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合集下载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文革”期间,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收音机 文革”期间,电视机还没有普及, 文革 自然成为人们了解中央精神, 自然成为人们了解中央精神,并与外界沟 通的重要渠道。 通的重要渠道。这一时期的收音机或起名 为“红星”、“工农兵”、“向阳花”等, 红星” 工农兵” 向阳花” 或标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抓革命、 或标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抓革命、 促生产”等口号、语录。 促生产”等口号、语录。
c.仿效西方办报经验,全方位发挥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仿效西方办报经验 报纸的功能。 报纸的功能。
外因: 外因:西方报刊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 消息: 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 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央视在 “ 3·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 真相 》 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 的特别节目 ,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 健美猪” 是用“ 瘦 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 肉精” 喂成的, 且有一部分“ 瘦肉精” 汇公司。 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据报道, 流入南京、 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温县等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 但 传播新闻、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开启民智、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

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京剧《定军山》,演员为
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谭鑫培。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取得快速发展 民国时期的著 名电影导演、男女 演员和名作各有哪 些?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1926年)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四是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综艺类节目。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的普及——电视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
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的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己的身 躯变得弯曲;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 就使求索的脚步迟缓。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你知道电影的发展经历 了怎样一个过程吗?
无声电影 有声电影 彩色电影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1895年,由卢米埃
尔兄弟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 《工厂的大门》在 巴黎公映,标志着 世界电影的诞生。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
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1月13日至24日,12集大型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 出。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哪些途 径了解这部电视纪录片的 内容?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6.24 04:41:0 904:41 Jun-202 4-Jun-2 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41:0 904:41: 0904:4 1Wednesday, June 24,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6.24 20.6.24 04:41:0 904:41: 09June 24, 2020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 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 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 3、 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 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 居世界第五位; 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 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 6、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 亿。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⒈广播 ⒉电影 ⒊电视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
1、产生时间: 20世纪20年代初 2、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的名 称、产生时间和地点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6月24 日星期 三上午4 时41分 9秒04: 41:0920 .6.24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6 月上午4 时41分 20.6.24 04:41J une 24, 2020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中央电视台
(2)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电视台纷纷宣告成立。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一)广播: (二)电影: (三)电视:
1958 1、起步:_____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中有星线9号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 (4)2008年6月,“___________”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村广播村电通视“_______”工程和 卫星直播领域,解决了边远地区和农村广大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2、历程: (1)出现:____年,中国1的9第93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普及: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4、应用: (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交网易2)上形经购式济物。生活:互联网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_________成为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商品
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 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 2、出现原因: 3、发展概况: (1)西人办报: (2)国人办报:
①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_________的先例。 国人办报
②高潮:维新运动中,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 》、《强学报》、《时务报》等。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一)广播: 1、广播事业在中国的兴起: (1)西人开办: (2)国人自办: 2、广播事业在中国的普及: (1)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2)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在节目数量、听众规模、节目内容等方面有了新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人民版必修

③2008年6月9日,“_中__星__9_号__”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 ④目前,我国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 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二)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发展状况 (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应用: (1)政治生活:_政__府__职__能__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经济生活:_网__上__购__物__成为互联网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其他方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报刊业的特点和作用
·【易错点拨】 1.在中国,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电影、广播、电视在中国出现时间 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 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各种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 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与互联网 (一)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1)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在_上__海__正式开播。 (2)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哈__尔__滨__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_私__营__广播电台。 (4)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在_南__京__开播。 (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 有了新的发展。

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

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新)

