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临终病人的沟通
临终病人的观察和沟通技巧

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4月第7卷第8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April 2009,Vo1.7,No.8 习、培训,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制定,组织全院职工每年学习两次, 不断派出人员参加省市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回来后及时组织学习、 传达。 针对2007年出现的超标项目,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严 格监督检查各科室月效果监测达标率,利用每周行政查房进行监督指 导,规范消毒,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纳入年终各科室综合目标 155 考核。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重视控制医院感染和监测技术规范的重要 性。以便准确的提供监测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 安全。 参考文献 【l】刘仲梅,李荡,金淑杰.医院消毒工作中的目标监测与预防医院感 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48—49.
临终病人的观察和沟通技巧 张因 赵可心 【关键词】临终病人;观察;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09)08—0155—01
临终病人在面对自己即将走完的人生路途,随着病情的发 展,其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大多数的病人表现沉默寡言、神情淡漠、 情绪反常等状况,医护人员很难于其进行有效沟通。临终病人中大 部分为老年人,其认知能力减退、社会支持减少、心理存在不同程 度的抑郁症状和自尊低下【1】。针对不同情况的临终病人,不仅要倾 听他们详细的述说,还要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 与满足,帮助他们在人生路程的最后阶段,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 中离开人间。 1临终病人的观察 1.1语言倾述 相当一部分的病人会表现出淡漠、抑郁的情绪。这时,护士 不仅要观察病人的神情,仔细倾听他们的述说,还要理解他们在语言 行为以外的非语言行为。 1.2面部表情和神态 面部表情和神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有的临终病人由 于病痛的长期折磨会出现自尊低下等抑郁心理,其面部表情和神态便 会表现神情淡漠、兴趣索然,甚至自我封闭,这都要护理人员通过仔 细观察才能探究病人真正的心理活动。 1.3眼神 当病人有语言障碍时,很多的心理活动都可通过眼神表露出 来,例如我科曾收治一名因肺脏呼吸功能丧失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 疗的病人。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常发现其眼神中流露出 求救、期待的目光。在随后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针对其求生的迫 切愿望给予心理疏导,井在家属的配合下给其讲解疾病的发展和面临 的治愈困难,通过手语和写述人讲行交流,最后,该病人现实和坦然 地面对病情,并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安详地死去。 1.4非语言行为 很多的临终病人在丧失语言功能时,会通过体态姿势、身体语 言等方法表现其心理活动。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的同时,洞悉病人的 每个心理活动,对待其热情、体贴和周到,维护了临终病人的尊严,稳 定了病人的情绪。 2临终病人的沟通技巧 2.1护理人员要明白临终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独特的、有尊严的人 体。所以,实施护理时,护理人员首先要向病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职 称,使病人产生信赖感,即使病人已经丧失语言能力,也要探询 病人的想法,尽力满足他们的需要。 2.2掌握较高的倾听技巧,积极专心的倾听病人的述说 在倾听时,要保持坦诚友好的原则;掌握声音的大小和语速、 语言的清楚、简洁;倾听时与病人目光接触,目光温和关切;在拍背、 吸痰、按摩等与病人身体接触的护理活动中,认真了解病人的感受,使 每个临终病人都能感觉到你对他的关心和尊重。 2.3了解病人的沉默、身体姿势等非语言行为,确定其是表示接 受、拒绝、恐惧或其他的心理问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维护病人的 隐私,不做敷衍了事的安慰语,避免向病人传递消极的情绪。 3体会 3.1良好的职业道德 针对临终病人的护理,要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4"-r ̄ 人,尤其是临终病人一视同仁,尽力发现每个病人的闪光点,不因病 人处在临终期而忽视对他的各个层次的护理。 3.2认真仔细观察 对临终病人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病 人在临终前,更需要身体的舒适和心理的平衡与安宁,要理解病人的 表达方式,减轻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3.3较高的沟技巧 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促使临终病人 在心理上顺利进入“接受期”【21,满足临终病人的需求,功实使病人和 家属感到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对话。 3.4不容忽视的家属关怀 护理人员的行为及语言体现了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其护理工 作也为病人和家属在感情沟通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 员的工作价值。所以,提供优良的整体护理服务,不仅满足I临终病人 平静、安详、宽慰地走过人生的最后时刻。 参考文献 [1】吕探云,杨英华.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要 .中华护理 杂志,2004,36(8):565. 【2】李本富.护理伦理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5.
