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_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C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c.仿效西方办报经验,全方位发挥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报纸的功能。 报纸的功能。
外因: 外因:西方报刊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 消息: 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 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央视在 “ 3·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 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 的特别节目 ,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 健美猪” 是用“ 瘦 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 肉精” 喂成的, 且有一部分“ 瘦肉精” 汇公司。 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据报道, 流入南京、 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但 传播新闻、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开启民智、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22张PPT)

二、互联网的优势及其影响 1.互联网的优势: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可以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积极影响 (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 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一部分。 (2)引起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 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 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 维方式。 3.消极影响: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 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 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 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 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 变化。
学习要点
1.掌握近代以来中国报刊 业发展的表 现,近代 广播 事业、影视事业诞生和发 展的状况,互联网的 逐渐 普及和对民众生活产生的 影响。 2.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更 新,反映了 近代化的 进程 和社会进步 ,认识当 今社 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 向信息时代的转变这一特 征。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1)1923 年 1 月 23 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 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2)1926 年 6 月 1 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 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1928 年 8 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 台在南京开播。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和广播,正在逐渐被新兴的媒介所取代,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
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和听音乐,还可以进行网上购物、参与在线社交活动以及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多样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使得传统媒介的观众和读者大量减少。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成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已成为人们分享自己生活的重要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发布个人动态、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家人以及其他用户实时交流。
此外,各种新闻、娱乐和品牌也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到大众。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速、广泛和个性化。
最后,移动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也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如今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轻松地访问各种应用程序,包括新闻、游戏、娱乐和社交网络等。
移动应用程序不仅提供了更便捷的访问方式,还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个性化选择和定制。
因此,移动应用程序在传播信息和娱乐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大众传播媒介正经历着巨大的更新和变革。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使得传统的传播媒介逐渐式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将继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播媒介的门槛降低,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发布内容并与全球范围内的用户进行互动。
这对于个人创作者和小型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推广自己的作品、产品和服务。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泛滥和真实性的问题。
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可能包含虚假或不准确的内容,而且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自己所喜欢的观点和信息。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②缺点:信息稍纵即逝,不利于保存;传播方式单一, 并受节目时间的限制。 (3)电影: ①优点:艺术性比较强,内容有深度,感染性强;商业 价值比较高,娱乐性强;内容直观形象、深刻,利于观众了 解信息。
②缺点:时效性差,制作费用高,传播方式单一;观众
的选择性弱,不利于双方互动。 (4)电视: ①优点:传播速度快而有效;音画结合,内容形象,有 利于观众接受;娱乐性强;互动性强;商业价值高。
的技术。 (2)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品种单一的
官方报纸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3)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大众报业提供了物 质条件。
(4)为挽救民族危机,近代资产阶级宣传维新、革命
思想;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爱国运动的需 要直接推动了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1)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 昭文新报 》,开创 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高潮:维新运动期间,影响较大的有《 中外纪闻 》 《强学报》《时务报》等。 (3)发展: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按类 别实现了专门分工。
推动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受到西方报业和文化的扩张,给中国带来了先进
(2)经济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网上购物 成
为其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
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评价 (1)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 (2)积极: ①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由材料中的“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以看出创办 该报的目的是传播信息,而由材料中的“各商贾或以言语 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可以看出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