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实验二
身边的小科学小实验

身边的小科学小实验01实验一:易拉罐倾斜之谜准备材料: 易拉罐、水参考步骤:在易拉罐中加入1/3的水,然后找到接触点,慢慢松手放置于桌面上。
还可以缓慢转圈;实验原理:易拉罐倾斜时,底部与桌面是有两个接触点的,当罐内的水大概还有三分之一时,水的“重心”就在这两个支点中间,所以易拉罐能保持平衡。
02实验二:悬浮球准备材料:吹风机、乒乓球参考步骤:给吹风机接上电源,让电吹风的开口对着上方。
打开吹风机,把乒乓球放在从吹风机敞口出来的热气流上。
实验原理:气流内部的压力小于气流外部的压力。
在气流内部的乒乓球被气流吹动,要跑出外面,但被外部的压力压回去。
03实验三:漂浮的小船准备材料:白板笔、白瓷盘、水参考步骤:先用白板笔在白瓷盘表面画出小船图案,往容器里倒入清水,轻轻吹一下,就会发现小船漂浮在水面上了。
实验原理:白板笔的墨水里含有剥离剂,一种可以减低附着力的物质,这些剥离剂混在墨水中,会阻止笔迹和表面的结合,因此当笔迹被水冲或者被擦掉的时候,很容易脱落。
04实验四:流动的颜色准备材料:五个玻璃杯+水、彩色颜料、卷纸参考步骤:准备五个玻璃杯,在第一、三、五杯子中加水;在第一、三、五杯子中滴入不同颜色的颜料(蓝、黄、红);将卷纸卷成条状,对折。
重复步骤做4个,架在杯子中间,静置1-2个小时。
实验原理:这是一种毛细现象,水会沿着毛细管上升。
纸巾里的空隙可以视作毛细管,于是颜料溶液就沿着纸巾,自己跑到空杯子里去了。
05实验五:倒不出水的瓶子准备材料:水、玻璃瓶、丝网(丝袜)、橡皮筋、牙签参考步骤:在玻璃瓶里装满水后,利用橡皮筋将丝网封住瓶口。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虽然网上有洞,但将杯子翻转过来水却不会流出来。
就算将牙签戳进网内,水依然不会流下来。
实验原理:水的表面张力附着在丝网中,创造出一个“膜”,形成一个密封形态。
牙签戳入后,水会包围木质牙签,但木头密度比水小,牙签会浮到最上方。
金融工程实验

目录
• 实验一:金融市场模拟交易 • 实验二:量化投资策略 • 实验三:风险管理模拟 • 实验四:金融衍生品定价 • 实验五: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
01
实验一:金融市场模拟 交易
模拟交易环境介绍
1 2 3
模拟交易环境
模拟交易环境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 真实的交易平台,模拟了真实市场的交易规则、 市场动态和交易对手。
数据处理与回测
总结词
数据处理和回测是量化投资策略实验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数据的清洗、处理和利用。
详细描述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缺失值填充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回测则是对历史数据进 行模拟交易,以评估策略的表现和性能。在回测过程中,需要考虑交易成本、滑点等因素,以贴近实际交易环境。
策略优化与调整
总结词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所选择的投资策 略进行持续的优化和调整,以提高其适 应性和盈利能力。
VS
详细描述
策略优化包括改进算法、调整参数、增加 或删除投资标的等步骤。调整则是对市场 环境变化、风险因素变动等进行应对,以 确保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在优化和调 整过程中,需要利用实时数据进行实证分 析,并根据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
市场微观结构实证分析
数据采集
为了进行市场微观结构实证分析,需要采集真实市场的交易数据, 包括交易量、买卖报价、交易时间等。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市场 微观结构的特征和规律。
模型检验
通过检验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有效性,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解释 能力。
市场微观结构对投资的影响
03
实验三:风险管理模拟
风险识别与评估
高分子科学实验

2.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单体滴加速度和聚合反应温度?
六、注意事项
1.单体醋酸乙烯酯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合成树脂,具有酸性气味,外观为无色的液体,不溶于水。沸点71~73℃。高度易燃,应远离火种存放。使用时应避免吸入蒸气。
2.本实验添加的聚乙烯醇具有保护胶体的作用,用量应控制为单体量的2%~4%。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好实验装置,检查电动搅拌器是否正常工作。
2.将称量好的6克乳化剂聚乙烯醇、1克助乳化剂OP-10、78克去离子水加入三颈瓶中,开启搅拌器,溶解后加入单体20克。用5毫升水溶解1克的过硫酸铵溶液,一半加入三颈瓶中,加热。
3.控制瓶内温度为65℃~70℃。将40g单体醋酸乙烯酯加入滴液漏斗,匀速地往瓶中滴加,控制在30min加完。
七、思考题
1.聚乙烯醇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与乳化剂OP-10混合使用?