癌症临终患者医患间沟通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西门子深圳分公司跨文化沟通障碍研究
总结来说,西门子深圳分公司在面对跨文化沟通障碍时,积极采取措施以适 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挑战。通过培训、多元沟通方式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等多 种手段,有效缓解了跨文化沟通障碍,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于 其他跨国企业而言,可借鉴西门子深圳分公司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 应措施,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企业的全球化运营提供坚实支撑。
癌症临终患者医患间沟通影 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癌症临终患者能够更好地管 理他们的疾病过程。然而,癌症临终患者的医患间沟通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次演示将探讨癌症临终患者医患间沟通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1、患者心理状态癌症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医患间沟通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在面对死亡时,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情绪可能影 响患者与医生的沟通。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患者的心理需求,以更好地理解患者 的沟通障碍。
内容摘要
其次,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偏好也受到了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文化和信仰 的患者对死亡和临终的态度各不相同,因此,了解他们的偏好对于提供个性化的 关怀至关重要。例如,一些文化背景下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接受自然和传统的治 疗方法,如草药和按摩。而在其他文化中,患者可能更愿意接受西方的医学治疗。
内容摘要
四、未来研究方向
9、社会政策和制度:社会政策和制度对于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和医患间的沟 通也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如何通过政策和制度的改变来提高癌症患者的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偏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 进展。临终关怀是一个专门为即将离世的病人及其家人提供医疗、心理和社会支 持的领域,其目标是提高他们在最后一段人生旅程中的生活质量。
4 临终照料准则流程

4 临终照料准则流程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临终照料准则流程的指南。
在处理临终照料的情况时,遵循正确的流程和准则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得到尊重、体贴和适当的照顾。
临终照料准则流程1. 确定病人的意愿和价值观:首先,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意愿和价值观。
这有助于决定在临终照料中需要采取何种措施。
2. 安排合适的医疗团队:组建一个由合适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以确保给予患者最佳的照料。
3. 评估病情和治疗选择: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疗团队的专业判断,评估适当的治疗选择。
这可能涉及止痛措施、缓解症状的药物或其他调节措施。
4. 沟通和协商:与病人及其家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重要的是要尊重病人及其家人的意愿,并确保他们充分了解相关的临终照料选择。
5.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病人及其家人来说,临终时的情绪压力可能很大。
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以帮助他们应对这一阶段的挑战和困难。
6. 实施治疗计划:根据与病人及其家人的协商结果,开始实施制定的治疗计划。
医疗团队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调节。
7. 提供终末关怀:在病人临终之际,提供尊重、同情和关怀。
这包括舒适的环境、痛苦和不适的缓解,以及与病人和家人的持续沟通和支持。
8. 社会和法律问题处理:在临终过程中,可能涉及一些社会和法律问题,如遗嘱、权利和义务等。
医疗团队应根据适用的法律准则和原则,咨询合适的专业人士以处理这些问题。
9. 给予家属支持:病人的家属在临终过程中也需要支持和关怀。
为家属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丧失的情绪。
结论临终照料准则流程的目的是在患者即将面临生命终结时,提供尊重、体贴和适当的照顾。
通过遵循上述流程,医疗团队可以更好地满足病人和家人的需求,并帮助他们以最佳的方式度过这一阶段。
尊重患者的意愿和价值观,提供合适的心理支持,以及处理社会和法律问题,都是确保临终照料成功的重要因素。
临终关怀案例

临终关怀案例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终关怀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临终关怀是指在病人生命接近尽头时,为其提供身心灵方面的全面支持和关注,以缓解其身心痛苦和恐惧,并尽可能满足其生命意义和尊严的需要。
二、案例描述在某医院,一位80岁的老人因患有晚期肺癌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
经过多次手术和化疗后,老人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呼吸困难且常有疼痛感。
此时医生们意识到需要对老人进行临终关怀。
1. 疼痛管理在进行临终关怀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老人的疼痛问题。
医生们根据老人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镇痛计划,并不断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以确保老人能够舒适地度过最后时光。
2. 心理支持除了身体上的支持外,老人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心理上的支持。
