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

三一文库()〔《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欢迎阅读。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为政举措▲政治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28]▲经济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关于诸葛亮的简介资料

关于诸葛亮的简介资料

关于诸葛亮的简介资料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人物生平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诸葛亮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

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文档:诸葛亮简介

文档: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2] 。

文学《前出师表》(传为岳飞所书)《前出师表》,是中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一篇表。

当时为建兴五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

表文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

《后出师表》,是三国时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诸葛亮二次伐魏前给蜀后主上的表章,为了与建兴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区别,后人题曰《后出师表》,此表始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习氏谓“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于是,自清代始,出现了关于此表真伪问题的争辩,至今莫诀。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著作诸葛亮的著作编成《诸葛亮集》。

又名‘诸葛氏集’。

《草庐对》《出师表》《诫子书》《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

三国正史诸葛亮

三国正史诸葛亮

三国正史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2] ,隐居于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3]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三国正史诸葛亮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诸葛亮生平躬耕陇亩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2]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5]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襄阳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6] 诸葛亮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

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隆中对策主词条:三顾茅庐、隆中决策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

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

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7]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

宜屈尊以相访。

”[8]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

诸葛亮

诸葛亮

上记载就足以看出:诸葛亮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全面的修养和很鬲的艺术成就。

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

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另外,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构想,曾发明损益连弩(诸葛弩、元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诸葛亮推演兵法,作的八阵图,直至唐代名将李靖仍十分推崇。

诸葛亮-政绩都江堰都江堰《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

有堰官”。

---诸葛亮开了堰官之先河。

这份政令内容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

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21世纪初仍被原样执行。

佤族抗英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终遵循了这个盟约,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牢记了这个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

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六个少数民族供奉的“茶祖”《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鏝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

"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

时至今日,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诸葛亮-主要著作自作出师表图《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相关作品《请宣大行皇帝遗诏表》《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传》。

《南征表》《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

《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国演义》诸葛亮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 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人物简介
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 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 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 世。
人物简介
为给表代 后八。蜀
第肆部分
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 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 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 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 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贰部分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 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 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 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 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主要作品
著作
《《《《集诸 便将诫草》葛 宜苑子庐。亮 十》书对又的 六(》》名著 策又,,‘作 》名《《诸编 。《诫出葛成
心外师氏《 书甥表集诸 》书》’葛 )》,。亮 ,,
书法作品
都多代诸书诸
写种就葛法葛
得字进亮艺亮

诸葛亮——个人简介

诸葛亮——个人简介

诸葛亮——个人简介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诸葛亮——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轶事典故吃瓜留子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

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

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诸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

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

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

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

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

如今,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

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神机妙算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

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 诸葛亮死后,司马炎打下天下当了皇帝。

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

诸葛亮个人简历

诸葛亮个人简历

诸葛亮个⼈简历 诸葛亮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你想更深⼊的了解⼀下他吗?那不如⼀起看看店铺⼩编为⼤家精⼼整理的“诸葛亮个⼈简历”,欢迎⼤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店铺。

诸葛亮个⼈简历 诸葛亮(181年8⽉10⽇⺒时,即⾟⾣年丙申⽉癸丑⽇丁⺒时—234年10⽉8⽇),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名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东省沂南县)。

⻘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上称其卧⻰、伏⻰。

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

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

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后已”,是中国传统⽂化⾥忠⾂与智者之代表。

⽣平事迹 躬耕南阳 诸葛亮⽗亲诸葛圭早逝,诸葛亮与其弟诸葛均便由叔⽗诸葛⽞抚养。

后来朝廷选朱皓代替诸葛⽞之职,⽽诸葛⽞⼜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交,便带同诸葛亮前往依附。

诸葛⽞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隐居南阳卧⻰岗,晴耕⾬读。

诸葛亮平⽇好念梁⽗吟,常以管仲、乐毅⽐拟⾃⼰,当时的⼈对他的⾃评多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韬相信他的才干。

东汉末年,天下⼤乱,中原地区军阀混战,⼠⼤夫⼤批来到荆州避战。

诸葛亮与当时荆州名⼠司⻢徽、庞德公、⻩承彦等结交。

⻩承彦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有丑⼥,⻩头⿊⾊,⽽才堪相配。

(听闻你选择妻⼦;我有⼀丑⼥⼉,⻩头发、⿊⽪肤,⽽才华堪相配于你。

)”诸葛亮答应这⻔亲事后,⽴即迎娶⻩⽒。

当时的⼈都以此作笑话,乡间有谚语为证:“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

” 草庐对 主条⺫:草庐对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

后来司⻢徽与刘备会⾯时,表⽰:“儒⽣俗⼠,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

此间⾃有卧⻰、凤雏。

(那些儒⽣乃⻅识浅俗之⼠,岂会认识时势事务?认识时势事务者才能成为英俊豪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简介
•他人对诸葛亮的描述•主要年谱
•10大发明
•主要典故
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

年轻时,隐居隆中,刻苦攻读诗书,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死后,他临危受命辅助后主刘禅。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溢曰终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风他为武兴王。

他人对诸葛亮的描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刘备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
主要年谱
公元181年:诸葛亮诞生于琅琊阳都。

15岁:诸葛亮移居隆中。

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述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6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50岁:蜀建兴8年,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郃。

•54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10大发明
利用浮力的原理,里面放一块轻石蜡,外层罩层
薄布。

石蜡燃烧时,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变大,在
气体质量不变时,密度变小,灯外空气密度不变,
因此孔明灯上升。

背景:孔明灯又叫天灯。

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于是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消息,然后果然脱险。

即是现在的独轮车。

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背景: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

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

然而,南方的气候领将士们难以适应。

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于是就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将士们的心情。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班师回朝渡泸水时乌云密布无法通过,按习俗需49颗人头来祭祀死去的兵卒。

孔明认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于是吩咐属下用面粉和以羊牛肉做成人头的样子,还写了祭文来祭祀死去的兵卒,而后平安过河。

因是用来祭祀蛮族的,故称为蛮头,即现在的馒头。

又名八卦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这是一种三维的拼插
玩具,十分巧妙,易拆难装。

外形似兽,朱红色,能喷火。

背景: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兵马。

诸葛亮想到了野兽怕火,于是发明了一种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诸葛亮围困司马懿于上方谷中,并被大火包围,无处可逃,
诸葛亮准备用地雷时,突然天降大雨,火被浇灭,地雷导火线断了,司马懿父子侥幸逃脱,诸葛亮由此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

诸葛亮决定挥师北上,士兵们每次渡河都要花很长时间搭桥,一天,诸葛亮联想到古人造的镰钩,从而发明了搭桥枪。

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呈螺状。

又称诸葛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

连弩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连弩在姜维的部队起了很大作用。

进逼渭河平原时,使得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

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

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传颂的八阵图。

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

此阵不易破解,善于迷惑敌人,且可以变化许多阵法。

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此阵祭出,任尔兵强马壮,万夫之勇,一旦迷失阵中,皆难取胜。

主要典故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土木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