2.为什么大部分的单体和过硫酸铵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加入?
3.过硫酸铵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其用量过多或过少对反应有何影响?
4.为什么反应结束后要用碳酸氢钠调整pH为5~6?
实验四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1.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聚合的特点,增强对溶液聚合的感性认识。
要使界面聚合反应成功地进行,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将生成的聚合物及时移走,以使聚合反应不断进行;采用搅拌等方法提高界面的总面积;反应过程有酸性物质生成,则要在水相中加入碱;有机溶剂仅能溶解低分子量聚合物;单体最佳浓度比应能保证扩散到界面处的两种单体为等摩尔比时的配比,并不是1:1。
本实验根据试剂情况采用二元胺与二元酰氯的不搅拌界面缩聚方法。反应如下
高分子科学实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教研室
通用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19课 趣味物理实验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二:滑轮的实验方法
1. 准备一个滑轮、一根绳子和一个重物。将滑轮固定在一个 支架上,并将绳子穿过滑轮的轮槽。 2. 将一端的绳子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系上重物。通过拉动 绳子的另一端,使重物向上或向下运动。 3. 观察并记录重物的运动情况,包括上升或下降的速度、所 需的力的大小等。
实验二:滑轮实验
02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
要点
要点一:滑轮的原理
与结构
要点
要点二:滑轮的实验 方法
要点
要点三:滑轮实验的 应用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一:滑轮的原理与结构
滑轮是由一个轮轴和一个或多个固定在轮轴上的滑轮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滑轮的结构包括轮轴 、滑轮轮筐、滑轮轮槽和滑轮轴承等部分。这些部分相互配 合,使滑轮能够顺利地转动。
实验二:滑轮实验
要点三:滑轮实验的应用
滑轮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滑轮的原理,并且可以用于测量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滑轮实验的原理也 被广泛应用在起重机、电梯等设备中,使得重物的运输更加 轻松和高效。通过滑轮实验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 理知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03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
验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
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点
要点标题:折射现象
要点
要点标题:折射定律
要点
要点标题:实验操作 步骤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
要点标题:折射现象
要点内容: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 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如 水或玻璃)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不同 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 折射。
趣味物理小实验课件

目录
• 实验一:浮力实验 • 实验二:摩擦力实验 • 实验三:光学实验 • 实验四:声学实验 • 实验五:电磁学实验
01
实验一: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的 浮沉原理。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 观察力。了浮力的概念及其 影响因素。实验材料
一枚鸡蛋;
一个透明容器(如玻璃杯或 塑料瓶);
下来。
2. 将半圆形玻璃棱镜放在纸板 上,使一条边与直线对齐。
4. 用尺子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折射率 与入射角、介质之间的关系。
04
实验四:声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声音的传播原理。 了解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与结果
01
3. 实验分析
02
当磁铁快速移动时,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更快,从而产生更大的感应电动势 和感应电流。
03
当磁铁缓慢移动时,线圈中的磁场变化较慢,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较 小。
实验步骤与结果
4. 结论
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这个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与结果
3. 声音的干涉
• 仔细听两个玻璃杯中发出的声音,观察并记录声音的 干涉现象。
• 将两个空玻璃杯并排放置,将手机或音乐播放器放在 两个玻璃杯之间,播放一段音乐。
• 结果:两个玻璃杯中的声音产生了干涉,形成了不同 的音调和音色。
05
实验五:电磁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加深对电磁学的理解
实验一 和实验二

实验一熟悉Windows2000/XP中的进程和线程一、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2000/XP中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2、通过任务管理器识别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相关信息。
3、掌握利用spy++.exe来察看Windows中各个任务的更详细信息。
二、实验理论基础1、实验理论基础:(1)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概念;(2)进程PCB的各项指标含意;(3)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概念;(4)进程的各种控制;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启动操作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方法:直接按组合键Ctrl+Alt+Del,或者是在点击任务条上的“开始”“运行”,并输入“taskmgr.exe”。