医生们与老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并通过各种方式为其提供安慰和鼓励。
3. 家属沟通在临终关怀中,家属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医生们与老人的家人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告知他们老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现实。
同时,医生们也鼓励家属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为老人提供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4. 终末期护理在老人身体状况恶化后,医生们开始为其提供终末期护理。
他们不仅为老人进行身体上的护理(如清洁、换衣服等),还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并帮助其完成最后的心愿。
三、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临终关怀后,老人最终于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但是通过临终关怀,医生们让老人在最后时光里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并让他能够以尊严和平静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四、启示与思考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临终关怀中,医生们需要从多个方面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注。
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外,心理上的支持和家属的参与也非常重要。
同时,医生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终,通过临终关怀,我们能够让病人在最后时光里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并以尊严和平静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如何与临终的亲人交流

如何与临终的亲人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可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与亲人告别的时刻。
面对亲人临终的情况,我们常常感到无措和困惑。
如何与临终的亲人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关怀,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本文中,将探讨几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以及如何提供支持和安慰。
1. 倾听与表达情感在与临终的亲人交流时,亲人的内心可能充满了恐惧、焦虑和不安。
作为他们的支持者,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感受,并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
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温暖的目光和亲切的声音来实现。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回忆起共同的美好时光,告诉亲人他们对我们的重要性和爱。
2. 尊重亲人的选择在临终阶段,许多人会制定自己的医疗决策,例如不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或选择离开医院,回到家中度过余生。
作为亲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在实现这些意愿时提供支持。
我们可以寻求专业的意见和指导,确保提供适当的医疗和护理,并创建一个舒适和温馨的家庭环境。
3. 创造宁静和安抚的环境临终的亲人需要安静和宁静的环境。
我们可以开放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房间,并使用柔和的光线和香薰来创造一个舒适的氛围。
此外,我们还可以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或声音,让他们感到放松和安慰。
4. 多元化的交流方式有些临终的亲人可能无法以传统的方式与我们交流,如语言障碍、无法自己控制身体等。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建立联系,例如触摸、眼神交流或用画画、手势等方式表达情感。
灵活运用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帮助我们与亲人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5. 提供精神与情感支持在临终的过程中,亲人可能会面临许多困惑、恐惧和悲伤。
作为他们最亲密的人,我们应该提供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
我们可以借助于宗教信仰、哲学理念或给予他们宽容和理解的话语,帮助他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6. 寻求专业帮助面对临终的亲人,我们可能面临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与专业人士如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的沟通,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关如何与临终的亲人进行有效交流的指导和信息。
医生如何进行病人的生命维持与临终关怀

医生如何进行病人的生命维持与临终关怀在现代医疗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医生们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即如何在病人生命维持和临终关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生命维持是指采取各种措施维持病人基本的生命功能,而临终关怀则是对濒临死亡的病人提供心理、身体和精神上的支持。
医生在这两个方面需要全力以赴,并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医学技术,以确保给予病人最佳的关怀。
一、生命维持的过程与方法生命维持是指通过各种医疗手段保持病人体内的生命功能,并尽力挽救生命。
在进行生命维持时,医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与监测:医生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这可以通过使用多种仪器设备来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参数,以获得有关病情的精确信息。