4、辛亥革命时的《民报》、新文化运动 时的《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的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都是有力 的思想宣传武器。
探究:清末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
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 提创总由君。” 思考:(1)诗中描述的是什么传播媒介的功能? (2)这种传播媒介有哪些社会功能? 答案: (1)报纸。 (2)了解重大事件、通达民情、唤醒民众(开启 民智)、制造舆论、针砭时弊、舆论监督、传 递信息、传播知识、休闲娱乐等。
2012年3月22日...据《长江商报》报道湖北省通城县广播电视局 副局长徐某醉酒驾驶无牌轿车回家,被当地民警查获,徐某指使 人停掉了警用步话机,还扬言开除处警民警女儿。...
张朝阳搜狐公司:中文世界最 强劲的互联网品牌;34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 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 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 天的太阳。 ”
墨西哥电信巨子卡洛斯· 斯利 姆· 埃卢(Carlos Slim Helu)590亿美元资产 中国金融网创始人何世红:创 造网络产业的金融神话
1.广播事业(20世纪20年代初——今)
70、80年代“小喇叭”唱响了那个年 代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三号通讯卫星
东方红四号大型通信卫星
前苏联时代的留声机和收音机
民国时期的矿石收音机
张文新坐在新盖好的广播站机房前(河南民权县双塔乡 ) 1995年4月24日 我国卫星数字广播开播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旧址,现位南京鼓 楼区江东门北街33号
3.电视事业 (1)起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 北京电视台 __________开始试播。 (2)发展 中央电视台 ①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_____________。 中星九号广播电视 ②1978年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 己的电视台。③目前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从 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 态的广播_____________ 。(90年代中后期: 电视传播网络 天上卫星、地上网络)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整体感知】: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习目标】【预习导学】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中国服饰的变迁:(1)服饰变迁的总体趋势:由、、、,逐渐向、、、转变。

(2)男子服饰:①传统服饰:鸦片战争前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②西洋服饰—: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③中西合璧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基础上,吸收欧美服饰优点形成的。

在后的几十年里,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3)女子服装:改良式,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1)废止缠足: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破除神权等法令;③广大农村缠足陋习未止。

(2)婚姻自由:、、以及等,都对社会习俗的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在中国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

②清末民初以来反对,主张。

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

③新中国成立后,、已成为一种时尚。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更新:(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的演进。

(2)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

(3)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①人力车:是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②自行车在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年代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4)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①电车:出现于年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②公共汽车:出现于年的。

③轮船: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年4月,中国建造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

④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是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是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的迅速发展。