如下图所示:2、调整任务管理器的“查看”中的相关设置,显示关于进程的以下各项信息,并完成下表(填满即可):表一:统计进程的各项主要信息3、从桌面启动办公软件“Word”,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该软件的登记,并将其结束掉。
再从任务管理器中分别找到下列程序:winlogon.exe、lsass.exe、csrss.exe、smss.exe,试着结束它们,观察到的反应是无法中止进程,原因是该程序为关键系统进程,任务管理器无法结束进程。
4、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进程“explorer.exe”,将之结束掉,并将桌面上你打开的所有窗口最小化,看看你的计算机系统起来什么样的变化桌面所有的快捷图标消失,任务栏消失、得到的结论是这个进程用于显示桌面上的图标和开始菜单(说出explorer.exe进程的作用)。
5、运行“spy++.exe”应用软件,点击按钮“”,切换到进程显示栏上,查看进程“explorer.exe”的各项信息,并填写下表:表二:统计线程的各项信息进程:explorer.exe 中的各个线程6、注意某些线程前有“+”,如图所示:,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是线程前有“+”的有子线程。
7、按下列步骤建立一个工程项目,将记事本应用程序运行起来,即创建了一个新的进程。
美术第七课《新的实验》课件

目 录
• 课程介绍 • 实验一:色彩的探索 • 实验二:形状的创造 • 实验三:空间的构建 • 实验四:时间的表达 • 实验五:情感的传达 • 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基本的实验技巧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进行 实验设计和操作,掌握实验的基本技 巧和方法。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人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
情感的分类
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情感的作用
情感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激发人的动力和创造 力,同时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情感的表现手法
1 2
色彩表现
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如红色 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绿色代表生机等。
空间的表现要素
空间的表现要素包括透视、色彩、明 暗、线条等,这些要素通过不同的表 现手法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空间的表现手法
01
线性透视法
线性透视法是利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空间感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整线条
的长度、角度和交点等参数,可以营造出远近、大小、高低等不同的空
间效果。
02
色彩透视法
色彩透视法是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变化来表现空间感的一种方法。
时间的基本知识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和持 续性,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
一种基本属性。
时间具有一维性,是不可逆的, 总是从过去、现在流向未来。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常用的时 间单位有小时、分钟、天等。
时间的艺术表现
时间可以通过绘画中的色彩、 线条、构图等元素来表现。
时间的流逝可以通过描绘光影 变化、季节更替、人物成长等 来表现。
物体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机械能守恒
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适用于重力场中的物体
实验结果分析
01 数据处理
通过统计和图表分析实验数据
02 结论提炼
从实验结果中总结能量转化规律
03 误差分析
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数据处理,我们深入理解了 物体的能量转化与守恒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物理 学提供了重要基础。未来可以探索更多实验方法 和数据处理技术,深化对能量转化过程的认识。
实验拓展
01 改变弹簧刚度
探索能量转化影响
02 变化小球质量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03
● 03
第3章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 化
实验设计
01 斜面上放置小球
设置不同高度释放
02 测量速度和动能
记录转化过程
03 研究转化原理
观察结果变化
数据处理
分析数据
计算转化效率
验证能量守 恒
定律有效性
比较理论值
与实验值差异
● 05
第五章 能量守恒实验综合分 析
实验比较
01 实验一
能量转化过程
02 实验二
能量守恒性质
03 实验三
机械能守恒
实验总结
设计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 选择合适的装置 控制实验变量
数据处理方法
测量数据准确性 计算能量转化率 绘制能量守恒曲线
主要结论
能量守恒定律成立 机械能守恒应用广泛 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
提高实验的可靠 性和准确性
引入先进仪 器设备
提高实验结果的 精确性
拓展实验领 域
探索更多有关能 量转化的实验
加强数据处 理技术
减小数据误差, 提高分析准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long long_d = 1.0D; // 可以用字符初始化一个 char 型变量 char char_a = 'a'; // 也可以用一个 int 型数值初始化 char 型变量 char char_b = 1; // 把一个 long 型值赋值给一个 char 类型变量,编译时会报错,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char 类型的取值范围 // char char_c = 1L; // 把一个 float 型值赋值给一个 char 类型变量,编译时会报错,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char 类型的取值范围 // char char_d = 1.0F; // 把一个 double 型值赋值给一个 char 类型变量, 编译时会报错, 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char 类型的取值范围 // char char_e = 1.0D; // 编译器会做范围检查,如果赋予的值超出了范围就会报错 // char char_f = 70000; } }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Java 基础语法 □验证型 □综合型