2. 给予适当治疗:基于诊断结果,医生应该给予适当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
医生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承受能力来决定治疗的强度和方法。
3. 保证病人安全:在进行生命维持过程中,医生应当采取各种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
这包括消毒措施、正确使用医疗器械等。
二、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与方法临终关怀是在病人濒临死亡时给予的关爱和支持,旨在减轻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医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病人选择: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权利和意愿,鼓励他们参与医疗决策,并尽量在医疗过程中保持他们的尊严和自主性。
2. 疼痛管理:濒临死亡的病人常常伴随着严重的疼痛,医生应该给予适当的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减轻痛苦。
3. 心理支持:医生应该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给予情绪上的支持。
他们需要倾听病人的内心抱怨和恐惧,并提供鼓励和安慰。
4. 家属支持:除了病人本身,医生还需要向病人的家属提供支持和安慰。
这包括解释病情、提供实际帮助和心理支持等。
综上所述,医生在进行病人的生命维持与临终关怀时,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意愿和医疗技术等多个方面。
临终关怀中的沟通技巧

晚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和临终关怀的应对方式

晚期癌症病人心理状况和临终关怀的应对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能够接受有效的治疗,并延长生存期。
对于一些晚期癌症患者来说,他们面临的现实是无法治愈,只能通过临终关怀来缓解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患者往往会面临心理上的挣扎和困惑,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关爱。
本文将探讨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状况和临终关怀的应对方式,希望能为医护人员和家人提供一些参考。
1. 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状况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他们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并且可能面临着剧痛和身体功能的丧失。
这种无助和恐惧常常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和绝望的情绪。
他们也可能会面临来自家人和社会的歧视和不理解,这往往会使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加糟糕。
晚期癌症病人需要得到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关怀,以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痛苦。
2. 临终关怀的应对方式针对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状况,我们需要提供全面的临终关怀,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应对方式:(1)建立良好的沟通在面对晚期癌症病人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需要主动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理解他们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要向患者传递正确的信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2)提供心理支持给予晚期癌症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心理干预的方式,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意义。
(3)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终关怀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要重视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包括他们的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对于家庭和社交活动的支持和鼓励。
(4)提供至死的陪伴在患者临终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得到至死的陪伴。
家人和亲人应该陪伴在患者身边,与他们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
(5)尊重患者的意愿在临终关怀中,我们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
这包括对于医疗护理和疼痛管理的选择,以及对于生命终止和尊严死亡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1—病人自己最清楚病况
神智清楚的患者,身体会传出信息 病人不说出来的原因可能是: --- 没有可信赖的人分享,假装不知道 --- 意志坚强,害怕给亲人带来哀伤 --- 个性内向,不善表达
4
特点2—临终病人的表现与其个性特征、 生活背景、人际互动相关
没有一套综合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人 从病人的历史、背景、个性、人格型态及 人际互动等信息中了解病人真正的需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问“为什么?” 嗯,我能体会你的心情!嗯,我能了解你! 鹦鹉学话 不着边际的安慰 给有效建议,充当权威或教育者 赞同对方的批评,同仇敌忾或保护对方所 抱怨的人
17
同理心训练
之一:注意环境及时机、气氛的准备 如病情告知 之二:观察肢体语言: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如拍肩、握手时 发现退让,表示还未建立亲任的关系,不应继续;如靠前, 可继续。 又如:双方关系:前倾---亲密;直立、靠后---一般 之三:开放性及封闭式提问训练 ------
商.胃癌术后2年,已出现骨及肝转移,将不久于人世。你觉得她 已察觉到自己来日不多,而且她够坚强的,可以知道真相。但医 生不告诉她实况。你发觉自己在回避她,因为你担心她会问你有 关她的情况。在你给她输液时,她突然问你:我还能活多久 ?