2、过程与方法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的发展史。

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健康有序地发展。

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面对网络的诱惑。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例题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思路与技巧: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报刊,时间是在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电影电视出现的时间是在1915年,电报电话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铁路交通出现于188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语言通俗,取材世俗
2、满足市民阶层需求 3、知识性与趣味性
4、按类别专门分工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回答报纸有 哪些优缺点? 优点 1. 不受时间限制; 2. 互相传阅,经济实惠; 3. 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信息畅通 缺点 1. 即时性差; 2. 浪费资源; 3. 震撼力较低; 4. 有文化程度限制 5. ……
近代报业发展的原因
内因:a.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b.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 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 社会信息的需要,这促使了各种 报刊不断涌现
c.仿效西方办报经验,全方位发挥 报纸的功能。
外因:西方报刊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贵州电视台
电视的功能
想一想:这类节目对人 们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影响? 提示:具有政治导向功 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时政大 事,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 路线、方针、政策。
电视的功能
想一想:这类节目 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什 么影响? 提示:传播知识,满 足大众文化、娱乐需求,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电视的功能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一是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新闻 类节目;
二是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四是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综艺类节目。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无线广播电台具有投资少、见效 快等特点,传入中国以后,发展迅速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营 广播兴旺发达,一直占全国的70%以 上,最多时拥有90多家,成为世界上 无线广播电台数量最多的城市,而纽 约当时仅有24座无线广播电台。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每日经济新闻网消息: 收售“瘦肉精”肉?济源双汇遭调查 央视在“ 3· 15” 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 健美猪”真相》 的特别节目,披露了南京许多市场销售的“健美猪”是用“瘦 肉精”喂成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猪肉流进了河南济源双 汇公司。 据报道,流入南京、济源市场的问题生猪产自河南孟州、 温县等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致电孟州市畜牧局,但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该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今天,手机电视 、数字电视、 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 络电视、列车电视、楼宇电视 等新媒体层出不穷,不断给社 会生活带来新概念。
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
大众报纸——19世纪40年代 电影事业——1896年 广播事业——20世纪20年代初 电视——1958年
在西方出现的时间
1615年 1895年
1920年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
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自治公所颁布了 “取缔影戏场条例”,规定“开设电光影戏 场,需报领执照”,“男女必须分座”; “不得有淫褒之影片”;“停场时刻,至迟 以夜间十二点钟为限”。 —— 刘善龄《西洋风》 从这段史料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中国电影放映管理条例建立; 电影放映日益普遍; 封建礼教思想的折射 ……
30年代上海一个电影拍摄现场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1、问世时间: 20世纪30年代
2、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 (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3、发展过程和现状(“四多” )
河北电视台
上海东方电视台
福建电视台
湖南电视台 广西电视台 江苏电视台 河北电视台 四川电视台
江西电视台
2、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是从 什么时候开始的?最早的报刊是?
19世纪70年代 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 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 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 创办于辛亥革命时期,共出 26 期。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 词,提出了“三民主义”。该 报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过分强调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 民族主义,后期又大谈佛法。 该报最高发行量答到1.7万 份 。
1928年
互联网——1993年
1969年
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现象?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假设你开了一家公司,你的公司 刚刚推出了一种新产品,为了让广大 的消费者接受这种产品,打开市场, 你会通过哪些渠道给产品打广告,提 升产品的知名度?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民国时期的著名 电影导演、男女 演员和名作各有 哪些?
想一想:以上文字材料说明国人自办近代报刊 的原因是什么?从内容上看近代报刊大概可分为几 种类型?
提示: 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宣传其政治主张的需要; 2、 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剧 增,传统的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已经无法 满足新的时代需要; 3、仿效西方办报经验,全方位发挥报纸的功能。 类型:以报道各类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报刊;以 传播商情为主的商业报纸;以宣传维新、革命等政治 思想主张为主的政论性报刊;满足市民消遣娱乐需要 的通俗报刊。
36~40岁 8.2% 31~35岁 10.4%
41~50岁 51~60岁 2.2% 6.2%
60岁以上 0.9%
18岁以下 17.2%
本科 25.8%
硕士 2.3%
博士 0.4%
高中(中专)以下 17.1%
25~30岁 19.7%
网民的年龄分布
18~24岁 35.2%
大专 23.3%
高中(中专) 31.1%
网民的文化程度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网民的职业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学生 32.3% 企业单 学校教 国家机关、 事业单 位工作 师及行 党群工作 位工作 人员 政人员 人员 人员 29.7% 6.2% 4.3% 8.6%
自由 职业
农民
无业 7.2%
想一想:上述报刊和文字材料说明,中国近代 报刊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西方报业发达及其对中国的文化扩张。
材料二 当今时事……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 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 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 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 ——《申报》(1872年) 材料三 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 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人心之所趋向也。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邸报》
只有最高的理想、兢兢业业 的正当行为、对所涉及的问 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 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 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 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 福利。 ——普利策 普利策(1847—1911) 美国报纸出版人
普利策希望报刊发挥怎样 的作用?
1、什么时候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报刊? 主要是谁办的? 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
由此可见,收音机在文革中 起到什么作用?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1895年, 由卢米埃尔兄 弟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 》在巴黎公映 ,标志着世界 电影的诞生。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就传入中国。电 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 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 段。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地点
想一想:这类节目对 人们的经济生活有什么影响 ? 提示:使人们及时了 解各种经济信息,引导人们 投资、理财和消费。
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 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 带网络时代。
——(美)米歇尔· 科兹曼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⒈广播
⒉电影
⒊电视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请回答: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报纸的缺陷?

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 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浪费 资源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⒈广播 ⒉电影
⒊电视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事业 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第一个广播台 第一个中国自办广播台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曼在他的 新作《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说, 世界被信息技术推平了。google 使得哈佛大学的教授与非洲丛林 的穷孩子在获取知识上完全处在 平等地位。作者无比感慨说,小 时候经常听爸妈说:“儿子啊, 乖乖把饭吃完,现在中国和印度 的小孩没有饭吃呢!”而今天他 则对他女儿说: “女儿啊,乖乖的把书念好, 现在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等着 抢你的饭碗呢!”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上海新新公司开办的电台 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
第一个私营广播台
第一个全国性广播台
收音机与“文化大革命”
“文革”期间,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收音机 自然成为人们了解中央精神,并与外界沟 通的重要渠道。这一时期的收音机或起名 为“红星”、“工农兵”、“向阳花”等, 或标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抓革命、 促生产”等口号、语录。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3月15日)从济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济 源市质监局)获悉,事件曝光后,该局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于昨天开始 对济源双汇公司展开调查。
材料2: 请回答: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通达民情、立言议政
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 的红虫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 民的电话。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绍: 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 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三楼以 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则可能 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其大量 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经常会从 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口处,汇集 成团状。 (华锋 偰轶 丹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