√ 设计型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学 时
9 月 14 日 609 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1、 掌握 Java 中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方法 2、 理解 Java 中的数据和数据的运算 3、 理解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运算和赋值规则
五、实验总结(对本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1、 2、 掌握了 java 中数据的的输入和输出, 以及数据的基本类型和数据之间的 转换和表示范围。 理解 java 中的数据和数据的运算,通过对比 C 语言,将他们之间的异同 熟练掌握。
实验评语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可以把一个 int 型值直接赋值给 long 型变量,数字后无需后缀标识 long long_a = 1; // 如果给 long 型变量赋予的值超出了 int 型值的范围,数字后必须加 L(不区分大小写) 标识 long long_b = 2200000000L; // 编译器会做范围检查,如果赋予的值超出了范围就会报错 // long long_c = 9300000000000000000L; // 可以把一个 int 型值直接赋值给 float 型变量 float float_a = 1; // 可以把一个 long 型值直接赋值给 float 型变量 float float_b = 1L; // 没有 F (不区分大小写) 后缀标识的浮点数默认为 double 型的, 不能将它直接赋值给 float 型变量 // float float_c = 1.0; // float 型数值需要有一个 F(不区分大小写)后缀标识 float float_d = 1.0F; // 把一个 double 型值赋值给 float 型变量,编译时会报错,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float 类型 的取值范围 // float float_e = 1.0D; // 编译器会做范围检查,如果赋予的值超出了范围就会报错 // float float_f = 3.5000000E38F; // 可以把一个 int 型值直接赋值给 double 型变量 double double_a = 1; // 可以把一个 long 型值直接赋值给 double 型变量 double double_b = 1L; // 可以把一个 float 型值直接赋值给 double 型变量 double double_c = 1F; // 不带后缀标识的浮点数默认为 double 类型的,可以直接赋值 double double_d = 1.0; // 也可以给数字增加一个 D(不区分大小写)后缀标识,明确标出它是 double 类型的 double double_e = 1.0D; // 编译器会做范围检查,如果赋予的值超出了范围就会报错 // double double_f = 1.8000000000000000E308D; // 把一个 double 型值赋值给一个 byte 类型变量, 编译时会报错, 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byte 类型的取值范围 // byte byte_d = 1.0D; // 把一个 double 型值赋值给一个 short 类型变量, 编译时会报错, 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short 类型的取值范围 // short short_d = 1.0D; // 把一个 double 型值赋值给一个 int 类型变量,编译时会报错,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int 类型的取值范围 // int int_d = 1.0D; // 把一个 double 型值赋值给一个 long 类型变量, 编译时会报错, 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long 类型的取值范围
public class 作业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y,z,w,max; x=30;y=50;z=80;w=90; if(x>y&&x>z&&x>w) max=x; else if(z>w) max=z; else max=w; System.out.println("max is" +max+ "."); } }
2、运行下列习题,分析结果 (1)
(2)
(3)
()
(5)
(6)
3、编程求一个实数的平方 4、编程输入三个整数,用条件运算符求出最大的数
四、实验结果(本实验源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或实验结论、实验设计图)
3.
public class 作业3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4; int m=2; System.out.println(n+("的平方:")+Math.pow(n,m)); } }4.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二、实验环境(本实验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和相关软件) 安装 XP 操作系统的电脑一台 JDK1.6 安装软件 MyEclipse 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阅读并运行下面的程序,理解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关系及默认的数据类型。
public class PrimitiveTyp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给 byte 类型变量赋值时,数字后无需后缀标识 byte byte_a = 1; // 编译器会做范围检查,如果赋予的值超出了范围就会报错 // byte byte_b = 1000; // 把一个 long 型值赋值给 byte 型变量,编译时会报错,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byte 类型的 取值范围 // byte byte_c = 1L; // 给 short 类型变量赋值时,数字后无需后缀标识 short short_a = 1; // 编译器会做范围检查,如果赋予的值超出了范围就会报错 // short short_b = 70000; // 把一个 long 型值赋值给 short 型变量,编译时会报错,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short 类型的 取值范围 // byte short_c = 1L; // 给 int 类型变量赋值时,数字后无需后缀标识 int int_a = 1; // 编译器会做范围检查,如果赋予的值超出了范围就会报错 // int int_b = 2200000000; // 把一个 long 型值赋值给 int 型变量, 编译时会报错, 即使这个值没有超出 int 类型的取值 范围 // int int_c = 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