要求:①要求扮演“患者”的同学准确展示“患者”的身体、心理 症状和社会方面的问题。②扮演“护士”的同学以恰当的方式与 “病人”交流,收集资料,确定并解决病人的问题。③可根据自 己的知识及想象适当发挥。 提示:运用开放式提问,了解病人的真正需求
25
病情告知的三种模式
模式1:不透露
模式2: 完全透露 模式3: 个体化的透露
26
模式1:不透露
传统的模式,基于以下三种假设:
假设1 假设2 医生可以决定什么是对病人最好
的,不用考虑病人的意见。
病人不想知道有关自己的坏消息
假设3
不知道坏信息可以保护病人
27
三种透露模式比较
不透露的问题:大多数病人都想知道:我是什么病? 病情多坏了?我还能做什么?---否则会更焦虑
31
模式3:个体化的透露
假设1:需要的信息和应对方法因人而异 需求,反应,应对方式的个体化 假设2:吸收和适应坏消息需要时间 逐步适应,建立关系 假设3:医患间相互尊重,信任, 以伙伴关系共同 作出决定最符合病人的利益
32
三种透露模式比较:结论 个体化的透露是一个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模
式。要花费时间和技巧。或许医护人员太繁 忙,觉得他并没有这些时间,或担心自己没 有充分的告知技巧,担心把事情弄得更遭, 但它适合于病人的需求,有可能最大程度地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3
病情告知技巧 1.通过照顾、倾听、同感等建立信任与亲善关系,了解病人是否坚强? 2.运用开放式提问,了解病人的需求,静静聆听 3.分享信息:谨记6W,观察患者的反应,视接受情况调整告知速度或暂停。 4.接受患者的情绪反应。患者可能有即时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延迟性的情绪 反应。如惊呆、痛哭、怨恨、伤心、生气、否认、害怕等。医务人员要 继续陪伴、接纳,表示关心与支持:也包括使用非语言的沟通,如握手、 拍肩等。鼓励患者表达当时的感受。 5.继续“幽谷伴行” :计划好下一步的措施,落实关心陪伴的人员。
二:病人平安吗?告知病情会影响他的平安吗? 影响是一时的还是长程的? 三:不是我告诉他,而是他告诉我什么
22
病人想要知道坏消息吗?(Ley 整理,1982,P. 353) 调查者 信息 态 度 Kelly &Friesen, 1984 癌症的诊断 89%赞成被告知 Altken-Swan & Easson, 癌症的诊断 66%赞成被告知 1959 Gilbertsen & Wangensteen, 癌症的诊断 87%不可治愈者和 93%可治愈 1962 赞成被告知 Alfidi, 1975 癌症的诊断 许多人不想知道 McIntoh, 1976 不明原因的癌 68 %可疑病人不想知道被证实 症的不可治愈 的诊断 Veatch, 1978(review of 终期疾病 60-98%赞成被告知 nine Studies) Hinton, 1980 终期疾病 超过 75%的病人宁愿知道 Henriques et al.1980 癌症的诊断 76%肯定地或极可能地赞成 Reynolds et al. 1981 癌症的诊断、 91 %想要知道关于诊断的全部 治疗和预后 信息 ; 97 %有关治疗的信息; 88%有关预后的。
结论:不推荐不透露这种模式。
28
模式2: 完全透露
这一模式立刻将将所知道的信息全部透露给病人,
其假设是: 1:病人有权知道有关自己病情的一切资料, 2:所有的病人想知道关于他们自己的坏消息 3:这对病人是适合的,因为他们不得不带着治疗的后果 继续生活下去,因此他们要知道全部的信息,以决定什 么治疗对他们是最好的。
为病人提供坏信息的效果
(Ley整理,1982) 调查者 信息 效果 Gerle et al. 不能治愈 被告知的比没有 1986 癌症的诊断 告知的调整得更好 Gilbertsen & 癌症的诊断 心存感激和平和 Wangesteen,1962 Cassem & 濒死病人的预后 积极的态度和缺少 Stewart,1970 负性效果 Molleman 癌症诊断 不确定感和 et al. 1984 焦虑减少
提示:注意空间距离、肢势、目光交流等非语言沟通的运用及应用开放 式提问方式
20
内 容
沟通前了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效沟通的技巧
同理(感)心训练 病情告知
角色扮演
21
请思考 病情告知 一:病情的内涵是什么?
