适,拔牙当天不能吃过硬,过烫的食物,宜吃些温软的半流质食物。
拔牙后切忌立刻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洗脸,因为伤口碰到热水,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渗出增多,加重了局部水肿。
3.拔牙当天不能喝酒,不能吸烟。
酒精的刺激会使伤口出血,吸烟会阻碍伤口的愈合。
病人当天宜多休息,不宜激动和烦躁不安。
情绪激动会使病人血压升高,引起拔牙后出血。
4.对于某些患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的病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术后还应该服用一定剂量的消炎药,以防止伤口感染。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还应该服用止血药。
5.拔牙后的当天不能漱口。
刷牙时应注意保护伤口,以免血块破坏,引起伤口感染。
也不要用手指或牙签等硬物去挖伤口,也不耍用舌头去舔伤口。
6.拔牙后当曰24小时内,口腔中的唾液仍有淡红色血水混合物,这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拔牙后2~3小时,伤口仍出血不止,可以吐出鲜红血块,就应该去医院就诊。
上述文章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拔牙后需要注意什么,6大护理一个不能少的全部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到您。
专家指出,拔牙虽然危害大,但是只要您能选择正规口腔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并且在后期做好拔牙后的康复护理工作,这样就能很快康复。
拔牙后出血86例的急诊处理

拔牙后出血86例的急诊处理作者:张秀艳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5期[摘要] 目的:对急诊患者拔牙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86例患者的资料,分析造成出血的具体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结果:应用不同的止血措施后,有效率达到98.8%。
结论:拔牙前准备得当可以有效降低拔牙后出血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拔牙;出血;急诊;原因[中图分类号]R782.1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2(b)-136-02拔牙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拔牙后并发症,也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急诊原因[1]。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自2004年以来我院急诊处理拔牙后出血8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拔牙后出血者,男性61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6岁。
75例为后牙,下磨牙43例,上牙32例,下牙多于上牙;前牙11例,上前牙8例,下前牙3例,上牙多于下牙。
一般相连两颗以上牙齿的拔除较单颗牙拔除的出血几率要高。
由于笔者统计的样本量不大,未做进一步比较。
2 出血原因造成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分为全身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
全身性因素包括高血压、血液病、月经期及慢性肝病;局部性因素包括牙龈撕裂、牙槽窝肉芽组织、牙槽损伤、遗留牙碎片、断根未取出、局部炎症[2]。
86例样本中出血原因分别为:全身因素4例,其中,2例高血压,2例月经期;82例局部因素中包括牙槽窝肉芽组织37例,牙龈撕裂32例,遗留牙碎片、断根未取出7例,牙槽损伤4例,局部炎症2例。
3 出血应急处理分析出血原因,依次采取以下止血措施。
3.1 局部压迫止血清理拔牙创面上的疏松凝血块,将高出拔牙窝疏松凝血块用镊子小心夹出,观察有无明显出血点,如无明显出血点,而为极少量渗血,拔牙创面没有明显牙龈撕裂和遗留牙碎片及肉芽组织,牙槽创面清洁,用浸有1∶1 000肾上腺素棉球置于创面加纱卷,咬30 min压迫止血;若牙槽窝仍有出血,用明胶海绵碘伏加1∶1 000肾上腺素湿润后置于牙槽窝处加纱卷咬加压10 min左右,能达止血目的。
口腔科拔牙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为了提高口腔科医护人员对拔牙后出血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拔牙后出血对患者的危害,确保医疗安全,特组织本次拔牙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拔牙后出血的认识,明确应急处置流程;2. 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3. 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在实际情况中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2年X月X日2. 地点:口腔科拔牙室四、参演人员1. 医生:X名2. 护士:X名3. 模拟患者:X名4. 观摩人员: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五、演练流程1. 模拟患者就诊,医生进行拔牙操作;2. 拔牙后,模拟患者出现拔牙后出血;3. 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4. 观摩人员观摩整个应急处置过程;5. 总结演练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六、演练内容1. 拔牙操作(1)医生向患者讲解拔牙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2)医生进行拔牙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3)拔牙后,医生向患者讲解拔牙后注意事项,如咬压棉球、保持口腔卫生等。
2. 拔牙后出血(1)模拟患者拔牙后出现拔牙后出血;(2)医生发现患者出血后,立即告知护士;(3)护士立即进行止血处理,包括压迫止血、局部用药等。
3. 应急处置(1)医生判断出血原因,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2)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包括压迫止血、局部用药等;(3)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4)医生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
4. 总结演练情况(1)观摩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点评;(2)参演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3)口腔科主任对演练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七、演练评估1. 演练过程是否按照预案进行;2. 医护人员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3. 团队协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4. 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优化。
八、演练总结1.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止血效果良好;2. 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3. 通过本次演练,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优化;4. 下一步,口腔科将继续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拔牙后出血不止如何治疗?