是病名(如肝癌)?全部疾病资料(包括检查 报告及 药物)?治疗的方式与目的?疾病的预后?疾病的严 重程度?------
会你的心情”;或与对方产生共鸣,立刻给予有效的建议;或同情、
施舍;或赞同、支持。
14
同情心(Sympathy)
(分享别人情绪、感受的容量;感受他人的可怜与悲伤)
Feeling or expressing of sorrow,approval, etc Capacity for sharing the feelings of others; Feeling of pity and sorrow for sb
你走进第一个房间时,那位晚期肺癌患者(男/52岁,超市保安,妻子 已下岗在外做临时工,一男孩读大二),坐在床边椅上,一边咳嗽、 喘气,一边忧心忡忡地望着你说:“护士,我想我今晚会死的” 人员: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要求:①要求扮演“患者”的同学准确展示“患者”的身体、心理症状和社会方
面的问题。②扮演“护士”的同学以恰当的方式与“病人”交流,收集资料, 确定并解决病人的问题。③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及想象适当发挥。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15
同理心与同情心
妈妈同感孩子家庭作业没做完的焦虑,但不同情孩子 的自作自受---- 孩子熬到深夜还在做作业,不会替孩 子做作业(早干什么去了?) 沟通时强调同理心的运用,而非同情心。
16
运用同理心时常犯的忌讳
(识别自己心智上了解别人作品意义的能力)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13
有效沟通的基础能力---同理心
设身处地对方的情境,表达对方的情绪 ,使对方感受到被了解, 被接纳,从而由内心生长出力量,更有效应付现实并走完他的人生
路
同理心是出空自己,感受对方的情境和体会 同理心不是:泛泛地说:“我了解你的问题在哪里?”;“我能体
24
病情告知的6W
— 在医学上、伦理上、心理上、灵性上 对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上,有无强有力的 理由告知或不告知? 2.When?— 让病人主导(除Aids) 3.Who? — 此人与病患的关系有二:信任与亲善 4.Where?— 保有隐私/不被干扰/病人感觉舒适和 安全 5.How? —态度/距离/角度/视线/速度等沟通技巧 6.What? —不是全部告知,根据病人的需要,个体化 告知 1.Why?
7
特点5—没有同理心,“安慰” 是隔靴搔痒
真正能协助病人的人,是与病人建立“信 任与亲善关系”的人 幽谷伴行是最佳照顾方法
8
内 容
对沟通对象特点的了解
有效沟通的技巧
同感(理)心训练 病情告知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9
沟通方法
语言(包括音乐、歌声) 文字(包括图画) 表情(喜怒哀乐怨恨等) 动作(行动、抚摸等) 其它(情绪、气氛等)
18
开放性及封闭式问题举例
开放性问题
你今天怎么样? 我可以帮你吗? 给我讲一下你的病? 你有什么事要告诉我呢? 你好象有什么担心?
封闭式问题
你的头不痛了吧? 下次见面时我可以谈谈那件 事吗? 你担心你的妻子,对吗? 你是说你在吃饭时感到不舒 服? 你是什么地方痛?
19
同理心训练-角色扮演
场境:作为临终关怀科的护士,你正在给病人发放晚间服用的药。当
12
有效沟通的基础能力---同理心
Empathy: Ability to imagine and share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experience,etc Ability to identify oneself mentally with a work of art that one is looking at,and so to understand its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