拔牙后出血不止如何治疗?出血是拔牙操作后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在拔牙后四十分钟内医生通过常规的止血手段能够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拔牙四十分钟后仍出血不止需要引起医生和家长的重视。
拔牙后出血不止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从综合角度分析,主要因素可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种,在全身因素中,例如患者的凝血机制变化、女性经期、血液疾病等,局部因素中,例如手术操作、炎性肉芽组织未彻底清除、拔牙引起软组织损伤如牙龈撕裂伤等情况。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拔牙后出血对机体的健康并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但是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小儿患者在经过拔牙后,出血不止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小儿自身的情绪和心理,也会对家长的情绪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医患纠纷,所以对于小儿拔牙后出血不止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尽快止血。
一、拔牙后出血因素(一)局部因素在拔牙后出血不止的局部因素中,常见情况包括牙龈撕裂、牙槽窝内残留不良肉芽组织和异物、局部感染以及牙槽骨骨折,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所拔牙多为残根、残冠或牙周炎。
尤其是患有根尖周炎,根尖存在肉芽组织,在拔出牙的过程中若处理牙槽窝不当将会导致肉芽组织残留,并且在死髓牙中,牙体脆弱,在拔牙中可能会引起根折,从而增加拔牙的操作难度,导致牙槽骨骨折。
针对存在牙周炎的患者,牙龈可能发生撕裂情况,若拔牙所选择不当的用力方式也会引起牙龈撕裂。
另外部分患儿在拔牙后对创面的处理方式不正确,漱口时间过早,吮吸创口也会引起出血。
(二)全身因素在部分患者中,因为自身存在高血压、血液疾病以及肝硬化等,在拔牙后,可能会发生出血不止的情况,所以在拔牙前需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以防止出血不止。
(三)感染因素常见的感染因素为拔牙后创面处理不当所引起,感染会促使血凝块溶解、破坏,也会发生组织液渗出情况,均会导致继发性出血的发生。
(四)精神因素在精神因素中,小儿患者所占比重较大,因为自身对拔牙抱有恐惧、抵触心理,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从而导致牙龈撕裂、牙槽骨骨折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牙后出血怎么办
拔牙后,应遵医嘱咬好压迫止血的纱卷,大约30分钟至1小时后方可轻轻吐出。
当日或次日唾液里带少量血丝,或唾液略呈粉红色,这都是正常现象。
如果吐出的唾液血色深,甚至有血块,即为拔牙后出血。
如有出血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复诊,不要擅自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拔牙后出血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少数为全身因素引起。
但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都应该首先注重病员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重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入液体,甚至输血。
了解全身情况以后,再进行局部检查,根据出血原因进行处理。
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病,月经期,长期服用溶血性药物等,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应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全身性疾病。
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凝血块脱落、牙槽内小血管或下牙槽血管等知名血管破裂。
查明出血原因后,即可对症进行处理。
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彻底清除,才能止血。
牙龈有撕裂伤时,应予以缝合。
多数病员的拔牙创,可看到血凝块高出牙槽窝并渗血,可用纱布将高出牙槽窝的血块清除,置止血粉后,再用纱布卷压迫。
如不能止血,再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可使拔牙创两侧粘骨膜瓣紧张而减少血运,有助于止血。
这是因为多数出血不是来自牙槽窝,而是来自四周的软组织。
缝后压迫5分钟,如出血仍不停止,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粉等放入牙槽窝,再咬纱卷压迫止血。
对于牙槽窝内出血,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可在局麻下清除拔牙窝内血块,用一长碘仿纱条紧密填塞后加压,常可收到止血效果,碘仿纱条在1周后取出。
因此,患者在拔牙前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拔牙前应主动向医生诉说自己的系统病史及身体状况,切忌隐瞒,以便医生合理用药,拟定拔牙最佳时机和治疗方案。
2、拔牙后应该咬紧放置在伤口处的纱布卷,半小时至1小时后再轻轻吐出。
2、拔牙当日不刷牙、不漱口、不吸烟,1-2日内吃些软食,食物温度不宜过高,使伤口局部得到休息。
激烈的漱口和刷牙容易漱掉或碰掉血块,引起出血。
3、24小时内可以在创口周围冷敷,也可进食冷饮,能够减轻肿胀和出血。
4、拔牙后口内唾液会增多,应尽量轻轻咽下,少吐口水,可减少出血。
5、伤口缝线一般可在5-7天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